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上有哪些才女
班昭:又名姬,家學淵源,是一位博學多才,品德俱優的中國古代女性,她既是位回史學家,也答是位文學家,還是位政治家。
庄姜:春秋時齊國公主,衛庄公的夫人。相傳《詩經》里《燕燕》為其所作:「燕燕於飛,差池其羽。之子於歸,遠送於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後代詩評家推為「萬古離別之祖」。宋人朱熹在《監本詩經》中認為庄姜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詩人。庄姜可謂詩經時代美女姿本代言人,《詩經·衛風·碩人》中描寫庄姜時說:「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Ⅱ 中國古代才女都有那些
很多人說,才女沒美女。我不知道這句話倒底有多少真實的成分,但縱觀華夏五千年的歷史,從書上說的,到電影上演的,從古到今,好象美女裡面確實真正的才女不是很多,比喻人們說的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稱的四大美女,她們就不是大名鼎鼎的才女。提起古代才女,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蔡文姬,李清照,朱淑真等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女子,可能真是應了那句才女不如美女運氣好的哲語,才女們的命運大多都不是很美滿很如意。就連冰心,張愛玲,林徽因等都長的不十分好看,我想,古代那些才女們也漂亮不到哪裡去。就像聊齋里鬼判對王生說的那樣:「如果你想有才,那麼就要把你相貌變的醜陋一點,如果你想漂亮,那麼就要把你的才氣給消掉一些」。才貌兼備的女人畢竟很少,這就象人的慾望,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一樣,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哪能所有的好事都能佔全呢!
依大多數人看來,李清照應該算得上是個才女,她出生於貴族書香之家,父親李格非,曾任禮部侍郎,提點京東刑獄,是一個很風雅的官員。李清照的母親王氏,是王供長的孫女,王供長是狀員,家學淵源。她十八歲時嫁入史部侍郎趙挺之之子趙明城。趙明成也是一個著名學者。他喜歡收藏金石圖書,婚後的日子倆個人吟詩做詞,研究典籍,舉案齊眉,夫唱婦和,可說是幸福美滿的一對。按理說這樣的生活是值得人們非常嚮往和羨慕的,可惜好景不長,不久金兵南侵。在逃亡中,他們不僅把多年收藏的金石書畫遺失,而且丈夫趙明城又在流亡中一病不起,直至逝去。趙明城死後,李清照的生活更是陷入悲苦困境之中,可以說,李清照晚年的生活非常凄苦,其居住的地區也很流動,一個人在顛沛流漓中過著無依為靠的生活,其情其景真是讓人唏嚅不已。
另一個就是南宋著名女詞人朱淑真,她的命運更是悲慘,她生於官宦之家,有優越的家庭條件和背景。這個在錢塘江湖光山色中氤氳成長起來的女子,果真是集了天地之靈氣,她自幼聰慧好學,風流蘊藉,詩琴書畫無一不精,待字閨中的朱淑真,可以說是懷春含情,對未來充滿了嚮往和憧憬。「初合雙鬢學畫眉,未知心事屬他誰,待將滿抱中秋月,分付蕭郎萬首詩。」這首《秋日偶成》,活脫脫顯現出一個懷春少女的浪漫心態。
但是,事與願違,不幸的是她在十九歲那年,由父母作主嫁給了一個俗史。丈夫粗俗不堪,平庸而無趣,即不懂得詩詞,又不知道憐香惜玉。朱淑真只能在獨行獨坐中憂愁悲凄,沒有人會懂得她的辛酸和處境。大多時候,她只有一個人佇立傷神,無奈輕寒折磨人,才有了那些《傷別》、《訴愁》、《愁懷》、《舊仇》、《恨別》、《供仇》、《悶書》等等滿腸愁懷的詩,才有了那流傳至今的《斷腸集》。想一個多愁善感的小女子,她只有日日在難以排解的苦悶中書寫那些「此情誰見,淚洗殘妝無一半,愁病相仍,剔盡寒燈夢不成」的詩句,並在這些斷腸詞中尋找精神寄託,最後終於在鬱郁寡歡中憂郁而死。
蔡文姬是東漢著名學者蔡邕的女兒。「名琰,字文姬。博學有才辯,又妙於音律。」,說她是神童一點也不過分。10歲,蔡文姬就顯現出了音樂方面的天賦。蔡邕在室外彈琴,弦忽然斷了一根,室內文姬馬上說,是第二根弦。蔡邕非常吃驚,又故意弄斷第四根弦,文姬又分辨了出來。從此,蔡邕開始教女兒學琴,兩年之後,文姬琴藝便成,還贏得父親最珍愛的焦尾琴。12歲,蔡文姬的書法已得蔡邕真傳,既穩重端莊,又飄逸頓挫,傳說蔡邕的字是神人傳授,傳給文姬,再由文姬傳給鍾繇,鍾繇傳給衛夫人,衛夫人傳給王羲之……14歲,蔡文姬的文學才華已光耀一方,詩書禮樂無不通曉,人但知有文姬,方知有蔡邕。既不用出書,又不用炒作,蔡文姬就靠著口口相授的口碑聲名遠揚。
16歲時,蔡文姬出嫁,不料未到一年,丈夫便咯血而死,不得已又返回娘家孀居,幾年後,家道中落,父親又死於獄中,最可悲的是她被匈奴掠去,被左賢王納為王妃,生了兩個兒子。在匈奴,蔡文姬思念家鄉,但又無法拋下自己的骨肉親情,在理智與情感的掙扎中,她一唱三嘆寫下了《悲憤詩》和《胡笳十八拍》,它們分別成為中國最傑出的詩歌之一。後來,掌握東漢實際權力的曹操想起了恩師的女兒蔡文姬,不惜用「白璧一雙,黃金千兩」來換回蔡文姬。蔡文姬風風光光回到故鄉,但斷壁殘垣,已無棲身之所。幸好,在愛才心切的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嫁給屯田校尉董祀,那年她35歲,而董祀生得一表人才,正當鼎盛年華,通書史,諳音律,自視甚高,他並不滿意這段婚姻,婚後第二年,董祀就犯罪當死,蔡文姬顧不得嫌隙,蓬首跣足相求於曹操的丞相府,董祀感念於蔡文姬的真情,以後的日里才有了些許的兩相情悅。
蔡文姬可謂是歷盡坎坷,可想而已,在多少年前那樣的封建社會歷史背景下,她竟然能夠一生中嫁了三個丈夫,而且還留下了兩個兒子在匈奴牽腸掛肚,不說別的,單其她的凄慘現狀就可想而知。想不到一個那麼博學多才的女子,命運竟是如此地凄慘,婚姻生活如此的不幸,想起來怎會不讓人唏噓不已。
要說婚姻不幸的還有一個就是袁玫的妹妹袁素文。袁素文從小就受什麼餓死是小,失節是大;在家從父,出嫁從夫等封建禮教的影響,在二十五歲的那一年,明知嫁的丈夫可能就是個無賴,但在所受封建禮教的影響下,還一意孤行地嫁給了早已指腹為媒的婆家,結果,婚後丈夫吃喝嫖賭樣樣都行,而她在婆家一直過著委曲求全,恪守婦道的苦難日子,最後還是因為丈夫要將她賣了抵賬,才被逼無奈逃到了尼姑庵,並請人通知了娘家。是她的父親接到書信後,憐惜女兒,心痛欲裂,一怒之下起訴到官府,才解除了她的婚約,把她和年幼的啞女兒帶回到家中。
大家可以想像,象袁素文這樣一種靠信念生活的女子,真正的痛苦和寂寞應該是從她回到娘家以後,帶著信念破滅的一顆心和一個啞巴的幼女,寄居在哥哥家,侍奉母親,幫兄嫂料理家事,甚至以她的明經義、諳雅故博得了一家人的尊重。在袁枚這么一個讀書為樂的家庭中,素文的才情是舉家欣賞和贊嘆的,在人前,她的生活應該是平靜和充實的。可是在人後呢?她的寂寞,她的凄涼,也只能通過詩詞抒懷了。在燈下教女兒琴棋書畫,教女兒與人溝通,面對女兒的不能說話,想到女兒的將來,她的心有多麼絕望。她將自己比做孤雁、苦苦哀號(「秋高霜氣重,孤雁最先鳴。響遇碧雲冷,燈含永夜清。自從憐隻影,幾度作離聲。飛到湘簾下,寒夜尚未成」),她將自己比做秦鏡,移居隨園後她取別號青琳居士,以修行的心自居(「難分千日酒,且煮六班茶。怕引游蜂至,不栽香色花」)。最後,年紀輕輕就一命歸西,一代紅顏,又怎麼經得起如此繁瑣的世事浸洇和磨難呢!
要說才女中真正混的好的也就數上官婉兒了。上官婉兒是歷史上非常有才氣的女子,她的一生可謂是坎坷傳奇。雖然沒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實,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祖父上官儀是唐太宗時代的名臣,後來因忤逆武則天而被殺,當時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兒隨母親一道沒入後宮,算是帶罪執役的犯官家屬,受到無情的冷落及役使。困境中出人才,上官婉兒隨著宮中女官讀書識字,十四歲的她就受到武則天的親自召見,武則天是非常愛惜人才的,特別又是這樣一個才氣充盈的小小女兒之身。所以,武則天對她的下筆千言贊不絕口,將她留在身邊,上官婉兒熟讀詩書,不僅能吟詩著文,而且明達吏事,聰敏異常。上官婉兒精心伺奉武則天,曲意迎合,深得她的喜愛。上官婉兒她奏摺文章來文意通暢,詞藻華麗,語言優美,文不加點,須臾而成,是很得武則天歡心的。從聖歷元年開始,武則天就讓她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政務,她的權勢日益盛大,在整個朝庭之中是數得著的要角。
但上官婉兒的愛情也不盡如意,起先,她深深迷戀著的太子李逸,可惜當初她也只是一個毫不起眼的侍女而已。所以,她對逸的這腔暗情不抱任何希望。後來卻被武則天許配給了自己的侄子武三思。上官婉兒身隱官場勾心鬥角之中,費心積慮,雖享盡繁華,但其中的甘苦也不為外人所道。可惜才女命薄,奮斗半生,最後還是落在了險相萬千的宮廷權力爭斗之中,結局就是被李隆基所殺。
在中國封建社會里,女人是沒有社會地位的,它不象現在,才女們生在這么一個開明的時代,可以象男人一樣上學,一樣讀書。而過去的女人,她們的職責就是呆在家裡照顧好自己的丈夫、父母和孩子。讀書不是她們的出路,「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個思想影響了中國近兩千年的歷史,就是到了今天,在有的人頭腦當中還會存有這種思想,可想而知,在封建社會里這種思想毒害又是多麼的深厚。
Ⅲ 歷史上有名的才女有哪些
歷史上著名的才女
1、卓文君:司馬相如之妻。
代表作數字詩:一別之後,二地相懸,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君怨。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唉!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2、蔡琰:即蔡文姬,蔡邕之女。
代表作:《胡笳十八拍》(太長,略)
3、謝道韞:謝安侄女,「詠絮才」典出於斯人。
代表作:《登山》峨峨東岳高,秀極沖青天。岩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復非匠,雲構成自然。氣象爾何然?遂令我屢遷。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
4、上官婉兒:上官儀孫女,號稱巾幗首相第一人。
代表作:不詳。
5、李清照:宋詞大家。
代表作:太多,不贅述。
6、朱淑貞:宋代著名女詞人。
代表作:不少,略。
7、薛濤:唐代女詩人,人稱女校書。
代表作:吟梧桐詩(八歲時作) 庭除一古桐,聳干入雲中;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
8、蘇惠:竇滔之妻。
代表作:迴文詩。
9、花蕊夫人:先為孟昶愛妃,後被趙匡胤招入宮中。
代表作:《述國亡詩》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
10、唐琬:陸游表妹兼妻子。
代表作:《釵頭鳳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意緘心事,獨語斜難。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詢問,咽淚妝歡。瞞、瞞、瞞!
Ⅳ 中國古代四大才女
國古代四大才女是指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兒、卓文君。
她們是中國赫赫有名的女子,才華橫溢、德才兼備,令多少後人無比嚮往、敬仰這些女子,真正揭示了一句話——誰說女子不如男!
1、卓文君: 漢代才女, 善鼓琴。家中富貴的卓文君卻看中了窮書生司馬相如,並且夫唱婦隨,當壚賣酒,而司馬相如在得卓文君幫助後也終得成名天下。
2、蔡文姬:大文學家、大書法家蔡邕之女,字昭姬(因避諱司馬昭改為文姬),自幼博學能文。蔡文姬一生三嫁,先嫁河東衛家,被擄至南匈奴後再嫁給匈奴左賢王。後被曹操贖回,在"回歸故土"與"母子團聚"不能兩全的痛苦中終成千古名曲"胡笳十八拍"。自朔漠歸來後蔡文姬嫁給了董祀。
3、李清照:南宋傑出女文學家,以詞著名,兼工詩文。與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後一同研究金石書畫。後來趙明誠病死,她獨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華一帶,在凄苦孤寂中度過了晚年。李清照文詞絕妙,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被尊為婉約宗主。
4、上官婉兒,復姓上官,小字婉兒,又稱上官昭容,陝州陝縣(今河南三門峽陝州區)人, 唐代女詩人、政治家,有巾幗宰相之名,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
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起兵發動唐隆政變,與韋後同時被殺。
(4)中國歷史上的才女擴展閱讀
關於古代四大才女的人選與順序,流行三種說法:一是蔡文姬為首,依次是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兒或者班昭;二是卓文君為首,依次是蔡文姬、上官婉兒、李清照;三是還是卓文君為首,依次是班昭、蔡文姬、李清照。
既然是評選才女,那就應著眼於「才氣」。傳統文化意象里,說一個人有才,無非詩詞歌賦(文)、琴棋書畫(藝),如果考慮到班昭的情況,那就再加一個標准----歷史。
關於李清照,大致是才華最全面的一位,幾乎無所不通。宋以後歷代均有學者高度評價其絕倫,如宋代王灼說她「若本朝婦人,當推文采第一」;元代楊維禎說她「此大家氏之才之行,足以師表六宮,一時文學而光父兄者,不得並議矣」;明代楊慎說她「當與秦七、黃九爭雄,不獨雄子閨閣也」。
班昭的成就,凸顯在治史上,曾獨立完成《漢書》的第七表《百官公卿表》與第六志《天文志》,作為女性,這個成就堪為震古爍今。另外,她也善於賦頌,有《東征賦》、《女誡》等作品傳世。
蔡文姬似乎也是個熱門人選,傳世之作有《胡笳十八拍》以及《悲憤詩》等,宋代所刻的《淳化閣帖》收錄有她的書法作品,另外,史料里還說她「通音律」,也會治史。然說到對後世之影響深遠,則不及上面兩位。
卓文君那句最著名的「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堪稱經典佳句,且姿色嬌美,精通音律,善彈琴,有文名,為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上官婉兒以一介女流,影響一代文風,這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是很少見的。她不僅以其詩歌創作實績,而且通過選用人才、品評詩文等文學活動倡導並轉移了一代文風, 成為中宗文壇的標志者和引領者。對於當時文壇的繁榮和詩歌藝術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Ⅳ 中國古代出名的才女都有哪些
1、卓文君: 漢代才女, 善鼓琴,貌美如花。家中富貴的卓文君卻看中了窮書生司馬相如,並且夫唱婦隨。而司馬相如在得卓文君幫助後也終得成名天下。
2、蔡文姬:大文學家、大書法家蔡邕之女,自幼博學能文。蔡文姬一生三嫁,先嫁河東衛家,被擄至南匈奴後再嫁給匈奴左賢王。後被曹操贖回,在"回歸故土"與"母子團聚"不能兩全的痛苦中終成千古名曲"胡笳十八拍"。自朔漠歸來後蔡文姬嫁給了董祀。
3、李清照:南宋傑出女文學家,以詞著名,兼工詩文。與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後一同研究金石書畫。後來趙明誠病死,她獨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華一帶,在凄苦孤寂中度過了晚年。李清照文詞絕妙,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被尊為婉約宗主。
4.上官婉兒,復姓上官,小字婉兒,又稱上官昭容,陝州陝人,祖籍隴西上邽,唐代女官、詩人。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起兵發動唐隆政變,與韋後同時被殺。
4、班昭:又名姬,家學淵源,是一位博學多才,品德俱優的中國古代女性,她即是位史學家,也是位文學家,還是位政治家。曾幫其兄班固修與《史記》齊名的《漢書》,也曾以其文采打動皇帝使哥哥班超回歸洛陽。班昭年逾古稀而逝,皇太後為她素服舉哀。班昭作品存世七篇,《東征賦》和《女誡》等對後世有很大影響。
Ⅵ 中國從古至今有哪些才女
中國古代才女
1、庄姜:春秋時齊國公主,衛庄公的夫人。相傳《詩經》里《燕燕》為其所作:「燕燕於飛,差池其羽。之子於歸,遠送於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後代詩評家推為「萬古離別之祖」。宋人朱熹在《監本詩經》中認為庄姜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詩人。庄姜可謂詩經時代美女姿本代言人,《詩經·衛風·碩人》中描寫庄姜時說:「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2、 卓文君:西漢著名才女,貌美,擅琴,能詩,家中富貴。她是卓王孫之女,喪夫後家居。許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卻看中了窮書生司馬相如,並與之私奔,夠浪漫的吧。,二人開了個小酒鋪,文君當壚賣酒,相如打雜。後卓王孫礙於面子,接濟二人,從此二人生活富足。後來司馬相如終於成名天下,此女結局還算不錯。
3、 班婕妤:漢成帝妃,西漢女文學家。名不詳,班固祖姑。少有才學,成帝時被選入宮,立為婕妤。婕妤是名門之女,少有才學。班婕妤擅長音律,既寫詞又譜曲,所以對漢成帝而言,班婕妤不只是她的侍妾,也是他的良師益友。她多方面的才情,使漢成帝把她放在朋友的地位,無人可及。班婕妤曾生下一個皇子,但數月後夭折。她雖然承寵時間很長,卻再也沒有生育。趙飛燕姐妹得寵後,嫉恨班婕妤人品才學,班婕妤恐日久見危,求侍奉太後於長信宮。
4、 班昭:東漢女辭賦家。一名姬,字惠班。生卒年不詳。班彪女,班固妹。嫁曹世叔,早年守寡。兄班固著《漢書》,八《表》及《天文志》未成而去世。昭博學高才,和帝下詔令其續成。她經常出入宮廷,擔任皇後和妃嬪的教師,號為「曹大家」。每有貢獻異物,常令昭作賦頌。及鄧太後當朝,班昭與聞政事。著有賦、文等16篇。
5、 蔡文姬:東漢著名學者蔡邕之女。代表其心靈吶喊的血淚名篇《胡笳十八拍》、《悲憤詩》足以把她送上中國古代第一才女之位。漢末大亂,連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難中被匈奴所擄,流落塞外,後來與左賢王結成夫妻,生了兩個兒女。在塞外她度過了十二個春秋,但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曹操平定中原,與匈奴修好,派使邪路用重金贖迴文姬。
6、甄洛:魏文帝皇後。曹丕稱帝後寵郭皇後,郭後恃寵中傷甄皇後,甄後從此失寵,在《塘上行》里寫出了一個妻子對丈夫相思到極致的、一往無悔的深情泣訴,可憐最後等來的卻是曹丕的一紙死令。甚至死後對屍身」以發覆面、以糠塞口」,極盡侮辱與凌虐。
7、蘇若蘭:北朝著名才女,一首《迴文詩》享譽古今。後因符堅的胞弟符融荒淫無恥,緊緊相逼,自縊身亡。
8、 謝道韞:東晉女詩人,南朝著名才女,以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之詠雪詩名揚千古。她出身於晉代王、謝兩大家族中的謝家,成人後又是王家的媳婦。謝道韞是東晉後期打敗苻堅的百萬大軍的一代名將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二兒媳,王凝之的妻子。謝道韞聰慧有才辯,被後人稱之為絕代才女、奇女。謝道韞和丈夫王凝之有四子一女。四子是蘊之,平之,亨之,恩之。一女成人後嫁給庾氏。據《晉書"烈女傳》記載,謝道韞的子女在孫恩之亂中全部遇難,所以說,她雖出身名門,卻也命運多舛。
9、鮑令暉:南朝著名詩人鮑照之妹,曾作「自君之出矣,臨軒不解顏」閨怨詩,頗具才情。
10、 上官婉兒:初唐著名詩人上官儀的孫女。上官儀因替唐高宗起草謀廢皇後武則天的詔書,與其子上官庭芝同被誅。時在襁褓中的婉兒與母親鄭氏被沒入掖庭即內宮為婢。上官婉兒14歲時,武後召見她,讓她執掌詔命。中宗復辟,拜上官婉兒為婕姝,旋拜為昭容。後在臨淄王李隆基起兵推翻韋後政權時被誅,活了46歲。
11、李冶:唐代才女,六歲作《詠薔薇》時就有「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的佳句。最後也只能西風殘荷空餘恨:「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彈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李冶的美貌和才氣使她成為女冠中的風雲人物,在暮年曾一度被召入宮中。在宮中,李冶以她不凡的才氣贏得了贊許,一些公侯相將也和她箋詩相贈。但正是因此給李冶引來殺身之禍。興元年間(784),將領朱漬因叛亂被滿門抄斬,株連九族。而李冶因曾經上詩給朱漬,也被德宗以罪處死,成為政治的犧牲品。李冶雖行為浪漫不羈,和眾多男子有著親密交往,但在她內心深處也是渴望有一個人能和她相守白頭的。但她用了一生的時間也沒有等到。
12、 薛濤:唐代名妓和女詩人,字洪度,祖籍長安,出生於成都。其父薛鄖宦居成都時去世,薛濤由母親撫養。當其及笄之年已辯慧知詩,兼撤擅書法,描眉塗粉,才貌超群。但因與母親生活無靠,只得加入樂籍,成為官妓。後為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賞識,成為私人秘書,還准備奏請朝廷任命其為「校書郎」,雖位或准,但人們從此稱其為「女校書」。
13、李清照: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
14、朱淑真:宋女作家,號幽棲居士,南宋初年時在世。生於仕宦家庭,相傳因婚嫁不滿,抑鬱而終。能畫,通音律。詞多幽怨,流於感傷。也能詩。有詩集《斷腸集》、詞集《斷腸詞》。
15、 管道升: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頫之妻,字仲姬,號棲賢山人,工書畫,尤善梅竹,曾經給皇太後畫過一幅墨竹,被封為魏國夫人。文才亦高,箸有《畫梅》,《漁父詞》,《我儂詞》。其中《我儂詞》更是為傳世之作: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管道升夫唱婦隨,一生還算幸福。
16、 柳如是: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秦淮八艷之首。個性堅強,正直聰慧,魄力奇偉。曾與當時兩大著名詩人陳子龍、錢謙益切磋過武功,虎視群雌,不讓須眉。20餘歲時,嫁給錢謙益。崇禎帝自縊,清軍佔領北京後,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錢謙當了南明的禮部尚書。不久清軍南下,當兵臨城下時,柳氏勸錢與其一起投水殉國,錢沉思無語,最後走下水池試了一下水,說:「水太冷,不能下」。柳氏「奮身欲沉池水中」,卻給錢氏硬托住了。於是錢便靦顏迎降了。錢降清去北京,柳氏留在南京不去。錢做了清朝的禮部侍郎兼翰林學士,由於受柳氏影響,半年後便稱病辭歸。1666年錢氏去世後,鄉里族人聚眾欲奪其房產,柳氏為了保護錢家產業,竟用縷帛結項自盡。
18、 顧太清:清代滿族著名女詞人,與同時代大才子龔自珍有交,有〈東海漁歌〉詞集傳世。況周頤曾在《蕙風詞話》里把她與納蘭性德相提並論,是難得的少數民族女詩人。顧太清本姓西林覺羅,名春,字梅仙,其祖父鄂昌系雍正朝權臣鄂文泰之侄,曾任甘肅巡撫,乾隆朝因詩獄受株連,被抄家賜死。所以顧太清一生下來便是「罪人之身」,累受白眼,倍嘗冷暖,11歲前居住在北京,家庭生活極拮據;11歲之後又流落江南,在坎坷流離中度過了其少女時代。及笄之後,因才豐色尤,為清高宗曾孫奕繪貝勒所喜,納為側室,但因是「罪人之後」,在上報宗人府時,謊報為榮親王府護衛顧文星之女,此後,便以顧春為名,號太清,亦號雲槎外史。晚年時,顧太清傾力寫了《紅樓夢影》一書(為《紅樓夢》續書),署名「雲槎外史撰」,以一女子續寫眾士大夫都望之畏難的《紅樓夢》,顧太清不可不謂之非凡,也因此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小說家。
Ⅶ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才女
中國古代才女
1、庄姜:春秋時齊國公主,衛庄公的夫人。相傳《詩經》里《燕燕》為其所作:「燕燕於飛,差池其羽。之子於歸,遠送於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後代詩評家推為「萬古離別之祖」。宋人朱熹在《監本詩經》中認為庄姜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詩人。庄姜可謂詩經時代美女姿本代言人,《詩經·衛風·碩人》中描寫庄姜時說:「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2、 卓文君:西漢著名才女,貌美,擅琴,能詩,家中富貴。她是卓王孫之女,喪夫後家居。許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卻看中了窮書生司馬相如,並與之私奔,夠浪漫的吧。,二人開了個小酒鋪,文君當壚賣酒,相如打雜。後卓王孫礙於面子,接濟二人,從此二人生活富足。後來司馬相如終於成名天下,此女結局還算不錯。
3、 班婕妤:漢成帝妃,西漢女文學家。名不詳,班固祖姑。少有才學,成帝時被選入宮,立為婕妤。婕妤是名門之女,少有才學。班婕妤擅長音律,既寫詞又譜曲,所以對漢成帝而言,班婕妤不只是她的侍妾,也是他的良師益友。她多方面的才情,使漢成帝把她放在朋友的地位,無人可及。班婕妤曾生下一個皇子,但數月後夭折。她雖然承寵時間很長,卻再也沒有生育。趙飛燕姐妹得寵後,嫉恨班婕妤人品才學,班婕妤恐日久見危,求侍奉太後於長信宮。
4、 班昭:東漢女辭賦家。一名姬,字惠班。生卒年不詳。班彪女,班固妹。嫁曹世叔,早年守寡。兄班固著《漢書》,八《表》及《天文志》未成而去世。昭博學高才,和帝下詔令其續成。她經常出入宮廷,擔任皇後和妃嬪的教師,號為「曹大家」。每有貢獻異物,常令昭作賦頌。及鄧太後當朝,班昭與聞政事。著有賦、文等16篇。
5、 蔡文姬:東漢著名學者蔡邕之女。代表其心靈吶喊的血淚名篇《胡笳十八拍》、《悲憤詩》足以把她送上中國古代第一才女之位。漢末大亂,連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難中被匈奴所擄,流落塞外,後來與左賢王結成夫妻,生了兩個兒女。在塞外她度過了十二個春秋,但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曹操平定中原,與匈奴修好,派使邪路用重金贖迴文姬。
6、甄洛:魏文帝皇後。曹丕稱帝後寵郭皇後,郭後恃寵中傷甄皇後,甄後從此失寵,在《塘上行》里寫出了一個妻子對丈夫相思到極致的、一往無悔的深情泣訴,可憐最後等來的卻是曹丕的一紙死令。甚至死後對屍身」以發覆面、以糠塞口」,極盡侮辱與凌虐。
7、蘇若蘭:北朝著名才女,一首《迴文詩》享譽古今。後因符堅的胞弟符融荒淫無恥,緊緊相逼,自縊身亡。
8、 謝道韞:東晉女詩人,南朝著名才女,以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之詠雪詩名揚千古。她出身於晉代王、謝兩大家族中的謝家,成人後又是王家的媳婦。謝道韞是東晉後期打敗苻堅的百萬大軍的一代名將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二兒媳,王凝之的妻子。謝道韞聰慧有才辯,被後人稱之為絕代才女、奇女。謝道韞和丈夫王凝之有四子一女。四子是蘊之,平之,亨之,恩之。一女成人後嫁給庾氏。據《晉書"烈女傳》記載,謝道韞的子女在孫恩之亂中全部遇難,所以說,她雖出身名門,卻也命運多舛。
9、鮑令暉:南朝著名詩人鮑照之妹,曾作「自君之出矣,臨軒不解顏」閨怨詩,頗具才情。
10、 上官婉兒:初唐著名詩人上官儀的孫女。上官儀因替唐高宗起草謀廢皇後武則天的詔書,與其子上官庭芝同被誅。時在襁褓中的婉兒與母親鄭氏被沒入掖庭即內宮為婢。上官婉兒14歲時,武後召見她,讓她執掌詔命。中宗復辟,拜上官婉兒為婕姝,旋拜為昭容。後在臨淄王李隆基起兵推翻韋後政權時被誅,活了46歲。
11、李冶:唐代才女,六歲作《詠薔薇》時就有「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的佳句。最後也只能西風殘荷空餘恨:「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彈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李冶的美貌和才氣使她成為女冠中的風雲人物,在暮年曾一度被召入宮中。在宮中,李冶以她不凡的才氣贏得了贊許,一些公侯相將也和她箋詩相贈。但正是因此給李冶引來殺身之禍。興元年間(784),將領朱漬因叛亂被滿門抄斬,株連九族。而李冶因曾經上詩給朱漬,也被德宗以罪處死,成為政治的犧牲品。李冶雖行為浪漫不羈,和眾多男子有著親密交往,但在她內心深處也是渴望有一個人能和她相守白頭的。但她用了一生的時間也沒有等到。
12、 薛濤:唐代名妓和女詩人,字洪度,祖籍長安,出生於成都。其父薛鄖宦居成都時去世,薛濤由母親撫養。當其及笄之年已辯慧知詩,兼撤擅書法,描眉塗粉,才貌超群。但因與母親生活無靠,只得加入樂籍,成為官妓。後為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賞識,成為私人秘書,還准備奏請朝廷任命其為「校書郎」,雖位或准,但人們從此稱其為「女校書」。
13、李清照: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
14、朱淑真:宋女作家,號幽棲居士,南宋初年時在世。生於仕宦家庭,相傳因婚嫁不滿,抑鬱而終。能畫,通音律。詞多幽怨,流於感傷。也能詩。有詩集《斷腸集》、詞集《斷腸詞》。
15、 管道升: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頫之妻,字仲姬,號棲賢山人,工書畫,尤善梅竹,曾經給皇太後畫過一幅墨竹,被封為魏國夫人。文才亦高,箸有《畫梅》,《漁父詞》,《我儂詞》。其中《我儂詞》更是為傳世之作: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管道升夫唱婦隨,一生還算幸福。
16、 柳如是: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秦淮八艷之首。個性堅強,正直聰慧,魄力奇偉。曾與當時兩大著名詩人陳子龍、錢謙益切磋過武功,虎視群雌,不讓須眉。20餘歲時,嫁給錢謙益。崇禎帝自縊,清軍佔領北京後,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錢謙當了南明的禮部尚書。不久清軍南下,當兵臨城下時,柳氏勸錢與其一起投水殉國,錢沉思無語,最後走下水池試了一下水,說:「水太冷,不能下」。柳氏「奮身欲沉池水中」,卻給錢氏硬托住了。於是錢便靦顏迎降了。錢降清去北京,柳氏留在南京不去。錢做了清朝的禮部侍郎兼翰林學士,由於受柳氏影響,半年後便稱病辭歸。1666年錢氏去世後,鄉里族人聚眾欲奪其房產,柳氏為了保護錢家產業,竟用縷帛結項自盡。
18、 顧太清:清代滿族著名女詞人,與同時代大才子龔自珍有交,有〈東海漁歌〉詞集傳世。況周頤曾在《蕙風詞話》里把她與納蘭性德相提並論,是難得的少數民族女詩人。顧太清本姓西林覺羅,名春,字梅仙,其祖父鄂昌系雍正朝權臣鄂文泰之侄,曾任甘肅巡撫,乾隆朝因詩獄受株連,被抄家賜死。所以顧太清一生下來便是「罪人之身」,累受白眼,倍嘗冷暖,11歲前居住在北京,家庭生活極拮據;11歲之後又流落江南,在坎坷流離中度過了其少女時代。及笄之後,因才豐色尤,為清高宗曾孫奕繪貝勒所喜,納為側室,但因是「罪人之後」,在上報宗人府時,謊報為榮親王府護衛顧文星之女,此後,便以顧春為名,號太清,亦號雲槎外史。晚年時,顧太清傾力寫了《紅樓夢影》一書(為《紅樓夢》續書),署名「雲槎外史撰」,以一女子續寫眾士大夫都望之畏難的《紅樓夢》,顧太清不可不謂之非凡,也因此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小說家
Ⅷ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才女
很多人說,才女沒美女。我不知道這句話倒底有多少真實的成分,但縱觀華夏五千年的歷史,從書上說的,到電影上演的,從古到今,好象美女裡面確實真正的才女不是很多,比喻人們說的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稱的四大美女,她們就不是大名鼎鼎的才女。提起古代才女,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蔡文姬,李清照,朱淑真等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女子,可能真是應了那句才女不如美女運氣好的哲語,才女們的命運大多都不是很美滿很如意。就連冰心,張愛玲,林徽因等都長的不十分好看,我想,古代那些才女們也漂亮不到哪裡去。就像聊齋里鬼判對王生說的那樣:「如果你想有才,那麼就要把你相貌變的醜陋一點,如果你想漂亮,那麼就要把你的才氣給消掉一些」。才貌兼備的女人畢竟很少,這就象人的慾望,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一樣,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哪能所有的好事都能佔全呢!
依大多數人看來,李清照應該算得上是個才女,她出生於貴族書香之家,父親李格非,曾任禮部侍郎,提點京東刑獄,是一個很風雅的官員。李清照的母親王氏,是王供長的孫女,王供長是狀員,家學淵源。她十八歲時嫁入史部侍郎趙挺之之子趙明城。趙明成也是一個著名學者。他喜歡收藏金石圖書,婚後的日子倆個人吟詩做詞,研究典籍,舉案齊眉,夫唱婦和,可說是幸福美滿的一對。按理說這樣的生活是值得人們非常嚮往和羨慕的,可惜好景不長,不久金兵南侵。在逃亡中,他們不僅把多年收藏的金石書畫遺失,而且丈夫趙明城又在流亡中一病不起,直至逝去。趙明城死後,李清照的生活更是陷入悲苦困境之中,可以說,李清照晚年的生活非常凄苦,其居住的地區也很流動,一個人在顛沛流漓中過著無依為靠的生活,其情其景真是讓人唏嚅不已。
另一個就是南宋著名女詞人朱淑真,她的命運更是悲慘,她生於官宦之家,有優越的家庭條件和背景。這個在錢塘江湖光山色中氤氳成長起來的女子,果真是集了天地之靈氣,她自幼聰慧好學,風流蘊藉,詩琴書畫無一不精,待字閨中的朱淑真,可以說是懷春含情,對未來充滿了嚮往和憧憬。「初合雙鬢學畫眉,未知心事屬他誰,待將滿抱中秋月,分付蕭郎萬首詩。」這首《秋日偶成》,活脫脫顯現出一個懷春少女的浪漫心態。
但是,事與願違,不幸的是她在十九歲那年,由父母作主嫁給了一個俗史。丈夫粗俗不堪,平庸而無趣,即不懂得詩詞,又不知道憐香惜玉。朱淑真只能在獨行獨坐中憂愁悲凄,沒有人會懂得她的辛酸和處境。大多時候,她只有一個人佇立傷神,無奈輕寒折磨人,才有了那些《傷別》、《訴愁》、《愁懷》、《舊仇》、《恨別》、《供仇》、《悶書》等等滿腸愁懷的詩,才有了那流傳至今的《斷腸集》。想一個多愁善感的小女子,她只有日日在難以排解的苦悶中書寫那些「此情誰見,淚洗殘妝無一半,愁病相仍,剔盡寒燈夢不成」的詩句,並在這些斷腸詞中尋找精神寄託,最後終於在鬱郁寡歡中憂郁而死。
蔡文姬是東漢著名學者蔡邕的女兒。「名琰,字文姬。博學有才辯,又妙於音律。」,說她是神童一點也不過分。10歲,蔡文姬就顯現出了音樂方面的天賦。蔡邕在室外彈琴,弦忽然斷了一根,室內文姬馬上說,是第二根弦。蔡邕非常吃驚,又故意弄斷第四根弦,文姬又分辨了出來。從此,蔡邕開始教女兒學琴,兩年之後,文姬琴藝便成,還贏得父親最珍愛的焦尾琴。12歲,蔡文姬的書法已得蔡邕真傳,既穩重端莊,又飄逸頓挫,傳說蔡邕的字是神人傳授,傳給文姬,再由文姬傳給鍾繇,鍾繇傳給衛夫人,衛夫人傳給王羲之……14歲,蔡文姬的文學才華已光耀一方,詩書禮樂無不通曉,人但知有文姬,方知有蔡邕。既不用出書,又不用炒作,蔡文姬就靠著口口相授的口碑聲名遠揚。
16歲時,蔡文姬出嫁,不料未到一年,丈夫便咯血而死,不得已又返回娘家孀居,幾年後,家道中落,父親又死於獄中,最可悲的是她被匈奴掠去,被左賢王納為王妃,生了兩個兒子。在匈奴,蔡文姬思念家鄉,但又無法拋下自己的骨肉親情,在理智與情感的掙扎中,她一唱三嘆寫下了《悲憤詩》和《胡笳十八拍》,它們分別成為中國最傑出的詩歌之一。後來,掌握東漢實際權力的曹操想起了恩師的女兒蔡文姬,不惜用「白璧一雙,黃金千兩」來換回蔡文姬。蔡文姬風風光光回到故鄉,但斷壁殘垣,已無棲身之所。幸好,在愛才心切的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嫁給屯田校尉董祀,那年她35歲,而董祀生得一表人才,正當鼎盛年華,通書史,諳音律,自視甚高,他並不滿意這段婚姻,婚後第二年,董祀就犯罪當死,蔡文姬顧不得嫌隙,蓬首跣足相求於曹操的丞相府,董祀感念於蔡文姬的真情,以後的日里才有了些許的兩相情悅。
蔡文姬可謂是歷盡坎坷,可想而已,在多少年前那樣的封建社會歷史背景下,她竟然能夠一生中嫁了三個丈夫,而且還留下了兩個兒子在匈奴牽腸掛肚,不說別的,單其她的凄慘現狀就可想而知。想不到一個那麼博學多才的女子,命運竟是如此地凄慘,婚姻生活如此的不幸,想起來怎會不讓人唏噓不已。
要說婚姻不幸的還有一個就是袁玫的妹妹袁素文。袁素文從小就受什麼餓死是小,失節是大;在家從父,出嫁從夫等封建禮教的影響,在二十五歲的那一年,明知嫁的丈夫可能就是個無賴,但在所受封建禮教的影響下,還一意孤行地嫁給了早已指腹為媒的婆家,結果,婚後丈夫吃喝嫖賭樣樣都行,而她在婆家一直過著委曲求全,恪守婦道的苦難日子,最後還是因為丈夫要將她賣了抵賬,才被逼無奈逃到了尼姑庵,並請人通知了娘家。是她的父親接到書信後,憐惜女兒,心痛欲裂,一怒之下起訴到官府,才解除了她的婚約,把她和年幼的啞女兒帶回到家中。
大家可以想像,象袁素文這樣一種靠信念生活的女子,真正的痛苦和寂寞應該是從她回到娘家以後,帶著信念破滅的一顆心和一個啞巴的幼女,寄居在哥哥家,侍奉母親,幫兄嫂料理家事,甚至以她的明經義、諳雅故博得了一家人的尊重。在袁枚這么一個讀書為樂的家庭中,素文的才情是舉家欣賞和贊嘆的,在人前,她的生活應該是平靜和充實的。可是在人後呢?她的寂寞,她的凄涼,也只能通過詩詞抒懷了。在燈下教女兒琴棋書畫,教女兒與人溝通,面對女兒的不能說話,想到女兒的將來,她的心有多麼絕望。她將自己比做孤雁、苦苦哀號(「秋高霜氣重,孤雁最先鳴。響遇碧雲冷,燈含永夜清。自從憐隻影,幾度作離聲。飛到湘簾下,寒夜尚未成」),她將自己比做秦鏡,移居隨園後她取別號青琳居士,以修行的心自居(「難分千日酒,且煮六班茶。怕引游蜂至,不栽香色花」)。最後,年紀輕輕就一命歸西,一代紅顏,又怎麼經得起如此繁瑣的世事浸洇和磨難呢!
要說才女中真正混的好的也就數上官婉兒了。上官婉兒是歷史上非常有才氣的女子,她的一生可謂是坎坷傳奇。雖然沒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實,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祖父上官儀是唐太宗時代的名臣,後來因忤逆武則天而被殺,當時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兒隨母親一道沒入後宮,算是帶罪執役的犯官家屬,受到無情的冷落及役使。困境中出人才,上官婉兒隨著宮中女官讀書識字,十四歲的她就受到武則天的親自召見,武則天是非常愛惜人才的,特別又是這樣一個才氣充盈的小小女兒之身。所以,武則天對她的下筆千言贊不絕口,將她留在身邊,上官婉兒熟讀詩書,不僅能吟詩著文,而且明達吏事,聰敏異常。上官婉兒精心伺奉武則天,曲意迎合,深得她的喜愛。上官婉兒她奏摺文章來文意通暢,詞藻華麗,語言優美,文不加點,須臾而成,是很得武則天歡心的。從聖歷元年開始,武則天就讓她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政務,她的權勢日益盛大,在整個朝庭之中是數得著的要角。
但上官婉兒的愛情也不盡如意,起先,她深深迷戀著的太子李逸,可惜當初她也只是一個毫不起眼的侍女而已。所以,她對逸的這腔暗情不抱任何希望。後來卻被武則天許配給了自己的侄子武三思。上官婉兒身隱官場勾心鬥角之中,費心積慮,雖享盡繁華,但其中的甘苦也不為外人所道。可惜才女命薄,奮斗半生,最後還是落在了險相萬千的宮廷權力爭斗之中,結局就是被李隆基所殺。
在中國封建社會里,女人是沒有社會地位的,它不象現在,才女們生在這么一個開明的時代,可以象男人一樣上學,一樣讀書。而過去的女人,她們的職責就是呆在家裡照顧好自己的丈夫、父母和孩子。讀書不是她們的出路,「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個思想影響了中國近兩千年的歷史,就是到了今天,在有的人頭腦當中還會存有這種思想,可想而知,在封建社會里這種思想毒害又是多麼的深厚。
總的來說,中國古代的才女,雖然她們一樣精通詩書、滿腹才華,但在那樣一個男尊女卑的社會里,她們即使有多大的能耐也不會有用武之地,也正因為她們有了別的女人所沒有的知識和思想,所以,她們才更難以在現實生活中尋找到夢寐以求的理想和平衡,再加上嫁的丈夫又不知道憐香惜玉,或者又碰上亂世,所以才女們的命運大多是不幸的、可悲的。
Ⅸ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才女是誰
1.蔡文姬,名琰,字昭姬,漢族,東漢末年陳留(今河南杞縣)人,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學家。
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是東漢時期大名鼎鼎的文學家和書法家,是曹操的摯友和老師。生在這樣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可惜生不逢時,東漢末年,社會動盪,蔡文姬被擄到了南匈奴,嫁給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賢王,生兒育女。雖然丈夫對她恩愛有加,但異族他鄉的不同生活方式讓她飽嘗了痛苦。
十二年後,曹操統一北方,念恩師蔡邕對自己的教誨,曹操用重金贖回了蔡文姬。文姬歸漢後,想著留在匈奴的兩個兒子,文姬柔腸寸斷,寫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憤詩》。
其中《悲憤詩》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該詩「真情意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詩歌中別構一體。
2.蘇蕙,字若蘭,東晉前秦始平(今陝西興平)人,據《晉書·列女傳》記載,若蘭從小天資聰慧,三歲學字,五歲學詩,七歲學畫,九歲學綉,十二歲學織錦。及笄之年,已是姿容美艷的書香閨秀。
蘇蕙十六歲那年,跟隨父親游覽剎阿育王寺時,認識了少年竇滔,互生愛慕,後結為夫妻。竇滔文滔武略,入仕前秦後,政績顯著,屢建戰功,升任至秦州刺使。因被奸臣忌功嫉能,讒言陷害,被判罪發配流沙(今新疆白龍灘沙漠一帶)。蘇蕙與丈夫在阿育王寺北城門外揮淚告別。丈夫走後,蘇蕙日思夜想,她把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寫成《迴文璇璣圖詩》,並織為錦書寄贈丈夫。
《璇璣織錦詩》是一首迴文詩,相傳初時只有蘇蕙夫妻能夠讀懂,文學價值極高,武周朝女皇武則天曾為其寫序。
蘇蕙是位多才多藝多產的女詩人,有文記她除《迴文璇璣圖詩》外,還有詩著五千多首,可惜3.謝道韞,東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東晉名將謝安之侄女,說起他的丈夫王凝之,恐怕沒有多少人知道,如果提起她的公爹王羲之,恐怕不知道的人很少。
謝道韞是東晉時名氣很大的女詩人,但她的作品與其她女性的作品有很大的區別。我國古代名媛詩作,多以陰柔見長,以宛轉細膩見勝,而謝道韞的作品,卻多充滿陽剛之氣,揮灑自如,氣度非凡,不讓須眉。《晉書》本傳記她:「風韻高邁」、「神情散朗,有林下風氣。」其文風可以從她的《泰山吟》中可見一斑。
4.班婕妤,祖籍樓煩(今山西寧武)人,班固之祖姑。西漢女辭賦家,是中國文學史上以辭賦見長的女作家之一。婕妤並非她的名字,因其少年時被招入宮,封為婕妤,後人就一直沿用這個稱謂,以至無從可考她的真實名字。
班婕妤少有才學,善詩賦。成帝時被選入宮,初為少使,不久立為婕妤,很受成帝的寵幸。後因受趙飛燕的嫉妒,遭誣陷,受排擠而失寵,自請侍奉太後於長信宮。成帝死後,班婕妤又要求到成帝陵守墓以終其生。伴著冢形碑影,班婕妤在孤獨與寂寞中生活了五年,便離開了人世,葬於園中。辭賦作家潘承祥評價道:「班婕妤堪稱古代婦德的楷模」。
班婕妤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其中《自悼賦》、《怨歌行》是最為著名的作品,抒發了她在宮中的苦悶與憂怨。
5.左芬,又作左棻,字蘭芝,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人,西晉女文學家、詩人,是著名文學家左思的妹妹。
左芬少好學,善作文,晉武帝司馬炎聞聽左芬才情過人便將其納入後宮,拜為修儀,後為貴嬪,世稱左嬪妃,又稱九嬪。《晉書·後妃傳》有他的傳記。左芬因為德才超群每每被帝王群臣贊賞,使後宮佳麗見妒。盡管讒言不斷,但酷愛好虛榮的司馬炎還是將她封為貴妃。
左芬性情孤傲、淡薄自律,不像其他嬪妃那樣喜歡花枝招展,爭風吃醋,《晉書》中稱她「姿陋體羸,常居薄室」。
左芬的作品大部分為應詔之作,文辭甚為研麗。〈雜感詩〉是其代表作之一,該詩構思新穎,感情充沛,是中國古代詩歌的優秀作品。
6.鮑令暉,南朝東海(今山東郯城)人,女詩人,鮑照之妹。關於她的生平史料上少有記載,因此對她的籍貫,也大有分歧。有說漣水人,也有說是灌雲人,其實他們是山東郯城人,而後徙居建康的。
梁代詩歌理論批評家鍾嶸認為,南北朝宋齊兩代能詩文的女子,只有鮑令暉、韓蘭英兩人。鍾嶸這樣評價鮑令暉:「令暉歌詩,往往嶄絕清巧。《擬古》尤勝,唯《百願》淫矣」。
鮑令暉曾有《香茗賦集》刊行於世,今已散佚,僅存詩六題七首。
由於鮑令暉生活的環境不同,視野有限,她的詩作除寫離思別恨之外,沒有多少深厚的社會內容。可是她的詩作,擬古而創新,構思巧妙而又純厚的手法,還是值的後人借鑒的。
7.薛濤,字洪度,中唐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她姿容美艷,性敏慧,8歲能詩,洞曉音律,多才藝,聲名傾動一時。
薛濤之父薛鄖,仕宦入蜀,死後,妻女流寓蜀中。德宗貞元中,韋皋任劍南西川節度使,召令賦詩侑酒,遂入樂籍。韋皋曾擬奏請朝廷授以秘書省校書郎的官銜,格於舊例,未能實現,但人們往往稱之為「女校書」,後世稱歌伎為「校書」就是從她開始的。
薛濤和當時著名詩人元稹、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張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紅色的小彩箋,用以寫詩。後人仿製,稱為「薛濤箋」。晚年好作女道士裝束,建吟詩樓於碧雞坊,在清幽的生活中度過晚年。
在唐代女詩人中,薛濤和李冶、魚玄機最為著名。薛濤的詩以清詞麗句見長,其中不少作品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這在封建時代的婦女中,特別是象她這一類型的歌妓中,是不可多得的。其作品《送友人》、《十離詩》最為著名。
8.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南宋濟南(山東濟南)人,傑出的女文學家,婉約詞宗,與辛棄疾並稱「濟南二安」。其父李格非,北宋齊州歷城縣人,齊魯著名學者、散文家。母王氏,知書善文。夫趙明誠,為吏部侍郎趙挺之之子。
李清照早年生活優裕,工書能文,通曉音律,幼承家學,早有才名。婚後與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整理,編寫了《金石錄》。中原淪陷後,與丈夫南流,過著顛沛流離、凄涼愁苦的生活。明誠病死,境遇更加孤苦。其詞多寫相思之情,感慨身世飄零。現存詩文及詞為後人所輯,有《漱玉詞》等。歷稱「一代詞宗」,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的聲譽。
9.朱淑真,又作淑貞,號幽棲居士,籍貫身世歷來說法不一,《四庫全書》中定其為「浙中海寧人」,另說是「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安徽歙州(州治今安徽歙縣),相傳為朱熹侄女。
朱淑真生於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優裕。幼穎慧,博通經史,能文善畫,精曉音律,尤工詩詞。素有才女之稱。相傳因父母作主,嫁給一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婚後生活很不如意,抑鬱而終,其墓在杭州青芝塢。
相傳朱淑真作品為其父母焚毀,後人將其流傳在外的輯成《斷腸集》。其詩詞多抒寫個人愛情生活,早期筆調明快,文詞清婉,情致纏綿,後期則憂愁郁悶,頗多幽怨之音,流於感傷,後世人稱之曰「紅艷詩人」,作品藝術成就頗高。
10.秋瑾,原名秋閨瑾,字璿卿,又字競雄;號旦吾,又號鑒湖女俠。祖籍浙江山陰(今紹興市),出生於福建廈門。
秋瑾性豪俠,習文練武,喜男裝。她蔑視封建禮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蘭,秦良玉自喻。在國家處於內憂外患的時刻,她雖然已為人母,但還是毅然沖破封建家庭的束縛,自費東渡日本留學,先入日語講習所,繼入青山實踐女校。
秋瑾在日期間,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的革命活動,與陳擷芬發起共愛會,和劉道一等組織十人會,創辦《白話報》,參加洪門天地會,受封為「白紙扇」(軍師)。光緒三十一年歸國。春夏間,經徐錫麟介紹加入光復會。七月,再赴日本,加入同盟會,被推為評議部評議員和浙江主盟人,翌年歸國,在上海創辦中國公學。不久,任教於潯溪女校。同年秋冬間,為籌措創辦《中國女報》經費,回到荷葉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筆經費,並和家人訣別,聲明脫離家庭關系。
光緒三十三年正月,秋瑾接任大通學堂督辦。不久與徐錫麟分頭准備在浙江、安徽兩省同時舉事。聯絡浙江、上海軍隊和會黨,組織光復軍,推徐錫麟為首領,自任協領,擬於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時起義。因事泄,於7月13日在大通學堂被捕。7月15日從容就義於浙江紹興軒亭口。光緒三十四年,生前好友將其遺骨遷葬杭州西湖西泠橋畔,因清廷逼令遷移,其子王源德於宣統元年秋將墓遷葬湘潭昭山。1912年,湘人在長沙建秋瑾烈士祠,又經湘、浙兩省商定,迎送其遺骨至浙,復葬西湖原墓地。後人輯有《秋瑾集》。作品有《感憤》、《感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