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大學和教會大學歷史

中國大學和教會大學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1 07:01:27

1.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大學者是基督徒

1、晏陽初——
他與愛因斯坦一起被美國一百餘所大學和科研機構評為「現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貢獻的十大偉人。」
他的一生改變了世界上上億貧苦民眾的命運。
他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使國會通過撥款條款的外籍人士。
至今他被日本看做是進一步現代化的路標之一。
晏陽初自1920年代開始致力於平民教育七十餘年,被譽為世界平民教育運動之父,與陶行知先生並稱「南陶北晏」。

2、陶行知——
一位基督徒教育家。
一切為了平民教育。

3、馬相伯——
中國近代教育救國論先驅。
經歷獨特、學貫中西,在近代中國大學校長群體中,馬相伯(1840一 1939)是一位充滿強烈救世意識的教育先驅,一位虔誠的基督徒。

4、張伯苓——
教育家、南開大學校長。100年前第一個提出中國的奧運夢。

5、盧作孚——
近代中國著名的愛國實業家、教育家、現代化先驅,又是一位頗具全國性的影響的思想家。

6、宋尚節——
中國近代化學博士

7、 徐謙——
是中國現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法學家、社會活動家,思想激進的革命家。

…………………………………………………
…………………………………………………

2. 教會大學的知名大學舉例

中國在建國前有許多大學是由基督教或天主教會創辦,可以說是當時的世界級大學。不過,在1952年中國院校大調整中這些教會大學也集體消失了。
燕京大學(YenchingUniversity)是20世紀初由四所美國及英國基督教教會聯合在北京開辦的大學。是近代中國規模最大、質量最好、環境最優美的大學,創辦於1916年,司徒雷登任校長,曾與哈佛大學合作成立哈佛-燕京學社,在國內外名聲大噪。在中國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調整中,燕京大學被撤消。中國大陸國民政府遷台後,燕京大學在香港被並入香港中文大學的崇基學院。在中國大陸,其資產由中國政府接管後被整並,文科、理科多並入北京大學,工科並入清華大學,法學院、社會學系並入北京政法學院(今中國政法大學)。校舍由北京大學接收,現在其建築仍為燕京大學古跡。輔仁大學(FuJenCatholicUniversity)1925年由羅馬教廷創辦,20世紀初與北大、清華、燕京並稱北平四大名校,並馳名於海內外華人社會。創始人之一同為復旦大學的馬相伯先生。1952年在中國高校調整過程中被撤銷,其校舍劃入北京師范大學的北校區。人員與系所編制則分別並入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現輔仁大學舊址為北京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齊魯大學(CheelooUniversity)正式校名為山東基督教共和大學,為1904年至1952年在中國山東省辦學的一所教會大學,由來自美國、英國以及加拿大的14個基督教教會組織聯合開辦。鼎盛時號稱「華北第一學府」,與燕京大學齊名,有「南齊北燕」之稱。大陸許多知名學者如老舍先生、歷史學家顧頡剛、墨學大師欒調甫、戲劇學家馬彥祥等紛紛到此執教。齊魯大學是當年外國人在中國創辦的十三所教會大學之一,在1952年的院校大調整中被撤銷,原校址今為山東大學趵突泉校區。其各學科分別被並入山東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山東農業大學、中國葯科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東吳大學(SoochowUniversity)20世紀初中國第一所民辦大學。於1900年由基督教監理會在中國蘇州創辦,其法學教育在當時飲譽海內外,是中國第一所西制大學。1951年在台灣復校,也是台灣第一所私立大學。1952年中國院系調整時東吳大學與蘇南文化教育學院、江南大學數理系合並為蘇南師范學院,同年定名為江蘇師范學院,在原東吳大學校址辦學。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改辦為蘇州大學。經教育部和江蘇省省政府批准,蘇州蠶桑專科學校、蘇州絲綢工學院、蘇州醫學院先後於1995年、1997年、2000年並入蘇州大學。東吳大學在上海的法學院,並入華東政法學院(今華東政法大學),會計系並入上海財政經濟學院(今上海財經大學)。聖約翰大學(SaintJohn'sUniversity)中國首個全英語授課的大學,以「光與真理」為校訓。有「東方哈佛」和「外交人才養成所」之雅稱,創下了民國教育的多項第一,尤其是在體育教育上遙遙領先。上海聖約翰大學前身是創建於1879年的聖約翰書院,1905年升格為聖約翰大學,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大學之一,也是在華辦學時間最長的一所教會學校。1952年,聖約翰大學被分拆至上海各大名校後解散,聖約翰大學原校址給華東政法大學,一代名校就此消弭於歷史長河。該校培育了林語堂、張愛玲、鄒韜奮、顧維鈞、宋子文、榮毅仁、劉鴻生、貝聿銘、施肇基等一大批影響中國歷史的傑出人物。震旦大學(AuroraUniversity)是法國天主教耶穌會在中國上海創辦的著名教會大學,是中國近代著名高校。由中國神父馬相伯於1903年2月27日,在徐家匯天文台舊址創辦。所設學科有語文、象數、格物、致知四門。震旦是印度對中國舊稱,英、法文校名分別為Aurora和L'Aurore。1952年中國院系調整,將震旦大學各院系分別歸並上海市各有關高等學校(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
之江大學(HangchowUniversity)是基督教美北長老會和美南長老會在中國杭州聯合創辦的一所教會大學。也是中國的十三所基督教大學之一,在中國高校中有一定歷史地位,林漢達、金仲華、朱生豪(翻譯家)等知名人士都是之大校友。1951年被浙江省文教廳接管,美籍教員離校回國。1952年因中國高校院系調整解散,院系拆分至浙江師范學院、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之江大學宣告結束。金陵大學(UniversityofNanking)是美國基督教會美以美會在南京創辦的教會大學。教育家陶行知、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賽珍珠、哲學家方東美、文學史家程千帆等著名校友均出自於此。是第一個向中國政府請求立案並獲批準的教會大學。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對外人在華所辦大學編類中,金陵大學是教會大學中唯一的A類,持有金陵大學學位的畢業生有資格直接進入美國大學的研究生院。是當時社會評價為「中國最好的教會大學」,享有「江東之雄」、「鍾山之英」之美譽。1952年中國高校院系調整,金陵大學撤銷建制,主體並入南京大學,其餘院系參與組建南京農學院、南京師范學院等高校。其歷史檔案劃歸南京大學。南京大學將校址從四牌樓舊址遷至金大鼓樓校址。 嶺南大學(LingnanUniversity)前身為格致書院,開創了中國華僑教育的先河,由美國基督教長老會於1888年在廣州創辦,當時以錢樹芬為首的一批愛國校友倡議接辦學校,同年7月經廣東政府批准,學校收歸中國人自辦,並正式改名私立嶺南大學,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南方著名的大學。1927年4月學校宣布停辦。1952年嶺南大學在院系調整中與國立中山大學及其他院校的文、理科合並,組成現在的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

3. 教會大學的中國教會大學

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中國最早的現代意義上的大學是北洋大學堂,而實際上,中國最早的大學是19世紀六十年代的外國教會大學—聖約翰大學。
對於今天的年輕人來講,教會大學只在香港和國外才有,而對中國近代史上的教會大學,則相當陌生。當一些人聽到東吳大學、金陵大學、之江大學和輔仁大學,這些名字的時候,還以為是今天的一些民辦的野雞大學呢。而實際上,在整個20世紀上半葉,中國的這十幾所教會大學是中國高等教育中舉足輕重的力量,為中國融入現代文明,為教育和社會的現代化都居功至偉。這些教會大學培養出的學術大師的人數,學生的成材率,今天中國的任何一所大學都難以望其項背。只是在1952年的那次全國院校大調整中,教會學校都集體消失了。
19世紀晚期,天主教和新教開始在中國創辦一些高等教育機構, 到了上世紀20年代之後已蔚為大觀,教會大學已經遍布華東、華北、華南、西南各地。
民國時期教會大學共有二十三所。其中基督新教大學二十所:
1919年10月在上海參加中國大學校長會議,組建中國教會大學聯合會的十四所在華教會大學。
這十四所大學是:燕京大學、齊魯大學、金陵女子大學、金陵大學、東吳大學、滬江大學、聖約翰大學、之江大學、福建協和大學、嶺南大學、長沙雅禮大學、湖北文華書院、武昌博文書院(文華書院大學部、博文書院大學部、博學書院大學部後合並組建華中大學)、華西協和大學。這十四所大學在當時已分別設有文科全部課程,多數設有理科或工科。為了表達簡潔,通常將這些大學稱為「在華十四所」。
協和醫學院(北京)於教大聯合會建立的當年才開設醫學本科,1920年加入為聯合會成員;但是該校在課程設置和資金來源方面和上述十四所大學有區別。簡稱「協和」。
當時未加入教大聯合會,但已開設大學課程(包括部分課程)的教會在華高等教育機構還有:沈陽文會書院、寧波三一書院、太谷銘賢學堂、岳陽湖濱學堂、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其中嶽陽湖濱學堂和華南女子文理學院當時已開設文科大學的全部課程。為了表達簡潔,通常將它們稱為「會外五所」。
外國人創設的天主教教會大學:未加入教大聯合會,輔仁大學,簡稱輔仁,天津工商學院,簡稱工商。
中國人創設的天主教教會大學,未加入教大聯合會,起初由中國神父創設的教會大學是上海震旦大學。簡稱「震旦」。
另外在後期學校變更中還有一所華中大學也是教會大學,1924年,文華書院改名為華中大學,同年漢口博學書院大學部、武昌博文書院大學部並入,1929年岳陽濱湖書院大學部,長沙雅禮書院大學部並入。1926年,兩湖地區受到排外運動的嚴重沖擊,上述學校一度被迫關閉。後來也在武昌的文華校園內聯合辦學。
從宗派關系對神學院校分類據統計, 1920 年全國13 所招收高中畢業程度以上學生的神學院校中,有6 所為某宗派獨辦並為該宗派服務,其中聖公宗3 所(聖約翰大學神科、文華大學神科,寧波三一書院),浸禮宗一所(滬江大學神科),信義宗1 所(信義宗協和學道院)、長老宗1 所(文會書院神科)。其餘7 所學校為3 至8 個宗派的合作事業(包括燕京大學神科、齊魯大學神科、金陵神學院、湖南協和神學院、福州協和神學院、華西協和大學神科、廣州神道學校)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教會學校自然也有著先天的優勢,他們開啟了中國近代海外留學的先河。1846年美國傳教士布朗將馬禮遜學堂的3名高年級學生容閎、黃寬和黃勝送到美國求學。由於這3位學生都是窮苦人家的子弟,教會在他們留學期間還給他們的父母寄贍養費,為期不少於兩年。後來除黃勝因病回到香港外,黃寬和容閎都學成回國,黃寬成為了經過醫科大學正規訓練的第一位中國西醫。而容閎,從耶魯大學學成歸來後,致力於派遣幼童赴美留學的教育計劃。後來,他先後帶領了120名幼童赴美留學,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據史料記載,第一批享受庚子賠款獎學金的絕大多數留學生曾在教會學校學習過。例如:1910年,上海舉行的庚子賠款獎學金考試錄取的31名考生中,26名是聖約翰大學的學生,同年在廣州舉行的考試,有260名學生報考,6個獎學金名額中5個是授予廣州教會大學學生的。建立清華學校之後,有些學生發現,「教會學校的訓練對參加清華考試是一種極好的准備。」1917年,清華學校出版的《留美歸國學生人名錄》一書中,列舉了401名學生,「其中有132人曾在教會大學受過全部或部分的高等教育,24名以上在教會中學學習過。教會大學在中國留學史上的成績由此可見一斑。
除了促進留學,這些教會大學在中國本身的教育質量也相當高。所有的教會大學都很重視英語的教育,在教學中直接用英文授課,所以一般教會大學的畢業生外語都十分流利。教會大學所發的文憑全部來自國外,在社會上有著良好的聲譽。而且,這些教會大學的文憑都得到歐美國家承認,有的學校畢業後可以直接進入美國大學研究生院學習。
教會大學起點高,制度完善,各校名師雲集,而且各校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殊專業,辦學有聲有色,學生才俊輩出。比如燕京大學的社會學系和新聞系,在全世界都有影響力。還有東吳大學的法科,在二戰後的「東京審判」中,中國法官中的大部分都是出自東吳大學。還有滬江大學的中文,例如曾就讀於滬江大學(今上海理工大學)的徐志摩。醫科更是教會大學的強項,協和醫學院、湘雅醫學院、齊魯大學等校的醫科,為中國培養了最優秀的醫學人才。
教會學校有鮮明的西方文化特點,但同時在中國文化傳播與研究中,也成績斐然。當時的很多教會學校,不僅教授數、理、化之類的新式科學課程,也講授中國傳統文化,包括《三字經》、《千字文》、《 百家姓》、《四書》、《五經》等。
教會大學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不少教會大學負責人都主張教會大學通過吸收中西文化之精華, 使之具備明顯的文化傳播功能。哈佛燕京學社舉世聞名,許多著名的中國學者都曾在該機構進行歷史典籍和文物考古方面的研究, 至今它在美國仍是國際漢學研究的一流機構。抗戰期間, 華西協和大學和內遷成都的燕京大學、金陵大學、齊魯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的知名學者共同發起成立了東西文化學社。其簡章規定「本社聯絡國內外學者, 以客觀的批判精神, 檢討東西文化之價值, 並直接交換思想, 共同努力與文化之交融及新文化之建設為宗旨」。學社成立之後,組織了很多活動與研究,進行了廣泛的中西文化交流。
教會大學具有其特殊的兩面性,他的最初目的是對中國進行文化侵略,但是在其辦學的過程中也為我國的科學,文化,教育做出重大的貢獻,對此我們需要正確的看待。之江大學校長李培恩是這樣說的: 「若中國今日不需要外國文化之輸入, 則盡可閉關自守, 而無待於西洋科技藝術之灌輸, 社會經濟思想之流入。然在今日之中國, 其實際對於外來吸收之不暇, 遑論拒絕。足見西洋文化之輸入, 乃為補救中國文化之不足而決非侵略的。」 20世紀初,西方教會把西方宗教文化帶到了古老的中國,同時,也把西方的文學作品、戲劇藝術普及到了東方。精神意義上的基督教文化,是部分中國話劇作家的思想文化資源之一,對中國話劇產生了多種影響。
1. 西方戲劇在中國演出,最早是從教會學校所演出的宗教劇開始的。而西方宗教劇因其具有以世俗生活為對象、以諷刺為特色等話劇藝術因素,故對中國早期話劇產生了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話劇形式的影響 --只說不唱的演法;話劇觀念的影響--追求真實的、生活化的表演觀念與方法,而非傳統戲曲那種象徵的、虛擬的表演觀念與方法。
2.基督教文化與中國現代話劇的關聯主要表現在翻譯劇、改編劇的翻譯、改 編、上演中。這一時期的翻譯者、改編者,從注視與基督教文化有關的劇本,過渡到注視聖經題材劇。但目的不是為了傳教,而是「意在教外」,別有所圖。其一,他們的「所圖」乃在於:取材於經典,背離經典。其二,他們的「所圖」乃在於:借西方之神,斥東方之鬼。但是卻在客觀上使中國既出現了一批反基督教精神的作品,也出現了一批有助闡明或宣揚基督教精神的文學作品。
3. 現代劇作家經歷了一個從注視與基督教文化有關的劇本,到注視基督教文化內涵的變化過程。基督教文化與中國話劇的「匯合」,成為中國話劇蛻變、發展的一個條件,也使中國話劇劇作更加多彩。
值得注意的是,教會學校甚至培養出了一些建國之後依然人氣不減的傑出的表演藝術家,如新中國二十二大影星之一的孫道臨(燕京大學校友 ,畢業於該校哲學系)。

4. 到1920年中國境內都有哪些著名的教會大學

有上海聖約翰大學、抄杭州之江大學、成都華西協和大學、武昌華中大學、金陵大學、福州華南女子文理學院、長沙湘雅醫專、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上海滬江大學、廣州嶺南大學、福州協和大學、北京燕京大學、濟南齊魯大學、北京輔仁大學、上海震旦大學、天津工商學院。

5. 指出西方教會在中國興辦教會學校的歷史背景個辦學特點

一 近代第一所在華興辦的教會學校──馬禮遜學堂
最早在中國興辦教會學校可追溯到1594年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門建立的聖保祿學院,但它主要是培訓西方傳教士的。19世紀初,基督教倫敦會派遣馬禮遜(Robert Morrison)到東方傳教。1818年,馬禮遜在馬剌甲創辦英華書院,面向當地華人教學,並於次年完成了《聖經》新、舊約全書的中文翻譯工作。馬禮遜去世後,1836年,在廣州的西方人發起成立了「馬禮遜教育會」。 1839年底,被命名為「馬禮遜學堂」的中國第一所西式學校在澳門正式開學,主持校務者為美國人勃朗(W.R.Brown)。第一批共招收 6名學生,都是窮人子弟,我國最早的留學生容閎和第一個西醫黃寬就在其中。英國侵佔香港後,馬禮遜學堂也於1842年遷到香港。課程有國文、英文和算術,後增代數、幾何、地理、歷史、生理、音樂等,它開創了教會在華辦學的先聲。
二 教會學校的發展概況
早期的教會學校僅限於開放的通商口岸,規模很小(學生幾人至幾十人),附設於教堂中,且多是小學程度,招生對象多為窮苦教徒子弟或無家可歸的乞丐。較著名的除馬禮遜學堂外,還有天主教在上海辦的徐匯公學(1850年),長老會在寧波辦的崇信義塾(1845年),公理會在福州辦的格致書院(1853年)等。值得特別提出的是,1844年英國東方女子教育協進社會員愛爾德賽在寧波辦的女子學校,是西方人在華創建女子學校之始。課程有聖經、國文、算術等,還學習縫紉、刺綉。1851年美國聖公會在上海辦的文紀女塾(聖瑪利亞女校前身),上午學淺易的《聖經》和《四書》,其餘時間學習紡織、縫紉、烹調、園藝等。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傳教士獲得在內地傳教的權利,教會學校迅速擴大,北京也出現了教會學校,如1864年建立的育英學堂和貝滿女學堂。到70年代,已有少量教會中學出現,如山東登州文會館,前身是1864年美國傳教士狄考文創辦的蒙養學堂,1877年升格。教會學校的招生對象,也由主要收容貧窮子弟轉向注重吸收富家子弟特別是新興買辦階級子弟入學。19世紀末,隨著列強對華侵略的加深,教會學校更加發展,到1899年增至2000所左右,學生達 4萬人以上。一些學校後升格為大學,比較著名的有蘇州的博習書院(1901年改為東吳大學),上海的聖約翰書院(1905年改為聖約翰大學),廣州的格致書院(1916年改為嶺南大學),還有杭州之江大學、武昌華中大學(1910年)、南京金陵大學(1910年)和金陵女子大學(1915年)、北京燕京大學(1916年)等。天主教會辦的大學,著名的有上海的震旦大學(1903年)和北京的輔仁大學(1925年)。民國初年,中國國立大學只有北京大學、山西大學和北洋大學 3所,私立大學有 5所,而教會大學有14所,可見當時中國高層次教育事業的優勢為外國人所把握。
三 「庚款興學」
即由列強退還部分「庚子賠款」,用於在中國興辦教育事業。始於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在山西處理庚子事件善後事宜,提議將山西省應攤派的賠款銀50萬兩用於設立學堂。「教導有用之學,使官商士庶子弟肄習,不再受迷惑」。因此於1902年建立山西大學堂,經費由賠款開支,學校大權由李提摩太掌管,直到辛亥革命後方收回。退還庚款的總倡導者是美國。1908年,美國政府決定將應得的賠款的一半,即1078萬多美元「退還」中國,作為派遣留學生赴美之用,並在北京創辦了一所留學預備學校,即清華學堂。經費使用由美國派員監督。隨後其他列強也退還部分賠款,以這筆資金建立「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用於給在華文化團體開展活動的資助。「庚款興學」反映了列強在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浪潮下,更加重視精神和文化方面的影響滲透的趨向。
教會學校的教學
教會學校的辦學因國別、教派和程度、專業的不同,教學內容也有差異。就中小學程度的學校而言,總的來看課程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宗教課,通常都是教會學校的主課。學《聖經》及各種宗教書籍、教義,還要參加宗教儀式和宗教集會,以及教會組織的傳教活動。宗教課不及格不能升級,違犯教規者,輕則體罰,重則開除,甚至還要追繳學雜費。許多學校誘迫學生信教,對不入教的則多方歧視。
第二類是傳統的中國經學課。請一些信教的舊儒生講課,從《三字經》讀起,一般都要讀完《四書》,女校則讀《女兒經》。開設傳統經學課原本是為了培養學生基本的中文能力,後來也是為了更好地將宗教奴化教育與舊的封建禮教相結合,這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結成反動同盟的體現。
第三類是近代的科學文化課。如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生理衛生、地理、歷史、音樂、美術、體育等,絕大部分學校開設外語,而且份量很重,到高年級已可用外語進行教學了。科學文化課的教學也是著眼於培養為傳教和列強侵略利益效勞的人,但教會學校畢竟是在中國最早傳授近代科學文化知識的學校,校園文體活動也很活躍,它培養出來的人在知識和智能上遠勝過封建學塾培養的舊式文人,而且為中國新式學校的創辦提供了借鑒模式,從這一意義上說,它也促進了近代中國教育改革。
還應該指出的是,中國人歷來有愛國傳統,教會學校的學生吸收了西方近代科學文化和思想意識,對宗教的束縛卻普遍反感,奴化教育對大多數學生也沒有多大作用。他們不斷進行反抗斗爭,如1905年上海震旦學院部分學生反對宗教壓迫,憤而集體退學,另建復旦公學。上海清心書院、徐匯公學也發生過類似的學生退學事件,並得到中國愛國教師的支持。教會學校的教職員還曾聯合向中華教育會交涉,要求有參與決策的權利,迫使該會修改章程,教會學校也不得不逐漸減弱宗教色彩。這是教會學校師生愛國斗爭的成果。

6. 想知道中國知名大學的歷史,特別外國教會在中國辦了那些大學

民國時期教會大學共有二十三所。其中基督教大學二十所:
1919年10月在上海參加中國大學校長會議,組建中國教會大學聯合會的十四所在華教會大學。
這十四所大學是:燕京大學、齊魯大學、金陵女子大學、金陵大學、東吳大學、滬江大學、聖約翰大學、之江大學、福建協和大學、嶺南大學、長沙雅禮大學、湖北文華大學、武昌博文書院、華西協和大學。這十四所大學在當時已分別設有文科全部課程,多數設有理科或工科。為了表達簡潔,通常將這些大學稱為「在華十四所」。
當時未加入教大聯合會,但已開設大學課程(包括部分課程)的教會在華高等教育機構有沈陽文會書院、寧波三一書院、太谷銘賢學堂、岳陽湖濱學堂、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其中嶽陽湖濱學堂和華南女子文理學院當時已開設文科大學的全部課程。為了表達簡潔,通常將它們稱為「會外五所」。
協和醫學院(北京)於教大聯合會建立的當年才開設醫學本科,1920年加入為聯合會成員;但是該校在課程設置和資金來源方面和上述十四所大學有區別。簡稱「協和」。未加入教大聯合會,起初由中國神父創設的教會大學有上海震旦大學。簡稱「震旦」。
此外天主教教會大學3所:輔仁大學,簡稱輔仁,起初由中國神父創設的教會大學有上海震旦大學,簡稱「震旦」,天津工商學院,簡稱工商。

中國知名大學的歷史可以上維基網路或者網路都可以查的到,內容太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7. 中國 大學的發展歷史

▎民國沒有重點大學,但有西南聯大、中央大學等名校
在中國歷史上,現代意義上的大學,是在19世紀末期,隨著傳統教育的衰落和現代新型高等教育的興起,才逐漸出現的。當時的大學基本上都是由私人創建的,如高層官僚、開明紳士、傳教士等,1895年建立的北洋公學,1896年建立的南洋公學,是中國現代大學的雛形。

民國時期,蔡元培借鑒德國的大學模式,把高等院校分為以理論學科為主的大學和以應用性學科為主的專業院校。他對北大進行教育改革,設立課程選修制度。五四運動後,北大一躍成為中國當時最有名的大學。

20年代初期的新學制深受美國教育制度的影響,高等學校分成了大學、獨立學院和專科學校兩種。新學制實施後,涌現了大量高等專業學校,學習工程技術、法律、醫學、農業等專業技術。

1927年,新的政府在南京成立。蔡元培主張建立一個統一的國立高等學校體系,在他的倡議下,中華民國大學院成立,除了管理全國的大學、圖書館等文化教育機構外,還起到教育部的作用,負責全國的教育立法工作。他還在全國實施大學區制,把中國分成若干學區,每個學區都擁有一定數量的高校。但是大學在之前就獲得了相當大的自治權,並不願意服從中央政府的規劃。1928年,蔡元培的改革計劃以失敗告終。

抗日戰爭爆發後,沿海的高校大量內遷,四川、陝西、甘肅、雲南等省的高校數量迅速增加。西南聯大合聚清華、北平、南開三校之力,是當時全國最好的大學,也是當時世界的名校。抗戰結束後,各校又紛紛回遷,並沒有改變中國高校地理分配不均的狀況。

1949年之前,陸續出現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央大學、浙江大學、交通大學、南開大學等著名高校。西南聯大培養過楊振寧、李政道等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央大學也走出了無數傑出人才。

同時教會大學為中國的教育科技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頂尖教會大學的教學質量並不遜於國立大學,如金陵大學在南京堪與中央大學媲美,燕京大學在北京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並雄,聖約翰大學在上海與交通大學齊驅。
現代大學建立初期,在辦學思想、課程設置等方面,基本是移植了歐美和日本等國家經驗,結合中國傳統和實際情況,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知識自由和社會責任的大學辦學思想。

▎50年代開始院系調整,建立重點大學

建國後,政府接收舊國立大學,號召高等教育為經濟建設服務,開設適應國家實際應用所需要的課程,同時把馬克思主義教學內容融入原有的課程體系中。在蘇聯單科大學教育模式的指導下,進行了「院系調整」的教育改革,旨在使教育地區分布合理化,和對課程模式、高校名稱進行調整。那些已經擁有人文科學、基礎科學、工程學、教育學、農學和醫學的綜合性大學被紛紛拆散,並入新成立的各院校中,私立和教會院校也被合並重組。
中央大學被肢解為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幾個大學,交通大學成為純工科大學,唐山、北方兩交大也相繼獨立,浙大按理、工、農拆成幾部分。它們是院校調整最大的受害者。

到1955年,一個結構嚴密的高等教育體系形成了。中國人民大學在這體系中居首,其次是高等教育部直接管轄的一些工業大學和綜合性大學,再次是由一些其他部委管轄的部屬院校。

50年代末期,地方創辦的大學明顯增多,如湖北大學、遼寧大學、黑龍江大學等。從1957年到1960年期間,高校數量和入學人數增長驚人。高校數量從1957年的229所增加到1960年的1289所,學生數則漲了至少一倍。
特殊時期,我國高等教育遭到了很大的破壞,曾一度停止招生,一些學校被裁並、撤銷。1971年高校數量328所,被砍掉了106所。

1954年,開始出現了第一批重點大學。教育部指定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北京醫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6所學校為重點大學,到1959年又擴展到了16所。重點大學不斷增加,到1966年前,全國重點高校有68所。
西南聯合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到1946年結束。
▎「七五」「八五」期間重點建設15所大學改革開放後,高等教育開復甦。特殊時期被搬遷和解散的各類院校開始恢復,1952以後停辦的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也得到了恢復。

1977年5月2日鄧小平提出要辦重點大學,集中優秀人才辦。1978年恢復前60所全國重點高等學校,並增加28所高校為重點大學。1978年國務院最終確定的88所全國重點大學至今仍具有重要影響力。

八十年代初,四所大學校長(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聯名向中央寫信,建議中央政府增加對教育的財政預算和投入,特別是要撥出專款、大力度地支持全國著名的部分重點大學建設。國務院採納了這個建議,並於1984年確定清華、北大、復旦、上交大、西交大、中科大六所大學納入國家「七五」重點投資建設項目,後來增至15所。而上述四所大學均未上榜。

「七五」國家重點建設的15所大學確定後的十年間,教育領域的格局並未發生大的變化。因此五年後這15所大學又順延為「八五」重點建設的大學。

▎90年代高校格局大亂,211工程名單起變化

進入90年代,南大、浙大的崛起使高校格局大亂。南京大學要求每位博士生必須發表兩篇SCI文章才能拿到學位,使得連續7年SCI文章位列全國高校第一,學科建設水平、教師科研能力也都迅速提高。浙江大學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特別是博士生教育,其規模一度比其他同類學校高出一倍以上,使得浙大在學科布局,特別是理科博士點的布局及國家重點學科的爭取中都取得主動。華中理工、東南、天大、哈工大等校發展也很快,之前的重點大學建設名單有些不適應了。1995年,開始了在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大學的「211工程」。用新的15所高校取代了老的15所。去掉了國防科大、人大、北師大、北醫大四所,新添了南大、浙大、南開、天大共四所大學。211工程一定程度促進了各校的競爭,也一定程度助長了攀比。迄今為止,根據教育部官網數據,中國共有112所211院校。

1966年大學停止招生,1970年和1971年開始試點招收工農兵學員,每年只招4萬多人。

▎985工程是211工程的升級版,是高校重中之重

從1996年,國務院、教育部就設想再從這15所大學中選出10所,作為中國高校航母,即重中之重。國家將投入巨資,目標是在中國打造10所國際一流的、高水平大學。這就是所謂的「985工程」的原型。

1998年5月4日,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向全世界宣告:「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首批「985工程」的9所院校當年12月出爐:北大、清華、復旦、上交、西交、南大、浙大等教育部屬七所、中科院屬中科大以及國防科工委屬哈工大入選。其中北大、清華是重中之重,南大、浙大則是新面孔,取代了其他兩所高校。

985工程」成了其他各校爭搶的名額,不斷擴大。至今,985高校共有39所。而第一批上榜的9所頂尖大學基於互相認同,為了互相促進,「九校」組織了自己的「常春藤聯盟」,即C9聯盟。

▎985、211工程後,高校差距開始拉大

很多高校紛紛開始合並。北京大學合並北京醫科大學,復旦大學合並上海醫科大學,上海交大合並上海農學院、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華中理工合並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建學院改名為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則合並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浙江大學合並了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吉林大學合並了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長春郵電學院。

211工程和985工程,本意是集中優質資源重點建設一批學校盡快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但很多高校卻把它當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徵。高校有了一個985的帽子,一戴定終身,缺乏淘汰、更新的機制。

在招生中,985、211高校能輕松地獲得比一本普通本科院校更好的生源;獲得的國家資源也遠比其他普通院校多。據媒體報道,2013年,清華大學科研總經費最多,為39.31億元,財政撥款為27.75億元,而非「211」、「985」的高校科研經費最多的西南石油大學,4.6億元經費中僅有26.1%為財政撥款,約1.2億元,兩者科研經費所獲的財政支持相差26億之多。

另外社會上的用人單位會以985、211工程為標桿來簡單衡量人才。雖然教育部多次提過「不得設置211、985門檻」,但實際收效甚微。甚至部分事業單位選拔,一些地方公務員引進人才,也把985視為一個必要的門檻。

這些弊端讓「985」「211」的存廢爭議在社會上時常出現。2014年11月,一則「國家已低調廢除高校『985工程』『211工程』,中國大學格局面臨重新洗牌」的傳聞在網上持續發酵。雖然教育部後來辟謠了,但關於「985」「211」高校存在價值,關於教育資源失衡、大學等級森嚴、利益固化等弊端卻再度成為熱議焦點。

教育部多次提過「不得設置211、985門檻」,但實際收效甚微

▎2011計劃,加強高校創新能力建設

進入2011年後,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出現了一個全新的計劃——「2011計劃」。

「2011計劃」全稱「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其根本目的旨在突破高校內外部機制體制壁壘、釋放人才、資源等創新要素活力。「2011計劃」是繼「985工程」、「211工程」之後,中國高等教育系統又一項體現國家意志的重大戰略舉措。

2013年4月,中國教育部公布即「2011計劃」的首批入選名單,全國4大類共計14個高端研究領域獲得認定建設,相關單位成為首批工程建設體。

首批牽頭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四川大學、河南農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天津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浙江工業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工業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其中河南農業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此前並不是211工程高校。

2014年後,國家層面又公布了24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名單,入選包括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等。

▎「雙一流」是211、985的延續,引入淘汰機制

2015年開始,面對新的形勢,國家提出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新方案。教育專家曾表示,國家提出「雙一流」,是中國教育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然選擇。「我們最早提出211概念,是為了做出一批好大學;後來提出985,是為了培養出一批更優質的大學;現在提出雙一流,是要再提升一個層次,建設世界一流的大學。」三者之間是一個層層遞進、逐步發展的關系。
2015年11月,國務院正式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提到要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以後每五年一個周期,2016年開始新一輪建設。

985、211工程不同的是,一位教育部官員表示,「雙一流」建設的評審標准、資金分布都會有新的機制,不會像以前一樣向確定的一所高校撥款。「會更注重學科建設,同時在遴選上,會有滾動淘汰的機制加入。」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於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正式確認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共計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A類36所,B類6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雙一流建設學科共計465個(其中自定學科44個)。

如今,距離雙一流計劃提出已經過去了數年,雙一流高校的建設評估提上日程應該也不會太久了。140所高校發展情況到底如何?未來哪些高校將新增進入這些名單,哪些高校「半路下車」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

8.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世界級大學有哪些

燕京大學,司徒雷登任校長,曾與哈佛大學合作成立哈佛-燕京學社,國內外名聲大噪。
輔仁大學,1925年由羅馬教廷創辦,20世紀初與北大、清華、燕京並稱北平四大名校,馳名海內外。
齊魯大學(山東基督教共和大學),為1904年至1952年山東省辦教會大學,由來自美國、英國以及加拿大的14個基督教教會組織聯合開辦。號稱「華北第一學府」,與燕京大學齊名,有「南齊北燕」之稱。
東吳大學,20世紀初中國第一所民辦大學。1900年由基督教監理會在中國蘇州創辦,是中國第一所西式大學。
聖約翰大學,中國首個全英語授課的大學,有「東方哈佛」和「外交人才養成所」之稱,創下了民國教育多項第一,體育教育更是遙遙領先。(林語堂、張愛玲、鄒韜奮、顧維鈞、宋子文、榮毅仁、劉鴻生、貝聿銘、施肇基等一大批影響中國歷史的傑出人物出自該校)。
震旦大學,著名教會大學,中國近代著名高校。由中國神父馬相伯於1903年創辦。
金陵大學,美國基督教會在南京創辦的教會大學。教育家陶行知、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賽珍珠、哲學家方東美、文學史家程千帆等著名校友均出自於此。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對外人在華所辦大學編類中,金陵大學是教會大學中唯一的A類,持有金陵大學學位的畢業生有資格直接進入美國大學的研究生院,是當時社會評價為「中國最好的教會大學」,享有「江東之雄」、「鍾山之英」之美譽。
國立中央大學,民國第一學府(48年就已領先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排名亞洲第一)
國立交通大學,錢學森、楊嘉墀、陳能寬、姚桐斌;田炳耕(美國科學院院士 );周文德、謝承德、王安、趙佩之、吳耀祖、鄭顯基、李天和、葛守仁、Rong-yu Wan、姚熹、鎖志剛、茅以升、林同炎、林同驊(美國工程院院士 14 位),還有眾多中科院院士均出自於國立交大。
其餘如之江大學、嶺南大學,比上述9所大學世界知名度、影響力都要小很多

9. 大家對上世紀中國教會大學的歷史命運怎麼看的,就我我個人而言非常的可惜

以前悲傷歷史不能改變,所以現在我們要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10.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大學是哪家是什麼時間創辦的

中國真正的第一所大學而是誕生於19世紀六十年代的外國教會大學---上海聖約瀚大學。聖約瀚大學是完全按照西方大學模式設立的大學,這所實力一直很雄厚的大學最終在1949年後被強行解體了。但相信歷史會最終恢復歷史的本來真實面目。

聖約翰大學(Saint John's University),簡稱聖約翰、約大。誕生於1879年,初名聖約翰書院,1881年學校開始完全用英語授課,成為中國首座全英語授課的學校。1905年升格為聖約翰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現代高等教會學府。

聖約翰大學是當時上海乃至全中國最優秀的大學之一,也是在華辦學時間最長的一所教會學校。該校的校友影響甚至改變了中國乃至世界近現代的無數領域歷史。入讀者多是政商名流的後代或富家子弟,而且擁有很濃厚的教會背景。學校直到1947年才向國民政府注冊。

中國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調整,聖約翰大學被解散並入上海多所高校,校址劃歸華東政法學院(今華東政法大學長寧校區)。



京師大學堂1898年,經光緒皇帝下詔,京師大學堂在孫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創立,最初校址在北京景山東街(原馬神廟)和沙灘(故宮東北)紅樓(現北京五四大街29號)等處。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正式大學。1900年,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後,京師大學堂遭受破壞。1902年12月,京師大學堂恢復。國立北京大學1912年5月,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國立北京大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冠名大學。

閱讀全文

與中國大學和教會大學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