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代的{郵政}怎麼稱呼
郵驛,中國古代官府設置驛站,利用馬、車、船等傳遞官方文書和軍情,可上溯到三千年內前,是世界容上最早的郵政雛形。
郵驛也稱驛傳,是從早期的聲光通信和專人送信演變而來的。
中國的郵驛源遠流長,從有人類的那一天起,就出現了各種形式的通信活動。原始社會出現了以物示意的通信,奴隸社會發展為早期的聲光通信和郵傳,到封建社會時,中國的郵驛在世界上已居於前列。
我國古代的驛置是以遞送文書為主的組織,但以傳遞緊急而重要的公文為限,其傳遞方法以輕車快馬為主。
B. 分析中國郵政,在政治經濟科技社會面臨的挑戰和變化
中國郵政本來很有優勢,網點遍布全國但是快遞興起後沒有抓住機遇被擠壓出局。
C. 中國郵政標志的由來是什麼
鴉片戰爭來後,清政府在海關試辦郵源政,並試想由官方經營郵政事業,但一開始就受到英國的干預,所以只得按照英國人的規定:信差穿海軍藍吡嘰馬褂,並在馬褂的胸前綴上「大清郵政」4個紅字,馬褂的銅扣上亦有大清郵政標志;在馬褂的左右兩肩各綴圓圈,圈裡分別用英文、中文標上信差第幾號字樣。1905年,法國人接替英國人管理郵政,規定黃、綠兩色為郵政專用色,並以綠色為主要色調黃色作為點綴。新中國成立後,因為綠色已為群眾的熟悉、習慣,而且綠色一般象徵和平、青春、茂盛和繁榮,所以我國政府決定,繼續沿用綠色為郵政專用顏色。
D. 中國郵政的變遷
1948-1949華北來人民政府自交通部郵電總局1949-1949華北人民政府交通部郵政總局1949-1954中央人民政府郵電部1954-1970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1970-1973交通部郵政總局1973-1998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1998-2005國家郵政局2005-中國郵政集團公司2006年8月28日,國務院批復關於組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有關問題。
2007年1月29日,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正式掛牌成立。
E. 中國郵政日戳是如何發展演變的
1?清代我國1866年在海關試辦郵政時起用了郵政日戳,但是現在沒有當年的實寄封保留於世。目前發現現存信封上最早的日戳為1875年,是由兩個同心圓構成的,全部為英文,上為Customs(海關),下部為地名,稱海關小圓戳。還見過1872年的含英文PAID(郵資已付)的腰圓形日戳。
清代郵戳1878年發行大龍郵票以後,在北京、天津、上海、煙台和牛庄五地使用過橢圓形海關漢文地名郵戳。1896年郵政脫離海關,改稱「大清郵政」,1897年1月13日起改用八卦戳,每一卦代表一個地區。按周易進行推算,應有64種,但已知的官方公布的只有30種,它們是:北京、牛庄、天津、大沽、煙台、重慶、蕪湖、南京、宜昌、沙市、漢口、九江、鎮江、上海、吳淞、蘇州、寧波、杭州、溫州、福州、羅星塔、廈門、汕頭、廣州、瓊州、北海、龍州、蒙自、思茅和河口。但從實寄封和舊票上只發現了25個地名,沙市、北海、蒙自、思茅、河口五地未見到實物。集郵界還發現過另外3種官方沒公布的八卦戳(第31卦戳、38卦戳和46卦戳)。
八卦戳對應的地名不好記憶,戳蓋倒了就容易誤認是另一種地名的郵戳,特別是從戳上反映不出日期來。八卦郵政日戳1904年改為干支紀年郵戳,簡稱干支戳,以農歷計。所謂干支就是「天干」和「地支」的總稱。天干共有10個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有12個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乾和地支互相配合,每年用一組,共有60種搭配,60年一循環,稱為一個甲子。這期間共經歷了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8年。干支戳分為三格式和腰框式兩種。三格式郵戳外圈有單線和雙線之分,圈內有兩條橫線把圓圈分為三格,上格為省名,中格為年月日,下格為地名;腰框式是在圓圈內中部加一矩形框,框內為年月日,上下為地名,有漢文和漢英文兩種。腰框式較三格式大,又稱大幹支戳。
2?辛亥革命後的中華郵政時期改用民國紀年以後,郵戳也相應改成民國紀年,只使用過單線腰框式郵戳。中華郵政時期郵戳後來袁世凱稱帝,1915年12月31日定1916年為「洪憲元年」,啟用「洪憲元年」郵戳,到3月22日被迫取消帝制,此戳前後只用了83天。目前此戳極不好找。1923年恢復使用單線三格式郵戳,從1933年起為防止有人除去郵戳再重復使用郵票,郵戳的線條改為釘齒,可把郵票蓋穿或打下深深的印記。
3?新中國郵政時期建國初期,繼續使用單線三格式郵戳。但取消了其中的英文地名,中文書寫方向也改為自左至右排列,年份改為公元紀年,日期採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少數民族地區增加了民族文字。自1957年起,開始使用單線雙月牙腰框式郵戳,直徑有25mm和30mm兩種,少數民族地區使用大戳。上半圓環為地名,下半圓環為郵政局名或支局號碼和郵編,下月牙內為戳號,字釘槽里的年、月、日、時可更換。郵戳按郵政統一規定式樣製作。1985年7月27日郵電部再次頒發《郵電日戳印模規格標准與使用管理規定》,對日戳的種類和使用范圍都作了詳細規定。1985年的郵政日戳郵電日戳分:普通日戳、郵資已付日戳、特種日戳三大類。普通日戳又分郵政日戳、電信日戳、機要日戳以及包裹收寄機、郵資機、過戳機等機器上裝配的日戳四種。特種日戳分風景日戳和郵政教育培訓使用的模擬日戳。普通日戳仍為單線雙月牙腰框式,上半部刻省、市、自治區和市縣地名,下半部刻該局郵政編碼。郵局內部生產單位和火車、輪船、汽車押運日戳不加刻郵政編碼。1988年在郵戳上增添了郵政編碼代替投遞地區。從1995年8月起,開始逐步換用新戳,改為單線邊無格式,取消了上下月牙和中心的方框,集郵者稱之為「單線空圓戳」。日戳中日期有統一規定:對於字釘式日戳,「年」用4位數表示,「月、日、時」為個位時,用一位數表示,如1997年8月15日9時表示為「1997?8?15?9」;對於撥輪式和各類機器日戳,「年」、「月」、「日」、時」都用2位數表示,如1997年8月15日9時表示為「97?08?15?09」;郵資機上的日戳為單圓,上方是地名,下方是局名,中間是日期,「年」、「月、日」都用2位數表示,從左向右排列。
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西部地區的貴州、廣西、青海、西安等地曾使用過特殊式樣的郵戳,即單線邊雙月牙式,直徑略大於25mm,其上月牙內,有的嵌有一顆空心或實心的五角星;下月牙內,有的嵌有數碼號。隨著我國電子工業的騰飛,電腦的普及推廣,各地郵局在郵政營業工種上,大都使用微機操作,利用微機局部網技術,在郵政營業窗口完成函件、包件、匯兌、報刊發行、特快專遞等多項業務及支局內部統計、結算、制單等作業的自動化處理,改變了郵政業務傳統的手工操作,在各種業務單冊、收據上也使用了電子列印的日戳(故稱之為電子日戳)。電子郵戳實際是由微機控制,由列印機列印而成的,電子日戳和手戳(或電動日戳)序號應一致。如果更換手戳應重新進行微機程序輸入,以保證手戳和電子日戳戳印序號相同,並進行日戳卡片登記。
F. 我國最早的郵驛在歷史上是如何記載的
郵驛也稱驛傳,是從早期的聲光通信和專人送信演變而來的。
驛站是官府的通信組織,只傳遞官府文書。一般老百姓傳遞信息,只有託人捎帶,然而輾轉傳遞,緩不濟急,且易延誤遺失。我國古書中記載著不少有關「鴻雁捎書」一類的故事,可見古代人民通信多麼艱難。而今天人們依舊把鴻雁作為郵政通信的象徵,又可見人民群眾對郵政通信所寄於的厚望。
G. 中國古代到現代通訊方式的演變
1、烽火傳軍情
「烽火」是我國古代用以傳遞邊疆軍事情報的一種通信方法,始於商周,延至明清,相習幾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漢代的烽火組織規模為大。在邊防軍事要塞或交通要沖的高處,每隔一定距離建築一高台,俗稱烽火台,亦稱烽燧、墩堠、煙墩等。
高台上有駐軍守候,發現敵人入侵,白天燃燒柴草以「燔煙」報警,夜間燃燒薪柴以「舉烽」(火光)報警。一台燃起烽煙,鄰台見之也相繼舉火,逐台傳遞,須臾千里,以達到報告敵情、調兵遣將、求得援兵、克敵制勝的目的。
2、鴻雁傳書
「鴻雁傳書」的典故,出自《漢書·蘇武傳》中「蘇武牧羊」的故事。
據載,漢武帝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漢朝使臣中郎將蘇武出使匈奴被鞮侯單於扣留,他英勇不屈,單於便將他流放到北海(今貝加爾湖)無人區牧羊。19年後,漢昭帝繼位,漢凶和好,結為姻親。
漢朝使節來凶,要求放蘇武回去,但單於不肯,卻又說不出口,便謊稱蘇武已經死去。後來,漢昭帝又派使節到匈奴,和蘇武一起出使匈奴並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過禁卒的幫助,在一天晚上秘密會見了漢使,把蘇武的情況告訴了漢使,並想出一計,
讓漢使對單於講:「漢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獵時,射到一隻大雁,足上系著一封寫在帛上的信,上面寫著蘇武沒死,而是在一個大澤中。」漢使聽後非常高興,就按照常惠的話來責備單於。單於聽後大為驚奇,卻又無法抵賴,只好把蘇武放回。
「鴻雁傳書」的故事已經流傳了千百年,而「鴻雁傳書」也就漸漸成了郵政通信的象徵了。
3、飛鴿傳書
信鴿在長途飛行中不會迷路,源於它所特有的一種功能,即可以通過感受磁力與緯度來辨別方向。
信鴿傳書確切的開始時間,現在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但早在唐代,信鴿傳書就已經很普遍了。張九齡是唐朝政治家和詩人,他不但用信鴿來傳遞書信,還給信鴿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飛奴」。此後的宋、元、明、清諸朝,信鴿傳書一直在人們的通信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我國的歷史記載上,信鴿主要被用於軍事通信的目的。譬如在公元1128年,南宋大將張浚視察部下曲端的軍隊。張浚來到軍營後,竟見空盪盪的沒有人影,他非常驚奇,要曲端把他的部隊召集到眼前。
曲端聞言,立即把自己統帥的五個軍的花名冊遞給張浚,請他隨便點看哪一軍。張浚指著花名冊說:「我要在這里看看你的第一軍。」曲端領命後,不慌不忙地打開籠子放出了一隻鴿子,頃刻間,第一軍全體將士全副武裝,飛速趕到。
張浚大為震驚,又說:「我要看你全部的軍隊。」曲端又開籠放出四隻鴿子,很快,其餘的四軍也火速趕到。面對整齊地集合在眼前的部隊,張浚大喜,對曲端更是一番誇獎。
其實,曲端放出的五隻鴿子,都是訓練有素的信鴿,它們身上早就被綁上了調兵的文書,一旦從籠中放出,立即飛到指點的地點,把調兵的文書送到相應的部隊手中。
4、風箏通信
風箏在古時候曾作為一種應急的通信工具,發揮過重要的作用。
傳說早在春秋末期,魯國巧匠公輸盤(即魯班)就曾仿照鳥的造型「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這種以竹木為材製成的會飛的「木鵲」,就是風箏的前身。
到了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人們又用竹篾做架,再用紙糊之,便成了「紙鳶」。五代時人們在做紙鳶時,在上面拴上了一個竹哨,風吹竹哨,聲如箏鳴,「風箏」這個詞便由此而來。
最初的風箏是為了軍事上的需要而製作的,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作軍事偵察,或是用來傳遞信息和軍事情報。到了唐代以後,風箏才逐漸成為一種娛樂的玩具,並在民間流傳開來。
軍事上利用風箏的例子,史書上多有記載。漢初楚漢相爭時,劉邦圍困項羽於垓下,韓信向漢王劉邦建議用絹帛竹木製作大型風箏,在上面裝上竹哨,於晚間放到楚營上空,發出嗚嗚的聲響,同時漢軍在地面上高唱楚歌,引發楚軍的思鄉之情,從而瓦解了楚軍的士氣,贏得了戰事的勝利。
5、通信塔
18世紀,法國工程師克勞德.查佩成功地研製出一個加快信息傳遞速度的實用通信系統。該系統由建立在巴黎和里爾230千米間的若干個通信塔組成。
在這些塔頂上豎起一根木柱,木柱上安裝一根水平橫桿,人們可以使木桿轉動,並能在繩索的操作下擺動形成各種角度。在水平橫桿的兩端安有兩個垂直臂,也可以轉動。
這樣,每個塔通過木桿可以構成192種不同的構形,附近的塔用望遠鏡就可以看到表示192種含義的信息。這樣依次傳下去,在230千米的距離內僅用2分鍾便可完成一次信息傳遞。該系統在18世紀法國革命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6、信號旗
船上使用信號旗通信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旗號通信的優點是十分簡便,因此,即使當今現代通信技術相當發達,這種簡易的通信方式仍被保留下來,成為近程通信的一種重要方式。
在進行旗號通信時,可以把信號旗單獨或組合起來使用,表示不同的意義。通常懸掛單面旗表示最緊急、最重要或最常用的內容。
例如,懸掛A字母旗,表示"我船下面有潛水員,請慢速遠離我船";懸掛O字母旗,表示"有人落水";懸掛W字母旗,表示"我船需要醫療援助"等等。
7、郵遞
以實物傳遞為基礎,雖然如今寫信的人越來越少,但越簡單越真實,越純朴越真情,信件是信息傳遞最簡單最純朴的方式,更不因傳遞速度過快造成信息的溢漏;
快遞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的需要,主要原因是因為隨著人類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務需求面也越來越高,但其發展受交通運輸制約無便利的交通運輸怎麼也快不起來。
8、電話
電話分固定電話、行動電話與網路電話,其傳遞方式與網路方式優缺點基本相同,與網路方式不同之處在於電話不能直接傳遞文字圖片,與郵遞方式不同在於不能傳遞實物。
9、傳真
傳真是近二十多年發展最快的非話電信業務。
將文字、圖表、相片等記錄在紙面上的靜止圖像,通過掃描和光電變換,變成電信號,經各類信道傳送到目的地,在接收端通過一系列逆變換過程,獲得與發送原稿相似記錄副本的通信方式,稱為傳真。
傳真的主要技術有:掃描技術,記錄技術,同步同相技術,傳輸技術。傳真的通信過程包含掃描,光電變換,圖像信號的傳輸,記錄變換,收信掃描和同步同相。
傳真是基於PSTN的電信信號通過設備中轉傳真信號。直接由於科技大迅速發展,電子網路傳真逐漸成為取代傳真機的新一代通信工具。
10、衛星電話
基於衛星通信系統來傳輸信息的電話就是衛星電話。
衛星電話是現代移動通信的產物,其主要功能是填補現有通信(有線通信、無線通信)終端無法覆蓋的區域,為人們的工作提供更為健全的服務。現代通信中,衛星通信是無法被其他通信方式所替代的,現有常用通信所提供的所有通信功能,均已在衛星通信中得到應用。
11、電報
電報,就是用電信號傳遞的文字信息。通訊越來越迅捷,電報的作用已經不是很大了,也許有一天電報就會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了。
電報是通信業務的一種,是最早使用電進行通信的方法。它利用電流(有線)或電磁波(無線)作載體,通過編碼和相應的電處理技術實現人類遠距離傳輸與交換信息的通信方式。
電報大大加快了消息的流通,是工業社會的其中一項重要發明。早期的電報只能在陸地上通訊,後來使用了海底電纜,開展了越洋服務。
到了二十世紀初,開始使用無線電拍發電報,電報業務基本上已能抵達地球上大部份地區。電報主要是用作傳遞文字訊息,使用電報技術用作傳送圖片稱為傳真。
12、數據通信
計算機網路中傳輸的信息都是數字數據,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就是數據通信方式,數據通信是計算機和通信線路結合的通信方式。在數據通信中,按每次傳送的數據位數,通信方式可分為:並行通信和串列通信。
並行通信是一次同時傳送8位二進制數據,從發送端到接收端需要8根傳輸線。並行方式主要用於近距離通信,如在計算機內部的數據通信通常以並行方式進行。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傳輸速度快,處理簡單。
串列通信一次只傳送一位二進制的數據,從發送端到接收端只需要一根傳輸線。串列方式雖然傳輸率低,但適合於遠距離傳輸,在網路中(如公用電話系統)普遍採用串列通信方式
H. 中國古代的郵政制度是什麼(急用)
1 古代官方的郵驛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在沒有發明文字和使用交通工具之前,就已經能夠在一定范圍內藉助於呼叫、打手勢,或採取以物示意的辦法來相互傳遞一些簡單的信息了。遠古傳說中說,堯帝為了鼓勵人民提意見,曾設置了木鼓。誰有建議或不滿,可以擊鼓示意。這種方式與至今尚在非洲大陸流行的「鼓郵」頗為相似,那裡鼓手能在兩面或多面鼓上敲擊出不同的聲音和節奏,表達不同的語言,以傳遞信息。到了公元前21世紀夏王朝建立後,我國中原地區進入了奴隸制社會。人們的通信活動比以前大大復雜化了。國家組織人們治理洪水,需要完善的通信組織系統。政府對地方實行有效的管理,也需要較為嚴密的通信聯絡網。夏朝設立了「牧正」、「庖正」和「車正」等與交通有關的官吏,交通道路及其設施也增多了,通信自然比以前大大方便了。據甲骨文記載,到商朝紂王在位時,已經普遍利用了音傳通信的手段。至於「聲光」通信,古代傳說中有一段關於商紂王使用烽火的記載,把我國早期的「聲光」通信,提前到大約3000年以前,這個時間比後來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還要早400多年。藝術中國 http://www.artx.cn/ 到西周時候,我國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郵驛制度。各種不同的傳遞方式有了不同的名稱。比如:以車傳遞稱作「傳」,這是一種輕車快傳;還有一種車傳稱為「馹」。主要在邊境上傳書的機構,人們叫它為「郵」。 http://www.artx.cn/ 西周時軍事上的烽火通信,已經成為正式制度。當時在邊境和通往邊境的道路上,每隔一定的距離,就築有一座烽火台。烽火台派戍卒守衛,遇到敵人入侵時,便一個接一個地點燃烽火報警。各路諸侯見到烽火,馬上率軍前來御敵。相傳昏庸的周幽王為了逗他的寵妃褒姒發笑,竟無緣無故地下令燃起烽火欺騙各路諸侯。後來果真有敵兵入侵,諸侯看到烽火不再相信,也就沒有出兵。結果周幽王被外敵殺死,西周王朝也滅亡了。這個故事從另一個側面說明當時有組織的通信活動已具相當規模了。西周以後,歷代王朝都沿襲了這種烽火報警的方法。在兩漢時期,從河西四郡(今甘肅武威、張掖、酒泉和敦煌),一直到鹽澤(今新疆東部羅布泊),都有烽火台設置,而且規模很大,據說是「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寨」。2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進步,郵驛通信逐漸完備起來。春秋時期郵驛制度發展的重要標志,就是單騎通信和接力傳遞的出現。這是我國郵驛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變化。單騎快馬通信最早見於《左傳》記載的鄭國相國子產的故事。接力傳遞最初記載也見於《左傳》。接力運輸和傳遞信件方式,自然要比單程車傳遞要快得多。不過上述兩種先進的郵傳方法,春秋中期以前還僅僅在少數情況下使用,到了春秋晚期才逐漸普及。d http://www.artx.cn/ 秦王朝是我國統一的中央集權封建時代的開始。秦始皇所制定的統一文字、度量衡、車軌、道路等制度,對我國後代有深遠影響。在開創統一的郵驛制度方面,秦朝也有不世之功。秦朝的郵驛統一了稱呼,把「遽[jù巨]」、「馹」、「置」等等不同名目一概統一規定為「郵」。從此,「郵」便成為通信系統的專有名詞。在郵傳方式上,秦時大都採用接力傳遞文書的辦法,由政府規定固定的路線,由負責郵遞的人員一站一站接力傳遞下去。為了保證公文和書信的及時、迅速而准確地到達,秦王朝規定了一系列嚴厲的法律。秦朝的《行書律》規定:文書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急行文書,另一類是普通文書。急行文書包括皇帝詔書,必須立即傳達,不能有片刻稽留。普通文書也規定當日送出,不許積壓。律文中說:「行命書及書署急者,輒行之;不急者,日畢,不敢留。留者以律論之。」意為:詔書和註明為急文書者,要立刻送出;不急的文書,也要當日事當日畢,不許耽擱。有耽誤的以法律處置。秦朝的通信干線貫通東西南北,郵驛制度也比較規范。這種有效的通信系統,起著鞏固中央集權制度的作用。中央政府可以源源不斷接到各地方的情況通報。由於政府規定了地方向上匯報請示必須以書面形式,秦始皇每天要批閱的奏章所使用的竹木簡片竟重達120斤。秦政府還通過這些通信系統,及時了解邊防和民間的動態,採取果斷的對策和措施。
I. 郵驛的演變 驛驛站站被撤消的原因是什麼
驛傳是從早期的聲光通信和專人送信演變而來的。中國的郵驛源遠流長。原始社會出現了以物示意的通信,奴隸社會發展為早期的聲光通信和郵傳,到封建社會時,中國的郵驛在世界上已居於前列。
在我國古代,把騎馬送信稱為郵驛。據甲骨文記載,商朝時就已經有了
郵驛,周朝時進一步得到了完善。那時的郵驛,在送信的大道上,每隔34
里設有一個驛站,驛站中備有馬匹,在送信過程中可以在站里換馬換人,使
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夠一站接一站,不停地傳遞下去。
我國郵驛制度經歷了春秋、漢、唐、宋、元的各個朝代的發展,一直到
清朝中葉才逐漸衰落,被現代郵政取代。
在古代其它國家也存在過這種騎馬送信的郵驛制度。14 世紀時,中亞地
區曾出現過一個強大而又短暫的帖木兒帝國,是由蒙古人的後裔建立的,控
制著包括現在的印度、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廣大地區。帖木兒帝國制訂了嚴
格的郵驛制度,規定驛使每天必須走500 里路程,而且還賜與驛使一項特權,
行路中需要換馬時,不論是皇親國戚,還是尋常百姓,只要驛使提出換馬的
要求,都要用自己的馬和驛使交換,如果拒絕就有殺頭之罪。在一段時期內
帖木兒的大軍開疆拓土,屢戰屢勝,與郵驛制度健全,信息靈通是分不開的。
郵驛是官府的通信組織,只許傳送官府的文件,而不允許傳送私人信件。
由於生產的發展和生活的需要,人們對通信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出外經商的、
做工的以及戰亂年代被迫出征的戰士和遠離家鄉逃荒避難的人們,都需要和
家人親友通信。特別是各地商人,為了互相交流商情、商談貿易、寄遞帳單
等都迫切需要通信。於是民間傳遞信件的業務就應運而生了。大約在唐朝的
時候,長安、洛陽之間就有了專門為商人服務的「驛驢」。當時還有一種叫
飛錢的辦法,就是各地商人可以把在長安販賣貨物掙的錢存入各地方官府駐
長安的機構。這些機構發給商人存錢的收據,商人拿著收據回到地方後,再
憑收據到各地方官府取錢,這樣就免除了路上被強盜搶走錢財的風險。明朝
初年,在西南地區出現了叫「麻鄉約」的民郵機構。那時候許多外省人移居
到地廣人稀、土地肥沃的四川省,尤以湖北省孝感的人最多,他們雖然定居
在四川,但仍很想念家鄉的親人,所以每年都定期舉行集會,並推舉代表,
回鄉探親,同時也幫助同鄉捎帶書信和包裹,天長日久,就成了傳統。於是
人們乾脆就成立了叫「麻鄉約」的商行,專門負責替人傳遞包裹和信件,兼
營貨物運輸。
到了明朝永樂年間,民間出現了專業民郵機構——民信局。民信局的出
現是民間貿易、民間交往日益發展的必然結果。民信局首先出現在著名的港
口城市——寧波。那裡工商業發達,是水陸交通的重鎮,當地有許多人外出
經商做官。當時的寧波紹興一帶人士遍布全國各地,他們之間的書信往來非
常頻繁,但託人轉代非常不便,一封信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到達收信人手中。
在這種背景下,民信局產生了。由於適應了形勢的需要,所以民信局發展很
快。不久,在全國各地尤其是大城市和一些沿海口岸相繼建立了許多家民信
局。這些民信局一般都有一定的管轄范圍,路途遙遠的郵件常常需要幾個民
信局互相合作,才能把郵件傳遞到目的地。當時的民信局經營范圍很廣,既
能傳遞信件、包裹,也能匯兌銀錢,甚至還能托運一些大件物品。民信局在
清咸豐同治年間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全國大小民信局多達數千家。在廣東、
福建的沿海地區還出現了專門為海外僑胞服務的民信局——僑批局。那時候
許多窮苦百姓為生活所迫不得不飄洋過海到異國他鄉去謀生,雖然身在海
外,但仍心繫故土,需要和家鄉的親人通信聯系,也需要給家人寄回金錢和
物品。民信局為了滿足這些人的需要,成立了專門為僑胞辦理通信和匯款業
務的機構,只是因為福建方言中把「信」說成「批」,所以才叫「僑批局」。
具有現代意義的郵政局——大清郵政是於1896 年正式成立的。它是由當
時霸佔我國海關稅務大權的英國人赫德一手創辦的。他的目的並不是要幫助
我國發展郵政通信事業,而是為了進一步掠奪中國的財富。以後幾十年,從
英國人赫德到法國人制黎、鐵士蘭,帝國主義列強一直控制著中國的郵政,
並從中榨取了不盡的財富。但是當他們迫不得已將這項主權交還中國政府的
時候,卻聲稱中國政府反欠他們184 萬余兩白銀。當時,帝國主義國家侵犯
我國郵政主權的另一方式是他們紛紛在中國開辦叫「客郵」的機構。這些機
構名義上是為在華的英、法、美、德、俄、日等國的僑民提供郵政服務,但
實際上卻是他們用以搜集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情報的情報網。在
帝國主義的排擠、壓制下,我國的民郵組織逐漸被削弱了,並最終於1935
年停辦。
只有解放了,郵政事業才真正獲得了新生,在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我國
郵政業務的覆蓋面得到了迅速擴大。今天,不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我們
都能看到郵遞使者為我們送信送報的身影,即使是最僻遠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