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歷史上最早什麼時候提到日本大概是什麼朝代
早在《後漢書》中就有關於漢光武帝劉秀賜予倭國使者金印的記載。
《三國志》稱為邪馬台國
㈡ 歷史上是哪個中國人去日本傳文化有沒有
鑒真(688年-763年6月25日),唐朝僧人,俗姓淳於,廣陵江陽(今江蘇揚州)人,律宗南山專宗傳人,也是日本佛教屬南山律宗的開山祖師,著名醫學家。曾擔任揚州大明寺主持,應日本留學僧請求先後六次東渡,弘傳佛法,促進了文化的傳播與交流。
763年(廣德元年)6月25日,鑒真在唐招提寺圓寂,終年76歲。日本人民稱鑒真為"天平之甍",意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時代文化的屋脊(比喻高峰、最高成就)。
在佛教建築、雕塑等方面,他也頗多建樹。據《唐大和上東征傳》記載,鑒真後歸淮南,教授戒律,每於"講授之間,造立寺舍,……造佛菩薩像,其數無量"。在醫葯學方面,博達多能,品鑒極精,曾主持過大雲寺的悲田院,為人治病,親自為病者煎調葯物,醫道甚高。
㈢ 中國在那幾個朝代攻打過日本
中國古代主動攻打日本只有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最終以元軍失利告終。
一、元日戰爭介紹:
元日戰爭是元朝皇帝忽必烈與屬國高麗在1274年和1281年兩次派軍攻打日本而引發的戰爭;這兩次侵略在日本合稱「元寇」或「蒙古襲來」。
依當時的日本年號稱抵禦元軍第一次進攻的戰事為「文永之役」,第二次為「弘安之役」。鐮倉、室町時代呼稱(蒙古襲來、異賊襲來、蒙古合戰、異國合戰)亦有用凶徒稱呼之,江戶時代大日本史稱為元寇。這兩次入侵也以北九州為主要戰場。
由於元日戰爭在阻止蒙古帝國和元朝擴張上所發揮的作用,使得它們在很多小說中都被提及,並且神風這個詞也是由此而生的。
(3)歷史中國到日本擴展閱讀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
120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統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國後開始對外擴張,先後攻滅西遼、西夏、花剌子模、東夏、金等國。蒙哥汗去世後,引發了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的汗位之爭,促使大蒙古國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統」。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次年遷都燕京,稱大都 。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軍在崖山海戰消滅南宋,結束了長期的戰亂局面。 之後元朝持續對外擴張,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東南亞諸國時屢遭失利,如元日戰爭、元越戰爭、元緬戰爭、元爪戰爭等。元中期政變頻繁,政治始終未上正軌。後期政治腐敗,權臣干政,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日益加劇,導致元末農民起義。 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隨後北伐驅逐元廷攻佔北京。此後元廷退居漠北,史稱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奪政權建立韃靼,北元滅亡。
戰爭結果:
抵禦元軍入侵的防禦工事的遺址,位於日本九州福岡縣福岡市博多區筥松。這個遺址本來在海岸邊,但現已離開海岸很遠。
忽必烈於1286年試圖再次入侵日本,但因同時在南方發動的對越南陳朝的進攻受挫造成國力匱乏而作罷。日本方面,為了對付元軍入侵而進行的全國范圍的改編使得其經濟和軍事都處於重壓之下,並且整個國家的資源使用已經到了極限。
元軍入侵也使得日本幕府找到了繼續統治國家的借口而不是將權力交給天皇。他們之後一段時間繼續加強九州的防務,那裡的許多軍事設施很多年後還有效。由於戰後受貨幣經濟影響,幕府無法恩賞抗元官兵,加劇了國內矛盾。1333年,鐮倉幕府滅亡。
盡管不是得到普遍承認,但許多學者仍認為侵略事件雙方的兵力比傳統觀點認為的要少得多。還認為日本方面能夠在沒有「神風」的幫助下有效地擊退入侵者。
㈣ 歷史上有中國侵略過日本嗎
有,忽必烈曾經兩次攻打日本。
蒙古軍南下,南宋滅亡,蒙古大汗忽必烈打算叫日本內自己主動投降向其稱臣容。可是這時日本人把入主中原的蒙古人視為北方蠻夷不予理睬,忽必烈那受得了這種氣馬上決定率軍攻打日本讓日本人嘗嘗蒙古鐵騎的厲害。但是從事實的角度來看蒙古軍隊只善於陸戰,對於要將幾十萬軍隊用船運到日本島上還是第一次。然而蒙古軍失敗了,在運輸船還沒到達日本島附近的時候就被突然颳起的海風葬送在太平洋海底。第一次的重創讓忽必烈下定決心與日本人談判就派去了使臣向日本人拋去了橄欖枝,可使臣到了日本還沒來得及表示就被拿去斬了首,可見日本當權根本沒把蒙古放在眼裡。
就這樣忽必烈氣極之下發動了第二次的征日戰爭,遺憾的是也是遭遇台風蒙軍全軍覆沒。第三次的征日戰爭規模都超過前兩次,由兩支部隊分別從東北和江浙一帶出發浩浩盪盪向日本開去。這次雖登上了岸取得了初步勝利可還是沒能逃過自然災害的噩運,蒙軍再次全軍覆沒。
明朝朱元璋曾經讓日本臣服,但是被日本拒絕。朱元璋氣急敗壞,也曾想要攻打日本。但是基於元朝兩次進攻,均失敗收場。於是放棄了這項計劃,並且把日本列入 永不征討之國。
㈤ 中國與日本的歷史淵源
中國與日本的歷史淵源有:
文化方面、政治思想方面、軍事方面。
㈥ 歷史上是哪個中國人去日本傳文化
鑒真東渡
在6次東渡日本中,鑒真等人遇到許多挫折,第一次東渡前,將和鑒真同行的徒弟跟一個和尚開玩笑,結果那個和尚惱羞成怒,誣告鑒真一行造船是與海盜勾結。地方官員聞訊大驚,派人拘禁了所有僧眾,首次東渡因此未能成行。其後接連失敗,第五次東渡最為悲壯。那一年鑒真已經60歲了,船隊從揚州出發,剛過狼山(今江蘇南通)附近,就遇到狂風巨浪,在一個小島避風。一個月後再次起航,走到舟山群島時,又遇大浪。第三次起航時,風浪更大,向南漂流了14天,靠吃生米、飲海水度日,最後抵達海南島南部靠岸。歸途中,鑒真因長途跋涉,過度操勞,不幸身染重病,雙目失明。 鑒真最後一次東渡也並非一帆風順。正當船隊揚帆起航時,一隻野雞忽然落在一艘船的船頭。鑒真認為江灘蘆葦叢生,船隊驚飛野雞不足為怪,而日本遣唐使卻認為不是吉兆,於是船隊調頭返回,第二天才重新起航,歷盡艱險到達日本。 鑒真帶去很多佛經和醫書到日本。他主持重要佛教儀式,系統講授佛經,成為誒本佛學界的一代宗師。他指導日本醫生鑒定葯物,傳播唐朝的建築技術和雕塑藝術,設計和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這座以唐代結構佛殿為藍本建造的寺廟是世界的一顆明珠,保存至今。鑒真死後,其弟子為他製作的坐像。至今仍供奉在寺中,被定為「國寶」。
㈦ 歷史上中國有沒有主動攻打過日本
歷史只有忽必烈代表中國元朝派兵登陸日本攻打過兩次日本,但都沒有成功。
元朝曾兩次攻打日本,戰爭分別發動於1274年和1281年。第一次發動戰爭時,南宋朝廷仍然存在,元朝為了讓當時統治日本的鐮倉幕府與南宋切割。
幾次派人前往勸誡,但皆無收獲,在這種大局勢之下,元朝不得不發動大軍征剿日本,不過是以失敗告終。
(7)歷史中國到日本擴展閱讀:
第一次東征日本的起因是在1274年,當時日本不臣服於元朝,所以就派元軍開始征戰日本,在同年的十一月,元軍從高麗合浦出發,而後進入馬島。
軍隊浩浩盪盪的進入了馬島,在這次戰斗中,元軍將日本軍隊全員殲滅,軍隊在佔領了海岸松林之後,讓士兵埋伏在海岸的兩邊,通過這樣的方式夾擊日軍,所以日軍慘敗。
就在這天夜裡,元軍擔心日軍會在夜間偷襲,所以就命令士兵們回到船上休息,晚上海上突然狂風大起,元軍的船隻也被大量掀翻,據統計,官兵有一萬多人喪生,而這次征戰也以失敗告終。
緊接著元軍進行了第二次的東征日本行動,這次行動是在1281年,元軍這次調集了官兵十萬餘人,而在作戰期間,因為日軍已經埋伏在海岸邊做埋伏,所以也傷亡慘重。
這次戰爭一共持續了一個多月難分勝負,而後元軍駛向了鷹島,並在這里和日軍水軍部隊展開廝殺。後來元軍在海上休息的時候又颳起了台風,士兵也大量傷亡,最終元軍只能馬上撤離回國。
忽必烈於1286年試圖再次入侵日本,但因同時在南方發動的對越南陳朝的進攻受挫造成國力匱乏而作罷,元日戰爭徹底結束。
㈧ 歷史上為什麼中國肯傳文化到日本,
因為在隋唐時日本對中國恭恭敬敬,而中國也沒將它放在眼裡,所以就任其「交流」了。還有,雖然當時日本文化並不如中國發達,但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㈨ 歷史上有中國侵略過日本嗎
嚴格意義上來說沒有 元朝時蒙古曾經要侵略日本 只不過戰船最後被一陣風刮的船全沉了 全軍覆沒 後日本為了紀念這一陣風 才有了後面的神風敢死隊這一說。這次戰爭被稱為文永之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