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年代表和時間

中國歷史年代表和時間

發布時間:2021-02-03 03:00:43

中國歷史年代表

中國朝代 順序如下:夏、商、周[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新朝、 玄漢
、東漢、三國時期(魏、蜀、吳)、晉(西晉、東晉)、南北朝[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十國[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 、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宋(北宋、南宋)、遼、西夏、金、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中部分朝代處於同朝並立,如五代十國,魏晉南北朝 等。

(1)夏 公元前2070----1600年 共470年姒啟(夏啟)

(2)商 公元前1600----1046年 共554年子成湯(商湯)

(3)周 公元前1046----256年共790年

(4)西周 公元前1046----771年 共275年姬發(周武王)

(5)東周 公元前770----256年 共515年姬宜臼(周平王)

(6)春秋 公元前770----475年共295年

(7)戰國 公元前475----221年共254年

(8)秦 公元前221----206年 共15年嬴政(秦始皇)

(9)西楚 公元前206----202年 共4年項羽(西楚霸王)

(10)南越 公元前203----111年 共93年趙佗(南越王)

(11)漢 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共426年

(12)西漢 公元前206----公元8年 共214年劉邦(漢高祖)

(13)新 公元9----23年 共13年王莽

(14)更始 公元23----25年 共2年劉玄(更始帝)

(15)東漢 公元25----220年 共196 年劉秀(光武帝)

(16)三國 公元220----280年 共60 年

(17)魏 公元220----265年 共46年曹丕(魏文帝)

(18)蜀 公元221----263年 共43年劉備(漢昭烈帝)

(19)吳 公元222----280年 共59年孫權(吳大帝)

(20)晉 公元265----420年共156年

(21)西晉 公元265----317年 共53年司馬炎(晉武帝)

(22)東晉 公元317----420年 共104年司馬睿(晉元帝)

(23)十六國 公元304----439年共136年

(24)漢.前趙 公元304----329年共25年

(25)漢 公元304----319年 共15年劉淵

(26)前趙 公元319----329年 共10年劉曜

(27)成.漢 公元304----347年共43年

(28)成 公元304----338年 共34年李雄

(29)漢 公元338----347年 共9年李壽

(30)前涼 公元314----376年 共62年張軌

(31)後趙 公元319----350年 共31年石勒

(32)前燕 公元337----370年 共33年慕容皝

(33)前秦 公元351----394年 共43年符洪

(34)後秦 公元384----417年 共33年姚萇

(35)後燕 公元384----409年 共25年慕容垂

(36)西秦 公元385----431年 共46年乞伏國仁

(37)後涼 公元386----403年 共17年呂光

(38)南涼 公元397----414年 共17年禿發烏孤

(39)北涼 公元397----439年 共42年沮渠蒙遜

(40)南燕 公元398----410年 共12年慕容德

(41)西涼 公元400----420年 共20年李暠

(42)夏 公元407----431年 共24年赫連勃勃

(43)北燕 公元409----436年 共27年馮跋

(44)代 公元315----376年 共61年拓跋猗盧

(45)冉魏 公元350----352年 共2年冉閔

(46)西燕 公元384----403年 共19年慕容泓

(47)仇池 公元196----552年 共356年楊騰

(48)翟魏 公元388----392年 共4年翟遼

(49)西蜀 公元405----413年 共8年譙縱

(50)南北朝 公元420----589年共170年

(51)南朝 公元420----589年共170年

(52)宋 公元420----479年 共60年劉裕(宋武帝)

(53)齊 公元479----502年 共24年蕭道成(齊高帝)

(54)粱 公元502----557年 共56年蕭衍(梁武帝)

(55)陳 公元557----589年 共33年陳霸先(陳武帝)

(56)後梁 公元555----587年 共33年蕭詧

(57)北朝 公元386----581年共196年

(58)北魏 公元386----534年 共149年拓跋珪(北魏道武帝)

(59)東魏 公元534----550年 共17年元善見(孝靜帝)

(60)西魏 公元535----556年 共22年元寶炬(文帝)

(61)北齊 公元550----577年 共28年高洋(文宣帝)

(62)北周 公元557----581年 共25年宇文覺(孝閔帝)

(63)隋 公元581----618年 共37年楊堅(隋文帝)

(64)唐 公元618----907年 共290年李淵(唐高祖)

(65)武周 公元684----705年 共21年武曌(武後)

(66)渤海 公元689----公元926年 共237年大祚榮(渤海王)

(67)南詔 公元738----902年 共165年皮羅閣(南詔王)

(68)五代 公元907----960年共54年

(69)後梁 公元907----923年 共17年朱溫(後梁太祖)

(70)後唐 公元923----936年 共14年李存勖(後唐庄宗)

(71)後晉 公元936----946年 共11年石敬瑭(後晉高祖)

(72)後漢 公元947----950年 共4年劉知遠(後漢高祖)

(73)後周 公元951----960年 共10年郭威(後周太祖)

(74)十國 公元892----979年共87年

(75)吳 公元892----937年 共45年楊行密

(76)南唐 公元937----975年 共38年李升

(77)吳越 公元893----978年 共85年錢鏐

(78)楚 公元896----951年 共55年馬殷

(79)閩 公元909----945年 共36年王審知

(80)南漢(越) 公元917----971年 共54年劉龑

(81)前蜀 公元903----925年 共23年王建

(82)後蜀 公元933----965年 共22年孟知祥

(83)荊南(南平) 公元924----963年 共39年高季興

(84)北漢 公元951----979年 共28年劉崇

(85)宋 公元960----1279年共320年

(86)北宋 公元960----1127年 共168年趙匡胤(宋太祖)

(87)南宋 公元1127----1279年 共152年趙構(宋高宗)

(88)契丹.遼 公元907----1211年共305年

(89)契丹 公元907----947年 共41年耶律阿保機(遼太祖)

(90)遼 公元947----1125年 共178年耶律阮(遼世宗)

(91)西遼 公元1124----1211年 共88年耶律大石

(92)金 公元1115----1234年 共120年完顏阿骨打(金太祖)

(93)西夏 公元1038----1227年 共189年李元昊(西夏王)

(94)大理 公元937----1253年 共316年段思平(大理王)

(95)蒙古.元 公元1206----1636年共430年

(96)蒙古 公元1206----1271年 共66年孛兒只斤鐵木真(成吉思汗,元太祖)

(97)元 公元1271----1368年 共98年孛兒只斤忽必烈(元世祖)

(98)北元 公元1371----1636年 共236年孛兒只斤妥懽貼睦爾(元順帝)

(99)明 公元1368----1644年 共276年朱元璋(明太祖)

(100)後金.清 公元1616----1911年共295年

(101)後金 公元1616----1644年 共28年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清太祖)

(102)清 公元1644----1911年 共267年愛新覺羅福臨(清世祖)

(103)太平天國 公元1851----1864年 共13年洪秀全(天王)

(104)中華民國 公元1911----1949年 共38年孫中山

(105)中華人民共和國

⑵ 中國朝代年表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經歷了無數朝代的更替,這些中國歷史朝代你都記得住嗎?用朝代歌的方式方便記憶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的名稱。本專題整理了各個版本的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順口溜完整版,把這個背熟後,媽媽就再也不用擔心你記不信了。導讀(目錄)展開↓中國歷史朝代順序

⑶ 中國歷史年代表口訣

口訣:

民族史,五千年,炎黃帝,是祖先,堯舜禹,古聖賢,夏商周,三代延,春秋戟,戰國劍,秦統一 行郡縣,大漢朝,國盛興,三國分,魏晉勝。

南北朝,又紛爭,隋之後,唐鼎盛。五代史,宋遼金,民族融,元明清。到晚清,國恥疊,鴉片戰,金甌缺,馬關恥,辛丑約,列強凶,喝我血。眾奮起,反宰割,國興亡,人有責。

孫中山,倡共和,廢帝制,載史冊。五四潮,反帝封,南湖船,領航程。抗日寇,眾聯合,終勝利,功顯赫。毛澤東,世敬仰,新中國,立東方。鄧小平,勇開創,施改革,行開放。

中國朝代順序表:

夏、商、周[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漢(西漢、東漢)、三國時期(魏、蜀、吳)、晉(西晉、東晉)、五胡十六國、南北朝[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

隋、唐、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十國[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宋(北宋、南宋)、遼、西夏、金、元、明、清

(3)中國歷史年代表和時間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年代劃分:

中國朝代與世界其他地區不同,「朝」與「朝代」的區別在於」朝」是當時就有的觀念,如孔子說過「丈於朝」,中文所謂的「 朝 」字具有今日含義。在政治上用來引用當政者政權的意思, 有「今朝一家政權治天下 」 的觀念。

因此「朝」類似現在所說的「國家統治政權」(即國家行政管理的政府),而並非等同於現代定義的「國家」(國在中國古代從部落聯盟的氏族土地,商周朝指「諸侯國」,是一種地方政權管理單位)。

「朝代」則是後人方便劃分歷史的稱呼, 「朝代」 理論也都不是近代學者發明的,也是古代官方為了區分某政權的歷史時期所定的既有劃分法則。

最明顯的就是「三國兩晉南北朝」這個「朝代」很明顯不是只一個「朝」,而是由多個不同政權,如晉朝、五胡十六國 、南北朝等「子朝代」組成,而南北朝又分南朝與北朝,南朝的宋、齊、梁、陳則各別都是以「朝」為劃分標准。

⑷ 中國歷朝歷代順序年代表

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

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

周朝: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

玄漢:公元23-25年

東漢:公元25-220年

三國:公元220-280年

晉朝:公元265-420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

十國:公元891-97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

(4)中國歷史年代表和時間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紛繁。每朝的創建者要首辦的事就是確立國號,即朝代名稱,簡稱朝名。

朝代名稱的來源:

大致有五個來由:由部族、部落聯盟的名稱而來,來自創建者原有卦號、爵位;源於創建者原始政權統治的區域;源於宗族關系;寓意吉祥。

夏:據傳禹曾受封於夏伯,因用以稱其政權為「夏」。

另據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說,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後,才稱「夏」,姒少康在綸城(今河南商丘虞城西)中興夏朝,恢復夏朝的統治,史稱「少康中興」。

商:相傳商族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於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後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

湯滅夏後,就以「商」作為國名,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鎮)。後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後,又以「殷」或「殷商」並稱。

周:周人到古公亶父時,遷居於周原(今陝西岐山)。

武王滅殷以後,就以「周」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於鎬(今陝西西安西南),後來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因在鎬的東方,就有「西周」和「東周」的稱號。

秦:據《史記》記載,本為古部落,其首領非子為周孝王養馬有成績,被周孝王賜姓為「嬴」,並賜給了一小塊土地(今甘肅天水縣,另說是隴西谷名)。

後來襄又救周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皇統一六國,始建秦國。

漢: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其封地在漢中。

後劉邦擊敗項羽,統一中國,國號稱「漢」。漢朝前期都長安,後期都洛陽,故從都城上有「西漢」和「東漢」,從時間上有「前漢」和「後漢」之分。

新:王莽所創的朝代(國號)「新」的含義:新的本義是改舊、更新。

西漢後期在天人感應的五德終始學說支配下,社會政治涌動著一種新德代替舊德的思潮,在這樣的背景下,王莽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漢而立新、廢劉而興王」,並最終完成「再受命」的代漢過程。

漢為火德,為赤帝,王莽為土德,自稱是「托於皇初祖考黃帝之後」,依照五行相生之理,土德代火德,意在赤帝傳黃帝,天命授之。

魏:漢獻帝曾封曹操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漢後便稱「魏」。以皇室姓曹,歷史上又稱「曹魏」。曹操謚號魏武帝。

蜀(漢):劉備以四川為活動地區,蜀指四川。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又稱「季漢」。

吳:孫權活動於長江下游一帶,歷史上曾建吳國,曹魏曾封孫權為「吳王」,故史稱「孫吳」;又以地位在東,也稱「東吳」。

晉:司馬昭逼魏帝封他為「晉公」,滅蜀後進爵為晉王。後來他的兒子司馬炎繼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為皇帝,國號「晉」。

隋: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隋文帝後襲用此封爵,稱為「隨朝」。他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為「隋」。

唐: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為「唐國公」,爵位傳至李淵。太原起兵後,李淵稱「唐王」,後廢楊侑建唐朝。

遼:遼原稱「契丹」,契丹是族名,改「遼」是因居於遼河上游之故。

宋:後周恭帝繼位後,命趙匡胤為歸德節度史,歸德軍駐宋州(今河南商丘),趙匡胤為宋州節度使。故陳橋兵變後,發跡在宋州,國號曰「宋」。

西夏:拓拔思恭占據夏州(今陝西橫山縣),建國時以夏州得名,稱「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稱「西夏」。

金:金都城上京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位於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傳其水產金,女真語「金」為「按出虎」。

元:據《元史》記載:「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經》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認為與蒙古人的風俗與圖騰有關,有的認為與佛教有關。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義軍之一,是繼承郭子興而發展起來的,郭子興屬於白蓮教組織。

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藉以鼓舞人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治。所以又稱「光明教」。

白蓮教的首領韓山童稱「明王」(他的兒子韓林兒稱「小明王」),都體現其教義宗旨。

朱元璋不僅曾經信仰白蓮教,而且承認自己是白蓮教起義軍的一支(他曾為小明王左副元帥)。朱元璋取得政權後,國號稱「明」。

清:滿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時建立金國。

明末女真勢力復強,重建金國(後金)。後金為了向外擴展,割斷了同明朝的臣屬關系,清太宗皇太極把「女真」改為「滿州」,把「金」改為「清」。

在宋時女真人受制於契丹人,他代針對「遼」字在契丹語中是

「鐵」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鐵更堅強有力,可以壓倒「遼」。

「金」改「清」的原因,史學家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是皇太極要避免引起尖銳的矛盾。

⑸ 中國歷史悠久,中國歷史年代表是什麼

其實不用什麼表,你記住一首詩就行,
夏商與西周
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
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楚吳
二晉前後沿
南北朝並立
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
皇朝至此完
這首概括了有明確歷史記載所有歷史朝代。
《中國歷史年表》:是按年排列的、記載中國歷史事件的表格。它對了解歷史起著重要的作用。該表記述了中國歷史從原始社會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部落或朝代的變遷。

原始社會
五帝
(僅僅是部落聯盟首領,非真正的帝王)
約前2528年-前2029年(約500年)
黃帝
顓頊
帝嚳



奴隸社會
夏朝 前2070年-前1600年(470年) 禹 偃師二里頭

商朝 前1600年-前1046年(554年) 湯
商丘
洛陽
鄭州
安陽

西周王朝 前1046年-前771年(275年) 周武王(姬發)
西安
洛陽

東周王朝 春秋 前770年 -前221年(549年)
前770年 -前476年(295年)
周平王(姬宜臼) 洛陽

封建社會
戰國 前475年 -前221年(254年)

秦朝
前221年-前207年(15年)

秦始皇嬴政
咸陽、西安

西楚王朝 前206年-前202年(5年)
西楚霸王項羽
徐州

西漢王朝 前202—公元8年11月(210年) 漢高祖劉邦
西安

新朝
公元8年12月-23年10月(16年)
建興帝王莽 西安

玄漢王朝 23年10月-25年(2年) 更始帝劉玄 西安
東漢王朝 25年-220年(195年) 光武帝劉秀
洛陽

三國 魏 220年-280年(60年) 220年-265年(45年) 魏文帝曹丕 洛陽
蜀 221年-263年(42年) 漢昭烈帝劉備 成都
吳 222年-280年(58年) 吳大帝孫權 南京
晉朝 西晉 265—420年 265年-316年(51年) 晉武帝司馬炎
洛陽
西安

東晉 317年-420年(103年) 晉元帝司馬睿
南京

五胡十六國
前趙(漢趙)
成漢
前涼
後趙
前燕
前秦
後秦
後燕
西秦
後涼
南涼
南燕
西涼
胡夏
北燕
北涼
*冉魏
*西燕
*西蜀(後蜀)
304年-439年(135年) (多政權存在) (多政權存在)

南北朝 南朝·宋 420年—589年(169年) 420年-479年(59年) 劉裕 南京
南朝·齊 479年-502年(23年) 蕭道成 南京
南朝·梁 502年-557年(55年) 蕭衍 南京
南朝·陳 557年-589年(32年) 陳霸先 南京
北朝·北魏 386年-534年(148年) 拓跋珪
大同
洛陽

北朝·東魏 534年-550年(16年) 元善見 安陽
北朝·西魏 535年-557年(22年) 元寶炬 西安
北朝·北齊 550年-577年(27年) 高洋 安陽
北朝·北周
557年-581年(24年)
宇文覺 西安

隋朝
581年-619年(38年)
隋文帝(楊堅)
西安
洛陽

唐朝前期
(武周)
唐朝中後期

618年-690年(72年)
690年-705年(15年)
705年-907年(202年)

唐高祖(李淵)
神聖皇帝(武則天)
唐中宗(李顯)

西安
洛陽

五代十國
後梁
後唐
後晉
後漢
後周
前蜀
後蜀
楊吳
南唐
吳越
閩國
馬楚
南漢
南平
北漢
891年-979年(89年)
(多政權存在)
開封
洛陽

宋朝 北宋 960年-1279年(320年) 960年-1127年(167年) 宋太祖(趙匡胤) 開封
南宋 1127年-1279年(152年) 宋高宗(趙構)
杭州

遼朝
(西遼)

916 年-1125年(210年)
1124年-1218年(94年)

耶律阿保機
耶律大石

上京

西夏王朝 1038年-1227年(190年) 李元昊 興慶
金朝 1115年-1234年(120年) 完顏阿骨打
中都
開封

大理國 前大理
後大理 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316年) 地方政權 段思平 雲南大理

(大蒙古國)

(北元)

1206年-1271年(66年)
1271年-1368年(98年)
1368年—1402年(35年)

鐵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元昭宗

大都


(南明)

1368年-1644年(277年)
1644年-1662年(19年)

明太祖朱元璋
(明安宗朱由崧)

南京
北京

(後金)
清前期

1616年-1636年(21年)
1636年-1840年(205年)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清太宗皇太極

赫圖阿拉
北京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清末 1840年-1912年(73年) 北京

中華民國 1912年-1949年(38年)
臨時大總統孫中山

北京
南京
重慶

社會主義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至今 毛澤東
北京

朝代歌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自此完。

⑹ 中國歷史年代表

第一次答題,呵呵,不要嫌棄。
原始社會什麼的記得不清楚了,總之有個母系社會和父系社會。
從夏朝開始。奴隸制正式誕生,大禹的兒子啟當上了夏朝的王,於是禪讓制結束了(前面有唐堯,虞舜的禪讓),開始了世襲制。
商朝很長,遷都很多,最後在盤庚的時候定在了殷,也就是現在安陽,所以商朝又叫殷朝。
然後是西周,大約於1046BC建立,是周武王在牧野之戰中打敗了商紂王後。
後來,記不清楚東周是什麼時候建立的了,是在犬戎攻陷鎬京後,周平王遷都到洛邑建立的,洛邑就是現在洛陽。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春秋時期有很多諸侯國,大的又春秋五霸,歷史上又兩種說法,我比較喜歡這種: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另一種是前三種一樣,然後是秦穆公,宋襄公。接著是戰國時期了,有七個強盛的國家,齊楚燕韓趙魏秦。最開始魏國由於變法而強大,於齊國進行了兩次戰爭,都是齊國勝了,因為齊國有兩個人,孫臏和田忌。魏國只有龐涓。對歷史有決定性作用的是秦趙長平之戰,東方六國無力戰秦。
然後是秦朝歷二世就衰亡了。
劉邦建立了漢朝,漢朝前期有個封建歷史上第一個治世,文景之治。接著是第一個盛世,漢武帝時期。漢朝末期,外戚專權,王莽篡漢建立了新,但時間不長,沒落宗族劉秀稱帝,建立東漢,東漢後期宦官專權。有好幾位皇帝都是在位一兩年就被廢了或者殺死了。封建地主武裝割據壯大起來,袁紹,曹操在北方爭霸,曹操贏了。南方逐漸產生了吳和蜀,三國鼎立形成。
接著由西晉統一了全國,但幾十年就被少數民族滅亡了,(⊙﹏⊙b汗,累死我了)東晉的開國皇帝是西晉的宗室,但是東晉的范圍只有長江以南,以北是十六國時期,後來政權更替,北方是北魏統一了,有分成東西魏,後來又是北齊和北周。南方是宋齊梁陳,這短時期就是南北朝了。
北周外戚楊堅奪權建立隋朝,並統一全國。
大唐就出現了。唐朝沒什麼大事吧,有個安史之亂,後期也很黑暗,也是宦官專權。
接著是五代時期啦,第一個朝代是朱梁,朱溫建立的。後來的四個朝代字典上有。
後周的大將趙匡胤奪權建立了北宋,北方有遼政權。雙方打了一段時間,北宋屈和了。後來又和西夏簽了個屈辱的條約。
北宋末期,遼境內的女真族發展起來,打敗了遼,建立了金,金又滅了北宋,趙構(趙狗也行)建立了南宋,偏安一隅,和秦檜狼狽為奸,把我們英勇的岳飛給殺了。
南宋末,蒙古族發展起來,打敗了金,又打敗了吐蕃和大理,最後滅了南宋,建立了元朝。
後來是明朝,明朝前期國力強盛,後期衰敗,統治者不理政事,宦官外戚輪流執政。一翻折騰後,被李自成滅了,清軍入關,於是清朝建立了。
後來是清末,外國侵略我國,這段屈辱史應該都知道吧,不知道的話就該挨打啦。

⑺ 中國古代年代表

中國古代年代表,如下所示:

1、夏: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禹

2、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湯

3、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武王

4、東周:(春秋戰國)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周平王

5、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秦始皇嬴政

6、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公元9年滅亡) 漢高祖 劉邦

7、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 王莽

8、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 漢光武帝 劉秀

9、三國:(魏、蜀、吳) 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1)魏國:公元220年-公元265年 魏文帝 曹丕

(2)蜀國:公元221年-公元263年 漢昭烈帝 劉備

(3)吳國:公元222年-公元280年 吳大帝 孫權

10、西晉:公元266年-公元316年 晉武帝 司馬炎

11、東晉:公元317年—公元420年 晉元帝 司馬睿

12、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1年

13、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隋文帝 楊堅

14、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唐高祖 李淵

15、五代十國:公元907年—公元960年

16、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 宋太祖 趙匡胤

17、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6年 宋高宗 趙構

18、元朝: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元世祖 忽必烈

19、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明太祖 朱元璋

20、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 清太祖 努爾哈赤

(7)中國歷史年代表和時間擴展閱讀:

朝代記憶歌曲: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王朝至此完。

⑻ 中國歷史年代表

上古時代

炎帝 神農氏
黃帝 軒轅氏 前2697~前2599
少昊 金天氏 前2598~前2515
顓頊 高陽氏 前2514~前2437
帝嚳 高辛氏 前2436~前2367
帝摯 高辛氏 前2366~前2358
唐堯 放勛 前2357~前2258
虞舜 重華 前2257~前2208



(啟以後)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姓,共傳十四世,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縣)。
1、宗神夏禹 ??年
2、帝啟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 --(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10、帝泄 l6年
11、不降 59年
12、帝扃 21年
13、胤甲 21年
14、帝孔甲 31年
15、帝皋 11年
16、帝發 19年
17、履癸 53年。



分西周、東周,姬姓,建都:鎬京(西安)、洛陽。

西周:公元前1122--770 共353年。歷十二帝。建都:鎬京。
1、武王發 7年
2、成王誦 37年
3、康王釗 26年
4、昭王瑖 51年
5、穆王滿 55年
6、共王緊扈 1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辟方 15年
9、夷王變 16年
10、厲王胡 37年 -共和時代 14年-
11、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宮湼 1l年。

武王之前還有:古公亶父(太王)、季歷、文王,雖有強大的勢力,但在名義上仍是商朝屬下的一個諸候國。

東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歷二十六帝。建都:洛陽。
1、本王宜臼 51年
2、桓王林 23年
3、庄王鉈 15年
4、厘王胡齊 5年
5、惠王閬 25年
6、襄王鄭 33年
7、頃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簡王夷 14年
11、靈王泄心 27年
12、景王貴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16、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1、安王驕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顯王扁 48年
24、慎靚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東周君傑 7年。

春秋戰國

春秋,公元前77O--475,戰國,公元前475--22l年。周東遷後,實力大為削弱,全國處於四分五裂割據的狀態,大小國家約有一百二十多個。經過不斷兼並,到戰國初年,也有十幾個國家,大國有秦、楚、韓、趙、魏、齊、燕七國,即有名的「戰國七雄」。



(統一後)公元前22l--2Ol 共15年,歷三帝,嬴姓,建都:咸陽。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嬰 l年。



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漢和東漢(也和前漢和後漢)。在兩漢之際,還有王莽、劉玄兩個短暫的統治時期。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長安。
l、高祖幫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呂後專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啟 l6年。
6、武帝徹 年號: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13年。
8、宣帝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1O、成帝驁 建始,26年。
l1、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13、孺子嬰 居攝,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長安。
1、王莽,始建國,15年。
2、淮陽王劉玄 更始,3年。
東漢:公元25--220,共195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洛陽。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18年。
3、章帝炟 建初 1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殤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順帝保 永建 19年。
8、沖帝炳 永加 1年。
9、質帝鑽 本初 1年。
1O、桓帝志 建和 21年。
11、靈帝宏 建寧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13、獻帝協 初平 32年。

三國

三國始於22O年魏國代漢,終於265年晉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挾漢獻帝離開洛陽為三國上限,以28O年晉滅吳為三國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歷五帝,建都:許昌。
1、文帝丕 黃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齊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貴鄉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鄉公奐 景元 6年。
曹操:建安十八年,曹操封為魏公,建魏國,雖已是皇帝,但名義上還為漢臣。
後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劉姓,歷二帝,建都:成都。
1、昭烈帝備 章武 3年。
2、後主 禪 建興 41年。
吳:公元222--28O 共59年,孫姓,歷四帝,建都:建業。
1、大帝 權 黃武 31年。
2、會稽王亮 建興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烏程候皓 元興 17年。


西晉:265--316 共5l年,歷四帝,先都洛陽,後遷長安。
1、武帝司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馬衷 永熙 17年
3、懷帝司馬熾 永加 5年。
4、憨帝司馬業 建興 4年。
東晉:317--4O2 共1O4年。歷十一帝,建都:金陵
1、元帝司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馬紹 太寧 3年。
3、成帝司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馬聃 永和 17年。
6、哀帝司馬丕 隆和 4年。
7、廢帝司馬奕 太和 6年。
8、簡文帝司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馬曜 寧康 24年。
10、安帝司馬德宗 隆安 22年。
l1、恭帝司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國

304--439 十六國建立可分前後二期:前期的政權有:蜀(成漢)、漢和前趙、後趙、前燕、前秦、前涼。還有鮮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閔的『魏』不在十六國內。後期的政權有:後秦、後燕、南燕、北燕、後涼、南涼、西涼、北涼、西秦、夏。此外還有『西燕』不在十六國內。
蜀: 303--347 共七個皇帝 建都:成都。
1、李 特 2年
2、李 流 1年。
3、李 雄 30年
4、李 班 1年
5、李 期 3年
6、李 壽 5年
7、李 勢 5年。
前趙:304--329 匈奴 建都:平陽(山西臨汾) 歷五帝
1、劉 淵 6年
2、劉 和 1年
3、劉 聰 8年
4、劉 傑 1年
5、劉 曜 13年
後趙:319--352 歷7帝,羯族人,建都:襄國(河北邢台)
1、石 勒 15年
2、石 弘 1年
3、石 虎 15年
4、石 世 1年
5、石 遵 1年
6、石 祗 ?年
7、冉 閔 3年
前燕:357--37O 歷三帝,鮮卑族,建都:鄴(河北臨漳)
1、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1年
3、慕容暐 11年
前秦:351--394 歷六帝,氐族,建都:長安
1、符 健 4年
2、符 生 3年
3、符 堅 27年
4、符 丕 2年
5、苻 登 9年
6、符 榮 1年
前涼:313--376 漢族,歷7帝,建都:姑臧。
1、張 茂 5年
2、張 駿 22年
3、張重華 9年
4、張耀靈 1年
5、張 祚 3年
6、張玄靚 9年
7、張天鍚 12年
後秦:384--4l7 羌族,歷3帝,建都:長安。
1、姚 萇 8年
2、姚 真 22年
3、姚 弘 2年
後燕:384--409 鮮卑族,歷5帝,建都:中山。
1、慕容垂 13年
2、慕容寶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雲 3年
南燕:398--4lO 鮮卑族,歷二帝,建都:廣固(山東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漢族,歷二帝,建都:昌黎。
1、馮 跋 22年
2、馮 弘 6年
後涼:386--4O3 氐族,歷四帝,建都:姑臧。
1、呂 光 13年
2、呂 紹 1年
3、呂 篡 1年
4、呂 隆 1年
南涼:397--4l4 鮮卑族,歷三帝,建都:樂都。
l、禿發烏狐 3年
2、禿發利鹿狐 3年
3、禿廢傉檀 13年
西涼:4O0--42O 漢族,歷二帝,建都:敦煌。
1、李 暠 17年
2、李 歆 4年
北涼:397--439 匈奴,歷三帝,建都:張掖。
1、段 業 4年
2、沮渠蒙遜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鮮卑族,歷四帝,建都:金城(皋蘭)
1、乞伏國仁 3年
2、乞伏乾歸 24年
3、乞伏熾磐 1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歷三帝,建都:統葛(陝西橫山)
1、赫連勃勃 19年
2、赫連 昌 4年
3、赫連 定 4年

南北朝

南朝為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個皇帝。
一、武帝劉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劉義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劉義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劉駿 孝建 11年。
五、廢帝劉予業 永元 1年。
六、明帝劉 彧 秦始 8年。
七、後廢帝劉昱 元徴 5年。
八、順帝劉 准 升明 3年。
齊:479--5Ol,共23年,七個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賾 永明 11年。
三、廢帝肖昭業 隆昌 1年。
四、廢帝肖昭文 延興 1年。
五、明帝肖 鸞 建武 5年。
六、東昏侯寶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寶融 中興 1年。
梁:502--557,共56年,四個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監 48年。
二、簡文帝肖綱 大寶 2年。
三、元帝肖 繹 承聖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紹泰 3年。
陳:557--589,共33年,五個皇帝。
一、武帝陳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陳 倩 天加 7年。
三、廢帝陳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陳 頊 太建 14年。
五、後主陳叔寶 至德 7年。

北朝為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個王朝。

北魏:386--534,共149年,11個皇帝。鮮卑拓跋氏,建都:盛樂(今內蒙和林格爾。)
1、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壽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獻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16年
8、孝明帝詡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節閔帝恭 1年
11、安定王朝 1年

東魏:534--550,共17年,只有一個皇帝:孝靜帝善見,建都:鄴。
西魏:535--557,共23年,四個皇帝,建都:長安。
1、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寶炬 17年
3、廢帝欽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齊:55O--577,共28年,五個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1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後主緯 11年
5、幼主恆 1年
北周:557--581,共25年,五個皇帝,宇文氏,建都:長安
1、孝愍帝覺 1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18年
4、宣帝贇 1年
5、靜帝闡 2年

隋朝

58l--6l8 楊姓 建都:長安(西安)
一、文帝楊堅 開皇 24年。(文帝有二個年號:開皇58l--60O、仁壽60l--6O4)
二、煬帝楊廣 大業 12年。
三、恭帝楊侑 義寧 1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長安
一、高祖 淵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貞觀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顯 嗣聖 1年。
五、武則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復辟) 神龍 5年。
七、睿宗 旦 景雲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肅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寶應 17年。
十一、德宗 適 建中 26年。
十二、順宗 誦 永貞 1年。
十三、憲宗 純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恆 長慶 4年。
十五、敬宗 湛 寶歷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會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1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15年。
二十一、昭宗 曄 龍紀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記載二十位,武周政權不計在內),統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國

9O7--96O

五代:
後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開平 6年。
二、末帝友貞 乾化 11年。
後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陽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從厚 應順 1年。
四、廢帝從珂 清泰 2年。
後晉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貴 開運 4年。
後漢 947--95O 共4年 劉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遠 天福 2年。
二、隱帝承佑 乾佑 2年。
後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廣順 3年。
二、世宗 榮 顯德 6年。
三、恭德宗訓 1年。
十國: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 建 12年。
二、王 衍 8年。
吳: 892--937 建都:楊卅
一、楊行密 15年。
二、楊 渥 3年。
三、楊隆演 1O年。
四、楊 溥 17年。
楚: 896--951 建都:長沙
一、馬 殷 35年。
二、馬希聲 2年。
三、馬希范 15年。
四、馬希廣 3年。
五、馬希萼 2年。
六、馬希崇 1年。
閩: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審知 4O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 昶 4年。
四、王延義 4年。
五、王延政 3年。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
一、李 升 7年。
二、李 璟 19年。
三、李 煜 16年。
荊南:9O7--96建都:荊州
一、高季興 22年。
二、高從海 20年。
三、高保融 12年。
四、高保勗 1年。
五、高繼沖 1年。
南漢:9O5--971 建都:廣州
一、劉 隱 12年。
二、劉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年代表和時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