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超市的由來加歷史
第一家超市的由來
1916年9月9日,第一家自助服務商店Piggly Wiggly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市開業。它的經營者克拉倫斯.桑德斯在1917年將這種由消費者自行在貨架上挑選商品最後結賬的零售店經營模式申請了專利,這就是超級市場的雛形。超級市場很快風靡全球。
1930年8月美國人邁克爾·庫侖(Michael Cullen)在美國紐約州開設了第一家超級市場--金庫侖聯合商店。當時,美國正處在經濟大危機時期,邁克爾·庫侖根據他幾十年食品經營經驗精確設計了低價策略,並首創商品品種別定價方法。它的超級市場平均毛利率只有9%。
這和當時美國一般商店25-40%的毛利率相比是令人吃驚的。為了保證售價的低廉,必須做到進貨價格的低廉,只有大量進貨才能壓低進價,邁克爾·庫侖就以連鎖的方式開設分號,建立起保證大量進貨的銷售系統。它首創了自助式銷售方式,採取一次性集中結算。
(1)中國的連鎖超市歷史擴展閱讀:
超市行業以銷售生鮮、食品、日用品等民生產品為主,具備穿越周期的能力。而超市的起源來源於美國,對比美國超市企業發展的歷程,能夠讓我們更好的理解超市行業的本質,從而判斷中國超市企業未來的發展狀況。
美國超市行業起源於 1930 年,歷經近 90 年的發展,誕生了一批穿越周期、持續成長的明星企業。以前三大企業為例,2017 財年,沃爾瑪營收 5003 億美元、市值 2830 億美元,好市多營收 1290 億美元、市值 1071 億美元,克羅格營收 1227 億美元、市值 250 億美元。
1998 年,日用雜貨銷售領域中超市及倉儲會員超市行業銷售規模超越百貨,2000 年再度超越折扣店成為日雜零售銷售額中佔比最高的業態,預計2017 年美國倉儲會員店及超市行業整體規模為1.36 萬億美元。
廉價連鎖店模式是超市模式的前身,體量比超市小,主打的是廉價,這反映了人們這樣的一個消費現象:在廉價連鎖店和超市販賣的大多數是生活用品,人們對生活用品的價格敏感性是很高的,所以廉價連鎖店飛速發展的基礎。
Ⅱ 我國超市的發展史
超市,滿足顧客日產性生活需求的業態。針對家庭生活用品上的一站式購買需求,組合並提供生活必需品。商品開放陳列、顧客自我選購、排隊收銀結算的商店。一種消費者自助選購、統一收銀結算的零售企業。在中國,超級市場被引入於1978年,當時稱作自選商場。
1985年7月3號,上海首開了一家自選式的超市。作為普通的上海市民,需要持外匯券才能購買貨品。1997年7月的北京家樂福超市人數非常多,夏天,市民們不僅來購物,還進來自帶板凳納涼。因為1996年後,一批世界級大型連鎖超市開始相繼進入中國。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也紛紛出現區域性的單體或連鎖超市。從此超市的發展進入快速發展軌道2000年左右,我國各地的超市已經具備了自己的規模。市民朋友們會選擇離家最近的大型超市選購各類生活用品。離家附近的小超市選購自己的日常用品。
(2)中國的連鎖超市歷史擴展閱讀:
超市
世界第一家超市開張的時候,人們並不知道超市是什麼,紛紛抱著好奇的心前去光顧,並且把逛超市作為一種時尚。但過不了多久,人們就逐漸嘗到了超市這種經營模式給帶來的便利,上超市購物便成為了人們日常的一種需要。於是,超市開始像雨後春筍似地布遍世界各地。
現在除了大型商超外,遍布各地的便是各地的連鎖超市了。用連鎖的形式經營多家超市,統一進貨、統一配送、統一管理,把超市、連鎖經營的雙重優勢結合起來,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是小型超市普遍採取的形式。
Ⅲ 我國連鎖超市的發展歷史及世界連鎖超市的發展歷史
超市指滿足顧客日產性生活需求的業態,通常以生鮮食品作主大內容,突出其市場性的喧騰感,同時針對在家庭生活用品上的一站式購買需求,組合並提供中等品質生活必需品,是在價格上不斷追求競爭優勢的超市級市場,在日本也稱大型綜合超市。大型超市的營業形態是公司根據自身的資源狀況,選定某一顧客層的特定生活場景設定商家的經營概念,並據此組合、篩定商品和服務及銷售方法。一般來說,經營方式採用連鎖方式便於大量開店,且經營效率較好。 被譽為世界零售業「地二次革命」的超級市場的問世,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經濟危機的產物。在第一家超級市場1930年於美國紐約問世之前,雜貨商和食品商大都屬於經營單一或限品類的小企業。在經濟危機初期,一些零售商迫於經營壓力,覺得可以通過降低售價增加銷售。於是,他們引進自我服務,並以提供可廣泛選擇的商品和較低的價格開拓了超市市場這種新的經營方式。這一新的零售業態一問世就取得了成功,並為許多企業所接受,二次革命結束後,在世界各國得到普及。 在我國,大型超市的發展史較短。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在廣東成立了我國第一家超市---百佳超市。隨後,上海華聯商廈成立了華聯超市,並拉開了我國超市發展的序幕。 但是,我過早期的超市大多規模小,營業面積一般不超過1000平方米,以干雜食品和日化用品為主主要經營范圍。真正的大型超市是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 1995年以後,一法國家樂福為代表的歐美外資企業開始進入中國。外資企業帶來的新鮮業態迅速在中國傳播開來。外資零售企業推行的大賣場,以天天低價的價格形象和應有盡有的商品種類以及獨具特色的生鮮商品獲得了消費者的喜愛,大型超市在我國發展十分迅速。到2001年,我國共有營業面積5000平方米以上,年銷售500萬元以上的大型超市12000多家,實現銷售額1000億元以上。
Ⅳ 華聯超市的發展歷程
濟南華聯超市有限公司隸屬於濟南華聯集團,成立於2002年2月,是濟南華聯集版團繼發展綜合百貨業態之權後,又一重點發展的連鎖超市業態。經過華聯人的不懈努力,超市規模不斷擴大,2006年底隨著三家經營面積萬平方米的新店成功開業,華聯超市的分店。
至2004年底,擁有連鎖門店1693家,網點遍布上海、北京、江蘇、浙江、安徽等10多個省市,建立了以長江三角洲為重點,以京滬兩地為中心,向全國輻射發展的戰略框架。華聯超市是中國連鎖行業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公司。在特許加盟領域多年來榮獲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授予的中國優秀特許品牌。 在百聯集團的旗幟下,公司堅持發展中調整,調整中提升,以發展,轉型,提升為工作指針,通過快速發展,積極轉型,有效提升,實現預期的經濟目標,為超商事業的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Ⅳ 我國本土超市的發展歷史背景
2006年,外資超市的並購將更加明顯。國內一線市場已經基本飽和,內外資都紛紛轉向二三線市場。內功決定成敗,管理粗放、規模太小的經營者必然率先出局。 剛剛走過的2005年,中國連鎖超市業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沃爾瑪」、「家樂福」 、「麥德隆」等國際連鎖大鱷競相湧入中國市場,本土超市巨頭「蘇果」也到處飛速落子,大賣場、社區店、便利店等各種子業態應有盡有。相反,經營不過一年的香港多家「7+11」便利店不堪競爭壓力,集體關門;「諾瑪特」、「利德隆」、「樂客多」等一些大賣場因經營虧本,無奈歇業。超市業市場形勢變幻莫測,競爭也將愈演愈烈。 業間並購趨勢將更加明顯 從外資超市目前的發展來看,它已經進入了一個區域,要想迅速發展必須盡快拓展網點,實施拓展的最好手段是實施並購。網點資源畢竟是稀缺資源,外資超市只有通過並購的手段,才能搶占優越的地理優勢,也能迅速鋪開網點,因此,2006年外資超市的並購將更加明顯。從本土超市發展來看,同樣也要加快並購的步伐。目前國內大型連鎖企業已經開始表現出主動並購的趨勢,本土連鎖企業雖資金實力上不如外資,但在搶占網點上有先機優勢。2006年本土超市將面臨一個重新洗牌的格局。 業態發展仍將集中於大賣場 外資超市進入中國市場主要是大賣場業態,雖然洋超市也開始嘗試社區店、便利店等業態的經營,但大賣場仍是市場的主導業態,也是迅速佔領和控制市場的主要業態。目前,國內主要零售企業為了迅速做大做強,提升自身競爭實力,必須加快大賣場的進軍步伐。從中國老百姓的消費特點來看,大賣場業態基本上適應中國老百姓的消費需求和消費習慣。據統計,上海大賣場已經超過100家,南京大賣場也有30多家,一線城市的競爭主要集中在大賣場,市場競爭已經趨於白熱化。 優勝劣汰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從局部來看,樂客多等本土超市先後都敗走石城,在外資賣場加快進入國內市場的同時,國內的本土連鎖企業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優勝劣汰的狀況將更加明顯。一些規模較小、實力不強、經營狀況不太好的本土企業雖然還生存著,但發展已經舉步維艱,隨著競爭的不斷加劇,很可能被淘汰出局。還有一些規模較大的國內知名連鎖企業,由於面臨競爭太激烈,區域內自身優勢很難形成,也有可能被迫選擇撤離,放棄對進入連鎖超市業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Ⅵ 中國的連鎖超市是多少年起步的
上世紀九十年代,由天津的「愛家」超市起步,逐漸風靡全國。
Ⅶ 中國什麼時候有自己的連鎖超市
武漢可多連鎖超市是09開始開展的,至今在武漢市內擁有近百家社區超市、便利店,其中自營店內十餘家,加容盟店80餘家,已在武漢市內擁有一批固定的消費群體。公司聯合全國各地優質的兄弟單位聯合採購,將成本降到最低,同時利用信息化平台和高效的管理方式實現隔日配送。公司上下員工總數達到500餘人,且擁有一支年輕化,高素質,勇於創新的專業管理團隊。
Ⅷ 華潤超市的歷史
從集團到子公司,希望對你有點用:
「華潤」蘊含「中華大地,雨露滋潤」之意。
華潤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38年「聯和行」在香港成立,1948年「聯和行」更名為「華潤公司」。1983年,改組為華潤(集團)有限公司,總部位於香港灣仔港灣道26號華潤大廈。
華潤植根香港超過半個世紀,一直秉承開放進取、攜手共創美好生活的理念。經過多年的努力,華潤的基業不斷壯大,商譽卓越。
今天,華潤集團已發展成為中國內地和香港最具實力的多元化控股企業之一,總資產達1,700億港元,營業額達940億港元。華潤集團從事的行業都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主營業務包括日用消費品製造與分銷、地產及相關行業、基礎設施及公用事業三塊領域。
在未來,華潤集團將繼續以香港為基地,積極發展在中國內地的各項主營行業,爭取建立行業領導者的地位。藉助主營行業的成功,帶動華潤集團整體協同發展,為企業營造更大的發展空間。
華潤創業有限公司 (HK291) ---集團子公司之一
於1992年建基香港,其股份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是香港恆生指數及恆生倫敦參考指數成份股之一,股份亦以美國預托證券買賣,並可於英國交易所自動報價系統交易。華潤創業的主要業務是經營在香港及中國內地的分銷業務。其中核心業務包括零售、飲品、食品加工及分銷、紡織。目前華潤創業在香港及國內共有員工約84,000人,旗下業務主要有華潤萬家、華潤零售、華潤雪花啤酒、五豐行、華潤紡織、華潤石化、華創物業等。2004年,華潤創業營業額為471億港元,稅後盈利16.03億港元。
主要產品與服務
零售:
超級市場:業務主要透過旗下兩家子公司 - 「華潤萬家」及「蘇果」經營。 「華潤萬家」集中華南地區發展,「蘇果」則以華東地區為主要市場。截至2004年12月底,公司在香港及國內共經營1,825家零售店鋪。中國內地的店鋪主要分布在深圳、廣州、南京、蘇州、杭州、天津及北京。公司現時在廣東省及江蘇省均已擁有領先的市場地位。
這其中: ------
華潤萬家有限公司(CHINA RESOURCES VANGUARD Co.Ltd, 縮寫CR Vanguard)是中國最具規模的零售連鎖企業之一,是香港規模最大、實力最雄厚的國有控股企業集團--華潤(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一級利潤中心。作為華潤零售戰略的龍頭企業,華潤萬家擁有國際資本市場的發展空間與良好的機制平台。 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使華潤萬家成為全國范圍發展的大型零售企業。2004年5月,華潤控股知名零售企業江蘇蘇果超市,華潤萬家與華潤蘇果共同成為華潤零售業務的主力軍。截止2005年12月,華潤萬家和華潤蘇果共擁有門店超過2100家,員工總人數超過4萬人。2005年底,實現銷售額301.4億元,在商務部2005年全國30強連鎖企業中排名第四。
華潤萬家主要有華東、華南、華北、香港四大業務發展區域,主營大賣場、生活超市、便利超市三種業態。其中大賣場主要分布於華南和華東地區,以齊全的商品品種,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一站式」的購物需求;生活超市在華東、華南、華北地區都有發展,以經營快速消費品為主,為現代城市居民快節奏的城市生活提供了便利;便利超市門店遍及四大業務區域,以社區居民為依託,突出了便利優勢。華潤萬家以持續改善消費者生活品質為已任,引領現代與健康的生活方式,三種業態優勢互補,為消費者提供高質、超值的商品與服務。2004年起,針對細分市場,華潤萬家還嘗試開設了針對中高消費市場定位的Ole創新業態。
展望未來,華潤萬家充滿了信心,秉承「與您攜手,改變生活」的企業理念,通過持續的優化與發展,華潤萬家將致力於成為改善大眾生活品質的卓越零售企業。
蘇果概況
DEBRICEEFING
蘇果超市成立於1996年7月, 2005年銷售規模達到181.2億元。2005年上半年銷售額達95億元,在中國零售連鎖業的排名由去年的第九位上升至第六位。迄今已連續七年位居中國連鎖企業前十名,並躋身中國500強企業第176強。2005年蘇果的品牌價值評估達10.32億,榮獲「2005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稱號,2006年再次蟬聯這一稱號,品牌價值評估飆升到21.38億。同時,蘇果超市又被國家商務部確定為全國重點扶持的15個大型流通企業集團。在南京,蘇果超市佔據著超市業態50%以上的市場份額,是江蘇省超市零售業最大的商貿流通企業。
九年來蘇果始終堅持走具有自身特點、符合當地實際、貼近百姓生活的連鎖發展之路,取得了超常規、跳躍式的發展。現已成為集批發、配送、物流、加工、零售於一體的大型連鎖企業。目前,門店總數已達1600家,網點覆蓋蘇、皖、魯、豫、鄂、冀等六個省份,安排就業人員近5萬人。外部擴張我們堅持以「創造社會價值最大化」為宗旨,以蘇果新型的購物廣場和社區店為主力業態,每到一處都為當地人民提供一個全新的、舒適的、美觀的購物場所。並精選20000種以上的優質商品,為當地人民提供最好的商品和最優的服務。同時,蘇果積極支持與配合當地政府的號召,安排當地人員就業,增加當地人民收入,健全當地商業流通體系,為當地商貿業的發展與經濟繁榮作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蘇果以經營業態多樣化、連鎖網路城鄉化、物流配送現代化、企業管理科學化和服務內容系列化為核心,堅持不斷優化和持久創新。現在已成功開發出具有蘇果特色的購物廣場、社區店、標准超市、便利店、好的便利店,五種業態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蘇果始終堅持以「中國蘇果,百姓生活」為經營理念和基本定位,以「為民、便民、利民」為經營宗旨,以「蘇果無假貨 、件件請放心」為質量承諾,以「為顧客省錢」為價格方針,始終把顧客滿意作為自己不懈的追求,深受廣大消費者和社會的好評。在前進的過程中,從沒有因成功的喜悅和驕人的業績而沾沾自喜或停止前進的步伐,仍一貫堅持「居安思危、居危思變、不斷創新、走自己的路,創蘇果特色」為奮斗的目標和動力,不斷地追求卓越,尋求新的突破。蘇果在打拚市場實戰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戰略戰術:一是在區域市場實施滲透擴張戰略,穩步推進;二是在細分商圈方面實施多業態組合戰略,充分吸引客源;三是在采購方面實施品類優化戰略,不斷調整商品結構;四是在挖掘利潤方面實施自有品牌開發戰略,擴大品牌效應;五是在企業管理方面始終堅持低成本運營戰略,保持企業良性循環。這是蘇果直面未來市場競爭和永立市場潮頭的寶貴財富。
2006年是蘇果「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銷售規模將達到220億元,網點數突破1700家。為了支撐外埠門店和下一輪擴張,強大的物流配送體系——蘇果馬群配送中心於2005年1月正式投入運營,該中心佔地250畝,單體倉庫建築面積4.5 萬平米,堪稱華東地區第一。新物流中心單品2萬多種,年配送量達4300多萬箱,服務半徑約300公里,完全能夠適應蘇果的長遠發展戰略和更大規模的發展。面對現在和將來,全體蘇果人將繼續發揚「團結、苦幹、開拓、奉獻」的企業精神,將進一步鞏固蘇果「區域第一、全國一流」的位置,真正實現「中國蘇果、百姓生活」的宏偉目標。
Ⅸ 中國連鎖零售業的發展歷程、現狀及未來前景
發展歷程:中國十一屆三中全會前,沒什麼所謂的連鎖零售業,改革開放後,在上海,廣州等等出現了外資的。
在我國,超級市場被引入始於1978年,當時稱作自選商場。1983年1月3日,中國第一家超級市場在北京市海淀區開業,那時購買者幾乎都是外國人。20多年後的今天,人們去超市購物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鄧小平南巡講話後,外資大舉入侵,我國的資本市場在轉變。同時我國的零售業開始發展,有的由國企支持,或者由國家支持。
沃爾瑪、普馬、家樂福、麥德龍、百盛等無數個國際頂尖商業巨頭充斥中國大陸超市經濟的態勢下,中國大陸也出現了一些超市,如鄭州的亞細亞。
現狀:
從資本來看,外資控制了中國零售業的絕大部分,這是大超市,而且小超市也是這樣的。我在上海,上海的alldays,family mart,keide可的等等也是由大超市控股的。
正因此,有人說,我國的消費終端被外國人控制了,定價權也由他們說了算。從現在最新的資料看,國家在布局零售業區域規劃,在西部地區,要經過國家規劃局同意,對於大的超市來說。
其實是一種限制,在東部大城市的超市,正在發生一些小的轉移。
未來前景:外資超市的存在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改變。正如外資化妝品牌一樣,也如外資合資汽車一樣。
但出於國家利益考慮,一定會改變現狀,至於如何改變,可能會因為國家利益博弈而產生改變。有一點可以確定,一定會從西部開始收回消費終端,拿回商品定價權。
Ⅹ 超市的歷史
中國超市的發展趨勢
在成為WTO成員以後,我國的超級市場在應對國內競爭的同時,將面臨來自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等國際零售巨頭激烈的國際競爭。分析國外超級市場的發展歷程,結合我國超級市場的現狀,我們可以看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國超市發展的最新動向和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業態多元化
目前,我國超市業態類型已經由原來千店一面逐漸分化出不同種類型,其中包括超級市場、大型綜合超市、倉儲式商場和便利店。綜合型超市的營業面積在2000—5000平方米,主要為特定的居住區顧客服務,目標是成為該地區的「購物第一站點」;大賣場的營業面積在1萬平方米以上,實行廉價銷售,經營品種齊全,有足夠的輔助面積;便利型超市的營業面積一般在1000平方米以下,主要經營食品和日用百貨。
此外,我國連鎖超市的業態類型不斷推陳出新,除以食品、小百貨為主的綜合性超市外,專業性的超市如傢具超市、日雜土產超市、家電超市、電腦超市、建材超市、文化超市等也相繼興起。
預計今後的業態將進一步細分為:以生鮮食品超市作為基本生活滿足型的主力業態;以大型綜合超市作為消費需求滿足型的主力業態;以倉儲式商場作為小型商店、集團采購作為滿足型的主力業態;以便利店作為服務滿足型主力業態;以專業、專賣店作為差異化個性需求滿足型主力業態。
經營規模化
隨著超市行業的發展,超市的經營規模正呈現出上升的趨勢。這種上升趨勢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連鎖超市公司的總體規模急劇上升;另一方面超市的單店面積也在不斷擴大。
通過連鎖經營發揮規模效益是超市發展制勝的重要秘訣。作為薄利多銷的超市更是要突出規模效益,而實現超級市場規模效益的重要途徑是積極開展連鎖經營。自從特許連鎖經營開始被一些大型連鎖超市公司採用以來,超市的規模迅速擴大。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效率高、規模化、購物環境舒適的超級市場正在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連鎖超市已經成為我國商業零售業的主流業態。商務部2003年8月6日公布的2003年上半年前30家連鎖企業中,22家以超市為主的連鎖企業總店鋪數量已經達到8013家。一些老牌國有商業企業改制後,將連鎖經營引入傳統百貨店經營中,並向超市滲透。連鎖超市正在迅速向大中城市蔓延,新增店鋪數量迅速增加。這些都說明連鎖超市已經成為我國商業零售業的主流業態。
市場定位差別化
在國外,不同形式商店的特點非常鮮明,在價格上體現得尤為明顯。便利店、食品超市、家居俱樂部、大賣場的差別也是很明顯的,不會相互混淆。凱瑪特和沃爾瑪都是大賣場,但他們之間很少打價格戰,而是通過提供鮮明的商品來吸引顧客。
國內很多大型超市正在突破以食品為主的傳統格局,經營品種日益多樣化,食品結構也比以前更加合理。今後中國超市的發展也會不斷明確各種超市業態本身的市場定位,千軍萬馬走獨木橋的局面將會遠去。市場導向作用在各超市企業將有所加強,成熟的超市企業在進一步拓展經營規模時,將不斷細分市場,找准市場定位。在居民區內的連鎖超市就要在「鮮」字上多做文章,並不斷增添新品,淘汰滯銷品,開發綠色商品。便利店空間小,價格上無優勢,應在「便」字上下功夫。
自有品牌系列化
建立和發展自有品牌,充分發揮品牌效應是大型連鎖超市發展的一個明顯的趨勢。自有品牌商品目前有兩部分:一是自產,二是定牌。自產商品主要是投入小、銷量大、周期短的產品。定牌商品發展迅速、潛力大。生產定牌產品的企業可不負責銷售、廣告,只管以銷定產。自有品牌無論淡旺季,都可充分滿足市場供應。而且可以利用無形的附加值與形象創造品牌商品,比起同類產品,更能激發購物者的忠誠度,並會使超市的規模化發展呈現出縱向化發展優勢,為公司帶來更多利潤。
在超市競爭日趨白熱化的經營環境中,要想達到既能降低進貨銷售成本,又能為消費者提供滿意的商品之目的,開發和經營自有品牌的商品則是一條有效的途徑。自有品牌具有風格獨特、價格低廉、統一設計、統一貨源、統一價格等優勢,可以形成系列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