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陀螺的來歷
陀螺的起源因年代久遠並無詳細紀錄可供查考,但是在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出土過陀螺,如江蘇常州出土的新石器馬家窯文化木陀螺及山西龍山文化遺址中出土陶陀螺;目前文史記載則多以宋朝時出現的一種類似陀螺的玩具為開端,稱做「千千」(或稱千千車);那是一個中心軸(鐵制)長約一寸的圓盤形(直徑約四寸)物體,用手捻在盤中旋轉,比賽誰轉得久,這是當時身處深宮後院的嬪妃宮女用以打發寂寥時光的游戲之一。
在台灣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宋代蘇漢臣(開封人,曾在北宋徽宗宣和畫院當過招待,以劉宗古為師,工於釋道人物之畫,尤其嬰戲畫更有獨創之功力)《嬰戲圖》中,畫面的前方有兩個孩童,正打著陀螺玩耍,也證實當時確有倒鍾體的陀螺出現,由畫面考察, 當時的陀螺應是木製的,像個圓錐體,用繩子纏好了,往地上前拋後扯,陀螺便在地上旋轉起來。當它速度慢下來時,再用繩子不斷抽打它的側面,如此便可轉個不停。一直到現在,大陸北方的兒童在冬季及早春時節還流行這樣的玩法,尤其在結得厚實的冰面上拋打,更別有樂趣。另外一幅蘇漢臣的作品《秋庭戲嬰》中,有個推棗磨的道具,利用兩個棗子,加上一個剖了一半的棗子作成支架而成棗磨玩具,那是一種旋轉、平衡的游戲,游戲時,誰能讓棗磨保持平衡、轉得久,誰就獲勝;這幅畫也能證明當時已有多元的陀螺玩具型態出現。
明朝《帝京景物略》記載,陀螺者,木製如小空鍾,中實而無柄,繞以鞭之繩而無竹尺,卓於地,急掣其鞭。一掣,陀螺則轉,無聲也。視其緩而鞭之,轉轉無復往。轉之疾,正如卓立地上,頂光旋旋,影不動也。其小空鍾形體、中實無柄、繞以鞭之繩等描述,證之明代晚期的陀螺已跟今日的鞭打陀螺無異;劉侗的詩歌《楊柳活》撰述:楊柳兒活,鞭陀羅,這時期「陀螺「一詞已正式出現。
❷ 陀螺是誰發明的
陀螺的起源
中國在宋朝時就已出現了類似陀螺的玩具,名字叫做「千專千」。千
千是直徑四屬寸象牙制的圓盤,當中有一個一寸長的鐵針,用手擰轉這鐵
針,使針尖立在桌面上旋轉如飛,快停時再用衣袖拂動它,比賽誰轉得
久;這是當時宮女們在帝王深宮內的游戲。
「陀螺」的名詞最早出現於於明朝。它是否由宋朝的千千演變而來,已
不可考,但明朝時陀螺已成為兒童的玩具,而不是宮女角勝之戲了。
根據記載,當時陀螺是木製的,實心而無柄,用繩子繞好了,一拋
一抽,陀螺便在地上無聲地旋轉。當它緩慢下來時,再用繩子鞭它給它
加油,便可轉個不停。這種玩法傳了兩三百年,一直到民國初年,大陸
的兒童還有這樣的玩法。
記載,陀螺是大家發現的!!!
❸ 關於陀螺的起源、歷史、發展!!!
陀螺的起源,因年代久遠,較無詳細可進一步參酌的資料記載。陀螺最專早出現在後屬魏時期的史籍,當時稱為獨樂。在一般的書籍或網路資料查詢當中可得知,在宋朝時就有一種類似陀螺游戲的小玩藝兒,名字叫做千千,類似今日的手捻陀螺造型,它是象牙所作成,以一個直徑約4寸的圓盤,中央插上一支鐵針為軸心,是古代宮女為打發時間所玩的一種貴族游戲,其玩法是將一個長約3公分的針狀物體,放在象牙制的圓盤中,用手捻使其旋轉,等到快停時再用衣袖拂動它,讓它繼續旋轉,最後,比比看誰的千千轉得最久,誰就是獲勝者。
❹ 陀螺的發展歷史
陀螺,也稱陀羅,是普及性的兒童玩具。其基本型制是用木頭削成一個面平底尖的圓椎體,考究些的還在尖腳部安一粒鋼珠。常見的玩法是先用一根小鞭子的鞭梢稍稍纏住它的腰部,再用力一拉,使之旋轉起來,然後用鞭子不斷抽打,令其旋轉不停。所以人們每將這種游戲稱為抽陀螺或鞭陀螺,在南北城鄉頑童們的嘴裡,則還有「抽賤骨頭」、「打懶婆娘」、「耍冰猴兒」等帶有惡謔意味的俗稱。
與陀螺外號花樣百出的現象相映成趣,關於這種游戲發明的時間與演變的過程,也有多種說法。
有人推測陀螺的發明與發展,經歷過手旋陀螺、鞭旋陀螺和鳴聲陀螺(即「空鍾」)三個階段。手旋陀螺就是一個圓片,中央貫軸,然後以手旋軸,使圓片自轉,也就是宋周密《武林舊事》所載的「千千車、輪盤」等「兒戲之物」。據杭世駿《道古堂集》介紹,這種手旋陀螺在明代成為宮人喜愛的游戲,稱為「妝域」。除製作更加考究外,還有了新的玩法:當它轉速減緩而有停轉或歪倒之虞時,允許用衣袖拂拭,即藉助外力補救。誰轉的時間長久誰贏,游戲規則是不許轉出事先劃定的界限。這個「袖拂」動作,後來蛻變成一根小繩鞭。成書於晚明的《帝京景物略》曾記載當時流行北京的童謠:「楊柳兒活,抽陀螺」,並介紹了具體玩法,同現代的鞭旋陀螺完全一樣。據此推斷,手旋陀螺產生於宋代,經過明代袖拂「妝域」的過渡,最終發展為鞭旋陀螺,其具體時間約在明代中期或稍後。
又有人舉出唐代文學家元結所著《惡圓》:「元子家有乳母,為圓轉之器,以悅嬰兒,嬰兒喜之。母使為之聚孩孺,助嬰兒之樂……」這個「圓轉之器」能產生「聚孩孺」的效用,足見玩起來的吸引力之強,估計就是手旋陀螺之類。這樣,手旋陀螺的產生時間又可往前推數百年。
還有人指出:「陀羅至遲在宋代已十分流行,宋人留下的繪畫作品中已能見到陀羅和小鞭子,證明了那時陀羅與現在的形制已基本相同」(王連海《中國民間玩具簡史》,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97)。遺憾的是論者未就所據繪畫作品提出具體的說明。
另外,也有人認為陀螺的發明與發展歷程應是先有鞭旋陀螺,然後再有手旋陀螺與鳴聲陀螺,而鞭旋陀螺早在原始社會就產生了,依據是李濟、袁敦禮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提出的一份題為《西陰村史前的遺存》考古報告。該報告稱,山西夏縣西陰村仰韶期文化遺址中,有一個陶制小陀螺出土。這個「陶制小陀螺」的形制及其用途,究竟能否套用玩具游戲概念,因實物湮失,似難以查考。如果此說落實,則陀螺的產生時間,起碼又可以前推四千年以上。至於手旋陀螺,論者以為是在原始社會的鞭旋陀螺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最初的製作方法是選擇一個份量較重的方孔錢,在錢孔中固定一根長約一分左右的竹柄。我國文獻上雖沒有記載這種游戲,但這種游戲必是出現在錢幣產生以後,那是毫無疑問的。最後發明的是鳴聲陀螺,但時間至晚不過五代。這一點有日本史料為證:《日本的游戲》作者考出,「念獨樂」是「從中國通過朝鮮渡來」日本的。所謂「念獨樂」,是鳴聲陀螺,「念」指鳴聲,「獨樂」和「陀螺」的字音相近;而據《倭名類聚抄》稱,它的最初譯名叫「辨色立成」。該書出版於日本承平年間(931—938),由此推定,我國外傳到朝鮮、日本去的鳴聲陀螺,當在公元931年(後唐明宗長興二年)以前。總之,這些資料可補我國宋以前文獻的失載(棣華《我國外傳朝、日的陀螺游戲》,《中國體育史參考資料》第六輯,1958)。
❺ 陀螺是幾幾年幾月幾日發明的
陀螺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因年代久遠並無詳細紀錄可供查考。
陀螺的起源因年代久遠並無詳細紀錄可供查考。但是在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出土過陀螺,如江蘇常州出土的新石器馬家窯文化木陀螺及山西龍山文化遺址中出土陶陀螺。目前文史記載則多以宋朝時出現的一種類似陀螺的玩具為開端,稱做「千千」(或稱千千車)。那是一個中心軸(鐵制)長約一寸的圓盤形(直徑約四寸)物體,用手捻在盤中旋轉,比賽誰轉得久,這是當時身處深宮後院的嬪妃宮女用以打發寂寥時光的游戲之一。 在台灣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宋代蘇漢臣(開封人,曾在北宋徽宗宣和畫院當過招待,以劉宗古為師,工於釋道人物之畫,尤其嬰戲畫更有獨創之功力)《嬰戲圖》中,畫面的前方有兩個孩童,正打著陀螺玩耍,也證實當時確有倒鍾體的陀螺出現,由畫面考察, 當時的陀螺應是木製的,像個圓錐體,用繩子纏好了,往地上前拋後扯,陀螺便在地上旋轉起來。當它速度慢下來時,再用繩子不斷抽打它的側面,如此便可轉個不停。一直到現在,大陸北方的兒童在冬季及早春時節還流行這樣的玩法,尤其在結得厚實的冰面上拋打,更別有樂趣。
另外一幅蘇漢臣的作品《秋庭戲嬰》中,有個推棗磨的道具,利用兩個棗子,加上一個剖了一半的棗子作成支架而成棗磨玩具,那是一種旋轉、平衡的游戲,游戲時,誰能讓棗磨保持平衡、轉得久,誰就獲勝;這幅畫也能證明當時已有多元的陀螺玩具型態出現。明朝《帝京景物略》記載,陀螺者,木製如小空鍾,中實而無柄,繞以鞭之繩而無竹尺,卓於地,急掣其鞭。一掣,陀螺則轉,無聲也。視其緩而鞭之,轉轉無復往。轉之疾,正如卓立地上,頂光旋旋,影不動也。其小空鍾形體、中實無柄、繞以鞭之繩等描述,證之明代晚期的陀螺已跟今日的鞭打陀螺無異;劉侗的詩歌《楊柳活》撰述:楊柳兒活,鞭陀羅,這時期「陀螺「一詞已正式出現。
❻ 陀螺是中國誰發明的
陀螺的起源與發展
陀螺的起源因年代久遠並無詳細紀錄可供查考,但是在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出土過陀螺,如江蘇常州出土的新石器馬家窯文化木陀螺及山西龍山文化遺址中出土陶陀螺;目前文史記載則多以宋朝時出現的一種類似陀螺的玩具為開端,稱做「千千」(或稱千千車);那是一個中心軸(鐵制)長約一寸的圓盤形(直徑約四寸)物體,用手捻在盤中旋轉,比賽誰轉得久,這是當時身處深宮後院的嬪妃宮女用以打發寂寥時光的游戲之一。 在台灣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宋代蘇漢臣(開封人,曾在北宋徽宗宣和畫院當過招待,以劉宗古為師,工於釋道人物之畫,尤其嬰戲畫更有獨創之功力)《嬰戲圖》中,畫面的前方有兩個孩童,正打著陀螺玩耍,也證實當時確有倒鍾體的陀螺出現,由畫面考察, 當時的陀螺應是木製的,像個圓錐體,用繩子纏好了,往地上前拋後扯,陀螺便在地上旋轉起來。當它速度慢下來時,再用繩子不斷抽打它的側面,如此便可轉個不停。一直到現在,大陸北方的兒童在冬季及早春時節還流行這樣的玩法,尤其在結得厚實的冰面上拋打,更別有樂趣。另外一幅蘇漢臣的作品《秋庭戲嬰》中,有個推棗磨的道具,利用兩個棗子,加上一個剖了一半的棗子作成支架而成棗磨玩具,那是一種旋轉、平衡的游戲,游戲時,誰能讓棗磨保持平衡、轉得久,誰就獲勝;這幅畫也能證明當時已有多元的陀螺玩具型態出現。明朝《帝京景物略》記載,陀螺者,木製如小空鍾,中實而無柄,繞以鞭之繩而無竹尺,卓於地,急掣其鞭。一掣,陀螺則轉,無聲也。視其緩而鞭之,轉轉無復往。轉之疾,正如卓立地上,頂光旋旋,影不動也。其小空鍾形體、中實無柄、繞以鞭之繩等描述,證之明代晚期的陀螺已跟今日的鞭打陀螺無異;劉侗的詩歌《楊柳活》撰述:楊柳兒活,鞭陀羅,這時期「陀螺「一詞已正式出現。
❼ 陀螺是怎樣發明的
中國在宋朝時就已出現了類似陀螺的玩具,名字叫做「千千」。千
千是直徑內四寸象牙容制的圓盤,當中有一個一寸長的鐵針,用手擰轉這鐵
針,使針尖立在桌面上旋轉如飛,快停時再用衣袖拂動它,比賽誰轉得
久;這是當時宮女們在帝王深宮內的游戲。
「陀螺」的名詞最早出現於於明朝。它是否由宋朝的千千演變而來,已
不可考,但明朝時陀螺已成為兒童的玩具,而不是宮女角勝之戲了。
根據記載,當時陀螺是木製的,實心而無柄,用繩子繞好了,一拋
一抽,陀螺便在地上無聲地旋轉。當它緩慢下來時,再用繩子鞭它給它
加油,便可轉個不停。這種玩法傳了兩三百年,一直到民國初年,大陸
的兒童還有這樣的玩法。
❽ 關於陀螺的歷史故事
陀螺儀源於我國。開始是作為玩具出現的。山西夏縣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就發掘到了石制的陀螺。說明陀螺在我國已有5000年左右的歷史。 1700多年前的晉代,我國出現了另一種有趣的玩具??竹蜻蜓。這種玩具18世紀傳到歐洲後,被西方人稱為「中國陀螺」。
可見真正的陀螺比這更早傳到了外國。何以把竹蜻蜓叫「中國陀螺」呢?原來正式提出「陀螺」這個術語的是19世紀中葉的法國物理學家傳科。英語陀螺即「回轉體』的意思,陀螺是在地上轉的回轉體,竹蜻蜓是在空中轉的回轉體,故竹蜻蜓亦可說是種陀螺。
1889年,奧地利軍官奧波里首先將陀螺應用在軍事上,他設計成功世界上第1架陀螺自動操縱舵,並把它裝在魚雷上。裝有這種儀器的魚雷,能准確無誤地擊中目標。此後,陀螺被不斷用於各種交通工具上。
(8)中國陀螺發明的歷史擴展閱讀
陀螺以其多變的玩法,依然受到廣大朋友的喜歡。陀螺已經不單單是作為玩具這么簡單了,它的重要性在於:科學家根據陀螺的力學特性研發了一種科學儀器-陀螺儀,廣泛運用於科研、軍事技術等領域中。而且陀螺儀的種類也相當多。
激光陀螺:是一種較為先進的陀螺儀,其原理是利用旋轉時環型激光器發出的兩道光束之間的頻率差來測定角度、方位等。激光陀螺儀被用於艦船、飛機等的導航和跟蹤。
光纖陀螺儀:光纖陀螺是繼激光陀螺後的新一代陀螺儀,其原理類似於激光陀螺儀,但與激光陀螺儀相比,光纖陀螺儀沒有閉鎖問題,也不用在石英塊精密加工出激光,成本較低。各國都在努力研發光纖陀螺儀。
陀螺主要運用於測定角度(傾斜度),速度,方位等。根據其用處不同,陀螺儀又可分為速率陀螺和陀螺測斜儀。速率陀螺儀主要用來測量被測物體轉動的速度以此推算出相應的數據,來達到測量的目的。陀螺測斜儀是用來測量鑽孔斜度和方位,主要運用於礦區、油田等。
❾ 陀螺的歷史有多久
。陀螺,也稱陀羅,是普及性的兒童玩具。其基本型制是用木頭削成一個面平底尖的圓椎體,考究些的還在尖腳部安一粒鋼珠。常見的玩法是先用一根小鞭子的鞭梢稍稍纏住它的腰部,再用力一拉,使之旋轉起來,然後用鞭子不斷抽打,令其旋轉不停。所以人們每將這種游戲稱為抽陀螺或鞭陀螺,在南北城鄉頑童們的嘴裡,則還有「抽賤骨頭」、「打懶婆娘」、「耍冰猴兒」等帶有惡謔意味的俗稱。
與陀螺外號花樣百出的現象相映成趣,關於這種游戲發明的時間與演變的過程,也有多種說法。
有人推測陀螺的發明與發展,經歷過手旋陀螺、鞭旋陀螺和鳴聲陀螺(即「空鍾」)三個階段。手旋陀螺就是一個圓片,中央貫軸,然後以手旋軸,使圓片自轉,也就是宋周密《武林舊事》所載的「千千車、輪盤」等「兒戲之物」。據杭世駿《道古堂集》介紹,這種手旋陀螺在明代成為宮人喜愛的游戲,稱為「妝域」。除製作更加考究外,還有了新的玩法:當它轉速減緩而有停轉或歪倒之虞時,允許用衣袖拂拭,即藉助外力補救。誰轉的時間長久誰贏,游戲規則是不許轉出事先劃定的界限。這個「袖拂」動作,後來蛻變成一根小繩鞭。成書於晚明的《帝京景物略》曾記載當時流行北京的童謠:「楊柳兒活,抽陀螺」,並介紹了具體玩法,同現代的鞭旋陀螺完全一樣。據此推斷,手旋陀螺產生於宋代,經過明代袖拂「妝域」的過渡,最終發展為鞭旋陀螺,其具體時間約在明代中期或稍後。
又有人舉出唐代文學家元結所著《惡圓》:「元子家有乳母,為圓轉之器,以悅嬰兒,嬰兒喜之。母使為之聚孩孺,助嬰兒之樂……」這個「圓轉之器」能產生「聚孩孺」的效用,足見玩起來的吸引力之強,估計就是手旋陀螺之類。這樣,手旋陀螺的產生時間又可往前推數百年。
還有人指出:「陀羅至遲在宋代已十分流行,宋人留下的繪畫作品中已能見到陀羅和小鞭子,證明了那時陀羅與現在的形制已基本相同」(王連海《中國民間玩具簡史》,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97)。遺憾的是論者未就所據繪畫作品提出具體的說明。
另外,也有人認為陀螺的發明與發展歷程應是先有鞭旋陀螺,然後再有手旋陀螺與鳴聲陀螺,而鞭旋陀螺早在原始社會就產生了,依據是李濟、袁敦禮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提出的一份題為《西陰村史前的遺存》考古報告。該報告稱,山西夏縣西陰村仰韶期文化遺址中,有一個陶制小陀螺出土。這個「陶制小陀螺」的形制及其用途,究竟能否套用玩具游戲概念,因實物湮失,似難以查考。如果此說落實,則陀螺的產生時間,起碼又可以前推四千年以上。至於手旋陀螺,論者以為是在原始社會的鞭旋陀螺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最初的製作方法是選擇一個份量較重的方孔錢,在錢孔中固定一根長約一分左右的竹柄。我國文獻上雖沒有記載這種游戲,但這種游戲必是出現在錢幣產生以後,那是毫無疑問的。最後發明的是鳴聲陀螺,但時間至晚不過五代。這一點有日本史料為證:《日本的游戲》作者考出,「念獨樂」是「從中國通過朝鮮渡來」日本的。所謂「念獨樂」,是鳴聲陀螺,「念」指鳴聲,「獨樂」和「陀螺」的字音相近;而據《倭名類聚抄》稱,它的最初譯名叫「辨色立成」。該書出版於日本承平年間(931—938),由此推定,我國外傳到朝鮮、日本去的鳴聲陀螺,當在公元931年(後唐明宗長興二年)以前。總之,這些資料可補我國宋以前文獻的失載(棣華《我國外傳朝、日的陀螺游戲》,《中國體育史參考資料》第六輯,1958)。
❿ 陀螺的來歷是什麼
抽陀螺是中國傳統民間體育活動。各地對陀螺有不同的稱呼,如「地黃牛」版、「老牛權」、「牛牛兒」、「菱角」等。由於抽陀螺的趣味性強,尤其在中國北方各地,一到冬天河湖灣坑凍上厚冰之後,更吸引著眾多的少年兒童到冰上去參加這一活動。早在10世紀以前,中國的這一古老民間體育活動就傳到了朝鮮、日本等國,以後又流傳到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
陀螺比賽在馬來西亞也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每逢節假日都要舉行,每年還要舉行一次全國性比賽。馬亞西亞人使用的陀螺直徑有25厘米,重6千克。馬來西亞的陀螺比賽有兩種:一種是旋轉賽,參賽者在地上猛抽陀螺使其旋轉,然後用木板托住,再移到頂部裝有錫盤的木柱上旋轉,以旋轉時間長短定勝負;另一種是攻擊式比賽,每場比賽有兩隊參加,每隊3~5人,比賽開始後,甲隊先抽轉陀螺,然後由乙隊擲擊。擲擊時以時間長短、陀螺間不得相互碰撞等規則作為計分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