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地名與歷史
聞名遐邇的蘇州市吳中區西山鎮被更名為「金庭鎮」。
當地有關部門的專人士解釋說,一個原因屬是「西山」有「日落西山」的含義,不吉利;「西」在蘇州方言中又與「死」發音類似。為防止「西山」的地名影響招商引資和旅遊業發展,決定恢復歷史上的「金庭」之名。
2. 跪求描述中國名稱的歷史發展以及原因
一、「中國」名稱內涵的發展與完善
我們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擁有遼闊的土地、豐富的資源。不論過去還是現在,她都對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巍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中國,是我們祖國的名稱,各族人民都為生活在這樣一個偉大的國度而感到自豪。但是「中國」這個名稱的內涵,是有一個歷史演變過程的。
相傳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是夏朝。上古時期黃河流域一帶的先民自稱「華夏」,或簡稱「華」、「夏」。「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前547年):「楚失華夏」。唐代經學家孔穎達疏:「華夏為中國也」。從字義上講,「華」字有美麗的含義,「夏」字有盛大的意義,連起來的確是個美好的詞。「華夏」所指即為中原諸族,也是漢族前身的稱謂,所以「華夏」至今仍為中國的別稱。
古代居住在黃河流域的華夏族人,稱其四境的民族為蠻、夷、戎、狄,華夏人居中央,遂自稱為「中國」。「中國」一詞最早見於《尚書.梓材》:「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於先王肆。」後來隨著所指對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義。大致說來,有以下六種概念:一是指京師(首都)而言,如《詩經·民勞》註:「中國,京師也。」二是指天子直接統治的地區,如《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載,諸葛亮曾對孫權說:「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三是指中原地區,如《史記·越列傳》:「東甌(在今浙江南部)請舉國徙中國,乃悉眾來處江、淮間。」四是指國內、內地,如《史記·武帝本紀》:「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五是指諸夏族居住的地區,如《論語集解》:「諸夏,中國也。」六是指華夏族或漢族建立的國家,如《史記》的《齊太公世家》、《天官書》、《匈奴列傳》等篇都把華夏或漢族建立的國家稱為「中國」。所以自漢代開始,人們常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正因為如此,當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之後,也以「中國」自居。如鮮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稱「中國」,將漢族建立的南朝叫做「島夷」;而同時南朝雖然遷離了中原,仍以「中國」自居,稱北朝為「索虜」,稱北魏為「魏虜」。又如在宋代,遼、北宋、金、南宋均自稱「中國」,彼此互不承認對方的「中國」。
「中國」一詞所指范圍,隨著時代的推移而經歷了一個從小到大的擴展過程。當《尚書》上出現「中國」時,僅僅是西周人們對自己所居之地(關中、河洛地區)的稱呼,亦即指周天子的直接統治區;到東周時,周的附屬地區也可以稱為「中國」了,「中國」的含義擴展到包括各大小諸侯國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地區。隨著各諸侯國疆域的膨脹,「中國」成了列國全境的稱號。秦漢統一以後,更從政治上加了一層有力的保證,並把不屬黃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權統轄范圍之內的地區都稱為「中國」,「中國」一名終於成為我國的通用名號。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則成了專指我們國家全部領土的專用名詞,不作他用。
「中國」一名雖然早在3000年前已見於歷史文獻,但它原先只是一種地域概念。從夏、商、周開始直到清代,從來沒有一個王朝或政權曾以「中國」作為正式國名。例如漢朝,正式國號是「漢」,匈奴在與漢朝交往的官方文書中也稱「漢」,而不稱「中國」;又如唐朝,正式國號是「唐」,吐蕃、回紇、南詔、渤海等政權與唐會盟的盟文中稱唐朝為「唐國」或「大唐國」,日本則稱中國為「唐土」。其後如宋、遼、金、元、明、清各朝,國號分別為「宋」、「遼」、「金」、「元」、「明」、「清」,而不叫「中國」。清政府與外國簽訂的許多不平等條約上,署的國名都是「大清」。不過,明末清初來華的西方傳教士,已開始稱我國為「中國」或「中華帝國」;當時和傳教士有交往的一些士大夫,也已用「中國」來稱呼自己的國家。這時的「中國」,顯然已是指稱與外國相對的有自己主權與疆域的國家。
「中國」之名最早出現在外交文獻上,是1842年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從此,「中國」一名以戰敗國的身份多次登上過國際舞台。清政府外交文書中使用「中國」一詞,往往包含著一種傳統心態,即著眼於「中國」一詞的字面含義一一中央、中心、天下之中的國家,理解為Central Empire,當做一種尊稱而樂於使用。但西方人對「中國」一詞的理解,只是表示一個特定的國家即China而已,並無特別尊崇的意思。
「中國」正式作為國名,始於辛亥革命以後。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國際上通稱Republic of China,簡稱「中國」(China)。至此,「中國」一名才成為具有近代國家概念的正式名稱。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又將「中國」概念完善、充實到今天的含義。
「中國」的別名,除上述的「華夏」之外,還有「中華」、「九州」、「四海」、「神州」等稱呼。「中華」最初指黃河流域一帶,《三國志》裴松之注中最早出現了「中華」一詞。隨著歷朝版圖的擴大,凡屬中原王朝所管轄的地方均統稱為「中華」,泛指全國。唐人韓偓有詩雲:「中華地向邊城盡,外國雲從島上來」,已把「中華」與「外國」對舉。所以,中國也簡稱「華」,僑居海外的中國人稱「華僑」,外國人赴中國叫「來華」,均出典於此。
「九州」之名,起於戰國中期。當時列國紛爭,戰火連天,人們渴望統一,於是產生了區劃中原的思想萌芽,因而《禹貢》中便有了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其他古籍如《爾雅·釋地》、《周禮·職方》、《呂氏春秋·有始覽》中也有九州的記載,可列表對比如下:
雖然各書中具體州名有所差異,但記載的均為九州。傳統看法以為《禹貢》是夏制,《爾雅》是商制,《周禮》是周制。實際上,州成為政區是在東漢後期的事。後代的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細,轄區也越來越小,但中心地域大致相當於戰國時代「九州」的范圍。所以「九州」就成了中國的代稱,一直沿用至今。
上古先民曾以為,中國居天下之中,四境為東、西、南、北海所圍,因而曾自稱「四海」,稱國境以外為「海外」。「四海之內皆兄弟」即為此意。戰國中後期的齊國人鄒衍,受到海外交通的啟發,大膽地提出了大九州說。他認為,《禹貢》中的九州合起來只能算一州,叫「赤縣神州」;同樣大小的州共有9個,但不過是裨海環繞的小九州;這樣的小九州共有9個,組成大九州;大九州四周為大瀛海所環繞。所以,「神州」只佔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後代的事實雖然證明這只是一種假說,但「神州」之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不過,中國歷代雖然有自己的國名,也有美麗動人的別稱,卻從來不以自己的國名或別稱聞名於世。歷史上,外國人對「中國」、「中華」、「神州」等名稱是感到陌生的,他們常常用另外的名稱來稱呼中國,「支那」就是其中最為流行也是影響最大的一種叫法。
古代印度、羅馬等帝國的人,均尊稱中國為Cina、Thin、Sinae。世界史上各文明古國如伊朗、希臘,許多發達國家如英、法、德等國,幾乎都用它或與之音近的名詞稱呼中國,譯成中文即為支那、希尼、震旦、至那、脂那(後四種都是「支那」的異譯)等。這些名稱都是「秦」的外文對音。原來,秦自攻滅六國、統一天下後,聲威所及,已名揚中外。當時中國北方、西方的國家和境內的少數民族如匈奴等,均稱秦朝人、秦國人為「秦人」,以後又泛稱「中國人」為「秦人」。這種稱呼直到晉代人們還在沿用。「支那」即系「秦」之音轉,是從強大的秦國、秦朝而來的。[1]
「支那」是譯音,各國文字有不同拼寫法,拉丁文作Cina,義大利文作Sina,法語寫作Ia Chine,英語、德語作China。至於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稱呼中國為「支那」,大概是從佛教經籍中吸取了這個名稱,因為佛教典籍中常常出現「支那」這個詞,如慧苑《華嚴經音義》說:「支那,翻為思維,以其國人多所思慮,多所製作,故以為名」;法雲《翻譯名義集》也說:「支那,此名文物國」。二者的意思是說,用「支那」來稱呼中國這一思維發達、文物昌盛的國度。這已是對「支那」一詞的另一種解釋了。不過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支那」一詞成了日本人對中國的蔑稱。
俄羅斯將中國叫做「契丹」,顯然是另有來源。契丹族建立的遼朝,武力強盛,控制著整個蒙古高原及其周圍地區,鐵騎所至,所向無敵,而當時剛剛興起於東歐平原的斡羅思(「俄羅斯」的古譯)人,初聞東方惟有契丹,所以俄語里至今稱中國為「契丹」。
找的什麼麻煩,望採納。
3. 中國地名簡稱哪個是按歷史演變過來的
山西——晉;陝西——秦;河北——燕趙;山東——齊魯;遼寧——遼;湖北——荊楚;河南——豫(州);四川——巴蜀。
4. 我國古代城市名稱的變化
南京(金陵、秣陵、建業、建鄴、建康、白下、升州、江寧、集慶、應天回 )
洛陽(古又稱「洛邑」答東都)
西安又曾稱西都、西京、大興城、京兆城、奉元城等
北京(今北京,歷史上稱為「燕京」、「北平」)
杭州(臨安)
台灣省:古代台灣稱「夷州」或「流求」,又稱「東番」、「北港」、「大員」、「大灣」,後來又改為「台灣」,清光緒年間建立台灣省,簡稱台。
5. 中國古代地名延用至今的有哪些
夏商-今
徐州、揚州
周、秦-今
咸陽、壽春、無錫、臨淄、洛陽、邯鄲、宜陽、冀縣、山陰縣、蘇州、馬陵
漢—今
零陵、長沙、涼州、華陰
隋唐-今
永州
還有很多
6. 請說一說出中國古代地名與現代地名的演變(同一地點)越多越好
北京秦朝時是廣陽郡西漢時是廣陽國東又是廣陽郡三國時是幽州隋朝時是涿郡唐朝時是幽州五代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遼代是南京金代分別是燕京中都元代時是大都明清都是順天府京師民國初年稱北京國民政府時是北平
7. 中國歷史上新疆名稱的變化
最原始的稱呼是柱州
漢至唐宋為西域,意思是中國西部的疆域
元明為察哈台汗國和窩闊台汗國地
清統一其地,其北部稱回部、南部稱准部,合稱回疆,設伊犁將軍,又以其為新辟疆土而稱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