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瘧疾中國歷史

瘧疾中國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1 11:36:18

㈠ 求詳細的瘧疾在中國的歷史

瘧疾,又稱打擺子,在網路上給搜到如下答案:「打擺子」是瘧疾的俗稱,在我國的病史有數百年。清代康熙皇帝1692年冬就被這種疾病傳染過,後服用傳教士帶來的金雞納霜才治好,由此可見這種病的厲害。1949年以前,由於科技發展的限制,人們不知道為什麼會得「打擺子」這種病,尤其是那冷得像掉進冰、熱得像烤火這種現象是咋回事,更無法理解發病的周期性和定時性。現代醫學科技告訴我們,瘧疾是由瘧原蟲經雌性中華按蚊叮咬傳播的一種傳染性寄生蟲病。瘧原蟲進入人體後寄生於肝臟和紅細胞內,並以血紅蛋白為養料生長發育,當瘧原蟲把紅細胞脹破時,人體就會出現先冷後熱的病理現象。人體寒熱發作周期和紅細胞內瘧原蟲裂體增殖的周期相一致。如果沒有適當葯物治療,病毒又會進入了新一輪的繁殖周期,並再次引起病人的寒熱發作。1949年前的襄樊一直處於小農經濟時代,人們沒有這方面醫學知識,在迷信和敬畏心理的作用下將瘧疾妖魔化。那時的襄樊,經濟破敗,民生凋零,多如牛毛的苛捐雜稅讓百姓生活舉步維艱,雪上加霜的是戰亂、水災加劇了生活、衛生環境的惡化,一些惡性傳染性疾病如霍亂、天花、瘧疾橫行,每次爆發都會造成數以萬計百姓死亡。據《保康縣志》記載,1940至1941年保康縣瘟疫流行,全縣死亡2萬餘人,占人口總數的20%。百姓實實在在地掙扎在生死線上。傳染病中危害人數最多的當屬瘧疾,在這個死亡瘟神的陰影中,百姓們過著朝不保夕的悲慘生活。據一些老年人回憶,1935年襄樊大水災後瘧疾爆發,當時數以萬計的難民們流離失所,露宿街頭。由於水源被污染,蚊蟲大量滋生,城裡、鄉下幾乎沒有不打擺子的。當時治療瘧疾的特效葯都賣得比黃金還貴,多數得病人不是求神拜佛,就是「姜湯、棉被、曬太陽」,每天倒斃街頭的難民數不清,慘狀觸目驚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為解決人民的疾苦,毅然向瘧疾宣戰。1950年,襄陽地區各級政府利用幻燈片、廣播、展覽等形式向廣大群眾宣傳衛生知識。1952年,襄陽專署成立愛國衛生領導小組,認真貫徹「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團結中西醫,衛生工作與群眾運動相結合」的方針,在全區開展了消滅「五害」的衛生運動。同年襄陽區開辦縣級以上綜合醫院11個,鎮衛生所75個,聯合診所174個。1956年又開展了對污水坑、水塘每半月用666粉、223液消毒一次的夏季衛生運動。隨著基層衛生組織的逐步健全和群眾性衛生運動的持續展開,上世紀60年代末,惡性瘧疾在襄樊絕跡。1974年以後,襄陽地區開展了休止期治療,全民預防服葯的措施來防治瘧疾,至今未發生瘧疾大范圍流行。35年過去了,瘧疾這個橫行襄樊數百年的妖魔,終於離襄樊人民越來越遠。回首襄樊抗擊瘧疾,我們除了要感激黨和政府對百姓健康的重視關心外,不應該忘記多年來堅持在抗瘧一線的衛生和防疫工作者們,是他們用鍥而不舍的努力加高尚的醫德和精湛的技術,守護了襄樊人民的健康和幸福,我們當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參考網址: http://xfrb.hj.cn/Read.asp?NewsID=132314

中國歷史上記載的瘟疫有哪些

中國歷史上爆發過的有雲南鼠疫、香港鼠疫和東北鼠疫。鼠疫是鼠疫桿菌借鼠蚤傳播為主的烈性傳染病,系廣泛流行於野生嚙齒動物間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臨床上表現為發熱、嚴重毒血症症狀、淋巴結腫大、肺炎、出血傾向等。

一、雲南鼠疫

1855年中國雲南首先發生了大型鼠疫,1894年在廣東爆發,並傳至香港,耶爾森在世界上首次分離出鼠疫桿菌。經過航海交通,最終散布到所有有人居住的大陸,1898年,爆發於印度孟買的大鼠疫,使上千萬印度人喪生。

在中國和印度便導致約1200萬人死亡。此次全球大流行一直持續至1959年,當全球死亡人數少於250人方才正式結束。

(2)瘧疾中國歷史擴展閱讀

鼠疫的傳播和預防

一、傳染源

為感染動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動物常見有嚙齒類動物和野生食肉動物,如灰旱獺、紅旱獺、喜馬拉雅旱獺和長尾黃鼠等。

二、傳播途徑

1、蚤叮咬的傳播方式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後再叮咬人,或剝取染疫旱獺皮或剝食其它染疫動物,此類傳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敗血型鼠疫。

2、人-人傳播方式,即健康者接觸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後,經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種方式感染的主要為肺鼠疫。

三、易感人群

人對鼠疫普遍易感。疫區從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獵殺、剝食旱獺的獵人、牧民接觸染疫動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於一般人群。

㈢ 中國古代是如何治療瘧疾的

瘧疾中醫分為邪郁少陽型、暑熱內郁、暑濕內蘊、疫毒侵襲、正虛邪戀等五型,並根據不同的類型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1.邪郁少陽
寒戰壯熱,汗出熱退,休作有時,伴有頭痛面赤,惡心嘔吐,口苦。舌苔薄白或黃膩,脈弦或弦數。
[治法] 和解少陽,祛邪截瘧。
[方葯] 小柴胡湯加減:柴胡12克,黃芩12克,半夏12克,常山(酒炒)7克,草果7克,甘草7克,生薑3片,大棗3枚。若表實惡寒甚而汗少者,加桂枝,羌活,防風各7克,口渴甚者,加葛根,石斛,天花粉各12克,濕盛胸脘痞悶,加青皮、蒼術,厚朴各7克.
2.暑熱內郁
熱多寒少,或但熱不寒。汗出不暢,頭痛,骨節酸痛,口渴引飲。舌質紅苔黃,脈弦數。
[治法] 清熱解毒,益氣生津。
[方葯] 白虎加桂枝湯加減:生石膏35克(先煎),知母12克,甘草s克,粳米35克,桂枝12克。若但熱不寒,伴胸中煩悶氣短,改用白虎加人參湯,人參16克,病延日久,陰液大虧,舌尖絳而干,加青蒿鱉甲湯:鱉甲25克(先煎),青蒿12克,生地16克,丹皮12克,亦可加入常山、草果、柴胡等截瘧之品。
3.暑濕內蘊
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頭痛身楚,口不渴,胸脅滿悶,神倦乏力.舌苔白滑或白膩,脈弦緊。
[治法] 辛溫達邪,散寒除濕。
[方葯] 柴胡桂姜湯加減:柴胡12克,桂枝7克,乾薑7克,黃芩12克,栝萎根16克,牡蠣16克,甘草7克.苔白膩甚者,加草果7克,厚朴12克:胸腹痞悶加檳榔7克,陳皮12克,汗出不暢去牡蠣;惡寒較重,或泛吐痰延,加附子7克,半夏12克。
4.疫毒侵襲
發病急,病情重,熱型不一。
(1)熱瘴:熱甚寒微,或壯熱不寒,頭痛面赤,煩渴飲冷,甚則神昏譫語,驚厥,舌紅少絳苔黑垢,脈洪數。
[治法] 辟穢除瘴,清熱保津.
[方葯] 清瘴湯:黃芩12克,黃連7克,知母12克,柴胡12克,常山7克,青蒿12克,半夏12克,陳皮12克,茯苓12克,竹茹12克,枳實12克,生甘草7克,滑石16克,硃砂1克(研末沖服)。熱盛者加生石膏35克,大青葉16克,舌質深絳少津加生地12克,玄參16克,石斛12克,玉竹16克,大便干結加生大黃12克,元明粉12克。
(2)冷瘴:寒甚熱微或但寒不熱,渴不欲飲,或嘔吐泄瀉,或神昏不語,舌苔白膩,脈弦。
[治法] 芳香化濁,辟穢理氣.
[方葯] 加味不換金正氣散:蒼術10克,厚朴12克,陳皮12克,甘草6克,蕾香12克,半夏12克,佩蘭12克,荷葉12克,檳梅12克,蘋果7克,菖蒲7克。若痰濕蒙閉心竅,神志昏迷,合用蘇合香丸。
5.正虛邪戀
遇勞即發,反復發作,寒熱不清。脅下痞塊,神倦乏力,面黃肌瘦,懶言氣短,自汗心悸。舌淡、苔少、脈細弱。
[治法] 益氣養血,調和營衛。
[方葯] 何人飲加減:人參16克,當歸12克,何首烏25克,陳皮12克,乾薑7克,甘草6克。若脅下積有痞塊,合用鱉甲煎丸。

㈣ 建國後消滅的四大傳染病是什麼

建國後消滅的四大傳染病是:年代末基本消滅的鼠疫、真性霍亂,1958年基本消滅的血吸蟲病,60年代初絕跡的天花。

1、鼠疫的防治及成效。

鼠疫危害嚴重,黨和人民政府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防治鼠疫。建國初期衛生部在東北、察蒙、浙江、福建、雲南等鼠疫流行區設立了防治所,組成鼠疫防治隊,開展有效的防治,並進行預防注射。

另外開展宣傳活動,宣傳鼠疫危害及防治知識,發動群眾捕鼠滅蚤,及時上報鼠疫疫情,依靠群眾群防群治,取得很大成效。鼠疫在50年代就基本上得到了控制。《中國衛生年鑒(1985年)》,人民衛生出版社1985年版,第25頁。

2、天花是烈性傳染病,新中國成立後大力開展天花的防治,推行全民普遍種痘活動,1950年10月,政務院發布《關於發動秋季種痘運動的指示》,衛生部發布《種痘暫行辦法》,各級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廣泛開展宣傳,大力推行普遍種痘活動,成立種痘運動領導機構,培訓種痘人員,提供所需器材等。

1949~1952年共種痘5億多人次,每年使用1億多痘苗,在廣西、雲南、四川等地區普遍種痘,種痘率達到90%。到1950年11月,全國已有4000萬人種了牛痘,到1951年10月,全國已有2億人普種牛痘。

李德全:《為進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而奮斗》,1951年10月29日《人民日報》。

1955年衛生部頒布《傳染病管理辦法》,天花被列為甲類傳染病,制訂緊急防治處理辦法,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防疫網。政府建立國境免疫帶,在緬甸、印度、尼泊爾邊境加強國境衛生檢疫。

世界衛生組織1958年制訂撲滅天花計劃,1967年開始全球撲滅天花活動,1977年天花才被根治,中國在60年代基本消滅天花,比亞非流行國家提前16年。天花發病人數逐年下降。

3、血吸蟲病是危害人民健康、影響農業勞動生產的嚴重寄生蟲病,黨和政府高度重視,1956年黨中央發出「全黨動員,全民動手,消滅血吸蟲病」的號召。

1957年國務院頒發《關於消滅血吸蟲病的指示》,提出把消滅血吸蟲病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指出「既要積極治療,又要積極預防,由控制感染到逐年減少感染,最後達到消滅血吸蟲病的目的。」《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0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年版,第215頁。

1955年成立中央血吸蟲病防治領導小組,衛生部成立血吸蟲病防治局,各地成立血防所、站等機構,在流行區先後建立了16個防治所、78個防治站、420個防治小組,《撲滅危害人民健康的血吸蟲病》,1955年8月23日《人民日報》。

1957年全國有16000多名血吸蟲並防治專業人員,推行各種簡單易行的預防措施。加強黨和政府的領導,是血防工作取得巨大成績的根本保證。

政府1956年就在12個疫區治療病人40萬名以上,發動群眾開展滅螺運動,1958年湖沼滅螺面積上百萬畝,余江縣1955~1957年滅螺面積達650,342平方公尺,占釘螺總面積的96%以上。1957年11月16日《江西日報》,第3版。

安徽省東至縣是血吸蟲病危害嚴重的地區,制定「積極治療,全面兩管,搞好滅螺」的措施,1958年全縣「發動群眾投入血防除害運動。據統計,全縣滅螺面積1765萬平方米,治療病人40086人。」《東至縣血防資料匯編(1950~1980)》,安徽東至縣血防站檔案,第35~37頁。

通過50年代發動群眾群防群治,基本消滅血吸蟲病,保護人民健康,促進生產的發展。

4、其他傳染性疾病如霍亂、白喉、回歸熱、瘧疾等也得到有效的防治,傳染病的防治取得顯著成效。

1950年11月25日,北京市率先頒布了《傳染病預防及處理暫行辦法》。

規定霍亂、鼠疫、天花,發現後應立即報告,至遲不超過12小時;白喉、猩紅熱、斑疹傷寒、流行性脊髓膜炎、流行性腦炎發現後應於24小時內報告;痢疾、傷寒(副傷寒)、回歸熱、黑熱病、麻疹,應於臨床診斷後48小時內報告。《北京市傳染病預防及處理暫行辦法》,《北京市政報》1951年第2卷第8期。

1955年中央衛生部頒布《傳染病管理辦法》,將傳染病分為甲、乙兩類,建立傳染病的疫情報告制度,以及傳染病防治處理要求,對傳染病防治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規定「發現鼠疫等甲類傳染病,在城市最遲不超過12小時,在農村最遲不超過24小時;發現流行性乙型腦炎等乙類傳染病,在城市不超過24小時,在農村不超過3日,應立即向衛生防疫機構作傳染病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公報》1955年7月。

(4)瘧疾中國歷史擴展閱讀:

我國50年代傳染病防治的社會影響及啟示: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政府對傳染病的有效防治,在當時產生積極的影響,積累豐富有益的經驗。

(一)50年代傳染病防治的社會影響

1、保護人民生命健康,恢復發展生產。

新中國成立初期黨與政府發動群眾,積極防治,隨著傳染病的有效防治,人民勞動能力提高,農業生產得到恢復發展,使得一五計劃順利實施完成,對於建國初期經濟的恢復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2、加強黨與政府的執政管理水平,鞏固人民政權。

50年代傳染病的有效防治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塑造新中國良好的政治形象,鞏固人民政權。黨與人民政府把傳染病防治提到政治高度,進行社會動員,協調各方面開展防治工作,以高度的責任感建立健全衛生防治機構,實行疫情報告制度,制定衛生政策法規,開展科學研究,迅速有效控制消滅危害嚴重的傳染病,體現較高的執政領導水平。

3、建立衛生防疫組織網路,發展人民保健事業。

新中國成立初期傳染病防治的一個重要影響,是建立覆蓋全國的自上而下的衛生防疫工作組織機構,培養高素質的衛生防疫隊伍,成為發展人民保健事業的重要保障。

為加強傳染病防治的專業組織建,1952年12月在北京召開全國衛生行政工作會議,提出建立衛生防疫站與防治研究機構,培養大批防治傳染病的技術骨幹力量,在全國范圍內形成包括衛生防疫、監測監督、防治、研究等的衛生防疫網,形成政府主導的衛生防疫工作體制,奠定新中國衛生防疫工作的組織基礎。

(二)傳染病防治的歷史啟示

新中國成立初期傳染病防治實踐,留下積極有益的歷史啟示。

1、首先是注重預防為主,在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通過有效的措施預防疾病是一種經濟高效的方式。建國初期傳染病的防治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通過預防措施控制消滅傳染病,減少成本,保障人民健康,取得世人矚目的成就。

2、其次是重視社會動員與資源調控,黨和政府堅持群眾路線,注重社會動員與參與。廣泛動員群眾參與傳染病防治工作,各地政府發動群眾訂立防疫公約,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改善環境衛生。

人民政府整合調度社會衛生資源,如公私醫院、紅十字會、中華醫學會等行業組織,對重要傳染病的防治進行保障支持,在當時資源缺乏的狀況下集中人力物力進行傳染病防治工作,是富有成效的。

3、再次重視專門領導,建立專業領導機構體系。50年代政府把原系預防工作中的常規活動,提高到中央政府的統一行為,從中央到地方各級設立傳染病領導與防治機構,由黨委主要領導負責,職責分明,高效有力,能夠充分調動整合社會資源,協調各方面力量,集中防治主要傳染病,發揮重要的領導作用。

㈤ 病毒與人類有什麼戰斗史

病毒的歷史即一部人類與病毒的斗爭史。中國古代殷墟甲骨文已有「蟲」、「蠱」、「瘧疾」及滅蟲的記載,《史記》也曾用「疫」、「大疫」表示疾病的流行。這些也許可以認為是人類對流行病認識的「萌芽」。從《史記》起到明朝末年,僅正史就記載了95次疾病大流行。西方也有多次大流行,如公元前4世紀的瘟疫、查士丁尼鼠疫、14世紀的黑死病等。

長期受疾病流行困擾的人們開始積累對它的認識,並推測引起流行疾病的病原。分子生物學家指出,傳染病病原及與其有「親緣關系」的細菌和病毒,在家畜和寵物中流行。比如麻疹病毒與牛瘟病毒相近,科學家推測古代農民因經常接觸染病的牛,就攜帶了牛瘟病毒的一種變種,也就是現在麻疹病毒的「祖先」。

追溯傳染性疾病的源頭,農耕文明時人畜的朝夕廝守往往成為新的傳染病的來源。

據美國社會史專家麥克耐爾的敘述,人類與狗共有的疾病有65種,與牛共有的疾病有50種,與羊共有的疾病有46種,與豬共有的疾病有42種,與馬共有的疾病有35種,與家禽共有的疾病有26種——這些疾病基本上都是從動物身上傳到人身上的。

顯微鏡誕生後,對病原的關注到了相當高度,值得一提的是德國細菌學家科赫和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

科赫採用牛、羊和其他動物做實驗,發現了結核桿菌。他發明用固體培養基的「細菌純培養法」,首先採用染色體觀察細菌的形態,並運用這些方法,分離出炭疽桿菌、結核桿菌和霍亂桿菌,同時確證這些細菌與疾病的關系,提出了「科赫原則」,作為判斷某種微生物是否為某種疾病的病原的准則。

1566年就有了關於瘋狗咬人致病,即狂犬病的記載。

1889年巴斯德指出,狂犬病這種病原物是某種可以通過細菌過濾器的「過濾性的超微生物」。1892年俄國的伊萬諾夫斯基發現其病原能通過細菌所不能通過的過濾器。科學家發現這種顯微鏡下看不到病原物,用試管里培養細菌的方法也培養不出來,但它能擴散到凝膠中。因此得出結論認為病原是一種比細菌還小的「有傳染性的活的流質」,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病毒」。

人類在最早的狩獵和採集文明階段,基本上沒有所謂的傳染病或流行病,因為那時候人口稀少,每個群體只有幾十人、百把人,是自成一體的微型社會。各個互不交往的游獵群體到處跑,他們那樣的生產方式和生活環境不大可能發生傳染病或流行病。

考古學認為,約在1萬~1?1萬年前,生產方式從狩獵和採集轉到了農耕,農耕文明才帶來了傳染病。農耕文明階段,人就跟家養的動物生活在一起了。

歷史上死於來自歐洲病菌的美洲原住民,要比喪命於歐洲征服者刀槍下的多得多。甚至可以這樣說,要不是美洲原住民對流行病如此缺乏免疫力,美洲的歷史完全可能被改寫。這些疾病包括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傷寒、百日咳、肺結核等。由於海洋的隔絕,印第安人從來沒有接觸過這些病菌與病毒,對它們既沒有免疫力,也沒有抵抗力。

西班牙征服者皮薩羅於1531年率領區區168人在秘魯登陸時沒想到,天花病毒會在短時間內消滅這個叢林帝國,留給他堆積如山的金銀。早在1520年,天花就隨著一個受感染的奴隸從古巴抵達墨西哥。大肆流行的瘟疫使他們失去了一半人口,包括皇帝。僥幸不死的人也被搞得筋疲力盡,無心抵擋歐洲殖民者。墨西哥也因此人口銳減。

雖然新大陸也有眾多人口和擁擠的城市,但它未曾把致命的疾病傳播給歐洲人。這是因為美洲缺乏這些疾病的源頭——家畜,歐亞大陸的流行病是從已馴化的群居動物疾病演化來的。美洲土著人只有5種馴化動物:火雞、羊駝、鴨子、豚鼠和狗。這些動物要麼不群居,要麼與人的接觸沒那麼緊密。

當然,情況並不總是對殖民者有利。熱帶地區的瘧疾、霍亂和黃熱病過去是,現在仍然是最致命的傳染病。黃熱病原本局限於非洲西部。非洲黑人對於該病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抵抗力,一旦感染雖也會出現頭痛、發燒、嘔吐等症狀,但數天後即可痊癒。由於近代的販賣黑奴活動,黃熱病被帶到了美洲,毫無抵抗力的白人、印第安人和亞洲移民成為黃熱病的犧牲品。最嚴重時,美國當時的首都費城的行政機構幾近癱瘓。拿破崙對黃熱病束手無策,不得不將當時佔領的路易斯安那拱手賣給美國。歷史就這樣被改寫了。

這里還有一個現代的例子:格陵蘭島氣候嚴寒,人口稀少,交通不便。1951年4月,一個正處在麻疹潛伏期的水手從丹麥哥本哈根來到格陵蘭參加集會,引發麻疹流行,4 212人患麻疹。

不難看出:人類歷史與人類疾病史有著關聯性,任何一次傳染病的大流行,都是人類文明進程所帶來的;反過來,每一次大規模的傳染病,又對人類文明本身產生極其巨大而深遠的影響。知識點病毒的傳播方式

病毒的傳播方式多種多樣,不同類型的病毒採用不同的方法。例如,植物病毒可以通過以植物汁液為生的昆蟲(如蚜蟲)來在植物間進行傳播;而動物病毒可以通過蚊蟲叮咬而得以傳播。這些攜帶病毒的生物體被稱為「載體」。流感病毒可以經由咳嗽和打噴嚏來傳播;諾羅病毒則可以通過手足口途徑來傳播,即通過接觸帶有病毒的手、食物和水;輪狀病毒常常是通過接觸受感染的兒童而直接傳播的;此外,艾滋病毒則可以通過性接觸來傳播。

㈥ 中國向世衛申請國家消除瘧疾認證,這意味著什麼

這表明我國證明了瘧疾的本地傳播鏈已經中斷了至少三年,我們還建立了一個國家監測系統,可以迅速發現並應對瘧疾病例,同時我國制定了有效的計劃來預防瘧疾再次發生,沒有發現原發性瘧疾,該認證申請也表明,我國在消除瘧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這是對國防和控制瘧疾的偉大肯定。

瘧疾一直困擾著許多人和許多國家

因此我國向世界衛生組織申請的消除瘧疾國家證書表明,我國的醫學標准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盡管可以治癒瘧疾,但不管它是什麼,它也是一種會影響人們生活的疾病,我國向世界衛生組織申請的國家消除瘧疾證書表明,我們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得到了進一步保障,國家強大,衛生系統也是很健全的。

㈦ 求詳細的瘧疾在中國的歷史

你好樓主,我不能給你答案,同樣問題我也想知道。尤其是由瘧原蟲導致的專瘧疾是不是在古屬代中國就有,還是某個歷史時期由洋人帶來的?傷寒雜病論中說的「瘧」只是指寒熱交作表現的一類病症呢,還是就是由瘧原蟲導致的瘧疾?

㈧ 中國古代得過瘧疾的皇帝

康熙得過瘧疾
公元1693年,康熙得了瘧疾,是因為朝廷平三藩之亂,八旗兵深入南方瘧疾疫區,回來的時間就把瘧原蟲也帶回來了,先傳給了北京的蚊子,然後就在北京城裡傳來了,連住在紫禁城裡的皇帝也不能倖免。這種病在當時也很難醫治,時冷時熱,非常難受,御醫用葯後,效果不佳,康熙仍然高燒不退。這時洪若翰和劉應求見康熙,他們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派來的傳教士。兩人知道康熙得的是瘧疾之後,就跟康熙說,這種病沒有關系,它是通過蚊蟲叮咬傳染的,只要服用我們帶來的這種「金雞納霜」就可以治好。在法國,夏季來臨的時候,我們都會向人們發放這種葯,以免造成瘧疾瘟疫。金雞納霜又叫「奎寧」,是用產於南美洲秘魯得金雞納樹的樹皮研磨而成的。因為是被傳教的耶穌會士發現,也叫「耶穌會樹皮」,它是瘧疾治療的特效葯。康熙聽後,半信半疑,對於西葯的療效誰也不敢打包票,這兩個「洋御醫」所拿來的葯是否真的有效呢?

為了確定葯效,四個大臣自告奮勇,提出親自嘗葯,同時還找來一些患瘧疾的人服用,結果病患服用後很快就好了,而四個大臣服用後,也沒有出現什麼不良反應。康熙這才服下了金雞納霜,果然這副神奇的西葯,很快治好了康熙的瘧疾。康熙為此還還賞給他們一間大房子供傳教士們居住,並允許他們在北京傳教。用金雞納霜治好康熙瘧疾的事情還被另一位法國傳教士白晉寫在了他的《康熙帝傳》一書中大為炫耀。

此後,江寧製造曹寅也患上了瘧疾,病情十分嚴重,他托另一位大臣李煦向康熙上奏,希望康熙能夠下賜他金雞納霜,康熙立即同意,並且擔心延遲,所以還特別賜驛馬星夜趕去送葯。在奏摺上,康熙還評論說南方的庸醫,總是用補劑,傷人者不計其數,所以要特別小心。而且特別說明,瘧疾如果沒有轉成泄痢,吃這個葯是沒有問題的,如果轉了,就不能吃這個葯了。

經過這些事,讓康熙從此對西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還下令在皇宮內開設了一間化學實驗室,命另外兩位法國傳教士白晉、張誠進行研究。白晉根據法國的《皇家葯典》,制出乾燥劑、糖漿制劑等西葯制劑,還被康熙裝在了旅行葯壺里,隨身攜帶。

此外,康熙頒旨,即日起,允許西方傳教士在北京傳教。他讓內侍取出紫禁城內所有房屋圖,親自挑選了最大最方便的一幢,賞給傳教士們居住。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派往中國的耶穌會傳教士,終於用西方醫學的敲門磚,在森嚴的紫禁城牆上打開了一道傳播宗教的缺口。

㈨ 古代中國人如何防範瘧疾的

瘧疾在中國稱打擺子、脾寒等。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瘧」為「熱版寒休作,從疒,從虐,權虐亦聲」。「虐」的釋義為「殘(暴)也」。漢代人已認識到瘧疾周期性發熱發燒等症狀。戰國末年,《黃帝內經》中的《瘧論篇》和《刺瘧論》已有瘧疾病因、病機、症狀、針灸治法的記載。漢代《金匱要略》對瘧疾的因、證、脈、治做了較為全面的論述。隋代《諸病源候論》指出瘴瘧多發於嶺南山瘴之地,由瘴毒引起。明代張景岳的《景岳全書》明確了瘧疾病是感受瘧邪所致。中醫認為瘧疾是因感受瘧邪、瘴毒而起。由此看來,中醫所說的瘧疾與現代西醫所說的由按蚊傳播、因瘧原蟲作祟的瘧疾頗有區別。在臨床治療上,據公元1—2世紀成書的《神農本草經》記載,已使用植物中草葯常山:「常山味苦寒,主治傷寒、寒熱、熱發溫瘧鬼毒,胸中痰結吐逆。」晉葛洪《肘後備急方》中已有用黃花蒿的治瘧病方。

㈩ 古代有了疫情是怎麼控制的自己消失了嗎

古代有疫情基本都是靠自己的免疫力抵抗過去,就是所謂的集體免疫,但往回往這種免疫效果不少很穩定,一答般也會大批大批的死人,對於死人的處理多為火燒或者撒石灰深埋來阻斷病原,往往一場瘟疫過去活下來的都是有免疫力了。

閱讀全文

與瘧疾中國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