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戰爭

中國歷史戰爭

發布時間:2021-02-02 02:03:56

中國歷史上的戰爭

原始時期戰爭年表
(約前30世紀—前22世紀)

約公元前30世紀 神農氏攻斧燧氏之戰
約公元26世紀 黃帝征服中原各族之戰
約公元前26世紀 阪泉之戰
約公元前26世紀 涿鹿之戰
約公元前25世紀 顓頊與共工之戰
約公元前24世紀 帝嚳攻共工之戰
約公元前23世紀 堯攻驩兜丹水之戰
約公元前22世紀 舜攻三苗之戰
約公元前22世紀 禹攻共工之戰
約公元前22世紀 禹攻三苗之戰

夏商時期戰爭年表
(約前21世紀—前1057年)

相傳帝禹時期(約公元前21世紀) 夏禹攻有扈氏甘之戰
夏王啟時期(約公元前21世紀) 夏啟攻益之戰
夏王啟時期(約公元前21世紀) 甘之戰
夏王啟時期(約公元前21世紀) 夏啟攻河西之戰
夏王仲康時期(約公元前20世紀) 夏胤攻羲氏和氏之戰
夏王相時期(約公元前20世紀) 夏相攻東夷之戰
夏王少康時期(約公元前19世紀) 夏少康復國之戰
夏王相時期(約公元前20世紀中後期) 澆滅相之戰
夏王少康時期(約公元前19世紀後期) 夏少康滅澆之戰
夏王少康時期(約公元前19世紀後期) 夏季杼滅豷之戰
夏王少康時期(約公元前19世紀後期) 夏伯靡滅寒浞之戰
夏王少康時期(約公元前19世紀後期) 夏季杼攻東夷之戰
夏王槐時期(約公元前18世紀) 洛伯與河伯之戰
夏王芒時期(約公元前17世紀) 商上甲微滅有易氏之戰
夏王不降時期(約公元前17世紀) 夏不降攻九苑之戰
夏王桀時期(約公元前16世紀) 夏桀攻有施氏之戰
夏王桀時期(約公元前16世紀) 夏桀攻有緡氏之戰
夏商之際(約公元前16世紀) 商滅夏的戰爭
夏商之際(約公元前16世紀) 商湯滅葛之戰
夏商之際(約公元前16世紀) 商湯滅韋顧之戰
夏商之際(約公元前16世紀) 商湯滅昆吾之戰
夏商之際(約公元前16世紀) 鳴條之戰
商王中丁時期(約公元前16世紀) 商中丁攻藍夷之戰
商王河亶甲時期(約公元前14世紀) 商河亶甲攻藍夷班方之戰
商王陽甲時期(約公元前14世紀末) 商陽甲西征之戰
商王武丁前期(約公元前13世紀) 商武丁攻周邊各國的戰爭
商王武丁前期(約公元前13世紀) 商武丁攻甫之戰
商王武丁前期(約公元前13世紀) 商武丁攻沚之戰
商王武丁前期(約公元前13世紀) 商武丁攻周之戰
商王武丁前期(約公元前13世紀) 商武丁攻巴方之戰
商王武丁前期(約公元前13世紀) 商武丁攻下危之戰
商王武丁前期(約公元前13世紀) 商武丁攻?方之戰
商王武丁前期(約公元前13世紀) 武丁攻宙方之戰
商王武丁前期(約公元前13世紀) 商攻?方之戰
商王武丁前期(約公元前13世紀) ??化攻?之戰
商王武丁前期(約公元前13世紀) 雀攻?之戰
商王武丁前期(約公元前13世紀) 商武丁攻缶之戰
商王武丁前期(約公元前13世紀) 子方攻基攻缶之戰
商王武丁前期(約公元前13世紀) 商武丁攻亘方之戰
商王武丁前期(約公元前13世紀) 商武丁攻?之戰
商王武丁前期(約公元前13世紀) 商武丁攻荊楚之戰
商王武丁前期(約公元前13世紀) 商武丁攻歸、佣之戰
商王武丁前期(約公元前13世紀) 商武丁攻?方之戰
商王武丁前期(約公元前13世紀) 商武丁攻?方之戰
商王武丁前期(約公元前13世紀) 商武丁攻虎方之戰
商王武丁時期(約公元前13世紀) 商武丁對西北游牧民族的戰爭
商王武丁時期(約公元前13世紀) 商武丁攻土之戰
商王武丁時期(約公元前13世紀) 商武丁攻?方之戰
商王武丁時期(約公元前13世紀) 商武丁攻方之戰
商王武丁時期(約公元前13世紀) 商武丁攻洋方之戰
商王武丁時期(約公元前13世紀) 商武丁攻羌方之戰
商王武丁時期(約公元前13世紀) 商武丁攻北羌之戰
商王武丁時期(約公元前13世紀) 商武丁攻?方之戰
商王武丁時期(約公元前13世紀) 商武丁攻?方之戰
商王武丁時期(約公元前13世紀) 商武丁攻龍方之戰
商王武丁時期(約公元前13世紀) 商震攻鬼方之戰
商王武丁時期(約公元前13世紀) 商武丁攻人方之戰
商王廩辛、康丁時期(約公元前12世紀) 廩辛、康丁攻危方之戰
商王廩辛、康丁時期(約公元前12世紀) 廩辛、康丁抗擊羌方之戰
商王武乙時期(約公元前12世紀) 商武乙攻召方之戰
商王武乙時期(約公元前12世紀) 商武乙攻人方之戰
商王武乙時期(約公元前12世紀) 周季歷攻西落鬼戎之戰
商王武乙二十四年(約公元前12世紀) 周季歷滅程之戰
商王文丁時期(約公元前12世紀) 周季歷攻燕京戎之戰
商王文丁時期(約公元前12世紀) 周季歷攻余無戎之戰
商王文丁時期(約公元前12世紀) 周季歷攻始呼戎之戰
商王文丁時期(約公元前12世紀) 周季歷攻翳徒戎之戰
商王帝乙時期(約公元前12世紀) 周文王攻商之戰
商王帝乙時期(約公元前11世紀) 商帝乙攻人方之戰
商王帝乙時期(約公元前11世紀) 商帝乙帝辛攻盂方之戰
商王帝辛時期(約公元前11世紀) 商帝辛攻東夷之戰
商代末年(約前12世紀末至前11世紀初) 周滅商的戰爭
商王帝辛時期(約公元前11世紀) 周文王攻犬戎之戰
商王帝辛三十二年(約公元前11世紀) 周文王滅密須之戰
商王帝辛三十四年(約公元前11世紀) 周文王攻耆之戰
商王帝辛三十四年(約公元前11世紀) 周文王滅邗之戰
商王帝辛時期(約公元前11世紀) 周滅崇之戰
商代末年(約公元前11世紀) 牧野之戰

西周時期戰爭年表
(約前11世紀—前771年)

西周初年(約公元前11世紀) 周公東征
西周初年(約公元前11世紀) 周公滅武庚之戰
西周初年(約公元前11世紀) 周公平管蔡之戰
西周初年(約公元前11世紀) 周公攻東國之戰
周成王時期(約公元前11世紀) 周成王攻錄國之戰
周康王二十五年(約公元前11世紀) 周康王攻鬼方之戰
周昭王十六年(約公元前10世紀) 周昭王攻荊楚之戰
周昭王十六年(約公元前10世紀) 周昭王攻東夷之戰
周穆王十二年(約公元前10世紀) 周穆王攻犬戎之戰
周穆王十七年(約公元前10世紀) 周穆王攻徐之戰
周穆王三十七年(約公元前10世紀) 周穆王攻群舒之戰
周共王元年(約公元前10世紀) 周共王滅密之戰
周孝王元年(約公元前9世紀) 周孝王攻西戎之戰
周懿王時期(約公元前9世紀) 周懿王攻犬戎之戰
周夷王十七年(約公元前9世紀) 周夷王攻太原戎之戰
周厲王時期(約公元前9世紀) 武公攻玁狁之戰
周厲王時期(約公元前9世紀中) 周厲王攻戎之戰
周厲王時期(約公元前9世紀中) 周厲王與淮夷之戰
周厲王十七年(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 周國人爆動
周共和二年(公元前840年) 周抗玁允荊蠻之戰
周宣王五年至三十九年(公元前823—前789年) 周宣王對周邊各族之戰
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 周宣王攻玁狁之戰
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 周宣王攻楚荊之戰
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2年) 周宣王攻戎之戰
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2年) 周宣王東征
周宣王二十二年至三十八年(公元前805—前790年) 晉穆侯攻戎之戰
周宣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97年) 周宣王攻太原戎之戰
周宣王三十二年(公元前796年) 周攻魯之戰
周宣王三十六年(公元前792年) 周宣王攻條奔戎之戰
周宣王三十八年(公元前790年) 晉攻北戎之戰
周宣王三十八年(公元前790年) 戎攻姜之戰
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 千畝之戰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 周子多父攻鄶之戰
周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 周攻六濟戎之戰
周幽王五年(公元前777年) 秦攻戎之戰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周之戰

春秋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
公元前707年鄭庄公擊敗周桓王,成為春秋早期中原的小霸
公元前683年 齊桓公即位,以管仲為相
公元前656年 齊桓公率齊、魯、宋、陳、衛、曹、鄭、許八國軍隊,兵臨楚國,與之定盟於召陵,取得霸主地位
公元前651年 齊桓公大會諸侯於葵丘,周王使者在盟會上,正式承認桓公的霸主地位
公元前638年 宋襄公欲繼齊稱霸中原,與楚戰於泓水,結果宋軍大敗,霸業未成
公元前636年 晉公子重耳即位,稱晉文公
公元前632年 晉軍在城濮大敗楚軍,戰後,文公大會諸侯於踐土,成為中原的霸主
公元前627年 晉秦餚之戰,秦軍全軍覆沒,轉而向西發展成為西方的霸主
公元前598年 楚晉戰於邲,晉軍大敗,楚莊王飲馬黃河,雄視北方
公元前594年 楚圍宋,晉不敢出兵,楚莊王成為中原霸主
公元前579年 第一次弭兵
公元前577年 孔子生
公元前546年 第二次弭兵,晉楚平分霸權
公元前506年 吳王以孫武為將,伐楚,攻入郢都,楚國失去霸主地位
公元前494年 吳王大敗越國,攻入越都會稽,勾踐向吳求和
公元前490年 田乞發動政變,操縱齊國軍政大權
公元前482年 吳王大會諸侯於黃池,奪得霸主地位
公元前479年 孔子亡
公元前473年 越滅亡吳國,大會諸侯於徐州,成為東南霸主

戰國時期戰爭年表(簡)

周定王十四年至十六年(公元前455—前453年) 晉陽之戰
周威烈王七年至十八年(公元前419—前408年) 魏攻秦河西之戰
周威烈王十八年至二十年(公元前408—前406年) 魏滅中山之戰
周赧王八年至十九年(公元前397—前296年) 趙攻中山之戰
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 陰晉之戰
周烈王七年(公元前369年) 濁澤之戰
周顯王三年至四十七年(公元前366年—前322年) 秦收復河西之戰
周顯王十五年至十六年(公元前354—前353年) 桂陵之戰
周顯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 馬陵之戰
周慎靚王三年至秦王政六年(公元前318—前241年) 合縱攻秦之戰
周慎靚王三年(公元前318年) 函谷關之戰
周慎靚王五年(公元前316年) 秦滅巴蜀之戰
周赧王三年(公元前312年) 秦楚丹陽、蘭田之戰
周赧王七年(公元前308年) 宜陽之戰
周赧王十四年(公元前301年) 垂沙之戰
周赧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93年) 伊闕之戰
周赧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73年) 華陽之戰
周赧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 長平之戰
周赧王五十六年至五十八年(公元前259—前257年) 邯鄲之戰
趙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 鄗代之戰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 燕攻齊之戰
周赧王三十年(公元前284年) 濟西之戰
周赧王三十一年至三十六年(公元前284—前279年) 即墨之戰
周赧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80年) 黔中之戰
周赧王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公元前279—前278年) 鄢郢之戰
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 閼與之戰
周赧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64年) 陘城之戰
魏安厘王三十年(公元前247年) 河外之戰
趙悼襄王元年(公元前244年) 趙破匈奴之戰
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 蕞之戰
秦王政十一年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36—前221年) 秦滅六國的戰爭
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 肥之戰
秦王政十五年(公元前232年) 番吾之戰
秦王政十六年至十七年(公元前231—前230年) 秦滅韓之戰
秦王政十八年至二十五年(公元前229—前222年) 秦滅趙之戰
秦王政二十年至二十五年(公元前227—前222年) 秦滅燕之戰
秦王政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公元前226—223年) 秦滅楚之戰
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 秦滅魏之戰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秦滅齊之戰

秦朝時期戰爭年表(簡)

秦始皇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公元前214年—前213年) 秦蒙恬攻匈奴之戰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至二年十二月 陳勝、吳廣農民起義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九月 戲之戰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三月至三年九月 項羽、劉邦滅秦之戰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二月 巨鹿之戰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七月(秦制,十月為歲首) 漳污之戰

西漢時期戰爭年表(簡)

漢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五年(前202年)十二月 楚漢戰爭
漢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二年六月 劉邦還定三秦之戰
漢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 陳倉之戰
漢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 彭城之戰
漢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至四年八月 成皋之戰
漢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八月至四年十一月 韓信破代、趙、燕、齊之戰
漢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八月 安邑之戰
漢高帝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 井陘之戰
漢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十一月 濰水之戰
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 )十二月 垓下之戰
漢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至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 西漢與匈奴的戰爭
漢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十月 白登之戰
漢高後八年(公元前180年)九月 漢平諸呂之亂
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 漢平七國之亂
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二月 下邑之戰
漢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 上郡之戰
漢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 馬邑之戰
漢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 河南之戰
漢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至六年 漠南之戰
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 河西之戰
漢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 漠北之戰
漢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至元鼎六年冬 漢平南越之戰
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秋至元封元年(前110年)冬 漢平東越之戰
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十月 漢平西羌之戰
漢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 漢攻大宛之戰
漢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 浚稽山之戰
漢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三月 燕然山之戰
漢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四月至十一月 趙充國平西羌之戰
漢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 陳湯滅郅支單於之戰
新莽天鳳四年(17年)至更始三年(漢建武元年,25年)九月 綠林起義
新莽天風五年(18年)至東漢建武三年(27年)正月 赤眉起義
新莽地皇三年(22年)十月 成昌之戰
新莽地皇四年(漢更始元年,23年)六月 昆陽之戰
東漢建武二年(26年)九月 杜陵之戰
東漢建武三年(27年)正月 湖縣之戰
東漢建武三年(27年)閏正月 崤底之戰
東漢建武三年(27年)閏正月 宜陽之戰

東漢時期戰爭年表(簡)

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元年,23年)十月至東漢建武二年(26年) 劉秀統一河北之戰
漢更始二年(24年)冬至東漢建武三年(27年)三月 劉秀攻關中、洛陽之戰
東漢建武元年(25年)十月至十二年十一月 東漢統一戰爭
東漢建武二年(26年)三月至六年正月 東漢統一關東之戰
東漢建武二年(26年)春 漳水之戰
東漢建武二年(26年)四月至三年七月 睢陽之戰
東漢建武三年(27年)七月至五年六月 黎丘之戰
東漢建武五年(29年)十月 祝阿、臨淄之戰
東漢建武六年(30年)四月至建武十年十月 東漢平隴西之戰
東漢建武六年(30年)至東漢末(公元185年) 東漢與羌的戰爭
東漢建武八年(32年) 天水之戰
東漢建武九年(33年)至延熹元年(158年) 東漢與匈奴的戰爭
東漢建武十一年(35年)春至十二年十一月 東漢滅蜀之戰
東漢建武十一年(35年)三月至十月 東漢攻公孫述之戰
東漢建武十一年(35年)十二月至十二年十一月 廣都、成都之戰
東漢建武十八年(42年)三月至十九年春 馬援征嶺南之戰
東漢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至中平三年(186年) 東漢與鮮卑的戰爭
東漢永平十六年(73年)至漢靈帝末年(175年) 東漢與西域各國的戰爭
東漢水平十八年(75年)二月至建初元年(76年)正月 疏勒城之戰
東漢永元元年(89年)六月 稽落山之戰
東漢元初二年(115年) 赤亭之戰
東漢中平元年(184年)至初平三年(192年) 黃巾農民起義
東漢光和七年(184年)四月 長社之戰
東漢中平元年(184年)八月至十月 廣宗之戰
東漢中平元年(184年)十一月 下曲陽之戰

❷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大的戰爭呢

一.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 是我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包圍殲滅戰,此次戰爭雙方投入兵力過百萬。在戰爭中,趙王急於求勝,中了秦國的離間之計,棄用讓秦國頭痛不已的名將廉頗,而啟用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棄用了防守戰略而組織向秦國發起進攻。白起假裝潰敗,誘敵深入,並截斷敵人的退路,將趙軍困在長平使其彈盡糧絕,最後,趙括戰死,四十萬趙軍被秦軍活埋。這一戰,使原本實力極為強大的趙國從此一蹶不振,中原大地再無人能抵擋秦軍的腳步,大大加速了秦國統一天下的進程。

❸ 中國史上八大戰爭

中國史上八大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辛亥革命 、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 、解放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因為這場戰爭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延續,所以也稱「第二次鴉片戰爭」。戰爭中沙俄出兵後以「調停有功」自居,並脅迫清政府割讓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至今,從而成為最大的贏家。
中日甲午戰爭為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甲午戰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得以躋身列強。
八國聯軍的行動,直接造成義和團的消滅,以及京津一帶清軍的潰敗,迫使慈禧太後挾光緒帝逃往陝西西安;最終清廷與包含派兵八國在內的十一國簽訂《辛丑條約》, 賠款最多,簽訂國家最多,並喪失多項主權。影響所及,清帝國內部及遠東(滿洲平原)之權力平衡,亦受重大沖擊,間接導致清廷衰落、俄日沖突升級等變化。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爭,以辛亥革命為新的起點,更加深入、更加大規模地開展起來。不過,由於共和民主並沒有在辛亥革命後得到廣泛的、真正的實施,辛亥革命實際上是「既成功,又失敗了。
北伐戰爭,是由中國國民黨領導下的國民政府以國民革命軍為主力,蔣介石為總司令於1926年至1928年間發動的統一戰爭。 北伐結束後,南京國民政府正式統治全中國,成為中國在國際上唯一代表政權,中國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
解放戰爭是指1945年8月至1950年6月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爭奪領導權,而在中國大陸及海南島進行的內戰,戰爭以共產黨及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勝利而告終。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宣告成立,國民黨敗退台灣。
抗日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是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❹ 中國古代戰爭都有哪些

1、秦始皇滅六國

秦滅六國之戰又稱秦朝統一之戰,指中國戰國末期七大諸侯國之一的秦國進行消滅其它六個諸侯國、完成中國統一的戰爭。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鏟除了丞相呂不韋和長信侯嫪毐集團,開始親政。秦王政在李斯、尉繚等人的協助下制定了「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策略。具體的措施是:籠絡燕齊,穩住魏楚,消滅韓趙;遠交近攻,逐個擊破。

2、秦末農民戰爭

秦末農民戰爭又稱秦末農民起義,是中國大陸對秦朝末年群雄並起的稱謂,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規模的農民大起義。

3、東漢統一戰爭

東漢統一戰爭是指東漢建武元年(25年)十月至建武十二年(36年)十一月光武帝劉秀削平關東、關中、隴右、蜀中等地的割據勢力,再次完成統一全國大業的戰爭。

4、黃巾起義

黃巾起義,是東漢晚期的農民戰爭,也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組織的民變之一,開始於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當時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斗不止、邊疆戰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又因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

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在巨鹿人張角的號令下,紛紛揭竿而起,他們頭扎黃巾,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向官僚地主發動了猛烈攻擊,並對東漢朝廷的統治產生了巨大的沖擊,為平息叛亂,各地擁兵自重,雖最終起義以失敗而告終,但軍閥割據、東漢名存實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終導致三國局面的形成。

5、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發生於公元383年,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方的統一政權前秦向南方東晉發起的侵略吞並的一系列戰役中的決定性戰役,前秦出兵伐晉,於淝水(現今安徽省壽縣的東南方)交戰,最終東晉僅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餘萬前秦軍。

淝水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擁有絕對優勢的前秦敗給了東晉,國家也因此衰敗滅亡,北方各民族紛紛脫離了前秦的統治,分裂為後秦和後燕為主的幾個政權。而東晉則趁此北伐,把邊界線推進到了黃河,並且此後數十年間東晉再無外族侵略。

❺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戰役

1、長勺之戰

長勺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早期的一場經典戰役,雖然沒有武王伐紂的氣勢,也沒有宣王南征的規模,是一次諸侯之間規模不大的戰爭。但它卻在政略、戰略和策略上體現了古代一些可貴的軍事辨證思想,給人以啟迪。

5、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擁有絕對優勢的前秦敗給了東晉,國家也因此衰敗滅亡,北方各民族紛紛脫離了前秦的統治,分裂為後秦和後燕為主的幾個政權。而東晉則趁此北伐,把邊界線推進到了黃河,並且此後數十年間東晉再無外族侵略。

❻ 中國近代歷史上有哪幾次戰爭

. 中英鴉片戰爭(1840年6月-1842年8月)
這場戰爭所以被稱為鴉片戰爭,主要是其起因是由於中國實行禁絕鴉片的政策,並委派林則除為欽差大臣去廣東執行禁煙使命。利益受到損害的英國人開始叫囂戰爭,1840年2月,派出了一支僅有4000人的遠征軍,後雖兵力不斷增加,最多時也僅有20000人。這樣一支「遠征軍」遠涉重洋在完全沒有後方(盡管當時印度是其殖民地)的情況下,想征服一個擁有幾億人口常備軍80萬的國家,幾乎是一種海盜式的投機行為。然而在經歷了所謂的康乾盛世之後的清政府其腐敗程度已不足形容,戰爭開始的時候,朝廷內從皇帝到大臣,幾乎沒人能說清英國在世界上的位置,當然也就無法制定出相應的策略應付這樣一種侵略。面對著擁有堅船利炮的英軍連克廈門、定海、鎮海,繼而又攻陷寧波,外強中乾的道光皇帝在和戰之間幾經搖擺後,終於選擇投降,1942年8月29日,清政府在英國炮艦的威逼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
鴉片戰爭打破了清政府閉關自鎖的國策,自此列強紛至沓來,開始了一百多年內憂外患戰亂頻扔的歷史;同時也打破了中國人長期以來自以為尊的心態,在極度的自尊遭打擊後而變為極度的自卑,從而在當時中國人心中談洋色變。
這場戰爭中值得關注的是林則除通過號召和組織民眾,成功地抵禦了英軍的進攻,另外三元里人民自發組織抗英戰斗,給英軍以沉重打擊。由此可以看出人民蘊藏的反抗侵略的無窮力量。
2.中日甲午戰爭(1894年8月-1895年4月)
中日甲午戰爭的起因是朝鮮。1894年(按中國干支紀年為甲午年)春,朝鮮爆發東學黨農民起義,朝鮮政府請求清政府派兵協助鎮壓,清政府派出了一支2500人的軍隊進駐牙山,根據《中日天津條約》規定(……朝鮮國若有變亂重大事件,中、日兩國或一國要派兵,應先互行文知照……)知照了日本外務省,而意圖吞並朝鮮的日本政府立即派兵入朝,並占據了漢城附近的軍事要地。而此時朝鮮政府與東學黨人達成協議,雙方已休戰,朝鮮政府要求中日兩國軍隊撤回國內。清軍准備撤兵的同時清政府要求日本軍隊撤離朝鮮,然而心懷鬼胎的日本政府不僅不撤兵反而增兵朝鮮,並於7月23日攻佔朝鮮王宮,拘禁國王李熙,成立以李應為首的傀儡政府。7月25日,日本軍隊假借朝鮮政府「授權」,驅逐中國軍隊,開始向中國軍隊進攻。8月1日,中國向日本宣戰,甲午戰爭開始。
電影《甲午風雲》所描繪的海戰是甲午戰爭開始不久的一次中日海軍力量的對抗,事實上此時的日本海軍力量並不比中國北洋水師具有明顯的優勢,雖重創北洋水師,卻未能實現「聚殲清艦於黃海」的計劃。而至二戰時,日本海軍力量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幾乎與美海軍不相上下。
在經歷了海上陸上的幾場戰役失敗後,清政府中主降派戰據上風,於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有名的人物再次出場,與伊藤博文簽署了《馬關條約》,遼東半島、台灣全鳥、澎湖列鳥被割讓;戰爭賠款達2億兩白銀;並要求中國政府不得懲治間諜和漢奸……前面所提日本海軍的發展難道不是用這2億兩白銀中的一部分養壯的嗎?
這場戰爭對中國的影響是巨大的,開始了半個世紀中日兩國侵略與反侵略的糾纏。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前,與中國相似也遭受了西方列強侵略,然而經過明治維新,這個從苦難中發展起來的民族卻把這種苦難轉移給其他國家,尤以朝鮮、中國為甚。由於巨額的戰爭賠款,其綜合國力及軍事實力迅速發展起來,並繼西方列強之後,在進入二十世紀,成為侵略中國的主要國家。1905年在中國東三省,與俄國為強佔中國領土發生戰爭;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強占東北三省;1932年發動一二八上海戰爭;1937年7月7日開始全面的侵華戰爭,已使中華民族反抗外國侵略達到高潮。
反向思考一下:如果中國在甲午戰爭中勝利,其後的歷史會是怎樣的呢?
3.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
這其實算不上一次完全意義的戰爭,只是在某個時間某個點上,一次偶然的事件引發了歷史的變革,在這之後的不久,延續了兩千多年的皇帝退出了歷史舞台。從秦始皇贏政開始到清宣統溥儀止,無論朝代更替,無論外臣宦官專權,皇帝始終是封建政體的主要組成。然而在那一刻由一群下級軍官發動的一場規模不大的戰斗,卻為推翻帝制吹響了號角。這既是清王朝腐朽沒落到極限,也是孫中山數十年致力革命的必然結果。這之後雖有人費盡心機恢復帝制,只不過曇花一現,成為歷史的笑柄。
4.南昌起義(1927年8月1日)、秋收起義(1927年9月9日)
所以不將蔣介石的北伐戰爭列出,是因為在國民黨與共產黨分裂以後北伐戰爭成為新興軍閥與舊軍閥的一場內戰。蔣介石雖在北伐戰爭後形式上統一了中國,但黨內汪精衛分庭抗禮,國內派系林立,張學良盤踞東北;閻錫山坐鎮山西;西北馮玉祥、桂系李白黃;更小的有粵系、滇系……一個四分五裂的中國卻維系著表面上的統一,也繼續著內戰不斷的傳統。
然而南昌起義與秋收起義的領導者不是過去的農民或者小資產階級,而是中國共產黨。
有時候真的很難想像,兩支起義失敗後的只有數千人的隊伍,22年後奪取政權。這其中的曲折、艱苦、磨難、犧牲是何其巨大。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沒有堅韌的意志,如何能在這樣的斗爭中堅持下來。
5.抗日戰爭(1937年-1945年8月)
開始的時間真的沒法定出,不是1937年7月,也不是1931年9月,更不是1894年7月,日本從它開始變得強大就始終不忘侵略中國,即使當權者定出不抵抗政策,蘊藏於民眾之中的抗日情緒卻愈來愈烈,終成燎原之勢。從台灣「願人人戰死而失台,決不願拱手而讓台」到東北的抗日民主聯軍,從一二八上海第十九路軍到七七事變的第29軍,從堅持敵後的共產黨八路軍到下面戰場上浴血的國民黨軍隊,中國與日本半個多世紀的侵略與反侵略的對抗,終以中國的全勝而結束。這場戰爭的勝利也宣布中國人民歷經百年的反帝斗爭的全勝。
可以想像1945年8月中旬的那個夜晚,中國四萬萬五千萬同胞的徹夜狂歡,歌聲、笑聲、哭聲、鞭炮聲交織在一起,渲泄著一種情緒,一種被壓抑了一百年的情緒。

❼ 中國歷史上比較有名的戰爭

1、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是盧溝橋事變後,蔣介石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而在上海採取主動反擊的戰役。

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斗,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餘人,宣布死傷4萬餘人;中國軍隊投入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及148個師和62個旅80餘萬人,自己統計死傷30萬人。

2、上高戰役(上高戰役、錦江作戰、鄱陽掃盪戰、宜春會戰)是抗日戰爭中中方取得全面勝利的一場戰役,被軍委會參謀總長何應欽稱為「抗戰以來最精彩的一戰」。

1941年3月,駐南昌的34師團大賀茂因友鄰第33師團預定要調到華北,要求33師團走前配合自己掃盪周圍的中國軍主力,卻因兩個師團嚴重不配合導致34師團扎進4個中國軍的合圍圈,是為「上高戰役」。中國軍隊統計擊斃日軍大佐聯隊長濱田以下日軍15000餘人,日軍自報傷亡千餘人。

3、南京保衛戰,又稱南京戰役,是中國軍隊在淞滬會戰失利後,為保衛首都南京與日本侵略軍展開的作戰。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日,日軍大本營下達「大陸第8號令」,命令華中方面軍與海軍協同,兵分三路,攻佔南京。蔣介石任命唐生智為首都衛戍部隊司令長官,部署南京保衛戰。因敵我力量對比懸殊,南京各城門先後被日軍攻陷,守軍節節抵抗,犧牲無數。

12日,唐生智奉蔣介石命令,下達守軍撤退令。守軍各部因撤退失序,多數滯留城內,被日軍大量屠殺,損失慘重。

4、太原會戰(1937年9月—11月),是抗戰爆發後,中國第2戰區部隊同日軍華北方面軍在山西省北部、東部和中部地區進行的大規模的戰略性防禦戰役,為中日雙方在華北進行的第一場大規模會戰。太原會戰主要包括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娘子關戰役、太原保衛戰等。

太原會戰歷時2個月,是抗戰初期華北戰場上規模最大、戰斗最激烈、持續時間最長、戰績最顯著的一次會戰。日軍參戰總兵力約合4個半師團共14萬人,傷亡近3萬人。

5、徐州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日雙方在以江蘇省徐州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隴海(寶雞至連雲港)鐵路地區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防禦戰役,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間的台兒庄大戰最為著名,因圍殲日軍一萬餘人,史稱之為台兒庄大捷。

徐州會戰對日軍給予了巨大的打擊,大大遲滯了日軍進攻的腳步,為中方部署武漢會戰贏得了時間。

❽ 中國歷史有幾大戰爭

首先,要確認你問的是近代史還是古代歷史。因為,每個時代都有重要的戰役,成為歷史的轉折點。
所以需要確認想知道的戰役時期。

❾ 中國戰爭歷史順序

1,鴉片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經常稱第一次英中戰爭或「通商戰爭」,是1840年至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戰爭,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閉關鎖國後的清朝逐步落後於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貿中,一直處於貿易順差地位。

為打開中國市場大門,英國政府以此為借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英國國會也通過對華戰爭的撥款案。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懿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

2,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是英國與法國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在華侵略利益、趁中國太平天國運動之際,以亞羅號事件及馬神甫事件為借口,聯手進攻清朝政府的戰爭。

3,甲午中日戰爭中日甲午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

1894年(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爆發,甲午戰爭開始,由於日本蓄謀已久,而清朝倉皇迎戰,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1895年4月17日簽訂了《馬關條約》。

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指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緒二十六年),以當時的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中國的武裝侵略戰爭。

5,北伐戰爭:北伐戰爭,是由中國國民黨領導下的國民政府以國民革命軍為主力,蔣介石為總司令於1926年至1928年間發動的統一戰爭。

1926年7月9日,國民政府成立國民革命軍從廣東起兵,在連克長沙、武漢、南京、上海等地以後,國民政府內部因對中國共產黨的不同態度而一度分裂,汪精衛和蔣介石決裂,北伐陷於停頓。

寧漢合流後,國民革命軍繼續北伐,並在西北的馮玉祥和山西的閻錫山加入下,於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張作霖撤往東北並被日本刺殺於皇姑屯,其子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至此北伐完成,中國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

6,抗日戰爭:抗日戰爭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日本侵華戰爭。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7,解放戰爭:解放戰爭,亦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國共內戰第二階段。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解放軍完成了解放全國大陸和近海島嶼的任務,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第二次國共內戰勝利,統一了中國大陸。

8、對越自衛反擊戰,指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期間在中國和越南之間的戰爭。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便宣稱取得勝利。

隨後解放軍開始對越南北部的基礎設施進行系統毀滅後撤出越南。越南人民軍在中方撤出之後也宣布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

(9)中國歷史戰爭擴展閱讀:

中國近代史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反侵略、反帝是中華民族和外來侵略者的民族矛盾,這構成了中國近代的「半殖民地社會」。在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完成第二次工業革命、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反侵略發展成為反帝。

反封建、求民主是中國人民(包括農民、工人、手工業者、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等的革命階級)和封建主義或勢力(包括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等)的階級矛盾,這構成了中國近代的「半封建社會」。

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是中國近代的主要矛盾,通過斗爭,將民族矛盾化為民族獨立,將階級矛盾化為人民當家做主。由此形成了新中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近代史


❿ 中國歷史的幾大戰爭

第一,二次鴉片戰爭
中法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清朝末年的中日甲午戰爭是中國歷史上一場恥辱的戰爭,戰爭歷時九個月,清朝損失兵力高達六萬人,被俘3000多人,丟失了朝鮮這個重要的戰略盟友,割讓台灣給日本,並使得倭寇勢力滲透入遼東一帶。

這場戰爭的結果大大的刺激了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也正因如此,此後日本制定了以佔領中國為目的的戰爭國策,並做了長期的准備,終於發動了1937——1945年長達八年的侵華戰爭。說這場戰爭改變了中日兩國的相互地位以及中日關系,並導致了兩國從此兵連禍結,恐怕是一點也不過分的。

但是,今天關於甲午戰爭的主要評論,把戰爭失敗的主要原因都歸結到滿清制度的腐敗和與日本裝備的差距上,似乎在開戰以前滿清的失敗就已經成為了必然。

中央電視台十年前拍攝的電視劇《北洋水師》,更將這一觀點深入人心。然而,偶然間,當我知曉了先於此戰300年前發生明朝抗倭援朝的真實情況後,我這一想法開始有了轉變,兩次戰爭發生在同一個地點,面對的是同一個對手日本,戰爭性質同樣是抗擊日本侵略的戰爭。

然而比較滿清甲午中日戰爭的完敗,明朝卻成功的將倭寇驅逐出朝鮮半島,使日本之後200年中乖乖的蜷縮在自己的國土中,不敢越雷池一步。不同的結局發人深思,對比兩場戰爭雙方的實力對比和戰爭過程,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滿清的失敗並不是必然的,我們完全有能力贏得那場戰爭。是滿清統治者和官員的失誤葬送了大好的戰爭形勢,使我們最終輸掉了戰爭。

1、從敵人(日本)方面比較

1592年日本侵朝軍隊的軍力與1893年日本軍隊的軍力相比,有許多相同點和不同點,然而其軍事實力在國際上的地位卻是大相徑庭的。

1592年時期的日本剛剛完成了國內的統一。豐臣秀吉一直很注重軍國主義教育,從執掌大權開始,就將滅亡明朝定為國策,並制定了十年三步走的計劃:第一步,三年之內滅亡朝鮮,第二步,五年之內滅亡明朝,遷都北京,第三步,進軍安南等國,滅亡印度芝那,稱霸世界。今天很多學者都嘲笑此計劃的瘋狂弱智。

但從當時的日本軍力看,他做出這樣的決定還是有一定理由的。國家完成統一,其政權蒸蒸日上,日本軍隊其軍隊總數有三十萬人,且長年參加日本內戰,作戰經驗極其豐富,戰鬥力空前強大,可謂是虎狼之師。從陸軍看,日本陸軍裝備齊全,特別是出於贏得內戰的需要,日本高度重視火器發展,長年從葡萄牙等殖民者處購買火器,其火器的先進程度在某些方面甚至高過了明朝。

根據日本史料記載,侵朝戰爭前日本裝備火器的部隊高達六萬人,占軍隊總是的近十分之一。而日本士兵在豐臣秀吉軍國主義思想的鼓動下,士氣空前高昂。同時,日本的騎兵部隊也相當強大,部隊裝備重甲,防禦能力強大。其軍官也都是日本內戰的餘生,作戰經驗相當豐富,從海軍上看,日本擁有各種類型的戰船多達一千艘,其炮艦仿製葡萄牙戰船,載炮多,火力強大,沖擊力迅速。

從當時的世界看,日本這樣的軍事實力也是令人瞠目結舌的。當時的歐洲還是小國林立,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國家雖然可以在東南亞地區耀武揚威,但其舉國兵力也不過四五萬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雄踞中東,可其全國軍力也就20萬人左右,君士坦叮堡戰役土耳其五十萬大軍多數是各國降兵,真正的土耳其人很少。

到了16世紀土耳其勢力衰落,其軍力也大為削減,遠難與同時代的日本相比。而同時期英國與西班牙進行的「無敵艦隊」與「英帝國艦隊」的大海戰,兩國動用船隻的總數還不及日本發動侵朝戰爭時動用的船隻數量多。阻止土耳其西進的由基督教國家聯合艦隊與土耳其皇家艦隊進行的勒頒多海戰,規模和火力也遠小於中日露粱海戰。因此,說當時的日本是除明朝以外的世界第二軍事強國,恐怕是一點也不過分的。

何況,明朝參戰前,日本已佔領了朝鮮北部大多數戰略要地,地利優勢明顯。明朝若要進攻日本,就必須要進行慘烈的攻堅戰,而這一點,恰恰是日本優勢火器的長處。日本侵朝戰爭開始前,明朝軍隊的最高統帥兵部尚書石星卻力主議和,其擔憂的正是日本軍隊強大的戰鬥力。

而甲午戰爭中的日本卻不可同日而語了。當時的日本經過明治維新,軍事實力已大大增強,但與同時代的歐美國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根據日本首相伊騰博文給天皇的報告看,甲午戰爭前日本可動用的軍力海陸相加不過八萬多人。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戰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