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世界歷史上民族融合

世界歷史上民族融合

發布時間:2021-02-04 00:45:38

A. 世界沒有純血統民族而且歷史上和很多民族大融合了。

民族是什麼?放到抄古代就相當於一個部落,同樣信仰,生活習俗,互幫互助,互惠互利,共同繁榮富強的一群人。

一個民族的發展,會受生存環境,生存技能的影響,民族合並,同化取代,就是優勝劣汰的過程。

然而,如果一個民族統一的全世界,就像世界上的花都只有紅色,也挺規整的,但又少了很多靈動的美感。

所以,屬於民族的,都是經歷先輩們數千年歷史的總結與傳承,也可以說是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生存理論和娛樂方式。很多屬於民族的東西,被遺失,失傳並不是說他們的技藝不好,而是傳承的人太少,或沒有機會傳承下去。就那樣消失在歷史長河裡,也是滿可惜的。

所謂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就是在保護文明的各種形態,就像我們保護一種瀕危物種,讓世界充滿繽紛,更多元。

所謂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就是向全世界宣揚自己民族的優秀傳統,不管有沒有優劣之分,就是用這種精神文明的宣揚表達自己,讓更多的人認可自我的存在,這樣一群人的存在,從思想上去佔領別族人類,這叫文化進攻。

B.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幾次民族大融合

中國古代民族融合的四個重要時期及其特點
(一)華夏—漢民族的形成與先秦時期的民族融合中華民族的孕育時代,也就是歷史上第一次民族大遷徙、大融合的時代.據傳說和考古發掘,炎黃時代至堯、舜、禹時期,黃河中游的炎、黃兩大部落,不斷地碰撞融合,結成聯盟向東推進,戰勝了以泰山為中心的太昊、少昊集團,建立起號令黃河流域各部落的大聯盟,並擊敗江漢流域的苗蠻集團,成為可追溯的中國早期民族融合的核心.所以,我們說,黃河中下游是華夏文明的搖籃和發祥地,是華夏族肇興的腹地.
華夏族是漢民族的前身.「華夏」一詞常被用以區別中原地區的民族與其周邊的民族(即蠻夷戎狄),然而,華夏族實際上也並非全為中原之旅.它融夏、商、周三族初具雛形之後,就像滔滔東注的長江,涵化萬水,匯合百川,最後形成一個龐大的民族集團.大體在周代,在這個族體中,既有涵蓋了共同尊奉黃帝為始祖的夏、商、周三族的「華人」,又有華夏化了的戎人、氏人和夷人.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民族融合進一步發展.當時,中原地區「華夷」逐漸走向一體,內遷異族已被華夏吸收、融合.中原四周,齊、魯吞並諸夷,秦霸西戎,楚征服統一諸蠻,邊疆地區民族融合、兼並的速度也在加快.而華夏諸侯經過激烈的兼並、分化、吸收、統一,到戰國時期只剩下齊、燕、韓、趙、魏等幾個大國和在它們夾縫中的幾個小國了.即使是原來被稱為「蠻夷」的秦、楚已同被稱為「諸夏」或「中國」,與周邊各族出現了進一步融合的趨勢.地區性的局部統一,為華夏一統奠定了基礎,也為以華夏族為核心的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舞台.
總之,這一時期,中原大地及其周邊各族,不斷地凝聚、兼並、擴張,融合成一個新的民族——華夏族.華夏族自誕生之日起,又以遷徙、聚合、民族戰爭等諸多方式,頻頻與周邊各民族碰撞、交流,不斷吸收新鮮血液,像滾雪球一樣不斷地融入眾多非華夏族的氏族和部落.這樣,以華夏族為核心,在中國的腹心地區進行的民族融合,是為這一時期民族融合的重要特點.
(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融合自東漢末年,由於政治的日益腐敗,統一的多民族大帝國分崩離析.之後,歷三國和西晉的短暫統一,又出現了東晉十六國並立和南北朝對峙的局面.在這政權分裂、戰亂頻仍的三百多年中,中國社會處於一個巨大動盪的旋渦之中.與此同時,由於民族大遷徙和民族大雜居,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二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
這一時期,與漢族及其前身華夏族有著密切聯系的各族,他們出現在中原政治舞台上以後,驟然間加快了民族融合的過程,紛紛離散聚合.建立過政權的許多民族都紛紛與漢族融合.不論南方還是北方,民族之間雙向或多向的遷徙、對流,是這一時期民族融合的特點.即一部分漢族往周邊去,周邊的少數民族往內地來.
在北方,史稱「五胡」的匈奴、鮮卑、羯、氏、羌等塞外民族紛至沓來,在黃河流域建立了許多政權.這些民族政權,一般不管哪個民族居統治地位,大都與漢族世族階級相聯合;同時,在政權的組合上又往往採取多種形式的聯合.北方民族徙居中原,紛紛建立政權,一個最為直接的後果是:在中原地區形成了胡漢雜居的局面,為各民族的融合提供了先決條件.這些民族在與漢族的長期雜居相處與通婚中,互相依存、互相吸收,建立了千絲萬縷的聯系.漸漸地,他們與漢族在經濟、文化、語言、服飾、姓氏、習俗乃至宗教信仰上的差異逐漸縮小,與漢族逐漸融為一體.如至北魏後期,匈奴、羯、氏、羌等少數民族已不見於史乘,柔然、吐谷渾、敕勒等也與漢族逐漸融合.到隋朝統一黃河流域,從北方遷入中原的少數民族差不多都被漢族融合了,連鮮卑族也最終完成了漢化.當然,在這一時期的民族融合大背景下,必須要提的重要事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建立北魏政權後,為了鞏固統治,發展經濟,增強國力,他順應民族融合的發展趨勢,模仿漢政權建立了封建政治制度,實行了三長制、均田制,改胡姓為漢姓,改胡服為漢服,提倡胡漢聯姻.其中均田制的推行,使北方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有利於少數民族由游牧生活向農耕生活的轉化,對民族融合產生了有力的促進作用.遷都洛陽,更可以直接地接受漢族先進文化,這大大加速了胡漢民族融合.
在南方,自秦漢以來,就有不少華夏或漢族大批進入蠻族區、西南夷及嶺南地區.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漢族為了逃避戰亂和苛重的稅役,或遷往河西隴右,或隨晉室南遷而偏居江左,甚至在傳統的蠻、俚、僚、爨等族聚居區,也能看到他們的蹤跡.與此同時,豫州蠻、荊、雍州蠻向北推移,爨人被征調內地,成為南朝的編戶齊民.通過這種雙向的、對流式的遷徙雜居,以及不間斷的武力征伐、聯姻結盟和左郡左縣的設置等多種渠道,南方地區漢族的夷化和夷族的漢化現象也日漸普遍.
(三)遼宋夏金元時期自五代十國以後,歷史又進入一個大分裂、大混亂之後的大統一的遼宋夏金元時期.這一時期民族融合有兩個主要的特點:一是民族融合先在各民族政權統治區域內進行,亦即主要在邊疆進行.二是在北宋——遼——西夏、南宋——金——西夏對峙、紛爭、沖突與逐步走向統一的過程中,由於民族大遷徙而再次改變民族分別格局,從而促進了一次新的民族大融合,為元的空前統一奠定了基礎.
在宋的北部,遼夏金北族王朝的建立,促進了這一地區的民族融合.
建立遼的契丹源於鮮卑.它是在東滅渤海,頻繁征伐回鶻、新羅、吐蕃、黨項、室韋、沙陀、烏古等民族和不斷向南擴張而逐漸發展起來的.隨著向南發展,遼治下的漢人日益增多,在與中原的沖突和交融之中,縮小了差距,民族融合的最後結果是形成了以漢文化為核心又帶有契丹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的遼文化.
西夏為黨項族所建,而黨項族又是以黨項羌為主體,吸收氐、羌、吐蕃以及西北地區其他民族成分而形成的重要民族,其發展曾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民族融合過程.西夏建國後,勢力迅速擴大,相繼與北宋、遼、金、南宋形成鼎立局面,盛時轄今寧夏、陝北、甘肅西部和內蒙古的一部分,為我國西北部的開發、統一與西北民族融合作出了貢獻.
源於黑水靺鞨,崛起於東北的女真,滅遼亡宋建立了金.金滅遼,承繼了遼文化,直接與漢文化相碰撞.尤其是在南下的過程中,金把大批俘獲的漢人遷往東北,又把大批的女真人遷出故地,散居契丹、漢人地區.這種民族間的遷徙、雜處,促進了民族融合與文化交流.
在宋的南部,吐蕃統治下的青藏高原諸部族,大理國統治下的烏蠻、白蠻等民族,南僚蠻諸族,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彼此間的融合以及與宋的交融.
這一時期,各大政治實體之間,在沖突與紛爭的同時,還通過遣使、朝貢、互市、聯姻等方式進行頻繁交往,進行更為廣泛的經濟文化交流.其結果不僅有大量的少數民族融於漢族,還有不少的漢族融合於少數民族.具體如契丹人在南宋時大批進入中原,至元代中葉已被元朝政府視同於漢人.陶宗儀在《南村輟耕錄》中所列漢人8種就有契丹人,元代後期「契丹」之名便逐漸消失了.女真人的內遷從金太宗至金末,一直沒有停止,特別是金宣宗因受蒙古人的壓迫遷都汴京,內遷的女真人更多,約占女真人總數的一半.他們與漢人錯雜而居,互為婚姻,改用漢姓,提倡儒學,女真人的民族特色已逐漸喪失.元代統治者將女真人、漢人、契丹人同列為第三等級,政治待遇相同,這在客觀上消除了女真人與漢人的民族畛域,促使女真人更加漢化.迨至元末,中原地區的女真人已完全融入漢族中了.

C. 從世界歷史看游牧民族農耕文明的沖突與融合

1、沖突
游牧民族從地理上來看,多在「草原氣候帶」,經濟文化、政治體制內落後。於是,想容入主中原地區,或南遷。
------在中國,就有蒙古人(元朝)入主中原和
滿清入主中原。
2、融合
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或南遷),帶來了民族大融合。促進了經濟文化發展。
--------如,魏晉南北朝時期,匈奴、鮮卑、羯、氏、羌「五胡」南遷,帶來了方凳、胡床等用具;而他們也學到了種植農業。
還有元朝,清朝,就不一一舉例了。

D. 歷史上出現過民族融合,甚至出現了民族消亡的情況

民族融合是兩個對復等的制民族經過長期的共同性增長的基礎上融為一體,民族差別得以最終消失,相互融合成新的民族。遷移雜居互相通婚,各民族互相學習共同發展。也指全世界民族消亡的途徑和方式。指全世界實現大同以後,民族特徵和民族差別逐漸消失,形成為一個沒有民族界限的人類整體的歷史過程。

E. 歷史上三次民族融合

位於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是華夏文明的搖籃和發祥地,華夏族在這里肇興,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漢族在中原地區形成,有眾多的少數民族從東北、西北進入中原地區並建立了政權,後來又因融合入漢族而消失於史乘之中。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既有刀光劍影、桴鼓相攻的一面;也有經濟文化交流,互通婚姻,最後融合為一體的時期。可以說,研究中原地區歷史上的民族融合與同化,是了解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與同化的一個窗口。中原地區實際上是一個以漢族為核心的民族熔爐,許多少數民族被中原地區的漢人所融合而成為漢人,從傳說中的炎、黃二帝以迄明清,民族融合同化時間之長,被融合的民族之多,融合情況的多樣、復雜,均非其他地區所能比擬。 一、先秦時期 這一時期是中華民族的孕育時代,也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次大遷徙、大融合的時代。炎、黃二帝是傳說時代的英雄人物,是遠古兩大部落集團的領袖,其活動區域主要是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黃帝打敗炎帝,兩族便進一步融合。鄭州大河村遺址是仰韶文化中晚期遺址,從出土的陶器看,不但有典型的仰韶文化,而且還有東部的大汶口文化及南方的屈家嶺文化的因素,表明這一時期已經實現了中原文化與東夷文化、南方苗蠻文化的融合,華夏民族文化已初露端倪。 夏、商、周三代來源各不相同,夏部族是黃帝後裔,居住在中原地區河洛一帶,公元前2100年前後建立了夏王朝,這標志著我國歷史進入到文明時代,華夏族的名稱也隨之產生。游牧起家的商族本是東夷人,幾經遷徙到達河南東部。最初活動於渭水流域的周族,原是西戎的一支羌人,滅商後勢力擴大到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可以說,中原地區是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史記封禪書》就說:「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夏二里頭文化,偃師商城、商湯的西毫、殷墟、東周的都城洛邑,都在今河南境內。這一時期在中原地區與夏人、殷人、周人錯雜而居的還有蠻、戎、夷、狄等少數民族,如東周都城洛陽附近便有陸渾之戎、伊雒之戎。到了戰國時期,中原地區的一部分少數民族消失於史乘之中,表明他們已與華夏族融合,成了新的華夏族。這個華夏族是由黃河中下游的炎黃集團及部分東夷集團為主體形成的。這其中除了夏人、殷人、周人的血統,還有一部分少數民族的成分,可見華夏族本身便是多民族融合的共同體。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漢族,則是在華夏族的基礎上從漢代開始形成的,它的血統里融合了許多少數民族的血液。漢族的形成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在多元一體的格局中產生了一個強有力的凝聚核心。 夏、商、周三代族別不同、發祥地各異,但都尊奉黃帝為共同祖先。直到魏晉以降,南下建立政權的北方少數民族還尊奉黃帝、夏禹為祖先。盡管考古發現與文獻記載已經證明華夏民族並非來源於一個祖先,而千百年來人們卻一直把炎黃二帝作為中華民族始興與統一的象徵,不管走到哪裡,都自稱是炎黃子孫。這種發端於遠古而歷久彌新的觀念,成為不同地域的人們所共有的民族意識。 二、魏晉南北朝時期 誠如費孝通先生所說,這一時期「是民族大雜居、大融合的一個比較明顯的時期」。歷史上的民族融合往往是伴隨著野蠻民族的征服開始的。北方少數民族紛至沓來,在黃河流域建立了許多政權。大遷徙造成了中原地區胡漢雜居的局面,其中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是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他實行的一系列改革鮮卑舊俗的措施,目的在於鞏固北魏政權,但在客觀上卻促進了鮮卑族同中原漢族的融合,鮮卑族的優秀文化也被中原漢族文化所吸收,如他們管理畜牧業的技能便在中原地區得到了廣泛傳播。民族融合是一個互相滲透的過程,少數民族的漢化與主體民族的胡化往往同時進行。從三國、兩晉至南北朝的三個半世紀中,進入中原的一批少數民族社會發展已基本上與漢族相一致,經濟、文化、語言、服飾、姓氏、習俗乃至宗教信仰上的差異逐漸消除,經過雜居與通婚,血統上二者也融為一體了。至北魏後期,匈奴、羯、氐、羌等少數民族已不見於史冊,柔然、吐谷渾、敕勒等也與漢族逐漸融合,洎至隋朝統一黃河流域,從北方遷入中原的少數民族差不多都被漢族融化了,連鮮卑族也最終完成了漢化。河南浚縣等地尚有匈奴赫連氏的後裔,但除了姓氏外,已沒有匈奴族的任何特徵了。 三、唐五代時期 這一時期,又有許多少數民族被中原地區的漢人融合,成為漢族。唐代洛陽是北方交換的中心,「商胡販客,日奔塞下」,西北方的少數民族及中亞、日本、朝鮮半島的外國人長住洛陽,多種民族文化的融匯交合,使唐代成為中華文化發展的一個高峰。五代時期中原地區先後建立了後梁、後唐、後漢、後晉、後周5個王朝,其中的後唐、後漢、後晉分別是沙陀人李存(上曰下助)、劉知遠、石敬瑭建立的,沙陀源於突厥。李存 攻陷梁都開封,在洛陽建立後唐,標志著沙陀突厥勢力正式登上了中原地區的政治舞台,從而使西北和東北的大批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這3個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都是仿照中原地區的傳統模式建立起來的,由沙陀人與漢族上層貴族聯合統治,軍隊也是如此。婚姻上沒有禁忌,沙陀皇帝的後妃多為漢族,百姓間漢族與少數民族的通婚就更為普遍,再加上五代時盛行的義養風氣,沙陀皇帝往往選拔漢人中驍勇善戰者為假子、義兒,結成政治集團,這在客觀上加速了各民族間的融合。 四、宋遼金元時期 長達4個多世紀的宋遼金元時期是中原地區民族融合的又一重要時期,河南省的蒙古、維、回族以及女真、契丹、西夏人就是在這一時期進入的。 北宋與遼、金、西夏諸國並存,使軺相接,絡繹於途,不少契丹、女真、西夏人來到了開封。其它的少數民族,「至於羌氐(上棘下人)翟,儋耳雕腳,獸居鳥語之國,皆望日而趨,累載而至。」(周邦彥《汴都賦》)許多人後來定居於中原。契丹人大批進入中原是在金國滅亡北宋以後,金國統治者「慮中州懷二三之意,始置屯田軍,非止女真,契丹、奚家亦有之。自本部徙居中土,與百姓雜處,計其戶口給以官田,使自播種,以充口食。」(《大金國志屯田》)至元代中葉,契丹人已被元朝政府視同於漢人,陶宗儀在《南封輟耕錄》中所列漢人8種就有契丹人,元代後期「契丹」之名便逐漸消失了。女真人的內遷從金太宗至金末,一直沒有停止,特別是金宣宗因受蒙古人的壓迫遷都汴京,內遷的女真人更多,約占女真人總數的一半。他們與漢人錯雜而居,互為婚姻,改用漢姓,提倡儒學,女真人的民族特色已逐漸喪失。元代統治者將女真人、漢人、契丹人同列為第三等級,政治待遇相同,這在客觀上消除了女真人與漢人的民族畛域,促使女真人更加漢化。迨至元末,中原地區的女真人已完全融入漢族中了。 蒙古人、色目人是因戍守而進入中原的。元朝統一全國後,因幅員遼闊,需屯兵駐守,便「以蒙古、探馬赤軍鎮戍河洛、山東,據天下腹心」,這項措施使得大批蒙古、色目軍士離開故土,遷入中原各地,駐戍之兵,皆錯居民間,「與民雜耕,橫亘中原」。元朝統治者本想對漢人、南人實行軍事監視,不料卻導致了他們的漢化,河南濮陽的西夏遺民在家譜中說:「時北方人初至,猶射獵為俗,後漸知耕墾、播殖如華人。」前至元年間,全國農業地區普遍成立「社」,政府命蒙古、探馬赤軍人一體入社,勸課農桑,他們入社後與漢人關系更為密切,甚至互相通婚。至元末明初,經過長期的雜居交往,蒙古人與維、回、西夏遺民等色目人與漢人已達到了相忘相化,不易識別的程度。朱元璋即位伊始,便下詔禁止胡服、胡姓、胡語,留在中原的蒙古、維、回、西夏遺民為避免歧視多改漢姓。改姓這一舉動不同程度地加速著新的民族同化,許多少數民族變成了漢人,擴大了漢族的外延。 中原地區歷史上民族融合的事實證明:少數民族對中原地區發達的經濟、文化的認同是形成中華民族凝聚力的至關重要的因素。漢族理所當然地成為凝聚力的核心,也證明了馬克思「野蠻的征服者總是被那些他們所征服的民族的較高文明所征服」的論斷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F. 世界各民族歷史逐漸融合為一部統一的人類歷史始於....

應該選A,因為新航路開辟後,歐洲與亞、非、美各大洲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起來。

G. 近500年來,世界各民族的歷史是如何逐漸融合為一部統一的人類歷史的

這個太復雜了
去看書吧
能回答的好的 也基本上是把整本書丟在這里
建議你去看看《世界通史》
在史書裡面,這已經算很薄了
可以給你一個大概的輪廓
你自己去想一想 就會有答案了

閱讀全文

與世界歷史上民族融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