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三世界歷史題
1.社會主義必須與本國實際相適應。(最大啟示)
2.社會主義必須加強對西方和平演變的抵制
3.要協調好農輕重比例
2. 初三世界歷史問題
1、英國的殖民統治,美國通過獨立戰爭掃清這一障礙。
2、人生自由、人權、資本主義私有制
3、蒸汽機
4、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3. 初中世界歷史題
1.都是根據本國國情,制定相對的發展道路,都是國家對經濟的干預2.使全世界都受到戰火的摧殘,幾千萬人失去了生命,無數財產被毀。3.中國在二戰中不但打破了日本「北進」的戰略,而且遲滯了日本「南進」的計劃,有力地支援了蘇聯衛國戰爭和美英盟軍對日作戰,從而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徹底的擊敗法西斯,也改變了世界格局4 .奪取殖民地和世界霸權 凡爾登戰役5.德國閃擊波蘭、德國閃擊蘇聯、日本偷襲珍珠港 《聯合國家宣言》 國際反法西斯聯盟 它集中了所有的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國家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能有效地協調所有的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國家的軍事行動,為盡快地徹底打垮法西斯國家奠定了政治和物資基礎。6.沒有 戰爭不能解決政治問題,反而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所以世界各國相互之間發生了國際爭端,希望能用對話、談判的方式解決,而不要訴諸武力7.新航路開辟後,從歐洲到亞洲、美州和非洲的交通來往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 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科技的發展加快了技術革新,促進了生產力的迅速提高;加快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更為便捷的交通工具和通訊手段 我不太記得了,希望採納
4. 初三世界歷史問答題{9年義務教育人教版}
點擊瀏覽該文件初三世界歷史問答題
1、 簡述文藝復興運動的發展歷程,舉例說明這一時期出現的文藝作品或科技成就是如何體現人文主義思想的。
答:①14世紀開始於義大利,後擴展到歐洲,並於16世紀達到高潮的資產階級文化運動在歷史上稱之為文藝復興。它是一場資產階級的文化運動,最主要的思潮是人文主義。②義大利文藝復興表現最突出的領域是文學和藝術。著名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有但丁的《神曲》、「人文主義之父」彼特拉克。但丁在《神曲》中表達自己的善惡標准和對教會的厭惡,體現了反對封建教會的思想;彼特拉克在《歌集》中描寫愛情,抨擊教皇,抒發渴望義大利和平統一的情懷。③「文藝復興美術三傑」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的作品中刻畫的也是活生生的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形象。④15世紀文藝復興擴大到歐洲其他國家,16世紀達到高潮。法國、英國和西班牙等國人才輩出,文學領域尤其活躍,莎士比亞的作品受到世界人民的歡迎。哥白尼、伽利略等人的突出成就奠定了近代科學的基礎。
2、 在新航路開辟的過程中,向東航行的新航路是怎樣開辟出來的?線路是怎樣的?向西航行的航海家所開辟出來的新航路客觀上對人類認識自然有什麼意義?
答:向東:①1487年迪亞士率船隊沿非洲西海岸航行,繞過非洲最南端,進入印度洋。②1497—1498年達·伽馬沿迪亞士開辟的航路,再穿過印度洋,航行到印度,找到了通往東方的新航路。路線:①迪亞士的線路:從里斯本出發,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繞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②達·伽馬的線路:從里斯本出發,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縱穿大西洋,再向東繞過好望角,沿非洲東海岸北上到非洲馬林迪,再向東到印度半島南端的卡里庫特。
向西的意義:①哥倫布向西航行發現了美洲新大陸。②麥哲倫船隊完成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
3、 美國、法國在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進程中遇到了哪些外來干擾?它們是怎樣解決的?(答案供參考)
答:①美國 干擾:需要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英國竭力壓制北美經濟的發展;在政治上採取高壓政策)。解決方式:通過獨立戰爭(資產階級革命),摧毀英國的殖民枷鎖,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②法國 干擾:奧地利、普魯士的武裝干涉;英國、俄國、奧地利組成的反法同盟。解決方式:革命的前期雅各賓派採取了依靠人民的革命措施挽救了革命;後一階段,拿破崙早期進行的戰爭捍衛了法國革命的成果,打擊了反法同盟。(簡言之就是:通過資產階級革命。)
4、 通過初中階段的學習,哪些著名的歷史人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最敬佩或喜歡的正面人物是誰?為什麼?
答: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正面歷史人物有:毛澤東、周恩來、丘吉爾、戴高樂、羅斯福、斯大林等,任選一個,可以與第10題相同。
5、 簡述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進程及其對人類發展影響最大的發明創造。
答:進程:工業革命於18世紀60年代中期從英國棉紡織業發明和使用機器開始,推動了蒸汽機的發明、改進與應用,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隨著蒸汽機的廣泛應用,它又推動了冶金、采礦等重工業部門採用新技術,工業發展又推動了交通運輸革新。到19世紀上半期,在英國大機器生產代替工場手工業,工業革命完成。隨後,美國、法國等也先後進行了工業革命。
影響最大的發明創造:蒸汽機、汽船、火車(供參考)
6、17—19世紀中期,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國家有哪些?它們各以什麼方式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
答:略
7、 世界近現代史上有哪些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在東亞太平洋地區?這些事件產生了什麼影響?(舉四例即可)
答:①1921—1922年召開的華盛頓會議。影響:確立了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②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影響:日本全面侵華,中國全國性抗戰開始。③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影響:太平洋戰爭爆發,二戰的規模空前擴大,美、英、蘇、中等國走向聯合,形成反法西斯同盟。④1942年6月,中途島戰役。影響:美軍以少勝多擊潰日軍,扭轉了太平洋戰場的形勢。⑤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影響:中國抗日戰爭勝利,二戰結束。⑥二戰後美國發動侵略朝鮮戰爭。影響:美國最終以失敗告終,使美國的霸權政策嚴重受挫。(日本明治維新、中英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中國五四運動、羅斯福新政)
8、 為了克服經濟危機,美國羅斯福政府實行新政,有人說它從根本上消除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有人說它不能從根本上消除了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你認為哪種說法正確?為什麼?
答:①第二種。不能從根本上消除了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因為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與資本主義私有制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制度本身。
②羅斯福新政是美國資產階級為了克服經濟危機,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調整,它不可能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因而也就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了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
9、 你知道1989年以後,歐洲的政治版圖發生了哪些變化?歐洲政治版圖變化的原因是什麼?這一原因的出現導致了哪一國際組織的解散?
答:變化:①1989年東歐劇變後,歐洲的政治版圖發生了重大變化。民主德國並入聯邦德國,南斯拉夫一分為五,捷克和斯洛伐克分立。②1991年底俄羅斯聯邦等11國共同簽署建立「獨聯體」文件,這樣蘇聯解體了。
原因: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導致了歐洲政治版圖的變化。
這一原因的出現導致華沙條約組織的解散。
10、 二戰前及其期間,世界歷史上出現了哪些堅持反法西斯侵略的著名政治家?選擇其中一位,談談他從事反法西斯斗爭的事跡。
答:堅持反法西斯侵略的政治家有:丘吉爾、羅斯福、斯大林、戴高樂、季米特洛夫、毛澤東。
丘吉爾:丘吉爾是二戰期間英國首相。德國空軍對英國進行空襲期間,丘吉爾領導英國人民進行了頑強抵抗,粉碎了德國的企圖。丘吉爾領導的英國同中、美、蘇等國為反對共同的敵人法西斯而走向聯合,形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丘吉爾出席了二戰期間的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為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作出貢獻。
羅斯福:1933年任美國總統,實行「新政」,使美國經濟從經濟危機中逐漸復甦;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羅斯福於1942年初聯合26個國家簽署《聯合國家宣言》,組成國際反法西斯同盟;二戰後期,為盡快戰勝德、日法西斯,分別與中、英、蘇等國召開了四次重要的國際會議,協調了盟國行動。為最後戰勝法西斯作出重要的貢獻。
11、 你認為對二戰進程產生重大影響的歷史事件有哪些?你選擇這些事件的理由是什麼?
答:除考試說明中的外,還可舉:《開羅宣言》發表、歐洲第二戰場的開辟、雅爾塔會議等。
12、 科技革命帶來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也給人類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你能談談第一、二次科技革命給人類帶來了哪些便利嗎?以比較的方式來表述。
答:交通:第一次科技革命前,人們坐的是馬車,後來坐的是汽船、火車,第二次科技革命後坐的是汽車、飛機,給人們的旅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照明:工業革命前,人們使用自然火或蠟燭等照明,第二次科技革命後電力的廣泛應用,美國的愛迪生發明了電燈,為人類驅走了黑暗。
通訊:工業革命前,人們通過郵寄或寫信的方式來傳遞信息,第二次科技革命後,人們使用有線電話、有線電報或無線電報來傳遞信息。
13、 簡要評述拿破崙一生的政治軍事活動。
答:拿破崙是法國著名的資產階級政治家、軍事家。他以其出色的軍事才能,名聲大噪,成為資產階級強有力的代表人物。1804年,拿破崙加冕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實行資產階級軍事獨裁統治,鞏固了資產階級統治秩序。他頒布《法典》,確立了資產階級立法的規范。他還率領法軍抗擊歐洲反法同盟,打擊了歐洲各國封建勢力,但他也借對外戰爭進行掠奪,遭到各國人民反對。181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滅亡,封建王朝得以復辟。
14、 美國一位歷史學家指出20世紀30年代世界歷史發展的特點是「走向戰爭」,你認為這個觀點正確嗎?談談理由。
答:我認為正確。①在1929—1933年經濟危機打擊下,意、德、日先後建立和強化法西斯統治,擴軍備戰,歐亞戰爭策源地形成。②30年代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增強了實力,世界面臨戰爭威脅。③西方大國的「不幹涉」政策,助長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野心。④受侵略國家人民雖然進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沒有形成世界性的反法西斯聯合陣線,有效抑制侵略。⑤德意日法西斯卻於1937年組成「軸心國」軍事政治集團,侵略氣焰更加囂張。⑥1938年英法同德意共同製造了「慕尼黑陰謀」進一步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法西斯侵略野心進一步膨脹,最終使世界走向戰爭。
15、 有人說兩次世界大戰美國都是最大的受益國,因為它每次都是由中立國轉變為參戰國的。請問:這種說法有道理嗎?美國是怎樣完成這一轉變的?又造成了什麼影響?
答: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兩次世界大戰前和戰爭初期,美國實行的都是犧牲弱小國家利益,同交戰雙方進行貿易,大發戰爭橫財的政策。
轉變和影響:
①一戰進行到1917年,交戰雙方都已筋疲力盡,美國為撈取戰利品,爭奪世界霸權,向德國宣戰。這一做法加速了一戰的結束,戰後美國掌握了世界經濟霸權。
②二戰期間,日本偷襲珍珠港,戰火燒到美國本土。1941年12月8日,美國對日宣戰,很快促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美國的參戰對二戰中反法西斯同盟打敗德、意、日法西斯作出了很大貢獻。
16、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德國的經濟發展為什麼能趕上並超過英國和法國?
答:因為美國和德國在電力方面領先一步。除直接採用新技術新設備外,還因為在美國方面:①內戰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②資源豐富;③大量的歐亞移民提供了技術和勞力;④吸收了大量歐洲剩餘資本。 在德國方面:①實現了國家統一;②從法國得到了大量戰爭賠款③通過普法戰爭從法國奪取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個重要礦區,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礦藏資源。
經驗:發展經濟要積極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不斷更新設備,擴大海外市場,引進外資。
教訓:①不能固步自封,拒絕先進技術和外來資本。②充分利用國內資本,發展民族工業。
5. 初三世界歷史問題
1、由「沙帝利無婆羅門不能幸福 ,婆羅門無剎帝利不能昌盛。」知出自印度
2、婆羅門版是屬於祭司凌駕於剎帝利之權上、剎帝利是屬於國王貴族階級、吠舍是平民階級、首陀羅是奴隸階級。
3、顯示人的命運是早已定下來的,是為了鞏固統治、維護統治秩序和控制思想。
4、實質是為了維護印度種姓制度,保障統治者的權益。
6. 求一份九年級的世界歷史試卷
1.91年前,標志著人類歷史進入到探索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重大事件是
A.《共產黨宣言》發表 B.十月革命勝利 C.蘇聯建立 D.新中國成立
2.列寧對黨內的同志說:「我們在奪取政權後就知道,不存在將資本主義制度具體
改造成社會主義的現成辦法。我不知道哪位社會主義者處理過這些問題。我們必須
根據實驗做出判斷。列寧進行的比較成功的「實驗」是
A.發動彼得格勒武裝起義 B.實施新經濟政策
C.實行工業化和農業集休化 D.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
3.1936年以後,蘇聯經濟政治體制的主要特點是
A.高度集中 B.廣泛民主 C.高度自由 D.高度自治
4.凡爾賽體系確立的帝國主義統治新秩序的地區在
①歐洲 ②遠東及太平洋地區 ③西亞 ④非洲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它的實質你認為正確的是
A.重新確定一戰後歐洲統治秩序的體系 B.維護世界和平的體系
C.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 D.維護中國利益的體系
6.下列憲法中,屬於社會主義類型憲法的是
①1787年美國憲法 ②1936年蘇聯新憲法
③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④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羅斯福新政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以下關於羅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解決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 B.核心內容是實施《全國工業復興法》
C.使美國度過了經濟危機 D.開創了資產階級政府大規模干預經濟生活的先河
8.新經濟政策和羅斯福新政的相同點有
①前提都是維護原有的制度②都是成功的探索,促進了生產力的恢復③都未改變
社會性質④都為本國和其它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借鑒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在羅斯福新政的措施中,既能減少龐大的失業隊伍,又能刺激消費和生產的是
A.整頓銀行 B.縮減耕地面積和屠宰大批牲畜
C.通過國家工業復興法 D.興建公共工程
10.雖然身軀偉岸是「理想領袖」形象的一個組成部分,但現實生活卻要復雜得多。羅斯福是「輪椅上的總統」;列寧的身高只有1.64米;而鄧小平卻只有1.524米。就是這些身材上「矮小」的人,卻都以巨人的形象展現在世人面前。下面哪些敘述符合他們的「巨人形象」
①列寧領導了十月革命取得勝利,從此蘇聯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②列寧實施的新經濟政策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③羅斯福的「新政」使美國從經濟大蕭條中走出
④羅斯福對美國乃至整個世界的反法西斯斗爭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⑤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使中國逐步走向富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11.二十世紀30年代是一個動盪不安的年代,這表現為
A.第一次世界大戰歷時4年多,給各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
B.德意日法西斯勢力膨脹,嚴重威脅世界和平
C.美蘇爭霸,兩大陣營嚴重對抗
D.中東石油爭奪戰愈演愈烈
12.反映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宏觀控制與管理得到加強的事件是
A.羅斯福新政 B.赫魯曉夫改革 C.匈牙利改革 D.戈爾巴喬夫改革
13.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英法出賣別國利益換來自己的「和平」。這是指
A.幕尼黑陰謀 B.國會縱火案 C.華盛頓會議 D.珍珠港事件
14.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是在
A.英法對德宣戰 B.蘇德戰爭爆發
C.太平洋戰爭爆發 D.北非戰役爆發
15.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最重要的意義在於
A.改變了蘇德戰場的形勢 B.鞏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C.促使法西斯集團瓦解 D.推動了整個戰爭形勢的轉折
16.拿破崙與希特勒兩人是近代歐洲史上的風雲人物,但兩人皆在哪一次的軍事行動中失敗
A.征服西班牙 B.入侵土耳其 C.東征俄國 D.佔領埃及
17.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了協調行動、盡快打敗法西斯、確定對德作戰方針及戰後事務的重大國際會議是
A.德黑蘭會議 B.雅爾塔會議 C.開羅會議 D.波茨坦會議
18.導致20世紀上半期歐洲發生兩次世界大戰而嚴重分裂的主要矛盾有
①英德矛盾 ②法德矛盾 ③日俄矛盾 ④英美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9.從世界范圍看,開辟了第一個大規模反法西斯戰場的國家是
A.蘇聯 B.英國 C.美國 D.中國
20.聯合國在促進國際和平與安全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決定組建聯合國是在
A.第一次世界大戰前 B.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
C.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D.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當人類的和平與發展面臨嚴重挑戰的時候,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能夠聯合起來消除共同的威脅。據此回答第21---22題。
21.世界正義力量聯合起來共同抵抗邪惡和暴力的國際組織是
A.三國同盟 B.三國協約 C.反法西斯聯盟 D.歐洲聯盟
22.1944年6月6日凌晨,美英盟軍的2390架運輸機和846架滑翔機,載著3個傘兵空
降師在某地成功登陸。此後,德國陷入了蘇聯和美英盟軍東西夾擊的鐵鉗之中。這
一登陸地點是
A.諾曼底 B.柏林 C.凡爾登 D.斯大林格勘
23.下列關於二戰後美國經濟發展原因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擁有廣闊的國際市場 ②大力發展科技教育
③發展新興工業 ④ 推行非軍事化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二戰後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霸主的主要原因是
A.美國本土未遭戰爭破壞 B.美國經濟軍事實力膨脹
C.德、意、日被打垮 D.英、法受到嚴重削弱
25.歐元的出現,反映了
A.英鎊地位的衰落 B.美元的貶值
C.歐洲經濟一體化趨勢的加強 D.歐洲政治一體化趨勢的加強
26.下列關於歐洲共同體成立後的影響,表述正確的是
A.促進西歐的經濟發展,提高其在國際上的地位和作用 B.引發了一場新的科技革命
C.新的戰爭策源地在歐洲形成D.加劇了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軍備競賽
27.二戰後日本經濟現代化的實現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諸多因素」不包括
A.科技革命浪潮的興起 B.美國推動下的民主化改造
C.美國對日本的扶植 D.中國與日本的政治結盟
28.二戰後,聯邦德國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共同原因有
A.都受到美國軍事訂貨的刺激 B.都徹底廢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都得到了美國大量的經濟援助 D.都沒有支付戰爭賠款
29.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在於
A.戈爾巴喬夫推行的錯誤路線和政策 B.西方的和平演變政策
C.民族矛盾年久日深 D.蘇聯體制僵化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障礙
30.1947年英國被迫同意印度獨立,但將原來的印度分為
①印度 ②孟加拉 ③巴基斯坦 ④尼泊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1.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對帝國主義在亞洲的殖民體系沖擊最大的是
A.埃及的獨立 B.印度的獨立 C.古巴的獨立 D.納米比亞的獨立
32.按時間先後順序排列以下歷史事件
①十月革命 ② 斯大林格勒戰役 ③ 新經濟政策 ④ 戈爾巴喬夫改革
A. ①③②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④③②①
33.二戰以後,領導埃及人民英勇抗擊侵略者,贏得了國家真正獨立的人是
A.尼赫魯 B.卡斯特羅 C.鐵托 D.納賽爾
34.下列歷史事件,不存在因果關系的是
A.巴黎和會——五四運動
B.羅斯福新政——美國擺脫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
C.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
D.歐共體建立——「冷戰」的開始
35.二戰後亞洲部分國家經濟騰飛和東歐劇變給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最大啟示是
A.要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B.要保持社會的穩定
C.要重視科教興國 D.要結合本國國情有原則進行改革
36. 20世紀以來,世界格局歷經了幾次變化,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一戰後形成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B.二戰後形成了兩極格局
C.蘇聯解體後,兩極格局結束 D.當今世界新的政治格局已經形成
37.1945年5月8日,美國駐蘇聯參贊凱南說:「人們在歡呼跳躍……他們以為戰爭結束了,而戰爭才剛剛開始。」這里的兩個「戰爭」分別指
A.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 B.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東戰爭
C.第二次世界大戰、科索沃戰爭 D.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蘇「冷戰」
38.下列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是
①歐共體成立 ②杜魯門主義的出台
③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建立 ④華沙條約組織成立
A.②③①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
39.20世紀60年代,導致美蘇爭霸沖突最激烈的事件是
A.蘇聯出兵佔領阿富汗 B.古巴導彈危機 C.星球大戰計劃 D.海灣戰爭
40.二戰後,促使美蘇對外爭霸策略發生攻守變化的根本因素是
A.與中國關系入如何 B.第三世界的興起
C.本國的經濟、軍事實力 D.國家領導集團的決策能力
41.學習歷史需要准確理解並運用知識,下列關聯正確的一組是
A.華盛頓會議——便利了日本對中國的侵略 B.歐盟——當今最大的軍事政治集團
C.伊拉克戰爭—體現出美國的霸權主義政策 D.當今國際格局——多極化格局形成
42.下列關於當今世界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
B.科技革命方興未艾,人類已經進入信息化社會
C.中國是世界多極化格局中重要的一極
D.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影響日趨減弱
43.下列事件不能體現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是
A.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B.我們在本市能夠光顧麥當勞、肯德基
C.海爾集團在國際方面的投資迅速增長 D.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舉行
44.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其相同之處是
A.從發明和使用機器開始 B.使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C.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 D.促進了經濟發展,改變了人們生活
45.下列現實生活場景中涉及到的科技發明,不屬於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
A.在電燈下看書 B.訪問互聯網
C.用數碼相機拍照 D.用手機打電話
46.下列科技成果,既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為突出的核心技術,也是信息社會到來的主要標志的是
A.汽車製造技術 B.飛機製造技術 C.生物工程 D.計算機網路技術
47.右圖目標的實現得益於
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B.第一次工業革命
C.第二次工業革命 D.第三次工業革命
48.右圖(畢加索的名畫《格爾尼卡》)展出時,現場一位德軍將領問畢加索「這是
您的傑作嗎?」畢加索回答「不,這是你們的傑作」。對畢加索此言理解正確的是
A.畢加索的自謙之辭
B.《格爾尼卡》描繪了德國風光
C.畢加索對德國法西斯暴行異常憤怒
D.畢加索不滿他人對現代派藝術的不理解
第48題圖
49.下列關於爵士樂的表述,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A.爵士樂起源於黑人音樂 B.即興演奏使爵士樂形成了多種風格
C.爵士樂先在歐洲流行,而後傳到美國 D.爵士樂是現代音樂的一個代表
50.《美國的悲劇》揭露和批判了美國的生活方式,他的作者是
A.德萊塞 B.羅曼•羅蘭 C.托爾斯坦 D.莎士比亞
1——20題:
BBADC CABDD BAACD CBADC
21——40題:
CAABC ADCDD BADDD DDBBC
41——50題:
CDDDA DDCCA
7. 初三歷史題~急用!!!!!!!
1中東地區宗教種族復雜,名族問題比較復雜,
2 石油資源極為豐富
世界已探明原油儲量為1.2萬億版桶,權70%集中在中東地區,世界石油分布是極不平衡的,僅中東地區就佔68%的可采儲量,其餘依次為美洲、非洲、俄羅斯和亞太地區,分別佔14%、7%、4.8%和4.27%。
3它的地理位置特別險要,,美蘇爭霸
8. 初三的歷史題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歷史復習題綱
最佳答案
第1課:人類的形成
1、人類形成的過程:攀樹的古猿 正在形成中的人 完全形成的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2、世界上的人類分為三大主要人種,即黃種、白種和黑種人。人種的差異,是不同自然地理環境等眾多因素長期影響的結果。
3、人類在距今約三四百萬年前形成。自從有了人類,也就有了人類社會的歷史。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社會是原始社會。
4、原始社會經歷了母系氏族社會和父系氏族社會。(母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婦女在社會中佔主導地位。父系——「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經濟中佔主導地位)
第2課:大河流域——人類聞名的搖籃
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國,有非洲的 古埃及和亞洲的古巴比倫、古印度和古中國。這四個古國被稱為世界文明的搖籃,因為這四個國家最先由原始社會進入奴隸社會。
2、約從公元前3500年開始,在非洲的尼羅河兩岸陸續出現了幾十個奴隸制小國。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統一的古代埃及國家建立起來。古代埃及權利的象徵是金字塔。它們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標志之一,是人類文明的傑出成就。
3、在亞洲西部,有一條狹長地帶,它形似一彎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新月沃地 」之稱。
4、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今伊拉克一帶),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制定了一部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的法典,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現存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
5、約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開始出現奴隸制小國。古印度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歷史上稱「種姓制度 」。
第3課:西方文明之源
1、西方文明之源——希臘、羅馬
2、公元前8世紀,希臘半島和小亞細亞西海岸出現希臘人建立的城邦,雅典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公元前6世紀,雅典成為著名的奴隸制共和國。在伯利克里統治時期,雅典達到全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奴隸主民主政治發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全體成年男性公民才有權參政)
3、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了共和國。公元前27年,屋大維開始獨攬大權,羅馬帝國建立。後來羅馬帝國分裂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的滅亡(476年)標志著西歐奴隸社會的結束。
第4課:亞洲封建國家的建立
1、5世紀,奴隸制國家大和統一日本本土,最高統治者稱天皇。
2、7世紀日本仿照隋唐制度,進行大化改新。改新的主要內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經濟上,土地收歸國有,國家定期分給農民耕種,收取賦稅。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此後,大和國正式改名為日本。
3、7世紀穆罕默德在麥加創立伊斯蘭教,號召大家都信仰真主,放棄本部落的神,這種一神教的宣傳,有利於促進民族統一。
4、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麥地那,並在那裡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國家。伊斯蘭教把622年定為伊斯蘭教歷元年。
5、630年,麥加貴族妥協,承認穆罕默德為政治宗教領袖。麥加成為伊斯蘭教聖地。632年,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建立起來。
第5課:中古歐洲社會
1、西歐封建制度的核心內容是西歐封建等級制度。「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的是當時西歐社會等級森嚴。
2、西歐封建社會時期,羅馬教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教皇和教會不僅是西歐最大的土地所有者,還是西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3、10世紀,西歐城市重新興起。義大利、法國、英國、德意志等都有許多著名城市。
4、隨著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由富裕商人和銀行家發展成為早期資產階級,他們的出現,為資本主義的興起准備了條件。
5、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廷帝國,首都在君士坦丁堡。15世紀中期,延續了一千多年的東羅馬帝國被封建制的奧斯曼土耳其給滅掉了。
第6課:古代世界的戰爭與征服
1、曾經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
2、公元前5世紀,波斯帝國把矛頭轉向歐洲,三次出征希臘,史稱希波戰爭。最終希臘取得勝利。
3、馬其頓國的亞歷山大繼承王位後,出兵東征,足跡遠達印度,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定都巴比倫。
4、公元前27年後,羅馬帝國在屋大維的統治下,疆域不斷擴大,到2世紀,羅馬帝國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地中海成為它的內湖。
5、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應該認識到,戰爭從未在人類生活中長時間地停留過,戰爭與文化緊密相連。一般來說,戰爭具有破壞性,會給人們帶來沉重的災難。但是它也有積極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戰火之後,隨之而來的,往往是文化的傳播與滲透。我們要反對一切非正義的戰爭,積極維護人類和平。
第7課: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1、在古絲綢之路上,歐、亞、非三大洲的商人不斷進行友好往來,他們交換各地不同物產,傳播各民族的文化,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2、「阿拉伯數字」最初是由印度人創造的,而阿拉伯人對它加以改造並傳播到歐洲去,這對世界文化的傳播與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
3、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在元朝的時候旅居中國長達17年之久,並在元朝朝廷中擔任官職。回國後,他口述《馬可•波羅行紀》一書,傳播中國與東方文化,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
第8課、第9課: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一)、(二)
1、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是由古代埃及人創造的,出現於公元前3000年左右。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創造了楔形文字。
2、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
3、佛教:公元前6世紀,佛教誕生於古代印度,創始人是喬達摩•悉達多(即釋迦牟尼)。佛教宣揚「眾生平等」,反對婆羅門的特權地位,要人「忍耐服從」。公元前3世紀,印度阿育王在位時,佛教由了很大發展,並向外傳播。
4、基督教:1世紀時產生於巴勒斯坦一帶。傳道者宣傳說耶穌就是「救世主」。現在通用的公元紀年,就是以傳說中的「耶穌出生」之年算起,這一年就是公元元年。
5、伊斯蘭教:7世紀時,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創立了伊斯蘭教。伊斯蘭教信徒稱為穆斯林,它們的經典是《古蘭經》。
6、古希臘著名的科學家阿基米德以發現杠桿定律和浮力定律而聞名。(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動整個地球。」)
7、《荷馬史詩》是古希臘著名的英雄史詩。相傳,它是在民間口頭創作的基礎上,由盲詩人荷馬加工整理而成的。
8、索福克勒斯是古代希臘著名的悲劇作家,他把古代悲劇藝術推向成熟。代表作是《俄底浦斯王》。
9、《天方夜譚》是阿拉伯民間故事集,生動描繪了阿拉伯帝國豐富的社會生活。
10、伊斯蘭教的第一大聖寺是麥加大清真寺,位於今天沙烏地阿拉伯麥加城中心。
11、巴黎聖母院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
第10課: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
1、文藝復興:14世紀前後首先在義大利開始;
(1)指導思想:人文主義,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重視人的價值;
(2)性質:不是古典文化復興,而是資產階級文化興起,是一次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
(3)人物:義大利――詩人但丁《神曲》;達芬奇《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英國――莎士比亞《羅密歐和朱麗葉》《哈姆雷特》等
(4)影響:文藝復興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2、新航路的開辟:
(1) 原因:商品貿易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出現,歐洲人的尋金熱,《馬可•波羅行紀》的渲染。
(2) 客觀條件:天文、地理知識進步,造船航海技術進步等。
(3)經過:①1487年葡萄牙人迪亞士進入印度洋,發現好望角;②1492年義大利人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資助下,到達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③1497-1498年葡萄牙人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④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麥哲倫奉西班牙國王之命完成第一次環球航行。
(4)影響:新航路開辟後,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第11課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功,是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制度對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
2、革命爆發的原因:①17世紀初,英國資本主義有了較大發展,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力量日益壯大,他們要當權,要發展資本主義,這是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而當時的英國國王卻鼓吹「君權神授」,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使社會各種矛盾迅速激化。
3、過程:(1)、導火線:蘇格蘭人民起義;(2)、1640年國王召集議會開會,議會要求限制王權,革命爆發;(3)、查理一世挑起內戰;(4)、1649年處死國王,英國宣布為共和國;(5)、克倫威爾就任「護國主」;(6)、1660年封建王朝復辟;(7)、1688年政變,資產階級、新貴族統治確立。
4、結果:為了限制國王的權力,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力法案》。因此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統治在英國確立起來了。
5、影響:(1)、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2)、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3)、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
第12課 美國獨立戰爭
1、時間:1775 年——1783年
2、原因:① 英屬北美殖民地經濟的發展;② 英國的殖民壓迫 。
3、領導階級:資產階級和種植園主階級(代表人物是 華盛頓 )
4、經過:
①、爆發: 來剋星頓 的槍聲( 1775 年 4 月);
②、建軍:任命 華盛頓 為大陸軍總司令(1775年);
③、獨立:《 獨立宣言 》發表;( 1776 年7 月4 日)
④、轉折: 薩拉托加戰役 ;( 1777 年)
⑤、勝利:約克鎮英軍投降;
⑥、承認: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1783 年)
⑦、成立政府:制定憲法,成立聯邦政府,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 1787 年)
5、意義:(P76)
第13課: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帝國的建立
1、革命爆發的原因:資本主義的發展與封建專制的矛盾;社會等級森嚴,第三等級與特權等級的對立。
2、 過程:(1)導火線:三級會議的召開。(2)開始的標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3)革命綱領:1789年頒布《人權宣言》,宣稱人們生來自由,權力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4)1792年,法國廢除君主制度,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建立,路易十六被推上斷頭台。(5)雅各賓派專政,把法國大革命推向高潮;1794年羅伯斯庇爾等人在政變中被送上斷頭台,法國大革命高潮結束。
3、歷史意義: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封建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4、1799年,拿破崙發動政變,奪取了政權,1804年建立拿破崙帝國――歷史上稱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1814)。在位期間,拿破崙對內鞏固資產階級統治,頒布了《法典》;對外多次打敗歐洲反法同盟的軍隊,乘勝擴大了法國的疆域,控制了歐洲很多地方。拿破崙的對外戰爭既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勢力,也損害了被侵略國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了當地人民的反抗。所以拿破崙的對外戰爭既有捍衛大革命的成果打擊歐洲封建統治傳播資本主義的積極成份;又有侵略爭霸的消極成份。
第14課,「蒸汽時代」的到來
1、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時期由工場手工業階段發展到大機器生產階段的一個飛躍,是生產領域里的一場變革又是社會關系方面的一次革命,是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1、 18世紀60年代,在英國首先發生工業革命,最早出現的工業部門是棉紡織業。
3、重大發明:(1)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標志工業革命的開始。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2)英國機械師瓦特改進了蒸汽機。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首先在紡織部門投入使用。人們利用蒸汽機提供的動力帶動機器,進行生產,極大地促進了大工廠生產的發展。從此,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3)英國工程師史蒂芬孫利用蒸汽機發明了火車機車。此後,鐵路交通迅速發展,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4、1840年前後,英國大機器生產已經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方式,工業革命完成。此後,法國、美國等國也都先後完成了工業革命,世界其他國家或早或晚都進行了工業革命。影響:(1)創造了巨大生產力。(2)使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直接對立階級,即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資產階級通過各種剝削手段,日益富有;無產階級日益相對貧困,這兩大階級的對立和斗爭逐漸明顯和尖銳。(3)改變世界的面貌:歐美成為強大工業國,而亞非拉則長期貧困、落後。
第15課:血腥的資本積累
1、惡的「三角貿易」:(1)背景: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銳減,種植園主急需黑人勞動力。(2)線路:從歐洲出發到非洲,俘獲黑人運往美洲出賣,然後把美洲的金銀和工業原料運回歐洲。(3)時間:延續了三百多年。(4)影響:非洲喪失了近億精壯勞力,給黑奴帶來了悲慘的命運;血腥的資本積累促進了當地資本主義的發展。
2、最早進行奴隸貿易的是葡萄牙人。但英國人後來居上,成為「三角貿易」的主要經營者。
3、18世紀後半期,英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國家,號稱「日不落帝國」。
4、英國對印度的殖民活動開始於17世紀。英國東印度公司負責英國對印度等亞洲國家的殖民侵略。
9. 初三歷史題及答案
.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原因和歷史意義
原因:新航路開辟後,英國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積極發展海外貿易,開展殖民掠奪,英國資本主義經濟得到迅速發展,資產階級和新生貴族力量日益壯大,他們要掌權,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治成為資本主義發展的嚴重障礙.因此,要發展資本主義,就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社會制度來保護資產階級的利益.總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生產關系阻礙了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發展.
歷史意義:a.通過資產階級革命,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1689年,為限制國王權利,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障礙;
b.它是人類歷史上資本主義對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勝利,揭開了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序幕,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
2.<權利法案>的頒布和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為限制國王的權利,確定議會的大權,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權利法案>為限制王權提供了法律保障,使以後的國王不能濫用權利,為所欲為,這就使英國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
3.英國成為最大的殖民國家
英國採用海盜方式,在海上進行搶劫活動.16世紀晚期,英國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取得了海上霸權,開始在海外殖民.英法早期殖民活動主要集中在印度和北美.在殖民擴張過程中,英法荷進行了激烈的爭奪,最後,英國戰勝了荷蘭和法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
4.來剋星頓的槍聲和美國獨立
a. 1775年來剋星頓的槍聲,標志著北美獨立戰爭的開始.
b. 1775年第二屆大陸會議召開,整編大陸軍,任命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
c. 1776年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宣告英屬北美殖民地獨立.
d. 1777年,在薩拉托加戰役中,美軍打敗英軍,是北美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e. 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f. 意義:
1.獨立戰爭使美國贏得了獨立(1787年,美國制定了1787年憲法,規定美國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實行總統制,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它同時又具有資產階級革命性質,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2.對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動作用.
5.攻佔巴士底獄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
6.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成立和拿破崙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
1791年6月,奧地利和普魯士採取軍事行動,幫助路易十六鎮壓革命,巴黎人民推翻君主統治,,9月,法國軍隊也把外國軍隊趕出國境,並宣布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資產階級革命高潮過後,法國政局動盪,1799年,拿破崙發動政變,奪取了政權.1804年,拿破崙加冕稱皇帝,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崙頒布了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法典>,對外打擊反法聯盟,擴張法國勢力.對外戰爭損害了被侵略地區人民的利益,引起人民的反抗,1812年遠征俄國失敗,敲響了帝國的喪鍾;在萊比錫戰役中,法軍再次慘敗;1814年反法盟軍開進巴黎,帝國滅亡.
7.英國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是促使手工工場發展到機器大生產的一次革命,,它是從發明和使用機器開始的.
條件:雄厚的資本;充足的勞動力;豐富的資源和原料;海外貿易的迫切需求.
18世紀60年代,英國首先發生了工業革命.機器的發明和使用,最早出現於棉紡織業.
進程:a.18世紀六七十年代,珍妮紡紗機,水利紡紗等機器相繼問世;80年代,水利織布機的出現大大提高了織布的效率.b.機械師瓦特製成了改良蒸氣機,1785年,這種蒸氣機被用來帶動紡織機器,從而使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c.蒸氣機的使用推動了交通運輸工具的進步,汽船和火車機車相繼誕生.d.19世紀上半期,大機器生產基本取代了工場手工業,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
8.工業革命的影響
影響:a.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促進了經濟的發展;b.工業革命使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直接對立的階級,即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c.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面貌,是世界日益成為一個彼此聯系,不可分離的整體.
9.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歐洲三大工人運動,即法國里昂工人的兩次武裝起義,英國工人的憲章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的紡織工人起義,標志著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台.
馬克思和恩格斯把理論研究同無產階級的解放斗爭聯系在一起,在吸收人類優秀文化遺產的基礎上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意義:使無產階級有了自己強大的思想武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10.美國內戰爆發的原因及意義
原因: 北部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南部實行大種植園經濟,以黑人奴隸為主要勞動力.雙方在關稅和奴隸制的存廢問題上的矛盾不可調和.
意義:使美國廢除了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障礙,為以後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11.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1689年,彼得一世為擺脫落後狀態使俄國成為近代強國,推行多方面的改革,其內容包括加強中央集權,擴大軍事力量,發展經濟,推行學校教育.它實際上是一場封建農奴主推行的富國強兵改革.作用:增強了俄國的經濟和軍事力量,鞏固了專制統治,為對外擴張准備了條件.
1861年改革 19世紀中期俄國資本主義工業有所發展,但由於農奴制的阻礙,發展極其緩慢.186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為維護貴族和地主的利益被迫簽署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法令規定農奴在法律上成為」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農奴的生活;農奴可以出錢贖買一塊份地.它實際上是一場沙皇自上而下實行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作用:使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12.日本明治維新的主要內容及意義
主要內容: 政治:」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經濟: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先進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社會生活:提倡」文明開化」,努力發展教育.
意義:使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危機,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漸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但日本強大起來後,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世界歷史>第二冊
1.科學成就和第二次工業革命
科學成就:a.新能源的發展和利用 19世紀70年代,電力作為新能源進入生產領域,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人類進入」電氣時代」;內燃機的廣泛應用,促進了石油的開采和提煉,石油,電力和煤炭構成了三大能源.
b.新機器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 德國的西門子創制了第一輛有軌電車;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等人設計出內燃機,導致了汽車和飛機的試製成功.
c.新的信息傳遞工具的發明 19世紀中期,發明了有線電報;19世紀晚期,有線電話和無限電報也研製成功.
影響:大大促進了生產力,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廣泛的途徑.
2.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狀況
19世紀晚期,隨著生產力和資本的高度集中,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其形式有卡特爾,辛迪加和托拉斯.
美國和德國作為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由於更多地採用新技術,新設備,起點高,發展快,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分別成為世界頭號,二號資本主義工業大國.
英國和法國由於技術裝備落後和過分依賴殖民地,經濟發展緩慢,工業生產被美國,德國趕上和超過.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竭力進行武裝擴張,促進了經濟發展;俄國資本主義雖然有較快的發展,但由於大量封建殘余的存在,仍落後於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3.帝國主義兩大軍事集團的名稱和主要成員
同盟國集團: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後來參加到協約國一方)
協約國集團:英國,法國,俄國
4.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西線三大戰役
1914年6月底,一個塞爾維亞青年在薩拉熱窩街頭刺殺了奧匈帝國的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婦.這就是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薩拉熱窩事件.
西線三大戰役:交戰雙方是英法和德國,分別有馬恩河戰役,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
5.美國參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
大戰爆發時,美國利用中立的地位與交戰國做生意,通過出售軍火,提供貸款,大發橫財,國力大增.1917年,在交戰雙方都已精疲力竭的時候,美國加入協約國,終於參戰了.美國的參戰無論在政治,軍事還是財力方面,使協約國受益極大.
一戰性質: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
6.俄國十月革命和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俄國經濟陷於全面崩潰,1917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出現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資產階級政府繼續進行帝國主義戰爭,並用武力鎮壓革命群眾.1917年11月7日,在列寧親自領導下,十月革命武裝起義取得勝利,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工人士兵蘇維埃人民委員會,推出」一戰」,頒布了沒收地主,寺院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的<土地法令>.
蘇聯開始有計劃的經濟建設,1928年和1933年的兩國五年計劃,其重點都是重工業,兩個五年計劃的完成,蘇聯由農業國變成了工業國.1937年蘇聯基本完成了農業集體化.同年蘇聯通過新憲法,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蘇聯的確立.
7.巴黎和會與<凡爾賽和約>
1919年1-6月,參加國有27個,英國,法國,美國三國成為和會的主宰.其主要內容有:同德國簽訂<凡爾賽和約>;分別和德國盟國簽訂一系列和約,它們和對德和約共同構成了凡爾賽體系.決定成立制裁侵略,維護世界和平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1920年成立,實際上是帝國主義列強維護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秩序的工具).確定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統治的新秩序.(和約內容見初三<世界歷史>第二冊35頁)
8.華盛頓會議
在美國倡議下召開,共有九國國家參加,美,英,日三國起主要作用.英,法,日,美簽訂了<四國條約>,相約互相尊重它們在太平洋區域屬地的權益.美,英,日,法,意五國簽訂了<限制海軍軍備條約>,規定了五國海軍主力艦的噸位比例.1922年,九國代表簽署了關於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實際上成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方便.華盛頓會議是巴黎和會的繼續,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最終確立了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9.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羅斯福新政
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首先從美國開始,是一次世界性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這次危機有三大特點:波及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破壞性大.
羅斯福新政的目的是在不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消除經濟危機.其內容有:金融方面,首先從金融業開始,使私人現款重新流通;農業方面,政府讓農民縮減耕地和屠宰耕牛,由政府撥款補償;工業方面,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國家對工業的調整,1933年國會通過工業復興法,加強政府對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調節和控制;社會賑濟方面,新建許多公共工程,以減少失業隊伍,刺激消費和生產.
評價:a.新政取得了一定成效,使美國經濟緩慢地恢復過來,資本主義統治得到穩定;
b.資本主義制度沒有改變,產生危機的根源依然存在,新政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
10.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德意日三國建立法西斯專政的根本原因是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
希特勒的上台執政,標志著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1936年,日本受到軍部控制的內閣上台,標志著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1937年,德,意,日三國結成侵略性的軍事政治集團,成為「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又稱軸心國集團.
11.第二次世界大戰
原因:a.在經濟危機的打擊下,德意日建立和強化了法西斯專政,瘋狂對外侵略;
b.英法美的縱容侵略政策加速了大戰的爆發.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大戰全面爆發;
1941年6月22日,德國突襲蘇聯,蘇聯軍民英勇捍衛國土,取得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
1942年初,國際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1943年9月義大利新政府投降;
1943年中,美,英在埃及召開開羅會議,發表了<開羅宣言>,為戰後處理日本問題提供了依據;美,英,蘇在伊朗德黑蘭舉行了會議,確定了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
1945年初,美,英,蘇三國在蘇聯的雅爾塔舉行會議,會議達成重大協議:德國由美蘇英分區佔領;蘇聯參加對日作戰;成立聯合國.
1945年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立即無條件投降;1945年8月初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兩顆原子彈;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9月2日正式簽署投降書
12.二戰後蘇聯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措施和影響
從1946年起開始執行第四個五年計劃,在斯大林領導下,集中精力恢復並發展經濟,重工業和國防工業是蘇聯工業的發展重點.蘇聯人民取得了經濟振興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教育文化事業有較大發展,加強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吸引力.
13.」歐洲共同體」的建立
1967年,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和國際地位,促進經濟的發展,加強互相間的合作,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等六國發起建立了」歐洲共同體」組織.」歐共體」建立後,成員國數目不斷增加,相互之間的合作日益密切,促進了成員國的經濟發展,也提高了歐共體在國際上的地位和作用.
14.美國的霸權政策和美蘇爭霸
美國霸權政策的體現:
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在歐洲推行」冷戰」政策(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採取的除戰爭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敵對行動).
美國通過提供經濟援助,抵擋蘇聯和社會主義力量的沖擊,控制西歐各國.
為了進一步控制西歐,對歐洲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包圍,1949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20世紀50.60年代,發動了侵略朝鮮和越南戰爭.
美蘇爭霸: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國立的增強,蘇聯也走上了霸權主義的道路;60年代的」古巴導彈危機」;70年代末,蘇聯出兵佔領了阿富汗,企圖建立在南亞和波斯灣地區的霸權;美國提出了」星球大戰」計劃.美蘇爭霸嚴重威脅世界和平,也給兩國本身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蘇聯力不從心,80年代中期被迫改變稱霸政策.
15.第三世界的興起
二戰後亞洲人民首先掀起民族解放運動;
1947年英國被迫同意印度獨立,把原來的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
十六、啟蒙思想家伏爾泰(九上P138)
1、18世紀的法國
2、主張:反對封建專制制度,主張開明的君主執政,強調資產階級的自由和平等。
十七、啟蒙思想的影響(九上P139)
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為新興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貴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進了歐洲的社會進步。許多啟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紹到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促進了這些國家的思想解放。
十八、牛頓力學理論體系(九上P139)
1、英國科學家牛頓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2、牛頓在天文學上的主要貢獻是在17世紀下半期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3、在數學上主要的貢獻是微積分的創建;
4、在力學上,牛頓建立了完整的力學理論休系。其中,力學三定律,也稱「牛頓三定律」,對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影響最大。
十九、達爾文與「進化論」(九上P140)
1、英國科學家達爾文 2、著作:《物種起源》
3、思想:他提出了「進化論」思想。指出自然界是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法則中發展的。
4、作用:這部著作的問世,第一次把生物學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推翻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物種起源》的出版,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沉重打擊了神權統治的根基。
二十、愛因斯坦與相對論(九上P140)
1、出生在德國的科學家,是20世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2、一生中最重要的貢獻:20世紀初提出的相對論。
3、作用:相對論的創立推動了整個物理學理論的革命,為原子彈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