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70年代的中國是什麼樣的
1978年,伴隨著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中國才開始走上了改革開放的征程。而在那之前,中國社會的生產力水平是相對落後的,生產機動車輛的能力更是缺乏。所以,那時候的人們,有一輛自行車就是很滿足很自豪的事情呢!
70年代的中國電影行業,正處於起步和發展的階段。那時候的電影,投資規模相對較小,很少有投資上億的大片製作。這和現在動不動就是上億規模的大片投資形成巨大反差。由於沒有大片製作的華麗場面,那時候的電影更多的是反映人民的情感。
70年代,中國的經濟才剛剛開始發展,社會貧富差距,城鄉差距都比現在要小得多。現在的發達城市,如北上廣深,車水馬龍,高樓鱗次櫛比;內陸偏遠鄉村,缺水少電,村民食不果腹。而70年代的中國,無論城市鄉村,都大致是照片中的那般模樣!
(1)中國70年代的歷史背景是什麼擴展閱讀
七十年代,上山下鄉運動是大多數青年獨特的記憶,北京學生們大多奔赴黑龍江和內蒙兵團、雲南農場以及到山西陝西等地插隊落戶,他們離開學校和北京的家,在邊疆和農村度過了他們最美好的年華,這是一個人、一群人、一代人關於青春的記憶。
70年代的他們上山、下鄉、寫詩、畫畫、打架、鬧革命,這些具有深刻時代印記的事情奠定了每個人最初的價值觀,甚至決定了人們一生的選擇,也造就了一個特殊的知識分子群體,他們苦悶而絕望,同時又富有激情,渴望自由、渴望掙脫、渴望表達。
70年代的文學和繪畫正是在這種環境中激發出來的。
70年代是一個希望與絕望同行的年代,也是一個文化與思想碰撞的年代,我們現在回過頭來審視過去,那些是不可磨滅、該被視為珍寶的珍貴財富。
⑵ 中國70年代的歷史
1970年4月24日 -- 東方紅一號發射,中國首枚人造衛星、毛澤東會見美國記者、內作家斯諾;1971中美「乒乓外交」容、基辛格秘密訪華;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2月28日,中美兩國在上海簽訂了《上海公報》,中國第一枚實用氫彈試驗成功;1976中國三位偉人(周恩來總理、朱德總司令、毛澤東主席)相繼逝世、東北隕石雨、7月28日唐山大地震、10月6日「四人幫」被逮捕並接受隔離審查,標志著延續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的結束。1977年10月12日——國務院決定高等學校招生實行統一考試,並批准教育部《關於高等學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見》,開始恢復招收研究生。1978年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成功撥亂反正,舉行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並且開始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在北京簽字,12月15日,中美兩國《中美建交公報》發表。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公報》正式生效,中美正式建交。
⑶ 中國歷史背景
1905年
4月25日 上海華新紗廠工人為反對盛宣懷將該廠賣給日本資本家,舉行暴動。工人們憤怒地痛打了與日本資本家勾結的外國工頭,廠里的外國人紛紛逃離。後因清政府鎮壓而失敗。
5月10日 上海、寧波等工商界人士發起反對美國迫害華工、抵制美貨運動。
12月8日 陳天華在日本大森海灣投海自盡,並留下「絕命辭」,以死激勵國人革命覺悟。陳天華是湖南新化人。1904年,隨黃興、宋教仁等在長沙成立華興會,因起義事敗,於年底流亡日本。1905年8月,在東京參與發起成立中國同盟會。12月,為反對日本政府頒布的《取締清韓留日學生規則》而投海自盡。著有《猛回頭》、《警世鍾》等。
12月4日 中國留日學生抗議日本頒布取締留學生規則,全體罷課。後200餘名學生回國。
12月22日 清廷外務部總理大臣亦?與日本外相小村壽太朗在北京簽署《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其內容主要有:規定俄國將旅大租借地、長春至旅順的鐵路及其相關的一切權利轉讓給日本,允許日本在奉天、營口等地劃定租界和直接經營安奉鐵路,允許日本在鴨綠江右岸採伐森林等。
1906年
2月25日 法國天主教南昌主教王安之,與南昌知縣江啟堂談判,要求擴大傳教特權被拒絕,將江刺死,激怒群眾。數萬群眾集會抗議,並搗毀法、英教堂多處,殺死王安之等9人,史稱第二次南昌教案。
4月27日 清政府外務部右侍郎唐紹儀與英駐華公使薩道義在北京簽訂《中英續訂藏印條約》。在條約中,英國不得不確認中國對西藏地方的領土主權,但仍將嚴重損害中國主權的《拉薩條約》作為附約。
6月7日 日本在中國東北設立南滿鐵道株式會社。該會社是以交通事業為中心的綜合性產業經濟開發組織,除經營南滿鐵路及撫順煤礦外,還經營汽車、電車、航運、碼頭、建築、電力、制油等。事務所設於沈陽、哈爾濱、吉林等地,為日本政府擴大對華侵略服務。
8月1日 日本借英款改造南滿鐵路。日俄戰爭後,日本佔領了中俄合辦的東三省鐵路南滿支路。為統轄該鐵路,將各支線的寬軌距改為與日本國內鐵路軌距相一致的窄軌距,以便於軍事運輸。
1907年
5月22日 同盟會策動的廣東潮州會黨在饒平縣黃岡鎮發動武裝起義。起義由許雪秋等策動,陳涌波、余既成率700餘人,打著革命軍旗,攻佔黃岡,並成立軍政府,推陳涌波為臨時司令(因許雪秋未歸)。起義軍編為64個大隊,發出檄文,宣布「驅區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宗旨。後清政府調兵鎮壓,黃岡起義遂告失敗。
1908年
4月30日 黃明堂等受孫中山之命,率領革命軍聯合清軍反正部隊發動雲南河口起義。攻克雲南河口,擊斃清政府邊防督辦王鎮邦,俘清軍5000人,繳獲槍械1000多支。後因清軍反攻,黃明堂等率領600多人退入越南,被法軍繳械遣散。
1909年
10月3日 於右任在上海創辦《民吁日報》。該報刊是中國清末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報紙,報紙名稱取「民不敢聲,惟有吁也」之意,以提倡國民精神,講求實學為宗旨。該報曾激烈抨擊清政府的腐敗,揭露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的陰謀。同年11目,被上海蘇松太道勾結租界當局查封。
總之,這時的中國在清政府的領導下,政治腐敗,被日本等列強踐踏,是十分黑暗的...
⑷ 中國70年代衣食住行,社會背景是怎樣的。要言簡意賅。
生活一般但很踏實,有安全感。人與人有信任感,那時的人都很愛國,是真愛。有當家做主的自豪感。
⑸ 中國是在什麼歷史背景下進入近代史的
政治方面是在中來國的封建源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達到頂峰時期。而當時中國正處於自然經濟(小農經濟)發達時期而且國家政策是重農抑商但是在明清時期我國就已經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在此時世界市場形成發展,工業革命,英國迫切需要開拓市場。
為打開中國市場,英國違背道義,向中國輸入鴉片。英國通過鴉片打開中國市場,帝國資本主義成為中國經濟一部分,並使中國自然經濟開始解體,進入近代時期。所以由鴉片戰爭開始,中國進入近代時期
⑹ 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是什麼時期
撥亂反復正時期。
1966-1976,文制化大革命時期 。
1976-1978,撥亂反正時期。
1978-1992,改革開放時期。
⑺ 求中國上世紀60,70年代的文化背景、重大事件、歷史記錄等一些相關資料!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是中國以來最黑暗的時代。古代中之一。中國連同古巴比倫、古印度、古埃及並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我們的祖先創造了影響世界的中華文明,但是讓人惋惜的是我們的文化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但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更讓人痛心的是破壞中華文明的不是外國人,而我們自己,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破壞自己的文化。
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是哪個國家人都應該以身為這國人而驕傲,無論是哪個國家的人都應該以這國擁有的文化而自豪。看看人家韓國人,自己祖上沒有多少可值得驕傲,他就拚命的是去拿人家國家的文化,拚命的往自己祖宗臉上貼金,於是,流傳我國千年的端午節變成了韓國人的節日,於是歷史上很多從古至今都屬於我們的領土,在韓國人的歷史教科上變成了他們曾經的國土······但讓人費解的是擁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國人,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不僅自己不保護自己的文化,還拚命破壞自己的文化。還美其名曰「破四舊」。一個國家要發展,必須要同別的國家交流,必須要有海納百川的氣量容納各種文化。近代中國是怎麼樣落後的,難道我們中國人吃這方面的虧還不夠嗎?就算是滿清政府閉關鎖國,至少那時還有個廣州十三行同國外經商呀!可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呢?當時全國除了無休無止的階級斗爭還有什麼?批完這個批那個。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可那個年代,如果誰家和所謂的資產階級有染,那對不起,你就算死了也沒哪個醫生敢救你。如果醫生救了你,那醫生也就完完了。所謂什麼「打倒資產階級」、「割除資本主義尾巴」等等。中國古代就有「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話,可那時候的中國,初中一讀完全都到田裡種地去了。學生都不用上課了,天天造反,所謂「造反有理」嘛。而教書育人的老師呢?在那個年代是職位最卑微的,排行第九,稱為「臭老九」。
人類的腳步始終是往前走的,可當中華民族走到了20世紀六七年代的時候,整個民族卻開始了個大倒退。人們不以祖國的文化為榮,醫生不以救死扶傷為已任,老師不以教書育人為天職······整個國家在沒有外來侵略的情況下卻實現了一個大倒退。
⑻ 80年代的歷史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貧困問題引起了國內、國際的普遍關注。在整個20世紀80年代,討論得比較多的是中國農村的貧困問題,中國社會救濟制度改革的重點也主要放在農村。這些改革努力一直延續到90年代中期,其中大多數政策措施目前也還在實行。
70年代末,中國農村處於絕對貧困狀態的貧困人口有2.5億。「改革、開放」以後,通過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一系列「富民政策」,中國農村的貧困人口急劇減少。1985年,為了實施大規模的扶貧開發活動,確定了以人均年收入200元為貧困線。當時,在貧困線以下的貧困人口仍有1.25億。經過政府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到80年代末上述貧困人口已經減少到3000萬。1991年,考慮到物價指數和生活費用指數的變化,為了更實事求是地研究和解決中國農村的貧困問題,將貧困線提高到300元,按這樣的口徑統計,當時中國的農村貧困人口為6000萬人。到1993年制定「八七」扶貧攻關計劃時,又再次將貧困線提高到400元。按照這個標准,中國農村貧困人口為8065萬人。在整個計劃實施期間,扶貧攻關成效卓著,1996年中國農村的貧困人口已經減少到6000萬,到1998年又減少到5000萬,到1999年底中國的農村貧困人口已經減少到3000多萬。對此,國際社會給予了高度評價,稱之為「偉大的脫貧運動」。
從性質上看,上述扶貧工作基本上是屬於區域性的經濟開發,在中國被稱為「大扶貧」。一般認為,「大扶貧」雖然也包含了「保障」和「濟貧」的意義,但仍然與社會救濟制度是有差別的。本書中所涉及的仍然是傳統的社會救濟制度的改革。
救災是為幫助災民脫離災難險情,減輕災害損失,克服災後生活和生產困難而提供的社會援濟。
中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的國家,救災一直以來是民政部門的重要工作。民政部門主要是在災害發生時搶救生命財產,在災後向災民提供必要的救濟和扶持,組織生產自救和以工代賑,以及倡導群眾中的互助互濟。1983年第八次民政工作會議提出了「依靠群眾,依靠集體,生產自救,互助互濟,輔之以國家必要的救濟和扶持」的救災方針,強調通過政府和社區(集體)組織生產自救以恢復和發展生產,以達到克服災害所造成的困難的目的。同時,突出社會互助,在農村普遍建立了以救災為目的互助儲金會、儲糧會。到90年代,未受災地區對災區的援助成為一種新的社會風尚。
根據現行政策法規,只有特重災人口和貧困農村地區的重災人口才被列為政府和社會的救助對象。災民須經查災核災確認,之後可以得到以下救助:
⑴.保證供應基本口糧;
⑵.為衣物被毀的災民提供一定數量的成衣、布匹和棉花;
⑶.為房屋倒塌的災民提供建房救助款物;
⑷.為患病的災民提供醫療救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