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人對稻米的歷史

中國人對稻米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0 17:04:07

⑴ 我國水稻種植有多少年的歷史

我國水稻種植有7000多年的歷史。

史記中記載大禹時期曾廣泛種植水稻,夏本紀回記載:令益予眾答庶稻,可種卑濕。命後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餘相給,以均諸侯。大禹命令伯益給大家分發水稻種子,種在水田裡,還命令後稷(周的先人)給大家分發食物。沒有食物的地方,他就命令有多餘的地方,分給那些少的地方。

(1)中國人對稻米的歷史擴展閱讀

水稻起源:

目前掌握的生物學證據顯示,野生稻可能在大約8500年前在長江中下游地區被馴化為粳稻。之後與黍、杏、桃等作物一起由商人和農民傳到印度,通過與野生稻的雜交於約3900年前在恆河流域轉變為秈稻,後又傳回長江中下游地區。

水稻在全球的分布范圍:

中國、日本、朝鮮半島、東南亞、南亞、地中海沿岸、美國東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區,中國北方沿河地區也種植稻。也就是說,除了南極洲之外,幾乎大部分地方都有稻米生長。世界上種植水稻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印度,種植面積將近5千萬公頃,總產量為1億5千萬噸。

中國水稻:

中國水稻的種植面積為3千萬公頃左右,居世界第二,但是中國是世界上水稻產量最高的國家,總產量高達2億噸以上。

⑵ 「中國人與水稻的歷史和未來」寫100字的文章

新中國農業科技的發展完全是一種國家行為,始終是有組織、有規劃、合作攻關的整體工程,每一項重大研究都不是孤立的個人行為。早在互助合作化時期,農業上就開始了有組織的對優良品種進行培育和推廣的工作。1957年國家成立了「中國農業科學院」,制訂了農業科學研究的規劃和任務。按照當時的規劃,把培育推廣良種、防治病蟲害等作為農業科技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為此,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從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有關科研部門培養的優良小麥、水稻新品種以及雜交玉米、高梁等就開始在生產中推廣。這些新品種還不斷更新換代,使農業產量逐漸提高。1966年全國召開了第三次農作物育種工作會議。在會上各地交流了經驗,同時推薦了72個新育成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優良品種。當時各級政府、各地人民公社對農作物改良和育種工作都十分重視,普遍開展了群眾性的選育和推廣良種的活動,取得了顯著成績。在南方種植水稻的地區,早在1971年良種種植面積就達到其總面積的80%;雜交高粱播種面積在全國達到20%;雜交玉米約佔三分之一;小麥抗銹、抗倒伏、高產品種更是普遍推廣。
就水稻品種的研究和改良來說,全國就有十幾個省的科研部門和科技工作者以及人民公社、生產隊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其優良成果獲普遍推廣的先後也有十幾種。例如,我國科技工作者運用花粉單倍體育種方法,培育出水稻「花育一號」、「花育二號」以及「單豐一號」、「牡丹一號」等新品種,都使產量獲大幅度增長,畝產都達千斤以上。其中在雜交水稻的研究和實驗方面,袁隆平也不是最早獲得成就的人。例如吉林省海龍縣(梅河口市)河窪公社社員李貞生(朝鮮族),於1967年就成功培育出雜交水稻新品種,是新中國最早培育出雜交水稻的人。1968年他與海龍縣農科站、海龍縣「五七中學」又一起培育出雜交水稻種子,同時還培育出玉米稻、高粱稻、葵花稻等。如果說有「雜交水稻之父」的話,那也應該是李貞生和他的同事們。他們的試驗成果為中國的雜交水稻奠定了基礎。李貞生等人的成果,當時作為教學內容編入吉林省的中學教材,還拍了科教電影。由於李貞生沒有多少文化,不會寫論文,又去世較早(至今己20多年),所以他什麼榮譽都沒有得到。而後來袁隆平卻獲得了「中國第一個特等發明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雜交水稻之父」等數不清的殊榮。

袁隆平小組研究秈型雜交水稻是從1964年開始的。1972年農業部把雜交水稻研究列為全國重點科研項目,組成了全國范圍的攻關協作網。1973年袁隆平小組的雜交新品種實驗成功,1976年即被批准大面積推廣種植,結果使水稻產量增產20%以上,畝產達600多公斤。這的確是當時農業科技上的一項重大成就。為提高南方水稻產量做出了重大貢獻。然而,就當時來說我國從事水稻品種培育和實驗的並不只有袁隆平小組一個。在全國約有十六七個科研單位和上百研究人員,有上萬個農村公社、生產隊的農民從事這項工作。他們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各地出現的新品種如百花爭艷。在那時水稻畝產600多公斤已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許多新成果在當時《人民日報》上公布、報道過。在當時全國並不知道有個袁隆平。1978年國家農林部在海南島崖縣召開的雜交水稻、雜交玉米、雜交高梁(當時被稱為「三雜」)育種推廣工作會議上,當時有十多家介紹了經驗,其中也沒有袁隆平。袁隆平的真正揚名,是八十年代之後的事惰。在八十年代,由於分田到戶和解散人民公社,各地的良種實驗和推廣己經變得十分困難,大部分工作停止了。這也是造成從1985年之後我國糧食產量出現下降、進入長期徘徊局面的原因之一。……在九十年代至本世紀初,袁隆平又研究「超級雜交」水稻,先後使畝產達到700公斤、800公斤。但在目前我國南北各地的許多水稻品種都接近噸糧(畝產1000公斤)的惰況下,他的品種己看不出什麼優勢。近幾年袁隆平不斷發出向畝產900公斤、1000公斤以及「轉基因」挑戰的宣言,但實踐上是否實現還待時日。如果說當初是雜交水稻成就了袁隆平,那麼在其後來的光環中則越來越多地包含了宣傳輿論的作用! 摘抄一些就行了

⑶ 中國種植水稻的歷史追溯到什麼時代

根據已有考古和研究結果來看,種植水稻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萬多年前的新石器早期。

三個萬年以上的古稻遺址有: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江西萬年仙人洞遺址和吊桶環遺址。其中玉蟾岩遺址經年代測定為距今一萬二千多年,這時候的稻穀介於野生稻和栽培稻(含有秈、粳特徵)之間,因此被認定為是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最原始古栽培稻類型

後兩個遺址的時期要更早一些,屬於舊石器末期至新石器早中期,但沒有發現稻穀的碳化顆粒,只是發現了稻穀的植物硅酸體。

以往我們教科書上告訴我們,國內發現的最早的水稻是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時期,但根據嚴文明教授的《中國稻作文化起源》來看:「這里發現的稻穀遺存極為豐富,單是1973年冬至1974年春第一次發掘時,就在第4文化層發現約400平方米的稻穀、稻殼和稻草堆積,其厚度從10-20厘米到30-40厘米不等,最厚處達70-80厘米。。。顆粒大小接近於現在的栽培稻,比現在野生稻大得多,加以還有許多稻作農具共存,可以肯定這些稻穀堆積的遺存屬於栽培稻的收獲品」,說明處於新石器中期的河姆渡時期的稻作農業已經發展到相當一定的程度了,所以在這之前肯定是有前例的,也就是說河姆渡的稻作農業是被傳播過來,不是獨立發展而來的。

但,中國那麼大,隨著考古的發現,可能會有更多新的成果被發現,我們拭目以待吧!

參考文獻:

中國稻作文化的起源探析,黃劍華

再論中國稻作農業的起源

中國稻作農業的起源

⑷ 古代對稻穀美譽及稱贊

中國歷史古代的時候,小米(粟)也很重要,但在3000多年前,稻是中國人的主要糧食,時代約在商朝,當時稻這個字,只有類似「臼」字的字形,後來周朝種稻較為普及了,就加上了如稻穗挺立般的「禾」字。在金文當中,臼的上面加上了「爪」,形如迎風打稻,用手舂米。圖片

至於「米」字在甲骨文中,原先只有六直點,上下三點,代表著米粒。後來將中間的點連起來,用以表示放米的架子隔板,就成了「米」字。而東漢許慎在其著作一本關於漢字的解說書《說文解字》中說到「米,穬粟實也。像禾實之形。」,後在漢字中也有將「粟米」稱為「小米」,「稻米」為「大米」

1995年在中國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里,發現了四粒黃色的稻穀,測定年代為公元前一萬年前,據知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稻穀。此外在長江下遊河姆渡也曾出土有約7000年前的稻種殘留物;廣東英德出土的約一萬年前的人工栽培的水稻硅質體。中國大陸的古稻有些甚至被科學家拿來重新種植,並加入雜交稻的品種當中。

目前中國大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產地,佔全世界35%的產量。在中國大陸南方主要生產秈稻,北方生產粳稻。

中國大陸南方俗稱稻為稻穀或穀子,脫殼為大米(多為白色,但亦有淡紅色(如胭脂米)、淡綠色(如碧粳米)和紫色(如雲南香米)甚至黑色的品種。),煮熟的大米中國大陸北方稱其為米飯,中國大陸南方稱之為白飯,香港亦有俗稱靚仔(源自潮州話)

中國大陸風俗中,夫妻如生下男孩,滿月時要贈送油飯給親友,以茲慶祝。中國大陸自古便是農耕地方,當中不少民族以稻米為日常主食,因而有舉行慶祝稻米收成的慶典。如高山族便喜將稻米煮成飯,或把糯米蒸成糕與米粑慶祝各種節日或來賓。漢族在農歷新年時吃元宵(湯圓)、年糕及蘿卜糕;在端午節吃糭等習俗。

⑸ 我國水稻種植有多少年的歷史

稻在3000多年前,就是中國人的主要糧食,時代約在商朝,當時稻這個字,只有類似「臼」字版的字形,後來周朝種稻權較為普及了,就加上了如稻穗挺立般的「禾」字.在金文當中,臼的上面加上了「爪」,形如迎風打稻,用手舂米. 1995年在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里,發現了四粒黃色的稻穀,測定年代為公元前一萬年前,據知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稻穀.此外在長江下遊河姆渡也曾出土有約7000年前的稻種殘留物;廣東英德出土的約一萬年前的人工栽培的水稻硅質體.

⑹ 請問,水稻的發展歷史

* 水稻歷史資料 * 中國水稻栽培歷史悠久,在《管子》、《陸賈新語》等古籍中,均有約在公元前27世紀的神農時代播種"五穀"的記載,稻被列為五穀之一。《史記·夏本紀》關於"禹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濕"的記載,表明公元前21世紀,中國人民就已經開始和自然作斗爭,疏治"九河",利用"卑濕"地帶發展水稻。距今約4200餘年前,水稻栽培已從長江中下游推進到黃河中游。到了戰國時期,由於鐵制農具和犁的應用,開始走向精耕細作,同時為發展水稻興修了大型水利工程,如河北漳水渠(公元前445~前396年)、四川都江堰(公元前256年)、陝西鄭國渠(公元前246年)等。西漢時四川首先出現了梯田。6世紀30年代,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曾專述了水、旱稻栽培技術。晉《廣志》中並有在稻田發展綠肥,增加有機肥源,培肥地力的記載。反映了當時的種稻技術已有一定水平。魏晉南北朝以後,中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唐宋六百多年間,江南成為全國水稻生產中心地區,太湖流域為稻米生產基地,京能軍民所需大米全靠江南漕運。當時由於重視水利興建、江湖海塗圍墾造田、農具改進、土壤培肥、稻麥兩熟和品種更新等,江南稻區已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拼作栽培體系。水稻挽救了中華文明 水稻種植,在中國作為一種大規模的農業,大約在北宋的時候興起。自從宋朝從越南引進優質品種的占城稻之後,水稻真正擔當起了承載中華文明的重任。 水稻是一種喜愛水熱性氣候,需要大量水資源的作物,非常適合長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種植。這種作物產量非常高,農民撒下去的種子通常可以收獲二十倍左右的稻穀。這與小麥四倍於種子的產量相比顯然是非常可觀。再加上長江流域以南地區氣候溫暖濕潤,一年可以種植兩季甚至三季,這意味著同樣面積的土地,可以種植的水稻要比小麥多出好幾倍。這對於因為糧食危機不斷陷入動亂的古代中國人來說簡直是天大的福音。 更重要的是,種植水稻的土地不需要休耕,只需要每年適當補充養料就可以持續不斷地耕種,產量也不會降低。比起種一季就得休耕一兩年的小麥來說,更是大大緩解了人地之間的矛盾。再加上水稻常年浸泡在幾十厘米深的水中生長,避免了麥田反復灌溉使水分大量蒸發造成的鹽鹼化問題,地力衰老的周期大大延長,無形中也延長了農業生產衰落的周期。 從北宋開始,中國古代王朝的經濟重心便正式從黃河流域轉移到了長江流域,與小麥農業一同衰落的中華文明也在水稻農業中重獲生機,避免了重蹈古埃及和兩河文明覆轍的命運。 一千年前的分水嶺 如果把宋朝看作是小麥經濟和水稻經濟的分水嶺,我們會發現,水稻接掌中國農業之後,中國統一王朝的更迭周期要比過去延長了。 從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統一王朝開始算起,到北宋建立之前,中國一共經歷了秦、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等十個時代更迭,歷時1180餘年,平均每個朝代只有100多年的時間。如果把南北朝和五代十國那幾個短命王朝分開計算的話,這個數字還要更小。 而從北宋到清朝滅亡,一共有北宋、南宋、元、明、清五個王朝,歷時950餘年,平均每個王朝接近二百年。可見北宋以前朝代更迭非常頻繁,這與黃河流域的小麥農業不無關系。而北宋以後以長江流域的水稻生產作為帝國生存的基礎,顯然大大改善了帝國的健康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宋之後的五個王朝中,元朝存在時間最短,只有70年,這一方面與蒙元統治者實行民族壓迫政策有關,另一方面很可能也因為元朝統治者來自草原,將統治的重心放在了北方,而忽略了轉移到了南方的經濟中心。 從歷史上的人口數據來看,北宋以前中國人口從未超過六千萬,但是北宋以後人口急劇增加,達到一億,到清朝末年達到了四億。作為人口增長的基礎,主要糧食作物發生變化無疑具有決定性意義。 從小麥到水稻的轉移給中國政治的格局也帶來深刻的變化。北宋以前的三千餘年間,中國的人口、經濟集中在黃河流域,中原地區社會經濟繁榮,相對於北方游牧民族具有相當大的優勢,因此游牧民族雖然屢次南侵,卻始終不能深入到帝國的縱深地帶,從來沒能在中原站穩腳跟,很快就被趕回北方草原。 但北宋以後,由於經濟重心轉移到了長江流域,黃河流域的人口大量南遷,使中原地區變得空虛起來,從此給了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機會。北宋與遼,南宋與金的恩怨就是這種狀 況的寫照。隨後,蒙古和滿族也都先後成為了中國的統治者。這在北宋以前是從來沒有過的。 我們也錯過了機會 在世界歷史上,一個時代的危機,往往可以成為開啟下一個時代的契機。古代西歐的人們與北宋以前的中國人一樣,常常面對糧食供應不足的危機。自從羅馬帝國衰亡之後,歐洲分裂成為大大小小的民族國家,長期缺糧使他們內亂頻繁,戰爭不斷。他們不像我們這樣幸運,並沒有水稻來救急,於是便採取各種各樣的方式解決生存問題,包括大力發展工商業,用工業產品從遠方換來糧食。飢餓讓歐洲腳踏實地地走向了世界,並最終找到了工業化的道路。 相比之下,我們似乎很幸運,在我們的文明面臨生存危機的時候,在我們的祖先面臨飢餓的時候,我們利用水稻這種植物成功地應付下來,使歷史發展回到了原來的軌道上。從此我們仍然呆在家裡繼續著自己的生活,祖祖輩輩守著一畝二分地,因為我們相信,只要想盡辦法精耕細作,這塊土地上的植物就能夠生長出養活我們的果實。無論是商業還是工業都顯得沒什麼必要,甚至是不務正業,我們始終守著最讓人感覺踏實的農業。於是,機會在貧瘠的小麥田隴中到來,很快又從肥沃的水稻溝渠中流走了。

採納哦

⑺ 大米是不是中國人發明的

水稻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約公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國湖南。在1993年,中美聯合考古隊在回道縣玉蟾岩發現了世界最早答的古栽培稻,12320±1200-14810±230年。 水稻在中國廣為栽種後,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
史記中記載大禹時期曾廣泛種植水稻,夏本紀記載: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濕。命後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餘相給,以均諸侯。大禹命令伯益給大家分發水稻種子,種在水田裡,還命令後稷(周的先人)給大家分發食物。沒有食物的地方,他就命令有多餘的地方,分給那些少的地方。

⑻ 水稻的歷史有多久了

* 水稻歷史資料 *

中國水稻栽培歷史悠久,在《管子》、《陸賈新語》等古籍中,均有約在公元前27世紀的神農時代播種"五穀"的記載,稻被列為五穀之一。《史記·夏本紀》關於"禹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濕"的記載,表明公元前21世紀,中國人民就已經開始和自然作斗爭,疏治"九河",利用"卑濕"地帶發展水稻。距今約4200餘年前,水稻栽培已從長江中下游推進到黃河中游。到了戰國時期,由於鐵制農具和犁的應用,開始走向精耕細作,同時為發展水稻興修了大型水利工程,如河北漳水渠(公元前445~前396年)、四川都江堰(公元前256年)、陝西鄭國渠(公元前246年)等。西漢時四川首先出現了梯田。6世紀30年代,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曾專述了水、旱稻栽培技術。晉《廣志》中並有在稻田發展綠肥,增加有機肥源,培肥地力的記載。反映了當時的種稻技術已有一定水平。魏晉南北朝以後,中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唐宋六百多年間,江南成為全國水稻生產中心地區,太湖流域為稻米生產基地,京能軍民所需大米全靠江南漕運。當時由於重視水利興建、江湖海塗圍墾造田、農具改進、土壤培肥、稻麥兩熟和品種更新等,江南稻區已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拼作栽培體系。中國稻種資源豐富,到明末清初《直省志書》中所錄16個省223個府州縣的水稻品種數達3400多個。另外在育秧、水肥管理等方面也都有了新的進展。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在繼承和發展過去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運用現代農業科學技術,使稻作生產獲得了很大的發展。至1984年全國水稻栽插面積達3317.8萬公頃,平均每公頃產量為5370.0千克,稻穀總產量達到17825.5萬噸,分別比1949年增加約29%、170%和266%。

⑼ 為什麼太多數中國人都喜歡吃水稻

以前交通不方便的時候,可能南方主要是以大米多,而北方都是麵粉多。雖然科學的進步,交通網路越來越發達了。以前的地域吃飯習慣,已經改變了很多,平常吃飯的時候,大米和饅頭,隨時可以在菜市場買到。更多的市民,中午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大米多。北方的市民,可能晚上的時候,有些人會習慣吃饅頭。

閱讀全文

與中國人對稻米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