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郵驛制度的歷史變遷

中國郵驛制度的歷史變遷

發布時間:2021-02-21 11:39:52

Ⅰ 我國郵驛制度產生於什麼時候

1. 郵驛也稱驛傳,是從早期的聲光通信和專人送信演變而來的。

2.中國的郵驛源遠流長,版從有人類的那一天起,就權出現了各種形式的通信活動。原始社會出現了以物示意的通信,奴隸社會發展為早期的聲光通信和郵傳,到封建社會時,中國的郵驛在世界上已居於前列。

3.我國古代的驛置是以遞送文書為主的組織,但以傳遞緊急而重要的公文為限,其傳遞方法以輕車快馬為主。

4.上海中華書局於1940年8月出版了《中國郵驛發達史》一書,著者為樓祖治。

5.早在公元前558年-前486年,古波斯就建立有急使信差傳郵的郵政驛站,設有待命的信使和驛馬,信件由信使一站傳一站的方式急速傳遞,郵遞速度很快,當時人們稱其為接力郵政。

6.從甲骨文的記載來看,可以認為在殷商盤庚時期,已出現有組織的通信活動。

7.我國的郵驛通信一般認為是從殷商盤庚年代算起,直到1912年廢驛歸郵為止。

Ⅱ 中國的郵驛制度產生在什麼時候

產生於公元前500年來
1. 郵驛也稱驛傳,是從源早期的聲光通信和專人送信演變而來的。

2.中國的郵驛源遠流長,從有人類的那一天起,就出現了各種形式的通信活動。原始社會出現了以物示意的通信,奴隸社會發展為早期的聲光通信和郵傳,到封建社會時,中國的郵驛在世界上已居於前列。

3.我國古代的驛置是以遞送文書為主的組織,但以傳遞緊急而重要的公文為限,其傳遞方法以輕車快馬為主。

4.上海中華書局於1940年8月出版了《中國郵驛發達史》一書,著者為樓祖治。

5.早在公元前558年-前486年,古波斯就建立有急使信差傳郵的郵政驛站,設有待命的信使和驛馬,信件由信使一站傳一站的方式急速傳遞,郵遞速度很快,當時人們稱其為接力郵政。

6.從甲骨文的記載來看,可以認為在殷商盤庚時期,已出現有組織的通信活動。

7.我國的郵驛通信一般認為是從殷商盤庚年代算起,直到1912年廢驛歸郵為止。

Ⅲ 我國最早的郵驛在歷史上是如何記載的

郵驛也稱驛傳,是從早期的聲光通信和專人送信演變而來的。

驛站是官府的通信組織,只傳遞官府文書。一般老百姓傳遞信息,只有託人捎帶,然而輾轉傳遞,緩不濟急,且易延誤遺失。我國古書中記載著不少有關「鴻雁捎書」一類的故事,可見古代人民通信多麼艱難。而今天人們依舊把鴻雁作為郵政通信的象徵,又可見人民群眾對郵政通信所寄於的厚望。

Ⅳ 郵驛的演變 驛驛站站被撤消的原因是什麼

驛傳是從早期的聲光通信和專人送信演變而來的。中國的郵驛源遠流長。原始社會出現了以物示意的通信,奴隸社會發展為早期的聲光通信和郵傳,到封建社會時,中國的郵驛在世界上已居於前列。

在我國古代,把騎馬送信稱為郵驛。據甲骨文記載,商朝時就已經有了
郵驛,周朝時進一步得到了完善。那時的郵驛,在送信的大道上,每隔34
里設有一個驛站,驛站中備有馬匹,在送信過程中可以在站里換馬換人,使
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夠一站接一站,不停地傳遞下去。
我國郵驛制度經歷了春秋、漢、唐、宋、元的各個朝代的發展,一直到
清朝中葉才逐漸衰落,被現代郵政取代。
在古代其它國家也存在過這種騎馬送信的郵驛制度。14 世紀時,中亞地
區曾出現過一個強大而又短暫的帖木兒帝國,是由蒙古人的後裔建立的,控
制著包括現在的印度、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廣大地區。帖木兒帝國制訂了嚴
格的郵驛制度,規定驛使每天必須走500 里路程,而且還賜與驛使一項特權,
行路中需要換馬時,不論是皇親國戚,還是尋常百姓,只要驛使提出換馬的
要求,都要用自己的馬和驛使交換,如果拒絕就有殺頭之罪。在一段時期內
帖木兒的大軍開疆拓土,屢戰屢勝,與郵驛制度健全,信息靈通是分不開的。
郵驛是官府的通信組織,只許傳送官府的文件,而不允許傳送私人信件。
由於生產的發展和生活的需要,人們對通信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出外經商的、
做工的以及戰亂年代被迫出征的戰士和遠離家鄉逃荒避難的人們,都需要和
家人親友通信。特別是各地商人,為了互相交流商情、商談貿易、寄遞帳單
等都迫切需要通信。於是民間傳遞信件的業務就應運而生了。大約在唐朝的
時候,長安、洛陽之間就有了專門為商人服務的「驛驢」。當時還有一種叫
飛錢的辦法,就是各地商人可以把在長安販賣貨物掙的錢存入各地方官府駐
長安的機構。這些機構發給商人存錢的收據,商人拿著收據回到地方後,再
憑收據到各地方官府取錢,這樣就免除了路上被強盜搶走錢財的風險。明朝
初年,在西南地區出現了叫「麻鄉約」的民郵機構。那時候許多外省人移居
到地廣人稀、土地肥沃的四川省,尤以湖北省孝感的人最多,他們雖然定居
在四川,但仍很想念家鄉的親人,所以每年都定期舉行集會,並推舉代表,
回鄉探親,同時也幫助同鄉捎帶書信和包裹,天長日久,就成了傳統。於是
人們乾脆就成立了叫「麻鄉約」的商行,專門負責替人傳遞包裹和信件,兼
營貨物運輸。
到了明朝永樂年間,民間出現了專業民郵機構——民信局。民信局的出
現是民間貿易、民間交往日益發展的必然結果。民信局首先出現在著名的港
口城市——寧波。那裡工商業發達,是水陸交通的重鎮,當地有許多人外出
經商做官。當時的寧波紹興一帶人士遍布全國各地,他們之間的書信往來非
常頻繁,但託人轉代非常不便,一封信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到達收信人手中。
在這種背景下,民信局產生了。由於適應了形勢的需要,所以民信局發展很
快。不久,在全國各地尤其是大城市和一些沿海口岸相繼建立了許多家民信
局。這些民信局一般都有一定的管轄范圍,路途遙遠的郵件常常需要幾個民
信局互相合作,才能把郵件傳遞到目的地。當時的民信局經營范圍很廣,既
能傳遞信件、包裹,也能匯兌銀錢,甚至還能托運一些大件物品。民信局在
清咸豐同治年間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全國大小民信局多達數千家。在廣東、
福建的沿海地區還出現了專門為海外僑胞服務的民信局——僑批局。那時候
許多窮苦百姓為生活所迫不得不飄洋過海到異國他鄉去謀生,雖然身在海
外,但仍心繫故土,需要和家鄉的親人通信聯系,也需要給家人寄回金錢和
物品。民信局為了滿足這些人的需要,成立了專門為僑胞辦理通信和匯款業
務的機構,只是因為福建方言中把「信」說成「批」,所以才叫「僑批局」。
具有現代意義的郵政局——大清郵政是於1896 年正式成立的。它是由當
時霸佔我國海關稅務大權的英國人赫德一手創辦的。他的目的並不是要幫助
我國發展郵政通信事業,而是為了進一步掠奪中國的財富。以後幾十年,從
英國人赫德到法國人制黎、鐵士蘭,帝國主義列強一直控制著中國的郵政,
並從中榨取了不盡的財富。但是當他們迫不得已將這項主權交還中國政府的
時候,卻聲稱中國政府反欠他們184 萬余兩白銀。當時,帝國主義國家侵犯
我國郵政主權的另一方式是他們紛紛在中國開辦叫「客郵」的機構。這些機
構名義上是為在華的英、法、美、德、俄、日等國的僑民提供郵政服務,但
實際上卻是他們用以搜集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情報的情報網。在
帝國主義的排擠、壓制下,我國的民郵組織逐漸被削弱了,並最終於1935
年停辦。
只有解放了,郵政事業才真正獲得了新生,在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我國
郵政業務的覆蓋面得到了迅速擴大。今天,不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我們
都能看到郵遞使者為我們送信送報的身影,即使是最僻遠的山

Ⅳ 中國古代的郵驛系統是怎樣的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9322004/answer/4403706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郵驛,即驛站,傳舍。傳送文書,步遞曰郵,馬遞曰置,曰驛。《後漢書·袁安傳》:「公事自有郵驛,私請則非功曹所持。」 宋朝曾鞏《駕部制》:「輿馬輦乘之奉,郵驛圉牧之治,中台要務,主以郎曹。敷求得人,俾任吾事。」 清 陳廷敬 《平滇雅·滇池》詩:「降幡夕豎,逆駭縱橫,林野塗腦,郵驛遞顱。」
中國古代政府為了有效的傳播政治、經濟、軍事等各類信息,在開辟、整修道路的基
礎上,建立了一整套郵驛系統,依靠這套郵驛系統,古代社會才能進行相對高效的信息傳播。而古代郵驛源遠流長,王朝興盛,郵驛發達;王朝沒落,郵驛必然衰落,歷朝歷代均是如此。
在古籍中,「郵」、驛」均指在道路上隔一定距離為傳遞信息的人設置的站,站上提供食宿和車馬,同時也指以郵驛方式傳遞信息。
中國的郵驛何時出現,尚未有確證。見於史籍記載的郵驛制度和郵驛的正式名稱始於周代。西周時郵驛系統已初具規模。諸侯國之間為了政治、軍事活動的需要,在交通要道上設置驛站,負責傳遞政府文書、運轉貨物、接待過往官員等。
一、先秦
根據記載周代典制的古籍《周禮·地官·遺人》的記載:「凡國野之道,十里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館,候館有積。凡委、積之事,巡而比之,以時頒之。」(廬、路室、候館均指接待賓客、旅人的館舍。亦是郵驛的另一功能。委、積指飲食。)可見周代對郵驛系統的設置和管理已經相當規范了。
到春秋戰國時代,各諸侯國都建立起郵驛網,主要交通道路上一般隔 30 里設一館驛。《孟子·公孫丑上》中說,「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意思是說,道德的傳播速度之快,甚至比採用專用郵路,乘坐專用郵車,以傳遞君王的命令的速度還要快。從這里可以看出,郵驛系統主要是為了更加迅速的傳達政令。尤其在戰國時期,郵驛形式更加多樣,有了遞、驛、徒 3 種形式:遞用車,驛用馬,徒為步傳。
二、秦漢
秦王朝建立後,短短幾年就建成了以「馳道」為干線的全國交通網。《漢書·賈山傳》載:「秦為馳道於天下,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濱海之觀畢至。」交通網路延伸的同時,郵驛系統也得到全面的擴展。
到了漢代,郵驛系統得到進一步完善。郵亭驛站星羅棋布,《漢書·百官公卿表》中載,西漢共有郵亭 2 3 所。到東漢,全國驛道總長已超過 32 0 0 0 公里。《史記·留侯世家》載,漢「五里一郵,郵人居間,相去二里半」。(里指閭里,漢時每閭里間隔約 1 0 公里)。驛站的距離也有嚴格的規定,《續漢書·輿服志》載,「驛馬三十里一置」。當時利用郵驛系統傳播信息的速度已經非常快了,傳車一般日行百里,快則二三百里。馬驛更快。尤其在傳送緊急公文時,驛者挨站換馬,速度大為提高。《漢書·趙充國傳》載,金城副長安相 1 4 0 里,文書三日半可到,平均日行約 40 0 余里。
漢時郵傳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國防上。邊防一線的重要緊急文書,都是靠郵傳遞的。漢武帝時大將李陵北征。兵抵受降城,他馬上通過郵傳給武帝上書報告。後來桑弘羊要在西域輪台屯田,也准備通過郵驛來密切漢政府和西域的關系。東漢時我國和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密切起來,班超和甘英的出使西域和大秦,使絲綢之路更加暢通。
漢政府在西北的郵驛十分發達,出現了「列郵置於要害之路,馳命走驛不絕於時月,商胡販客日款於塞下」的繁華局面。當時,西方的羅馬也正處於繁榮時期,那裡也是郵驛暢通,沿途「列置郵亭」,所以當時諸國的商人和使者,可以從東漢邊境通過郵驛一直馳騁到羅馬首都。
整個漢代,政府從制度上保證了郵傳的有效施行。在中央部一級的九卿官職中,有許多是和郵驛制度直接關聯的。比如,少府中的尚書令和符節令,便是專管政府公文收發和符節的分發與管理。大鴻臚兼管郵使的接待。御史大夫也兼管郵傳,對郵傳使者的憑證進行監察。和郵傳關系最直接的是九卿中的衛尉,他的屬下有一官員叫「公車司馬令」,負責接待由傳車徵召來上書的民間賢士,所以又叫「公車上書」。後來近代史上著名的康有為等「公車上書」,得名便由於此。三公中的太尉、府中的法曹也主管郵驛,負責郵驛規章制度的制訂和一般管理。
漢時,地方郵驛管理也比前代更為正規化。郵驛系統由州、郡、縣三級管理。郡太守府里最受重視的一個官吏便是「督郵」。他不僅主管郵書,還兼管督察長吏,是個實權官吏。
漢代郵驛繼承秦朝制度,並統一名稱叫「驛」。據出土的漢代木簡記載,漢代郵驛通信已有迅速、准確、安全的要求。隨著連接東西方文明的陸上通道絲綢之路的形成。郵驛不可或缺地進入並維系著這個通道。絲路和驛站相互依存,絲路因驛站而增加活力,郵驛因絲路而通達至印度、中亞、波斯等國。馬可•波羅曾沿著絲綢之路來到中國,在其游記中提及了很多古代驛站的遺跡,從中可以看到驛站在絲路中的地位。
三、魏晉南北朝
兩漢與隋唐之間,是一個長期動盪不安的時代。混亂的局勢對郵驛系統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但是戰火紛飛之時,更需要迅速獲得必要的信息,因而郵驛對信息傳播的重要性更清晰的顯示出來。各國在征戰之餘,都挪出一部分財力人力進行郵驛的建設。
據載,為了提高信息的傳播速度,魏國研製出一種「追鋒車」。《三國志集解》中解釋說:「晉志曰,⋯⋯追鋒之名,取其迅速也,施於戎陣之間,是為傳乘。」這種傳車奔走神速,在傳播信息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三國志·三少帝紀》注引傅暢《晉諸公贊》載,「帝性急,請召欲速。秀等在內職,到得及時,以望在外,特給追鋒車,虎賁率五人,每有集合,望輒賓士而至。」
同時,郵驛的形式也進一步多樣了。如三國時期的吳國由於地處多水的江南,遂因地制宜設置了水驛,更便利了信息的傳播。
四、隋唐
隋唐之時,郵驛系統得到空前的大發展。形成了以長安(今西安)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郵驛網路。據《唐六典·尚書兵部》載,唐開元年間有陸驛1297所,水驛260所,水陸相兼者70餘所。
陸驛大約 30里一設,邊陲地區驛所間隔則長一些,而「若地勢險阻及須依水草,不必三十里」。根據交通繁忙程度,陸驛分為7個等級。最高等級的都亭驛配備驛馬75匹,最低等級的六等驛則只有驛馬8匹。
水驛也根據交通繁忙程度分成3個等級,第一等的水驛配驛船4隻,第三等水驛只配驛船2隻。
驛馬日行300里,最快可達到日行500里,故唐詩有雲:「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咸陽,暮及隴山頭。」如公元755年,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反叛,六天之後,遠在3000里之外的長安就接到了消息。
水驛的速度則較慢。逆水時重船日行約40里左右,空船日行50里左右;順水時日行百里左右。
為了更快地傳播緊急訊息,唐代還發展出一種「飛驛」。如據《唐會要·館驛》載:「貞觀十九年,太宗親征遼,發定州。皇太子奏請飛驛遞表起居。又請遞敕垂報,並許之。飛表奏事,自茲始也。」
五、兩宋
宋代郵驛的規模雖較唐有縮減,但宋對郵驛制度的革新,促進了郵驛制度的發展。
一直以來,郵驛在傳遞信息之外,還承擔著提供食宿的任務。宋代為了提高文書傳遞的效率,在驛站之外另設遞鋪,專門供傳播信息之用,驛站則只負責提供食宿。
據《夢溪筆談》載,「驛傳舊有三等,曰步遞、馬遞、急腳遞」。步遞主要運送一般文書,日行200里,馬遞運送緊急文書或物品,日行300里,急腳遞運送緊急軍文,日行400里,後又提高到500里。
急腳遞中還有一種金牌急腳遞,紅漆金字,上書「御前文字,不得入鋪」。這種文書每到一鋪,鋪卒需早早在鋪前等候,交接後立刻趕往下一鋪,並不入鋪耽擱。《夢溪筆談》描述了其傳遞的情況:「過如飛電,望之者無不避路」、「日夜行五百里,不以晝夜鳴鈴走遞,前鋪聞鈴,預備人出鋪就道交受。」召回岳飛的十二道金牌,就是這種金牌急腳遞。
南宋又增設了斥候鋪和擺鋪。斥候鋪是把稱作斥候的瞭望、偵察與文書傳遞結合起來的急遞組織,通常設在邊防要地。擺鋪是為適應軍事行動、加速緊急文報的傳遞而臨時設置的一種急腳遞,是斥候制度的一種補充。
據有關資料推算,北宋遞鋪約6000個,鋪卒10萬餘人,南宋遞鋪約3500個,鋪卒5萬餘人。這些數據足以證明,宋朝的郵驛系統也是十分完備的。
六、元代
元朝的驛站是歷代最盛的。驛站在蒙古語中稱站赤。《元史•兵志》載:「站赤名,驛傳之譯名也。」站赤的交通工具根據各地不同環境狀況而不同,有馬、車、船、轎、牛、驢、狗等。
元朝的驛站總數雖和前朝差不多,但規模明顯增大了許多。如唐、宋的驛站用馬最多70餘匹,而元朝的大驛站用馬動輒上千匹。急遞鋪的設置則承前代,各鋪距離十里十五里二十五里不等。據《永樂大典》載,當時「凡在屬國,皆置驛傳,星羅棋布,脈絡相通,朝令夕至,聲聞必達。」
七、明代
明代在沿襲舊制的基礎上,由於海上交通日漸發達,開拓海上驛道並進一步延伸至非洲。
驛遞接待的待遇不是所有的官員都可以隨便享用的。明初,對驛遞接待人員的范圍有非常嚴格的規定,朝廷只給很少的軍務和欽差人員發放使用驛遞的證明信,允許他們持「官」牌或馬牌使用公家的驛遞。陸仲亨以侯爵之尊,因為違規使用了公家驛站的馬匹,便被朱元璋罰往雁門捕盜。可見制度之嚴厲。
明朝中葉以後,驛遞的管理開始出現混亂.以至於發展到沒有使用驛遞資格的官員,甚至其他人員,借用或購買證明信使用驛站的情況。地方官員們也乘機拿這個待遇來損公肥私攫取方便。出現了濫借濫贈的現象,導致驛遞負擔異常沉重。
嘉靖初年,淮陽驛遞每年接到的證明信大約是3000個,不到20年光景,就上升到了1萬多個,造成了「法當入驛者,十無二三。法不當人驛者,十每八九」的嚴重失控局面。
八、清代
清代郵驛依各地路程遠近及沖要偏僻情況之不同,因地制宜的設置了各種郵驛。
《清會典》載,「凡置郵,曰驛、曰站、曰塘、曰台、曰所、曰鋪,各量其途之沖僻而置焉」,驛、所(遞運所)、鋪(急遞鋪)均大體承前制,站、台、塘則是清代為加強邊疆與內地的聯系而特設的通信組織,名稱因地域而不同,實質則都是以飛報軍情為主,兼有偵察、巡邏、運輸等功能。
但是,清朝古郵驛經過前期的盛後,到嘉庶道光以後,呈現出種種的衰落景象:郵傳速度慢、效率低,「文書任意延擱,至數起始遣一馬夫送之。故往往有數百里內文書竟遲至十條日始到者。」
咸豐年間,一方面軍情緊急,羽書頻傳,另一方面驛路梗塞,通信戔靈,大量軍事文書被積壓、損壞、私拆。嚴重影響文件的技用,難完成「置郵傳命」的任務。破敗的驛站比比皆是,今河北武清縣的河西驛清韌有驛夾152名,驛馬33匹,到光緒朝只剩下驛夫30名,驛馬24匹。
滿意請採納

Ⅵ 中國郵電通信的歷史沿革

在中來國古代,人們很早就使用通信源方法互相聯系。2700多年前,周朝幽王就利用烽火傳遞信息,其後又出現傳遞政府文書的郵驛站。唐代的郵驛組織已達到了很高水平,全國連成網的水、陸驛站有1639個,郵運規定嚴格的時刻表,違反時刻表要受嚴厲處罰。在宋代,發展了急遞郵驛。元代沿襲宋代的辦法,在各州縣廣泛設置「急遞鋪」,一鋪接一鋪不停地傳遞,規定一晝夜要走400公里。隨著商業經濟的發展,明代出現了民信局,這是中國民用郵政的開始。19世紀中期以後,中國開始吸收國外技術,陸續使用了電報、電話、傳真、數據傳輸等多種通信方式,但發展緩慢。1949年以前,除一些大城市和沿海地區外,廣大農村郵電通信條件很差,有的地區甚至常年不通郵。

Ⅶ 郵驛的歷史發展

在我國古代,把騎馬送信稱為郵驛。據甲骨文記載,商朝時就已經有了
郵驛,周朝時進一步得到了完善。那時的郵驛,在送信的大道上,每隔34
里設有一個驛站,驛站中備有馬匹,在送信過程中可以在站里換馬換人,使
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夠一站接一站,不停地傳遞下去。
我國郵驛制度經歷了春秋、漢、唐、宋、元的各個朝代的發展,一直到
清朝中葉才逐漸衰落,被現代郵政取代。
在古代其它國家也存在過這種騎馬送信的郵驛制度。14 世紀時,中亞地
區曾出現過一個強大而又短暫的帖木兒帝國,是由蒙古人的後裔建立的,控
制著包括現在的印度、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廣大地區。帖木兒帝國制訂了嚴
格的郵驛制度,規定驛使每天必須走500 里路程,而且還賜與驛使一項特權,
行路中需要換馬時,不論是皇親國戚,還是尋常百姓,只要驛使提出換馬的
要求,都要用自己的馬和驛使交換,如果拒絕就有殺頭之罪。在一段時期內
帖木兒的大軍開疆拓土,屢戰屢勝,與郵驛制度健全,信息靈通是分不開的。
郵驛是官府的通信組織,只許傳送官府的文件,而不允許傳送私人信件。
由於生產的發展和生活的需要,人們對通信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出外經商的、
做工的以及戰亂年代被迫出征的戰士和遠離家鄉逃荒避難的人們,都需要和
家人親友通信。特別是各地商人,為了互相交流商情、商談貿易、寄遞帳單
等都迫切需要通信。於是民間傳遞信件的業務就應運而生了。大約在唐朝的
時候,長安、洛陽之間就有了專門為商人服務的「驛驢」。當時還有一種叫
飛錢的辦法,就是各地商人可以把在長安販賣貨物掙的錢存入各地方官府駐
長安的機構。這些機構發給商人存錢的收據,商人拿著收據回到地方後,再
憑收據到各地方官府取錢,這樣就免除了路上被強盜搶走錢財的風險。明朝
初年,在西南地區出現了叫「麻鄉約」的民郵機構。那時候許多外省人移居
到地廣人稀、土地肥沃的四川省,尤以湖北省孝感的人最多,他們雖然定居
在四川,但仍很想念家鄉的親人,所以每年都定期舉行集會,並推舉代表,
回鄉探親,同時也幫助同鄉捎帶書信和包裹,天長日久,就成了傳統。於是
人們乾脆就成立了叫「麻鄉約」的商行,專門負責替人傳遞包裹和信件,兼
營貨物運輸。
到了明朝永樂年間,民間出現了專業民郵機構——民信局。民信局的出
現是民間貿易、民間交往日益發展的必然結果。民信局首先出現在著名的港
口城市——寧波。那裡工商業發達,是水陸交通的重鎮,當地有許多人外出
經商做官。當時的寧波紹興一帶人士遍布全國各地,他們之間的書信往來非
常頻繁,但託人轉代非常不便,一封信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到達收信人手中。
在這種背景下,民信局產生了。由於適應了形勢的需要,所以民信局發展很
快。不久,在全國各地尤其是大城市和一些沿海口岸相繼建立了許多家民信
局。這些民信局一般都有一定的管轄范圍,路途遙遠的郵件常常需要幾個民
信局互相合作,才能把郵件傳遞到目的地。當時的民信局經營范圍很廣,既
能傳遞信件、包裹,也能匯兌銀錢,甚至還能托運一些大件物品。民信局在
清咸豐同治年間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全國大小民信局多達數千家。在廣東、
福建的沿海地區還出現了專門為海外僑胞服務的民信局——僑批局。那時候
許多窮苦百姓為生活所迫不得不飄洋過海到異國他鄉去謀生,雖然身在海
外,但仍心繫故土,需要和家鄉的親人通信聯系,也需要給家人寄回金錢和
物品。民信局為了滿足這些人的需要,成立了專門為僑胞辦理通信和匯款業
務的機構,只是因為福建方言中把「信」說成「批」,所以才叫「僑批局」。
具有現代意義的郵政局——大清郵政是於1896 年正式成立的。它是由當
時霸佔我國海關稅務大權的英國人赫德一手創辦的。他的目的並不是要幫助
我國發展郵政通信事業,而是為了進一步掠奪中國的財富。以後幾十年,從
英國人赫德到法國人制黎、鐵士蘭,帝國主義列強一直控制著中國的郵政,
並從中榨取了不盡的財富。但是當他們迫不得已將這項主權交還中國政府的
時候,卻聲稱中國政府反欠他們184 萬余兩白銀。當時,帝國主義國家侵犯
我國郵政主權的另一方式是他們紛紛在中國開辦叫「客郵」的機構。這些機
構名義上是為在華的英、法、美、德、俄、日等國的僑民提供郵政服務,但
實際上卻是他們用以搜集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情報的情報網。在
帝國主義的排擠、壓制下,我國的民郵組織逐漸被削弱了,並最終於1935
年停辦。
只有解放了,郵政事業才真正獲得了新生,在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我國
郵政業務的覆蓋面得到了迅速擴大。今天,不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我們
都能看到郵遞使者為我們送信送報的身影,即使是最僻遠的山

Ⅷ 郵驛制度為什麼能在我國古代存在兩千多年

古代的驛站抄歷來官辦,這就決定了驛站的性質:成了專門傳遞公文、軍報或途經驛站的官員歇宿或是換馬的地方。其具體的處所又叫「驛亭」。正如《史記·孝文本記》中談到的太僕官,其所管的馬很多,認為不需要這么多,留下剛剛夠用的就可以了,其餘的全部交給驛站支配使用,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同時也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是封建王朝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石。

Ⅸ 中國的「郵驛制度」是在什麼時期開始的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1. 郵驛也稱驛傳,是從早期的聲光通信和專人送信演變而來的。 2.中國的郵回驛源遠流長,答從有人類的那一天起,就出現了各種形式的通信活動。原始社會出現了以物示意的通信,奴隸社會發展為早期的聲光通信和郵傳,到封建社會時,中國的郵驛在世界上已居於前列。 3.我國古代的驛置是以遞送文書為主的組織,但以傳遞緊急而重要的公文為限,其傳遞方法以輕車快馬為主。 4.上海中華書局於1940年8月出版了《中國郵驛發達史》一書,著者為樓祖治。 5.早在公元前558年-前486年,古波斯就建立有急使信差傳郵的郵政驛站,設有待命的信使和驛馬,信件由信使一站傳一站的方式急速傳遞,郵遞速度很快,當時人們稱其為接力郵政。 6.從甲骨文的記載來看,可以認為在殷商盤庚時期,已出現有組織的通信活動。 7.我國的郵驛通信一般認為是從殷商盤庚年代算起,直到1912年廢驛歸郵為止。

滿意請採納

Ⅹ 中國郵政的歷史

一、我國古代的郵驛與烽火台通信
我國最早關於通信的記載,是來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殷即商代,亦稱殷商。殷的故都在今河南安陽小屯村,清光緒年間,在此掘得龜甲獸骨,上刻文字,後稱甲骨文。甲骨文中記載著殷商盤庚年代(公元前1400年左右),邊戌向天子報告軍情的記述,有「來鼓」二宇。經考證,「來鼓」即類似今天的偵察通信兵。在古書《詩經》中,也有「簡書」的記載,『簡書」就是用獸骨刻上文字,由通信兵傳遞的官府緊急文書。「簡書」出於殷末周初(公元前12世紀一11世紀),這也就是郵驛的前身。
郵驛與烽火台通信,都源於奴隸制國家在政治和軍事方面對通信的需要。據歷史記載,在兩千七百年前的周幽王時代,就有了利用烽火台通信的方法。關於烽火通信有個叫「千金一笑」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說:周幽王有個愛妃褒姒,她雖長得很美,但輕易不肯一笑。為此,周幽王使出了 個賞格:「誰要能叫娘娘一笑,就賞他一千斤金子」(當時把銅叫金子)。於是有人想出了一個點起烽火戲諸侯的辦法,想換取娘娘一笑,一天傍晚,周幽王帶著愛妃褒姒登上城樓,命令四下點起烽火。臨近的諸侯看到了烽火,以為西戎(當時西方的一個部族)來犯,便領兵趕到城下救援,但見燈火輝煌,鼓樂喧天。一打聽才知是周幽王為了取樂於娘娘而乾的荒唐事兒,各諾侯敢怒不敢言,只好氣憤地收兵回營。襲姐見狀,果然淡然一笑。但事隔不久,西戎果真來犯,雖然點起了烽火,卻無援兵趕到。原來各諸侯以為周幽王又是故技重演。結果被西戎攻下城堡,殺了周幽王,從此滅了四周。這個歷史故事不僅生動的描繪了當時利用烽火台通信的情況,同時也告戒後人,不企是什麼人和什麼時候,都不能拿通信當兒戲。
利用烽火台傳遞信息,雖然較快,但只能起到報警的作用,很難滿足掌握敵情,指揮作戰的需要。所以,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政治軍事上的需要,從殷商時代的「來鼓」到了周代已逐步形成了傳送官府文書的更加嚴密的郵驛制度,並與烽火台互為補充,配合使用。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21年),在全國修馳道,「車同軌、書同文」,建立了以國都咸陽為中心的繹站網,制訂了郵驛律令,如竹簡怎樣捆紮、加封印泥蓋印以保密;如何為郵驛人馬供應糧草;郵驛怎樣接待過往官員、役夫等,形成了我國最早的郵驛法。
漢代郵驛繼承秦朝制度,並統一名稱叫「驛」。規定五里一亭,十里一亭,三十里置驛。郵驛還隨著「絲綢之路」的形成而通達印度、緬甸、波斯等國。到了唐代,郵驛大大發展,全國共有陸驛、水驛及水陸兼辦郵驛1600多處,行程也有具體規定,並訂有考績和視察制度,驛使執行任務時,隨身攜帶「驛卷」或「信牌」等身份證件。
宋代由於戰爭頻繁,軍事緊急文件很多,要求既快又安全,因而將由民夫充任的驛卒改由士兵擔任,增設「急遞鋪」,設金牌、銀牌、銅牌三種,金牌一晝夜行五百里,銀牌四百里,銅脾三百里。實行每到一站換人換馬接力傳遞。到了元代,由於軍事范圍和疆域擴大,僅在國內就有驛站1496處,並將郵驛改稱為驛站。
明代在沿襲舊制的基礎上,由於海上交通日漸發達,隨著鄭和七下西洋,還開辟了海上郵驛。清初有官辦驛站1600餘處,驛卒七萬余名,驛馬四萬多匹,歸兵部主管。19世紀中葉以後,驛站經費多被官吏貪污中飽,驛政廢馳。到了清朝末年,近代郵政逐步興起,驛站的作用日漸消失,於是,1913年1月,北洋政府宣布全部撤銷驛站。
郵驛制度起源於奴隸制度的國家,盛行於封建社會,並隨著封建制度的衰亡而告終結。郵驛與烽火台通信雖系歷代封建王朝的御用工具,但同時也是我國進入有組織的進行通信工作的開始。它不僅在我國郵政通信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同時也為促進社會的進步、人類的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二、我國古代民間的通信組織
驛站是官府的通信組織,只傳遞官府文書。一般老百姓傳遞信息,只有託人捎帶,然而輾轉傳遞,緩不濟急,且易延誤遺失。我國古書中記載著不少有關「鴻雁捎書」一類的故事,可見古代人民通信多麼艱難。而今天人們依舊把鴻雁作為郵政通信的象徵,又可見人民群眾對郵政通信所寄於的厚望。
民間通信組織的形成,大約始於唐朝。當時主要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經商貿易的需要。首先在長安與洛陽之間,有了為民間商人服務的「驛驢」。當時還有一種叫「飛錢」的辦法,就是各地商人把在長安販賣貨物所得的錢,存入各地方政府駐長安的辦事機構,然後再憑收據到各地方官府如教取回,這也就是今天匯兌業務的萌芽。到了明朝才出現了專為民間傳遞信息的民信局。在西南各省也曾有「麻鄉約」探親帶信的出現。相傳湖北麻城縣孝感鄉被遷往四川開墾的農民,由於思念家鄉,相約每年推派代表回鄉探望,往返時帶些土產和信件,而後逐漸形成民信局。
民信局開始出現於交通方便、貿易發達的沿海城市,以後逐漸發展到內地。民信局由私人經營,以謀利為目的。他們一方面是哪裡有利就在那裡辦,偏僻地區無人管;另一方面,他們為了招攬生意,相競為主顧提供方便,如派人上門收取信件、匯款,收費也可以記帳,等等,促使民信局得到了迅速發展。到了清同治年間(公元1821年到1874年)是民信局的最盛時期,全國大小民信局已達數千家之多。有的在商業中心上海設總店,各地設分店和代辦店,民信局之間互相聯營,構成了民間通信網。
自宋、元以來,廣東、福建、浙江等沿海一帶的貧苦人民,有的為了謀生,被拐騙國外做苦工,這些旅居國外的僑胞,要與祖國親友通信,或將物品和匯款寄回祖國,「僑批局」便應時而生。「僑批局」 實際上就是僑信局,因為福建方言把「信」 叫「批」,所以把為華僑通信服務的僑信局習損稱為僑批局。由於僑批局對華僑服務周到,信譽卓著,幾乎壟斷了華僑寄信和匯款的業務。
自從外國資本主義入侵中國以後,封建統治階級任憑侵略者侵奪我國郵權,並夥同洋人利用亦官亦洋的特殊權利,採取強令民信局登記,接受海關郵政領導,限制民信局向輪船發運郵件,並採用資本主義的競爭手段,將大部分民信局置於無法經營的境地。到1935年,民信局已被國民黨強迫停辦,而僑批局一直到解放前夕尚有100多家。
三、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郵政 自1840年鴉片戰爭後到1949年全國解放前夕止,在長達100多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歲月中,我國郵權同遭喪失,形成了郵驛、民信局、僑批局、客郵、海關郵政、大清郵政等相繼並存的混亂局面,
(一)「客郵」
自1840年中國封建王朝閉關自守的大門被資本主義侵略者打開後,中國便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首先是英國在中國領土上任意開辦英國郵局,接踵而來的是法、美、德、俄、日等國也在中國領土開辦起他們自己的郵局,而清政府把這些掠奪中國郵權的外國郵局美其名為「客郵」。這些所謂的「客郵」,從沿海到內地,直至邊遠地區的新疆、內蒙等地,幾乎遍布全國。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設立「客郵」的目的,並非為了方便我國人民使用郵政,而是為了對我國進行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侵略目的而服務的。有些國家還利用「客郵」大量販運鴉片、嗎啡等毒品,走私漏稅。「容郵」實際上是掠奪我國財富、毒害我國人民的場所。直到1921年在美國召開的九國太平洋會議和限制軍備會議上,才通過撤銷「在華客郵案」,但日本在東北和英國在西藏的「客郵」,都賴著不撤,印度獨立後繼承了英國在西藏的「容郵」,直到1954年4月1日才移交我國。
(二)海關郵政與大清郵政
海關兼辦郵政也是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的產物。1861年,原由各國使館自派專差傳送文件的辦法,因其感到不便,故要求清政府「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相當於今天的外交部)代收代寄郵件。清政府承擔不久,由於北方捻軍和南方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總理衙門怕負責任,便想推給海關辦理,而當時海關的總務司(相當於今天海關總署署長)英人赫德,對中國的郵權早已垂涎三尺,此舉正中下懷,便於當年(1866年)移交海關兼辦郵政。1878年7月發行了第一套大龍郵票;並於次年將所辦郵局命名為殖民地色彩的「海關撥駟達」。(撥駟達是英文郵政一POST的譯音)。
公元1896年,雖將海關撥駟達改稱為大清郵政官局,但郵政大權仍然操縱在英法等外國人手中。1905年清政府成立郵傳部(相當於交通部,主管鐵路郵電),直至1911年海關才將郵政移交給郵傳部。移交時,海關當局還向清政府索取了所謂辦理郵政墊款、白銀184萬余兩,由清政府逐年計息歸還。同時,依舊容許外圍人擔任各級領導職務,實際上郵權並未全部收回。
四、中華郵政
1911年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清朝,將大清郵政的招牌換成了中華郵政,但郵政大權依舊操縱在帝國主義者手中。例如,當時的郵政總辦法國人帛黎,對辛亥革命競宣布「臨時中立」,還在大清郵票上加印「臨時中立」字樣,經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外交部、交通部聯合提出抗議後,又加印了「中華民國」四個宇,成為「中華民國臨時中立」的怪郵票。由此可見一斑。
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後,從此反帝、反封建的斗爭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上了一個新的歷程。1924至1927年,爆發了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在全國反帝、反封建的斗爭中,全國郵政職工也捲入了革命洪流,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撤銷洋人郵務長、收回郵權、組織工會、要求改善職工生活待遇等一系列的斗爭。這場斗爭眼看就要取得勝利,但由於蔣介石的背叛而告失敗。
蔣介石在1927年背叛革命,建立起他的反動獨裁政權後,把軍統、中統特務插進郵局,檢扣進步報刊和郵件,同時摧殘和鎮壓郵政職工的反抗運動。到了民國後期,中華郵政雖日具有一些現代通信事業的基礎,但由於國民黨的腐敗和破壞,當1949年回到人民手中時,已變成了一個殘破不全、連職工工資也無錢發放的爛攤子。
五、中國革命戰爭時期的人民郵政
中國工農紅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首先開辟了井崗山革命根據地。當時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為了革命的需要,創立了一種叫「步遞哨」的通信組織。其通信方法是由黨組織指定部分群眾,負責一村傳一村,一站傳一站的把各村連成一個通信網。後來為了適應反圍剿斗爭的需要,又將這種群眾性的「步遞哨」發展成「傳山哨」。傳山哨也是群眾性通信組織,以農村赤衛隊為基礎,指定若干哨員,每個哨員有一定哨點,平時在山頭放哨,發現敵情,用信號將敵人人數、武器種類、行動方向等傳給鄰村。
另外,革命根據地和國民黨統治下的部分地區,還設立了地下交通站,來往傳遞信息,護送幹部和運送物資。
1928年5月湘贛邊區工農民主政府,在江西永新縣成立了中華赤色郵政湘贛省總局,並於次年發行了郵票。圖案是空心五角屋,中有鐮刀和錘子。1932年3月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郵政總局。赤色郵政對紅軍指戰員及其家屬互寄的信件免費優待,黨政軍各單位的通信實行貼票制度,對中華郵政發來的郵件,代收代投。1935年10月紅軍長徵到陝北,成立陝甘寧蘇維埃,備省設蘇維埃郵政分局,縣設郵局。1936年在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內務部領導下,成立了中華蘇維埃西北郵政總局。
在抗日戰爭時期,各解放區內、從邊區到各行署、專區、縣,甚至各樹庄都設有通信組織。如陝甘寧邊區即設有通信總站,在各重要地區設有分站,各縣設有縣站,各區設有聯絡站,各村還有沿村傳遞的農村通信站。其他各根據地的通信組織也大體相同。由於各根據地經常處在戰爭環境中,各機關團體經常移動,有時一天之內要轉移三四個地方,但我們的交通站仍能保證各級黨組織直到黨中央以及各地區彼此間的聯系。當時的口號是:「一處通,百處通;這里不通,那裡通」 ;「縣不出縣,區不出區」 ,堅守崗位,頑強戰斗。為了通過敵偽封鎖線,還在各交通要道組織了「武裝交通隊」 。當時京漢、京包、京津各個鐵路沿線,敵軍都在鐵路兩旁挖了深達兩三丈的壕溝,溝外築起高牆,牆上架著鐵絲網,鐵絲網上還掛著鈴和燈,每隔不遠就有座崗樓,由敵偽軍守望。我們的交通站既是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完成通信任務的。
在抗日根據地的交通站,不但傳送黨政軍民的公文和信件,還發行抗日報刊。交通員們把抗日報刊傳播到各個根據地的每個角落,鼓舞了廣大幹部和人民群眾的抗日斗爭意志。有時還把報紙貼到敵人的據點里和崗樓上,甚至貼到敵人盤據著的城門上,對鼓舞人民鬥志、瓦解敵偽軍心也起了很大作用。
從事革命通信工作的前輩們,都是忠心耿耿,把一切獻給了黨和人民的通信事業。他們在遇到敵人的時候,不措「與文件共存亡』,用生命來保住黨的重要文件,寫下了無數可歌可頌的光輝篇章。
在解放戰爭中,組織和擴大了隨軍郵政機構來支援戰爭。在各野戰軍政治部之下都建立了軍郵總局,在各兵團、縱隊和師團中設立了許多軍郵分局、支局和軍郵站,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軍郵通信系統。
大家知道,當時我軍採用的是運動戰,一支部隊常常一天轉移幾次。可是我們的軍郵局卻有辦法使各部隊和後方的郵件隨時都能交流.當時,我們軍郵局的交通員們一般還都是肩背步行,往往白天跑七八十里路,晚上又跟著部隊行軍。有時在特殊情況下,部隊一晝夜行軍二三百里路,軍郵員也要在這二三百里路上帶著郵件一站一站的跟著跑。有些軍郵員往往連續十天半月行軍,幾天幾夜不睡覺,而且在長途跋涉之後又立即投入線前戰地的通信工作。他們把後方報刊和指成員們的家債,一直送到前沿陣地,大大鼓舞了士氣,支援了解放戰爭。
六、建國以來人民郵電事業的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郵電通信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類郵政業務量都有大幅度增長。1988年與1949年比較,郵政業務總量由69500萬件發展到了3149900多萬件,增長了44倍,業務收入達323000多萬元增長了35培。其中:函件由59000萬件發展為5970O0萬件,增長了9倍;包件由277萬件發展到10500萬件,增長了37倍;匯票由447萬張發展到17500多萬張,增長了38倍;報刊發行由建國初期實行郵發合一時的8900萬份,發展到25160O0多萬份,增長了280多倍。近幾年還陸續開辦了特快專遞、電子信函、郵政快件業務和恢復開辦了郵政儲蓄業務,深受廣大用戶歡迎。
在國際郵政通信方面也有很大發展。目前,我國已與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直接通郵關系,年收寄國際函件8200多萬件,包件近60萬件。中國集郵總公司還向8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中國郵票,我國郵政還同16O多個國家交換郵票。
40年來,郵政固定資產由5億元增加到20億元。改革開放的十年郵政基本建設投資相當於前30年的總和。郵政服務機構達52800處,比建國初期增加了一倍,其中農村地區佔80%以上,增加了60多倍,從而基本上改變了舊中國廣大農村和邊疆地區不通郵的局面。
全國郵路總長度達150多萬公里,比建國初期增加了7倍.目前,具有自備火車郵箱500多輛,郵運汽車9600多輛,機動郵船15艘,加上委託民航運郵,在全國范圍內基本形成一個水陸空郵政運輸網。
隨著社會主義電通信事業的發展,郵電職工隊伍已由1949年的103000人發展到1989年的1028000人。他們在參加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自覺地接受黨的部導,熱愛社會主義制度,發揚「人民郵電為人民」的優良傳統,以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嚴格的通信紀律、在社會上贏得信譽,人民群眾親切地稱呼郵遞員為「綠衣使者」 。
在郵電企業管理方面,經過長期反復實踐,初步取得了適合我國具體情況的社會主義管理體制和制度,從而使郵電企業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各個進程中,基本上適應了黨和國家以及人民群眾對通信的需要。
在黨的對外實行開放,對內搞活經濟,加快「四化」建設的方針指引下,被列入先行行列的郵電通信事業將隨著國民經濟的騰飛而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為了充分發揮郵電通信在國民經濟建設中「先行官」作用,保證到2000年使我國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翻的宏偉目標,屆時我國將建成一個以郵區中心局為基礎以縮短傳遞時限為目標的水、陸、空多層次、多渠道、綜合利用、四通八達的郵政通信網。

閱讀全文

與中國郵驛制度的歷史變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