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的大姓有幾個
1李 2王 3張 4劉 5陳 6楊 7趙 8黃 9周 10吳 11徐 12孫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馬 20羅 21梁 22宋 23鄭 24謝 25韓 26唐 27馮 28於 29董 30蕭 31程 32柴 33袁 34鄧 35許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呂 41蘇 42盧 43蔣 44蔡 45賈 46丁 47魏 48薛 49葉 50閻 51餘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鍾 57汪 58田 59任 60姜 61范 62方 63石 64姚 65譚 66廖 67鄒 68熊 69金 70陸 71郝 72孔 73白 74崔 75康 76毛 77邱 78秦 79江 80史 81顧 82侯 83邵 84孟 85龍 86萬 87段 88曹 89錢 90湯 91尹 92黎 93易 94常 95武 96喬 97賀 98賴 99龔 100文
001、李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94%。就地區而言,李姓在北方諸省中所佔比例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諸省中所佔比例一般不足8%,尤其在東南沿海諸省中,比例僅在4%左右。
002、王姓:約占漢族人口的7.41%,人口眾多。
003、張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7.07%。尤以山東、河南、河北、四川四省為最多。004、劉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5.38%。北方地區的河北、內蒙古、遼寧、京津地區中劉姓比率較高,約占該地區漢族人口的8%以上。
005、陳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4.53%,南方地區多陳姓。在台灣、廣東二省,陳姓約占本省人口10%以上,為省內第一大姓。
006、楊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3.08%,在全國分布極廣,尤以長江流域的省份多楊姓。007、趙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2.29%。
008、黃姓: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的2.23%。黃姓在要集中於江南地區,廣東省的黃姓人口最多,約佔全國漢族黃姓人口的19%。四川、湖南、廣西、江西等省黃姓人口也比較多,以上五省的黃姓人口約佔全國漢族黃姓人口的56%。
009、周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2.12%。在長江流域的省、市中,周姓所佔比例相對其他地區要高。
010、吳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2.05%。江南各省吳姓均占省人口總數的2%以上,尤以福建為高,約占該省人口5%,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江南大姓。
011、徐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1.73%。尤以河南、山東、浙江最多!
012、孫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1.52%,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之一。尤以福建、廣東、湖南最多!
013、胡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1.31%,為中國人口超過1%的十九個大姓之一。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東、湖南多此姓,上述八省胡姓約佔全國漢族胡姓人口65%。其中四川省約佔全國漢族胡姓13%。
014、朱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1.26%,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之一。尤以安徽、江蘇、山東最多。
015、高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1.21%,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之一。尤以江蘇、福建、廣東、江西、雲南等地為多。
016、林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1.18%,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之一。尤以福建、廣東、台灣三省多此姓,三省林姓約佔全國漢族林姓人口60%。
017、何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1.17%,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之一。以四川、廣東、湖南三省多此姓。
018、郭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1.15%,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氏之一,。萬以河南、河北、山東、湖北、四川等省多此姓。
019、馬姓:人口約佔全國漢族總數的1.05%,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之一,同時也是我國回族大姓。
020、羅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86%。其主要分布在四川、廣東、湖南、江西、貴州、湖北等省,六省羅姓約佔全國漢族羅姓的70%。
021、梁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0.84%。尤以廣東多此姓,約占省人口4.7%,全國漢族梁姓人口35%在廣東。
022、宋姓:023、鄭姓:024、謝姓:025、韓姓:026、唐姓:
027、馮姓:約占漢族人口的0.64%。尤以廣東、河南、河北、江蘇、山東、雲南等省多此姓。028、於姓:
029、董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61%。尤以河北、山東、山西、雲南、遼寧、浙江等省最為集中。
30、蕭姓:
031、程姓:總人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57%。主要分布在河南、安徽、湖南、四川、山東等省,這五個省的程姓人口約佔全國漢族程姓人口的60%。
032、曹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57%。尤以四川、河北、河南、湖北等省多此姓。
033、袁姓:034、鄧姓:035、許姓:
036、傅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51%。主要分布在山東、湖南等省。
037、沈姓:約佔全國漢族總數的0.50%,歷代多以江南為其主要的分布地區。
038、曾姓:
039、彭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0.49%。尤以湖南、四川、湖北等省多此姓。
040、呂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47%,尤以山東、河南二省多此姓。
041、蘇姓:
042、盧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47%。
043、蔣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47%。在我國歷史上蔣姓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南方姓氏,尤以四川、江蘇、湖南、浙江等省多此姓。
044、蔡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46%。尤以廣東、浙江、江蘇、四川等省多此姓,四省蔡姓約佔全國漢族蔡姓人口的44%。
045、賈姓:約佔全國漢族總數的0.42%。尤以山西、河北、河南、四川等省多此姓。
046、丁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0.42%。
047、魏姓:048、薛姓:049、葉姓:050、閻姓:
2010年最新的人口數量排名
⑵ 中國史上最早的第一大姓是
周朝的王都是姬姓,最早開始以姓氏傳承
希望採納
⑶ 中國第一大姓是什麼
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通過綜合分析,2014年06月26日出版中國最新內版百家姓排容行榜出爐了發布當今中國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根據研究,「百家姓」排名前三位的王、李、張是中國最大群體的姓氏。
中國的王、李、張三姓分別有9500多萬人、9300多萬人和9000萬人,三姓人群約佔中國總人口的21%。而2006年發布的「百家姓」排行榜中,「李」姓是當時中國第一大姓。
(3)中國歷史大姓擴展閱讀:
王姓在人群中分布在王姓在東北、內蒙古大部、山東、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大部、寧夏、陝西北部、甘肅東部和西中部、新疆喀什地區、海南大部,王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8.8%以上,有的達到16%,其覆蓋面積僅佔了總國土面積的29%,大約54%的王姓人口居住於此。
長江以北其他地區、青海東部、新疆北部、雲貴川、廣西西部,也是王姓常見的區域,王姓在人群中的分布比例為4.4--8.8%,其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36.3%,大約36%的王姓人口居住於此。
⑷ 中國歷史上姓什麼最多
1、唐朝繁榮,李姓人口大增,因為是皇族。再有很多歸附唐朝的少數民族被賜姓李或者通過聯姻後自己姓了李。也有很多人為了躲避政治災難而改姓李,不過也有李姓人因為政治災難改姓其他的姓。
2、其他相近的姓改用李姓,比如里、理等。
3、一些少數民族在漢化的過程中採用了李姓,因為他們原本沒有漢字的姓氏。
4、外來民族在融入中華民族時使用李姓,比如回族中即有人姓李,朝鮮族和定居中國後來加入中國籍的朝鮮人。
其研究同時證實:如果加上少數民族中的李姓和海外華裔李姓,總人數超過1億,是當代世界上最大的同姓人群。 來源有三: 1、出自嬴姓,為顓頊帝高陽氏之後裔。堯時,皋陶曾擔任大理(掌管刑獄的官)的職務,其子伯益被賜為嬴姓,後子孫歷三代世襲大理的職務,其子孫按照當時的習慣,以官為氏,稱理氏。理氏改為李氏的說法有兩種。一種說法是:商紂時,皋陶後裔理徵,在朝為官,因直諫得罪了商紂王,而被處死,其妻契和氏帶著兒子利貞逃難時,因食李子充飢,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稱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種說法是:據《姓氏考略》記載,周之前未見有李氏,自從有老子姓李,名耳,為利貞的後裔,因祖上世代為理官,理、李兩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為氏。顯然,李氏是始於李耳稱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國時,諸葛亮平哀牢夷後,賜當地少數民族趙、張、楊、李等姓。鮮卑氏有復姓叱李氏,漢化後,改為漢字單姓李氏。是為洛陽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據有關資料所載,唐開國元勛有諸將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鮮於氏等16氏,因立功從唐國姓,賜予李氏。 遷徙分布 氏自商末至東周的二百年間一直居住在豫東。西漢時,李氏有一支遷往今山東境,大約自東漢開始,有李氏族人陸續徙居西南,分布於川、滇一帶,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壯、彝、滿、回、土家、納西等民族中。魏晉南北朝時,李氏已是全國的大姓,中原的崔、盧、李、鄭並稱四大名門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發展。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李氏作為國姓,最為顯貴。
⑸ 中國第一大姓是什麼
「王」姓成為我國第一大姓!「王」姓成為我國第一大姓,李、張分列前三位,三大姓總人口達2.7億
新版「百家姓」公布,李、張列第二三位
昨天(24日),公安部公布了我國百家姓的最新排名,王、李、張分列前三位,其總人口數就已達2.7億,這接近了美國總人口數。排在前10名的還有劉、陳、楊、黃、趙、吳、周。
根據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對全國戶籍人口的統計分析,王姓目前仍是我國的第一姓,有9288.1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25%。也就是說每13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姓王,這相當於四川省的總人口,比德國的總人口還高1000萬人。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姓名研究專家王大良昨天分析了王姓在北京的特點。「北京歷史上就是移民城市,這里的姓氏符合北方各個地方的特點,王姓在北京也是大姓。」他說,北京城的王姓一部分來自河北、東北、山西、河南等地的移民,還有一部分元代的蒙古皇族、清朝貴族,沒落之後改為漢姓「王」。相傳王姓漢族人是周陵王太子晉的後代。
王大良認為,這次最新排名是有史以來最准確的一次,這對了解姓氏的分布與人口遷徙過程都有著重要意義。王大良說,「以前的排名方法,是在全國抽取50多萬人進行抽樣調查,然後根據調查結果確定排名順序,這些姓氏也主要是漢族的姓氏。「而此次的排名,是依託公安部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其准確率更高,而且涵蓋了56個民族的姓氏。如排在94位的『覃』姓,就是土家族的一個姓氏。」
⑹ 中國19大姓 分別是什麼
中國警察網北京1月20日電 記者宋靈雲報道:20日,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發布內《二〇一九年全國姓名報告》。容報告顯示,「王」「李」「張」「劉」「陳」依舊占據姓氏排名前五。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國戶籍人口名字中含有「國」字的共計2127.9萬人,寄寓著深厚的家國情懷。
姓名是中國人的第一張名片,也是最重要的戶口登記項目,對公民身份的確認至關重要。對全國人口的姓氏和姓名用字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對於規范姓名登記、了解姓氏文化變遷具有重要意義。
報告顯示,「王」「李」「張」「劉」「陳」依舊占據姓氏排名頭五把「交椅」。「王」姓是全國第一大姓氏,同時也是北京、天津、河北等16個省(區、市)第一大姓。「李」姓為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第一大姓。「張」姓為上海第一大姓。「劉」姓為江西第一大姓。「陳」姓為浙江、福建、廣東第一大姓。「楊」姓為貴州第一大姓。「黃」姓為廣西第一大姓。「馬」姓為青海、寧夏第一大姓。
⑺ 中國第一大姓到底是什麼
王姓是我國第一大姓。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2008年對全國戶籍人口的一項統計分析顯示:王姓是我國第一大姓,有9288.1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25%;其次是李姓,有9207.4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19%;第三位是張姓,有8750.2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6.83%。
2019年1月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王李張劉陳楊黃趙吳周徐孫馬胡朱郭何羅高林」為全國前20大姓氏,其中王姓達到1.015億人。
擴展資源:
王姓的本義與圖騰:
王字,結構為三橫一豎。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 貫通之,是古代君主的稱號,其本義為「天下所歸望也」。
甲骨文和金文的「王」字,是一斧狀兵器鉞,是權力的象徵,古代帝王和諸侯 用來指揮軍隊作戰。夏朝之前國君(君主)不稱「王」而稱「氏」, 夏朝時改稱「後」,自商朝開始稱「王」。
到春秋時期,諸侯也開始稱王,但須得到周王的封賜。進入戰國時期,勢力強大的諸侯紛紛自 封為「王」。
秦王嬴政統一中國後,國君不再稱王,而稱皇帝。嬴政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 史稱秦始皇。此後,「王」成為皇帝封賜爵位中的最高稱號,一直沿襲到清朝滅亡。王,又常 引申指各種出類拔萃的人物,或動物、植物、物什、技能等。
王姓的始祖往往生於帝王世家,王姓先人便產生了對王權和血統概念的崇拜,成為精神圖騰, 並以「王」為族徽,最終產生王姓。
⑻ 中國哪些姓氏是大姓
「王」、「李」、「張」、「劉」、「陳」是中國的最大姓氏。
據2018年統計,全國共有23個姓氏戶籍人口數量超過一千萬。王姓、李姓戶籍人口數量均超過1億。「王」「李」「張」「劉」「陳」占據頭五把「交椅」。「王」姓戶籍人口數量僅比「李」姓多61萬人,「王」姓和「李」姓第一大姓之爭仍將延續。
(8)中國歷史大姓擴展閱讀:
中國姓氏排名的前100個大姓中,有78個姓氏源自河南,南方「八大姓」全部源自河南。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河南是姓氏資源第一大省,海內外華人的祖根大半在河南。
著名姓氏文化專家、曾擔任河南省中原姓氏文化研究所所長的謝鈞祥,對中原姓氏做過專門研究。他的研究結果表明,在有來源可考的4820個姓氏中,起源於河南的姓氏共有1834個,佔38%;在按人口多少排列的占漢族人口90.14%的前120個大姓中,全源於河南的姓氏有52個,部分源頭在河南的姓氏有45個,起源於河南的姓氏,人口數量占漢族人口的80%以上。
不管是在「姓」起源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制時期,還是在「氏」起源的父系氏族社會,河南都是人類活動的重要地區;從血緣關繫上說,當今120個大姓分別屬於三個族系,即黃帝族、炎帝族、東夷族,河南是這三族長期活動的中心。
在姓氏發展時期的夏、商兩代,河南均是國都所在地。夏、商時期,從奴隸制興起到全盛,也是中華姓氏得以發展的時期,而這兩個朝代活動的中心地帶均在今河南境內。
⑼ 中國第一大姓氏是什麼!
中國人口最多的姓氏仍然是李姓。
今年,公安部公布了治安管理局對全國戶籍人口的一項統計分析結果:王姓為中國第一大姓,有9288.1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25%。這個統計一反長期來以李姓數量為首的統計結果。
一個容易被人忽視的問題是,該統計結果重犯了1968年文革中發生過的著名的「全國山河一片紅」的「政治性錯誤」,其統計結果直接排除了香港和澳門,換句話說香港和澳門(何況還有台灣)被統計排除在中國之外。從公開的發言措辭來看,也許「對全國戶籍人口的一項統計」一句可以解脫嫌疑,但從結論中的「王姓為中國第一大姓」一句其定義「中國」范圍來看,問題仍然不能原諒。
關於對中華民族的姓氏族群不定期進行統計的話題確實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並非像網上一些言論所說「這樣的統計無聊」,其統計也並非姓氏歧視。作為一個民族的發展繁衍需要,它是有利於人口均衡,和睦族群,調配人文資源,承襲文化氣脈的一個重要手段。其間僅從中國傳統的,也是世界各民族唯一存在的中國家族族譜一項來看,就已足見華夏文明的博大內涵。
上月我在北京拜見了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主任李正先生,並獲贈由他主編的巨著《世界李氏族譜全書》,根據所讀,以及親耳聆聽教誨,獲益匪淺!巧了,李正先生除為《世界李氏族譜全書》主編外,還身兼李氏宗祠總負責人、世界李氏宗親總會聯誼總部負責人等職,並且是李氏網的創辦人。
我向李先生問及最近公安部發布中國姓氏排名一事,表示疑惑一直以來都是以李氏為首,難道真是座次重排?而就在2006年初,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袁義達研究員主持的百家姓統計研究中,公布的結果還是李、王、張分列前三位,變化如此之快,究竟是以後者專家為准合適,還是以前者公安部的民政統計為准合適?
李先生的回答同我上述分析不差:一個是以科學考據為本,一個則以行政而作為。如此讓視聽輿論莫衷一是。
一個更加意外的是回答是:公安部的統計是以中國公民戶籍在冊人員為準的統計,它沒有包含香港、澳門和台灣,更沒有包含世界各地的華人李氏。而李氏專業研究方面的統計則是包含全球。另外一條資訊是:歷屆全國人口普查的結果均是李氏為最。
公安部此次調查以戶籍為准而標稱為全國結論,而李先生認為歷來全國人口普查均是以含港澳台為準的數據。經本博查證,如「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看,既包含「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人口數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提供的2000年6月30日的數據。澳門特別行政區的人口數為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提供的2000年9月30日的數據。台灣省和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的人口數是由台灣當局公布的2000年12月的數據。」[此訊自國家統計局網站]
因此本文認為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所發布「王姓為中國第一大姓」其發布措辭存有嚴重失誤。
參考資料:http://24hour.blogbus.com/logs/5236787.html
⑽ 中國大姓
簡練的覃姓傳說:覃氏源起於五千年前的母系氏族部落,源基在今河南省武陟、沁陽一帶。當時那裡名叫覃懷。居住著覃部落。夏宇治水時,封覃懷為國,國民隨國而姓,便改為覃懷氏。後來隨著時代的變遷,覃懷氏依次演繹成皇覃氏、嬴姓、墨胎氏、孤竹氏等。而譚氏肇起於上古時期夏後的姒姓,肇基是譚地,至今山東省章丘、平陵一喧帶。公元目前1133年,周武王封譚地為諸侯國,稱為譚國。擬姓庶民隨國而姓,始稱為譚氏。
後來,覃氏在秦漢前的一千多年中,顛沛流漓,歷盡坎坷,發生了七次演繹。覃氏的演繹過程,可以用下面的鏈式來概括:
覃氏——覃懷氏——皇覃氏——墨胎氏——孤竹氏——有竹氏——譚氏——覃氏。
魏姓:戰國時魏國的位置,大致是在今河南省北部及山西省西南部一帶,因此,魏姓的最初發源地應該就在這兒,後來才逐漸繁衍到其他各地。現在,在河北省和山西省,魏家仍然是當地的望族。
魏:(由於本來就姓魏所以多寫點嘿嘿!)談起魏家早期的光榮歷史,真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說得完的,因此,只好舉幾個比較著名的例子,簡單來說明魏姓祖先的傑出才華與顯赫事功了。
最早在歷史上出人頭地的魏姓先人,可能要算是春秋時代的魏武子,也叫魏 ,當時,魏家仍然是晉國的大夫,還沒有獨當一面。而這位魏 ,卻被「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倚為股肱之臣,為魏家以後的飛黃騰達,鋪設了平坦的大道。魏 有兩個兒子,魏顆和魏絳,也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
結束春秋時代,揭開戰國之幕的魏斯,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魏文侯。魏國是在他的手裡,一躍而列為諸侯,並且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對於當時的天下大勢,舉足輕重。據《史記》的記載,他禮賢下士,虛懷若谷,結果四方的賢士都向他投歸,他的聲名也因而大噪,他並且曾派樂羊攻陷中山,派西門豹守鄴,從此河內稱治,為魏國奠定了強盛的基礎。
戰國時代,魏國在群雄爭立的混亂局面中,仍然巍然屹立,傲視群倫,幾千年來人人都知名的信陵君,就是當時魏家的傑出子弟。
魏徵,則是人們所熟悉的唐代名臣,他是唐太宗的諫議大夫,唐太宗在位的那些年,是漢族聲威最為遠播的時期,不過,被四夷尊為「天可汗」的唐太宗,對於這位敢犯顏直諫的大臣,卻顯得有點敬憚。魏徵的文才也非常好,曾經撰寫《隋書本紀列傳》,還撰有《類禮》二十卷,十分受到唐太宗的重視,曾命藏之秘府,奉為國寶。
1李 2王 3張 4劉 5陳 6楊 7趙 8黃 9周 10吳 11徐 12孫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馬 20羅 21梁 22宋 23鄭 24謝 25韓 26唐 27馮 28於
29董 30蕭 31程 32曹 33袁 34鄧 35許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呂 41蘇
42盧 43蔣 44蔡 45賈 46丁 47魏 48薛 49葉 50閻 51餘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鍾 57汪 58田 59任 60姜 61范 62方 63石 64姚 65譚 66廖 67鄒
68熊 69金 70陸 71郝 72孔 73白 74崔 75康 76毛 77邱 78秦 79江 80史
81顧 82侯 83邵 84孟 85龍 86萬 87段 88章 89錢 90湯 91尹 92黎 93易
94常 95武 96喬 97賀 98賴 99龔 100文
王姓的傳說:
傳說後稷的母親叫姜原,有一次她到野外去,看見一個巨大的人的腳印,她感到很好奇,因為她從來沒見過這么巨大的腳印。她走過去,踩在那個巨大的腳印上,想看看它比自己的腳大多少。誰知這一踩就懷了孕,後來居然生下一個男孩。姜原以為這個男孩不是吉祥之兆,便把他扔在大街上,想讓過往的牛馬把他踩死。不料牛馬見了這個孩子全都繞道而行。姜原又想把他扔在森林裡,但她走到哪裡哪裡都有人,又沒扔成。最後姜原來到一條水渠旁,當時正值冬天,渠水結了冰,姜原就把他放在冰上,想把他凍死。就在這時候,又飛來一隻大鳥,它卧在冰上,用自己巨大的翅膀護翼溫暖著這個孩子。姜原以為這個孩子有神靈保護,不是個普通的人,就放棄了把他拋棄的打算,抱回家去把他撫養成人。因為當初這個孩子曾經被拋棄,所以這個孩子名字就叫棄。
棄因為善種五穀,在帝堯時被舉為農師。舜繼位後,又把他封在邰(今陝西省武功縣西南),號為後稷,賜姓為姬。
後稷以後的第三代,姬姓部族出了一個名叫公劉的人使姬姓部族迅速發展起來。這時正是殷商王朝建立的初期。
公劉以後的第九代,姬姓部落又出了一個名叫古公亶父的人。在那個時候,當地戎狄之人經常侵擾姬姓部族,為了避免與他們發生沖突,古公亶父便率領部族從豳(今陝西省旬邑縣西南)遷徙到岐山(今陝西省岐山縣東北)腳下。古公宣父帶領部族在這里建築城郭房屋,並建立了官僚機構管理部族事務,從而具備了國家的規模。
古公亶父的孫子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周文王姬昌。當時正值商紂王殘暴統治時期,姬昌大行仁德,禮賢下士,與之成了鮮明的對比。姬周的力量不斷發展,接連征服了周邊的一些小國,又把都城向東遷到了豐邑(今陝西省長安縣西北灃河西岸)。到了周武王姬發的時候,終於推翻了殷商建立了周朝。
周武王的兄弟眾多,其中有一個弟弟名高,是文王的第15子。姬高在武王滅商及周初政治生活中都曾發揮過重要作用。武王滅商後,舉行了莊重的進入商都的儀式,入城以後,姬高又奉命打開殷商的監獄,釋放出關押在那裡的百姓。接著又接管了商朝掌管音樂禮儀的機構。因此,當武王分封諸侯的時候,姬高被分封於畢(今陝西省咸陽西北),所以又稱畢公高。武王死,成王立。成王臨死的時候,又把召公、畢公召來,讓他們輔佐太子釗。成王死,太子釗立,是為康王。
不知過了幾代,畢公高的後代們失去了封爵和封地,變成了平民,有的還跑到了少數民族居住區。只有他們因地而改的姓氏——畢。在春秋中期的時候,畢公高的後代中有一個叫畢萬的人來到了晉國,再一次使畢公高這一支姬姓家族興旺起來。當時晉國正是晉獻公在位,畢萬在晉獻公手下當差。晉獻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畢萬和趙夙一起統兵進攻霍、耿、魏三國,將它們滅掉。
畢萬因功被晉獻公授予大夫之位,封在了魏(今山西芮城縣北)地。從此,畢萬及其後代又以封地作為自己的姓氏而改姓魏了。在一次次的政治斗爭中,魏氏協助了晉室,卻也壯大了自己。最後終於導致了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滅亡。
由魏氏建立的魏國始終是戰國七雄之一。魏國的最後一位君主魏王假被秦軍俘獲,魏國亡。魏國亡後的第4年,秦朝就統一了天下,魏王假的子孫們也分散到各地,被人們稱為王家。從此,他們便以王作為自己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