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世界歷史俄國十月革命

世界歷史俄國十月革命

發布時間:2021-02-21 07:38:34

⑴ 俄國十月革命前的歷史

俄國十月革命前的歷史

沙皇時代

1907年起彼得•斯托雷平上台執政,政治上依靠鐵腕政策維護沙皇專制,殘酷鎮壓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者。經濟上實行寡頭資本主義政策,推行土地私有化改革,實現了俄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但由於其掠奪性私有化改革的極端不公正,底層民眾並沒有太多從經濟的發展中獲利,反而使相當一部分農民的私有財產遭受損害。

俄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更使社會不滿度急劇上升,最終1917年爆發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下台,羅曼諾夫皇朝滅亡。

臨時政府

由於斯托勒平專制私有化改革對俄羅斯社會的不良影響,曾經支持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的十月黨和進步黨在二月革命中失去了政權。

自由左翼政黨憲政民主黨在革命前領導憲政民主運動,成為唯一具有一定政治號召力的自由黨。相比之下,當時兩大左翼社會革命黨和社會民主黨的支持率都很高。

社會民主黨逐漸分為支持憲政和民主選舉的孟什維克和傾向於民粹主義和人民專政的布爾什維克。社會革命黨的主流支持布爾什維克的憲政立場,左翼社會革命黨的少數支持布爾什維克人民專政的主張。

立憲民主黨擔心俄羅斯無法控制的民粹主義傾向,因此主張放慢民主進程,這引起了社會革命黨和社會民主黨的不滿。

兩黨普遍要求臨時政府盡快開始制憲會議選舉,廢除土改,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其中,以列寧為代表的布爾什維克呼聲很高布爾什維克鼓勵前線士兵打仗回國,積極在人民中進行憲政民主宣傳,列寧曾經支持憲政,說即使布爾什維克在選舉中失敗,他們也會服從人民的選擇。


⑵ 歷史俄國十月革命背景

十月革命,是在二月革命的基礎上爆發的推翻資產階級統治的農民革命運內動。在之前的二月容革命中,俄國沙皇的封建統治已經被推翻,但是由於工人和農民的力量比較弱小,加上缺乏革命警惕性,想當然的認為資產階級會和他們分享勝利果實,結果卻受到排擠,壓迫,迫不得已的工人、農民發動了世界史上最偉大的革命,誕生了社會主義。

⑶ 為什麼說俄國的十月革命被稱為世界現代史的開端

俄國十月革命(又稱紅十月、十月起義或布爾什維克革命)內戰獲勝的紅軍一方稱為「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1917年俄羅斯革命經歷了二月革命後的第二個階段。十月革命發生於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及組織普遍認為,十月革命是經偉大革命導師列寧同志領導下的布爾什維克領導的武裝起義,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二個無產階級政權(第一個是巴黎公社無產階級政權)和由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維埃俄國。革命推翻了以克倫斯基為領導的資產階級俄羅斯臨時政府(俄羅斯共和國),為1918-1920的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內戰和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奠定了基礎。
十月革命是俄國工人階級在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聯合貧農所完成的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又稱布爾什維克革命,是俄國1917年革命中第二個、也是最後的重要階段。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武裝力量向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所在地聖彼得堡冬宮發起總攻,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蘇維埃政權。由此,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宣告誕生。因為革命發生在俄歷(儒略歷)10月,故稱為「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勝利開創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為世界各國無產階級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開辟了勝利前進的道路。

⑷ 俄國十月革命的故事

俄國十月革命,又稱紅十月、十月起義、彼得格勒武裝起義或布爾什維克革命,獲勝回的蘇聯紅軍一答方稱之為「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俄國工人階級在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聯合貧農所完成的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是1917年俄國革命中第二個、也是最後的重要階段。因發生在俄歷1917年10月25日,故稱「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列寧和托洛茨基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武裝力量向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所在地聖彼得堡冬宮發起總攻,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蘇維埃政權。

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及組織普遍認為十月革命是經偉大革命導師列寧同志領導下的布爾什維克領導的武裝起義,建立人類歷史上第二個無產階級政權和由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俄。革命推翻以克倫斯基為領導的資產階級俄國臨時政府,為1918年—1920年的蘇俄內戰和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成立奠定開端。

⑸ 俄國十月革命在世界歷史發展進程中有什麼影響

國際影響和意義
(1)就社會制度的發展演進而言,十月革命的勝利開創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一個劃時代的事件,它的勝利開辟了人類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過渡的新時代」.「沖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開始形成『一球兩制』世界政治大格局」.可以說,「社會主義制度的誕生,標志著人類已進入了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新紀元.」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有學者對這一觀點提出新的見解,認為,「十月革命開創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開始了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代,這一傳統看法的基本點應當肯定」,然而也應該指出,以往的解釋有片面性,甚至存在誤區,「表現之一是:對於新紀元、新時代的長期性、曲折性、復雜性估計不足」;「表現之二是:對新時代的起點和內容闡述不夠全面.十月革命固然開創了人類歷史新紀元,但開創新紀元的並不只是十月革命這一個事件.」〔
(2)十月革命的勝利不僅激勵著各國無產階級的斗爭,而且鼓舞著被壓迫人民、被壓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斗爭.「十月革命震撼了帝國主義後方,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並推動了這一斗爭的發展.」張象也指出,「十月革命的首創精神鼓舞了全世界被壓迫人民和被壓迫民族」,並「促進了西方工人運動與東方被壓迫民族解放運動的聯合」.但是,對十月革命的影響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王春良指出,1919—1922年亞洲民族解放運動新高潮的出現,無論從根本原因或導火線來看,都不是十月革命的影響,而是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亞洲各國社會經濟和階級關系的深刻變化,以及戰後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至於十月革命對這些民族解放運動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民族解放運動由此開始,革命范疇和性質發生新的變化,亞洲民族解放運動被賦以新紀元的含義.李偉在探討埃及民族解放運動時指出,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1919年在埃及一些城市和農村都爆發了起義,有些地方建立了以「蘇維埃」命名的政權,公開表明要以俄國人為榜樣.對中國的影響而言,其「最大的作用是啟蒙,是給在探討國家命運的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提供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先進世界觀,指示了一個發展方向,即社會主義方向.」
(3)十月革命的勝利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俄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它推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世界的傳播,並向各國人民展示了一條嶄新的尋求解放的道路.張象指出,十月革命前,列寧和俄國的共產主義者進行了大量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意識形態工作,十月革命正是憑借先進的科學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指導才取得勝利的,這就必然激發世界各國人民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熱忱,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從西方發展到東方,從而「促進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進一步傳播」.

⑹ 俄國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

1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專,開辟了人類探索社屬會主義道路的新時代,使馬克思列寧主義傳遍世界,極大的震撼了資本主義世界。
2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嶄新的社會制度由理想變為現實。它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消滅剝削和壓迫的不平等社會,第一次嘗試建設公平正義共同富裕的美好社會。
3十月革命沉重的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極大的鼓舞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
4 改變了俄國歷史的發展方向,用社會主義方式改造俄國的道路,對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⑺ 俄國十月革命的意義

1、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誕生。十月革命的勝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

2、改變了俄國歷史的發展方向,用社會主義方式改造俄國的道路,對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3、毛澤東在1949年寫了一段這樣的論述:「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

4、十月革命也結束了資本主義獨占天下的局面,並為之後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7)世界歷史俄國十月革命擴展閱讀:

1917年11月7日下午5時~6時,2萬多名革命士兵和赤衛隊員、9輛軍車包圍了冬宮。革命軍事委員會向臨時政府發出最後通牒,命令它於1917年11月7日6時20分繳械投降。

8時過後,革命軍事委員會向臨時政府下達了無條件投降的最後通牒書,遭到拒絕。晚上九點四十五分,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開炮,發出了總攻的信號。

赤衛隊員和革命士兵在雷鳴般的「烏拉」聲中越過了街壘,迅猛的沖向冬宮,在冬宮的樓梯間里和樓梯上,革命士兵和工人赤衛隊員同士官生展開了激烈的白刃戰。

到1917年11月8日凌晨,臨時政府的成員(除克倫斯基逃跑外)全部被擒終於被攻克。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取得勝利,資產階級臨時政府被推翻。

起義成功當天夜間,蘇維埃代表大會召開,通過了《告全世界工人、士兵和農民書》,宣告各地全部政權一律轉歸工兵蘇維埃,並於次日通過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⑻ 俄國十月革命在世界歷史發展進程中有什麼影響

國際影響和意義

(1)就社會制度的發展演進而言,十月革命的勝利開創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一個劃時代的事件,它的勝利開辟了人類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過渡的新時代」。〔19〕「沖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開始形成『一球兩制』世界政治大格局」。〔20〕可以說,「社會主義制度的誕生,標志著人類已進入了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新紀元。」〔21〕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有學者對這一觀點提出新的見解,認為,「十月革命開創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開始了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代,這一傳統看法的基本點應當肯定」,然而也應該指出,以往的解釋有片面性,甚至存在誤區,「表現之一是:對於新紀元、新時代的長期性、曲折性、復雜性估計不足」;「表現之二是:對新時代的起點和內容闡述不夠全面。十月革命固然開創了人類歷史新紀元,但開創新紀元的並不只是十月革命這一個事件。」〔22〕

(2)十月革命的勝利不僅激勵著各國無產階級的斗爭,而且鼓舞著被壓迫人民、被壓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斗爭。「十月革命震撼了帝國主義後方,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並推動了這一斗爭的發展。」〔23〕張象也指出,「十月革命的首創精神鼓舞了全世界被壓迫人民和被壓迫民族」,並「促進了西方工人運動與東方被壓迫民族解放運動的聯合」。〔24〕但是,對十月革命的影響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王春良指出,1919—1922年亞洲民族解放運動新高潮的出現,無論從根本原因或導火線來看,都不是十月革命的影響,而是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亞洲各國社會經濟和階級關系的深刻變化,以及戰後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至於十月革命對這些民族解放運動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民族解放運動由此開始,革命范疇和性質發生新的變化,亞洲民族解放運動被賦以新紀元的含義。〔25〕李偉在探討埃及民族解放運動時指出,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1919年在埃及一些城市和農村都爆發了起義,有些地方建立了以「蘇維埃」命名的政權,公開表明要以俄國人為榜樣。〔26〕對中國的影響而言,其「最大的作用是啟蒙,是給在探討國家命運的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提供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先進世界觀,指示了一個發展方向,即社會主義方向。」〔27〕

(3)十月革命的勝利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俄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它推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世界的傳播,並向各國人民展示了一條嶄新的尋求解放的道路。張象指出,十月革命前,列寧和俄國的共產主義者進行了大量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意識形態工作,十月革命正是憑借先進的科學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指導才取得勝利的,這就必然激發世界各國人民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熱忱,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從西方發展到東方,從而「促進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進一步傳播」。

⑼ 俄國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影響 b

為什麼1917年爆發的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能夠在中國產生如此強烈的反響?根本原因還在於中國社會內部正在發生的變化。當中國人民正在苦悶中摸索、在黑暗裡苦鬥的時候,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恰好給他們指明了一條新的出路,給他們正在苦思焦慮地探索著的種種問題提供了新的合理的解答。
這以前,甚至在辛亥革命以前,中國思想界中已經有人談論社會主義。有一些講社會主義的人講的只是無政府主義的空談,他們自己也不認為這些空談和現實生活有多少關聯。有一些人則認為社會主義學說只是在資本主義發達的國家才有現實意義,他們以為中國在發展資本主義的過程中可以採用某些「社會主義」措施,以「預防」將來再發生社會主義革命。那時,也有人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社會主義的一個學派介紹到中國來。從1899年英國傳教士在《萬國公報》中第一次提到馬克思和馬克思的學說以來,資產階級的維新派如梁啟超和革命派如朱執信等都曾對馬克思及其學說作過某些介紹。但在十月革命以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並沒有得到正確的闡釋,也沒有為人們重視。那時,中國社會接受馬克思主義的條件還不成熟,這種學說沒有在中國產生多大影響。
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會主義從書本上的學說變成活生生的現實。這次革命由於發生在情況和中國相同(封建壓迫嚴重)或近似(經濟文化落後)的俄國。對中國人民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它表明,「物質文明不高,不足阻社會主義之進行」;資本主義的路走不通,可以走社會主義的路。 十月革命發出的反對帝國主義的號召,使飽受帝國主義列強欺凌的中國人民感到「格外沉痛,格外嚴重,格外有意義」。這就有力地推動了先進的中國人傾向於社會主義,同時也推動了他們去認真了解指導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馬克思主義學說。十月革命中俄國工農大眾在社會主義旗幟下所進行的革命發動和所取得的歷史性勝利,更給予中國的先進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啟示。總之,十月革命使中國產生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也就出現了一批贊成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

1997年10月18日,中國世界現代史研究會暨華北分會和首都師范大學歷史系在京聯合舉辦了「紀念十月革命80周年」學術討論會。來自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中央編譯局、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外交學院和首都師范大學等單位的30多位學者出席了會議。

中國世界現代史研究會會長、首都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齊世榮先生首先講話。他說:「1997年,中國***召開了舉世矚目的第15次全國代表大會,距今80年前震驚世界的俄國十月革命爆發,把這兩個偉大的歷史事件聯系起來觀察,是很能發人深省的。」他談了十月革命對中國革命的影響,並著重結合中蘇兩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論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偉大意義。指出中蘇兩國都曾把社會主義看成是一個短暫的階段,多次犯了急於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左」的錯誤。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最根本的是沒有認清社會主義階段的長期性。鄧小平同志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總結了中外的歷史經驗,創立了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提出了作為這一理論基石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遵循這一理論,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起來。這一理論雖然是根據中國國情得出的,但對今後其他國家、特別是東方那些原來經濟發展相對落後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都會有參考價值。他強調,蘇聯東歐社會主義的失敗,只是一種已經僵化、但又長期不改的社會主義模式的失敗,而絕非整個社會主義制度的失敗。俄國無產階級所開辟的航路,今天正由中國***人繼續行駛下去。現在雖然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處於低潮,難道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下一次高潮不會以鄧小平理論在中國大地的勝利為契機而興起嗎?
接著,與會者圍繞十月革命與列寧主義的發展,十月革命歷史意義的再認識,十月革命與20世紀的現代化進程及21世紀的社會主義,蘇俄的對外政策等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談到十月革命與列寧主義的發展時,發言者認為,直到二月革命之前,列寧雖然講到社會主義將首先在一個或幾個國家中獲得勝利,但並沒有明確提出,社會主義革命可以首先在俄國一國取得勝利,也不能認為列寧排除了世界革命的可能性。然而列寧要指導俄國工農大眾取得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還需要有新的理論突破,這種突破表現在:第一,列寧從世界革命高度規劃了俄國革命,使俄國革命變成世界社會主義革命的序幕和第一級階梯,用在俄國開始的社會主義革命去推動世界工人運動的發展。第二,列寧突出了政權問題,把政權問題提到決定一切的高度來認識,認為盡管俄國不具備建設社會主義所需要的物質文化水平,但可以靠蘇維埃政權創造這種文明的前提,走向社會主義。列寧的這兩點論述,是在帝國主義戰爭條件下結合俄國實際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只有從列寧的這兩點論述出發,才能更好地理解十月革命的歷史地位和意義,以及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和特點。有的學者還結合十月革命的前提談了列寧的貢獻。列寧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和突破,在於他堅持認為,在落後國家,在國家被戰爭和經濟破壞推向災難邊緣的時刻,應當用革命的方式改變通常的歷史發展順序,不必等社會主義物質前提完全成熟,首先推翻舊政權,在新政權基礎上發展生產力,這正是列寧的偉大之處。他善於創造性地靈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學說,抓住機遇,為落後國家走上社會主義道路開創了範例。同時,正是由於十月革命發生在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它的性質和內容必然帶有完成某些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未完成任務的特點。
對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發言者指出,應該堅持列寧當年提出的十月革命開創人類歷史新紀元的論斷。這是以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發展為根據的。本世紀上半期的歷史證明了這一論斷,同樣,本世紀下半期歷史出現的新情況也不能推翻列寧的論斷。因為從本質上講,時代性質沒有變,帝國主義的壟斷特徵、基本矛盾沒有變。盡管社會主義的發展在這一時期遇到挫折,但一部分國家仍然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的改革開放就是十月革命道路在中國繼續的結果。因此應該堅持十月革命開創人類歷史新紀元的提法。但也要避免以前在此問題上的某些誤區:一是對新紀元的長期性、曲折性、復雜性強調不夠;二是不能僅僅認為是十月革命一件事情開辟了新紀元,像亞洲的覺醒、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相對論的提出和無線電的發展,都對人類歷史進程產生了重要影響。新時代的內容是多樣性的,又是統一的。對什麼是十月革命道路問題,發言者認為,這條道路總結起來,基本上就是兩點,一是要有無產階級政黨的正確領導,二是要善於把各國多樣性的實際與馬克思主義原理相結合。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鄧小平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都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因而也都是繼承了十月革命的道路。以往在對十月革命道路的總結概括上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如把暴力革命看成是普遍規律,歷史證明沒有和平過渡成功的先例,也沒有單純靠暴力斗爭取勝的先例。成功的革命都是各種手段相結合的。再如把一些本不屬於十月革命的經驗,作為十月革命道路的內容總結進去,像計劃經濟體制等。對十月革命的國際影響,發言者認為,有三點歷史事實不容抹煞。第一是十月革命向黑暗勢力開火,其斗爭精神給全世界被壓迫民族、人民極大鼓舞。第二是促使西方工人運動和被壓迫民族之間的聯系,起了橋梁作用。第三是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前蘇聯在這方面的宣傳有時過分誇大了十月革命影響的深度和廣度,並以此作為大國沙文主義的歷史依據。十月革命在當時主要影響的是周邊各國,對其他地方的影響更多的是折射。
有些學者運用社會學和統計學方法,通過列舉和比較十月革命前後俄國、蘇聯與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社會經濟指標,說明了從十月革命以來蘇聯各方面發展取得了令人不容否定的成績。它僅用十幾年時間走完了西方國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業化進程。十月革命所建立的消滅人剝削人現象,體現社會公正的制度給一戰後陷入危機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打開第一個缺口。它對人類文明發展進程產生巨大影響,它的一些經濟和社會保障方面的措施為世界經濟發展帶來全新面貌。特別是,社會主義中國的建立,既是十月革命的偉大成果,又使十月革命的世界歷史意義得到升華。
與會者還從20世紀現代化的角度,探討了十月革命的意義,認為在上一個世紀之交,俄國的現代化進程遇到了很大障礙,許多問題如土地問題等沒能解決,造成俄國社會矛盾非常尖銳。十月革命就是通過建立民主這種方式,彌補現代化過程中出現的不足,是用革命手段去發展文明,即現代化。十月革命的根本意義,在於它發展了文明,推動了現代化,發展了生產力。如果說19世紀的現代化只有資本主義一種發展模式的話,那麼20世紀則創造出了新的模式,首先是社會主義國家模式,然後是發展中國家模式。十月革命開創了新的現代化模式,創造出一種新的發展文明的方式,這是偉大的歷史功績。
展望21世紀的社會主義運動,發言者提出,十月革命仍然會是一面旗幟,它體現的武裝斗爭和社會主義方向的基本原則不會變,但會有新的內容,如奪取政權的方式除武裝斗爭外還可以走議會道路。不過在奪取政權後,仍然要堅持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社會主義運動在21世紀有復興的可能。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高舉著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旗幟。21世紀的社會主義運動,需要十月革命的道路,要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堅持十月革命的基本經驗。
對蘇聯的對外政策,發言者指出,對於十月革命之後蘇俄的對外政策的革命性要充分估計足,但對其歷史局限性也要清醒地看透。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充分而又恰如其份地肯定蘇俄的對外政策中的革命的、進步的方面;也要摒棄以往脫離實際的過高的主觀渲染,認清其不可避免的歷史局限。社會主義帶給國際關系的新因素是:社會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大大減少和避免了在資本(或經濟利益)驅使下的對外擴張而導致的戰爭。這是與此前所有國家的本質的不同,它必然在其對外活動中有所反映。與此同時,這種新因素又是相對的、有限的。它並不能從根本上規定社會主義對外政策。因為,社會主義的公有制既不能否定與資本主義世界的對抗,也不能杜絕單方面不可能制止的戰爭,何況公有制也不能排除社會主義國家爭取和維護自己的對外經濟利益。
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所長廖學盛研究員、國家教委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田心銘教授作了即席發言。齊世榮教授作了總結,他說,在歷史研究中,既要堅持解放思想,也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兩者必須聯系在一起。在十月革命史的研究上,要根據歷史的發展,以新的視野,從新的角度看待它,不要受傳統觀點的束縛,但一定要實事求是,兩者絕不能脫離。否則,就會違背歷史科學的特點。

⑽ 世界歷史俄國十月革命

(1)應該從馬克思主義的角度來講,列寧領導了十月革命的勝利,推翻了資回產階級俄國臨答時政府,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維埃俄國
(2)不同的方式:無產階級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 意義: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公有制,能極大地調動全國一切人力物力財力,對於一戰恢復俄國經濟,保持社會穩定有重大作用

閱讀全文

與世界歷史俄國十月革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