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人教版初中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歷史問問答題集錦

人教版初中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歷史問問答題集錦

發布時間:2021-02-20 19:36:35

㈠ 關於初中世界歷史的問題..

英國憲章運動是世界上第一次群眾性的,政治性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
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版立政權的權第一次偉大嘗試
蘇聯解體的原因有 歷史原因:斯大林體制的弊端,內部原因:戈爾巴喬夫的錯誤政策,外部: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
純手打!!望採納

㈡ 初三世界歷史問答題{9年義務教育人教版}

點擊瀏覽該文件初三世界歷史問答題

1、 簡述文藝復興運動的發展歷程,舉例說明這一時期出現的文藝作品或科技成就是如何體現人文主義思想的。

答:①14世紀開始於義大利,後擴展到歐洲,並於16世紀達到高潮的資產階級文化運動在歷史上稱之為文藝復興。它是一場資產階級的文化運動,最主要的思潮是人文主義。②義大利文藝復興表現最突出的領域是文學和藝術。著名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有但丁的《神曲》、「人文主義之父」彼特拉克。但丁在《神曲》中表達自己的善惡標准和對教會的厭惡,體現了反對封建教會的思想;彼特拉克在《歌集》中描寫愛情,抨擊教皇,抒發渴望義大利和平統一的情懷。③「文藝復興美術三傑」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的作品中刻畫的也是活生生的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形象。④15世紀文藝復興擴大到歐洲其他國家,16世紀達到高潮。法國、英國和西班牙等國人才輩出,文學領域尤其活躍,莎士比亞的作品受到世界人民的歡迎。哥白尼、伽利略等人的突出成就奠定了近代科學的基礎。

2、 在新航路開辟的過程中,向東航行的新航路是怎樣開辟出來的?線路是怎樣的?向西航行的航海家所開辟出來的新航路客觀上對人類認識自然有什麼意義?

答:向東:①1487年迪亞士率船隊沿非洲西海岸航行,繞過非洲最南端,進入印度洋。②1497—1498年達·伽馬沿迪亞士開辟的航路,再穿過印度洋,航行到印度,找到了通往東方的新航路。路線:①迪亞士的線路:從里斯本出發,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繞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②達·伽馬的線路:從里斯本出發,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縱穿大西洋,再向東繞過好望角,沿非洲東海岸北上到非洲馬林迪,再向東到印度半島南端的卡里庫特。

向西的意義:①哥倫布向西航行發現了美洲新大陸。②麥哲倫船隊完成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

3、 美國、法國在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進程中遇到了哪些外來干擾?它們是怎樣解決的?(答案供參考)

答:①美國 干擾:需要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英國竭力壓制北美經濟的發展;在政治上採取高壓政策)。解決方式:通過獨立戰爭(資產階級革命),摧毀英國的殖民枷鎖,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②法國 干擾:奧地利、普魯士的武裝干涉;英國、俄國、奧地利組成的反法同盟。解決方式:革命的前期雅各賓派採取了依靠人民的革命措施挽救了革命;後一階段,拿破崙早期進行的戰爭捍衛了法國革命的成果,打擊了反法同盟。(簡言之就是:通過資產階級革命。)

4、 通過初中階段的學習,哪些著名的歷史人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最敬佩或喜歡的正面人物是誰?為什麼?

答: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正面歷史人物有:毛澤東、周恩來、丘吉爾、戴高樂、羅斯福、斯大林等,任選一個,可以與第10題相同。

5、 簡述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進程及其對人類發展影響最大的發明創造。

答:進程:工業革命於18世紀60年代中期從英國棉紡織業發明和使用機器開始,推動了蒸汽機的發明、改進與應用,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隨著蒸汽機的廣泛應用,它又推動了冶金、采礦等重工業部門採用新技術,工業發展又推動了交通運輸革新。到19世紀上半期,在英國大機器生產代替工場手工業,工業革命完成。隨後,美國、法國等也先後進行了工業革命。

影響最大的發明創造:蒸汽機、汽船、火車(供參考)

6、17—19世紀中期,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國家有哪些?它們各以什麼方式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

答:略

7、 世界近現代史上有哪些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在東亞太平洋地區?這些事件產生了什麼影響?(舉四例即可)

答:①1921—1922年召開的華盛頓會議。影響:確立了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②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影響:日本全面侵華,中國全國性抗戰開始。③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影響:太平洋戰爭爆發,二戰的規模空前擴大,美、英、蘇、中等國走向聯合,形成反法西斯同盟。④1942年6月,中途島戰役。影響:美軍以少勝多擊潰日軍,扭轉了太平洋戰場的形勢。⑤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影響:中國抗日戰爭勝利,二戰結束。⑥二戰後美國發動侵略朝鮮戰爭。影響:美國最終以失敗告終,使美國的霸權政策嚴重受挫。(日本明治維新、中英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中國五四運動、羅斯福新政)

8、 為了克服經濟危機,美國羅斯福政府實行新政,有人說它從根本上消除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有人說它不能從根本上消除了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你認為哪種說法正確?為什麼?

答:①第二種。不能從根本上消除了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因為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與資本主義私有制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制度本身。

②羅斯福新政是美國資產階級為了克服經濟危機,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調整,它不可能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因而也就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了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

9、 你知道1989年以後,歐洲的政治版圖發生了哪些變化?歐洲政治版圖變化的原因是什麼?這一原因的出現導致了哪一國際組織的解散?

答:變化:①1989年東歐劇變後,歐洲的政治版圖發生了重大變化。民主德國並入聯邦德國,南斯拉夫一分為五,捷克和斯洛伐克分立。②1991年底俄羅斯聯邦等11國共同簽署建立「獨聯體」文件,這樣蘇聯解體了。

原因: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導致了歐洲政治版圖的變化。

這一原因的出現導致華沙條約組織的解散。

10、 二戰前及其期間,世界歷史上出現了哪些堅持反法西斯侵略的著名政治家?選擇其中一位,談談他從事反法西斯斗爭的事跡。

答:堅持反法西斯侵略的政治家有:丘吉爾、羅斯福、斯大林、戴高樂、季米特洛夫、毛澤東。

丘吉爾:丘吉爾是二戰期間英國首相。德國空軍對英國進行空襲期間,丘吉爾領導英國人民進行了頑強抵抗,粉碎了德國的企圖。丘吉爾領導的英國同中、美、蘇等國為反對共同的敵人法西斯而走向聯合,形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丘吉爾出席了二戰期間的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為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作出貢獻。

羅斯福:1933年任美國總統,實行「新政」,使美國經濟從經濟危機中逐漸復甦;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羅斯福於1942年初聯合26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家宣言》,組成國際反法西斯同盟;二戰後期,為盡快戰勝德、日法西斯,分別與中、英、蘇等國召開了四次重要的國際會議,協調了盟國行動。為最後戰勝法西斯作出重要的貢獻。

11、 你認為對二戰進程產生重大影響的歷史事件有哪些?你選擇這些事件的理由是什麼?

答:除考試說明中的外,還可舉:《開羅宣言》發表、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雅爾塔會議等。

12、 科技革命帶來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也給人類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你能談談第一、二次科技革命給人類帶來了哪些便利嗎?以比較的方式來表述。

答:交通:第一次科技革命前,人們坐的是馬車,後來坐的是汽船、火車,第二次科技革命後坐的是汽車、飛機,給人們的旅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照明:工業革命前,人們使用自然火或蠟燭等照明,第二次科技革命後電力的廣泛應用,美國的愛迪生發明了電燈,為人類驅走了黑暗。

通訊:工業革命前,人們通過郵寄或寫信的方式來傳遞信息,第二次科技革命後,人們使用有線電話、有線電報或無線電報來傳遞信息。

13、 簡要評述拿破崙一生的政治軍事活動。

答:拿破崙是法國著名的資產階級政治家、軍事家。他以其出色的軍事才能,名聲大噪,成為資產階級強有力的代表人物。1804年,拿破崙加冕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實行資產階級軍事獨裁統治,鞏固了資產階級統治秩序。他頒布《法典》,確立了資產階級立法的規范。他還率領法軍抗擊歐洲反法同盟,打擊了歐洲各國封建勢力,但他也借對外戰爭進行掠奪,遭到各國人民反對。181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滅亡,封建王朝得以復辟。

14、 美國一位歷史學家指出20世紀30年代世界歷史發展的特點是「走向戰爭」,你認為這個觀點正確嗎?談談理由。

答:我認為正確。①在1929—1933年經濟危機打擊下,意、德、日先後建立和強化法西斯統治,擴軍備戰,歐亞戰爭策源地形成。②30年代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增強了實力,世界面臨戰爭威脅。③西方大國的「不幹涉」政策,助長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野心。④受侵略國家人民雖然進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沒有形成世界性的反法西斯聯合陣線,有效抑制侵略。⑤德意日法西斯卻於1937年組成「軸心國」軍事政治集團,侵略氣焰更加囂張。⑥1938年英法同德意共同製造了「慕尼黑陰謀」進一步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法西斯侵略野心進一步膨脹,最終使世界走向戰爭。

15、 有人說兩次世界大戰美國都是最大的受益國,因為它每次都是由中立國轉變為參戰國的。請問:這種說法有道理嗎?美國是怎樣完成這一轉變的?又造成了什麼影響?

答: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兩次世界大戰前和戰爭初期,美國實行的都是犧牲弱小國家利益,同交戰雙方進行貿易,大發戰爭橫財的政策。

轉變和影響:

①一戰進行到1917年,交戰雙方都已筋疲力盡,美國為撈取戰利品,爭奪世界霸權,向德國宣戰。這一做法加速了一戰的結束,戰後美國掌握了世界經濟霸權。

②二戰期間,日本偷襲珍珠港,戰火燒到美國本土。1941年12月8日,美國對日宣戰,很快促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美國的參戰對二戰中反法西斯同盟打敗德、意、日法西斯作出了很大貢獻。

16、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德國的經濟發展為什麼能趕上並超過英國和法國?

答:因為美國和德國在電力方面領先一步。除直接採用新技術新設備外,還因為在美國方面:①內戰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②資源豐富;③大量的歐亞移民提供了技術和勞力;④吸收了大量歐洲剩餘資本。 在德國方面:①實現了國家統一;②從法國得到了大量戰爭賠款③通過普法戰爭從法國奪取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個重要礦區,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礦藏資源。

經驗:發展經濟要積極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不斷更新設備,擴大海外市場,引進外資。

教訓:①不能固步自封,拒絕先進技術和外來資本。②充分利用國內資本,發展民族工業。

㈢ 初中歷史復習要點(世界歷史,中國歷史

歷史初二的下半學期期中前的復習提綱

第五單元復習提綱
第五單元描述了人類社會經歷了史前時代、農耕文明時代的歷程後進入的第三個歷史階段——工業文明時代的歷史。本單元分別從經濟發展、思想觀念的變化、世界開始形成一體和建立新的政治制度等方面闡述了農業文明走向解體、人類新時代的到來。在此基礎上,指出明清中國社會面臨的危機與挑戰。
5-1工商業的興起
「工商業的興起」按照歷史發展的脈絡,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兩個角度,敘述了14~16世紀西歐工商業興起的歷程。手工工場的出現,是從農業時代過渡到工業時代的開始;手工工場出現以後促使工商業的發展,產生了新的階級。
5-1-1「工廠從這里發展而來」和「商人的地位變了」:通過觀察、比較圖文資料,了解手工工場的生產情況,知道手工工場的出現促使西歐工商業的興起。通過觀察、思考,知道手工工場的出現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很大的變化,人類社會從此開始向工業文明時代過渡。嘗試收集有關西歐與中國手工工場的某方面事例,分析說明手工工場的特點及其作用。
「工廠從這里發展而來」——首先概述了由於商業的發展,手工作坊發展到手工工場;然後說明手工工場的特點是規模大、分工合作、生產效率高,並進一步指出手工工場的出現改善了人們的社會生活,促進了商業的發展。此外,還著重指出西歐手工工場的范圍,以說明手工工場的出現只是工業文明的曙光,整個西歐還處於農業時代。手工工場時期是農業時代過渡到工業時代的准備階段。
「商人的地位變了」——從商人的經營地位、政治地位以及貴族經濟地位等方面,描述了工商業的興起改變了國家的經濟政策、階級結構及階級關系。手工工場的出現以及工商業的發展,逐漸產生了兩個新的階層:經營手工工場的商人與手工工場工人,改變了兩個舊的階層:貴族與農民。
隨著商業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小作坊發展成為手工工場
手工工場出現的時間和地點 最早出現於14世紀的義大利,後來擴展到西歐其他國家。
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場的比較
手工作坊 手工工場
所有者 手工作坊主 手工工場主
勞動者 作坊主與家人或幫工 手工工場工人
生產方式 作坊主進行全程工作 工人之間分工合作
生產關系 學徒不領取工資,依附於作坊主。 手工工場主與工人是僱傭與被僱傭的關系
手工工場的特點 生產規模大、產量高;工人多,分工合作;出現了僱傭勞動,工場主是生產的組織者和管理者,不再進行全過程的生產。
手工工場的作用 提高了生產效率,改善了人們的生活,進一步促進了貿易的發展。
生產力變化 手工作坊——手工工場——工廠
生產關系變化 作坊主——富商(既是手工工場主又是商人)——早期資產階級
失地農民——雇傭工人——早期工人階級
手工工場時代,是由農耕文明時代向工業文明時代過渡和准備階段。手工工場時期,農業仍然是主要產業。
5-2沖破思想的牢籠
本課的主題是人們在思想上走出中世紀宗教蒙昧和專制的束縛,追求人性 、科學與民主。它圍繞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近代科學的誕生以及啟蒙運 動,向學生展示歐洲由中世紀社會邁向近代社會的思想旋律。
5-2-1「蒙娜麗莎的微笑」
教材結構分析:「蒙娜麗莎的微笑」主要圍繞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藝術成就,以達•芬奇 和莎士比亞為例,闡述了這一時期的人文精神。課文還以《牡丹亭》為例 ,把同一時期中國在文藝領域中的思想突破展現出來,開闊學生的視野。
學習要求:通過學習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及文藝作品,了解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精神。在學習過程中自覺培養人文精神。
時間 14世紀-16世紀
發生地 義大利,後傳播到西歐一些國家
發生背景 工商業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代表人物 達•芬奇(義大利藝術家。被稱為「文藝復興時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代表作:《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 莎士比亞(英國劇作家。代表作:《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
什麼是「文藝復興」運動 文藝復興時期,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藉助研究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通過文藝創作,宣傳人文精神。
性質及實質 資產階級文化的興起
人文精神的含義 肯定人的價值與尊嚴,重視人的作用和需要,主張一切以人為本,要求一切從人出發,最終一切為了人。
意義 文藝復興運動是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反映了當時新興資產階級的願望,使人們的思想從宗教愚味中解放出來。
5-2-2「『教皇奶牛』的解放」
教材結構分析:「『教皇奶牛』的解放」主要圍繞德國的宗教改革展開,簡要地說明了德 國宗教改革的歷史背景、核心觀念以及影響。通過宗教形勢圖,讓學生比 較直觀地了解新教的產生和發展對天主教會權威的沖擊。
學習要求:從宗教改革的歷史背景入手,知道以路德為代表的新教的核心思想以及宗教改革的影響和意義。
德國宗教改革的歷史背景 16世紀,羅馬天主教會日益腐敗。文藝復興運動興起。
馬丁•路德的主張 在信仰問題上,人人都是平等的。只要自己真誠懺悔,就可以得救。(因信稱義)
宗教改革的影響和意義 德國宗教改革運動席捲了全國,各地的教會紛紛獨立。這一時期,瑞士、英國等西歐國家也掀起了波瀾壯闊的宗教改革運動,相繼擺脫了羅馬教會的控制,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
5-2-3「近代科學的誕生」
教材結構分析:「近代科學的誕生」以培根、哥白尼、布魯諾、牛頓為代表,闡述了這一 時期人類在認識自然方面的系列突破,讓學生知道近代科學的誕生對解除 宗教蒙昧以及重新塑造人們世界觀、價值觀方面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學習要求:通過了解科學史上代表人物的理論貢獻,感受近代科學的誕生對歐洲中世紀思想所產生的沖擊。在學習過程中自覺培養科學精神。
英國科學家培根提出了一個重要思想:「知識就是力量」
科學家研究自然 天文學 波蘭科學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被譽為「科學革命的開端」。
比較托勒密、哥白尼以及布魯諾的思想,明白人類的科學探索是循序漸進的。
物理學 牛頓的突出成就是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科學的作用 科學可以幫助人類認識自然,揭示自然界的奧秘,從而以科學、理性的態度看待世界。
5-2-4「理性之光」
教材結構分析:「理性之光」主要圍繞啟蒙運動而展開,通過介紹伏爾泰、盧梭以及網路全書派等思想,突出這一時期的思想主題,即批判專制主義和宗教愚昧,宣揚自由、平等和民主,讓學生了解近代政治文明的思想基礎。
學習要求:知道啟蒙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這一運動的思想主題,理解其對後世的影響。
何為「啟」「蒙」 就是「打破」「蒙昧主義」(迷信和無知)
興起時間 17、18世紀
啟蒙運動興起的背景 根本原因:西歐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
因素:文藝復興運動,宗教改革,科學革命等
頂峰 18世紀後半期,法國
性質 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
啟蒙運動的代表 代表人物 主要觀點
伏爾泰 啟蒙運動的旗手,提倡天賦人權
盧 梭 人民主權思想
孟德斯鳩 三權分立
狄德羅 網路全書派
啟蒙運動的影響
1、為資產階級取得統治地位作了思想和理論准備。
2、為法國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備。
3、啟迪了人們的思想,動搖了封建統治。
4、激勵了中日等國仁人志士為改造舊社會而斗爭。
5-3世界開始走向整體
教材結構分析:本課主要圍繞著14~16世紀歐洲的歷史展開。14~16世紀的歐洲處在封建社會解體、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時期,資本主義經濟有所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開始形成,新興資產階級為求得自身的發展,需要開拓市場和沖破封建勢力的束縛。為此,新興資產階級進行了一系列的活動,新航路的開辟是其中重大活動之一。新航路的開辟對世界歷史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它擴大了歐亞非之間的貿易和往來,打破了世界各大洲彼此隔絕的封閉狀態,使世界從原來相對分散、隔絕的狀態走向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同時也促進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資本主義的發展,歐洲人從此走上了殖民擴張的道路。
「發現新大陸」——主要是通過對新航路開辟的背景、經過的介紹,說明新航路的開辟為加強各個大陸之間的聯系創造了條件。教材首先以《馬可•波羅游記》為切入點,引出歐洲人對東方的嚮往;接著重點講述了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歷史事件及其歷史作用,即鼓舞了更多的人開始海上探險;隨後列舉了其他一些當時比較有名的航海家開辟新的航路的案例;最後點明新航路開辟的積極意義。
「全球聯系的加強」——重點介紹了新航路開辟對歷史發展的積極作用。教材選取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進行描述:新航路的開辟為各大陸之間人們的遷徙提供了方便;極大地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在世界范圍內不同區域文明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
「黑人是怎樣來到美洲的」——主要是講新航路開辟帶來的負面影響,即一些歐洲國家對美洲、非洲和亞洲進行殖民擴張,野蠻屠殺當地居民,掠奪土地和財富。具體表現為對財富的瘋狂掠奪,以及奴役和屠殺印第安人;毀滅印第安人之後,開始從非洲販賣黑人到美洲做奴隸,給非洲造成慘重的損失。
學習要求:1、通過學習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和條件等內容,學會從可能性和必要性兩方面把握歷史過程、歷史現象發生的原因。
2、知道新航路的開辟,一方面使全球聯系不斷加強的史實,另一方面使歐洲殖民者加緊殖民掠奪的歷史史實。
3、通過分析新航路開辟所帶來的正面和負面影響,培養以歷史的眼光、辯證地看待歷史現象的能力。
4、學習新航路開辟的過程,培養不畏艱險、勇於開拓進取的精神。
新航路開辟後的正面影響 新航路開辟後的負面影響
加強了各個大陸之間的聯系,拓展了人們的眼界,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傳播與交融。為人們遷徙提供了方便,促成了新的民族產生;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促進了不同地區文明的交流。總之,世界開始走向整體。 歐洲國家對美洲、非洲、亞洲進行殖民擴張,掠奪土地和財富;毀滅印第安文明;販賣黑奴。總之,造成了亞、非、拉美長期的落後與貧窮。
5-4資產階級革命:新體制的創立
本課通過講述17、18世紀,英國、美國和法國先後爆發的資產階級革命推翻封建專制制度、建立資本主義共和制度的經過,從不同層面展現出英國、美國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基本狀況、特點和深遠影響。從中可以讓學生領略早期資產階級以革命方式推翻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過渡的壯闊景象,同時了解資本主義制度確立的曲折歷程,激發學生探索人類文明向前發展的奧秘。
「議會對王權的勝利」——選取了英國革命的案例,首先介紹17世紀初英國國王查理一世統治期間,議會與王權的斗爭概況;接著重點說明資產階級通過革命取得政權後曾出現復辟,資產階級採取不流血的方式發動政變,最終完成資產階級革命並頒布了限制王權的《權利法案》。課文以歷史發展的時間線索為主線,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復雜性與曲折性;最後,總結了英國確立的君主立憲制對世界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歷史上第一位總統的產生」——從美國獨立戰爭的背景、經過、結果等方面進行敘述,讓學生在一個又一個的歷史事件中,逐漸把握美國獨立戰爭具有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解放的正義戰爭的特點。課文重點介紹了華盛頓在美國獨立戰爭中的突出作用及三權分立的學說。
「忘我獻身的法國公民」——選取了法國大革命中的重要歷史事件,首先通過對法國大革命爆發原因的分析,讓學生認識到法國大革命的爆發是對君主專制不滿的必然結果;其次介紹了巴黎人民的三次武裝起義,通過對三次武裝起義和每次起義所取得的革命成果,使學生懂得正是人民的力量把革命不斷推向高潮,明白「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真正動力」的道理。
學習要求:1、通過閱讀、收集資料,知道資產階級革命產生的歷史背景、發展,掌握幾個有代表性的實行資產階級共和制度的國家。
2、能夠說出17~18世紀,英國、美國、法國建立資本主義制度產生的影響及其歷史作用。
3、能把握資產階級革命的主要線索,認識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的發展趨勢。
4、通過學習,知道資產階級革命中發生的重要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知道它(他)們對歷史發展進程產生的積極影響;同時,通過分析具體的歷史事件,體會人民群眾在社會變革中所起的積極促進作用,明白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觀點。
對比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美國獨立戰爭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革命爆發背景 查理一世為了加強王權採取的措施,不僅招致了廣大民眾的普遍不滿,更使國王同議會中的資產階級新貴族的矛盾迅速激化,從而導致了革命的爆發。 英國殖民當局對北美13個殖民地進行殖民統治和壓迫,北美人民要求獨立。 路易十四和路易十六的君主專制統治。
經過 1、1640年,查理一世企圖解散議會
2、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內戰
3、1649年,議會軍在克倫威爾的領導下取得勝利。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台
4、1688年,宮廷政變(光榮革命)
5、1689年,議會頒布《權利法案》 1、導火線:波士頓傾茶事件
2、序幕:1775年,來剋星頓的槍聲,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
3、建國: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美利堅合眾國正式誕生。
4、勝利:1781年,美國人民在華盛頓的帶領下最終打敗了英國軍隊,取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1783年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
5、1787年制定美國憲法,確定了美國的共和政體和三權分立原則。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 巴黎人民三次武裝起義
1、1789年7月14日,攻克巴士底獄,掀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並頒布了《人權宣言》
2、1792年,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國王路易十六被處死
3、1793年,領導者羅伯斯庇爾等實施了一系列革命政策,使大革命達到頂峰。
結果 英國確立君主立憲制(由議會限制王權的政體) 總統共和制 共和政體
歷史意義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世界近代史開始的標志 美國獨立戰爭既是民族解放運動,又是資產階級革命運動。 結束了法國封建專制統治;沉重打擊了歐洲其他國家的封建制度;充分顯示了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
5-5面臨挑戰的中國
第五課是在西方各國相繼爆發資產階級革命,開始向工業文明邁進的歷史背景下,從經濟、民族關系、政治制度及對外關系等方面,著重描述明清時期中國的繁榮及繁榮背後的危機。
5-5-1最後的盛世
教材結構分析:「最後的盛世」——通過介紹當時人口的眾多、手工業的繁榮、商業的發達和社會生活的變化,展示了明清時期中國社會的盛世景象。
學習要求:1、通過學習明清時期手工業和商業的發達、對外貿易的增長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生活的變化等具體案例,了解這一時期社會呈現的繁華景象及其原因。
2、嘗試運用多種資源,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理解、分析明清時期中國呈現出的繁盛景象,同時把握盛世背後所隱藏的危機,以歷史的、辯證的眼光看待明清時期的中國社會。
3、鼓勵學生盡可能多地運用各種手段,收集、整理相關資料,進行歸納、分析,正確認識工業文明大潮中的中國農耕文明,從多方面探尋中華文明在世界近代化大潮下逐漸落伍的原因。
背景(明清時期) 1368年明朝建立,一直到1840年鴉片戰爭之前的明清歷史。其中1368~1644年是明王朝統治時期,從1644年清軍入關開始是清王朝統治時期,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皇帝進行統治的朝代。
「最後的盛世」的表現 農業 玉米、番薯等高產農作物傳入中國。中國的經濟重心已完全轉移到江南地區,「湖廣熟,天下足。」人口增長迅速。
手工業 絲織業、棉紡織業發達
商業 商幫的形成,工商業市鎮的興起,國際貿易頻繁。
社會生活 服務性行業興盛
如何正確看待「最後的盛世」 「夕陽無限好,只是已黃昏;盛世的背後,隱藏著危機。」

5-5-2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教材結構分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主要體現的是民族政策和民族關系方面的內容。從總體上看,明統治者側重於防禦,清統治者更重視懷柔政策,由此形成了「明修長城清修廟」兩種不同的邊防局面。避暑山莊的修建、達賴和班禪封號的冊封都表現了清統治者在民族問題上的政策和態度;此外,明代開始的「改土歸流」、清代平定少數民族叛亂的舉措,都有力地表現了明清統治者在處理民族問題上採取的積極措施。
學習要求:掌握明清兩朝統治者在處理民族問題時所持的不同態度,體會「明修長城清修廟」的內涵;同時了解統治者在維護國家統一,促進邊疆地區的經濟開發及與內地的文化交流等方面採取的積極措施。
明清時期與蒙古族、藏族以及西南少數民族的關系 與蒙古族:明-修築長城 清-土爾扈特部回歸、平定準噶爾叛亂
與藏族:清-冊封達賴和班禪、派駐藏大臣
與西南少數民族:改土歸流
明清統治者不同民族政策 明代統治者主要以防為主,採取了比較被動的防禦政策;清統治者則比較積極主動,採取懷柔的政策籠絡其他少數民族。
明清兩朝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有什麼意義? 維護了國家統一,促進了邊疆地區的開發與內地的文化交流,奠定了今天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疆域版圖。
5-5-3專制帝國
教材結構分析:「專制帝國」——從專制國家機構、文字獄、科舉考試及社會生活領域的專制等方面,重點描述了明清時期高度集中的專制皇權。此外,教材還補充了反對專制皇權的思想家的內容,有利於學生進一步了解明清時期的思想發展狀況。
學習要求:了解統治者在加強皇權方面採取的主要措施及其結果,進一步從社會生活領域加深對專制皇權的理解;知道反對專制皇權的代表人物,並嘗試與同時代的西方思想家進行比較。
明清時期高度集中的專制皇權的表現 1、設立專制國家機構:明朝建立廠衛等特務機構、清朝雍正設置軍機處
2、清朝大興「文字獄」
3、科舉考試以八股取士
4、社會生活領域的專制:建貞節牌坊、禁止世俗文化
反對專制皇權的思想家——明末清初學者黃宗羲提出「為天下之大害著,君而已矣」
5-5-4來自海上的挑戰
教材結構分析:「來自海上的挑戰」——以鄭和下西洋、傳教士來華、歐洲殖民者東來和馬戛爾尼來華等案例,描述了同一時代中外統治者在海外拓展上的不同態度:明清統治者對海外探索的嘗試與拒絕,西方文明的東來與野蠻侵略的並存,這也使中國人民開始了英勇的斗爭。最後,暗示出古老的中國開始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學習要求:通過對鄭和下西洋,新航路開辟後傳教士與歐洲殖民者東來史實的學習,知道這一時期中國政府對海外探索的態度,分析東西方在這一時期產生差距的原因。
鄭和下西洋 鄭和七下西洋的時間、路線、作用和失敗的原因
傳教士來華 傳教士帶來的西方文明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歐洲殖民者東來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佔領澳門;1661年,鄭成功收復台灣(抗擊侵略者和維護祖國統一)。
馬戛爾尼使團來華 清朝統治者對西方殖民者的到來所持的態度與採取的措施,以及馬戛爾尼來華的目的與結果。
為什麼說中國在19世紀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從國家體制看,中國仍是皇權占統治地位的國家,皇權得到高度強化,人民沒有民主與自由;從思想觀念上看,掌握國家命運的上層統治者仍以中國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自居,不與其他國家進行交流;從對外政策上看,堅持閉關鎖國;從經濟發展來看,中國雖一度處於盛世的繁華,但舊有的體制與觀念,沒有形成良好的經濟運行機制等。因此,當西方國家先後進入革命的時代,國家體制發生巨大變化,尋求向外拓展時,中國仍然按照自己的軌跡發展,這不可避免地使古老中國面臨著來自外部與內部的雙重挑戰。

㈣ 人教版九年級歷史 求問答題答案!

九年級歷史與社會世界史復習資料 (3-4)

《世界歷史》第一冊

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原因和歷史意義
原因:新航路開辟後,英國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積極發展海外貿易,開展殖民掠奪,英國資本主義經濟得到迅速發展,資產階級和新生貴族力量日益壯大,他們要掌權,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治成為資本主義發展的嚴重障礙.因此,要發展資本主義,就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社會制度來保護資產階級的利益.總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生產關系阻礙了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發展.
歷史意義
:a.通過資產階級革命,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1689年,為限制國王權利,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障礙;
b.它是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對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揭開了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序幕,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
2.<權利法案>的頒布和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為限制國王的權利,確定議會的大權,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權利法案>為限制王權提供了法律保障,使以後的國王不能濫用權利,為所欲為,這就使英國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
3.英國成為最大的殖民國家
英國採用海盜方式,在海上進行搶劫活動.16世紀晚期,英國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取得了海上霸權,開始在海外殖民.英法早期殖民活動主要集中在印度和北美.在殖民擴張過程中,英法荷進行了激烈的爭奪,最後,英國戰勝了荷蘭和法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
4.來剋星頓的槍聲和美國獨立
a. 1775年來剋星頓的槍聲,標志著北美獨立戰爭的開始.
b. 1775年第二屆大陸會議召開,整編大陸軍,任命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
c. 1776年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宣告英屬北美殖民地獨立.
d. 1777年,在薩拉托加戰役中,美軍打敗英軍,是北美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e. 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f. 意義:
1.獨立戰爭使美國贏得了獨立(1787年,美國制定了1787年憲法,規定美國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實行總統制,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它同時又具有資產階級革命性質,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2.對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動作用.
5.攻佔巴士底獄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
6.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成立和拿破崙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
1791年6月,奧地利和普魯士採取軍事行動,幫助路易十六鎮壓革命,巴黎人民推翻君主統治,,9月,法國軍隊也把外國軍隊趕出國境,並宣布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資產階級革命高潮過後,法國政局動盪,1799年,拿破崙發動政變,奪取了政權.1804年,拿破崙加冕稱皇帝,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崙頒布了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法典>,對外打擊反法聯盟,擴張法國勢力.對外戰爭損害了被侵略地區人民的利益,引起人民的反抗,1812年遠征俄國失敗,敲響了帝國的喪鍾;在萊比錫戰役中,法軍再次慘敗;1814年反法盟軍開進巴黎,帝國滅亡.
7.英國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是促使手工工場發展到機器大生產的一次革命,,它是從發明和使用機器開始的.
條件:雄厚的資本;充足的勞動力;豐富的資源和原料;海外貿易的迫切需求.
18世紀60年代,英國首先發生了工業革命.機器的發明和使用,最早出現於棉紡織業.
進程
a.18世紀六七十年代,珍妮紡紗機,水利紡紗等機器相繼問世;80年代,水利織布機的出現大大提高了織布的效率
b.機械師瓦特製成了改良蒸氣機,1785年,這種蒸氣機被用來帶動紡織機器,從而使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
c.蒸氣機的使用推動了交通運輸工具的進步,汽船和火車機車相繼誕生.d.19世紀上半期,大機器生產基本取代了工場手工業,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
8.工業革命的影響
影響
a.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促進了經濟的發展;b.工業革命使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直接對立的階級,即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c.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面貌,是世界日益成為一個彼此聯系,不可分離的整體.
9.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歐洲三大工人運動,即法國里昂工人的兩次武裝起義,英國工人的憲章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的紡織工人起義,標志著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台.
馬克思和恩格斯把理論研究同無產階級的解放斗爭聯系在一起,在吸收人類優秀文化遺產的基礎上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意義:使無產階級有了自己強大的思想武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10.美國內戰爆發的原因及意義
原因:
北部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南部實行大種植園經濟,以黑人奴隸為主要勞動力.雙方在關稅和奴隸制的存廢問題上的矛盾不可調和.
意義:
使美國廢除了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障礙,為以後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11.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1689年,彼得一世為擺脫落後狀態使俄國成為近代強國,推行多方面的改革,其內容包括加強中央集權,擴大軍事力量,發展經濟,推行學校教育.它實際上是一場封建農奴主推行的富國強兵改革.作用:增強了俄國的經濟和軍事力量,鞏固了專制統治,為對外擴張准備了條件.
1861年改革
19世紀中期俄國資本主義工業有所發展,但由於農奴制的阻礙,發展極其緩慢.186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為維護貴族和地主的利益被迫簽署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法令規定農奴在法律上成為」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農奴的生活;農奴可以出錢贖買一塊份地.它實際上是一場沙皇自上而下實行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作用:使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12.日本明治維新的主要內容及意義
主要內容:
政治:」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經濟: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先進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社會生活:提倡」文明開化」,努力發展教育.
意義:
使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危機,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漸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但日本強大起來後,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世界歷史》第二冊

1.科學成就和第二次工業革命
科學成就:
a.新能源的發展和利用 19世紀70年代,電力作為新能源進入生產領域,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人類進入」電氣時代」;內燃機的廣泛應用,促進了石油的開采和提煉,石油,電力和煤炭構成了三大能源.
b.新機器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 德國的西門子創制了第一輛有軌電車;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等人設計出內燃機,導致了汽車和飛機的試製成功.
c.新的信息傳遞工具的發明 19世紀中期,發明了有線電報;19世紀晚期,有線電話和無限電報也研製成功.
影響:
大大促進了生產力,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廣泛的途徑.
2.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狀況
19世紀晚期,隨著生產力和資本的高度集中,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其形式有卡特爾,辛迪加和托拉斯.
美國和德國作為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由於更多地採用新技術,新設備,起點高,發展快,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分別成為世界頭號,二號資本主義工業大國.
英國和法國由於技術裝備落後和過分依賴殖民地,經濟發展緩慢,工業生產被美國,德國趕上和超過.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竭力進行武裝擴張,促進了經濟發展;俄國資本主義雖然有較快的發展,但由於大量封建殘余的存在,仍落後於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3.帝國主義兩大軍事集團的名稱和主要成員
同盟國集團:
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後來參加到協約國一方)
協約國集團:
英國,法國,俄國
4.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西線三大戰役
1914年6月底,一個塞爾維亞青年在薩拉熱窩街頭刺殺了奧匈帝國的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婦.這就是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薩拉熱窩事件.
西線三大戰役:
交戰雙方是英法和德國,分別有馬恩河戰役,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
5.美國參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
大戰爆發時,美國利用中立的地位與交戰國做生意,通過出售軍火,提供貸款,大發橫財,國力大增.1917年,在交戰雙方都已精疲力竭的時候,美國加入協約國,終於參戰了.美國的參戰無論在政治,軍事還是財力方面,使協約國受益極大.
一戰性質:
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
6.俄國十月革命和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俄國經濟陷於全面崩潰,1917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出現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資產階級政府繼續進行帝國主義戰爭,並用武力鎮壓革命群眾.1917年11月7日,在列寧親自領導下,十月革命武裝起義取得勝利,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工人士兵蘇維埃人民委員會,推出」一戰」,頒布了沒收地主,寺院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的<土地法令>.
蘇聯開始有計劃的經濟建設,1928年和1933年的兩國五年計劃,其重點都是重工業,兩個五年計劃的完成,蘇聯由農業國變成了工業國.1937年蘇聯基本完成了農業集體化.同年蘇聯通過新憲法,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蘇聯的確立.
7.巴黎和會與<凡爾賽和約>
1919年1-6月,參加國有27個,英國,法國,美國三國成為和會的主宰.其主要內容有:同德國簽訂<凡爾賽和約>;分別和德國盟國簽訂一系列和約,它們和對德和約共同構成了凡爾賽體系.決定成立制裁侵略,維護世界和平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1920年成立,實際上是帝國主義列強維護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秩序的工具).確定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統治的新秩序.(和約內容見初三<世界歷史>第二冊35頁)
8.華盛頓會議
在美國倡議下召開,共有九國國家參加,美,英,日三國起主要作用.英,法,日,美簽訂了<四國條約>,相約互相尊重它們在太平洋區域屬地的權益.美,英,日,法,意五國簽訂了<限制海軍軍備條約>,規定了五國海軍主力艦的噸位比例.1922年,九國代表簽署了關於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實際上成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方便.華盛頓會議是巴黎和會的繼續,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最終確立了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9.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羅斯福新政
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首先從美國開始,是一次世界性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這次危機有三大特點:波及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破壞性大.
羅斯福新政的目的是在不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消除經濟危機.其內容有:金融方面,首先從金融業開始,使私人現款重新流通;農業方面,政府讓農民縮減耕地和屠宰耕牛,由政府撥款補償;工業方面,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國家對工業的調整,1933年國會通過工業復興法,加強政府對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調節和控制;社會賑濟方面,新建許多公共工程,以減少失業隊伍,刺激消費和生產.
評價:
a.新政取得了一定成效,使美國經濟緩慢地恢復過來,資本主義統治得到穩定;
b.資本主義制度沒有改變,產生危機的根源依然存在,新政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
10.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德意日三國建立法西斯專政的根本原因是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
希特勒的上台執政,標志著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1936年,日本受到軍部控制的內閣上台,標志著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1937年,德,意,日三國結成侵略性的軍事政治集團,成為「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又稱軸心國集團.
11.第二次世界大戰
原因:
a.在經濟危機的打擊下,德意日建立和強化了法西斯專政,瘋狂對外侵略;
b.英法美的縱容侵略政策加速了大戰的爆發.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大戰全面爆發;
1941年6月22日,德國突襲蘇聯,蘇聯軍民英勇捍衛國土,取得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
1942年初,國際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1943年9月義大利新政府投降;
1943年中,美,英在埃及召開開羅會議,發表了<開羅宣言>,為戰後處理日本問題提供了依據;美,英,蘇在伊朗德黑蘭舉行了會議,確定了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
1945年初,美,英,蘇三國在蘇聯的雅爾塔舉行會議,會議達成重大協議:德國由美蘇英分區佔領;蘇聯參加對日作戰;成立聯合國.
1945年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立即無條件投降;1945年8月初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兩顆原子彈;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9月2日正式簽署投降書
12.二戰後蘇聯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措施和影響
從1946年起開始執行第四個五年計劃,在斯大林領導下,集中精力恢復並發展經濟,重工業和國防工業是蘇聯工業的發展重點.蘇聯人民取得了經濟振興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教育文化事業有較大發展,加強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吸引力.
13.」歐洲共同體」的建立
1967年,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和國際地位,促進經濟的發展,加強互相間的合作,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等六國發起建立了」歐洲共同體」組織.」歐共體」建立後,成員國數目不斷增加,相互之間的合作日益密切,促進了成員國的經濟發展,也提高了歐共體在國際上的地位和作用.
14.美國的霸權政策和美蘇爭霸
美國霸權政策的體現:
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在歐洲推行」冷戰」政策(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採取的除戰爭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敵對行動).
美國通過提供經濟援助,抵擋蘇聯和社會主義力量的沖擊,控制西歐各國.
為了進一步控制西歐,對歐洲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包圍,1949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20世紀50.60年代,發動了侵略朝鮮和越南戰爭.
美蘇爭霸: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國立的增強,蘇聯也走上了霸權主義的道路;60年代的」古巴導彈危機」;70年代末,蘇聯出兵佔領了阿富汗,企圖建立在南亞和波斯灣地區的霸權;美國提出了」星球大戰」計劃.美蘇爭霸嚴重威脅世界和平,也給兩國本身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蘇聯力不從心,80年代中期被迫改變稱霸政策.
15.第三世界的興起
二戰後亞洲人民首先掀起民族解放運動;
1947年英國被迫同意印度獨立,把原來的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

㈤ 幫我歸納初中歷史大事件(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

世界:5世紀早期,希波戰爭.(波斯帝國與希臘)希臘勝.
632年,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建立了統一的阿拉伯國家.
7世紀,日本大化改新,標志著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
15世紀中期,延續了1000多年的拜占廷帝國滅亡.
14世紀在義大利興起文藝復興運動,16世紀在歐洲盛行.
17世紀中後期,英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推翻封建君主專制.
17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美國獨立.
1789年,爆發法國大革命.後建立共和國.
18世紀60年代,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時代"
18世紀末至19世紀,亞非拉美爆發獨立戰爭.
1836-1848,英國爆發憲章運動.
1870,法國建立巴黎公社(無產階級領導)
19世紀中期,美國南北戰爭.
19世紀中後期,日本明治維新.
19世紀中後期,俄國廢除農奴制.
19世紀7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時代"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20世紀二三十年代,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爆發.
經濟危機後出現了法西斯恐怖獨裁統治(德國,義大利,日本)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45年,德國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爭結束.後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二戰後美國進入新經濟時代,西歐國家,日本經濟迅速發展.
二戰後,蘇美冷戰.
20世紀70年代,蘇美爭霸達到高潮.
20世紀中後期,亞非拉國家大部分獨立.
1991年底,蘇聯解體,蘇美兩極格局隨之結束.
20世紀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

中國:(封建王朝)
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奴隸制社會開始.
約公元前1600年,夏朝滅亡,商朝建立.
公元前1046年,商朝滅亡,建立西周.
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
公元前770年,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時期.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建立起我國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史稱西漢.
公元220年,形成三國鼎立局面.
266年,司馬炎建立晉朝,史稱"西晉"
316年,西晉滅亡.
317年,東晉建立.
420年,東晉滅亡.
4世紀,東北鮮卑族建立北魏.
581年,楊堅(隋文帝)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
589年,隋軍南下,滅陳,南北重歸統一.
618年,隋朝滅亡,李淵(唐高祖)建立唐朝,後傳位李世民(唐太宗),"貞觀之治".
960年,趙匡胤(宋太祖)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史稱北宋.
1127年,遼滅宋,趙構建立南宋.
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建立元朝.
1276年,南宋滅亡.
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
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1636年,皇太極(清太宗)該國號為清.
1644年,清軍入關,建立起對全國的統治.
1662年,鄭成功收復台灣.
1839年,林則徐虎門銷煙.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
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
1856年,英法聯軍對中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
1851-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
19世紀60至90年代,洋務運動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
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
1901年,簽訂《辛丑條約》
1895年,公車上書,揭開變法維新序幕,結果失敗。
1905年,孫中山建立統一的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
1911年,武昌起義,辛亥革命爆發
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1921年,中共一大
1927年,南昌起義,同年,毛澤東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931年,九一八事變。
1933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長征。
1935年,遵義會議。
1936年,紅軍長征勝利。
1936年,西安事變。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爆發全國性抗日戰爭
1937年9月,平型關大捷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殺。
1938年,台兒庄戰役,勝利。
1940年,百團大戰,大捷。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
1945年,重慶談判,簽訂「雙十協定」
1946年,蔣介石發動內戰。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三大戰役,共產黨皆勝。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年,抗美援朝
1950年,土地改革
1953年,周恩來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
1955年,萬隆會議
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
1971年,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1972年,簽署《中美聯合公報》
1972年,日本首相訪華,中日建交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
20世紀末,改革開放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
2001年,APEC會議在中國上海召開

這些差不多了,還有很多關於世界和中國古代現代文化科技發展的自己看著辦了。

㈥ 初中歷史總復習的所有的重要的時間,發生的重要的事件和要記的問答題都有些什麼啊

世界的

大約三百萬年前地球上出現人類
公元前3100年左右 埃及形成統一的奴隸制國家
公元前3000年左右 兩河流域出現奴隸制城市國家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 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
公元前2100年左右 埃及奴隸河貧民大起義
公元前1894年 古巴比倫王國建立
公元前1000年左右 努比亞建立奴隸制國家
公元前594年 雅典的梭倫改革
公元前六世紀 居魯士統一波斯,佛教在印度產生
公元前539年 波斯佔領巴比倫
公元前525年 波斯滅埃及
公元前509年 羅馬成立貴族專政的奴隸制共和國
公元前330年 波斯被馬其頓滅亡
公元前三世紀 摩揭陀國統一印度大部分地區
公元前73-71年 斯巴達克起義
公元前27年 屋大維建立羅馬的元首制,共和國轉為帝國
公元前後 朝鮮半島出現高句麗奴隸制國家
公元初 東非阿克蘇姆奴隸制國家興起
公元一世紀 基督教產生
公元三世紀 日本大和奴隸制國家興起
313年 基督教在羅馬取得合法地位
四世紀 北非發生「阿哥尼斯特」運動
378年 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亞堡擊敗羅馬軍隊
395年 羅馬分裂為東西兩部
410年 西哥特人一度佔領羅馬
476年 西羅馬帝國滅亡,西歐奴隸制度崩潰
六世紀初 法蘭克王國建立
622年 穆罕默德從麥加出走麥地拉,伊斯蘭教紀元
八世紀中葉 阿拉伯帝國形成
646年 日本大化改新
676年 新羅統一朝鮮
九世紀早期 英吉利王國形成
843年 查里曼帝國分裂,法蘭西、德意志、義大利雛形產生
九世紀 封建制度在西歐確立
962年 神聖羅馬帝國建立
1054年 基督教會分裂
1066年 法國諾曼底公爵征服英國
十一世紀中葉 迦納王國全盛時期
1192年 日本幕府政治建立
十三世紀 衣索比亞封建國家興起
十四世紀 馬里王國全盛時期,義大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十四至十六世紀 歐洲文藝復興運動
1337年 英法百年戰爭開始
1358年 法國農民起義
1381年 英國瓦特。泰勒起義
1453年 東羅馬帝國滅亡,英法百年戰爭結束
十五世紀 桑海興起
十五世紀晚期 英法中央集權國家形成,圈地運動開始
1480年 俄羅斯擺脫蒙古控制

14-15世紀歐洲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14世紀末朝鮮王朝建立
1487-1488迪亞士遠航到達非洲南部沿海
1492哥倫布遠航到達美洲
1497-1498達伽馬遠航到達印度
1519-1522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
16世紀早期印度莫卧兒帝國建立
1520-1570西歐宗教改革
1566-1581尼德蘭革命
1600英國東印度公司建立
17世紀初期荷蘭侵入印度尼西亞,法,英,荷開始在北美掠奪殖民地;德川幕府開始統治日本
1640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
1688英國光榮革命,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統治確立
17世紀英法成為販賣奴隸的主要國家
1689俄國彼得一世開始改革
17時機後半期法國路易十四開始改革
17時機後半期牛頓力學體系確立
18世紀中期普魯士腓特烈二世改革
18世紀中後期奧地利特雷西亞女皇和約瑟夫改革
18世紀60年代英國工業革命開始
1775-1783北美獨立戰爭
1776北美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宣布美利堅合眾國獨立
1785瓦特的改良蒸汽機投入使用
1789.7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
1792.9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
1793.6-1794. 7法國雅各賓派專政
1794法國熱月政變
1799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
1804海地宣布獨立
1804拿破崙稱帝,法蘭西第一帝國開始
1810-1826拉丁美洲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獨立運動
1815維也納體系的確立
1830法國七月革命
1831,1834法國里昂工人起義
19世紀30年代法拉第證明了電磁感應現象
1836-1848英國憲章運動
1844德意志西西里工人起義
1848.2《共產黨宣言》發表
1848-1849 1848年歐洲革命
1853-1856克里米亞戰爭
1857-1859印度民族大起義
19世紀中期達爾文創立生物進化論學說
1861俄國農奴制改革
1861-1865美國內戰
1864第一國際成立
1868日本明治維新開始
1870-1871普法戰爭
19世紀70年代初義大利統一最終完成
1871德意志統一最終完成
1871.3-5巴黎公社
19世紀7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
1881-1899蘇丹馬赫迪反英大起義
1882德意奧三國同盟形成
19世紀80年代法國最終確立了對越南的統治
1889第二國際建立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完成向帝國主義過渡
20世紀初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
20世紀初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
1903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
1905-1908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
1907英法俄協約的最後形成
1910日本正式吞並朝鮮
1910-1917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戰
(20世紀初到20世紀90年代)
1917.11.7(俄歷10月25日)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1918.11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
1918-1922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1919-1922土耳其凱末爾革命
1919.3.1朝鮮三一運動
1919.3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建立
共產國際建立
1919.1-6巴黎和會
1921.11-1922。2華盛頓會議
1922.10墨索里尼在義大利上台
1922.12蘇聯成立
1925.10洛迦諾會議
1929-1933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931.9.18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九一八事變
1933.1希特勒在德國上台
1933.3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實行新政
1935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
1935-1936衣索比亞抗擊義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運動
1936-1939西班牙反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戰爭
1937.7.7中國全面抗日戰爭的開始
1938.9慕尼黑會議
1939.8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1939.9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40.6法國投降
1940秋不列顛之戰
1940.9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簽訂
1941.6蘇德戰爭爆發
1941.12太平洋戰爭爆發
1941 秋大西洋憲章
1942 初《聯合國家宣言》形成反法西斯同盟
1942 莫斯科保衛戰
1942.6中途島戰役
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戰役
1943.12.1中美英發表《開羅宣言》
1943.11-12蘇美英舉行德黑蘭會議
1944.6美英軍隊在諾曼底登陸,歐洲第二戰場開辟
1945.2蘇美英舉行雅爾塔會議
1945.5.8德國簽訂無條件投降書
1945.9.2蘇美英舉行波茨坦會議日本簽訂無條件投降書
10世紀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
1945.10聯合國建立
1947美國提出杜魯門主義
印巴分治,印度,巴基斯坦獨立
1948以色列建立,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
美國開始實施馬歇爾計劃
1949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建立
1949.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
1950-1953美國侵略朝鮮戰爭
20世紀50年代初-70年代初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史上的黃金時期
1954《關於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協議》簽字
1955亞非國家召開的萬隆會議
華沙條約組織成立
1956波蘭波茲南事件,匈牙利事件
第二次中東戰爭(蘇伊士運河戰爭)
1959古巴革命取得勝利
1960非洲有17個國家獨立,這一年被成為「非洲獨立年」
20世紀60年代初不結盟運動形成
20世紀60年代初-1973美國侵略越南的戰爭
20世紀60年代中期七十七國集團產生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亞洲出現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家和地區
1967歐洲共同體成立
1968蘇聯出兵佔領捷克斯洛伐克
1971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得到恢復
1972.2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上海公報發表
1973美國在《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議》上簽字
第四次中東戰爭
1979中美建交
20世紀80年代末東歐劇變
1991蘇聯解體
1992北美自由貿易區形成
1993歐洲聯盟建立

㈦ 人教版初中歷史大事時間表,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混在一起

14-17世紀 歐洲文藝復興運動 明朝(1368-1644年)
1405-1433年 鄭和七次下西洋
1487-1488年 迪亞士航行到達非洲
1492年 哥倫布航行到達美洲
1497-1498年 達伽馬遠航到達印度
1519-1522年 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
16世紀早期 印度莫卧兒帝國建立
1553年 葡萄牙租佔澳門 倭寇大舉登陸
16世紀 西歐宗教改革
1565年 倭寇基本肅清
1566-1581年 尼德蘭革命
1600年 英國東印度公司建立
17世紀初 荷蘭侵入印度尼西亞
法、英、荷開始在北美殖民擴張
德川幕府開始統治日本
1640年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
1644年 明朝滅亡;清軍入關
1662年 鄭成功收復台灣
1684年 清朝設置台灣府
1688年 英國「光榮革命」
1689年 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 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17世紀後半期 牛頓力學體系確立
1727年 清朝派駐藏大臣
1757年 清朝粉碎准噶爾割據勢力,統一天山北路
18世紀60年代 英國工業革命開始
1762年 清朝設伊犁將軍
1775-1783年 北美獨立戰爭
1776年 北美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
1785年 瓦特的改良蒸汽機投入使用
1789年7月 法國大革命開始
1792年9月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
1793.6-94.7 法國雅各賓專政
1794年 法國熱月政變
1799年 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
1804年 海地宣布獨立,拿破崙稱帝
1810-1826年 西屬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1831、1834年 法國里昂工人起義
1836-1848年 英國憲章運動
1840-1842年 鴉片戰爭
1844年 德意志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 《望夏條約》《黃埔條約》簽訂
1848年2月 《共產黨宣言》發表
1851-1864年 太平天國運動
1853-1856年 克里米亞戰爭
1856-1860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7-1859年 印度民族大起義
19世紀中期 達爾文創立生物進化論學說
19世紀六七十年代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產生
19世紀60-90年代 洋務運動
1861年 俄國農奴制改革 總理衙門建立
1861-1865年 美國內戰
1864年 第一國際成立
1868年 日本明治維新開始
1870-1871年 普法戰爭
1870年 義大利統一最終完成
1871年 德意志統一最終完成
巴黎公社
19世紀70年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
1881-1899年 蘇丹馬赫迪反英大起義
1882年 三國同盟形成
19世紀80年代 法國最終確立對越南的統治
19世末20世初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
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
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 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狂潮

1889年 第二國際建立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戰爭
1898年 戊戌變法
1900年 義和團運動高潮;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20世紀初 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
1903年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二大」
列寧主義形成

1905年 中國同盟會成立
1905-1908年 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1907年 三國協約最後形成
1910年 日本正式吞並朝鮮
1911年 武昌起義,辛亥革命爆發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5年 袁接受「二十一條」、護國運動、新文化運動開始
1917.11.7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1919年 巴黎和會;第三國際成立 五四運動爆發
1921年底 華盛頓會議召開 中國共產黨「一大」
1922年 墨索里尼在意上台;蘇聯成立 中共「二大」
1924-1927年 國民革命
1929-1933年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931年 「九一八」事變
1933年
希特勒在德國上台
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實行「新政」 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收復多倫;
福建事變
1935年 共產國際「七大」 一二九運動;瓦窯堡會議
1935-1936年 意埃戰爭
1936-1939年 西班牙內戰
1936年 西安事變
1937年 七七事變,中國全面抗戰開始
1938年 德國吞並奧地利;慕尼黑會議 台兒庄戰役;廣州、武漢淪陷
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
1940年 敦克爾克撤退;法國投降;不列顛之戰 棗宜會戰;百團大戰
1941年 蘇德戰爭爆發;太平洋戰爭爆發 皖南事變;民盟建立
1942年 中途島海戰;阿拉曼戰役 延安整風運動開始
1942.7-43.2 斯大林格勒戰役
1943年 義大利投降;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
1944年 歐洲第二戰場開辟 豫湘桂戰役
1945年 雅爾塔、波茨坦會議,德國投降 中共七大,日本投降
10月 聯合國建立
20世紀四五十年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
1946年 全面內戰爆發
1947年 杜魯門主義提出,冷戰開始 解放軍轉入反攻
1948年 美國開始實施「馬歇爾計劃」 三大戰役開始
1949年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 七屆二中全會;渡江戰役;新中國成立
1950-1953年 朝鮮戰爭
1951年 歐洲煤鋼共同體建立 西藏和平解放
1953年 過渡時期總路線和一五計劃
1954年 日內瓦會議 一屆人大;《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955年 亞非萬隆會議;華沙條約組織成立
1956年 蘇共20大;波茲南事件;匈牙利事件 中共八大;三大改造完成
1957年 整風運動和反右派斗爭
1958年 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1959年 廬山會議和反右傾斗爭
1967年 歐洲共同體成立 「一月革命」和「二月逆流」
1968年 布拉格之春
1971年 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得到恢復 九一三事件
1972年 尼克松訪華,上海聯合公報發表
1976年 「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8年 中美建交聯合公報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79年 中美建交
1982年 中共十二大
1987年 中共十三大
20世紀80年代末 東歐劇變
1991年 蘇聯解體
1992年 中共十四大
1997年 香港回歸,中共十五大
1999年 澳門回歸

㈧ 求一道初中歷史題,要求: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世界近代史以及世界現代史結合的大題,可以設置多問。

中國古代史古代曾佔領今西安並建立政權的農民領袖有( c)。
①陳勝②張角③黃巢④朱元璋⑤李自成⑥張獻忠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③⑤⑥ D.③⑤
中國近代史近代史上國共關系變化的啟示是什麼
合則兩利,分則兩傷
世界近代史近現代史上的國際關系是什麼
(1)19 世紀後期—20 世紀初兩大軍事集團對抗——三國同盟(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 和三國協約(英、法、俄)→一戰爆發(1914—1918 年) 。 (2)一戰後的國際關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通過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確立) 。 (3)20 世紀 30 年代、二戰期間的國際關系——1937 年德國、義大利、日本結成侵略性軍 事政治集團(軸心國集團) ;1942 年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形成(標志:簽署《聯合國家宣言》。 ) (4)二戰後國際關系——美、蘇爭霸的兩極格局(形成標志:1955 年華沙條約組織的建立; 結束於:1991 年蘇聯解體) 。 (5)當今國際關系(政治格局) :暫時形成「一超多強」局面,世界格局正朝多極化方向發 展,但是一個新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迄今還沒有定型。
總之,20 世紀至今,國際格局歷經三次變化: ★①一戰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②二戰後——蘇聯解體:蘇美爭霸的兩極格局。 ★③目前:暫時形成「一超多強」的局面,世界格局正朝多極化方向發展
世界現代史「安•尼克松 庫伯的一生」 【歷史新情景】 1902 年,安•尼克松•庫伯出生在美國南方一個黑人家庭中。在她很小的時候, 18 就聽說 過像她的父母一樣為了自由和權利而抗爭的英雄事跡。18 歲時,她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那些 白人去選舉他們共同的總統,像她這樣的人是沒有資格的。 27 歲時,她原本在一家小工廠做工,靠辛辛苦苦的勞作,來支撐她的家庭。但是,這 一年,她失業了,她看到了無數倒閉的企業,千千萬萬像她一樣的失業者,發瘋似的在銀行 門口擠兌的人群, 彷彿美國一夜之間陷入了絕望之中。 好在這樣的日子在 4 年之後有了轉機, 1933 年,一個新的美國總統當選了。 「她看到了一個民族通過新政、新的工作和新的共同目 的感戰勝了恐懼。 」 1941 年,39 歲的安•尼克松•庫伯得知了一個非常震驚的消息:珍珠港遭到轟炸! • 「當暴 政威脅這個世界的時候,她見證了一代人的強大,見證了民主得到了捍衛。 」戰爭結束後, 還沒有從戰爭的陰影中走出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又開始了。隨著「人類登上了月球,柏 林牆的倒塌」 ,她知道了世界由於人們自身的科學和想像力連接到了一起。 2008 年, 106歲的安•尼克松•庫伯親眼見證了同樣身為黑皮膚的美國新一代領導人誕生,她認為奧巴馬的當選必將會給美國的發展帶來生機。 結合歷史知識,請你來闡釋安•尼克松 庫伯的一生經歷的歷史。 尼克松•庫伯的一生經歷的歷史 結合歷史知識,請你來闡釋安 尼克松 庫伯的一生經歷的歷史。 (1) 「在她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像她的父母一樣為了自由和權利而抗爭的英雄事跡。 」指 的是誰領導的哪一次戰爭?這次戰爭對美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林肯領導的美國南北戰爭;影響: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廢除了 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障礙,為美國資本主義的加速發展提供了條件。 (2)27 歲那年安•尼克松•庫伯等人失業的原因是什麼?「1933 年,一個新的美國總統當選 了」指的是誰?他是如何使美國渡過這次「恐懼」的? 原因:1929—1933 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羅斯福;實施「新政」 ,採用國家干預經 濟的辦法渡過了經濟危機。 (3) 「當暴政威脅這個世界的時候,她見證了一代人的強大,見證了民主得到了捍衛。 」指 的是哪一次戰爭?「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又開始了」指的是什麼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蘇冷戰。 (4)最先登上月球的是哪一個國家?「柏林牆的倒塌」意味著什麼? 美國;意味著美蘇冷戰結束。 (5) 「奧巴馬的當選」與安•尼克松•庫伯小時候聽的故事有關系嗎?為什麼? 有關系。 安•尼克松•庫伯小時候聽的故事就是美國南北戰爭, 這次戰爭廢除了黑人奴隸 制度,黑人奴隸的社會地位越來越高,才使奧巴馬有可能當選美國總統。 重要歷史認識及啟示 1、近代列強侵華戰爭中中國失敗結果的認識: 落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挨打;一個國家的尊 近代列強侵華戰爭中中國失敗結果的認識 嚴要靠實力來維護。 2、中國近代化探索過程的特點及歷程的感悟: 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心理,層層遞進,由 中國近代化探索過程的特點及歷程的感悟 表及里,逐漸深入。感悟:中國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階級、資產階級不能改變中 國的命運,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3、近代史上國共關系變化的啟示: 合則兩利,分則兩傷。 4、抗日戰爭的勝利留給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 抗日戰爭的勝利留給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5、勸戒日本「歷史不容忘卻」「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

㈨ 人教版八年級上歷史重要知識點,問答題

1、《漢穆拉比法典》是目前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成文法典。(古巴比倫)內 2、《查士丁尼民法容大全》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系統l 完備的法律文獻,對後世立法產生重大影響。(拜占廷帝國) 3、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使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克倫威爾) 4、1776年通過的《獨立宣言》宣告了美國的獨立。(華盛頓)領導美國取得獨立戰爭的勝利,後被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1787年美國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 5、《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扭轉了南北戰爭的形勢。(林肯) 6、法國《人權宣言》是法國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拿破崙法典》成為歐洲資產階級制定法律的藍本。(羅伯斯庇爾)

閱讀全文

與人教版初中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歷史問問答題集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