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歷史皇帝之最,要詳細,謝謝。
歷代帝王中,壽命最長的是清高宗(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享年89歲。(西周共和元年以前的計年不準確,故不計)。
歷代帝王中,壽命最短的帝王是東漢殤帝劉隆,2歲即亡。
歷代帝王中,即位時年齡最大的是武則天,時年已67歲,其次是南朝宋武帝劉裕,時年已65歲。
歷代帝王中,即位時年齡最小的是東漢殤帝劉隆,出生僅百餘日。
歷代帝王中,在位最長的是清朝聖祖(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享位61年。
歷代帝王中,在位最短促的是金朝末帝完顏承麟,在位僅半日。
歷代王朝中,帝王結局最慘的是十六國時期的西燕、南朝的梁、隋朝。西燕的7個帝王、梁朝的8個帝王,隋朝的5個帝王,全部被殺,無一善終。
歷代帝王中,經歷最奇特的是南宋的恭帝,他幼時在臨安(今杭州市)為南宋的帝王,青年被元軍俘往大都(今北京),降為元朝的臣子,又被遷居於上都(今內蒙古自治區多倫縣西北),中老年被遣入西藏為僧,成為佛門高僧和翻譯家,最後因文字獄被冤殺。
歷代帝王中,結局最荒唐的是東晉武帝司馬曜,因酒後一句戲言,為愛妃命婢女將他悶死。
歷代帝王中,對文藝最有貢獻的是唐明皇(玄宗)李隆基,他對戲劇、歌舞、音樂都深有研究,創建過戲劇活動中心——梨園,被歷來的戲曲藝人尊為梨園祖師。
歷代帝王中,最能賦詩的是三國時期的魏文帝曹丕,他賦詩甚多,後人收編成《魏文帝集》,其詩語言通俗,描寫細致。
歷代帝王中,最有文采,善於作文填詞的是南唐後主李煜。他的詞多以白描手法和貼切的比喻,前朝之作多寫宮廷靡華生活,後期之作多反映亡國之君的衰痛,留傳至今有《南唐二主詞》。
歷代帝王中,最精於書畫的是北宋微宗趙佶,他的書法自成一派,稱瘦金書,繪畫擅長花鳥,作品流傳至今。
歷代帝王中,最善於木工的是明熹宗朱由校,他曾製成一座乾清宮的模型和蹴圓堂模型五間,都小巧玲瓏。
歷代帝王中,最愛旅遊的是西周穆王,據出土的《穆天子傳》記載他最遠西遊到大曠原(今中亞細亞的吉爾吉斯草原)。
歷代帝王中,最荒唐的是西漢昌邑王劉賀,此君在位27天,卻幹了1127荒唐事,被大臣們所廢。
歷代帝王中,最熱衷於科學的皇帝是新朝王莽,他曾命醫生進行過最早的人體解剖,也間支持過最早的飛行實驗,他還是最早的人工食品的研究者,進行過人造乳酷的實驗。
歷代帝王中,最好色的當數後梁朱溫,他酷愛女色,淫亂如禽獸,連兒媳們都不放過。
歷代帝王中,最無恥的是後晉高祖石敬瑭,為了能當皇帝,竟稱比自己小11歲的契丹耶律德光為父,並將國家屏障燕雲十六州於契丹。
歷代帝王中,最懶惰的是明神宗---萬曆帝朱翊鈞,此君在位48年間,竟有28年不上朝聽政。 歷代帝王中,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則天,她於公元690年改國號為周,稱聖神皇帝,為帝16年
『貳』 中國歷史上的每一位皇帝
http://www.hledol.com/empire/
『叄』 中國歷史的每個皇帝 及朝代
1 上古時代
炎帝 神農氏
黃帝 軒轅氏
少昊 金天氏
顓頊 高陽氏
帝嚳 高辛氏
帝摯 高辛氏
唐堯 放勛
虞舜 重華
2 夏
禹
啟
太康
仲康
相
少康
予
槐
芒
泄
不降
扃
廑
孔甲
皋
發
癸
3 商
湯
太丁
外丙
中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陽甲
盤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廩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
4 周
4.1 西周
西周
周文王 姬昌
周武王 姬發
周成王 姬誦
周康王 姬釗
周昭王 姬瑕
周穆王 姬滿
周共王 姬繄扈
周懿王 姬囏
周孝王 姬辟方
周夷王 姬燮
周厲王 姬胡
周宣王 姬靜
周幽王 姬宮湦
4.2 東周
東周
周平王 姬宜臼
周桓王 姬林
4.2.1 春秋
周莊王 姬佗
周厘王 姬胡齊
周惠王 姬閬
周襄王 姬鄭
周頃王 姬壬臣
周匡王 姬班
周定王 姬瑜
周簡王 姬夷
周靈王 姬泄心
周景王 姬貴
周悼王 姬猛
周敬王 姬匄
周元王 姬仁
周貞定王 姬介
周哀王 姬去疾
周思王 姬叔
周考王 姬嵬
周威烈王 姬午
4.2.2 戰國
戰國
周安王 姬驕
周烈王 姬喜
周顯王 姬扁
周慎靚王 姬定
周赧王 姬延
周惠王
5 秦
秦昭襄王 嬴則
秦孝文王 嬴柱
秦莊襄王 嬴楚
秦始皇 嬴政
秦二世 胡亥
秦三世 子嬰
6 漢
6.1 西漢
漢高帝 劉邦
漢惠帝 劉盈
漢高後 呂稚(太後稱制)
漢少帝 劉恭
漢少帝 劉弘
漢文帝 劉恆
漢景帝 劉啟
漢武帝 劉徹
漢昭帝 劉弗陵
昌邑王 劉賀
漢宣帝 劉詢
漢元帝 劉奭
漢成帝 劉驁
漢哀帝 劉欣
漢平帝 劉衍
孺子 劉嬰
更始帝 劉玄
6.2 新朝
新朝 王莽
6.3 東漢
漢光武帝 劉秀
漢明帝 劉庄
漢章帝 劉炟
漢和帝 劉肇
漢殤帝 劉隆
漢安帝 劉祜
漢少帝 劉懿
漢順帝 劉保
漢沖帝 劉炳
漢質帝 劉纘
漢桓帝 劉志
漢靈帝 劉宏
漢後少帝 劉辯
漢獻帝 劉協
7 三國
7.1 魏
魏
魏武帝 曹操 (為追謚,生前未即位)
魏文帝 曹丕
魏明帝 曹睿
魏少帝 曹芳 (邵陵厲公)
高貴鄉公 曹髦
魏元帝 曹奐
7.2 蜀漢
漢昭烈帝 劉備
漢後主 劉禪
7.3 吳
吳
長沙桓王 孫策
吳大帝 孫權
吳廢帝 孫亮
吳景帝 孫休
吳末帝 孫皓
8 晉朝
8.1 西晉
宣帝 司馬懿
景帝 司馬師
文帝 司馬昭(以上三帝為追謚,生前未即位)
武帝 司馬炎
惠帝 司馬衷
懷帝 司馬熾
愍帝 司馬鄴
8.2 東晉
元帝 司馬睿
明帝 司馬紹
成帝 司馬衍
康帝 司馬岳
穆帝 司馬聃
哀帝 司馬丕
海西公 司馬奕
簡文帝 司馬昱
孝武帝 司馬曜
安帝 司馬德宗
恭帝 司馬德文
8.2.1 十六國
8.2.1.1 成漢
(成)景帝 李特
(成)武帝 李雄
(成)哀帝 李班
(成)幽公 李期
(漢)昭文帝 李壽
(漢)末主 李勢
8.2.1.2 漢(前趙)
(漢)光文帝 劉淵
(漢)昭武帝 劉聰
(漢)隱帝 劉粲
(前趙)劉曜
8.2.1.3 後趙
後趙
明帝 石勒
海陽王 石弘
武帝 石虎
義陽王 石世
新興王 石尊
石鑒
石祗
8.2.1.4 前涼
武公(明王) 張軌
元公 張實
成王 張茂
忠成公(文王) 張駿
敬烈公(桓王) 張重華
哀公 張耀靈
威王 張祚
敬悼公(沖王) 張玄靚
悼公 張天錫
8.2.1.5 後涼
懿武帝 呂光
隱王 呂紹
靈帝 呂纂
建康公 呂隆
8.2.1.6 西涼
武昭王 李暠
李歆
李恂
8.2.1.7 南涼
武王 禿發烏孤
康王 禿發利鹿孤
景王 禿發傉檀
8.2.1.8 北涼
建康公 段業
武宣王 沮渠蒙遜
哀王 沮渠牧犍
8.2.1.9 前燕
襄公 慕容廆
文明帝 慕容皝
景昭帝 慕容儁
幽帝 慕容暐
8.2.1.10 後燕
成武帝 慕容垂
惠愍帝 慕容寶
昭武帝 慕容盛
惠文帝 慕容熙
8.2.1.11 西燕
慕容泓
威帝 慕容沖
段隨
慕容覬
慕容望
慕容忠
慕容永
8.2.1.12 北燕
惠懿帝 高雲
文成帝 馮跋
昭成帝 馮弘
8.2.1.13 南燕
獻武帝 慕容德
末主 慕容超
8.2.1.14 夏
武烈帝 赫連勃勃
平原王 赫連昌
昌定王 赫連定
8.2.1.15 前秦
苻洪
景明帝 苻健
厲王 苻生
宣昭帝 苻堅
苻宏
哀平帝 苻丕
高帝 苻登
末主 苻崇
8.2.1.16 後秦
武昭帝 姚萇
文桓帝 姚興
末主 姚泓
8.2.1.17 西秦
宣烈王 乞伏國仁
武元王 乞伏乾歸
文昭王 乞伏熾盤
末主 乞伏慕末
8.2.1.18 冉魏
武悼天王 冉閔
8.2.1.19 代國
拓跋猗盧
拓跋普根
拓跋始生
平文帝 拓跋鬱律
惠帝 拓跋賀傉
煬帝 拓跋紇那
烈帝 拓跋翳槐
昭成帝 拓跋什翼犍
8.2.1.20 吐谷渾
吐谷渾
參見吐谷渾首領列表
9 南北朝
9.1 南朝
9.1.1 宋
武帝 劉裕
少帝 劉義符
文帝 劉義隆
太子 劉劭
孝武帝 劉駿
前廢帝 劉子業
明帝 劉彧
後廢帝 劉昱
順帝 劉淮
9.1.2 齊
高帝 蕭道成
武帝 蕭賾
鬱林王 蕭昭業
海陵王 蕭昭文
明帝 蕭鸞
東昏侯 蕭寶卷
和帝 蕭寶融
9.1.3 梁
武帝 蕭衍
臨賀王 蕭正德
簡文帝 蕭綱
豫章王 蕭棟
武陵王 蕭紀
元帝 蕭繹
閔帝 蕭淵明
敬帝 蕭方智
宣帝 蕭言
明帝 蕭巋
後主 蕭琮
9.1.4 陳
武帝 陳霸先
文帝 陳蒨
廢帝 陳伯宗
宣帝 陳頊
後主 陳叔寶
9.2 北朝
9.2.1 北魏
道武帝 拓跋珪
明元帝 拓跋嗣
太武帝 拓跋燾
南安王 拓跋余
文成帝 拓跋浚
獻文帝 拓跋弘
孝文帝 元宏
宣武帝 元恪
孝明帝 元詡
幼主 元釗
孝庄帝 元子攸
長廣王 元曄
節閔帝 元恭
安定王 元朗
孝武帝 元攸
9.2.2 東魏
孝靜帝 元善見
9.2.3 西魏
文帝 元寶炬
廢帝 元欽
恭帝 拓跋廓
9.2.4 北齊
文宣帝 高洋
廢帝 高殷
孝昭帝 高演
武成帝 高湛
後主 高緯
安德王 高延宗
幼主 高恆
范陽王 高紹義
9.2.5 北周
文帝 宇文泰
孝閔帝 宇文覺
明帝 宇文毓
武帝 宇文邕
宣帝 宇文贇
靜帝 宇文衍
10 隋
隋文帝 楊堅
隋煬帝 楊廣
隋恭帝 楊侑
隋秦王 楊浩
隋越王 楊侗
11 唐
唐高祖 李淵
唐太宗 李世民
唐高宗 李治
武後 武曌(太後稱制)
武周聖神皇帝 武則天
唐中宗 李顯
唐殤帝 李重茂
唐睿宗 李旦
唐玄宗 李隆基
唐肅宗 李亨
唐代宗 李豫
唐德宗 李適
唐順宗 李誦
唐憲宗 李純
唐穆宗 李恆
唐敬宗 李湛
唐文宗 李昂
唐武宗 李炎
唐宣宗 李忱
唐懿宗 李漼
唐僖宗 李儇
唐昭宗 李曄
唐哀帝 李拀
11.1 南詔
南詔
11.2 渤海國
渤海高王 大祚榮
渤海武王 大武藝
渤海文王 大欽茂
大元義
渤海成王 大華興
渤海康王 大嵩璘
渤海定王 大元瑜
渤海僖王 大言義
渤海簡王 大明忠
渤海宣王 大仁秀
大彝震
大虔晃
大玄錫
大瑋瑎
大諲撰
12 五代十國
12.1 五代
12.1.1 後梁
太祖 朱溫
末帝 朱瑱
12.1.2 後唐
庄宗 李存勖
明宗 李亶
閔帝 李從厚
末帝 李從珂
12.1.3 後晉
高祖 石敬瑭
少帝 石重貴
12.1.4 後漢
高祖 劉知遠
隱皇帝 劉承佑
12.1.5 後周
太祖 郭威
世宗 柴榮
恭帝 柴宗訓
12.2 十國
12.2.1 吳越
(904年-978年)
太祖 錢鏐
世宗 錢元瓘
成宗 錢弘佐
忠遜王 錢弘倧
忠懿王 錢弘俶
12.2.2 閩國
(909年-945年,當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太祖 王審知
嗣王 王延翰
惠宗 王延鈞
康宗 王昶
景宗 王曦
殷帝 王延政
12.2.3 荊南
荊南(南平)
(906年-963年)
武信王 高季興
文獻王 高從誨
貞懿王 高寶融
荊南侍中 高保勖
荊南侍中 高繼沖
12.2.4 楚國
楚國
(907年-951年,創立者馬殷實際自897年開始地方割據)
武穆王 馬殷
衡陽王 馬希聲
文昭王 馬希范
廢王 馬希廣
恭孝王 馬希萼
馬希崇
12.2.5 吳國
(904年-937年)
太祖 楊行密
烈宗 楊渥
高祖 楊渭
睿帝 楊溥
12.2.6 南唐
(937年-975年)
烈祖 李升
元宗 李璟
後主 李煜
12.2.7 南漢
(917年-971年)
高祖 劉岩
殤帝 劉玢
中宗 劉晟
後主 劉鋹
12.2.8 北漢
(951年-979年)
世祖 劉旻
睿宗 劉鈞
少主 劉繼恩
英武帝 劉繼元
12.2.9 前蜀
(907年-925年)
高祖 王建
後主 王衍
12.2.10 後蜀
(934年-965年)
高祖 孟知祥
後主 孟昶
13 宋
13.1 北宋
宋太祖 趙匡胤
宋太宗 趙光義
宋真宗 趙恆
宋仁宗 趙禎
宋英宗 趙曙
宋神宗 趙頊
高太後 宣仁太後高氏(太後垂簾)
宋哲宗 趙煦
宋徽宗 趙佶
宋欽宗 趙桓
13.2 南宋
宋高宗 趙構
宋孝宗 趙眘
宋光宗 趙淳
宋寧宗 趙擴
宋理宗 趙昀
宋度宗 趙禥
謝太後 謝道清(太後垂簾)
宋恭帝 趙顯
宋端宗 趙昰
趙昺
14 遼
遼太祖 耶律阿保機
遼應天後 述律平(太後稱制)
遼東丹王 耶律倍
遼太宗 耶律德光
遼世宗 耶律阮
遼穆宗 耶律璟
遼景宗 耶律賢
遼蕭太後 蕭綽(蕭撒葛只)
遼聖宗 耶律隆緒
遼興宗 耶律宗真
遼道宗 耶律洪基
天祚帝 耶律延禧
15 西夏
太祖 李繼遷
太宗 李德明
景宗 李元昊
毅宗 李諒祚
惠宗 李秉常
崇宗 李乾順
仁宗 李仁孝
桓宗 李純佑
襄宗 李安全
神宗 李遵頊
獻宗 李德旺
末帝 李睍
16 金
金太祖 完顏阿骨打
金太宗 完顏晟
金熙宗 完顏亶
海陵王 完顏亮
金世宗 完顏雍
金章宗 完顏璟
衛紹王 完顏永濟
金宣宗 完顏珣
金哀宗 宛顏守緒
金末帝 完顏承麟
17 元
元太祖 鐵木真 (成吉思汗)
元睿宗 拖雷 (監國)
元太宗 窩闊台
馬乃真後 (稱制)
元定宗 貴由
海迷失後 (稱制)
元憲宗 蒙哥
元世祖 忽必烈 (薛禪汗)
元成宗 鐵穆耳 (完澤篤汗)
元武宗 海山 (曲律汗)
元仁宗 愛育黎拔力八達 (普顏篤汗)
元英宗 碩德八剌 (格堅汗)
泰定帝 也孫鐵木兒
天順帝 阿速吉八
元文宗 圖帖睦爾 (札牙篤汗)
元明宗 和世剌
元寧宗 懿璘質班
元順帝 妥懽帖睦爾 (元惠宗)(烏哈圖汗)
18 明
明太祖 朱元璋,年號洪武
明惠帝 朱允炆,年號建文
明成祖 朱棣,年號永樂 (廟號初為明太宗)
明仁宗 朱高熾,年號洪熙
明宣宗 朱瞻基,年號宣德
明英宗 朱祁鎮,年號正統/天順
明代宗 朱祁鈺,年號景泰
明憲宗 朱見深,年號成化
明孝宗 朱佑樘,年號弘治
明武宗 朱厚照,年號正德
明世宗 朱厚熜,年號嘉靖
明穆宗 朱載垕,年號隆慶
明神宗 朱翊鈞,年號萬曆
明光宗 朱常洛,年號泰昌
明熹宗 朱由校,年號天啟
明思宗 朱由檢,年號崇禎
18.1 順
李自成,年號永昌
18.2 大西
張獻忠,年號大順
18.3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號弘光
唐王 朱聿鍵,年號隆武
桂王 朱由榔,年號永曆
19 清
清太祖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清太宗 愛新覺羅皇太極c
清世祖 愛新覺羅福臨,年號順治,通稱順治皇帝
清聖祖 愛新覺羅玄燁,年號康熙,通稱康熙皇帝
清世宗 愛新覺羅胤禛,年號雍正,通稱雍正皇帝
清高宗 愛新覺羅弘歷,年號乾隆,通稱乾隆皇帝
清仁宗 愛新覺羅顒琰,年號嘉慶,通稱嘉慶皇帝
清宣宗 愛新覺羅旻寧,年號道光,通稱道光皇帝
清文宗 愛新覺羅奕詝,年號咸豐,通稱咸豐皇帝
清穆宗 愛新覺羅載淳,年號同治,通稱同治皇帝
清德宗 愛新覺羅載湉,年號光緒,通稱光緒皇帝
清遜帝 愛新覺羅溥儀,年號宣統,通稱宣統皇帝
『肆』 中國歷史上的皇帝
漢語大字典附錄上面有的。。。從三皇五帝到民國都有,周姬發之後,有年號,在位時間,重大事件。您可以查一查,家裡沒有的話到書店。。歷朝大事無非開疆建國,能臣霸主。休養生息,治世盛世,賢臣明君,民族融合,國家衰敗,奸臣當道,群雄逐鹿,英雄輩出。。然後循環。。。短命王朝算作群雄逐鹿。功績按照這個規律稍微整理一下就可以了。。希望對你有用。。。
『伍』 誰能簡單說一下中國歷史的朝代和皇帝
中國朝代歷史表: 華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堯 舜 禹 夏朝--約公元前22世紀-公元前17世紀 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初-公元前11世紀 周朝--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贏政)統一六國,之後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帝位,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漢高祖(劉邦)->漢文帝->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 三國--公元220-280 年劉備、曹操、孫權爭奪天下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東晉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 宋朝--公元960年,北宋宋太祖(趙匡胤)南宋(趙構)(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 清朝皇帝順序表: 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
『陸』 關於中國歷史皇帝的問題
建國後的http://www.gov.cn/test/2007-11/21/content_811772.htm
1911-1949的
http://wiki.keyin.cn/index.php?title=%E4%B8%AD%E5%8D%8E%E6%B0%91%E5%9B%BD%E6%80%BB%E7%90%86
『柒』 中國古代皇帝列表
1、秦朝:秦始皇帝嬴政、二世皇帝嬴胡亥、秦王嬴子嬰。
2、漢朝:太祖/高皇帝(世稱漢高祖)劉邦、孝惠皇帝劉盈、前少帝劉恭、後少帝劉弘、太宗/孝文皇帝劉恆、孝景皇帝劉啟、世宗/孝武皇帝劉徹、孝昭皇帝劉弗陵漢廢帝/昌邑王劉賀、劉詢高宗)、元皇帝劉奭、(統宗)/孝成皇帝劉驁、孝哀皇帝劉欣、(元宗)/孝平皇帝劉衎、孺子嬰劉嬰(王莽攝政。劉嬰未稱帝,僅為傀儡皇太子)。
3、新朝:新皇帝王莽。
4、玄漢:更始帝劉玄。
5、東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顯宗/孝明皇帝劉庄、肅宗/孝章皇帝劉烜、(穆宗)/孝和皇帝劉肇。
孝殤皇帝劉隆、(恭宗)/孝安皇帝劉祜、前少帝北鄉侯劉懿、(敬宗)/孝順皇帝劉保、孝沖皇帝劉炳、孝質皇帝劉纘、(威宗)/孝桓皇帝劉志、孝靈皇帝劉宏、後少帝/弘農懷王劉辯、孝獻(孝愍)皇帝劉協。
6、北宋:太祖 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趙匡胤、太宗 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趙炅(趙匡義、趙光義)、真宗 贗符稽古神功讓德文明武定章聖元孝皇帝趙恆、仁宗 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趙禎、英宗 體乾應歷隆功盛德憲文肅武睿聖宣孝皇帝趙曙、神宗 紹天法古運德建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趙頊。
哲宗 憲元繼道顯德定功欽文睿武齊聖昭孝皇帝趙煦、徽宗 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趙佶、欽宗 恭文順德仁孝皇帝趙桓。
7、南宋:高宗 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趙構、簡宗 靖文元懿殤孝皇帝趙旉、孝宗 紹統同道冠德昭功哲文聖武明聖成孝皇帝趙昚、光宗 循道憲仁明功茂德溫文順武聖哲慈孝皇帝趙惇、寧宗 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聖睿恭孝皇帝趙擴、理宗 建道備德大功復興烈文仁武聖明安孝皇帝趙昀、度宗 端文明武景孝皇帝趙禥、恭宗 孝恭懿聖皇帝趙顯、端宗 裕文昭武湣孝皇帝趙昰、懷宗 恭文寧武哀孝皇帝趙昺。
8、西夏:太祖 神武皇帝李繼遷、太宗 光聖皇帝李德明、景宗 武烈皇帝李元昊、毅宗 昭英皇帝李諒祚惠宗 康靖皇帝李秉常、崇宗 聖文皇帝李乾順、仁宗 聖德皇帝李仁孝、桓宗 昭簡皇帝李純佑、襄宗 敬穆皇帝李安全、神宗 英文皇帝李遵頊、獻宗李德旺、末帝李睍。
9、金朝:太祖 應乾興運昭德定功仁明庄孝大聖武元皇帝完顏旻(完顏阿骨打)、太宗 體元應運世德昭功哲惠仁聖文烈皇帝完顏晟、熙宗 弘基纘武庄靖孝成帝完顏亶、廢帝/海陵煬王完顏亮、世宗 光天興運文德武功聖明仁孝帝完顏雍、章宗 憲天光運仁文義武神聖仁孝帝完顏璟、衛紹王完顏允濟、宣宗 繼天興統述道勤仁英武聖孝帝完顏珣。
哀宗 敬天德運忠文靖武天聖烈孝庄皇帝完顏守緒、昭宗 定文匡武閔懷皇帝/末帝/後主完顏承麟。
10、元朝:烈祖 神元皇帝孛兒只斤·也速該、太祖 法天啟運聖武皇帝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睿宗監國仁聖景襄皇帝孛兒只斤·拖雷、太宗 英文皇帝孛兒只斤·窩闊台、定宗 簡平皇帝孛兒只斤·貴由、憲宗 桓肅皇帝孛兒只斤·蒙哥、世祖 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孛兒只斤·忽必烈、成宗 欽明廣孝皇帝/完澤篤汗孛兒只斤·鐵穆耳、武宗 仁惠宣孝皇帝孛兒只斤·海山。
仁宗 聖文欽孝皇帝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英宗、 睿聖文孝皇帝孛兒只斤·碩德八剌、晉宗 致孝皇帝/泰定帝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興宗 德孝皇帝/天順帝孛兒只斤·阿刺吉八、文宗 聖明元孝皇帝孛兒只斤·圖帖睦爾、明宗 翼獻景孝皇帝孛兒只斤·和世琜、寧宗 沖聖嗣孝皇帝孛兒只斤·懿璘質班
惠宗 宣仁普孝皇帝/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昭宗 武承和孝皇帝孛兒只斤·愛猷識理答臘。
11、明朝:太祖 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朱元璋、惠宗 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恭閔惠皇帝朱允炆、成祖 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朱棣、仁宗 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朱高熾、宣宗 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朱瞻基、英宗 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朱祁鎮。
代宗 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顯德崇孝景皇帝朱祁鈺、憲宗 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朱見深、孝宗 達天明道純誠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朱祐樘、武宗 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朱厚照、世宗 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朱厚熜、穆宗 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庄皇帝朱載垕。
神宗 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朱翊鈞、光宗 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朱常洛、熹宗 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朱由校、思宗 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朱由檢。
12、南明:安宗 處天承道誠敬英哲纘文備武宣仁度孝簡皇帝朱由崧、紹宗 配天至道弘毅肅穆思文烈武敏仁廣孝襄皇帝朱聿鍵、文宗 貞天應道昭崇德毅寧文宏武達仁閔孝節皇帝朱聿鐭、昭宗 應天推道敏毅恭儉經文緯武禮仁克孝匡皇帝朱由榔。
13、清朝:太祖 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太宗 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世祖 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愛新覺羅·福臨、聖祖 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世宗 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愛新覺羅·胤禛。
高宗 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愛新覺羅·弘歷、仁宗 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愛新覺羅·顒琰、宣宗 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愛新覺羅·旻寧、文宗 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庄儉顯皇帝愛新覺羅·奕詝、穆宗 繼天開運受中居正保大定功聖智誠孝信敏恭寬明肅毅皇帝愛新覺羅·載淳。
德宗 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愛新覺羅·載湉、廢帝(宣統皇帝)愛新覺羅·溥儀。
(7)中國歷史皇帝的知識擴展閱讀:
女皇:
公元528年在位,謚號北魏殤帝(元姑娘、元氏) ,年號武泰,在位不到一年。
公元653年在位,文佳皇帝(陳碩真)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十月率眾起義,自稱「文佳皇帝」。
公元690—705年,謚號則天大聖皇帝,又稱武媚、武曌、武則天,武士彟次女,唐高宗李治的皇後),年號:天授、如意、長壽、延載、證聖、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神功、聖歷、久視、大足、長安、神龍,在位15年。
公元1164—1178年西遼承天皇帝(耶律普速完),年號崇福,在位14年。
皇帝是國帝制時期最高統治者的稱號。
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媧皇女媧、黃帝軒轅、炎帝神農等都不是真正帝王,僅為部落首領或部落聯盟首領,其「皇」或「帝」號,為後人所追加。夏朝君主稱「後」,商朝君主稱「帝」,周天子稱「王」。戰國諸侯大多僭越稱王,尊周天子為「天王」。
秦王嬴政統一中國,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創「皇帝」一詞作為華夏最高統治者的正式稱號。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國首位皇帝,自稱「始皇帝」。從此「皇帝」了「帝」與「王」,成為中國兩千年多來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稱呼。
中國帝王的墳墓開始稱為「陵」,約從戰國中期以後,首先出現於趙、楚、秦等國。《史記·趙世家》載:趙肅侯十五年經營壽陵。《秦始皇本紀》載: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壽陵。由此可見,這是君王墓稱「陵」之始。因為當時封建王權不斷增強,為表現最高統治者至高無上的地位,其墳墓不僅佔地廣闊,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因此帝王的墳墓就稱為「陵」。
『捌』 中國古代皇帝的類型
荒淫無度型
勤政愛民型
疑神疑鬼型`
凶神惡剎型
過於嚴厲型
優柔寡斷型
膽小怕事型
太多了,暫時想不出來,呵呵``````````````
『玖』 一個關於中國歷史皇帝的問題
宋神宗 趙頊
『拾』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位皇帝皇帝的順序
【華夏帝王列表】 中國皇帝(君王)包括正統朝代和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還有一些政變、奪權所建立的政權,再加上農民起義建立的政權,中國皇帝共有1000多位呢! 附:南越、東越、閩越、東甌、匈奴、突厥、回紇(回鶻)、吐蕃、高昌、於闐、柔然、吐谷渾、渤海國(大震)、南詔(大蒙、大禮、大封民)、大長和、大天興、大義寧、大理國(前理漢武帝劉徹、後理)、大中、東夏(大真)(以上不包括十六國時期和五代十國時期的少數民族政權) 其中雲南列朝自世隆以下【南詔(大蒙、大禮、大封民)、大長和、大天興、大義寧、大理國(前理、後理)、大中】和東夏(大真)的君主稱皇帝;南越(呂後時)、於闐(五代時)的君主一度稱皇帝;南越、東越、閩越、東甌、高昌、於闐、吐谷渾、渤海國(大震)作為中原王朝的藩屬國,君主稱王;匈奴的君主稱單於;回紇(回鶻)、柔然的君主稱可汗;吐蕃的君主稱贊普。 十六國時期:漢趙、後趙、成漢、前燕、後燕、南燕、前秦、後秦、胡夏9個政權稱皇帝,後涼、北燕2個政權稱天王,前涼、西秦、南涼、北涼、西涼5個半獨立政權稱王。 其中: 漢趙劉淵304年—308年稱漢王; 後趙石勒319年—328年稱趙王,328年—330年稱天王,石虎335年—349年稱天王; 成漢李雄304年—306年稱成都王; 前燕慕容皝337年—348年、慕容儁348年—352年稱燕王; 後燕慕容垂384年—386年稱燕王,慕容盛400年—401年、慕容熙401年—407年稱天王; 南燕慕容德398年—400年稱燕王; 前秦苻健351年—352年、苻堅357年—385年稱天王; 後秦姚萇384年—386年稱萬年秦王,姚興399年—416年稱天王; 胡夏赫連勃勃407年—418年稱天王。 五代十國時期:五代、前蜀(907—925,之前是唐朝的蜀王)、後蜀(934—965,之前是後唐的蜀王)、吳(927—937,902—919年是唐朝的吳王,919—927年稱大吳國王)、南唐(937—958,之後是稱國主)、閩(933—945,之前是後梁、後唐的閩王)、南漢(917—971,之前是後梁的南海王)、北漢的君主稱皇帝,吳越、楚、南平3個半獨立政權的君主稱王。 說文曰:「皇,大也,從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帝,諦也。王天下之號也。」皇帝之制,始於秦,始皇帝政制之,乃取三皇五帝之名。皇帝自稱「朕」,其下皆稱「陛下」。皇帝之言曰「諭」,皇帝之命曰「詔」。滿蒙入主中原,雖得天下,但不法古聖,殺戮甚眾,禮曰:「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人尚如此,況皇帝乎?故以下之表,無滿蒙之君號。至於鮮卑之北魏,雖法中原,但吾無典可考,不敢造次,留此以待後來之君子。 秦 趙氏(皇帝之名由此始) 始皇帝 諱政 二世皇帝 諱 胡亥 三世皇帝 諱 子嬰 楚 項氏 霸王 諱羽 漢 劉氏 太祖高皇帝 諱邦 孝惠皇帝 諱盈 太宗孝文皇帝 諱恆 高宗孝景皇帝 諱啟 世宗孝武皇帝 諱徹 孝昭皇帝 諱 弗陵 中宗孝宣皇帝 諱詢 高宗孝元皇帝 諱奭 統宗孝成皇帝 諱驁 孝哀皇帝 諱欣 元宗孝平皇帝 諱衎 世祖光武皇帝 諱秀 顯宗孝明皇帝 諱庄 肅宗孝章皇帝 諱炟 穆宗孝和皇帝 諱肇 孝殤皇帝 諱隆 恭宗孝安皇帝 諱祜 敬宗孝順皇帝 諱保 孝沖皇帝 諱炳 孝質皇帝 諱纘 威宗孝桓皇帝 諱志 孝靈皇帝 諱宏 孝獻皇帝 諱協 魏 曹氏 太祖武皇帝 諱操 世祖文皇帝 諱丕 烈祖明皇帝 諱睿 邵陵縣公 諱芳 高貴鄉公 諱髦 元皇帝 諱奐 蜀漢 劉氏 昭烈皇帝 諱備 孝懷皇帝 諱禪 吳 高祖武烈皇帝 諱堅 世宗桓皇帝 諱策 太祖大皇帝 諱權 會稽王 諱亮 景皇帝 諱休 末皇帝 諱晧 晉 司馬氏 太祖高皇帝 諱懿 世宗景皇帝 諱師 太宗文皇帝 諱昭 世祖武皇帝 諱炎 孝惠皇帝 諱衷 孝懷皇帝 諱熾 孝閔皇帝 諱鄴 中宗元皇帝 諱睿 肅宗明皇帝 諱紹 顯宗成皇帝 諱衍 康皇帝 諱岳 孝宗穆皇帝 諱聃 哀皇帝 諱丕 廢皇帝 諱奕 太宗簡文皇帝 諱昱 烈宗孝武皇帝 諱曜 安皇帝 諱 德宗 恭皇帝 諱 德文 南朝 宋 劉氏 高祖武皇帝 諱裕 少帝 諱 義符 太祖文皇帝 諱 義隆 世祖孝武皇帝 諱駿 前廢帝 諱 子業 太宗明皇帝 諱彧 後廢帝 諱昱 順皇帝 諱准 南朝 齊 蕭氏 太祖高皇帝 諱 道成 南齊世祖武皇帝諱賾 前廢帝 諱 昭業 後廢帝 諱 昭文 高宗明皇帝 諱鸞 煬皇帝 諱 寶卷 和皇帝 諱 寶融 南朝 梁 蕭氏 高祖武皇帝 諱衍 太宗簡文皇帝 諱綱 元皇帝 諱繹 敬皇帝 諱 方智 南朝 陳 陳氏 高祖武皇帝 諱 霸先 世祖文皇帝 諱蒨 廢帝 諱 伯宗 高宗宣皇帝 諱頊 後主 諱 叔寶 隋 楊氏 高祖文皇帝 諱堅 煬皇帝 諱廣 恭皇帝 諱侑 唐 李氏 高祖 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 諱淵 太宗 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諱 世民 高宗 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 諱治 則天順聖皇後/武周聖神皇帝 諱曌 中宗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 諱顯 睿宗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 諱旦 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 諱 隆基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 諱亨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 諱豫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 諱適 順宗至德弘道大聖大安孝皇帝 諱誦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 諱純 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 諱恆 敬宗睿武昭閔孝皇帝 諱湛 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 諱昂 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 諱炎 宣宗元聖至明成武獻文睿智章仁神聰懿道大孝皇帝 諱忱 懿宗昭聖恭惠孝皇帝 諱漼 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 諱儇 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 諱曄 昭宣光烈孝皇帝 諱祝 宋 趙氏 太祖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 諱 匡胤 太宗神功聖德文武皇帝 諱炅 真宗應符稽古神功讓德文明武定章聖元孝皇帝 諱恆 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 諱禎 英宗體乾應歷隆功盛德憲文肅武睿聖宣孝皇帝 諱曙 神宗紹天法古運德建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 諱頊 哲宗憲元繼道顯德定功欽文睿武齊聖昭孝皇帝 諱煦 徽宗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 諱佶 欽宗恭文順德仁孝皇帝 諱桓 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諱構 孝宗紹統同道冠德昭功哲文聖武明聖成孝皇帝 諱昚 光宗循道憲仁明功茂德溫文順武聖哲慈孝皇帝 諱敦 寧宗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聖睿恭孝皇帝 諱擴 理宗建道備德大功復興烈文仁武聖明安孝皇帝 諱昀 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諱禥 恭宗懿聖皇帝 諱顯 端宗裕文昭武閔孝皇帝 諱昰 金 完顏氏 (1) 金太祖 完顏旻 (本名阿骨打,1115-1123) (2) 金太宗 完顏晟 (1123-1135) (3) 金熙宗 完顏亶 (1135-1149) (4) 海陵王 完顏亮 (1149-1161) (5) 金世宗 完顏雍 (1161-1189) (6) 金章宗 完顏璟 (1189-1208) (7) 金衛紹王 完顏允濟 (1208-1213) (8) 金宣宗 完顏珣 (1213-1223) (9) 金哀宗 完顏守緒 (1223-1234) (10) 金末帝 完顏承麟 (1234) 元 孛兒只斤氏 廟號 謚號 汗號 姓名 統治時間 年號 世祖 聖德神功文武皇帝 薛禪汗 孛兒只斤忽必烈 1260年~1294年 (中統1260年~1264年,至元1264年~1294年) 成宗 欽明廣孝皇帝 完澤篤汗 孛兒只斤鐵穆耳 1295年~1307年 (元貞1295年~1297年,大德1297年~1307年) 武宗 仁惠宣孝皇帝 曲律汗 孛兒只斤海山 1308年~1311年 至大 仁宗 聖文欽孝皇帝 普顏篤汗 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 1312年~1320年 (皇慶1312年~1313年 延佑1314年~1320年) 英宗 睿聖文孝皇帝 格堅汗 孛兒只斤碩德八剌 1321年~1323年 至治 無(泰定帝) 也孫鐵木耳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 1324年~1328年 泰定 無(元順帝) 阿里加巴孛兒只斤阿刺吉八 1328年 天順 文宗 聖明元孝皇帝 札牙篤汗 孛兒只斤圖帖睦爾 1328年~1329年 1329年~1332年 天歷 1328年~1330年至順 1330年~1332年 明宗 翼獻景孝皇帝 和西拉古圖土孛兒只斤和世琜 1329年 寧宗 沖聖嗣孝皇帝 宜林奇葆孛兒只斤懿璘質班 1332年 至順 惠宗 順帝 圖干鐵木耳孛兒只斤妥歡貼睦爾 1333年~1368年 (至順1333年 ,元統 1333年~1335年,至元1335年~1340年,至正1341年~1370年) 明 朱氏 太祖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諱 元璋 惠宗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 諱 允炆 成祖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諱棣 仁宗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 諱 高熾 宣宗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 諱 瞻基 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 諱 祁鎮 代宗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顯德崇孝景皇帝 諱 祁鈺 憲宗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 諱 見深 孝宗達天明道純誠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諱 佑樘 武宗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諱 厚照 世宗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 諱 厚熜 穆宗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庄皇帝 諱 載垕 神宗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 諱 翊鈞 光宗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 諱 常洛 熹宗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諱 由校 思宗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諱 由檢 安宗處天承道誠敬英哲纘文備武宣仁度孝簡皇帝 諱 由崧 紹宗襄皇帝 諱 聿鍵 昭宗匡皇帝 諱 由榔 清 愛新覺羅氏 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1616年~1626年(在位11年) 天命 福陵 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 1627年~1643年 (在位17年)天聰/ 崇德 昭陵 世祖;愛新覺羅福臨 1644年~1661年(在位18年) 順治 孝陵 聖祖;愛新覺羅玄燁 1662年~1722年(在位61年) 康熙 景陵 世宗:愛新覺羅胤禛 1723年~1735年(在位13年) 雍正 泰陵 高宗:愛新覺羅弘歷 1736年~1795年(在位60年) 乾隆 裕陵 仁宗:愛新覺羅永琰 1796年~1820年(在位25年) 嘉慶 昌陵 宣宗:愛新覺羅綿寧 1821年~1850年(在位30年) 道光 慕陵 文宗:愛新覺羅奕詝 1851年~1861年 (在位11年)咸豐 定陵 穆宗:愛新覺羅載淳 1862年~1874年(在位13年) 祺祥/ 同治 惠陵 德宗:愛新覺羅載湉 1875年~1908年(在位34年) 光緒 崇陵 恭宗:愛新覺羅溥儀 1909年~1912年(在位3年) 宣統 獻陵 中華帝國 袁氏 洪憲皇帝:袁世凱 1915年~1916年(在位不到1年)洪憲 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