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與英國貿易歷史

中國與英國貿易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1 02:57:24

1. 中國與英國貿易,處於出超地位,大概什麼朝代就開始了

清朝統治後期,正當的中英貿易長期以來中國的茶、絲、瓷器、等貨物廣受各國歡迎,對外貿易一直處於出超地位。

為扭轉逆差,改變原有的貿易格局,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絞盡腦汁。後來,一些唯利是圖的商人向中國大肆走私鴉片。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稱"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1913年由法國的東方學家沙畹首次提及。

海上絲路萌芽於商周,發展於春秋戰國,形成於秦漢,興於唐宋,轉變於明清,是已知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中國海上絲路分為東海航線和南海航線兩條線路,其中主要以南海為中心。

南海航線,又稱南海絲綢之路,起點主要是廣州和泉州。先秦時期,嶺南先民在南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島嶼開辟了以陶瓷為紐帶的交易圈。

唐代的「廣州通海夷道」,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最早叫法,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遠洋航線。

(1)中國與英國貿易歷史擴展閱讀:

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廣州成為中國的第一大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由廣州經南海、印度洋,到達波斯灣各國的航線,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遠洋航線。

海上絲綢之路開辟後,在隋唐以前,即6—7世紀,它只是陸上絲綢之路的一種補充形式。但到隋唐時期,由於西域戰火不斷,陸上絲綢之路被戰爭所阻斷。

代之而興的便是海上絲綢之路。到唐代,伴隨著中國造船、航海技術的發展,中國通往東南亞、馬六甲海峽、印度洋、紅海,及至非洲大陸的航路的紛紛開通與延伸,海上絲綢之路終於替代了陸上絲綢之路,成為中國對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2. 英國與中國貿易往來

復雜的問題~

3. 1840年清朝與英國的貿易情況

1840年時絲綢出抄口還不夠發達,瓷襲器、香料、茶葉是主項,我們出口的東西多,就需要外國拿東西跟我們換,但他們除了自鳴鍾等「奇技淫巧」的奢侈品之外,沒有中國要買的東西,就只好拿黃金和白銀這些貴金屬來做交換。
當時,中國商品幾乎使歐洲經濟崩潰,相當於現在向非洲傾銷日用品,貴重金屬的缺乏,使歐洲的貨幣幾乎完全癱瘓。
英國人、西班牙人向中國出口鴉片,當時也是無奈之舉。
他們也知道:做這個生意是要下地獄的。

4. 請你對比鴉片戰爭前後,中國和英國的貿易各處於什麼地位

其實戰後中國只不過是被攻破了金融邊疆,貿易順差的狀況沒有太多的改變。況且一場戰爭改變不了太大的貿易環境,只不過賠款讓地以及種種條款,讓中國被軟殖民了而已。

5. 英國和中國有經貿來往嗎

有的。
據英國稅務與海關總署(H.M. Revenue and Customs)統計,2018年英國與中國的雙邊貨物貿易版達821.0億美元,同比增權加12.0%。中國為英國第6大出口市場和第4大進口來源地;英國對中國出口283.3億美元,英國自中國進口537.6億美元,英方貿易逆差為254.3億美元。

6. 中國第一次成為英國最大進口來源國,對其他國家有何影響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發展,中國已不再是曾經受人壓迫的國家。現在,中國無論是科技實力、經濟力量、政治發展還在文化傳播都取得較大的成功。而今,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總人口基數如此之大的條件下,還能大力發展經濟,成為英國類發達國家的最大進口來源國。那麼對於其他國家而言,無形中有著一定的影響。

03.促進世界文化的交流與傳播。英國作為世界發達國家之一,其影響力不會比中國小。而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其影響力顯而易見。而且,與中英兩國合作的,還有很多其他國家,當中國成為英國最大進口國,在貿易過程中,無形就把中英文化相互傳播。那麼在通過中國和英國這一媒介,把世界其他國家的文化也融合在其中,讓整個世界的文化博採眾長,交流和傳播。

7. 中國對英國貿易往來的機遇

你好!

1840年以前,英國在早期與中國的貿易中一直是貿易逆差,洋人很喜歡中回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答典型的東方產品,而封建社會的中國是小農經濟,自給自足,很少需要英國生產出來的產品,所以氣急敗壞的英國向中國傾銷了鴉片,中國出現了大批煙民,白銀大量外流,英國就這樣改變了對中國的貿易逆差。

其實中國當時完全可以和英國簽訂《中英貿易協定合約》,合理協商海關關稅、進出口貿易額、還可以讓英國人在中國建廠、主要加工、回收絲綢、瓷器、茶葉等。同時帶來一些新技術,有利於我國近代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

可惜,當時的中國人,還睡在天朝大國的夢里,沒趕上歷史發展的潮流。以致中國積貧落後。

真誠解答!望採納!

8. 2.中國歷史上哪些事件與國際貿易相關

1792年英國人曾派出一個貿易代表團(馬嘎爾尼使團)訪問中國,馬嘎爾尼使團訪華的目的就是今天我們討論WTO時耳熟能詳的八個字:「自由貿易,協定關稅。」但是,當時的太上皇乾隆帝拒絕了這八個字,原因是外夷不肯行雙膝下跪大禮。
天朝體系(或稱納貢體系)和英國人要搞的條約體系,是當時東西方兩個不同的「世界體系」。英國來華商談貿易自由,協定關稅,清朝皇帝卻認為「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這就是所謂的雞同鴨講,雲里霧里。後來馬嘎爾尼退讓,但只能以單腿下跪為限,不知道是少跪了哪一條腿,總之是鎩羽而歸,而中國則與當時正處於雛形的「區域經貿協定」失之交臂。

閱讀全文

與中國與英國貿易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