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服飾百年變遷
中國服飾文化歷史悠久,百年不過是其中短暫的瞬間。
但20世紀卻由於其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均發生巨大變化,使服裝也隨之出現頻繁的變化。
20世紀的20-30年代,清朝的三寸金蓮靴、長袍馬褂逐漸被西裝西帽、錦緞連衣裙所取代。
與此同時,在上海還掀起了「旗袍花邊運動」,滾緞帶、鑲蕾絲、綴珠片的旗袍風行一時。
但這種富麗開放的氣息卻因日本帝國主義的入侵而終止。
在戰亂和動盪的年月里,人們對服裝的需求被降低到以國產土布為代表的「節儉實用為最好」。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基本處在一個封閉的環境,百廢待興。
人們的思想也很單純,就是要艱苦奮斗、自力更生。「藍、灰、黑」是當時人們穿衣的「主旋律」。
中國服飾發展的春天與中國人時尚觀念的復甦開始於推行改革開放政策的1978年。此後,人們的物質生活不斷改善、思想逐漸開放,單調的款式已不能滿足人們對著裝的要求。大喇叭褲、蝙蝠衫、健美褲和連衣裙開始流行於市民的生活中。
進入新世紀,著裝已逐漸成為人們展示自我的一種方式。同時,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具有中國特色的唐裝旗袍開始走向世界,中國服裝在全球受到注目和尊重。
圖為「飛虎隊隊員」龍啟明(左)小時候和哥哥、父親穿著長袍馬褂的合影(20世紀20年代末攝)。
圖為1929年,一個鐵路職員家庭的7個子女合影。照片後排左立者王惠蘭時年15歲。
她身著淺色長棉袍,發辮盤於兩耳側,簪花,是那時少女時興的裝束。
圖為民國時期穿套裙的婦女。與20世紀初相比,上裝的短袖設計是一種進步。
圖為身著中山裝的機關幹部參加歡迎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斗英雄代表大會(1951年10月攝)。
圖為哈爾濱亞麻紡織廠的女工在試穿「布拉吉」(1957年2月整理)。
圖為1979年3月19日,由法國著名時裝設計師皮爾·卡丹率領的法國時裝表演團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行服裝表演。
台上衣著的多姿多彩與台下的一片「灰、黑、藍」形成鮮明對比。
圖為1986年,北京街頭幾位穿著裙裝的姑娘在聊天。
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街上流行紅裙子》讓紅裙子在80年代初受到年輕女性的青睞。
圖為廣西田林縣平洋瑤寨的瑤族青年穿上西裝(1986年9月攝)。
圖為1987年4月,北京的春天雖然時有寒意,但愛美的姑娘們還是迫不及待地穿上了健美褲、寬松套裙等流行的春裝。
圖為1989年,顧客在北京隆福大廈的蒙妮莎時裝自選部里選購服裝。
北京蒙妮莎時裝有限公司當時製作的服裝以先進的剪裁、製作工藝、多款式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圖為大連1991年流行的風韻獨具的超短裙(1991年9攝)。
圖為1991年,體現瀟灑、奔放風格的大色塊絨線編織外衣備受女青年的青睞。
它成為當時春秋時節姑娘們穿著的主旋律。
圖為1992年,寧波申洲織造有限公司的工人在生產文化衫。文化衫在20世紀90年代曾流行一時。
圖為1993年5月14日至19日,首屆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在北京舉行。
來自中國、義大利、法國等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個服裝企業參加了展出。
世界服裝設計界的3位巨匠——義大利的瓦倫蒂諾、費雷和法國的皮爾·卡丹都攜帶精品參展,並舉辦專場時裝表演。
這是模特在一場時裝表演上展示用彈性纖維面料製成的泳裝。
圖為1993年,北京一家服裝公司舉辦Lee Cooper牛仔服展示活動,展出一件褲長2.2米的牛仔褲,令觀者瞠目。
20世紀90年代初,Lee Cooper作為第一個歐洲牛仔品牌在北京登陸,給中國服裝市場帶來一股清新的空氣。
圖為2002年2月12日,一對身著唐裝的父女走在灑滿初春陽光的上海街頭。
2001年,上海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會議上,與會領導人身著唐裝的集體亮相,使唐裝成為新世紀初的時尚關鍵詞。
2008年10月19日,在豐台區大紅門新世紀服裝商貿城內,演員在表演主題為《年代》的行為藝術。
圖為2008年12月24日夜,在湖北省宜昌市街頭,3名個性裝扮的女孩在逛街迎接聖誕節。
❷ 中國服飾百年變遷
一部人類服飾演化史,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部感性化了的人類文化發展史。
服飾是人類特有的勞動成果,它既是物質文明的結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人類社會經過蒙昧、野蠻到文明時代,緩緩地行進了幾十萬年。我們的祖先在與猿猴相揖別以後,披著獸皮與樹葉,在風雨中徘徊了難以計數的歲月,終於艱難地跨進了文明時代的門檻,懂得了遮身暖體,創造出一個物質文明。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於人,如金裝在佛,其作用不僅在遮身暖體,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幾乎是從服飾起源的那天起,人們就已將其生活習俗、審美情趣、色彩愛好,以及種種文化心態、宗教觀念,都沉澱於服飾之中,構築成了服飾文化的精神文明內涵。
原始社會服飾(公元前21世紀之前)
戰國時人撰寫的《呂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黃帝、胡曹或伯余創造了衣裳。從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飾演化史的源頭,可上溯到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距今1.9萬年左右)遺址中,發現有1枚骨針和141件鑽孔的石、骨、貝、牙裝飾品。證實當時已能利用獸皮一類自然材料縫制簡單的衣服。中華服飾文化史由此發端。
商周服飾(約公元前16世紀~前771年)
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絲、麻。由於紡織技術的進展,絲麻織物已佔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細織造極薄的綢子,衣料用色厚重。
西周時,等級制度逐步確立,周王朝設「司服」、「內司服」官職,掌管王室服飾。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國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於夏商時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戰國之交被納入禮治。
從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飾裝飾雖繁簡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國服裝的基本形制。
春秋戰國服飾(公元前770~前221)
春秋戰國時期織綉工藝的巨大進步,使服飾材料日益精細,品種名目日見繁多。工藝的傳播,使多樣、精美的衣著服飾脫穎而出。
春秋戰國時期的衣著,上層人物的寬博、下層社會的窄小,已成為趨勢。
深衣有將身體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階層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禮服,男女通用,可能形成於春秋戰國之交。深衣剪綵獨特,衣與衫相連在一起,製作時上下分裁,中間有縫相連接,用途最為廣泛,隆重程度僅次於朝祭之服。
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頒胡服令,推行「胡服騎射」。胡服指當時「胡人」的服飾,與中原地區寬衣博帶的服裝有較大差異,特徵是衣長齊膝,腰束郭洛帶,用帶鉤,穿靴,便於騎射活動。
秦漢服飾(公元前221~公元220)
這一時期的衣料較春秋戰國時期豐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發展。
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張騫[qiān]奉命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中國與西方各國的陸路通道,成千上萬匹絲綢源源外運,歷魏晉隋唐,迄未中斷,史稱「絲綢之路」。於是,中華服飾文化傳往世界。
秦代服制與戰國時無大差別,保持中國服飾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漢男女服裝,仍沿襲深衣形式。不論單、綿,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縫連為一體,上下依舊不通縫、不通幅;外衣裡面都有中衣及內衣,其領袖緣一並顯露在外,成為定型化套裝。下著緊口大褲,保持「褒衣大裙」風格。秦代服制,服色尚黑。
漢代有了輿服制度。史書列有皇帝與群臣的禮服、朝服、常服等20餘種。服飾上的等級差別已十分明顯。主要表現在:冠服在因襲舊制的基礎上,發展成為區分等級的基本標識;佩綬制度確立為區分官階的標識。
公元前202年,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朝,定都長安,
漢初統治者汲取秦亡的教訓,對農民採取輕徭薄賦的休養生息政策。一般制度多無太大改變,冠服制度,也大都承襲秦制。直至東漢明帝永平二年,才算有正式完備的規定。
漢初,由於統治者採取了休養生息政策,經濟得到恢復發展,出現了「文景之治」這樣的太平盛世。農業和手工業得到了長足提高。當時民間手工業最普遍的就是紡織業。這一時期絲綢錦綉產量極多。漢代的紡織工藝也達到很高的水平。
漢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單衣]、襦[短衣]、裙。漢代因為織綉工業很發達,所以有錢人家就可以穿綾羅綢緞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長褲,貧窮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漢朝的婦女穿著有衣裙兩件式,也有長袍,裙子的樣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漢代創造的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使漢代人對人類生產能力持有樂觀信心。在《中國美學思想史》中作者說到「漢人繼承了道家美學的基本思想,又舍棄了它的消極出世思想,吸取了儒家某些合理觀點,注意了自然規律與人的目的的統一性,堅信廣大的外部世界存在著無限豐富多樣的美,人們應當積極地去發現、佔有,享受這種美。」
❸ 簡述一下中國的服飾發展歷史。
一、先秦時期:婦女不穿褲子穿裙子,人們常說的衣裳指的是衣服和裙子,上為衣,下為裳。
二、漢朝時期:最有名的是留仙裙,而且漢朝女人每層衣服的領子必須露出。層層疊疊可以超過3層,名曰三重衣。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這時的條紋間色裙走紅,飄逸的長裙是諸位貴族女士的標配,而曳地五尺是常用標准,寬大的袖口綴有不同顏色的袖貼,條紋間色長裙讓視覺很有跳躍感。
四、隋唐時期:隋朝時隋文帝厲行節儉,衣著簡朴,不注重服裝的等級尊卑,在位時平時只戴烏紗帽。到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服飾也趨向於表現自由、豐滿、肥壯的藝術風格。唐朝時期的女子服飾,可謂中國服裝中最為精彩的 篇章,其冠服之豐美華麗,妝飾之奇異紛繁,都令人目不暇接。
五、宋遼夏金元:
宋代基本保留了漢民族服飾的風格,遼、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飾則分別具有契丹、黨項、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點。各民族服飾再度交流與融合。
六、明代:
恢復漢族的傳統,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漢服服飾制度。明代皇帝戴烏紗折上巾(烏紗翼善冠),帽翅自後部向上豎起。明初要求衣冠恢復唐制,其法服的式樣與唐代相近,只是將進賢冠改為梁冠,又增加了忠靖冠等冠式。
七、清代:
清王朝取代朱明,即以暴力手段推行剃發易服,按滿族習俗統一男子服飾。順治九年(1652),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濃厚漢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發挽髻,著寬松衣,穿長統襪、淺面鞋;清時則剃發留辮,辮垂腦後,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但官民服飾依律涇渭分明。
八、民國時期:
(1)男裝:民國初年出現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並行不悖的局面。穿著中西裝都戴禮帽,被認為是最莊重的服飾。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廣大農村一直沿用傳統的襖褲,頭戴氈帽或斗笠,腳著自家縫納的布鞋。
(2)女裝:辛亥革命帶來了多樣化,一身襖褲之外,又多穿用襖裙套裝。20年代以來,婦女喜愛旗袍,旗袍逐漸成為時裝而不衰。
九、現代服飾:中山裝漸成男子主體服裝,此外流行過軍便裝,人民裝;女裝受蘇聯影響,連衣裙風靡城市,此外還流行過列寧裝等。但在農村,上衣下褲一直是大多數農民的傳統裝束。1978年後,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體現時代精神、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服飾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面貌簇新。
(3)中國衣服歷史擴展閱讀:
關於介紹中國服飾歷史的書籍:《中國服飾簡史》、《中國服裝發展簡史》等。
《中國服飾簡史》內容:「文化簡史」系列叢書共10本,從中國人文化生活的各部類入手,歷時性地介紹中國人知行合一的生活情趣,高尚優雅的審美理念,以及傳承有序、豐富多姿的文化積累,從而為當代人的生活文化與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提供啟示。
《中國服裝發展簡史》:共分十一章,以時間為順序,系統地介紹了中國原始社會到民國時期服飾藝術的發展及演變,其中包括各朝代歷史思想簡介、服裝形制、穿著方式、首飾佩飾等,並附有230幅插圖,使廣大讀者在參讀過程中,能夠掌握中國歷代服裝發展的脈絡,並希冀透過這面歷史的鏡子,深刻感受到中國「衣冠王國」之美名。
❹ 中國衣物歷史
給你推薦一本書吧,沈從文的《中國服飾史》,
服飾近代化的啟動,始於以服飾變革作為風俗改良的活動,並以衣冠之治的解 體作為重要的標志,這在維新運動中有突出的表現。 鴉片戰爭以後西學東漸和早期資本主義的發生,推動了社會觀念的變化,人們 痛感到民智不開是中國積弱的一個重要原因。欲伸民權,必廣民智,欲啟民智,必 先革除惡風陋習對人民的禁錮,其中尤以吸鴉片和裹足所為摧殘民體,有辱國格的 兩大公害,先進的知識分子莫不對此口誅筆伐。如果說禁煙尚是對少數人不良嗜好 的整治,反對裹足卻要變更上千年的陳規陋習,波及千家萬戶,比前者對社會的震 撼面更為寬泛,其意義也更為深切。 廢除摧殘婦女的纏足鞋、弓鞋,是對女性的解放,也是鞋履的改制用強體、實 用的觀念看待人們的衣冠鞋履,勢必要推動服飾的變革早在百日維新期間康有為上 書《請禁婦女裹足折》和《請斷發易服改元折》,認為女子裹足,不能勞動;辮發 長垂,不利於機器生產;寬衣博帶,長裙雅步,不便於萬國競爭的時代,請求放足、 斷發、易服以便"與歐美同俗",又說:"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風俗, 新政 亦不能行。"這就把變衣冠作為學習西方文明和推行新政的一項重要內容,具有啟 發民智的意義。
太平 變衣冠中以放足啟動最早,裹足本不是清人的祖制,順治二年和康熙三年兩度 禁止裹足,但終敵不過傳統習慣,旋禁旋弛,連清人婦女也被漢化,穿上瘦金蓮方。 這種情況說明,改良習俗如果沒有新觀念的支持,最終免不了要被舊習慣勢力所吞 沒。到清末維新變革成為社會思潮,反對裹足又得以避開滿漢的民族矛盾,容易受 到統治者的支持,有的官員還帶頭發獎章以表彰放足的女子,所以與剪辮子相比, 較少引起社會風波,它的阻力不在上層,而是傳之久遠的習慣勢力。 但是斷發易服是清王朝最忌諱的事,清初用暴力手段強制漢人剃發留辮,又豈 能在清廷的子孫中斷送這一祖制,然而正是斷發易服又成為點燃人民大眾反清斗爭 的火種。近代民主革命思想的醞釀是以反滿的民族革命為召喚的,明亡以後剃發留 辮這一辱沒漢人的亡國之痛,重又在清末民族矛盾中升級。"毀我衣冠真正恨,掃 除巢穴待明朝。"(5)"忍令上國衣冠,淪於夷狄? 相率中原豪傑,還我河山!"(6) 被視為大清國民標志的發辮,更成為詛咒的對象,"欲除滿清之藩籬,必去滿州之 形狀。"(7)一時"豬奴"、"半邊和尚"、 "辮發左衽之丑類"幾乎成為排滿、 仇滿的口頭禪。
太平 當革命的矛頭指向滿清統治的時候,斷發易服成為動員民眾支持革 命最有力的召喚。直到辛亥革命後,1912年3 月5 日臨時大總統孫中山通令全國剪 辮還強調:" 滿虜竊國,易於冠裳,強行編發之制,悉以腥 之俗。當其初,高士 仁人或不屈被執,從容就義;或遁入 流,以終余年。....今者滿廷已覆,民國成 功,凡我同胞,允宜滌舊染之污,作新國之民。""以除虜俗,而壯觀瞻。"(8) 這種種斷發易服的言論,雖然充滿了強烈的民族情緒,但不是反清復明的簡單 回歸。有識之士超越種族成見,從變易國民心理的角度,宣傳剪辮的利害說: "夫 辮發為物,即不必計其本非漢族制度,及被外人所誚辱,即以利用問題論,試執十 人而質之曰,吾人具此辮發,於起居動作便乎? 吾可決其以當為不便者十而八九也。 "(9) 雖然更改這沿襲三百年的習俗,會遇到舊習慣勢力的種種阻撓,但是這便民 實用的價值,最終又導使滿漢居民不分族別地拋棄舊習,選擇了剪辮易服的行為。 以剪辮易服為契機,批判封建主義的檄文,嘻笑怒罵,令人叫絕。衣冠之治集 中體現在官服上,這在清代又稱補服,即在褂子的前胸後背各綴一塊補子,綉上飛 禽走獸,以示官職的差別和道德命義,有的文章反其義而用之,說清國所以不振, 是由於文官不事事,武官不能御外外侮,但能殺同類,遂致國事愈壞,民心漸離。
太平 這正是官方制度所為。謂予不信,可觀各人的服飾: 文官的補服,是仙鶴、錦雞、 孔雀、雲雁等等,此等鳥者,或示幽逸,或作聲而唳,或容止閑暇,或供市兒之玩 弄,這明明是縱容偷閑溺職,愚弄人民;武官的補服都是獅子、豹、虎、熊、彪之 類,面目猙惡,設這些官治民,實以禽獸對人民也。(10) 有的對朝服從頭到腳逐 一嘲弄說, 紅頂,此物人血做成,其中含有無限冤魂,若將此物置於頭上, 勝於 虎狼十倍;朝珠,又名奴隸圈,懸於項間,其人即永有奴隸性;馬蹄袖,表示效犬 馬之勞,以向主人乞憐;馬靴專為護足之用,套之足上,可以終日跪拜奔走。(11) 這種亦庄亦諧而又富有戰斗性的檄文,在辛亥革命前夕不斷見諸報端,由於它 以老百姓習見常聞的官員服裝做靶子,傳播革命思想,更易為大眾接受,使人們在 斷發易服的行動中,受到一次反封建的教育。 斷發易服到20世紀初隨著清王朝的倒台,形成自發的群眾運動,如火如荼地展 開。武昌起義前一些愛國的青年就自發地割掉辮子,脫下清裝,"革命,革命,剪 掉辮子反朝廷(12) 成為流行歌謠。廣東省宣布獨立之時, 老老少少爭先恐後地剪 辮子,一日有20餘萬人,中山縣紛紛成立剪辮會,一直深入到農村小城鎮,剪辮子 成為中國人的盛大節日,許金城在《民國野史》中記述說: "無數的漢人都興高采 烈地剪去這條奴隸標志的辮子,也有迷信的,事先選擇吉日,拜祭祖先,然後莊重 地剪除,把辮子燒了。更有聯合多人同日剪辮,並燃放爆竹,舉行公宴慶祝的。" 有的報紙指出,民國建立後政體、國體、官制、禮儀、歷法、刑名、娛樂、住所的 諸 多變化,以服裝的變化最迅速、最廣泛。一時間"新禮服興,翎頂補服滅, 剪 發興,辮子滅,盤雲髻興,墮馬髻滅,愛國帽興,瓜子帽滅,愛華兕興,女兕滅, 天足興,纖足滅,放足鞋興,菱鞋滅。"(13) 穿著打扮煥然一新。 剪辮易服是在反封建思想指導下的風俗改良,不同於歷代改元易服之舉。歷史 上的變衣冠所變的是形制,不變的是倫理性和等級性,即使起自下層的農民起義也 不例外,太平天國的"蓄發易服",從衣冠上維護尊卑貴賤的等級之別,與清政府 並無二致。
太平 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近三百年的清王朝,結束了在中國延續了兩千 多年的封建帝制,作為封建主義規章的禮制也隨之瓦解。在《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中明確規定:" 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別。"用以維系 封建等級制度的衣冠之治,由於它不平等性也遭到取締。民國初年頒布的《服制》 規定官員不分級別,都以西式大氅或燕尾服作為大禮服,褲為西式長褲。常服可用 西式或袍褂,喪禮在臂上圍黑紗。女子禮服,上裝是對襟衫,下穿裙子。此種服制 打破等級界限,不分尊卑貴賤,所以雖是官員的制服,但對生活權利的平等卻起了 表率的作用。即使宮廷的遺老遺少無一例外都要遵守服制平等的原則,有記載說 : "宮廷內外,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補服翎頂朝珠,一概束之高閣。"(14) 真 正結束衣冠倫理政治化觀念的,是孫中山提出的服裝製作的四條原則,他在復中華 國貨維持會的函件中要求制定服裝的圖式,指出:"此等衣式,其要點在適於衛生, 便於動作,宜於經濟,壯於觀瞻。"(15)這就使得人人須叟不可離身的服裝,擺脫 等級制度和政治倫理的干預,促使在中國延續數千年的衣冠之治徹底解體,用衛生、 實用、經濟、美觀的思想來製作和選擇服裝,使著裝與現代文明接軌,這是中國服 裝史的重大變革。
❺ 中國服飾的歷史與發展~~~~
這是很歷史的東西,轉一個很教科的介紹給你,希望對樓主了解歷史有幫助!
服裝俗稱"衣裳"﹑"衣服"。它是人們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的生活必需品,不僅起著遮體﹑護體﹑保健﹑禦寒﹑防暑等作用,而且還起著裝飾﹑美化﹑標志等作用,通過衣質﹑色彩﹑裁製﹑造型和裝綴等的變化,要求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基礎上,能夠充分顯示人的體態和儀容的美感,或表現人的社會地位﹑職業和個性。所以服裝是一種帶有工藝性的生活必需品,而且在一定生活程度上,反映著國家﹑民族和時代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教育水平以及社會風尚面貌的重要標志,是兩個文明建設的必然內涵。
休閑 居 編 輯
我國服裝歷史悠久,款式﹑面料絢麗多彩,是我國民族文化藝術寶庫的珍品之一。據《五經要義》﹑《藝用服飾資料》﹑《說文解字》等史料和出土文物表明,服裝的產生距今最少也有6000年以上的歷史了。從距今已有十萬余年的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中發現有比較精細的骨針,完全可以認為那時已有了縫紉。於是,服裝的歷史又可向前推移十多萬年前。實際上,在我國甘肅新店出土的一個新石器時期的彩陶上就已有當時人穿的服裝式樣--類似長袍束腰帶。服裝的產生約經歷了一千萬年前的古猿人的樹葉獸皮禦寒﹑蔽體遮身階段,然後是幾十萬年前的氏族公社時期的用骨針簡單縫紉而初具服裝輪廓,最後到了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在繁榮的氏族社會中,河姆渡氏族人和大汶口人都已廣泛開始種麻﹑養蠶,男耕女織﹑縫紉初興,衣裳(服裝)初步形成。比較原始的服裝是無袖﹑無領﹑無褲﹑無袋的裙衣式。我國服飾工藝歷史的源遠流長,經過不斷的完善和改進,逐步形成各有特色的各個朝代的服裝,出現了開始講究的商代服裝;服飾齊全的春秋戰國服裝;分類定名的漢代服裝;工藝精湛的唐代服裝;品目繁多的元代服裝;等級嚴明的清代服裝;以及品種齊全﹑絢麗多彩的現代服裝等等。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不少現代多功能及高科技的奇妙服裝,以滿足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屬於多功能服裝的有變色﹑發光﹑晴雨兩用服裝﹑寒暑兩用﹑超級防寒﹑自調厚薄﹑驅除蚊蠅的服裝等;屬於保健服裝的有減肥﹑能呼吸的服裝﹑催眠睡衣﹑抗菌﹑按摩﹑耐臟﹑防臭﹑自行消毒的衛生服﹑專治打呼嚕﹑能診斷癌症的服裝﹑電療﹑中草葯保健﹑防治冠心病﹑中葯透熱服裝等;屬於高科技的服裝有不用線縫制的服裝﹑噴絲直接成衣,與水可融﹑可以吃的服裝等;屬於奇妙功能的服裝有工作救生兩用﹑不怕電擊﹑防火耐熱的安全服等。以上這些服裝的出現說明了現代的服裝正在向多功能﹑高科技方向發展,日新月異,絢麗多彩。將來服裝的發展趨勢是不求名貴,但求方便,更求舒適,越來越薄的綠色服裝。
❻ 中國古代服裝起源
中國服裝歷史悠久,服裝起源可追溯到遠古時期。在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曾發掘出約 1.8萬年前的骨針。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有管狀骨針等物出土。可以推斷,這些骨針是當時縫制原始衣服用的。
西周時,等級制度逐步確立,周王朝設「司服」、「內司服」官職,掌管王室服飾。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國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於夏商時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戰國之交被納入禮治。王室公卿為表示尊貴威嚴,在不同禮儀場合,頂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著裳也須採用不同形式、顏色和圖案。最著名的為《尚書·益稷》所載十二章服:「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繪,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綉,以五彩彰施於五色作服。」十二章紋遂成為歷代帝王上衣下裳的服章制度,一直延用到清帝遜位、袁世凱復辟稱帝。從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飾裝飾雖繁簡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國服裝的基本形制。
春秋戰國服飾(公元前770~前221)春秋戰國時期織綉工藝的巨大進步,使服飾材料日益精細,品種名目日見繁多。河南襄邑的花錦,山東齊魯的冰紈、綺、縞、文綉,風行全國。工藝的傳播,使多樣、精美的衣著服飾脫穎而出。春秋戰國時期,不僅王侯本人一身華服,從臣客卿也是足飾珠璣,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貴重。古人佩玉,尊卑有度,並賦以人格象徵。
秦漢服飾(公元前221~公元220)這一時期的衣料較春秋戰國時期豐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發展。特別在漢代,隨著輿服制度的建立,服飾的官階等級區別也更加嚴格。秦漢服裝面料仍重錦綉。綉紋多有山雲鳥獸或藤蔓植物花樣,織錦有各種復雜的幾何菱紋,以及織有文字的通幅花紋。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張騫奉命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中國與西方各國的陸路通道,成千上萬匹絲綢源源外運,歷魏晉隋唐,迄未中斷,史稱「絲綢之路」。
魏晉南北朝服飾(220~589)魏晉和南北朝時期,等級服飾有所變革,民族服飾大為交融。冠帽已多用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有折角巾、菱角巾、紫綸巾、白綸巾等。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緋綠三色為九品之別」。這一制度此後歷代相沿雜而用之,直到元明。晉代的首服除幅巾為社會沿用之外,有官職的男子還戴小冠子,而冠上再加紗帽的稱漆紗籠冠,本是兩漢武士之制,傳之又傳,不僅用於男官員,並流傳民間且男女通用。南北朝時,北方少數民族入主中原,
人民錯居雜處,政治、經濟、文化風習相互滲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飾也因而改易發展。
隋唐服飾(581~907)隋唐時期,中國由分裂而統一,由戰亂而穩定,經濟文化繁榮,服飾的發展無論衣料還是衣式,都呈現出一派空前燦爛的景象。彩錦,是五色俱備織成種種花紋的絲綢,常用作半臂和衣領邊緣服飾。特種宮錦,花紋有對雉、斗羊、翔鳳、游鱗之狀,章彩華麗。刺綉,有五色彩綉和金銀線綉等。印染花紋,分多色套染和單色染。隋唐時期男子冠服特點主要是上層人物穿長袍,官員戴襆頭、百姓著短衫。直到五代,變化不大。
宋遼夏金元服飾(947~1368)宋代基本保留了漢民族服飾的風格,遼、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飾則分別具有契丹、黨項、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點。各民族服飾再度交流與融合。宋代服飾大致有官服、便服、遺老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羅為主,政(蟹)府因五代舊制,每年要贈送親貴大臣錦緞袍料,分七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襲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官服服式大致近於晚唐的大袖長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烏紗帽,名直腳襆頭,君臣通服,成為定製。宋代官服又沿襲唐代章服的佩魚制度,有資格穿紫、緋色公服的官員都須在腰間佩掛「魚袋」,袋內裝有金、銀、銅製成的魚,以區別官品。
明清服飾(1368~1911)明代以漢族傳統服裝為主體,清代則以滿族服裝為大流。而上層社會的官服是權力的象徵,歷來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自唐宋以降,龍袍和黃色就為王室所專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來紫色為貴。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為正色,又因《論語》有「惡紫之奪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廢除不用。清代官帽與前朝絕然不同,凡軍士、差役以上軍政人員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緯帽,還視品級高低安上不同顏色、質料的「頂子」,帽後拖一束孔雀翎。翎稱花翎,高級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圓斑),並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別,眼多者為貴,只有親王或功勛卓著的大臣才被賞戴。皇帝有時還賞穿黃馬褂,以示特別恩寵。四、五品以上官員還項掛朝珠,用各種貴重珠寶、香木製成,構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點。
❼ 中國的服裝歷史
服裝俗稱"衣裳"、"衣服"。它是人們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的生活必需品,不僅起著遮體、護體、保健、禦寒、防暑等作用,而且還起著裝飾、美化、標志等作用,通過衣質、色彩、裁製、造型和裝綴等的變化,要求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基礎上,能夠充分顯示人的體態和儀容的美感,或表現人的社會地位、職業和個性。所以服裝是一種帶有工藝性的生活必需品,而且在一定生活程度上,反映著國家、民族和時代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教育水平以及社會風尚面貌的重要標志,是兩個文明建設的必然內涵。
我國服裝歷史悠久,款式、面料絢麗多彩,是我國民族文化藝術寶庫的珍品之一。據《五經要義》、《藝用服飾資料》、《說文解字》等史料和出土文物表明,服裝的產生距今最少也有6000年以上的歷史了。從距今已有十萬余年的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中發現有比較精細的骨針,完全可以認為那時已有了縫紉。於是,服裝的歷史又可向前推移十多萬年前。實際上,在我國甘肅新店出土的一個新石器時期的彩陶上就已有當時人穿的服裝式樣--類似長袍束腰帶。服裝的產生約經歷了一千萬年前的古猿人的樹葉獸皮禦寒、蔽體遮身階段,然後是幾十萬年前的氏族公社時期的用骨針簡單縫紉而初具服裝輪廓,最後到了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在繁榮的氏族社會中,河姆渡氏族人和大汶口人都已廣泛開始種麻、養蠶,男耕女織、縫紉初興,衣裳(服裝)初步形成。比較原始的服裝是無袖、無領、無褲、無袋的裙衣式。我國服飾工藝歷史的源遠流長,經過不斷的完善和改進,逐步形成各有特色的各個朝代的服裝,出現了開始講究的商代服裝;服飾齊全的春秋戰國服裝;分類定名的漢代服裝;工藝精湛的唐代服裝;品目繁多的元代服裝;等級嚴明的清代服裝;以及品種齊全、絢麗多彩的現代服裝等等。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不少現代多功能及高科技的奇妙服裝,以滿足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屬於多功能服裝的有變色、發光、晴雨兩用服裝、寒暑兩用、超級防寒、自調厚薄、驅除蚊蠅的服裝等;屬於保健服裝的有減肥、能呼吸的服裝、催眠睡衣、抗菌、按摩、耐臟、防臭、自行消毒的衛生服、專治打呼嚕、能診斷癌症的服裝、電療、中草葯保健、防治冠心病、中葯透熱服裝等;屬於高科技的服裝有不用線縫制的服裝、噴絲直接成衣,與水可融、可以吃的服裝等;屬於奇妙功能的服裝有工作救生兩用、不怕電擊、防火耐熱的安全服等。以上這些服裝的出現說明了現代的服裝正在向多功能、高科技方向發展,日新月異,絢麗多彩。將來服裝的發展趨勢是不求名貴,但求方便,更求舒適,越來越薄的綠色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