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改變世界歷史上的宴請

改變世界歷史上的宴請

發布時間:2021-02-21 11:48:21

① 發生在1640年改變世界歷史的事

1640年(查理一世重新召開議會)-1688年光榮革命 根本原因: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階級矛盾激化。 任務:推翻封建專制統治,發展英國式資本主義。 領導階級:資產階級和新貴族。 雙方代表人物:克倫威爾、查理一世 革命主力:農民、手工業者與城市貧民。 當眾處決查理一世 結果:1689年的《權利法案》使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 [編輯本段]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 (1)導火線:蘇格蘭人民起義。克倫威爾 (2)革命戰爭階段 ①革命開始於1640-1642年議會斗爭,資產階級、新貴族控制下的下議會要求限制王權,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 ②1642-1649內戰期間。克倫威爾率領的議會軍在納西比戰役,馬斯頓荒原戰役中擊潰王黨軍。 ③1649年,查理一世被處死,後來,英國成立了共和國。 (3)1660年,斯圖亞特封建王朝(查理二世)復辟。 (4)1688年,支持議會的輝格黨人與部分托利黨人邀請詹姆士二世的女兒瑪麗和時任荷蘭奧蘭治執政的女婿威廉(後來的瑪麗三世和威廉三世)回國執政,發動宮廷政變,推翻斯圖亞特王朝封建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新貴族的統治,史稱「光榮革命」。 (5)1689年,頒布《權利法案》標志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確立

② 改變世界歷史的十大名人都有誰

你好,從古至今,各個領域的世界名人多了去了,但要論影響力的話,我個人認為有這么10位:
霍布斯(提出君主立憲制,促使西方國家率先進入資本主義時代)
馬克斯(提出共產主義思想)
拿破崙(多次打敗反法聯軍,長期稱霸著歐洲大陸)
成吉思汗(蒙古鐵騎踏遍亞歐大陸)
希特勒(德國納粹黨首腦,第一、二次世界大戰的挑唆者)
愛迪生(發明大王,不用多說)
牛頓(在物理學上發揮這舉足輕重的作用)
哥倫布(新航路的開辟者,發現並開發了北美大陸)
華盛頓(美國的創始者,建國不到三百年歷史,美國至今任然影響著世界)
諾貝爾,發明的炸葯在戰爭時期發揮的作用巨大,而且還設立諾貝爾獎項
轉自網路知友 。

③ 改變世界歷史進程的100位名人中中國有八位嗎

1_穆罕默德
2_艾薩克·牛頓
3_耶 穌
4_釋迦牟尼
5_孔 子
6_聖.保羅
7_蔡 倫
8_約翰·古騰堡
9_克里斯托弗·哥倫布
10_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11.卡爾·馬克思
12_路易·巴斯德
13_伽俐留·伽俐略
14_亞里士多德
15_列 寧
16_ 摩 西
17_查理·達爾文
18_秦始皇
19_奧古斯都·凱撒
20_毛 澤 東
21_成吉思汗
22_ 歐幾里德
23_馬丁·路德
24_ 尼古拉·哥白尼
25_ 詹姆斯·瓦特
26_ 君士坦丁大帝
27_喬治·華盛頓
28_邁克爾·法拉第
29_ 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
30_奧維爾·萊特和威爾伯·萊特
31_ 拉 瓦 澤
32_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33_ 亞歷山大大帝
34_拿破崙·波拿巴
35_ 阿道夫·希特勒
36_威廉·莎士比亞
37_亞當·斯密
38_ 托馬斯·愛迪生
39_ 安東尼·萬·雷汶胡克
40_ 柏 拉 圖
41_伽利爾摩·馬可尼
42_路德維希·馮·貝多芬
43_ 沃納·海森堡
44_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
45_亞歷山大·弗萊明
46_西蒙·玻利瓦爾
47_奧利弗·克倫威爾
48_約翰·洛克
49_米開朗基羅
50_烏爾班二世
51_歐 麥 爾
52_阿 育 王
53_聖·奧古斯丁
54_馬克斯·普朗克
55_約翰·加爾文
56_威廉·T·G·莫頓
57_威廉·哈維
58_ 安托萬·亨利·貝克雷爾
59_格雷戈爾·孟德爾
60_約瑟夫·李斯特
61_ 尼考羅斯·奧古斯特·奧托
62_路易·達蓋爾
63_約瑟夫·斯大林
64_勒內·笛卡爾
65_儒略·凱撒
66_弗朗西斯科·皮扎諾
67_荷南多·科爾特斯
68_ 伊莎貝拉一世
69_威廉大帝
70_托馬斯·傑佛遜
71_讓·雅克·盧梭
72_愛德華·詹納
73_威廉·康拉德·倫琴
74_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75_老 子
76_恩利克·費米
77_托馬斯·馬爾薩斯
78_弗朗西斯·培根
79_伏爾泰
80_約翰·菲茨傑拉德·肯尼迪
81_格雷戈里·平卡斯
82_隋 文 帝
83_摩 尼
84_瓦斯科·達·伽馬
85_查理曼
86_塞魯士大帝
87_倫哈特·歐拉
88_尼克羅·馬基維利亞
89_瑣羅亞斯德
90_米尼茲
91_彼得大帝
92_孟子
93_約翰·道爾頓
94_荷馬
95_伊麗莎白女王一世
96_查士丁尼一世
97_約翰尼斯·開普勒
98_ 帕伯羅·畢加索
99_ 瑪哈維拉
100_尼爾斯·玻爾

④ 列舉一些歷史上改變世界的小人物

塞爾維亞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槍殺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夫婦。
然後整個歐洲捲入戰火,而歐洲是當時世界的絕對中心,這其實也就意味著全世界都在開戰,包括亞洲的中國,日本,還有殖民地印度全部都參了戰。

⑤ 尼克松在1972年2月21在宴會上的發言

總理先生,在座的各位貴賓:
我謹代表你們的所有美國客人向你們表示感謝,感謝你們的無可比擬的盛情款待。中國人民以這種盛情款待而聞名世界。我不僅要特別贊揚那些准備了這次盛大晚宴的人,而且還要贊揚那些給我們演奏這樣美好的音樂的人。我在外國從來沒有聽到過演奏得這么好的美國音樂。
總理先生,我要感謝你的非常盛情和雄辯的講話。就在這個時刻,通過電訊的奇跡,看到和聽到我們講話的人比在整個世界歷史上任何其他這樣的場合都要多。不過,我在這里講的話,人們不會長久記住。我們在這里所做的事卻能改變世界。
正如你在祝酒時講的那樣,中國人民是偉大的人民,美國人民是偉大的人民。我們兩國人民不是敵人,否則我們共同居住的這個世界的前途就的確是黑暗的了。如果我們能夠找到進行合作的共同點,那麼實現世界和平的機會就無可估量地大大增加。
我希望我們這個星期的會談將是坦率的。本著這種坦率的精神,我們一開始就認識到這樣幾點:過去的一些時期我們曾是敵人。今天我們有巨大的分歧.使我們走到一起的,是我們有超過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在我們討論我們的分歧的時候,我們哪一方都不會在我們的原則上妥協。但是,雖然我們不能彌合我們之間的鴻溝,我們卻能夠設法搭一座橋,以便我們能夠越過它進行會談。
因此,讓我們在今後的五天里在一起開始一次長征吧,不是在一起邁步,而是在不同的道路上向同一目標前進。這個目標就是建立一個和平和正義的世界結構,在這個世界結構中,所有的人都可以在一起享有同等的尊嚴;每個國家,不論大小,都有權利決定它自己的政府形式,而不受外來的干涉或統治。全世界在注視著,全世界在傾聽著,全世界在等待著看我們將做些什麼。這個世界是什麼呢?就個人來講,我想到我的大女兒,因為今天是她的生日。當我想到她的時候,我就想到全世界的兒童。亞洲、非洲、歐洲以及美洲的兒童,他們大多數都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出生的。
我們將給我們的孩子們留下什麼遺產呢?他們的命運是要為那些使舊世界受苦受難的仇恨而死亡呢,還是他們的命運是由我們有締造一個新世界的遠見而活下去呢?
我們沒有理由要成為敵人。我們哪一方都不企圖取得對方的領土,我們哪一方都不企圖統治對方,我們哪一方都不企圖伸出手去統治世界。
毛主席寫過:「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現在就是只爭朝夕的時候了,是我們兩國人民攀登那種可以締造—個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偉大境界的高峰的時候了。
本著這種精神,我請求諸位同我一起舉杯,為毛主席,為周總理,為能夠導致全世界所有人民的友誼與和平的中國人民和美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乾杯。
(美國尼克松總統1972年訪華時的一次祝酒詞)
Toast Speech by Richard Nixon 尼克松訪華祝酒詞 Toast Speech by Richard Nixon
Mr. Prime Minister and all of your distinguished guests this evening:
On behalf of all of your American-guests, I wish to thank you for the incomparably hospitality for which the Chinese people are justly famous throughout the world. I particularly want to pay tribute, not only to those who prepared the magnificent dinner, but also to those who have provided the splendid music. Never have I heard American music played better in a foreign land.
Mr. Prime Minister, I wish to thank you for your very gracious and eloquent remarks. At this very moment, through the wonder of telecommunications, more people are seeing and hearing what we say than on any other such occasion in the whole history of the world. Yet, what we say here will not be long remembered. What we do here can change the world.
As you said in your toast, the Chinese people are a great people, the American people are a great people. If our two peoples are enemies the future of this world we share, together is dark indeed. But if we can find common ground to work together, the chance for world peace is immeasurably increased.
In the spirit of frankness which I hope will characterize our talks this week, let us recognize at the outset these points: We have at times in the past been enemies. We have great differences today. What brings us together is that we have common interests which transcend those differences. As we discuss our differences, neither of us will compromise our principles. But while we cannot close the gulf between us, we can try to bridge it so that we may be able to talk across it.
So, let us, in these next five days, start a long march together, not in lockstep, but on different roads leading to the same goal, the goal of building a world structure of peace and justice in which all may stand together with equal dignity and in which each nation, large or small, has a right to determine its own form of government, free of outside interference or domination. The world watches. The world listens. The world waits to see what we will do. What is the world? In a personal sense, I think of my eldest daughter whose birthday is today. As I think of her, I think of all the children in the world, in Asia, in Africa, in Europe, in the Americas, most of whom were born since the date of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hat legacy shall we leave our children? Are they destined to die for the hatreds which have plagued the old world, or are they destined to live because we had the vision to build a new world?
There is no reason for us to be enemies. Neither of us seeks the territory of the other; neither of us seeks domination over the other; neither of us seeks to stretch out our hands and rule the world.
Chairman Mao has written, "So many deeds cry out to be done, and always urgently; The world rolls on, Time presses. Ten thousand years are too long, Seize the day, seize the hour!」
This is the hour. This is the day for our two peoples to rise to the heights of greatness which can build a better world.
In that spirit, I ask all of you present to join me in raising your glasses to Chairman Mao, to Prime Minister Chou, and to the friendship of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people which can lead to friendship and peace for all people in the world.
( A toast given by president Nixon on his first visit to China in 1972)

⑥ 古代著名宴會

1、鴻門宴

鴻門宴講述的是秦朝滅亡後(公元前206年)兩支抗秦軍隊的領袖項羽和劉邦在秦朝都城咸陽郊外的鴻門舉行的一次宴會。

自宗室王貝勒以下,內外文武大臣官員、致仕大臣官員、受封文武官階:士農工商、外藩、蒙古王公、台吉、回部、西藏代表、西南土官及朝鮮賀正陪臣之年過60者約有3000餘人,共聚一堂。

整個宮內觥籌交錯,熙熙攘攘,殿廊下布50席,丹墀內244席,甬道左右124席,丹墀外左右382席,計800席之多。這些人中有皇親國戚,有前朝老臣,也有從民間奉詔進京的老人。

⑦ 改變世界歷史面貌的十六部巨著

1.君主論復
2.常識
3.國富論
4.人口論
5.不服制從論
6.湯姆叔叔的小屋
7.資本論
8.海權論•海權對歷史的影響
9.世界歷史的地理樞紐
10.我的奮斗
11.天體運行論
12.心血運動論
13.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
14.物種起源
15.夢的解析
16.相對論原理

⑧ 改變世界歷史的十五大戰役是哪些

第一次戰爭,從1950年10月25日開始,至11月5日結束,共12天。這次作戰的特點是,敵我雙方在運動中由遭遇進入交戰。我之基本意圖為穩定局勢,站住腳跟,掩護朝鮮人民軍北撤整頓,為爾後作戰創造條件。志願軍參戰部隊共6個軍18個師,敵方參戰部隊為4個軍10個師另1個旅1個團。敵我兵力為1∶1.2(敵海空軍未計在內)。10月19日,志願軍在緊急情況下入朝,原預備搶占龜城、泰川、球場洞、德川、寧遠、五老里一線,組織防禦。後因敵人已越過志願軍預定組織防禦的地區,並繼續分兵冒進,志願軍即採取了在運動中殲敵的作戰方針,利用敵未估計到志願軍參戰這一戰略上的忽然性和敵分兵冒進的弱點,以一部兵力(第42軍之第125師)於東線黃草嶺地區進行防禦,阻敵前進。同時集中主力(第38、第39、第40軍、第50、第66軍和第42軍之第125師)於西線之宣川、龜城、博川、雲山、溫井、熙川等地區,在運動中將敵各個殲滅。此役於10月25日打響,志願軍實施大膽的戰爭迂迴,配合正面主力果斷勇猛地進攻,取得了戰場上的主動權,贏得了初戰勝利,殲敵1.55萬餘人。把敵人從鴨綠江邊趕到清川江以南,粉碎了敵妄圖於逗感恩節地(11月23日)以前吞並朝鮮、結束戰爭的計劃。
第二次戰爭,從1950年11月6日開始,至12月24日結束,共29天。這次作戰的特點是,誘敵深入、正面突擊與戰爭迂迴相結合。第一次戰爭後,敵雖遭志願軍沉重打擊,仍錯誤地判定志願軍兵力不大,輕視志願軍力量,發動了所謂逗聖誕節地(12月25日)攻勢,妄圖佔領整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對此,志願軍決定採取故意示弱、誘敵深入和集中兵力各個殲敵的方針,爭取將戰線推進到平壤、元山地區。在戰爭布勢上,志願軍以剛入朝之第9兵團(轄第20、第26、第27軍)於東線長津湖地區爭取在運動中殲敵一部;同時,集中主力於西線博川、價川、德川、寧遠地區,向敵實施反突擊。根據第一次戰爭的教訓,西線採取雙層戰爭迂迴,以兩個軍(第38、第42軍)從敵翼側薄弱部(德川、寧遠地區)突破,向敵縱深猛插,斷敵退路,主力四個軍(第39、第40、第50、第66軍)由正面配合,實施戰術上的分割合圍,各個殲滅敵人。東線採取分割包圍的戰法。西線和東線參戰部隊在缺乏冬裝的情況下,冒著零下40度的嚴寒氣溫,艱苦戰斗,戰勝了敵人,殲敵3.6萬餘人,收復了三八線以北除襄陽以外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全部領土,迫敵於逗三八線地以南轉入防禦,基本上扭轉了戰局。
第三次戰爭,從1950年12月31日開始,至1951年1月8日結束,共8天。這次作戰的特點是,主要從政治上考慮必須打過三八線,中朝部隊向預有防禦預備之敵發起進攻。戰爭企圖為粉碎敵人利用三八線既設陣地進行的防禦,不給敵以喘息機會。中朝兩軍以5個軍(第38、第39、第40、第50軍和人民第1軍團)於西線向東豆川、漢城實施主要突擊;以4個軍(第42軍、第66軍和人民軍第2、第5軍團)分別向濟寧里、加平、春川方向和自隱里、洪川方向實施突擊。作戰中,經短促炮火預備後即全線發起進攻,突破敵防禦後,迅速投入第二梯隊,向敵縱深實施穿插迂迴,切斷敵人退路。全線進至逗三七線地四周時,即停止了追擊,轉入積極防禦作戰。此役,是志願軍入朝後首次大規模向預有防禦預備之敵的進攻。志願軍與朝鮮人民軍並肩連續作戰7晝夜,殲敵1.9萬餘人,向前推進80至110公里。
第四次戰爭,從1951年1月25日開始,至4月21日結束,歷時87天。這次作戰的特點是,一翼進行堅守防禦,從側翼實施反突擊和作頑強的機動防禦作戰。在三次戰爭中,敵遭中朝部隊連續打擊,損失慘重,被迫退至逗三七線地,將兵力集中後稍事整頓,即趁志願軍轉入休整之際,向北發起進攻。志願軍因連續進行了3次戰爭,減員甚大,極度疲憊,部隊未得到休整和必要補充,又值嚴寒季節,工事構築不易,糧食缺乏,且運輸線延長,補給十分困難,在戰爭第一階段,以3個軍(第38、第50軍和人民軍第1軍團)在西線漢江南北地區進行堅守防禦,箝制敵主要進攻集團;在東線橫城地區誘敵深入,集中主力6個軍(第39、第40、第42、第66軍和人民軍第3、第5軍團)實施反突擊。東線反突擊取得了勝利,但進攻砥平里受挫,未能打破敵全線進攻。戰爭第二階段,志願軍全線轉為機動防禦,節節阻擊敵人。經過艱苦奮戰,制止了敵人的進攻,將戰線穩定在逗三八線地南北地區。此役共殲敵7.8萬餘人,敵天天前進不到1.5公里,志願軍贏得了掩護戰略預備隊集結的時間。
第五次戰爭,從1951年4月22日開始,至6月10日結束,共50天。這次作戰的特點是,為粉碎敵軍登陸計劃,提前發起進攻戰爭。參戰部隊共15個軍,即除使用原有的志願軍第9兵團和第39、第40軍,人民軍第1、第2、第3、第5軍團外,還投入了剛入朝的2個兵團6個軍(即第3兵團的第12、第15、第60軍,第19兵團的第63、第64、第65軍)。戰爭的基本指導思想是,以一部分兵力突破敵防禦後,直向戰爭縱深發展進攻,割裂敵整個防禦體系,集中主力對預期殲滅之敵實施兩翼迂迴,配合正面突擊,分割包圍,各個殲滅敵人。戰爭共分3個階段:第一階段,解放軍集中3個兵團12個軍(內人民軍一個軍團)於西線實施主要突擊,經7天激戰,推進50餘公里,殲敵2.3萬餘人,造成東線之敵翼側暴露,迫敵主力退至春川、漢城地區組織防禦。第二階段,敵為破壞志願軍的進攻,繼續北犯,志願軍迅速調整部署,轉移主力,以第3、第9兵團和人民軍金雄集團向東線之敵實施主要突擊。首先集中主力一部割裂美軍和南朝鮮軍的聯系,殲滅縣里地區之敵,爾後向縱深發展。以第19兵團在西線箝制美軍主力,積極配合行動。此階段殲滅南朝鮮軍第3師、第9師大部,將第5師、第7師擊潰。第三階段,實行戰略轉移。敵及時以戰爭預備隊堵塞了缺口,形成東西相連的防禦體系。解放軍經連續作戰,糧彈基本用完,繼續進攻亦有困難,決定停止進攻,以一部兵力進行機動防禦,掩護主力轉移休整。轉移中,志願軍第180師遭受了嚴重損失。此役共殲敵8.2萬餘人,消耗與繳獲了敵大量物資裝備,鍛煉了剛入朝參戰的部隊。

⑨ 改變世界歷史的四大著作是

」就、對、物 資「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馬克思的《資本論》

⑩ 求《改變自已,改變世界》的名人事例

周恩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閱讀全文

與改變世界歷史上的宴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