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古代中國文化歷史知識點總結

古代中國文化歷史知識點總結

發布時間:2021-02-21 02:04:03

『壹』 求 中國古代文學史(袁行霈版 四本)知識點總結

第一編 先秦文學
第一章 原始歌謠與古代神話
一、簡答題
1.為什麼說上古歌謠的產生與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關?
2.神話的性質是什麼?
3.什麼是神話的勞動起源說?
4.什麼是神話的宗教起源說?
5.簡說神話與傳說的區別。
二、論述題
1.試論中國神話的主要特徵
2.試論神話對後世文學發展的影響。
三、名詞解釋
原始歌謠的綜合性
第二章 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
一、簡答題
1.《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類的依據及其各自的含義是什麼?
2.《詩經》在先秦時代的三個作用是什麼?
3.概述《詩經》的流傳。
4.簡要說明下層人民社會政治詩的具體內容。
5.簡要說明官吏對政治表達不滿的詩的具體內容。
6.簡要說明稱頌執政者的詩的具體內容。
7.簡說《詩經》中歌唱愛情和婚姻的詩大膽直率與溫文典雅的兩種風格。
8.周人最著名的五篇史詩,是哪些詩篇。
9.簡述《七月》的內容梗概。
10.簡述《芣苢》的藝術特點。
11.簡析《詩經》抒情與寫實相統一的特點。
12.簡述《詩經》形式和語言方面的特點。
二、論述題
1.試述《詩經》最具影響的兩類作品――情愛詩和社會政治詩的內容。
2.分析《詩經》史詩重要篇章的藝術成就。
3.論述《詩經》的主要文學成就。
4.結合具體作品說明賦、比、興的含義。
三、名詞解釋
1.《詩經》
2.采詩說
3.獻詩說
4.刪詩說
5.「風」
6.「雅」
7.「頌」
8.「棄婦詩」
9.《詩經》中的「賦」(朱熹說)
10.《詩經》中的「比」(朱熹說)
11.《詩經》中的「興」(朱熹說)
第三章 歷史散文
一、簡答題
1.《春秋》的寫作特點是什麼。
2.簡述《左傳》及其作者。
3.概述《國語》簡況。
4.概述《戰國策》簡況。
二、論述題
1.春秋戰國時期歷史散文繁榮的原因。
2.論《左傳》的文學特色。
3.論戰國策》的文學特色。
三、名詞解釋
1.《尚書》
2.《今文尚書》
3.《古文尚書》
4.偽《古文尚書》
5.《逸周書》
6.《春秋》
第四章 諸子散文
一、簡答題
1.老子及《老子》簡況。
2.孔子及《論語》簡況。
3.墨子及《墨子》簡況。
4.簡說《老子》的文學價值。
5.簡說《論語》的文學特點。
6.簡說《墨子》的文章特點。
7.簡說孟子的生平及思想。
8.簡說莊子生平及思想。
9.簡述荀子生平。
10.簡述韓非子生平及《韓非子》簡況。
11.簡述《荀子》說理特色。
12.簡述《韓非子》說理文的特點及其寓言的特點。
二、論述題
1.春秋戰國時期諸子散文繁榮的原因。
2.試論《孟子》文章的主要特點。
3.試論《莊子》寓言特色。
4.簡述荀子生平。
三、名詞解釋
1.重言
2.寓言
3.卮言
第五章 屈原與楚辭
一、簡答題
1.簡述「楚辭」名稱源流。
2.簡述楚辭與賦的區別。
3.簡述識記:屈原生平。
4.簡析《離騷》題義。
5.簡析《離騷》創作時間。
6.簡述《九歌》篇目。
7.簡述《九歌》內容。
8.簡述《九歌》藝術表現的特點。
9.簡述《招魂》的藝術特色。
10.簡述《九辯》題義。
二、論述題
1.試論楚辭產生的相關要素。
2.試論楚辭的文體特點。
3.試論《離騷》的思想內容。
4.試論《離騷》的主要藝術特點。
5.試論《九辯》的藝術特色及其與《離騷》思想、藝術上的異同。
三、名詞解釋
《天問》簡況
第二編 秦漢文學
第一章 秦漢散文
一、簡答題
1.概述《呂氏春秋》簡況。
2.概述《呂氏春秋》的說理方式。
3.概述《諫逐客書》創作緣由。
4.概述秦刻石文的特點。
5.概述《諫逐客書》的主要特點。
6.簡述西漢初期散文概況。
7.簡述晁錯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點。
8.概述西漢中後期散文大勢。
9.桓寬《鹽鐵論》的寫作特點是什麼。
10.《新序》、《說苑》的文學價值是什麼。
11.簡述東漢散文大勢。
12.簡說王充概況。
13.簡說仲長統概況。
二、論述題
1. 王充散文的特點。
2.仲長統散文的特點。
第二章 漢賦
一、簡答題
1.簡述漢賦發展脈絡。
2.漢賦溯源。
3.簡說賈誼騷體賦的創作特點。
4.簡說枚乘開創大賦體式的《七發》及其特點。
5.概述司馬相如生平及作品篇目。
6.簡析《天子游獵賦》創作意圖和客觀效果。
7.概述揚雄生平及賦作。
8.簡說董仲舒的《士不遇賦》。
9.簡說張衡的《二京賦》。
10.簡說趙壹的《刺世疾邪賦》。
二、論述題
1. 試比較賈誼、枚乘賦作的特點,把握漢初辭賦創作的發展趨向。
2. 論揚雄大賦的創作特點。
3. 論班固《兩都賦》。
4. 論張衡在賦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三、名詞解釋
1. 騷體賦
2. 散體大賦
3. 抒情小賦
第三章 司馬遷與《史記》
一、簡答題
1. 簡述班固生平。
2. 概述《漢書》簡況。
3. 簡析班固與司馬遷史學思想與寫作的區別。
4. 簡說《漢書》刻畫人物細膩的特點。
5. 簡說《吳越春秋》與《越絕書》異同。
6. 簡說《吳越春秋》內容及寫作特點。
二、論述題
1. 論司馬遷的生平和創作心態。
2. 論《史記》的成書和體例。
3. 論《史記》描寫人物的藝術特點。
第四章 漢樂府民歌與文人五言詩
一、簡答題
1. 簡述漢代樂府機關職能。
2. 簡述樂府詩歌分類。
3. 簡述漢樂府民歌的保存。
4. 《孔雀東南飛》簡說。
5. 簡說《古詩十九首》及作者。
6. 簡說舊題蘇武、李陵詩。
二、論述題
1. 漢樂府民歌的思想內容。
2. 論漢樂府民歌的藝術特色。
3. 論五言詩的起源與形式。
4. 論《古詩十九首》的時代背景及主要內容。
5. 論《古詩十九首》的藝術成就。
三、名詞解釋
「樂府」
第三編 魏晉南北朝文學
第一章 建安文學
一、簡答題
1. 簡述建安詩壇的時間斷限。
2. 簡述建安風骨形成的原因。
3. 簡述曹操詩歌創作成就。
4. 簡述曹丕對七言詩的貢獻。
5. 簡述建安七子生活道路和文學創作分期。
6. 簡述王粲詩歌藝術特點。
7. 簡述蔡琰生平及作品。
8. 簡述陳琳及其《飲馬長城窟行》。
9. 簡述建安七子不同的文學成就。
二、論述題
1. 試論曹植詩歌的思想內容。
2. 試論曹植詩歌的藝術成就。
3. 試論五言《悲憤詩》內容及藝術特點。
第二章 正始詩歌和西晉文學
一、簡答題
1.簡述正始詩歌的時間限斷。
2.簡述嵇康生平。
3.簡述晉代詩歌風貌。
4. 簡述太康詩風形成的原因。
5. 簡述陸機詩歌內容形式特點。
6. 簡述劉琨經歷機思想的轉變。
7. 簡述劉琨詩歌的特色。
8. 簡述郭璞生平。
二、論述題
1.試論正始政治時局對詩歌創作的影響。
2.試論正始思潮對詩歌創作的影響。
3.試論阮籍生平與思想。
4.試論阮籍《詠懷詩》的藝術成就。
5.試論嵇康詩的特色。
6.試論太康詩歌內容特點。
7.簡論遊仙詩的淵源及內容的二種不同傾向。
8.試論玄言詩產生的原因及發展過程。
9. 試論玄言詩內容與形式特點及文學貢獻。
三、名詞解釋
1. 遊仙詩
2. 玄言詩
第三章 陶淵明
一、簡答題
1.簡述陶淵明的生平。
2.簡述《桃花源記》的思想藝術特點。
3. 簡述《閑情賦》藝術特點。
二、論述題
1. 試論陶淵明的思想記人生境界。
2. 試論陶淵明田園詩的思想內容。
3. 試論陶淵明田園詩的藝術境界。
第四章 南北朝詩文與民歌
一、簡答題
1.簡述南北朝詩歌創作大勢。
2.簡述元嘉詩歌的時間限斷。
3.簡述山水詩形成的原因。
4.簡述永明文學的時間限斷。
5.簡述永明詩歌的創作方向及其背景。
6.簡述梁陳詩歌創作的三種類型。
7.簡述南方詩風對北方詩人的影響。
8.簡述南朝民歌及其保存。
9.簡述北朝民歌風格及其產生的原因。
10.簡述北朝民歌內容與藝術。
11.簡述《木蘭詩》藝術特點。
二、論述題
1.試論元嘉詩歌創作新特點。
2.試論謝靈運山水詩的藝術成就。
3.試論鮑照詩歌的藝術成就。
4.試論永明聲律說及其在詩歌史上的地位。
5.試論謝眺詩歌的藝術成就。
6.試論宮體詩及其特點。
7.試論南朝民歌內容及其產生原因。
8.試論南朝民歌藝術特點。
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小說
一、簡答題
1.簡述志怪小說繁榮的原因。
2.簡述志人小說繁榮的原因。
3.簡述干寶生平。
4.簡述志怪小說的思想藝術特色。
5.《笑林》概述。
6.《西京雜記》概述。
7.簡述劉義慶生平。
二、論述題
1.試論《搜神記》的思想內容和藝術風格。
2.試論《世說新語》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第六章 魏晉南北朝文學批評
一、論述題
1.試論述《典論·論文》的主要內容。
2.試述《文賦》關於創作構思的論述。
3.試論《文心雕龍》的理論體系。
4.試論《詩品》的文學批批成就。
第四編 隋唐五代文學
第一章 隋及初唐詩歌
一、簡答題
1.隋代文學的作者由哪兩類人組成。
2.簡說盧思道代表作品《從軍行》的藝術特點。
3.隋代文學的過渡性質特點。
4.隋代北方文人的詩風具有什麼變化。
5.上官體有何特點。
6.簡說貞觀詩風轉變的風格特徵。
7.虞世南等人所編《北堂書鈔》、《文思博要》、《藝文類聚》等類書的作用是什麼。
8.初唐四傑在創作上有何個性特點。
9.為什麼說宋之問、沈佺期是律詩定型的標志性人物。
10.簡說陳子昂的生平。
11.陳子昂詩歌創作的傾向是什麼。
12.陳子昂的詩歌主張是什麼。
13.簡說陳子昂《登幽州台歌》的風格特點。
14.簡說陳子昂詩歌思想性何干預現實的作用。
二、論述題
1. 概述初唐四傑詩歌的風格特徵。
2. 概述初唐四傑詩歌的創作特點。
3. 試論五言律詩體式定型的意義。
4. 試論陳子昂詩歌的風骨寄興及其對唐詩發展的貢獻。
三、名詞解釋
1. 上官體
2. 律詩
3. 初唐四傑
4. 王楊盧駱
5. 文章四友
6. 沈宋
7. 吳中四士
第二章 盛唐詩歌
一、簡答題
1.簡說王昌齡的生平。
2.簡答王維山水田園詩有何藝術特色。
3.簡說王維《山居秋瞑》的詩境之美。
4.簡說孟浩然的生平。
5.簡說岑參邊塞詩代表作《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的藝術特徵。
6.簡說岑參邊塞詩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藝術特徵。
8. 簡說王之渙《梁州詞二首》「黃河遠上白雲間」的藝術風格。
二、論述題
1. 試論盛唐詩風形成的標志。
2. 試論禪宗對王維詩歌的影響。
3. 試論王維著名山水詩《輞川集二十首》的空境美。
4. 試論孟浩然山水詩的風格特點。
5. 試論王維、孟浩然田園山水詩的不同特點。
6. 崔顥代表作《黃鶴樓》被譽為唐人七律壓卷之作的原因是什麼。
7. 試論高適的邊塞經歷與詩歌創作。
8. 試論高適《燕歌行》的思想感情和藝術特色。
9. 試論岑參的兩次出塞與邊塞詩創作。
三、名詞解釋
1. 王孟
2. 高岑
第三章 李白
一、簡答題
1.簡說李白的生平。
2.簡說李白的思想。
3. 簡說李白借古題寫己懷的代表作品《將進酒》的藝術特點。
4. 簡說李白絕句自然明快的藝術特點。
5. 簡說李白絕句清新俊逸的個性特色。
6. 簡說李白詩歌的主觀色彩。
7. 簡說李白《行路難》的抒情特點。
8. 簡說李白詩歌的想像特色。
9. 簡說李白詩歌的語言風格。
二、論述題
1. 試論李白樂府歌行的藝術特點。
2. 試論李白樂府歌行對唐代歌行格式轉變的貢獻。
3. 試論李白歌行的主要藝術特點。
4. 試論李白詩歌對後世的影響。
三、名詞解釋
1. 李杜
2. 竹溪六逸
第四章 杜甫
一、簡答題
1.簡說杜甫創立的新題樂府。
2.簡說杜甫以時事入詩的新題樂府《兵車行》的創作特點。
3. 杜詩的寫實手法有何特點。
4. 簡說杜甫沉鬱頓挫的創作風格。
5. 簡說杜甫的五律成就。
6. 杜詩五律代表作《春夜喜雨》有何藝術特點。
7. 簡說杜甫的七律成就。
8. 簡說杜詩藝術風格。
9. 簡說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
二、論述題
1. 試述杜詩寫實手法的表現。
2. 試述杜甫《秋興八首》的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
3. 試論杜詩的集大成。
4. 試論杜甫不薄今人愛古人的創作態度。
5. 試論杜甫詩歌兼備眾體。
6. 試論杜詩對後世的影響。
三、名詞解釋
1. 排律
2. 拗體
第五章 中唐詩歌
一、簡答題
1.大歷詩歌有何特徵。
2.簡說韋應物的詩歌風貌。
3. 簡說韋應物山水田園詩特徵。
4. 簡說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意境風格。
5. 簡說大歷十才子詩歌的基本主題。
6. 簡說大歷十才子詩歌的藝術手法。
7. 簡說顧況詩歌的主要風格。
8. 簡說李益詩風的兩重性。
9. 簡說李益邊塞詩的藝術風格和思想內容。
二、論述題
1. 試論韋應物在田園山水詩創作風格轉變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2. 試論劉長卿的創作心態及詩歌風格。
3. 試論大歷十才子作品的藝術特色。
4. 試論顧況和李益詩的風格特點。
三、名詞解釋
1. 大歷十才子
2. 大歷詩風
第六章 白居易與新樂府詩
一、簡答題
1.簡說白居易「文章合事兒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文學理論。
2.簡說白居易《賣炭翁》的思想內容。
3.簡說白居易《長恨歌》的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
4.簡說元稹的生平。
5.元和體的特點是什麼。
6.簡說韓愈的生平。
7.簡說韓愈《山石》詩的散文化風格。
8.簡說李賀《雁門太守行》的藝術特點。
9.簡說劉禹錫的生平。
10.簡說劉禹錫詠史詩的特點。
11.劉禹錫竹枝詞的藝術風格。
12.簡說柳宗元的生平。
13.柳宗元《江雪》、《漁翁》詩的意境與藝術風格。
二、論述題
1.試論中唐詩歌。
2,試論中唐詩歌流派。
3.試論白居易的基本思想。
4.試論白居易諷喻詩、閑適詩、感傷詩的不同特點。
5.試論元稹對新樂府詩創作的推動作用。
6.試論張籍與中堂樂府。
7.試論王建的樂府詩和宮詞特徵。
8.試論孟郊詩的苦吟特徵。
9.試論李賀詩歌的藝術特色。
10.試論劉禹錫詩歌的總體藝術特色。
11.試論柳宗元詩歌的主要內容。
三、名詞解釋
1.元白
2.元和體
3.長慶體
4.韓孟
第七章 古文運動與韓柳散文
一、簡答題
1.簡說韓愈在文體改革上的徹底之處。
2.柳宗元傳記文學有何特點。
3.簡說古文運動。
二、論述題
1.為什麼說中唐古文運動是我國散文發展史上的一個轉折點。
2.試論唐代古文運動的起因。
3.試論韓、柳古文理論對散文革新運動的推動作用。
4.試論韓愈古文成就的表現。
5.試論柳宗元山水游記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6.試論柳宗元對文學散文的貢獻。
7.試論晚唐諷刺小品文的成就。
三、名詞解釋
韓柳
第八章 晚唐詩歌
一、簡答題
1.簡說李商隱的政治諷喻詩。
2.簡說李商隱的詠史詩。
3.簡說李商隱無題詩的內容和特徵。
4.簡說杜牧七絕詠史詩及二十八字史論之譽。
5.簡說苦吟詩人賈島及其詩歌創作。
6.姚合詩為何被稱為武功體。
7.簡說皮日休的樂府詩。
8.簡說陸龜蒙詩的江湖隱逸詩風調。
二、論述題
1.試論晚唐詩的風格特點。
2.試論李商隱無題詩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3.試論杜牧詩歌創作的的藝術成就。
4.試論許渾詩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5.試論賈島和姚合詩的苦吟與孟郊詩的苦吟之異同。
6.試論司空圖的「象外之象、韻外之致」說。
第九章 唐代小說與講唱文學
一、簡答題
1.簡說唐傳奇與六朝志怪的區別。
2.簡說唐傳奇的初興期。
3. 簡說唐傳奇的繁榮時期。
4.簡說變文額取材類別。
5.簡說變文的特徵。
二、論述題
1. 試論唐傳奇興盛的原因。
2. 試論唐傳奇發展的三個時期及其代表作品。
3. 試論唐傳奇的藝術成就。
4. 試論唐傳奇的影響。
5. 試論俗講的內容及特點。
三、名詞解釋
1. 唐傳奇
2. 變文
3. 俗講
第十章 唐五代詞
一、簡答題
1.簡說詞的起源。
2.簡說敦煌曲子詞與早期文人詞的區別。
3.簡說韋庄《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的藝術風格。
4.簡說溫韋並稱及其藝術表現手法。
5.簡說馮延巳的婉約詞和優美意境。
6.簡說李煜詞的內容和詞境。
二、論述題
1.試論敦煌曲子詞。
2.試論晚唐五代詞的表現內容和表現形式特點。
3,試論溫韋詞藝術特點的異同。
4.試論花間詞風對後世的影響。
5.試論李煜前期詞與後期詞的不同。
第五編 宋代文學
第一章 歐陽修與北宋詩文革新運動
一、簡答題
1.試論宋代詩文革新運動的成就和影響。
二、論述題
1.宋代詩文革新運動在理論上主要提出了哪些問題?
2.歐陽修在詩文革新運動中做出了哪些重要貢獻?
第二章 蘇軾
一、簡答題
1. 試論蘇軾在文學創作的理論上有哪些寶貴見解?
2.試論蘇軾在我國詞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對詞的發展作出了哪些重大貢獻。
二、論述題
1.試論蘇軾詩歌創作的特點。
2.舉例說明蘇軾散文「文理自然,姿態橫生」的獨特風格。
3.試論蘇軾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與影響。
第三章 北宋前期的詞
一、簡答題
1.柳永詞有哪些特點?他對宋詞的發展作出了哪些貢獻?
2.簡述周邦彥詞在藝術上的主要成就以及對宋詞發展的貢獻。
3.試以柳永的《雨霖鈴》與秦觀的《滿庭芳》為例,說明柳詞和秦詞的不同。
4.簡析柳永《望海潮》的藝術特色。
二、論述題
1.試論北宋前期婉麗詞風形成的原因。
第四章 北宋後期的詩詞
一、簡答題
1.簡述北宋詞人對唐詩的師承關系。
2.試比較梅堯臣、蘇舜欽詩歌在內容與風格上的異同。
二、論述題
1.試論周邦彥的詞在藝術技巧上取得的成就。
第五章 南宋初期的文學
一、簡答題
1.簡述姜夔在中國詞史上的地位和貢獻。
2. 李清照《聲聲慢》的開頭一連用了十四個疊字,這樣處理有什麼作用?三句之間的關系如何?
二、論述題
1.舉例說明李清照詞的思想內容。
2.試論李清照詞的藝術特點。
第六章 南宋中期的文學
一、簡答題
1.范成大的田園詩與王維、孟浩然的田園詩有何異同?
2.陸游詩歌哪些方面似杜甫,哪些方面似李白?
3.試述陸游《關山月》一詩的思想內容。
4.簡析《書憤》一詩,說明陸游詩歌善於以概括手法反映現實的特點。
5.陸游詩歌反映現實和表現理想時,在藝術方法上有何主要不同?
二、論述題
1.舉例說明陸游詩歌的藝術成就。
第七章 辛棄疾與辛派詞人
一、簡答題
1.張元乾的《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謫新州》是一首送別詞,但寫得很有特色,試簡析之。
2.辛棄疾的抱負與遭遇同他的詞風有什麼關系?
3.試以《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為例,說明辛棄疾愛國詞在內容上的主要特點。
4.簡述辛棄疾愛國詞的藝術特點。
5.簡述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的抒情特點。
6.蘇軾、辛棄疾二人的豪放詞有何主要異同?
二、論述題
1.舉例說明辛棄疾詞的思想內容。
2.舉例說明辛棄疾詞的藝術手法。
第八章 南宋後期的文學
一、簡答題
1.南宋詞的思想內容與南宋的社會斗爭關系怎樣?
2.簡析文天祥《過零丁洋》的思想內容。
二、論述題
1.歐陽修的散文風格是怎樣的?以《五代史伶官傳序》為例說明之。
2.王安石散文的風格特色怎樣?以《答司馬諫議書》為例說明之。
第九章 話本
一、簡答題
1.「說話」與「話本」有何區別?
2.「評話」與「話本」有何區別?
3.為什麼說話本產生是中國小說的一大變遷?
二、論述題
1.試論話本的藝術成就及影響。
第六編 元代文學
第一章 元雜劇
一、簡答題
1.簡述元雜劇的基本的體制特點。
2.簡述元雜劇的發展情況。
3.簡述元雜劇的體裁特點。
4、簡述元雜劇繁榮興盛的主要原因。
二、論述題
1.試論述元雜劇興盛的原因。
2.元雜劇的傑出成就主要是什麼?在我國文學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第一章 關漢卿
一、簡答題
1.簡述《竇娥冤》情節結構的藝術特點。
二、論述題
1.試論述竇娥悲劇產生的根源及竇娥的主要性格。
2.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是關漢卿雜劇的一個重要的藝術特色,試舉例說明。
3.對竇娥的封建道德觀念應如何認識?
第二章 王實甫《西廂記》
一、簡答題
1.簡述《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長亭送別」的語言特色。
二、論述題
1.試論述《西廂記》的主要藝術成就。
第三章 元代前期其他雜劇作家
一、簡答題
1.簡析《漢宮秋》第三折的藝術特色。
2.簡析《李逵負荊》中李逵地性格特徵。
3.談談《倩女離魂》浪漫主義手法的運用。
4.《趙氏孤兒》悲壯感人的原因何在?
二、論述題
1.《西廂記》的反封建思想傾向和積極的社會意義主要表現在哪裡?
2.《西廂記》的喜劇色彩主要表現在哪裡?
3.《西廂記》是怎樣刻畫崔鶯鶯叛逆性格的?
4.為什麼說「拷紅」一折最充分地表現了紅娘的性格。
5.舉例說明「長亭送別」地特色。
第四章 元代南戲
一、簡答題
1.簡析《琵琶記·糟糠自厭》中趙五娘的形象。
2.簡述《琵琶記》結構的藝術特色。
3.簡析《拜月亭》中王瑞蘭的人物性格。
4.簡述《拜月亭》戲劇情節的藝術特色。
第六章 元代散曲
一、簡答題
1.簡述散曲的體裁特點。
2.簡析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思想內容的深刻性。
第七章 元代詩文
第七編 明代文學
第一章 《三國演義》
一、簡答題
1.簡述《三國演義》的語言特點。
2.簡述《三國演義》對明代長篇歷史小說的影響。
二、論述題
1.試論述〈〈三國演義〉〉的「奸絕」形象。
2.試論述〈〈三國演義〉〉中三絕(智絕諸葛亮、奸絕曹操、義絕關羽)形象之一。
第二章 《水滸傳》
一、簡答題
1.簡要分析李逵、魯達、武松、林沖等人物的思想性格。
2.分析《智取生辰崗》的思想內容,人物性格和藝術特點。
二、論述題
1.怎樣認識宋江這個人物?怎樣認識梁山義軍的招安結局?
第三章 《西遊記》
一、簡答題
1.簡要分析《西遊記》的浪漫主義藝術特色。
二、論述題
1.試論述《西廂記》的主要藝術成就。
第四章 《金瓶梅》及其他長篇小說
一、論述題
1.《金瓶梅》在我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2.《金瓶梅》描寫人物方面有哪些特點。
第五章 明代擬話本
第一節 馮夢龍與「三言」
第二節 凌濛初與「二拍」
一、簡答題
1.舉例說明市民意識在明代短篇小說中的反映。
2.簡述明代短篇小說發展的大致輪廓。
3.簡要分析杜十娘的思想性格。
第六章 明代戲劇與湯顯祖的創作
一、簡答題
1.簡述明代戲劇發展的基本輪廓。
2.簡述《浣溪紗》在思想和藝術方面的主要成就。
3.簡要分析杜麗娘的思想性格。
4.簡述《牡丹亭》的浪漫主義特色。
二、論述題
1.明代中葉以後,戲曲出現蓬勃發展的局面,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2.試述「臨川派」和「吳江派」的藝術主張。
3.《驚夢》一出是怎樣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的?
第七章 明代詩文與散曲
一、簡答題
1.簡述明代散文發展的基本情況和明中葉散文流派的文學主張與創作傾向。
2.明代詩歌有哪些流派?各流派主要的文學主張有哪些?應該怎樣評價它們在文學史上的作用?
第八編 清及近代文學
一、簡答題
1.《登泰山記》在寫作上有何特點?
2.納蘭性德德詞為什麼有哀怨愁苦德情調。
3.試述《哀鹽船文》德藝術特色。
4.試析龔自珍《己亥雜詩》(「浩盪離愁白日斜」)。
5.談談黃遵憲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第二章 蒲松齡及其它文言小說
一、論述題
1.簡述《聊齋志異》在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發展史上的地位。
2.分析《嬰寧》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
第三章 吳敬梓及其它長篇小說
一、論述題
1.怎樣理解《儒林外史》不僅是一部儒林醜史,也是一部儒林痛史?
2.根據《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與基本諷刺手法,簡析范進、嚴貢生兩個人物形象。
第四章 曹雪芹與《紅樓夢》
一、論述題
1.簡析賈寶玉、林黛玉的叛逆性格。
2.簡析薛寶釵形象。
3.試論述《紅樓夢》研究的主要發展概況。
第五章 清代戲劇
一、論述題
1.蘇州派戲曲家在創作上有何特點。
2.《清忠譜》在戲曲發展史上有什麼特殊地位?
3.聯系作品實際,說說《長生殿》愛情描寫的特點。
4.《長生殿》和《桃花扇》在思想內容上有何共同傾向?
第六章 近代文學
一、簡答題
1.談談黃遵憲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2.何謂「新小說」?它在中國小說發展史上有何意義?
3.近代文學中古典小說的衰落表現在哪些方面?

『貳』 學習中國古代歷史與文化應具備哪些基本知識

准備一本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再准備一本繁簡字對照表。還有就是你的興趣了,中國古代歷史與文化太寬泛,這樣你會無從下手,建議你從自己最喜歡的部分下手。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叄』 中國古代文化歷史所必須知道的常識

【禮教】
《金剛經》是(佛教)著作
唐朝六渡日本宣揚佛教為當時兩國邦交做出巨大貢獻的是(鑒真)
道教創始於(東漢)注1
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其中祭祀活動被稱為(吉禮)注2
按照古人的飲食禮儀,在上一道燒魚時應該(魚尾向著客人)
俎是古時的一種禮器,為祭祀時使用,用途是(宰殺和擺放祭祀用的牲畜)
古人以「孝悌」為美德,其中悌指的(尊敬兄長)
古人講究尊稱禮節,談到對方父親一般稱為(令尊)
古人講究謙辭禮讓,談到自己兒子一般稱為(犬子)
古人稱呼自己父親的侄女婿為(堂姐夫/妹夫)
古人稱「拙荊」指(自己的妻子)
古人稱「連襟」指(姐妹之丈夫)
在古代,下列哪個詞語中用來稱呼對方妻子(令困)

【歷史常識】

下列年代相對最早的一個朝代或時期是(漢)
東晉和西晉的順序是(先有西晉後有東晉)
唐朝前是(隋朝)
唐朝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下面哪個省不在三省之列(下書省)注3
南北朝時期的南朝不包括(楚)
下列朝代按時間順排列應為(夏商周)
曾經東征高麗的隋煬帝名叫(楊廣)
著名的陳勝吳廣起義地點大澤鄉在哪個省(安徽)
不屬於二十四史的史書是(史通)
李世民在位期間的治平局面稱為(貞觀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國號是(貞觀)
唐朝的開國皇帝是(唐太祖)
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建造者是(李冰)
墨子屬於(墨家)
莊子屬於(道家)
提倡「兼愛,非攻」的是(墨家)

【琴棋書畫】

被稱為酒仙的是(李白)
「說琴諫國王」所說的是(鄒忌諫齊王)
我國古代最早出現的樂器是哪一類(吹奏樂器)
五音是(宮商角徵羽)不包括(雅)
吹奏橫笛的正確口型應該是(嘴角向兩邊)
古人所稱的「鍬秤」指的是哪種物品(棋盤)
中國象棋棋盤上的「米」字形方框叫做(九宮)
以下哪一個是象棋中不會出現的走法(象四進五,士二進四)
關於象棋的說法錯誤的是(兵和卒只允許前行,不能後退和平移)
以下關於象棋的說法,哪個是正確的(象棋起源較早,戰國時期就已有記載)
關於圍棋的說法錯誤的是(圍棋的棋子分數量同的黑白子)
圍棋開局的落子規則是(執黑先行)
圍棋的棋盤圖案是(橫豎十九條直線)
圍棋棋子緊鄰的直線交叉點成為(氣)
被稱為「文房四寶」的是(筆墨紙硯)
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是(王羲之的蘭亭序)
被譽為「書聖」的是(王羲之)
被譽為「草聖」的是(張旭)
有畫聖美譽的吳道子是哪朝人(唐朝)
我國第一部系統分析字形和考求字義的字典是(說文解字)注4
著名的《女史箴圖》是哪位畫家的作品(顧愷之)
「夢幻西遊」四個字一共由多少筆畫組成(三十二畫)
「唐」(十畫)
「朝」(十二畫)
「長安」(十畫)

【唐詩】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這首膾炙人口的《俠客行》出自(李白)
「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出自(《長恨歌》)
被稱為樂府雙壁的是《孔雀東南飛》和(《木蘭詩》)
古詩名句「夕陽無限好」的下句是(只是近黃昏)
古詩名句「前山鳥飛絕」的下句是(萬徑人蹤滅)
古詩名句「舉杯邀明月」的下句是(對影成三人)
古詩名句「男兒何不帶吳鉤」的下句是(收取關山五十州)
古詩名句「東邊日出西邊雨」的下句是(道是無晴還有晴)
古詩名句「正是江南好風景」的下句是(落花時節又逢君)
古詩名句「黃鶴一去不復返」的下句是(白雲千載空悠悠)
古詩名句「千里鶯啼綠映紅」的下句是(水村山郭酒旗風)
古詩名句「仰天大笑出門去」的下句是(我輩豈是蓬蒿人)
古詩名句「十年一覺揚州夢」的下句是(贏得青樓薄倖名)
古詩名句「今日聽君歌一曲」的下句是(暫憑杯酒長精神)
古詩名句「幾處早鶯爭暖樹」的下句是(誰家新燕啄春泥)
古詩名句「黃河遠上白雲間」的下句是(一片孤城萬仞山)
古詩名句「可憐九月初三夜」的下句是(露似珍珠月似弓)
古詩名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的下句是(無人知是荔枝來)

【古代常識】

下列哪個稱呼是表示「情投意合,友誼深厚的朋友」(莫逆之交)
古代所稱「不惑之年」是指(四十歲)注5
古代所稱「垂髫」只說女子(十三歲)
古代稱20歲的少年為(弱冠)
古代的「鼎」最初是一種(炊具)
古語所稱「按圖索驥」的驥是(良馬)
古代文人所稱的「懷袖雅物」是(扇)
古代科舉考試按順序排列需要經過(鄉試會試院試殿試)注6
下列不屬於二十四史的史書的是(史通)
五嶽之說自古就有,其中衡山被稱為(南嶽)注7
古代地理所稱「陽」指的是(山南水北)
古人的「謚號」指的是(帝王所專用的稱號)
我國古代四大藝術是指(棋琴畫書)
人們所稱的「三伏」出現在農歷的(六月)
下列屬於十二地支的是(午)注8
古人用「六畜興旺」形容家境繁榮,其中六畜指(豬馬牛羊犬雞)
左遷指的是(降官)注9
古代人所說的「寒舍」是指(自己的住房)
「四書五經」中的四書是(論語孟子中庸大學)
長城修建後關內關外的說法中「關」指的是(山海關)
古代「上元節」是指(元宵節)注10
古代「重陽節」是指(農歷九月初九)
重陽節喝的是(菊花酒)
古語所稱「細軟」是指(錢財)
凌晨1:00至3:00古代稱為(丙夜)
古時的二更相當於現在的(1-3點)
在我國古代,下列哪個時段指現在的19:00-21:00(黃昏)
我國農歷把每月初一稱為(晦日)

【工藝建築】

以下哪個是古代著名「唐三彩」工藝中的基本色彩之一(白色)
我國古代稱為「千年冰」的是(水晶)
我國古代稱為「吉金」的是(青銅)
關於白玉的是(水井)
我國被稱為「建築業鼻祖」的是(魯班)
古人把硝石裝在竹筒里點燃,產生了火葯爆竹,最初用來(驅散瘟疫,鎮妖避邪)
唐朝著名醫生孫思邈曾為四大放明之一(火葯)做出過卓越貢獻
東漢時期發明的「水排」作用在於(提高冶鐵質量)
最早的手工藝品是(瓷器)
著名的「趙州橋」位於(河北省)

【茶酒中葯】

龍井茶屬於(綠茶)
古人泡茶注重用水,以下被視為上等茶水的是(山泉水)
我國第一部詳細記述茶藝的著作是(唐代陸羽的《茶經》)
我國古代釀酒的主要原料是(糧食)
以下最早在中國出現的酒是(黃酒)
「煮酒論英雄」的典故發生在(三國時期)
「交杯酒」一般出現在哪種場合(結婚喜宴)
中草葯里的「三七」的入葯部分實際是植物的(莖)
中草葯里的「甘草」的入葯部分實際是植物的(根)
中草葯人參主要功效是(補氣固元,生津安神)
中葯配葯有「十八反十九畏」的基本禁忌,一般不可同時入葯的是(乾草和甘邃)
下列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一味中葯是(金銀花)
提出「望聞問切」等醫療手段的是(扁鵲)
古代醫學著作《傷寒雜病論》的作者是(張仲景)
古代所稱的「杏林高手」是指(醫術高明之人)

【游戲知識】

魔族門派中只收男弟子的門派是(獅駝嶺)
人族門派中只收女弟子的門派是(女兒村)
一隻召喚獸出戰多場卻沒有損失忠誠度和壽命,可能是因為(是在擂台切磋)
戰斗中捕捉怪物的快捷鍵是(Alt+G)
召喚獸是否聽從主人的召喚出戰,取決於它的(忠誠度)
能夠提高防禦力的寶石是(月亮石)
下列具有補充氣血功效的裝備特技是(氣歸術)
下列具有補充魔法值功效的裝備特技是(凝氣決)
五行相剋相生注11

【注釋】

道教創始於東漢,創始人為張道陵,奉老子為教主,大家勿將道教和道家兩個概念混淆。
中國古代「五禮」為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
關於六部:[吏部]其職責為官職任免升調[戶部]其職責為土地稅收戶口 [禮部]其職責為典禮科舉學校[刑部]其職責為司法刑獄案件
[兵部]其職責為軍事軍隊邊防[工部]其職責為工程營造水利
各部長官為尚書,副職為侍郎
中國古代文化史上的「第一」主要是唐朝之前的(畢竟游戲的時代背景為唐朝,考試題目不應超越歷史)為大家羅列一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第一部軍事著作《孫子兵法》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第一部斷代史《漢書》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第一部葯典《神農本草經》第一部神話小說《搜神記》第一部中醫學典籍《黃帝內經》第一部農業網路全書《齊民要術》
中國古代年齡稱謂我為大家整理如下
類別 含義 類別 含義
襁褓 未滿周歲的嬰兒 而立之年 30歲
孩提 2—3歲的兒童 不惑之年 40歲
垂髫 幼年(又叫總角) 知命之年 50歲
豆蔻 女子13歲 花甲之年 60歲
及笄 女子15歲 古稀之年 70歲
加冠 男子20歲(又叫弱冠) 耄耋之年 80,90 歲
頤之年 100歲

6.古代科舉考試(起於隋代,盛於明清)

等級 含義
院試 又叫童試,縣級考試,童生參加,考上為生員,即秀才
鄉試 又叫秋闈,省級考試,生員參加,考上為舉人
會試 又叫春闈,國家級考試,舉人參加,考上為貢士
殿試 國家級考試,皇帝主考,貢士參加,考上為進士

7.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8.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

9.古代官職詞語

類別 拜除 遷翟 左遷 罷黜 徵辟 出徙 乞骸骨
含義 受官 陞官 降官 免官 招聘 京官調任地方官 大臣辭職

10.古代主要節日

類別 含 義 類別 含 義
元日 正月初一
七夕 七月初七,婦女乞巧

人日 正月初七,主小孩
中元 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節

上元 正月十五,又叫燈節
中秋 八月十五

社日 春分前後,祭祀祈禱農事
重陽 九月初九

寒食 清明前兩日,禁火三日(介子推)
冬至 節氣的起點

清明 四月初。掃墓。祭祀
臘日 臘月初八

端午 五月初五(屈原)
除夕 一年的最後一日的晚上

11.天地萬物都存在著金、木、土、水、火五種屬性,稱之為五行。而五行之間又有相剋的關系,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循環不斷,生生不息

【補充】

還有些其他科舉考試中題目所涉及的方面
1中國古代十大名曲
[高山流水]分古琴和古箏兩種版本
[廣陵散]作者為嵇康,古箏演奏
[平沙落雁]琵琶演奏
[梅花三弄]笛子演奏
[十面埋伏]琵琶獨奏
[夕陽蕭鼓]琵琶獨奏
[漁樵問答]古琴名曲
[胡笳十八拍]作者為蔡文姬,枇杷古曲
[漢宮秋月]琵琶演奏
[陽春白雪]琵琶套曲
我國的三大國粹:中國畫,中國醫學,中國京劇
我國的四大名亭:醉翁亭,陶然亭,愛晚亭,湖心亭
我國的四大名樓:岳陽樓,黃鶴樓,藤王閣,大觀樓
我國詩歌史上的雙璧:[孔雀東南飛][木蘭詩]
〈〈水經注〉〉是漢代桑欽的一部河道學專著
三國時代數學家劉徽提出了圓周率計算方法割圓法
隋朝工匠李春建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橋
關於科舉考試題目所涉及的知識甚廣,收集整理上有一定難度,借鑒了游戲論壇的的幾位作者的文章,但我撰寫此文的主要目的在於擴充玩家對於題目的認知廣度,作者學識畢竟有局限性,有不當錯誤之處請各位指出和我交流討論,在此感謝一直為我提供幫助的廣東區清輝圓的夢幻西遊玩家。

一、年齡稱謂

01、襁褓:未滿周歲的嬰兒
02、孩提:指2——3歲的兒童
03、垂髫: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
04、豆蔻:指女子十三歲
05、及笄:指女子十五歲
06、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
07、而立之年:指三十歲
08、不惑之年:指四十歲
09、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10、花甲之年:指六十歲
11、古稀之年:指七十歲
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歲
13、期頤之年:一百歲

二、明清科舉考試(起於隋代,盛於明清,清光緒31年廢止)

(1)等級:院試(又叫「童試」,縣級考試 ,童生參加,考上為「生員」,即「秀才」。)
鄉試(又叫「秋闈」,省級考試,生員參加,考上為「舉人」。)
會試(又叫「春闈」,國家級考試,舉人參加,考上為「貢士」。)
殿試(國家級考試,皇帝主考,貢士參加,考上為「進士」。其中,第一名叫「狀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內容:四書五經等,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

三、古代主要節日

(0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開始。
(02)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03)上元:正月十五,張燈為戲,又叫「燈節」
(04)社日:春分前後,祭祀祈禱農事。
(05)寒食:清明前兩日,禁火三日(吳子胥)
(06)清明:四月初,掃墓、祭祀。
(0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劃龍(屈原)
(08)七夕:七月初七,婦女乞巧(牛郎織女)
(09)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節」
(10)中秋:八月十五,賞月,思鄉
(11)重陽: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災
(12)冬至:又叫「至日」,節氣的起點。
(13)臘日:臘月初八,喝「臘八粥」
(14)除夕:一年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初舊迎新

四、古代的刑罰

(01)黥刑:又叫「墨刑」,額頰上刺字塗墨。
(02)劓刑:割鼻子
(03)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
(04)刖刑:將腳砍掉(和氏璧)
(05)宮刑:又叫「腐刑」,去掉男子生殖器(司馬遷)
(06)臏刑:剔去膝蓋骨(孫臏)
(07)大辟:砍頭
(08)炮烙:將人燒烤死
(09)車裂:又叫「五馬分屍」(商鞅)
(10)湯鑊:將人煮死
(11)腰斬:從腰部斬籪
(12)凌遲:又叫「千刀萬剮」
(13)棄市:暴屍街頭

五、古代紀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干支紀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來紀年的方法。其特點是:
A、天乾和地支各一位組成一個紀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乾和地支的相配永遠是單數對單數、雙數對雙數,不可能出現奇偶相組合。
C、60年一循環,周而復始。
*將公歷年換算成干支年的方法(略)
(2)年號紀年:從漢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號,後就用帝王年號來紀年。 如:康熙元年等。
*年號紀年和干支紀年可兼用,如:順治二年乙酉四月
(3)王公年次紀年:用於春秋戰國時代的一種紀年方法,如:趙惠文王十六年

六、有關官職的問題

1、詞語
(1)授官:除 拜
(2)陞官:遷 擢
(3)降官:謫 左遷
(4)免官:罷 黜
(5)招聘:征 辟
(6)京官調任地方官:出 徙
(7)大臣辭職:乞骸骨
2、六部:
(1)吏部(官職任免升調等)
(2)戶部(土地稅收戶口等)
(3)禮部(典禮科舉學校等)
(4)刑部(司法刑獄案件等)
(5)兵部(軍事軍隊邊防等)
(6)工部(工程營造水利等)
*「六部」是漢以後的中央官職,各部長官為尚書,副職為侍郎

『肆』 中國古代史知識點的重點

(一) 先秦:(祖國歷史的光輝開端)
1、 夏商周斷代工程相聯系的禪讓制(辨證分析),世襲宗法制,商湯滅夏,武王克商(性質)。
2、 甲骨文,*青銅器,人牲和殉葬。
3、 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內容、實質。
4、
全面理解和說明春秋到戰國時期我國社會由奴隸社會瓦解到封建制度確立,分裂割據走向統一集權,民族融合局面出現的歷史發展趨勢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表現。*

5、 正確評價春秋戰國期間的兼並戰爭。*
6、
商鞅變法的背景,內容,作用和實質*(是在經濟,政治上確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樣體現和完成春秋戰國以來的歷史發展趨勢。)
7、 戰國時封建經濟發展的具體成就(鐵器、牛耕、水利、手工業和商業)
8、 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原因,流派,內容,結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9、 天文、醫學(具體細節)和詩經。
10、 孔子(重點)、荀子,孟子,韓非和屈原。*
說明:先秦時期多年未出大題,一定要注意復習到位,特別是百家爭鳴,春秋戰國的社會發展趨勢。此階段也可以和秦漢或者明清時期結合起來考察。

(二) 秦漢(多民族大一統的封建社會的形成、鞏固、問題和演變成分裂):
1、 秦統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條件。
2、 秦始皇建立和鞏固統一和中央集權的措施。
3、 兩漢休養生息原因,措施*(高、文、景、光)和作用。
4、 兩漢的經濟(水利、工具和手工業)。文景之治和光武中興。
5、 從多反面分析秦亡漢興的原因。
6、 秦皇、漢武多方面的活動。
7、 理解和評價焚書坑儒、獨尊儒術。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內容,作用*。
8、 自春秋、戰國經秦到西漢治國思想的變動和影響。*
9、 王莽改制的原因,內容,結果。(辨證的評價)
10、 秦漢與匈奴,西域,越族的關系;
11、 張騫和班超的貢獻;絲綢之路。*
12、 造紙術,地動儀,張衡,華佗,王充,司馬遷和《史記》,數學和封建教育。
13、
秦漢出現的封建社會的社會問題及表現。*(土地兼並、政治腐敗[暴政、外戚、宦官、昏君、貪官污吏]、地方割據,思想專制、農民起義。)

14、
秦漢是對後世具有開創性的朝代,秦漢奠定了我國後來2000年封建社會的基本格局,基本特點。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實?(統一的國家格局;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政治格局;多種土地制度基礎上的的封建小農經濟格局;以漢族為主體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對外交流的開放格局;以儒家為主體重倫理的思想格局;以應用技術為主的領先世界的傳統科技與文化格局。)*

(三)、三國兩晉南北朝(封建國家的分裂到統一;封建經濟破壞、恢復和南方的開發;少數民族的內遷、封建化和大融合;士族制度。)
1、 三國鼎立的形成原因和正確評價三國的歷史地位。*
2、 重點掌握曹操和諸葛亮
3、 一次短暫的統一;兩次失敗的南下統一;三次以少勝多的戰役(原因,異同,結局);四次短暫的北方統一。
4、 南北朝時南北雙方在各自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特色。*
5、 南方開發的原因和影響。
6、 全面深刻的理解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內容和意義*(經濟意義,政治意義,民族意義)
7、 民族大融合局面形成的途徑。
8、 分析此階段分裂中孕育的統一因素。*
9、 范縝,圓周率,《齊民要術》,書法和陶淵明。
(四)隋唐(封建社會的盛和衰)
1、 隋大統一的歷史原因。秦和隋的相似性。*
2、 隋承前啟後的歷史地位。
3、
全面細致的識記大運河的分段、起止點、溝通河流。理解大運河開鑿的原因,影響。正確看待歷史上不同人物對大運河的評價。*
4、
多方面(從統治者作為,從制度,從科技,從水利,從民族交往,從中外交流等)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啟示*。(尤其從制度分析。)

5、 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的活動和評價。
6、 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均田制,租庸調制,府兵制的實施原因、目的,作用和其間的聯系,後來的破壞*。
7、 全盛時期的表現(經濟、政治、民族、對外、文化。)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
8、 長安。
9、 唐中央政權和邊疆民族關系的史實,共性。與漢民族關系的異同點。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10、 唐朝對外交往和漢的不同之處及其成因。對外交流的具體史實。
11、 深刻理解兩稅法的實施和影響。*
12、 多方面分析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原因和啟示。*
13、 唐文化。唐詩、韓愈和柳宗元。莫高窟,繪畫,書法,封建教育,醫學,孫思邈和《唐本草》。
說明:歷來是高考之重點和熱點區域,應注意。核心是盛與衰。
(五)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元(封建國家的分裂走向統一;中央集權的加強;封建經濟的突出發展,商業和重心南移;多民族政權的對峙,交流和民族大融合;外貿;應用科技和封建文化的繁榮。)
1、 評價五代十國的歷史地位*。注意其特色和三國時期的比較。
2、 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和積極消極影響。*
3、 正確看待兩宋和遼、西夏、金之間的和與戰。透過現象看本質。
4、 兩宋政治格局的基本特點對民族關系、經濟發展、對外交流,文化發展的影響。*
5、 王安石變法的背景、內容和作用。*正確評價。
8、 五代十國圖,宋遼夏,宋金對峙圖,契丹,黨項,金文字。
9、 元朝統一的原因。元朝的歷史地位*(大統一,大融合,大制度,大工程,大交通,大開放)和元的大運河。
10、 元朝對西藏和台灣的管轄。*
11、 宋東京(比較唐長安。),元大都。
12、 三大發明,*教育,資治通鑒,清明上河圖,書法宋詞。
說明:此階段學習的重點一是民族關系;一是從宋太祖到王安石變法的內在聯系;一是少數民族的封建化。
(六)明清(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封建社會的由盛轉衰。)
1、 明太祖休養生息的措施。
2、 明清君主專制的空前加強的原因,措施,實質。八股文,軍機處。
3、
明清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原因表現,中西萌芽後面臨的不同經濟、政治、外交、思想環境。深刻理解封建制度對資芽的阻礙。*
4、 理解一條鞭法和地丁銀制度。
5、 辨證分析鄭和下西洋的原因和影響。把其與新航路的開辟做比較。*
6、 明清歷史發展最突出的本質趨勢在經濟、政治、思想、外交上的反映。*
7、 明清對外交往的新情況和外交變化。與宋元對外關系的不同點和原因。*
8、 識記清朝前期鞏固多民族國家、捍衛主權的措施。
9、 明太祖,康熙,乾隆和雍正。*
10、 澳門問題,鄭成功收復台灣和清統一台灣。
11、 黃宗羲的政治、經濟主張的背景,評價。與商鞅、韓非、董仲舒的比較。*
12、 科技和文化領域
的雙重性和兩面性。小說,民主思想,總結性的科技巨著。教育。(文學繁榮科技落;總結居多創新弱;專制居主和民主思想並存;交流減少轉為弱勢文化。)

13、 辨證看待康乾盛世與封建社會沒落的關系。
14、 清朝的疆域。注意我國歷史上對東北,西北,西南(包括西藏),台灣的管轄。
說明:此階段應注意:統一,資芽,沒落,鞏固。
總之,一部中國古代史,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長期處於世界領先位置。統一與分裂,治世與亂朝,融合與隔閡,明主和昏君,交流和封閉……,耐人尋味。

『伍』 中國文學史必背知識點匯總


詩說:;1、出自於《國語·周語上》;2、一種關於《詩經》收集的說法;;3、「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采詩說:;刪詩說:;1、由司馬遷提
出的《詩經》形成的說法;;2、司馬遷說在孔子時有3000多首詩,孔子選出合;3、這個說法不準確;;吳越春秋:;1、東漢末年的一部雜史;;2、作者
是越曄;;3、寫春秋末年吳、越爭霸的歷史;;古文運動:;1、中唐時期發

下載:70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知識點整理.Doc
123

獻詩說:
1、出自於《國語·周語上》
2、一種關於《詩經》收集的說法;
3、「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
采詩說:
刪詩說:
1、由司馬遷提出的《詩經》形成的說法;
2、司馬遷說在孔子時有3000多首詩,孔子選出合乎禮儀的305首組成《詩經》;
3、這個說法不準確;
吳越春秋:
1、東漢末年的一部雜史;
2、作者是越曄;
3、寫春秋末年吳、越爭霸的歷史;
古文運動:
1、中唐時期發起的一起由駢體一以散體的文體與文風的革新運動;
2、主張「主以明道」
3、主要作家有韓愈和柳宗元;
九歌的藝術特色:
1、寄託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規諷之意;
2、神靈的價格化;
3、具有奇特瑰麗,色彩斑瀾的藝術境界;
陳子昂對唐詩的發展所起的推進作用:
1、復歸風雅成為盛唐歌行即將到來的序曲;
2、陳詩壯偉之情和豪俠之氣有盛唐詩歌的風貌;
3、其提倡風骨和寄興,對詩歌的發展有很大的推進作用
談論杜甫詩歌「詩史」的性質;
1、寫安史之亂前後的社會現實;
2、借記事以抒情,表達愛國憂民的精神;
3、以時事入詩,具有寫實性;
簡述李斯創作的基本情況及其特點
1、其創作主要包括奏議文和刻石文;
2、以《諫逐客書》為代表的奏議文,鋪陳排比,有縱橫之氣;
3、其刻石文四言為句,三句為韻,形式獨特,鋪敘歌頌,氣度宏大;
天問:
1、屈原創作的奇特的詩歌;
2、針對自然現象、神話傳說、遠古歷史、社會現象提出了107個問題;
3、表現了詩人見識廣博、勇於懷疑和批判的精神;
駢文:
1、一種具有均衡對稱之美的文體;
2、駢文的特徵是:對偶、用典、聲律和詞藻;
盛唐邊塞詩派:
1、以高適、岺參為代表的邊塞詩人群體;
2、他們的詩主要以邊塞生活為主要題材;
3、他們的邊塞詩寫得雄壯美,有一種慷慨悲涼之美;
唐傳奇:
1、唐代流行的一種文言短篇小說;
2、它是以六朝志怪小說的基礎上,融合歷史傳記小說、辭賦、詩歌和民間說唱藝術而形成的新的小說文體
神話的性質:
1、都是產生於史前遠古時代;
2、是原始初民對自然界和社會現象的解釋;
3、表達原始初民征服自然的願望;
4、都幻想和想像的產物;
簡述先秦諸子散文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特點
1、春秋到戰國初期:語錄體、篇幅簡短、辭約義豐;
2、戰國中期:論辯體,長篇大論、說理暢達;
3、戰國末期:專題論文,論題集中,說理透闢;
曹植詩歌的藝術成就:
1、內容充實豐滿,多慷慨悲憤之氣;
2、藝術表現形象生動、音韻流暢、辭藻華美、對付工整;
3、藝術風格華麗綺煥,雄健渾
厚;
簡述陶淵明詩平淡自然之美的形成原因:
1、心境的平和散淡;委運任化,順乎自然,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心境自然平和;
2、語言的平易質朴,語言質朴無華、不加雕飾,極盡自然純凈之美;
試論《史記》刻畫人物的特點。
1、人物之間的對比襯托;
2、特定環境下突出人物的性格特色
3、出色的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
4、個性化的人物語言;
《戰國策》
1、記東周、西周和諸侯國之事,起於戰國初年、終於秦滅六國;
2、主要記錄戰國時期縱橫策士的事跡和言行;
3、由西漢劉向整理編訂為三十三篇,並定為現名
《過秦論》
1、西漢賈誼的政論散文的代表作;
2、文章的核心是指出秦滅的原因是「仁義不施」;
3、文章體現了賈誼散文鋪排渲染,氣盛情濃的特點;
永明體:
1、由南朝齊永明時期由詩人沈約、謝脁提倡的一種詩體;
2、它是五言詩由格律比較自由的古體詩向格律比較嚴謹的近體詩的過渡階段;
3、永明體對詩歌的格律有嚴格要求,講究四聲的配合;
武功體:
1、晚唐詩人姚合的詩歌被稱為武功體
2、其代表作是五律組詩《武功縣中作三十首》,寫山縣的荒蕪,官況的調敝,以個人生活的窮困,
3、詩風清切峭拔;
簡述《古詩十九首》的情思內涵
1、寫遊子、思婦的離情別緒,具體表現為思鄉懷人,閨思愁怨;
2、寫遊子對生存態度的感覺,和對人生某些態度的思考;
簡述漢樂府民歌的思想內容。
1、生活艱難
2、諷刺達官顯貴
3、厭倦戰爭;
4、抒寫愛情婚姻;
簡述魏晉南北朝志人小說繁榮的原因
1、受到漢末到六朝品評人物的影響;
2、士族子弟有意學習名士的言談舉止;
3、文人文士以熟悉故事為學問;
1、《詩經》詩的分類:
社會政治詩、情愛詩、史詩及其它;
《詩經》的藝術成就:
《離騷》的藝術成就:
神話的性質:
1、神話是幻想和想像的;
2、神話是遠古人類對社會現象和自然現象的解釋,是「神化」了的現實生活;
3、神話表達了遠古人類對自然或社會現象徵服的願望;
4、神話只能產生在遠古社會;
中國神話的特徵:
1、中國神話始終圍著的人的生存這一主題;
2、神話中的人物都充滿的昂揚的鬥志、神異的力量和英雄氣概;
3、神話中都熔鑄著濃烈的感情,表達鮮明的形象,表現豐富的想像力;
4、神話是一種集體創作,在流傳過程中不斷的變化、完善;
神話對中國文學的影響:
1、神話的藝術規則為後世文學的發展提供了方向:一方面,神話為人生的主題,事實上成為後世文學發展的主流,另一方面,神話富於想像、富
於形象、富於情感的的特徵,敢影響著後世文學的發展;
2、豐富多彩的神話,也為後世的文學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這不竭的的源泉;
《詩經》的來源:
「采詩說」:
1、出處於《漢書·食貨志》
2、「孟春之月,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林鐸徇於路以采詩,獻之太師,比其韻律,以聞於天子」
3、《詩經》來源的說法;
「獻詩說」:
1、《詩經》來源的一種說法;
2、出自於《國語·周語上》
3、「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
「刪詩說」
1、司馬遷提出的《詩經》來源的一種說法;
2、此說法說在孔子時期有3000多首詩,孔子提出合乎禮儀的305首組成《詩經》;
3、此說法不正確;
詩經的分類:
1、風、雅、頌;
2、分類方法是根據音樂的不同,風土之音曰風(各地不同的音樂),朝廷之音曰雅(王朝京畿地區的音樂,分為大雅、小雅,分類的依據也是音樂的不同),頌是宗教祭祀用的舞曲;
詩經的分類:
1、社會政治詩
2、情愛詩:
3、史詩及其它;
詩經的文學成就:
1、抒情與定實的統一;
2、賦、比、興手法的運用;
賦:一般可以直接刻畫描寫,也可以直抒胸臆或直言其志,在《詩經》的就去最多;
比:一般指比喻;
興:一般在一首詩或一章詩的開端,它與詩歌情思的關系可以分為相關和不相關;
3、語言和結構方面的特點:
重章復沓的形式、四言為句
節奏鮮明、音韻諧洽,有天然的音樂美感;
詞彙豐富,大量使用聯綿詞和疊詞;
尚書:
1、我國第一部歷史散文集;
2、以記言為主的古史;
3、分為古文學和今文學;
春秋:
1、孔子修訂的魯國編年史,記國魯、周和其它諸侯國的歷史;
2、是新聞標題的形式;
左傳:
《春秋內傳》
其文學色彩:
1、文學性的剪裁和歷史事件的故事化;
2、描繪人物神形畢現,有立體感;
3、生動的場面描寫和細節描寫;
4、關於寫外交辭令,理富文美;
國語:
1、我國第一部國別史;
2、主要記錄齊、魯、晉、鄭、楚、吳、越的歷史;
3、起於周穆王,止於魯悼公。
戰國策:
1、由西漢劉向修編成冊;
2、主要記敘戰國諸侯國的縱橫策士的言行、事跡;
3、在不少誇張的言辭,但自有其特色;
特徵:
1、鋪張辯麗、誇飾恣肆的風格;
2、能抓住人物的心理,循循善誘,以情理服人;
3、摹繪人物,形神畢肖;
4、引譬設喻,善用寓言;
老子:
1、形象化的說理;
2、語言上的韻散結合;
孟子:
1、有雄辯色彩;
2、善於使用典型的事例、比喻和寓言說理
莊子:
1、奇幻譎詭的想像;
2、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畫;
3、細膩逼真的描寫;
4、諧趣和譏諷橫生;
楚辭的產生:
1、與楚地的楚聲、楚歌有直接的關系;
2、與楚地民間的巫歌有緊密的關系;
3、有楚地風物的描寫、使用道地的楚地方言,有濃郁的地方色彩;
4、南北文化的交流,北方文化的影響;
離騷的題意:
1、司馬遷:猶離憂
2、班固:離,猶遭也,騒,憂也;
3、王逸:離,別也,騷,憂也
4、近人游國恩:認為其是楚地古樂曲名,也可能有牢騷的意思;
離騷的藝術特色:
1、濃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像;
2、竣潔純美,獨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3、比、興手法的拓展;
4、結構和語言方面的特點。
秦漢文學
李斯的創作情況:
1、李斯的創作主要是奏議文和刻石文;
2、《諫逐客書》為代表的奏議文,鋪排渲染,有縱橫之氣;
3、其刻石文四言為句,三句為韻,氣度宏偉、韻律諧合;
賈誼的政論文的特點:
1、氣勢犀利、情感激揚,切直曉暢;
2、鋪排渲染,有戰國縱橫家遺風;
晁錯政論文的特點:
1、切實中肯、論精識深、擅長分析、言之鑿鑿;
2、有戰國縱橫家風氣;
《史記》描寫人物的表現手法:
1、精巧的裁剪和安排;
2、人物之間的對比襯托;
3、在特定的環境下展現人物性格;
4、出色的細節描寫和心理描寫;
5、以個性化的語言展現人物性格;
曹操詩歌的藝術成就:
1、開創了文人「擬樂府」創作的全盛局面;
2、其作品中有一種沉雄悲涼的風格;
其是改造文章的祖師、寫了第一首山水詩《觀滄海》;
曹植詩歌的藝術成就:
1、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
2、其語言的華美具體體現在濃烈的感情色彩和鮮明的聲色;
3、其詩歌的藝術成就還體現在注重語言對稱回環之美、注意語言的錘煉方面;
建安七子:孔融、王粲、徐幹、劉楨、應瑒、陳琳、阮瑀;
蔡琰:
《悲憤詩》的特點:
1、在詩人親身經歷的基礎之上,其對感情的描寫、心理的刻畫,真實、細膩;
2、能夠注意對細節的描繪、氣氛的渲染,對烘托主題有起到記好的作用;
3、全詩敘事與抒情融為一體,有史詩的效果;
正始之音:玄風
阮籍詩歌的成就:
1、其中的有一種意蘊深沉之美;
2、有一種清逸玄遠之美;
3、將哲理、情景、情思與意象融為一爐,意蘊深沉、清逸玄遠。
嵇康特色:
1、其詩中創造了詩化了
的人生境界;
2、部分詩句有一種峻切之語;
3、能脫開《詩經》,在四言詩中另闢蹊徑。
太康詩風:
左思:
1、有一種建功立業、功成身退的闊大胸懷;
2、有一種悲憤不平之氣;
3、有一種遺世歸隱的超脫思想;
遊仙詩:
1、其歷史可以上溯到先秦,在《離騷》中,屈原就曾因為對現實不滿而幻想神遊天界,在《遠游》中就有直接的表述;
2、其內家有兩種傾向:一各是純寫求仙長生之意;另一種是有所寄託、表達人生戚戚的抒情之作;
玄言詩:
1、始於魏晉,在東晉中期是其成熟和高潮期,在東晉末期式微;
2、代表詩人有許詢、孫綽;
3、內容上以談論老莊玄理為主,表達上抽象玄虛、淡乎寡味;
陶淵明:
形成平淡之美的原因:
1、心境的平和散淡,其委運任化、順乎自然、不汲不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
2、詩文的平易質朴,語言質朴無華、不加雕飾、極盡語言純凈之美;
南北朝詩歌:
南北朝詩歌的發展方向:
1、南朝詩歌承魏晉之風,重視詩歌的藝術特質,重抒情甚至重娛樂的方向發展,尤其重視詩歌藝術技巧的追求;
2、北朝詩歌則直承漢詩之風、朝著重政教、尚寫實、崇樸野,
3、南北朝詩歌分別朝著清新活潑和剛健激越的方向發展。
謝靈運:
成就:
1、創造了一種山水詩的詩歌模式;
2、對局部景物的描寫,則表現出了情思韻味,朝著晴景交融的方向發展;
3、對景物的聲、光、色都有生動描繪;
鮑照詩的成就:
1、抒情濃烈、氣勢流暢之美;
2、注意字句的錘煉,辭采瑰麗,有震撼人心的作用;
3、對七言詩的發展也有巨大貢獻;
永明體:
1、又稱新體詩,是從詩歌聲律角度提出來的一個概念;
2、它是五言詩由格律比較自由的古體詩走向格律嚴整的近體詩的過江階段;
駢文:
1、一種均衡對稱之美的文體;
2、其特徵是:對偶、辭藻、用典,聲律;
魏晉南北朝:
志怪小說
1、即雜談神仙鬼怪的小說 ,始於魏晉南北朝;
2、曲折的反映社會現實、表達鮮明的愛憎、浪漫的情懷,以干寶的《搜神記》為代表
志人小說產生的原因:
1、受漢末到六朝品評人物的影響;
2、士族子弟為取得名聲向學習名士言談舉止;
3、文人以熟悉故事為學問;
貞觀詩壇:
1、掌管貞觀詩壇的是唐太宗及其周邊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
上官體:
1、指貞觀詩壇後起之秀上官儀及其效仿者的詩作;
2、上官體以綺錯婉媚為本,重視詩歌的形式技巧,追求詩歌的聲律辭采這

『陸』 總結歷史知識

歷史:
必修1
知識點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考點1 西周的分封制
考點2 西周的宗法制
知識點2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考點1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考點2 郡縣制
知識點3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考點1 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變
考點2 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
考點3 古代選官制度的演變
知識點4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考點1 宰相制度的廢除
考點2 內閣的創立
考點3 軍機處的設立
知識點5 古代希臘民主政治
考點1 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
考點2 雅典民主的「黃金時代」
知識點6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知識點7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考點1 光榮革命
考點2 《權利法案》與責任內閣制
知識點8 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
知識點9 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歐洲大陸的擴展
考點1 艱難的法蘭西共和之路
考點2 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
知識點10 鴉片戰爭
考點1 鴉片戰爭及其影響
考點2 第二次鴉片戰爭
知識點11 太平天國運動
考點1 太平天國的興起和發展
考點2 《天朝田畝制度》
考點3 太平天國的失敗
知識點12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考點1 甲午中日戰爭
考點2 八國聯軍侵華
知識點13 辛亥革命
考點1 辛亥革命的醞釀和爆發
考點2 中華民國成立
考點3 辛亥革命的結局
知識點14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
考點1 五四風雷
考點2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考點3 國民革命運動
知識點15 國共的十年對峙
考點1 武裝起義
考??2 土地革命
考點3 紅軍長征
知識點16 抗日戰爭
考點1 全民族的抗戰
考點2 日軍的滔天罪行
考點3 抗戰的勝利
知識點17 解放戰爭
考點1 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
考點2 解放戰爭的勝利
知識點18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考點1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考點2 巴黎公社
知識點19 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
知識點20 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
考點1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
考點2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考點3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知識點21 民主政治建設的曲折發展
考點1 「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踐踏
考點2 民主、法制的健全與完善
知識點22 祖國統一大業
考點1 「一國兩制」的構想
考點2 香港、澳門的回歸
知識點23 新中國初期的外交
考點1 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
考點2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考點3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知識點24 開創外交新局面
考點1 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考點2 中美關系正常化
考點3 中日邦交正常化
考點4 新時期外交
知識點25 兩極世界的形成
考點1 美蘇冷戰
考點2 「冷戰」陰影下的國際關系
知識點26 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
考點1 走向聯合的歐洲
考點2 迅速崛起的日本
考點3 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知識點27 世紀之交的世界格局
考點1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
考點2 多極化趨勢的加強及其影響
必修2
知識點1 中國古代農業
考點1 古代中國農業耕作方式的發展變化
考點2 土地制度的演變
考點3 小農經濟
考點4 精耕細作技術的成熟
知識點2 中國古代手工業
知識點3 中國古代商業
考點1 先秦至宋元商業的發展
考點2 微商與晉商
知識點4 資本主義萌芽的緩慢發展
考點1 資本主義萌芽
考點2 「重農抑商」政策
考點3 「海禁」與「閉關鎖國」
知識點5 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
考點1 自然經濟的解體
考點2 洋務運動
考點3 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
知識點6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考點1 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
考點2 民族工業的短暫春天
考點3 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
考點4 民族工業的萎縮
知識點7 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曲折
考點1 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起步
考點2 中共八大
考點3 國民經濟的劫難
知識點8 偉大的歷史轉折
知識點9 經濟體制改革
考點1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考點2 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知識點10 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知識點11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知識點12 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
考點1 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
考點2 改革開放後物質生活的變遷
考點3 新中國成立後風俗習慣的變遷
知識點13 交通和通訊工具的進步
考點1 交通工具的發展
考點2 通訊工具的變遷
知識點14 大眾傳媒的變遷
考點1 報刊業走向繁榮
考點2 影視事業的發展
考點3 互聯網的迅速發展
知識點15 開辟新航路
知識點16 殖民擴張與世界市場的拓展
考點1 海上馬車夫
考點2 「日不落帝國」的形成
知識點17 工業革命
考點1 工業革命
考點2 第二次工業革命
考點3 壟斷組織的出現
知識點18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考點1 經濟危機
考點2 胡佛的反危機措施
知識點19 羅斯福新政
知識點20 戰後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考點1 二戰後美國的經濟發展
考點2 二戰後西歐的經濟發展
考點3 二戰後聯邦德國的經濟發展
考點4 二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新變化
知識點21 新經濟政策的實施
考點1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考點2 新經濟政策
知識點22 「斯大林模式」的得與失
考點1 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
考點2 農業集體化運動
考點3 斯大林模式
知識點23 蘇聯的改革與解體
考點1 赫魯曉夫的改革
考點2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考點3 戈爾巴喬夫的改革
知識點24 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考點1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
考點2 《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建立
知識點25 當今世界的經濟區域集團化
考點1 歐洲聯盟
考點2 北美自由貿易區
考點3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知識點26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進程
必修3
知識點1 「百家爭鳴」和儒家的形成
考點1 「百家爭鳴」
考點2 孔子及儒學的勃興
考點3 戰國時期儒家代表
知識點2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考點1 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
考點2 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
知識點3 宋明理學
考點1 宋朝的程朱理學
考點2 王陽明的心學
知識點4 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
考點1 李贄
考點2 三大進步思想家
知識點5 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
知識點6 古代中國文學
知識點7 戲曲
知識點8 中國書法
知識點9 西學東漸與維新變法思想
考點1 開眼看世界
考點2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考點3 維新變法思想
知識點10 新文化運動
知識點11 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
知識點12 孫中山三民主義
考點1 三民主義
考點2 新三民主義
知識點13 毛澤東思想
知識點14 鄧小平理論
知識點15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知識點16 建國以來的重大科技成就
知識點17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知識點18 現代中國教育的發展
知識點19 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
考點1 智者學派
考點2 蘇格拉底
知識點20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考點1 文藝復興
考點2 宗教改革
知識點21 啟蒙運動
知識點22 物理學的重大進展
知識點23 破解生命起源之謎
知識點24 蒸汽和電的革命
考點1 蒸汽時代的到來
考點2 「電氣時代」
知識點25 互聯網與信息化社會
考點1 互聯網的誕生
考點2 知識經濟的發展
知識點26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
知識點27 美術的輝煌
知識點28 音樂的發展與變化
知識點29 影視藝術的起源與發展

選修1 歷史上的重大改革
知識點1 棱倫改革
知識點2 商鞅變法
知識點3 北魏孝文帝改革
知識點4 王安石變法
知識點5 歐洲的宗教改革
知識點6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知識點7 俄國農奴制改革
知識點8 明治維新
知識點9 戊戌變法

選修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知識點1 第一次世界大戰
考點1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歷史背景
考點2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過程
考點3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後果
知識點2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和平
考點1 凡爾賽體系的構建
考點2 華盛頓體系的構建
考點3 「非戰公約」
考點4 國際聯盟
知識點3 第二次世界大戰
考點1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歷史背景
考點2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
考點3 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
知識點4 邪爾塔體系下的冷戰與和平
考點1 美蘇冷戰局面的形成
考點2 世界人民反戰和平運動的高漲
考點3 美蘇爭霸
考點4 聯合國
知識點5 烽火連綿的局部戰爭
考點1 朝鮮戰爭與越南戰爭
考點2 中東戰爭
考點3 印巴戰爭與兩伊戰爭
考點4 海灣戰爭
知識點6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

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知識點1 古代中國的政治家
考點1 秦始皇
考點2 唐太宗
考點3 康熙帝
知識點2 東西方的先哲
考點1 孔子
考點2 柏拉圖
考點3 亞里士多德
知識點3 歐美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傑出人物
考點1 克倫威爾
考點2 華盛頓
考點3 拿破崙
知識點4 「亞洲覺醒」的先驅
考點1 孫中山
考點2 甘地
考點3 凱末爾
知識點5 無產階級革命家
考點1 馬克思、恩格斯
考點2 列寧
考點3 毛澤東、鄧小平
知識點6 傑出的科學家
考點1 李時珍
考點2 詹天佑
考點3 李四光
考點4 牛頓
考點5 愛因斯坦

(一)、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
A、奴隸社會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1、國家機器的建立。2、分封制的推行,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的基礎上,確定了周王、諸侯之間的關系。對鞏固周王室的統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B、封建社會中央集權制是復習的重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復習:
第一、階段劃分:1、春秋戰國——初步形成;2、秦漢——確立和發展;3、隋唐——完善;4、宋元——強化: 5、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和腐敗。
第二、主要措施:加強中央(皇帝)權力(秦、隋唐、北宋、元朝、明朝、清、)、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權(秦、漢、北宋、元、明、清)、加強軍事權(唐、北宋、明朝)、加強財政權(北宋、明、加強司法權(北宋、)、加強對官員的監察(御史的設立、明朝特務機構的設立)、加強思想控制等。
第三、封建中央集權制建立和發展的經濟基礎是封建土私有制,思想來源是法家思想,漢武帝後,儒家思想成為其正統思想。
第四、封建中央集權制中斗爭的焦點是皇權與相權之爭,基本趨勢是分相權,集皇權,到清朝軍機處的設立,標志其發展達到了頂峰。
C、中國古代的兵役制度:魏晉隋唐時期的府兵制、募兵制,王安石變法時的保甲法和將兵法。金的猛安謀克制以及後金和清時實行的八旗制度。

(二)、中國古代的經濟
A、中國古代的經濟制度:
1、土地制度:(1)、井田制(2)、屯田制(3)、均田制,(4)、更名田
2、 賦稅制度:
主要賦稅制度:(1)、西周諸侯要向周王交納貢賦。(2)、漢時的編戶齊民要交納賦稅、徭役、兵役、田租、人口稅和更賦。(3)、與均田制相適應的租調制、租庸調制。(4)、兩稅法,改變了以人丁為主的賦役制度。(5)方田均稅法。(6)一條鞭法,是我國賦役征銀的開始。(7)攤丁入畝,廢除了人頭稅。
征稅依據:人 口:租調制、租庸調制
土地和財產:兩稅法、方田均稅法、一條鞭法、攤丁入畝。
稅收種類:實物地租、勞役地租、貨幣地租。
賦稅制度變化是為了適應封建土地私有制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緩和階級矛盾,有利於生產的恢復和發展,放鬆了人身控制,到明朝中後期以後的改革在客觀上有利於商品經濟的發展。
B、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的發展情況:
經濟發展的原因:社會穩定;統治者調整政策;生產工具的改進,水利的興修,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各地區各民族以及同外國交往的加強;前代經濟發展打下基礎;人民的辛勤勞動,這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原因。
經濟發展的表現:農業(生產工具和耕作技術的改進,水利興修,耕地面積擴大,糧食產量提高,農作物品種引進和推廣等。)手工業(手工業部門的發展),商業:主要包括商品經濟、城市的發展和對外交往中的經濟往來。
C、江南經濟的發展:魏晉時江南的開發,隋唐時南方的發展,明清時南方商品經濟發展及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
D、商品經濟發展的作用:封建社會初期,促進封建地主階級的形成和統治的加強,封建社會發展時期,增加政府收入鞏固國家政權,明清時期,瓦解封建社會(經濟、政治、思想)。
(三) 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
1、 歷代政府對周邊地區和民族的管轄以及關系的處理,主要有漢、唐兩宋、元朝、明、清,其中特別要注意漢唐元清四個時期。
2、 周邊地區少數民族的發展情況,如西域(漢、唐、元、清)、吐蕃(唐、元、清)、蒙古高原地區(漢、唐、宋、明、清)、東北(唐、宋金、明、清)、西南(漢、唐、明、清)、台灣(元、明清)。
3、 民族融合:春秋戰國時期,宋元時期(民族融合的趨勢與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進行比較)
( 四)、中國的對外關系
1、 中國古代的對外關系:主要有兩漢時期,開始建立同周邊的交往,開通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把當時世界上的文明中心連結起來。唐朝時,形成了以唐朝為中心的文化圈,同時加強同西亞、歐洲聯系,中國文化對外影響加強。明清時,對外交往方面呈現三個特點:一是繼續加強同海外聯系(鄭和下西洋,華僑對南洋的開發),二是開始遭到外來侵略,三是文化方面出現了西學東漸。
2、 中國近代遭受列強的侵略:
19世紀40年代到70年代,通過鴉片戰爭和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並逐步加深半殖民地性質(商品輸出為主)。19世紀70年代以後,到20世紀初,經過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資本輸出為主)。辛丑條約簽訂到華盛頓會議召開,帝國主義在華扶植代理人,干涉中國革命,日本在華勢力上升。華盛頓會議後到九一八事變,通過代理人侵略中國。九一八事變後到1945年抗戰勝利,日本對華侵略。1945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美國侵略干涉中國。
3、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的外交成就。新中國成立初期,抗美援朝,實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開創外交新局面。從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特別是70年代外交方面取得重大成就。新時期推行和平外交政策。

(五)、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和現代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
1、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為反封建反侵略,中國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民主革命。主要有:太平天國運動(中國農民階級進行反封建反侵略斗爭並提出了發展資本主義的主張)、以康梁為代表的維新派進行的改革運動,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治),國民大革命(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統治)和人民民主革命(推翻帝國主義在華勢力和國民黨獨裁統治),其中以後三次革命運動為主。
3、 現代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政協會議的召開,形成了廣泛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制定了一系列民主政治的制度,如多黨合作、人民代表大會制、民族自治等。
六)、中國現代化的進程
現代化問題包括政治民主化、經濟近代化,思想文化現代化。
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包括政治上爭取獨立民主的斗爭和建設民主政治的努力。(見第五)
經濟近代化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變革生產關系,廢除封建的土地制和生產關系(天朝田畝制度,孫中山的土地國有、中共土地政策)。二是生產方面的現代化,(洋務運動。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及發展:產生——初步發展——短暫的春天——蕭條——被破壞〈抗戰〉——受到毀滅性打擊——恢復調整——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情況:一五計劃,社會主義工業化開始——大躍進到文革時的曲折——改革開放後的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
思想文化的現代化:(1)、中國近代社會思想的發展:新思潮萌發和洋務派的思想——學習外國的技術;洪仁玕——先進的中國人要求發展資本主義的願望;早期維新派——開始要求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資產階級維新派——進行社會改良,建立君主立憲制國家;資產階級革命派——暴力革命推翻清朝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激進的民主主義者——民主科學。 (2)、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1918年開始在中國傳播;五四後廣泛傳播並同中國工運相結合;民主革命綱領的提出標志開始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工農武裝割據道路的提出表明進一步同中國革命實踐結合;中共七大毛澤東思想形成,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三大改造,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實踐相結合;中共八大開始探索適合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進一步探索,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發展為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思想。

(七)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
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世界近代化的主要表現。
1、 發展歷程:17世紀——19世紀初,英法美等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但表現出明顯的曲折性,革命後確立了大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統治。19世紀中期,由於工業革命的擴展,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的高潮到來,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這一時期在英法美等國也進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確立工業資產階級統治。19世紀70年代以後,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壟斷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形成,資本主義進入了帝國主義階段。從20世紀30年代,羅斯福開創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先河,二戰後,更多的資本主義國家實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政策,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2、 世界民主與專制的斗爭:(1)、17世紀到19世紀60年代資產階級反封建統治要求民主的斗爭。(2)、無產階級反資產階級爭取民主權利的斗爭。(3)、反法西斯爭取世界民主和平的斗爭。(4)、中國人民以及其它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人民反侵略反封建爭取獨立、民主的斗爭。(5)、抗戰勝利前後中國人民的民主運動。
(八)、世界經濟現代化的進程
1、 經濟現代的進程:14、15世紀到18世紀60年代,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工場手工業時期,這時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心先地中海沿岸後移到大西洋沿岸。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70年代,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時代,英國成為「世界工廠」。19世紀70年代以後,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時代,美德等國經濟發展迅速。二戰後,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電子技術、航空技術、生物工程等,70年代後,形成了美日西歐三足鼎立局面。
2、 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工業革命後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後世界市場完全形成——經濟全球化、區域集團化。
3、 經濟運行體制的調整:資本主義經濟運行體制的調整:自由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羅斯福新政,國家干預經濟——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社會主義運行體制的調整: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50中期到70年代的改革,但沒有改變(南斯拉夫改變了這種體制,但出現了自由主義、分散主義、民族主義傾向)——70年代以後,蘇東劇變,中國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4、 社會主義和民族經濟的發展:蘇聯在二戰前經濟建設的成就;中國建國後初期和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的成就。亞洲各國經濟建設成就及經驗。
(九)、歷史上的重大改革
1、 封建改革:中國古代的一系列改革,如商鞅變法、慶歷新政、王安石變法。
2、 資本主義改革: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改革有俄國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維新,中國戊戌變法。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進行調整的改革有羅斯福新政,以及二戰後各國的社會改革。
3、 社會主義改革: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蘇聯、東歐等國的改革,70年代以後中國的改革。
(十)、思想文化的發展
1、 世界近代科技的發展
2、 中國古代傳統科技的發展,16——18世紀中國傳統科技的總結與西歐近代科技興起進行比較。
3、 世界資本主義思想的興起和發展:文藝復興和啟蒙思想運動。
4、 中國社會思想的發展:百家爭鳴、明清時期的反封建思想、近代各種資產階級流派及傳播。儒家思想的發展以及新文化運動。
5、 在16——18世紀中國出現的反封建思想要同文藝復興和啟蒙思想運動相比

『柒』 高中中國古代史總結(每個時代按政治,經濟,文化分)

(1)春秋戰國:①政治上: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奴隸社會逐漸瓦解,封建制度確立;國家由分裂走向統一。②經濟上:鐵器、牛耕使用,生產力質的飛躍,社會經濟發展;奴隸社會土地國有制加速向封建土地國有制轉化,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發展。③民族關繫上:民族交流融合,為華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④思想文化上:劃時代的變革,形成了百家爭鳴局面。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科技文化事業的發展,這一時期在天文、醫學、文學、藝術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2)秦朝:①結束春秋戰國以來幾百年的分裂割據局面。建立起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使統一思想深入人心。②秦朝開創的一系列鞏固統一中央集權的制度和措施,為後世封建統治者所繼承和改進。如皇帝制度,郡縣制度,三公九卿制度,統一度量衡、文字和貨幣,修築長城等。③秦朝因暴政而亡國的教訓,為漢初統治者所吸取,促成了西漢初年興盛局面的出現。④留下的偉大工程萬里長城對後世影響深遠。

(3)兩漢:①是中國封建社會第一個大發展時期(文景之治、昭宣中興、光武中興);②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和發展(兩漢疆域進一步擴大,西域、西南夷、百越開始納入漢朝版圖);③中國開始走向世界(絲綢之路的開通,中外交流的頻繁);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完善(王國問題的解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進一步加強);⑤社會經濟逐漸發展,在農業、手工業和商業上取得的成就,為後世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⑥儒家思思最終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⑦文化具有多樣化有機結合、水平居世界前列、氣勢恢宏等恃點。

(4)三國:①是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復雜,斗爭激烈,戰爭頻繁,國家處於分裂的時期;②對東漢末年大混亂來說,是歷史的進步,是趨向三國統一的必要步驟;③是江南、西南進一步得到開發和北方經濟逐漸恢復的時期;④是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各方面都取得相當成就和進步的時期(人才流動的自由,文化的多元,華佗、馬鈞等);⑤較為長期的政治、軍事斗爭,鍛煉了一批地主階級政治家和軍事家,其中影響較大的是曹操和諸葛亮。

(5)兩晉南北朝:①政治上:北方戰亂頻繁,南方相對穩定;南北政權更替頻繁;士族勢力由興盛走向衰落;民族大融合的步伐加快。③經濟上:江南迅速開發,中原相對停滯;士族庄園經濟和寺院經濟占重要地位;商品經濟水平較低;各民族經濟交流加強。③文化上:宗數在這一時期成了地主階級思想統治的重要工具,宗教又影響著哲學、文學和藝術。為佛數服務的雕塑、繪畫有著輝煌的成就。

(6)隋朝:①結束了國家的長期分裂,實現了南北統一。②經濟的繁榮和國力的強盛,開啟了中國中世紀的盛世局面。③大運河的開通,對鞏固國家的統一和南北經濟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④創建和改革的制度律令,對唐朝和後世的中國以至東亞,都有深遠影響。

(7)唐朝:①政治穩定、階級矛盾相對緩和、經濟繁榮,封建社會進人鼎盛時期(貞觀之治、開元盛世)。②統一多民族國家實行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制度上有很多建樹(均田制、租庸調制、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兩稅法)。③邊疆少數民族有了較大發展,同中央政權的關系更加密切(實行寬容的民族政策、靈活處理同周邊少數民族關系)。④對外交往出現前所未有的頻繁局面,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⑤文化上具有全國繁榮、兼收並蓄、世界領先、影響深遠的特點。

(8)五代十國:①政治上。藩鎮割據局面仍在繼續和發展;朝代更替頻繁;統治殘暴,剝削苛重。②經濟上:江南進一步得到開發,經濟重心南移。

(9)兩宋:①政治上:多民族政權並立,國家不統一。②經濟上:北宋時,農業有較大發展,南北作物交流頻繁,農產品商品化明顯增強;南宋時,南方經濟發展,經濟重心南移;同時封建生產方式向邊疆地區擴展。北宋時城市商品經濟活躍;南宋海外貿易空前發展。③民族關系:各民族之間有戰有和,以和為主。④科技文化:為戰爭需要,火葯、火器的研製與生產得到發展。大量文學作品反映戰爭與分裂的社會現實。如北宋廣泛使用火葯和火葯武器;李清照、辛棄疾、陸游的詩詞。

(10)元朝:①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得到鞏固和發展。元朝統一全國疆域空前遼闊;實行行省制度,行使了中央對西藏、台灣、雲南等邊疆地區的管轄。②封建經濟繼續發展。廣植棉花推動了棉紡織業的發展;漕運和海運的暢通促進了經濟交流;大都等一些較大城市商業繁榮;泉州對外貿易發達。③中外交流頻繁。來大都的亞洲、東歐和非洲的商隊和使節絡繹不絕;意大意人馬可•波羅還在中國居住十幾年;火葯和火葯武器經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泉州是最大的對外貿易港口。④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漢族人民對開發邊疆做出了貢獻,邊疆各族大量遷入內地,同漢族雜居相處;原先進人中原的契丹、女真等族已同漢族融合;形成了新的少數民族一回族。但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對社會的發展起了消極作用。

(11)明清:①統一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明朝戚繼光抗倭,鞏固東南邊疆。清朝平定噶爾丹和大小和卓叛亂;確立由中央冊封達賴和班禪的制度,設駐藏大臣;熱情接待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鄭成功收復台灣和清設台灣府起到了開發台灣和加強祖國海防的作用;反擊沙俄入侵黑龍江流域,訂立《尼布楚條約》,捍衛了祖國領土的完整。②封建制度漸趨衰落: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沖擊並削弱封建的自然經濟;大興文字獄,增設軍機處,皇權空前加強,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預示著封建制度的衰落;進步思想家抨擊君主專制,提倡學以致用,啟迪人們]思想,預示著新制度的出現。③經濟上:邊疆地區得到開發,經濟發展速度較快。適應農產品商品化趨勢,農業生產結構發生顯著變化。手工業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商業空前繁榮,但商品流通還不足以動搖封建社會的根基。④中外關系出現一些新特點:殖民勢力東來,中國人民開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爭。清政府實行閉關政策,禁止中外貿易,妨礙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不利於中國的發展。⑤文化承古萌新,科學技術取得巨大成就,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繼問世;理學走向極端,帶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啟蒙思想產生;伴隨城市經濟發展,市民文學蓬勃興起,戲劇和小說成為文學的主流;古典文化進人總結時期。官方組織編纂大型圖書成就突出,充分顯示出中華文明的博大氣象,西方傳教士東來,使中國人了解到水平已超過自己的外來文化。

閱讀全文

與古代中國文化歷史知識點總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