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近代盜墓歷史

中國近代盜墓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04 04:47:06

A. 歷史上有記載的幾次盜墓大事件詳細的

項羽 挖秦陵事件抄 時間 秦末 目的 報國仇泄私憤,劫財,搶軍火(傳說) 手段 公開挖掘 火燒 劫掠 結果 陵園地面建築被毀 估計地面祭祀器被劫 地下部分陪葬品被毀 兵馬俑兵器丟失 但秦陵主題未造實質性破壞
3.西漢末年綠林赤眉盜墓挖墳事件 時間 莽新 目的 抱著在公主床上滾一滾心態 在多年亂政天災的壓迫危害後 人性的獸行式的發泄4.東漢末年三國初期盜墓挖墳 時間東漢末年 目的 董卓曹操等軍閥籌集軍費,獵奇,劫財5.晉 太康 年間盜墓事件 時間西晉 目的 無官方背景的純民間盜墓發財 手段 不明

B. 中國現代史上最大盜墓活動出自哪裡

清東陵盜寶案
1928年春,蓄意長期挖墳盜寶。當時,國民革命軍北內伐已容進入河北地區,奉軍北撤,而冀東一帶散匪非常多,異常肆虐。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革命軍派出孫殿英部前往剿撫。路途中,孫殿英屢見被拆毀的東陵殿宇木料被大量盜運,遂起了不義之心。接著,他得知馬福田進駐馬蘭峪准備掘陵的消息,認為天賜良機,馬上命令第八師師長譚溫江連夜率兵前往,趕跑了馬福田。同時,為遮人耳目,他們到處張貼布告,聲稱部隊要搞軍事演習,開始有計劃的盜墓行動。

孫殿英在軍部召開緊急會議,宣布崩皇陵也是革命,是繼承孫中山先生的遺志,為革命做出貢獻的「正義」之舉,並由馮養田宣布行動方案。至此,一場曠世罕見的盜寶事件,拉開了序幕。
以孫殿英為首的盜墓者用了7天7夜的時間,盜掘了清皇家陵園東陵地宮。

C. 中國史上最大的盜墓案

沖冠一怒為復仇:伍子胥掘楚平王墓
歷史上最大的盜墓頭兒:項羽盜專秦始皇陵
病態的盜墓嗜好屬:廣川王劉去盜墓
深埋地下的天堂:秦漢陵墓特色
軍隊的「副業」:曹操盜掘漢梁孝王墓
難填欲壑盜墓補
誰是茂陵掘盜人:茂陵的歷次劫難
青編盡以汲冢來:盜墓使得汲冢遺書被發現
死後仍做皇帝夢:魏晉南北朝的陵墓特色
盜墓最多的節度使:溫韜盜唐朝諸皇陵
福地洞天「太子墩」:南唐二陵的發現
關中第一陵:唐陵的分布與特色
內外勾結的範例:劉豫盜鞏義北宋八陵
政府鼎力支持的盜墓活動
平民之盜,以多取勝:宋元時期的民間盜墓
帝王的最後歸處:解析宋皇陵
皇帝默許下的盜墓活動:陳奉盜墓事件
巧立名目「借」楠木:乾隆盜永陵
荒煙落照身後事:萬娘墳的劫難
再現人世繁華:天人合一的明十三陵
歷史深處的爆炸:孫殿英東陵盜寶案
軍閥之爭:斗雞台盜寶案
繁華事盡哀愁生:兵匪盜崇陵
傾圮殘宮又遭劫:土匪再盜東陵
人生適意東與西:淺析清皇陵的特點
驚動國務院的盜墓大案:群賊盜恭陵
中國第一古屍慘遭毒手
生居蘇杭,死葬北邙
盜墓者的樂園:樓蘭古墓群的遭遇
幸運的郢靖王墓:七次遭盜未遂
利益所驅,屢禁不止 希望對你有幫助

D. 求近代盜墓被抓獲的案件!

2009年12月8日晚,月黑風高,一個姓楊的男子帶領6個河南洛陽老鄉操著洛陽鏟、鋼棒、錐子還有鐵鍬來到了朝陽區十八里店弘燕市場附近的一處工地上「找廢品」。晚上11點左右,該團伙確定好目標,很快在地下挖了一個2米寬1米深的坑。而後,一個木質的棺材出現在他們面前。打開棺蓋後,裡面除了屍骨還有一個白瓷罐。接著,楊某很快又發現了另一座墓,便再次下手。

此時,工地外十八里店派出所巡邏隊聽到了異常的聲音,進去後發現原是一群盜墓賊。楊某迅速讓一個老鄉帶著白瓷罐逃離了現場,最終警方將剩餘6人抓獲。

原來,早在幾天前,自稱出自盜墓世家的楊某,就從工地挖掘機司機那兒得到了工地開鑿的消息。於是,他買通看門人,提前踩點。他們用鋼棒當探針,在工地上四處亂扎,以確定地下是否有硬物,2000平方米的工地上留下了成片的針眼。此外,他們還用洛陽鏟取出不同土層的土壤進行分析。

十八里店派出所胡鳳帥警長告訴《北京科技報》,這是近年來首次在北京四環內發現的盜墓案件。

人員在勘察中發現,整個墓葬的規格不高,也沒有發掘出其他有價值的陪葬品,以此判定墓葬的主人應該只是一戶普通的老百姓。

-北京的墓葬對盜墓者的「吸引力」已經不大

據北京社科院歷史研究室研究員孫冬虎介紹,北京是五朝古都,是歷史上達官顯貴、能人富商的聚集之地,而古代又以家族為中心,所以會出現一些大家族的祖墳,稱為墓葬群。「但是,它們一般不會出現在北京市區。」孫冬虎告訴記者,北京的墓葬主要集中在郊區,尤其是在海淀、五棵松以西、豐台永定河西、朝陽北面,而西山一帶還埋著不少皇室宗親。前些年各地的盜墓賊涌進北京郊區,大有以農村包圍城市之勢。

就在兩年間,石景山區明朝御馬監太監古墓被盜,而一個由11名河南籍民工組成的盜墓集團,竟然在半年的時間內,分別在大興、朝陽、通州、房山等地作案50多起,多個清代家族墓地被嚴重毀壞。截至2006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北京段考古勘探發掘的許多墓穴也都有盜墓賊光顧過。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考古學家稱,北京的墓葬多為明清時期的,明清墓由於表層可能有墓磚、墓碑,因此比較明顯,容易被盜墓者找到。很多又是在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被發現的,土地本就已經被鑿開,盜墓者輕而易舉就能下手。「在這類地方盜墓,並不需要什麼特別的技術,只要認准地方,用洛陽鏟、普通鐵鏟從頂部或者側面打洞就可以到達墓穴。」

這位考古學家也坦言,雖然北京明清墓葬以青花罐、玉器、金銀為主的出土文物比較有市場,但畢竟歷史相對較短,而本地的帝王陵也都得到了比較好的保護,「重量級」墓葬又不多見,所以如今對於盜墓者的「吸引力」已經不大。

E. 近代中國的盜墓案例

《東陵大盜》,《國家寶藏之靚天寶匣》,

F. 中國盜墓史上最猖狂的年代

魏晉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盜墓猖獗的時期。 曹操就是其中之一。

G. 古代中國盜墓史簡介

盜墓因於中國傳統厚葬風習。顧亭林《日知錄》卷一五
《厚葬》條曾引《呂氏春秋·節葬》說:「國彌大,家彌富,葬
彌厚,含珠鱗施,玩好寶貨,鍾鼎壺濫,輿馬衣被戈劍,,不可
勝數,諸養生之具,無不從者。」「奸人聞之,傳以相告,土雖
以嚴威重罪禁之,猶不可止。」十分明白,顧亭林引《呂氏春
秋》這段話在於說明「厚葬」是盜墓的主要根源。從西漢之初
上溯戰國時期,盜墓竟成為發家致富的手段之一。司馬遷《史
記》的《貨殖列傳》說過:「掘冢,奸事也,而田叔以起。」盡
管被視作,「奸事」,但司馬遷仍將,「掘冢」起家的田叔,與
「行賈」的雍樂成、「賣漿」的張氏、「灑削」的郅氏等並列。
《游俠列傳》也說,當時著名游俠郭解在「不可勝數」的諸種
活動中,「掘家」同樣是其中之一。《莊子,外物》,甚至還記載
有這樣一個故事:「儒以《詩》、《禮》發冢,大儒臚傳曰:『東
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詩》
固有之曰:青青之麥,生於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為?」
按其鬢,壓其歲頁,儒以金椎控其頤,徐別其頰,無傷口中
珠。」不論這是否「寓言」,當時社會生活中應該確有其事,庄
子才能夠有所反映。說明不但在司馬遷的時代,不但是田叔、
郭解這樣的人物,即是「大儒」、「小儒」們,他們也都參與了
「發冢」的行列。
魯迅先生說過:「洛陽邙山,清末掘墓者極多,雖在名公
巨卿的墓中,所得也大抵是一塊志石和凌亂的陶器,大約並非
原沒有貴重的殉葬品,乃是早經有人掘過,拿走了,什麼時候
呢,無從知道。總之是葬後以至清末的偷掘那一天之間罷。」
在這篇雜文中,魯迅先生還提到「曹操設了『摸金校尉」之類
的職員,專門盜墓。」(《花邊文學·清明時節》)這見於「建安
七子」之一的陳琳代袁紹所作聲討曹操的《檄文》。曹操除
「設立『摸金校尉」之類的職員」外,還有同一類的「發丘中
郎將」,「發丘」當然就是盜墓,不僅如此,曹操還曾「親臨發
掘」西漢粱孝王的墳墓,「掠取金寶」。目的十分明白,這是為
了利用冢墓之「厚葬」,借「摸金」、「發丘」來養活自己擁有
的大量軍隊。曹操尚「通達」,輕視世俗禮法,因而這不可能
是出自敵對者袁紹的誣蔑,而是事實。
梁孝王不過是西漢景帝的親弟,至於皇帝,當然更大大超
過了諸侯王。日本學者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的《孝文本
紀》正義引《漢晉春秋》說:「愍帝建興三年,秦人發霸、杜
二陵,珠玉彩帛以千萬計,帝問索琳曰:『漢陵中物,何乃多
耶?」對曰:『天子即位一年而為陵,天下貢賦三分之:一供宗
廟,一供客,一充山陵。武帝享年既久,比崩,茂陵不復容
物,赤眉賊不能減半,今猶有朽帛委積,珠玉未盡,此二陵是
儉者也。」漢文帝的霸陵和宣帝的杜陵,是被稱為「儉者」的,
但「珠玉彩帛」仍然「以千萬計」,至於漢武帝的茂陵,因為
「享國既久」,以致「不復容物」,經赤眉軍發掘之後,到數百
年後的晉愍帝時,還是「朽帛委積,珠玉未盡」。對這種厚葬
的陵墓,直到近代還有軍閥大規模盜掘清王朝「東陵」之舉,
乾隆和慈禧陵墓的地宮均遭破壞。

H. 盜墓的歷史

盜墓,是淵源古遠的社會文化現象。新石器時代的考古資料已經可以看到有意識的墓葬破壞現象的遺存。在春秋時期「禮壞樂崩」的社會變化之後,厚葬之風興起,於是盜墓行為益為盛行。陝西鳳翔的秦公1號大墓,是迄今所發現的先秦時期規模最大的墓葬,也是我國應用科學考古方法發掘的最大的墓葬。這座古墓發現盜洞247個,其中有10數個盜洞直接打入槨室。 司馬遷寫述中山地方風習,注意到「掘冢」行為的普遍。掘冢盜墓雖然是「奸事」,當時卻有人因此起家致富。西漢時不法貴族作惡地方,盜墓竟然成為一種驕悍者嗜好的游戲,於是有「國內冢藏,一皆發掘」,「所發冢墓,不可勝數」的情形。兩漢一些嚴重的社會動亂,如吳楚七國之亂、推翻新莽王朝的民眾暴動等,都有大規模盜墓的記錄。漢魏之際曾經發生盜墓的高潮,據說曹操軍事集團甚至設立了名號為「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專門指揮盜掘冢墓的官職。 唐人所謂「群盜多蚊虻」,「荒冢入鋤聲」,「髓髏半出地」,「白骨下縱橫」等詩句,也反映了盜墓風習的普遍。唐代宗時,郭子儀父親的墓葬被盜掘,有人疑心是魚朝恩指使。而郭子儀在御前說到此事時,承認自己所統領的軍隊也多有破壞陵墓的行為。據史書記載,自唐末到五代初,關中的唐帝陵墓除唐高宗、武則天合葬乾陵外,被逐一盜掘,無一倖免。 宋元明清時代的冢墓發掘和冢墓破壞事件史不絕書。作為政府行為的掘墓事件,最為典型的是金王朝扶植的偽齊政權在中原地區對兩京冢墓的大規模破壞。劉豫曾經專設主管盜掘陵墓的官員「河南淘沙官」和「汴京淘沙官」。元代蒙古貴族信用的僧侶,有發掘南宋陵墓的行為。明萬曆年間,宦官陳奉處理民間盜發李林甫妻楊氏墓一案,為「得黃金巨萬」的信息所誘使,竟然「悉發境內諸墓」。武昌市民反對其惡行,曾經掀起激烈的抗議風潮,幾乎形成暴動。 盜墓現象的普遍,歷代都留下了深刻的歷史記憶,於是有「自古及今,未有不死之人,又無不發之墓也」的說法。 對墓主隨葬物品的財產追求,是古來最為普遍的盜墓動機。晉人皇甫謐宣傳薄葬,有「豐財厚葬以啟奸心」之說。盜墓者對墓葬的無情破壞和對死者的極端傷辱,大體都是出於財寶之「欲」。所謂盜墓「奸心」啟於厚葬的說法,雖然顛到了主動與被動的關系,卻大略可以說明「自古及今」「無不發之墓」的主要原因,是對「豐財」的欲求。 對隨葬品的某些特殊需求,也是我們在分析歷代盜墓動機時不能不注意的。宋代有盜墓以取犀帶、玉帶的史例。有人因此甚至不惜發掘自己父親的墓葬。張邦基《墨庄漫錄》說,宋徽宗喜好古青銅器,於是地方官紛紛發掘冢墓求其器以獻上。陶弘景墓被盜掘,據說是為了劫取其中的「丹砂異書」。盜墓者分割「僵屍人肉」以為葯,以及盜竊枯骨「以之合葯餌」,則是盜墓史中的奇聞。通過發掘前人墓葬,取其營造材料以為己用,也是值得重視的歷史現象。在河南南陽的考古發掘資料中,可以看到晉人發掘漢墓,並利用漢畫像石作為建墓材料的實例。江蘇徐州還發現晚唐時人利用漢墓墓室重新下葬的情形。這樣的現象,在文獻資料中也有反映。 發掘政敵及政敵家族的冢墓,在中國古代權力爭奪中曾經被作為厭服對方的極端手段。掘墓,又是政治懲罰與政治迫害的一種形式。發墓,剖棺,鞭屍,同時又都用以發泄政治仇恨。《左傳》中已有掘墓復仇的史例。司馬遷記述伍子胥「掘楚平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的故事,在民間有廣泛的影響。清雍正年間興文字獄,曾經發生呂留良因此被戮屍的著名事件。 盜墓技術的發明和傳承,在史籍中有資料反映。而相應的反盜墓技術也逐漸成熟。如以疑冢或虛墓迷惑盜墓者的方式等,以石槨鐵壁和儲水積沙等強化防護的方式,以及以機弩、伏火、毒煙等殺傷盜墓者的方式等,都各有防盜的效用。 傳統禮制對墓葬的保護,表現出中國文化對宗法關系的重視。歷代多有嚴禁盜墓的法律。社會輿論對於盜墓行為也予以嚴厲譴責。古來還流行這樣的民間傳說,盜墓時會遇到崩雷晦雨、狂風大霧、鼓角之聲或者神異動物的警示,如果不理會這種警告,常常會遭致嚴酷的報復。 另一方面,自古以來多有盜墓行為與再生奇跡相聯系的傳說,甚至正史中也不乏此類記載。我們還看到,盜墓這種不光彩的行為,有時卻可以導致原先皇室貴族專有的寶用之器得以流散民間,使得黯然埋沒於屍骨旁的許多絕世珍寶重見天日,放射出古代文明之光。這種盜墓行為於是具有了與原始動機完全無關的工藝史意義和藝術史意義。骨董多來自盜墓所得,而因此所促成的金石研究的進步,有積極的學術文化影響。簡牘資料曾經多次充實我們民族文化的寶庫,而有時發現途徑是由於盜墓活動。例如汲冢遺書的出土,就是中國文化史的幸事。當然,盜墓者因文化品味的低下、鑒識眼光的鄙劣以及行止習慣之粗暴,往往導致許多有重要價值的文物直接在盜墓現場或轉賣途中即被破壞。這種行為對中國古代物質文化遺存的嚴重損害,無疑是不可寬恕的。

I. 歷史上的盜墓高手

楊輦真珈——最沒道行的盜墓者

北宋皇陵被盜掘,南宋皇陵也未能倖免,在元初遭盜,這也是中國帝王陵寑被盜掘事件最悲慘的一次。南宋皇陵實為為「攢宮」,即為攢集梓宮,暫葬地。考慮以後遷回河南鞏義祖陵區內,所以棺槨葬得比較淺,盜掘起來很容易。盜掘南宋皇陵的是叫楊璉真珈的西域和尚(蕃僧),作為一個出家僧人,本該好好修行,但他不事佛法,毫無道行,壞事做盡,是出家人和盜墓者里的雙重敗類。

歷史上,僧人盜墓並不鮮見,但如楊輦真珈這般喪盡天良的十分罕見。其罪行,史上記載也很清楚。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深受忽必烈青睞的楊輦真珈被任為江南釋教總攝(總管江南地區佛教事務的官員)。宋末元初人周密所著《癸辛雜識》、元末明初黃岩人陶宗儀所著《輟耕錄》,均記載有楊輦真珈盜墓一事:至元二十二年九月,楊輦真珈夥同僧人允澤等人,帶人到陵區。當時負責護陵的羅銑堅決阻止,允澤竟然抽出刀來,當場要殺了羅銑。

南宋這段歷史是很糟糕的。1127年5月,趙構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稱帝,至1279年陸秀夫背著小皇帝趙昺跳海滅亡,共歷152年。南宋先後有九位皇帝,六位葬於浙江紹興寶山,分別宋高宗趙構的永思陵、宋孝宗趙昚的永阜陵、宋光宗趙敦的永崇陵、宋寧宗趙擴的永茂陵、宋理宗趙昀的永穆、度宗趙禥的永紹陵。末三帝葬在哪,要麼失考,要麼在異地。由於南宋朝廷希望有朝一日打回北方,相比於北宋皇陵,南宋帝王陵更為簡單了。楊輦真珈沒有放過一座帝王陵,連後妃大臣墓都未能倖免,要掘開,盜掠去了無數財寶。史書上記載被楊輦真珈盜走的寶物有,徽宗陵的「馬烏玉筆箱」、「銅涼撥銹管」,高宗陵的「真珠戲馬鞍」,光宗陵的「交加白齒梳」、「香骨案」,理宗陵的「伏虎枕」、「穿雲琴」、「金獵晴」,度宗陵的「玉色藤絲盤」、「魚景瓊扇柄」,還有大量的黃金、白銀。

在毀陵盜物之外,還有最令人發指的事情。楊輦真珈將帝、後們的骨骸全出掘出,棄之荒野。理宗趙昀是大頭,楊輦真珈將他的頭顱從屍身上取下來帶回北方,鑲銀塗漆,製成盛酒的器具使用。又將帝後的屍骨收集於臨安皇宮中,上築高13丈的白塔壓之,名曰「鎮本」。對這段歷史,《明史》有詳細所載,「至元間,西僧嗣古妙高欲毀宋會稽諸陵。夏人楊輦真珈為江南總攝,悉掘徽宗以下諸陵,攫取金寶,裒帝後遺骨,瘞於杭之故宮,築浮屠其上,名曰鎮南,以示厭勝,又截理宗顱骨為飲器。真珈敗,其資皆籍於官,顱骨亦入宣政院,以賜所謂帝師者……」

南宋皇帝至死也無一人能回到祖陵處,反而遭陵毀屍拋。時人唐珏看不下去,召集鄉人用獸骨置換收藏了帝後的屍骨。最後還是明太祖朱元璋做了一回善事,將是南宋帝王的屍骨重新歸葬原處,重修了皇陵。史書記載了此事,根據《南宋諸陵圖》,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下詔將遺留在元宮中趙昀的頭顱送回南方,並將其他五帝遺骸遷回攢宮。

在中國歷史上,元朝是外族政權,對漢人的報復和鎮壓是史無前例的。無道僧人楊輦真珈盜掘南宋皇陵用意歹毒,除了盜取財寶,還有侮辱漢人,擊垮人們趕走蒙人意志的用意,實乃中華大民族之罪人!

陳奉——最荒唐的盜墓者

盜墓盜到了自己主子身上,打起了當朝皇帝祖宗陵墓的主意,看起來不可思議,但這樣的荒唐事在明朝萬曆年間偏偏就發生了(前文《明萬曆皇帝陵墓三百年後被掘的報應之謎》曾有簡單介紹)。執行者是叫陳奉的宦官(太監),與劉豫、楊輦真珈的盜墓含有政治成分不同,陳奉盜墓純粹是為了財寶,真的是利令智昏。

陳奉,明湖廣承天(今湖北鍾祥)人。本為御馬監奉御太監,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奉朱翊鈞旨意,去湖廣一帶徵收礦稅,官方身份是「稅監」。陳奉每到一地都劫掠行商,欺壓官民,所求稍有不遂,官吏即遭鞭笞等。陳奉及其手下剖孕婦,溺嬰兒,無惡不作。誰家有錢敲詐哪家,弄得眾多殷實人家傾家盪產。陳奉最讓人痛恨的行為是挖墳掘墓,《明史》對他的評價是八個字,「剽劫行旅,恣行威虐」。

陳奉的盜墓歪念是受到了武昌境內發生的鄉民盜掘李林甫之妻楊氏墓「得黃金巨萬」的一事啟發,而「悉發境內諸墓」,走上盜墓之絕途的。當時在他權利范圍內荊州境內的大大小小、有名沒名的墳墓全都讓他派人盜掘了。巡按御史玉立賢上奏,請當朝皇帝朱翊鈞下旨停止陳奉的盜掘行為,未被理睬。萬曆二十八年十二月,武昌發生民變,時南京吏部主事吳中明再向朱翊鈞上奏,揭露陳奉「威嚇詐騙官民,犯上違制自稱千歲」等罪行。大學士沈一貫也上言,請求將激起民變的陳奉撤回,「以此收攏湖廣百姓之心」。朱翊鈞全都置之不理,這大大助長了陳奉的惡念野心,導致發生了陳奉盜掘顯陵的事件。

顯陵位於今湖北省鍾祥市境內,是朱翊鈞自己的曾祖父、恭睿獻皇帝朱佑杬和曾祖母蔣氏的合葬墓。顯陵本為王陵,營建斷斷續續長達47年,規模宏大,陪葬不薄。陳奉借顯陵在棗陽礦山旁邊的便利,以開礦作掩護,進行盜掘。知縣王之翰探知陳奉用心不良,進言阻攔,結果反遭陳奉的誣陷,遭逮捕。老百姓對陳奉恨得咬牙切齒,要誅殺他,陳奉嚇得躲藏了起來。史稱,陳奉兩年之後離開湖廣時,搜刮來的金銀財寶貨物數以萬計,運載財寶的舟船首尾相連,長達數里,為確保萬無一換,陳奉增派了大量士兵護衛。從這里可以知道,一個宦官敢盜掘當朝皇陵,當然這是得到了朱翊鈞的默許,為皇帝斂財的,不然陳奉的荒唐行為是不可能發生的。所以現在人稱,朱翊鈞的定陵被發掘掉,也是一種報應,活該。

乾隆:權力最大的盜墓者

盜墓與一朝之君聯繫到一塊,或許不少人都可得覺得意外,這怎麼可能呢?但為了一己之利、出於壞人風水的考慮,皇帝也不能免俗,做起偷盜勾當,歷史上這樣的皇帝並不缺少。大清王朝鼎盛時期的皇帝、中國歷史上頗有作為之君乾隆就干過這種事情。在古今盜墓者中,乾隆該算是權力最大的一位盜墓者。乾隆盜墓對象是明「十三陵」,其公開理由卻不是盜,而是頗討漢人喜歡的說法:修葺明皇陵,與他人的野蠻盜掘相比,乾隆的行為顯得很文明

乾隆盜墓堪稱一奇,據說僅是為了盜取陵中楠木大柱。乾隆是雍正的第四個兒子,雍正死後繼承大位,改元乾隆,為清朝第六位皇帝。乾隆繼位時,清王朝已經過康熙,雍正兩代70多年的治理,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社會穩定,百姓安康。乾隆勵精圖治,促進了發展,中國封建社會最後的絕唱出現了,此即「康乾盛世」。乾隆在位六十年,享年89歲,加上三年太上皇,為中國帝王中實際在位時間最長、年壽最大的皇帝,自號「十全老人」。史載,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公元1785年——1787年),開始對明陵進行一次較大規模的修葺,乾隆就利用這次機會盜墓的,偷梁換柱。

這次修葺,項目不全,且未尊原制,有的建築還被拆除或縮建,「拆大改小十三陵」。民間廣為流傳「乾隆盜木」的故事,就是這次修陵過程中發生的。說是乾隆因為看上了朱棣長陵祾恩殿的金絲楠木大柱,這才降旨修明陵的,企圖將長陵大殿拆毀。經劉墉(劉羅鍋)、紀曉嵐等人的勸阻,乾隆皇帝才放棄了拆長陵的念頭。但他不死心,仍命人拆毀了永陵的大殿,換下該殿的楠木,用於建設自己裕陵。明永陵位於陽翠嶺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及陳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後的合葬陵寢。從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破土動工,營建永陵花了10多年時間,規制僅次於長陵,與朱翊鈞的定陵不相上下,「但長陵規劃之心思不及也」。當年建陵時,每月花費白銀不下於30萬兩。經過乾隆這次「修葺」,永陵祾恩殿確實縮小了,現代考古已證實了這一點。《大明會典》記載,祾恩殿重檐7間,左右配殿各9間,恩門面闊5間。乾隆重建後祾恩殿變為5間,恩門減為3間,柱網分布也與舊制不同。

清朝皇帝自順治始,多有「盜木」的習慣,用於修築宮殿、陵寑,康熙、雍正都干過拆毀明代建築建陵的事情。但打起前朝皇陵主意的,則只有乾隆。遺憾的是,乾隆的裕陵後來遭到孫殿英的盜掘,不知是不是一種報應?

孫殿英——最現代的盜墓者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盜墓之事也是層出不窮,特別是在民國初年出現的軍閥盜墓,加重了這股盜墓之風,形成新一輪盜墓高潮。其中,以孫連仲盜掘茂陵、孫殿盜掘清東陵這「二孫」為代表。「二孫」之中,則以孫殿英為甚,他使用了破壞性極大、用於現代軍事用途的炸葯,炸開了慈禧的定東陵、乾隆的裕陵,三天盜得寶物無數,共裝了30車。僅從慈禧陵中盜得的兩個綠皮紅瓤、黑子白絲「翡翠西瓜」,估價在白銀500萬兩。

孫殿英,名魁元,字殿英,乳名金貴,人稱「孫老殿」,河南永城縣小馬牧集孫家莊人。孫殿英是土匪出身,大字不識一個,戰功也無,但賭技超群,盜墓時和身份是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後被譏為「盜墓將軍」。當時,殿英以剿匪換防為名,進入清東陵搞「軍事演習」,暗中連夜行動,盜掘清東陵。據已公開的史料,孫盜清東陵分工嚴明,准備充分。其部將潭溫江師一部負責盜掘慈禧陵、柴雲升師一部盜掘乾隆陵、丁綍庭師一部負責盜掘康熙陵(關於康熙陵的盜掘情況,一說孫部因地下積水作罷,免遭掘難;另一說實際上已被掘開,民國政府調查時有意隱瞞,減輕孫罪過)。負責盜掘慈禧陵的官兵最為順利,現場負責的是潭溫江師工兵營營長顓孫子瑜,經晚清遺老蘇必脫林指點,找到慈禧陵的地宮入口。炸開通往地宮的金剛牆後,陪葬品被士兵搬取一空。連慈禧的金絲楠木棺槨也未放過,被劈開,棺內珠寶一掃而空。尚未腐爛的屍體被拖出棺外後又把棺槨移開,盜取「風水穴」中的寶物。生前不可一世的慈禧屍首被扔在角落裡,臉朝下趴著,左手扭轉到後背上,頭發散亂。聽說慈禧身上穿的戴的藏的都是寶,結果上衣被撕開,襪子、綉鞋被脫下。士兵從她口中取寶珠時,一時性急,將她的嘴都撕裂了。乾隆陵寢更慘,後來重新收斂時發現,帝、後、妃共6具屍體僅一具完整,殘骨混亂一處,無法辨認。可憐的「十全老人」,下頦碎裂為二,發辮及肋骨等皆被拋置在墓門外。

清帝王陵,中國封建帝王中最後一座皇家陵寑,文物寶庫,本可避遭劫難的,完好保留給後代子孫,竟然讓一介武夫給毀了。孫殿英的劣行傳出後,舉國震驚,各界強烈譴責,要求追究其法律責任。為逃脫罪行,孫殿英「花錢消災」,用盜得的珠寶上下打點。從乾隆墓中盜得的九龍寶劍、慈禧口中的夜明珠、一批名貴的古玩、字畫等,分別送給了蔣介石、宋美齡;慈禧的枕頭「金玉西瓜」送給了宋子文;另一枚寶劍送給了何應欽;閻錫山則得到了50萬兩黃金。孔祥熙、戴笠等關鍵人物也都分別得了孫殿行賄的寶物,從而得以逍遙法外。

孫殿英後來當了漢奸,其部變身「和平救國軍」,任偽軍副司令。日本投降後,又變回了,成了「國民黨先譴軍」。作惡多端的孫殿英未得好死,1947年解放戰爭中,孫在河南湯陰戰場上被解放軍俘虜,一年後病死於獄中。與同有盜墓前科的孫連仲的結局是天壤之別,孫連鍾得善終,1990年才病逝台灣,享年97歲。這與兩人選擇的人生道路不同有很大的關系,1937年「七 七」事變發生後,孫連仲以第二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一軍團軍團長率部星夜馳援,在竇店、良鄉、房山、保定等地進行對日阻擊戰,打死打傷日軍5400人,一舉成就了中華「抗日名將」的歷史定位。

有件事情順便提一下,據說在孫殿英被俘後,解放軍從他隨身帶的兩只箱子里發現了價值連城的珠寶:一個箱里收藏的玉石西瓜,全是由珍寶玉石做成;另一箱里收藏的寶劍,劍柄鏤金雕玉,傳是三國時名將趙子龍的遺物 這些都是從清東陵內盜來的。

閱讀全文

與中國近代盜墓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