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紅星照耀中國》中一共記錄了哪些歷史事件
主要介紹了關於二萬五千里長征的事情。
可分為以下部分:
1、1928年的中國,數十萬人因「共黨」、「通共」的罪名被屠殺。美國青年埃德加.斯諾旅行來到中國。為了生活,斯諾當了一名記者,被授意為當權者撰寫歌功頌德的文章。但斯諾不肯違背良知,他對中國現實的如實報道為他贏得了一些革命者和進步人士的友誼,也使他成為當權者的眼中釘,並因此歷盡磨難。
2、在和革命者的接觸中,斯諾被他們的精神所感染,產生了采訪紅軍的念頭。終於在宋慶齡等人的幫助下,斯諾成為第一位到達蘇區、采訪革命領袖毛澤東的西方記者,並撰寫了著名的《紅星照耀中國》。
3、1941年,由於揭露蔣介石在皖南事變中的倒行逆施,斯諾被驅逐返回美國。60年代,斯諾因麥卡錫主義被迫移居瑞士。
4、1971年,斯諾作為中美兩國之間的信使再次來到中國,受到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中美建交前夕,斯諾去世。
(1)紅星照耀中國紅色中國的歷史現狀和將來擴展閱讀:
《紅星照耀中國》是由戰友電視藝術中心、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中共寧波市委宣傳部、廣東新諾影業集團、寧波市廣播電視集團、重慶卡恩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浙江紅珊瑚影視股份有限公司、中共河北省省委宣傳部、北京艷陽高照國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北京盛世燎原(北京)國際影視投資有限公司等聯合投資出品。
由臧雲飛、趙東陽執導,黃海冰、王伍福、侯祥玲特別出演,遠明、劉濤、程皓楓、鄧英、邱林、丁曉君領銜主演的紅色革命劇。該劇根據埃德加·斯諾同名紀實作品《紅星照耀中國》改編 ,通過美國青年記者斯諾的經歷,講述1928年至1941年間,中國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變革。
B. 紅星照耀中國第一篇概括。 探尋紅色中國
第一篇概括:講述作者對紅色世界的好奇,開始深入蘇維埃紅區的冒險,去探究蘇維埃共和國、紅軍、共產黨的秘密。並且講述了張學良和楊虎成與共產黨達成一致搞日協議的原因和經過。
《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又稱《西行漫記》,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
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毛澤東、周恩來和朱德是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紅星照耀中國》(原名《西行漫記》)的作者埃德加·斯諾於1905年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市,是家中三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他父親開了一家小印刷廠,家裡過著小康生活。父親要他也從印刷業開始自己的生涯。
但他卻走上了一條與父親截然不同的道路,成為世界著名的記者。埃德加·斯諾於1928年來華,曾任歐美幾家報社駐華記者、通訊員。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諾同時兼任北平燕京大學新聞系講師。1936年6月斯諾訪問陝甘寧邊區,寫了大量通訊報道,成為第一個采訪紅區的西方記者。
寫作經歷
作者於1936年6月至10月對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實地考察,根據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記》的寫作,斯諾作為一個西方新聞記者,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作了客觀評價,並向全世界作了公正報道。
斯諾同毛澤東、周恩來等進行了多次長時間的談話,搜集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第一手資料。此外,他還實地考察,深入紅軍戰士和老百姓當中,口問手寫,對蘇區軍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風俗習慣等作了廣泛深入的調查。
四個月的采訪,他密密麻麻寫滿了14個筆記本。當年10月底,斯諾帶著他的采訪資料、膠卷和照片,從陝北回到北平,經過幾個月的埋頭寫作,英文名《Red Star Over China》、中文譯名為《西行漫記》或《紅星照耀中國》的報告文學終於誕生。
C. 紅星照耀中國中國民黨對紅色中國實施了哪些政策,從政治,軍事,新聞等方面作答。
敵人封鎖下的保安地區,紅軍豐富多彩的生活。
俄國對於紅色中國的影響以及德國顧問李德指揮作戰時出現的失誤及其原因。
D. 《紅星照耀中國》第一章探尋紅色中國的簡介200以上
斯諾同志這本書的確值得一讀,希望題主自己看看,自己概括,既能學歷史,明得失,也能提高概括能力。你這樣問大多數人也記不起來真的急的話可在網路上直接搜這本書。
E. 紅星照耀中國 探尋紅色中國 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講述作者對紅色世界的好奇,開始深入蘇維埃紅區的冒險,去探究蘇維埃共和國、紅軍、共產黨的秘密。並且講述了張學良和楊虎成與共產黨達成一致搞日協議的原因和經過。
在世界各國,紅色中國始終是一個謎。他們在中國腹地戰斗,因消息封鎖而不為人知;長期被圍困,他們的地區難以進入。
自1921年來,還沒有記者去過那裡,寫過詳實的報道。有著多種傳說,有的說他們不過是幾千土匪罷了,有的說根本就沒有什麼蘇維埃,甚至連紅軍也不存在。而與此相反的看法,則把他們看作是中國唯一的救星。
在《紅星照耀中國》中,斯諾探求了中國革命發生的背景、發展的原因。他判斷由於中國共產黨的宣傳和具體行動,使窮人和受壓迫者對國家、社會和個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須行動起來的新的信念。
由於有了這一種思想武裝,使得一批青年,能夠對國民黨的統治進行群眾性的斗爭長達十年之久。他對長征表達了欽佩之情,斷言長征實際上是一場戰略撤退,稱贊長征是一部英雄史詩,是現代史上的無與倫比的一次遠征。
斯諾用毋庸置疑的事實向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事業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照耀著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照耀全世界。
F. 紅星照耀中國一書中是什麼原因導致外界對紅色中國有種種猜測與懷疑
因為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呀,這種本質就不一樣啊。
G. 有人說紅星照耀中國包含了兩個層面的真實,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紅星照耀中國》實際寫了兩個層面的事實:
一是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采訪「紅版色中國」的過程;
二是權「紅色中國」的歷史、現狀和未來。
與此相關的內容重點有兩個:
一是共產黨及紅軍是如何絕處求生的,其生存、發展靠的是什麼;
二是共產黨領袖人物的成長歷程,他們的信仰和他們對於中國命運的思考。
(7)紅星照耀中國紅色中國的歷史現狀和將來擴展閱讀
《紅星照耀中國》的意義
(1)它通過一個外國人的所見所聞,客觀地向全世界報道了共產黨和紅軍的真實情況,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國共產黨人的真實生活。
(2)書中不僅記錄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資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紅色中國產生和發展的原因,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作了客觀的評價。
H. 紅星照耀中國給當時的社會帶來了什麼影響
紅星照耀中國》不僅在政治意義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且在報告文學創作的藝術手法上也成為同類作品的典範。人物刻畫、環境描寫以及敘事的角度幾近出神入化的程度。《紅星照耀中國》中譯本出版後,在中國同樣產生巨大的反響,成千上萬個中國青年因為讀了《紅星照耀中國》,紛紛走上革命道路。
1937年10 月,《紅星照耀中國》首先在英國出版,一問世便轟動世界,在倫敦出版的頭幾個星期就連續再版七次,銷售10萬冊以上。世界輿論普遍認為這是一個傑作,標志著西方對中國的了解進入一個新時代。美國歷史學家哈羅德·伊薩克斯的調查說明,作為美國人對中國人印象的主要來源,《紅星照耀中國》僅次於賽珍珠的《大地》。《大地》使美國人第一次真正了解中國老百姓,而《紅星照耀中國》則使西方人了解中國共產黨人的真實生活。從某種意義上說,一代美國人對中國共產黨人的知識都是從斯諾那裡得來的。
在《紅星照耀中國》中,斯諾探求了中國革命發生的背景、發展的原因。他判斷由於中國共產黨的宣傳和具體行動,使窮人和受壓迫者對國家、社會和個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須行動起來的新的信念。由於有了一種思想武裝,有一批堅決的青年,所以能夠對國民黨的統治進行群眾性的斗爭長達十年之久。他對長征表達了欽佩之情,斷言長征實際上是一場戰略撤退,稱贊長征是一部英雄史詩,是現代史上的無與倫比的一次遠征。斯諾用毋庸置疑的事實向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事業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照耀著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照耀全世界。
《紅星照耀中國》的另一魅力,在於描繪了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堅韌不拔、英勇卓絕的偉大斗爭,以及他們的領袖人物的偉大而平凡的精神風貌。他面對面采訪了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賀龍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和紅軍將領,結下了或淺或深的交情。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毛澤東。斯諾准確地把握到毛澤東同以農民為主體的中國民眾的精神紐帶。沒有人比毛澤東更了解他們,更擅長綜合、表達和了解他們的意願。這將深刻地制約著以後數十年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
這樣,斯諾對中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發現了一個「活的中國」,對普通中國百姓尤其是農民即將在歷史創造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正確的預言,他發現了隱藏在億萬勞動人民身上的力量,並斷言中國的未來就掌握在他們手中。
第二部分:補充材料
抗日戰爭
1、日本侵華:
盧溝橋事變——日本全面侵華的開始,中國全面抗戰的開始。在佔領區推行「治安肅正運動」「清鄉運動」, 進行殘暴統治。
2、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1937年9月國民黨發表《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
3、國共抗日:
(1)在防禦階段:國民黨正面戰場是主戰場,組織三次大會戰: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粉碎了日本妄圖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中國開辟敵後戰場。
(2)中共:堅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斗爭中求團結」、「有理有利有節」的方針,從抗戰的大局出發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抗戰勝利提供了保證;敵後戰場成主戰場,多次粉碎日本「掃盪」。
4、勝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的投降
5、意義:
(1)抗日戰爭是百年來中國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戰爭;
(2)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反法西戰爭的勝利做好了重大貢獻;
(3)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徵用奠定了基礎。
(4)抗戰勝利後,中國收回了寶島台灣。
6、抗戰勝利的原因:
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領導;中國人民的浴血奮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由於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南京民國政府一意孤行,繼續調集重兵入陝,並逼迫張學良、楊虎城「剿共」。在進退兩難的情況下,張、楊毅然實行兵諫,於1936年12月12日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跡。經過中國共產黨等多方力量的努力,西安事變遂告和平解決。西安事跡的和平解決,成為時民轉換的樞紐,為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創造了必須的前提條件。
一二.九運動:在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侵華,民族危機嚴重關頭,全國人民在中共共產黨抗日救亡的旗幟下,以極大的民族義憤投入了抗日救亡運動。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發表了《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即八一宣言。中央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中共繼續發表宣言,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對日作戰,挽救民族危機。中共的抗日救國主張,有力地推動了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而1935年12月在北平爆發的「一二九」愛國運動,推動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蓬勃發展,標志著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西安事變
一、背景:
1.日軍侵佔了東北三省後又准備侵佔華北,中國共產黨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要求國民政府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2.張學良和楊虎城接受了中共的主張,停止進攻紅軍,並要求蔣介石聯共抗日。
3.蔣介石到西安督促張學良和楊虎城進攻紅軍。
二、經過:
為了逼迫蔣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發動「兵諫」,扣押的蔣介石,要求停止內戰,聯共抗日。
三、各方態度:
(1)西安事變後,國民黨內親日派頭子何應欽積極部署討伐張楊,企圖奪取蔣介石的統治地位。
(2)國民黨親英美派的宋美齡和宋子文等為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營救蔣介石,積極奔走。
(3)中國共產黨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派周恩來等去西安談判。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跡:
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變後,局勢極為動盪不安。處死蔣介石,可能導致親日派掌權,國家陷於紛爭四起、群雄割據的局面。如此一來,日本便有機可乘、進而獨霸中國。如果給蔣介石留一條活路,國民黨內親英美派就有可能答應停止內戰,盡快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了民族的利益,中共決定不計前嫌,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主張,並派周恩來等人到西安去調停,終於促成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中間階層的多數人贊成抗日,但是擔心事變後會引起更大的內戰,幾乎一致要求恢復蔣介石的自由。
1、結果:經過中共和各方的努力,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張學良釋放了蔣介石,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2、影響: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從西安事變爆發看張學良的愛國舉動:
只有具有強烈愛國思想的人,才可能視民族興亡為己任。張學良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置個人榮辱於不顧,秉持民族大義,與楊虎城共同發動了西安事變,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為最終戰勝日本侵略者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張學良的愛國舉動被人稱為「千古英雄」。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楊虎城的遭遇:
西安事變後,為了表示誠意,張學良親自護送蔣介石回到南京,但是一到南京後,就被蔣介石扣留並軟禁了起來。張學良曾先後被囚禁於浙江、江西、湖北、貴州等地。後來,南京解放,國民黨撤往台灣,蔣介石將張學良移到台灣後繼續軟禁。直到1988年,他才獲得個人自由。
而楊虎城則在西安事變解決後不久即被撤職。1937年6月被迫出國。11月回國後背蔣介石囚禁於南昌。楊虎城被關押了12年,換了幾次地方。解放前夕,楊虎城在重慶被特務殺害, 他的夫人、兒子、女兒以及秘書一家同時被害。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作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
第三部分:練習及答案
1、美國記者斯諾在《紅星照耀中國》一書中寫道:「在某種意義上講,這次大遷移是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動的武裝宣傳。」文中的「武裝宣傳」是指 (C )
A.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擴大了革命影響
B.太平天國北伐、東征,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
C.工農紅軍的萬里長征,成為「革命的播種機」
D.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開辟了革命根據地
2、美國記者斯諾在《紅星照耀中國》一書中寫道:「在某種意義上講,這次大遷移是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動的武裝宣傳」,文中的「大遷移」是指(C)
A.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B.工農革命軍進軍井岡山
C.工農紅軍的萬里長征D.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
3、在斯諾的筆下,毛澤東是什麼樣的人?
答:第一:毛主席是個非常精明而又博學多才的知識分子;第二:毛主席是個天才的軍事家和政治戰略家;第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國人民大眾的迫切要求;第四:毛主席是個蘇區人民擁護他,南京政府卻對他恨之入骨的人;第五:毛主席生活簡朴,廉潔奉公,能吃苦耐勞,身體像鐵打的。
4、在井剛山時的「三項紀律」是什麼?
答:第一、行動聽指揮;第二,打土豪款子要歸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個紅薯。
5、簡述西安事變的過程及意義。
答:過程:在勸說蔣介石聯共抗日遭拒絕的情況下, 張學良, 楊虎城兩位將軍,於 1936 年 12 月 12 日,發動" 兵諫" ,在西安拘捕蔣介石,並通電全國,提出改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內戰等八項主張。中共中央以民族大義為重,派周恩來赴西安,與張學良、楊虎城合作,迫使蔣介石接受聯共抗日條件,使事變得以和平解決。
意義: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十年內戰的結束,對國共兩黨再次合作,團結抗日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6、《西行漫記》一書中斯諾對彭德懷印象?
答:(1) 樂觀、豁達、勇敢的精神品質。彭德懷上街不帶警衛,司令部門口只有一個哨兵,國民黨空投傳單懸賞捉拿他,他卻命令將傳單保存起來,用背面印紅軍的宣傳品。他被少先隊員關於帝國主義大鼻子的回答逗得哈哈大笑,開玩笑叫作者大鼻子,風趣地回答作者關於大鼻子漫畫的疑問,表現了他平易近人、活潑風趣的性格特點。
(2)彭德懷大公無私,他唯一的個人衣服,就是這件用繳獲的降落傘做成的背心。他為這件戰利品而孩子氣地得意,表現了他率真的個性,作者是很欣賞的。
(3) 「兔子一般竄了出去」 ,搶先到達山頂,不僅表現彭德懷身體健康、動作敏捷,還體現了他作為一名 統率大軍的指揮員不失活潑、天真的個性。
7、書中描述了哪些紅軍領導人?(列舉四人)
答案: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博古、張聞天、彭德懷、賀龍、徐向前、徐海東等。
8、「這時,突然出現了一個清瘦的青年軍官,長著一臉黑色大鬍子的他走上前來,用溫文爾雅的口氣向我打招呼:『哈嘍,你想找什麼人嗎?』」他是用英語講的,這個人物是 (周恩來)
9、在《紅星照耀中國》中,還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一家被滅口66人,讓斯諾懂得「階級斗爭」的紅色窯工的 (徐海東) ,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員(徐特立) ,還有平均年齡在25歲以下的強渡大渡河的英雄們,覺得別人唱歌花費太多時間的電氣專家 (朱作其) ,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的16歲的江西老表,已經64歲自稱是年紀最大的紅軍戰士 (老李)
10、簡述《西行漫記》一書的主要內容。
答: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 報道性作品。作者真實記錄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我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
毛澤東和周恩來是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11、《紅星照耀中國》為什麼改名為《西行漫記》?
答:一九三七年十月,《紅星閃耀中國》一書在倫敦出版。當時作者正在被日控制的上海,想要在國內公開出版是不可能的。但在中共地下組織的的幫助下,經過修改,將書名改為《西行漫記》作為掩護出版。不到幾個月就轟動了國內外華僑並重印發行多次。直到現在,雖然不用再用這個隱晦的名字,但為了保證初版的本來面目,現在的重印本仍採用這個名字。
12、簡述斯諾從李長林口中得到的賀龍印象。
答案要點: 賀龍是個大個子,像只老虎一樣強壯有力。他已年過半百, 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
賀龍對有錢人的仇視,據說, 如果賀龍還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紳都要聞風逃跑,哪 怕有南京軍隊重兵駐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為他以行軍神出 鬼沒著稱。
13、簡述《西行漫記》一書中斯諾的彭德懷印象?
答:樂觀、豁達、勇敢的精神品質。
彭德懷大公無私,他唯一的個人衣服,就是這件用繳獲的降落傘做成的背心。他為這件 戰利品而孩子氣地得意,表現了他率真的個性,作者是很欣 賞的。
「兔子一般竄了出去」,搶先到達山頂,不僅表現彭 德懷身體健康、動作敏捷,還體現了他作為一名統率大軍的指揮員不失活潑、天真的個性。
14、朱德妻子康克清眼中的丈夫的性格是什麼?
答:一、天性極端溫和;
二、對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負責;
三、喜歡跟一般戰斗員生活打成一片,經常和他們談話。
15、斯諾出發去中國前做了什麼預防准備工作?
答:當時在西北天花、霍亂、傷寒、斑疹傷寒和鼠疫流行,因此斯諾出發前在臂部和腿部注射了這些傳染病的疫苗。
16、在斯諾的筆下,毛澤東是什麼樣的人?
答:第一:毛主席是個非常精明而又博學多才的知識分子;
第二:毛主席是個天才的軍事家和政治戰略家;
第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國人民大眾的迫切要求;
第四:毛主席是個蘇區人民擁護他,南京政府卻對他恨之入骨的人;
第五:毛主席生活簡朴,廉潔奉公,能吃苦耐勞,身體像鐵打的。
17、簡述《西行漫記》暢銷的原因?
答:第一:《西行漫記》是一部具有新聞報道性的作品,是公 認的國際報告文學佳作。真實是他暢銷不衰富有魅力的首要和基本因素;
第二:《西行漫記》以作者自己陝北之行的經歷為線索,用豐富的事實材料進行全面綜合的報道,具有強烈的可讀性和引人入勝的能力;
第三:《西行漫記》是一部忠於客觀事實的綜合報道,具有「事實勝於雄辯」的威力。
書中充滿激情的政論是他富有魅力暢銷不衰的另一因素;
第四:《西行漫記》所特有的文學手法及由此產生的藝術感染力也使得其暢銷不衰。
閱在《紅星照耀中國》中,斯諾探求了中國革命發生的背景、發展的原因。他判斷由於中國共產黨的宣傳和具體行動,使窮人和受壓迫者對國家、社會和個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須行動起來的新的信念。由於有了一種思想武裝,有一批堅決的青年,所以能夠對國民黨的統治進行群眾性的斗爭長達十年之久。他對長征表達了欽佩之情,斷言長征實際上是一場戰略撤退,稱贊長征是一部英雄史詩,是現代史上的無與倫比的一次遠征。斯諾用毋庸置疑的事實向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事業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照耀著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照耀全世界。
《紅星照耀中國》的另一魅力,在於描繪了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堅韌不拔、英勇卓絕的偉大斗爭,以及他們的領袖人物的偉大而平凡的精神風貌。他面對面采訪了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賀龍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和紅軍將領,結下了或淺或深的交情。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毛澤東。斯諾准確地把握到毛澤東同以農民為主體的中國民眾的精神紐帶。沒有人比毛澤東更了解他們,更擅長綜合、表達和了解他們的意願。這將深刻地制約著以後數十年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
這樣,斯諾對中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發現了一個「活的中國」,對普通中國百姓尤其是農民即將在歷史創造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正確的預言,他發現了隱藏在億萬勞動人民身上的力量,並斷言中國的未來就掌握在他們手中。
I. 在《紅星照耀中國》里,作者斯諾對紅色中國見解的轉變過程是怎樣的
1、心來中所接觸到的關於中國的歪自曲描述。
2、懷著重重地疑問來到中國革命的根據地。
3、根據自己實地看到的景象糾正錯誤的觀點。
4、與中央領導人的接觸,了解中個革命的真相。
5、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寫進了自己的著作《紅星照耀中國》。
埃德加·斯諾1928年離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來到中國,在上海任《密勒氏評論報》助理主編,以後又任《芝加哥論壇報》、倫敦《每日先驅報》駐東南亞記者。他踏遍中國大地進行采訪報道,「9·18」事變後曾訪問東北、上海戰線,發表報告通訊集《遠東戰線》。
在上海,他見到了宋慶齡和魯迅,引發了他對記錄中國人民苦難與嚮往的中國新文藝的興趣,後來他對蕭乾講,「魯迅是教我懂得中國的一把鑰匙」。他慶幸自己能在上海結識魯迅先生和宋慶齡女士,他是在他們的指引下認識中國的。
J. 《紅星照耀中國》的長征的歷史價值
這樣一部描寫紅一方面軍長征經歷的原始記錄,其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紅軍長征的親歷者在長征完成後不久親筆寫的,所以具有非常珍貴的歷史價值。
《紅星照耀中國》發行後,先後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影響力幾乎傳遍全世界。「斯諾對中國共產黨的發現和描述,與哥倫布對美洲大陸的發現一樣,是震撼世界的成就。」八十多年前,斯諾深入陝北蘇區,將自己對歷史真相的探尋、對中國人民的熱愛寫進了這部不朽的經典。
今天,重讀《紅星照耀中國》依然不會過時。本書既是對歷史的回應,也吸引著更多讀者了解黨的歷史,把握當時的時代脈絡和風雲變幻。《紅星照耀中國》成為紅色經典的原因,就在這里。
(10)紅星照耀中國紅色中國的歷史現狀和將來擴展閱讀
今年是《紅星照耀中國》中文版出版80周年。《紅星照耀中國》是西方記者對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第一部采訪記錄,也是新聞史和報告文學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在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反響,成千上萬的青年因為讀了《紅星照耀中國》,紛紛走上革命道路。
一九三六年是中國國內局勢大轉變的關鍵性的一年。該年六月間,斯諾由北平出發,經過西安,冒著生命危險,進入陝甘寧邊區采訪,和毛澤東同志進行了長時間的對話,搜集了關於二萬五千里長征的第一手資料。斯諾於盧溝橋事變前夕回到西安,將他采訪的這些記錄整理成集,取名《紅星照耀中國》,於1937年10月在英國倫敦出版,隨即轟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