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急求一篇1200字的歷史論文
你看看吧!
我國和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按照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不斷地向前發展著,到了封建社會後期,商品經濟的發展,已經孕育著資本主義的萌芽。但是,到了十九世紀四十年代,這種獨立發展的進程中斷了,資本主義列強用大炮、鴉片和廉價的商品,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並逐步和中國封建統治者勾結,來實現他們獨霸中國的目的。這樣,中國便一步步地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從此,中華民族成了一個被壓迫的民族。首先,1840年6月英國以武力侵略中國,發動了鴉片戰爭。英國侵略軍燒殺搶掠,在中國的領土上橫行霸道。1842年8月,英國侵略者又強迫清政府簽定了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次年,英國又強迫清政府簽定了《南京條約》的附件。鴉片戰爭剛剛結束,美法兩國以武力威脅下,迫使清政府分別和他們簽定了不平等的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擴大了侵略權益。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從封建社會逐漸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由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開始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從此,中國人民開始了反對外國侵略者,同時反對本國封建統治者的斗爭;中國歷史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鴉片戰爭中,清政府耗費大量軍費,大大加重了人民負擔。此後,洪秀全領導的規模巨大的太平天國起義爆發了。1853年,太平軍佔領了南京,定都天京,太平天國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還派了兩支人馬分頭北伐和西征。後來,湘軍瘋狂反撲,太平軍連連失利。1855年,石達開指揮西征軍大敗湘軍,太平天國進入軍事上的全盛時期,大平天國軍事上取得很大勝利的時候,領導人之間,發生了尖銳的內部戰爭。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7月,湘軍沖入天京城內,天京陷落,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由於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而失敗了。太平天國堅持戰斗14年,勢力發展到18省,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它建立了政權,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沉重地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
接下來,英法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1858年,俄、美、英、法四國先後強迫清政府分別簽定了《天津條約》。10月下旬,英法兩國又強迫清政府簽定了中英、中法《北京條約》。經過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外國侵略者]勢力擴大到沿海各省,並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了。
經過兩次鴉片戰爭,清政府在1861年設立了總理各國事務的衙門。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洋務派掀起了一場洋務運動。以「自強」為口號的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它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為中國資本主義近代化開辟了道路;對中國經濟勢力的擴張,也起到了一些抵製作用。
1883年底,法軍攻擊駐越清軍,中法戰爭爆發。清軍齊心殺敵,擊潰法軍,取得了鎮南關大捷。中越軍民抗法戰爭的輝煌勝利,迫使法國內閣倒台。但是,清政府急忙同法國代表在天津簽定條約,同意在中越邊界開辟通商,中國任用法國人修築鐵路等條件。從此,法國的侵略勢力伸向中國西南地區。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中國戰敗,被迫同日本簽定了屈辱的《馬關條約》。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
19世紀末,爆發了義和團運動。但是,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義和團運動在中外反動勢力的鎮壓下失敗了.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德、日、意、奧等國,簽定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辛丑條約》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在孫中山的倡議下,1905年興中會與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的一些成員,在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了,在革命的領導下,革命軍英勇奮斗,所向披靡,迅速佔領武昌城。革命黨人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推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然而,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是我國近代社會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這是我國社會的一大轉變,一大進步!這次革命雖然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但為以後新的革命斗爭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中國人民覺醒了。1919年5月4日,北京三千多名學生在天安門廣場前舉行示威遊行。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徹底反對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在這次運動里,中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台,表現了偉大的力量;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起了重要作用。五四愛國運動,發生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以後,是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對宣傳馬克思主義起了推動作用。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致使第一次國共合作公開破裂。7月15日,汪精衛為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而提出「寧可枉殺千人,不可使一人落網」的口號,大肆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從此內戰代替了團結,獨裁代替了民主。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失敗了。國民革命的失敗,一方面是由於國際帝國主義聯合支持國民黨右派發動叛變,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過了革命的力量;另一方面是由於中國共產黨還處於幼年時期,缺乏斗爭經驗。在國民革命的後期領導人陳獨秀又犯了右傾投降主義的錯誤,放棄革命的領導權,以致在敵人發動突然襲擊時,不能有效地組織人民反抗。
終於,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官僚主義三座大山,取得了偉大勝利。
歷史不應該忘記,歷史也不應該被忘卻。
從幼時發蒙那天起,重復在我耳畔的,便是正義必定戰勝邪惡的道德邏輯,而正視如釘在板上的歷史,更多的卻是與長年所習教義不甚一致的悲劇。為了到哪都說不清白的毒品走私,竟明火執仗地打上人家,天下邪惡之最,可居第一;把圖財害命的強盜拒之國門之外,應是最天經地義的正當之舉,可結果總是邪惡者揣著佔地索款的條約凱旋,正義者屈辱地舔憮著流血的創傷。廣大農民為獲得生存的空間,衣食的飽暖,揭櫫天下第一家,共享太平的義旗,也是順呼天而應呼人之事;而為了少數人的驕奢淫逸,把萬千生靈殘殺在血泊之中,這與正義何其相悖,可是道德邏輯依舊沒有顯示靈光。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當歷史把無情的事實揭示給我們時,也把答案藏在了其中。倘若,我們了解到在中英對持的劍拔之際,道光帝向大臣們提出的無知疑問;道光帝得知英國女王自擇配偶,大笑夷蠻之邦不懂婚姻大事需遵父母之命;討英大軍的主將向巫師討教,用婦女便尿的馬桶,破英軍「妖術」(即新式槍炮),就會得到這樣的啟迪:命運操在愚昧腐朽統治者手中的民族,是連正義的戰爭也是打不嬴的。同樣當我們看到約束士卒分男營、女營,不得過夫妻生活的洪秀全,自己卻妃子縈繞;北伐失敗,西征未達預期目的,而勸誡他人不能凌奪斗殺的「上帝家族」成員們,卻已經為爭萬歲的名分刀槍相向;天國後期的大政,掌握在洪秀全兩個貪鄙嫉賢的長兄和一個女官總管手中,就會認識這樣一個道理:不超越自己的敵人,就別指望得到勝利之神的青睞,由農民領袖導航的戰船,無法沖出封建的旋渦,到達解放的彼岸.
八十年代以來,很多青年人懷著興國的責任感,窮詰這樣一個問題,即雄踞世界東方的中華民族,曾以悠久燦爛的文化,對人類文明進程施予了極大影響,為什麼在近代會落伍,使近百年的歷史充滿屈辱.當一個民族以文物禮儀隆盛的「天朝上國」自居,深閉固拒,夜郎自大,就會使往昔的榮耀變成一個沉重的包袱,滯緩本民族繼續邁進的步伐。流動的歷史,不等待任何一個民族,你耽於「十全武功」、「萬國向化」 的舊日迷夢,人家卻經歷了文藝復興產業革命和政治變革,當這個人類發展最新階段贏得歷史的恩寵時,一切蹣跚其後的民族,便面臨被征服的命運.
但歷史有時強加給一個民族的命題是不容選擇的,要擺脫敵人的奴役,首先要國強.但是,國人認識這一點時,卻走過了曲折的路,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正如馬克思預言的那樣:中華民族總在慘遭劫難之後,才省悟奮起。好在有成千上萬的愛國者,為尋求救國真理前仆後繼,執著地求索,他們或許過於輕率但卻不乏清醒,他們或許還帶著未開化的愚昧但卻不缺少睿智,他們或許過於輕信但絕不怕犧牲,他們在困惑中奮斗,在徘徊中探索,在曲折中前進,從而為中國走向近代化種下了契機。
當我們站在世紀之交的門檻上,回顧近百年來中國人的奮斗歷史的時候,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中國歷史上幾乎沒有任何一個時期可以與這一時期相比較——困惑與希望的交織,污穢與崇高的輝映,黑暗與光明的搏擊,構成了中國近代史上波瀾壯闊、跌宕起伏而又驚心動魄的歷史畫卷。我們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必須從現在起,以過人的努力,超常的毅力,去發奮汲取文化知識;以求實的態度,務實的作風,去勇於參與社會實踐;以開拓的思路,創新的理念,去探求人生的新境界,長大後為祖國、為社會、為人民做出貢獻。
⑵ 半年後,同學們即將中學畢業,請你寫一篇歷史畢業小論文,結合世界歷史上著名的
第一,進一步考查和驗證畢業論文作者對所著論文的認識程度和當場論證論題的能力是高等學校組織畢業論文答辯的目的之一。一般說來,從學員所提交的論文中,已能大致反映出各個學員對自己所寫論文的認識程度和論證論題的能力。但由於種種原因,有些問題沒有充分展開細說,有的可能是限於全局結構不便展開,有的可能是受篇幅所限不能展開,有的可能是作者認為這個問題不重要或者以為沒有必要展開詳細說明的;有的很可能是作者深不下去或者說不清楚而故意迴避了的薄弱環節,有的還可能是作者自己根本就沒有認識到的不足之處等等。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提問和答辯就可以進一步弄清作者是由於哪種情況而沒有展開深入分析的,從而了解學員對自己所寫的論文的認識程度、理解深度和當場論證論題的能力。
第二,進一步考察畢業論文作者對專業知識掌握的深度和廣度是組織畢業論文答辯所要達到的目的之二。通過論文,雖然也可以看出學員已掌握知識面的深度和廣度。但是,撰寫畢業論文的主要目的不是考查學員掌握知識的深廣度,而是考查學員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和鍛煉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學員在寫作論文中所運用的知識有的已確實掌握,能融會貫通的運用;有的可能是一知半解,並沒有轉化為自己的知識;還有的可能是從別人的文章中生搬硬套過來,其基本涵義都沒搞清楚。在答辯會上,答辯小組成員把論文中有闡述不清楚、不祥細、不完備、不確切、不完善之處提出來,讓作者當場作出回答,從而就可以檢查出作者對所論述的問題是否有深廣的知識基礎、創造性見解和充分扎實的理由。
第三,審查畢業論文是否學員獨立完成即檢驗畢業論文的真實性是進行畢業論文答辯的目的之三。撰寫畢業論文,要求學員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但它不像考試、考查那樣,在老師嚴格監視下完成,而是在一個較長的時期(一般為一個學期)內完成,難免會有少數不自覺的學生會投機取巧,採取各種手段作弊。尤其是像電大、函大等開放性大學,學員面廣、量大、人多、組織鬆散、素質參差不齊,很難消除捉刀代筆、抄襲剽竊等不正之風的出現。指導教師固然要嚴格把關,可是在一個教師要指導多個學員的不同題目,不同范圍論文的情況下對作假舞弊,很難做到沒有疏漏。而答辯小組或答辯委員會有三名以上教師組成,鑒別論文真的能力就更強些,而且在答辯會上還可通過提問與答辯來暴露作弊者,從而保證畢業論文的質量。
⑶ 關於世界歷史的論文
世界歷史是歷史學的一門重要分支學科,內容為對人類歷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發展為全世界成一密切聯系整體的過程進行系統探討和闡述。世界歷史學科的主要任務是以世界全局的觀點,綜合考察各地區、各國、各民族的歷史,運用相關學科如文化人類學、考古學的成果,研究和闡明人類歷史的演變,揭示演變的規律和趨向。
在中國,約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主要由於歷史專業的分工,人們習慣於把中國史和世界史對舉,幾乎把世界歷史作為外國歷史的代稱。實際上,世界歷史絕非把中國歷史排除在外的域外史,而中國歷史也和所有其他國家歷史一樣,是人類歷史發展為世界歷史全過程的組成部分。
劃分
關於世界歷史的分期,至今還沒有完全一致的意見。早在文藝復興時期,西方就已有了把歷史分為「古代」、「中世紀」和「近代」的說法。這種主要基於歐洲歷史的分期,在西方史學界長期沿用。有不少史學家又在三時期之後加上「當代」或「現代」,從而形成四階段分期法。
馬克思主義史學也採用四階段分期法,其基礎是歷史唯物主義關於社會經濟形態發展的理論,與以政治興替或其他「重大事件」為分期標准者有本質的不同。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對世界史的分期,一般都以「古代」相當於原始社會及奴隸社會階段,「中世紀」相當於封建社會階段,「近代」相當於資本主義社會階段,而「現代」則是指以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為開端的一個新的時期。
有的學者認為「中世紀」一詞只適用於西歐歷史,沒有世界歷史上的普遍意義,所以改用「中古」一詞標示「古代」和「近代」之間的階段。這種分期法從理論上說是完全可行的。但是人類歷史的發展並不平衡,世界各不同地區進入某一社會經濟形態有早有遲,在某一社會經濟形態中經歷的時間也有長有短。特別是自歷史進入文明時期以後,很少看到絕對純粹屬於這一階段或那一階段的社會經濟形態,也很少看到絕對整齊的、單一發展的由低級社會經濟形態逐層向高級社會經濟形態的過渡。因此在世界史的分期斷限問題上,目前仍然存在著分歧。
⑷ 學了世界歷史,才是真學歷史,學真歷史的理解 老師要求寫小論文啊 求賜教
的學習,同學們有什麼想法和要求時,你們提出了一些讓老師特別憂心的問題,如「我以前歷史課沒好好學,現在還來得及嗎?」、「歷史課中考都考什麼內容?題型有哪些?」、「我們怎麼背歷史知識?」……同學們,歷史就像一位睿智長者,他曾在回眸古埃及金字塔時喟嘆,在點亮愛迪生電燈時感慨,在徜徉世界大戰戰場時沉思,在目睹克隆技術出現時暢想……而這些所有對歷史的深切感悟和反思就是歷史賜予我們的精神財富,它可以拓寬我們的眼界,增強我們的心智,提升我們的品行修養。所以,對初三階段世界歷史的學習,我們不應該只是為了單純地應付考試,而是在博採、了解、欣賞、尊重、和感悟人類豐碩文明成就的同時,從中涉獵對我們未來及終生發展有價值的歷史與文化精華為己所用,進而警策自己未來的人生,這才是我們學習它的真正目的。下面,我想針對同學們在學習世界歷史中最關心和亟需解決的相關問題和大家談一談。一、學好世界歷史的現實意義與價值我們從小到大一定看過許多如「拿破崙」、「珍珠港事件」等關於世界歷史題材的書籍和影視製品,然而,這些歷史題材的作品是歷史的本貌嗎?真正的歷史究竟是怎樣的?學好世界歷史對我們中學生的成長究竟有哪些幫助?1.有助於我們了解世界,並加深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理解如果我們把世界歷史比喻成一條奔騰不息的長河,那麼世界各地區、各民族以及各國家的歷史就是匯入長河中的涓涓溪流。世界歷史並不是各國分散而孤立歷史的簡單羅列,而是相互聯系、渾然一體的歷史集結。在世界范圍內,任何國家和民族都不可能與外界隔絕,而且人類文明越發達,國際交往就越密切。中國自古以來就同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和許多揮之不去的情結,比如漢代有張騫出使西域和甘英出使大秦,唐朝有玄奘天竺求取真經和鑒真六次東渡日本,明朝有鄭和七次下西洋等;而近現代的中國更是與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因此,同學們學習世界歷史,不僅有助於我們了解世界,而且可以進一步加深對祖國歷史文化的理解,從而使我們更深刻感受到東西方文明是在不斷交流碰撞中才得以形成今天如此的輝煌和繁榮。
⑸ 關於世界近代史論文
歷史科《考試說明》中一項重要的能力要求,就是「再認、再現歷史的階段特徵、基本線索和發展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尤其是在高考復習中,必須重視歷史階段特徵的教學。什麼是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徵呢?概括起來就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各個不同時期和每個時期的不同階段在政治制度、經濟發展、階級關系、國際關系、思想文化等領域呈現的帶有普遍性的基本特點。認識歷史發展的階段性和階段特徵,這是歷史學科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之一。不懂得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階段性和階段特徵,不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去分析歷史的階段性與階段特徵,就不會懂得歷史現象和歷史進程為什麼會是這樣而不是那樣。因此掌握這些階段特徵,對於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本文就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特徵,作一概括說明。世界近代史是從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至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前,是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並逐步形成世界體系和向帝國主義過渡的歷史。關於世界近代史的開端,史學界還存在著不同觀點,尚未形成定論。1995年新編訂的中學歷史教學大綱仍以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作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而1996年秋季啟用的新編高中《世界近代現代史》教材,則從14、15世紀歐洲資本主義興起講起,將這段歷史作為由古代社會向近代社會的轉折,作為世界近代史正式到來前的序幕。從14、15世紀到17世紀早期,歐洲正處在封建社會解體和資本主義興起的階段。在經濟和生產領域,農業、手工業和商品經濟有了進一步發展,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歐的一些地區,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早期階段——工場手工業已經興起,自給自足的封建自然經濟正在解體。國際關系方面,以西班牙、葡萄牙為首的殖民主義者,開辟新航路,侵佔掠奪殖民地,成為歐洲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手段。在思想文化領域,新興資產階級為了沖破天主教會和封建傳統觀念的桎梏,掀起了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運動。在階級關繫上,一方面是農民階級的反封建斗爭更加高漲,一方面是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要求取得政權,16世紀後期發生了世界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尼德蘭革命,獨立後的荷蘭迅速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世界近代史的第一階段是從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到19世紀早期的拉丁美洲獨立革命,被稱為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時代,是資本主義制度在歐美一些先進國家確立的時期。這一階段,英國、法國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美國和拉丁美洲各國通過民族獨立性質的資產階級革命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而這一階段歐洲和亞非的大多數國家,還處於封建社會或更早的社會階段。歐洲的一些封建國家如俄、普、奧等國的君主進行了一系列改革,雖然加強了君主專制,但客觀上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歐洲蒸蒸日上的資本主義制度和腐朽沒落的封建制度進行著激烈的斗爭,發生在19世紀早期的反法同盟和拿破崙的戰爭即是突出事例。亞洲的封建國家如中國、日本、朝鮮、印度等國,日趨腐朽沒落,成為西方各國的侵略對象。在生產領域,雖然英國工業革命已經開始,但資本主義各國佔主流的生產方式仍然是工場手工業,商業資本和工業資本沒有明顯分開,由金融資產階級控制著工業生產。由於資本主義制度進一步解放了生產力,各國的經濟都有了較大的發展。在社會巨烈的變革時代,歐洲思想領域出現了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為反封建的資產階級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動員,為資本主義制度設計了一套政治構想。在國際關系方面,英、法、荷等國為了適應資本主義發展,大肆殖民擴張,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殖民地和爭奪殖民霸權的斗爭,最後英國取得了霸權地位。英、法、美、拉丁美洲各國進行的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由於工場手工業時期的資產階級在經濟上和政治上還未走向成熟,所以在革命中起主導作用的往往是金融資產階級,或資產階級化的貴族——新貴族,在美洲則是「把自己的經濟建立在黑人奴隸勞動上的資本家」——種植園奴隸主,或封建的大地產者。由於封建勢力的頑固和反撲,各國都採用了暴力斗爭的手段,革命經歷了反復和曲折的過程,資產階級充分發動和依靠工農群眾,人民群眾起了革命的主力軍作用。這些就構成了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特點。19世紀早期至70年代初,是世界近代史的第二階段,也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19世紀六七十年代,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最終確立,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發生在這一階段的1848年歐洲革命,沖垮了反動的歐洲封建統治秩序——維也納體系;俄國、日本通過改革,德國、義大利完成國家的統一,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美國通過南北戰爭,消滅了黑人奴隸制;亞洲、非洲、大洋洲的多數國家淪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被納入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運行軌道,成為西方資本主義的附庸。隨著西方國家的殖民侵略,將先進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傳播到這些地區,引起這些國家政治、經濟上的深刻變化。在經濟領域,19世紀中期,英、法、美等國的工業革命相繼完成,德、俄、日、意等國的工業革命正在進行,工業革命使各國的經濟迅猛發展,使資本主義社會進入真正意義上的工業資本主義時代。1857年發生的第一次世界性經濟危機,表明統一的世界資本主義市場已經形成。工業革命使各國的階級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造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兩大對立階級,作為資本主義掘墓人的無產階級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台,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蓬勃發展起來。由於無產階級政治上無權,遭受殘酷的壓迫和剝削,工人運動的特點表現為暴力斗爭為輔,政治斗爭為主,並加強了國際團結,由自發性斗爭轉變為有組織的斗爭。第一國際的成立和巴黎公社革命把這一時期的工人運動推向了高潮。在思想領域,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提出自由經營、自由競爭、自由貿易的自由主義思潮,以適應資本主義的發展;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和恩格斯把空想社會主義發為科學社會主義,以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為組成部分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已經形成。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成為當時並存的兩大社會思潮。在國際關系方面,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瘋狂在全球進行殖民擴張和侵略,使亞洲、非洲、大洋洲的多數國家淪為列強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使東方從屬於西方。同時,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不斷高漲,亞洲出現了反對殖民主義和反對本國封建主義的強大革命風暴。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民族解放運動成為19世紀中期世界的三大進步潮流。19世紀70年代初開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將自由資本主義推向了壟斷資本主義——帝國主義時代,世界近代史也進入到第三階段。這一時期,由於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全球的擴張,進一步解放了生產力;尤其是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廣泛用於生產,極大地推動了生產的發展。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產量超過了以往任何時期。生產的發展,生產和資本的集中,產生了壟斷組織。壟斷組織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促進了經濟發展。以科技為先導,以壟斷形式組織,是資本主義經濟模式成型的表現。總之,這一階段資本主義社會在全世界范圍內確立後,進入了成熟、穩定和繁榮時期,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了帝國主義階段。那種認為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資本主義走向腐朽和全面衰落的觀點是不符合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也不符合當時資本主義各國的現狀。各國在政治上進一步調整了社會矛盾,資產階級的民主自由政治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如英國的自由主義革命,法國共和制的確立,英美等國的兩黨政治,就連奉行專制制度的日、俄、德等國,也先後頒布憲法,建立議會,實行君主立憲的政治體制。資本主義各國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工人和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況有了一定改善,各國先後完善了資產階級的民主自由政治,這些因素導致了工人運動自巴黎公社失敗後具有新特點,即以有組織的合法斗爭、議會斗爭、經濟斗爭為主,以罷工為主要斗爭形式,各國工人政黨和社會主義團體紛紛建立。這一時期各國的階級矛盾相對緩和,被列寧稱為「它帶有和平性質而沒有發生過革命」。由於一些國家的工人政黨在合法的議會斗爭中取得了很大成就,導致了第二國際修正主義泛濫,以列寧為首的俄國布爾什維克黨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對修正主義者展開斗爭。這一階段,亞洲各國除日本外,全都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非洲大陸幾乎被列強瓜分完畢,獨立後的拉丁美洲各國也受到英國、美國的經濟侵略,實際上成為依附英美的半殖民地,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紐西蘭,北美的加拿大早已成為英國殖民地,資本主義世界的殖民體系最終形成了。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也由商品輸出變為資本輸出為主。亞、非、拉的民族民主運動再次掀起了新高潮,亞洲和拉美的一些國家的民族資本主義有了發展,民族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台,民族解放運動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與革命,進入了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被列寧稱為「亞洲的覺醒」。資本主義各國在向帝國主義過渡中,由於各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性加劇,後起的美德迅速超過老牌的英法,為了爭奪殖民地和世界霸權,各個大國之間矛盾激化,錯綜復雜,形成同盟國、協約國兩大軍事侵略集團,國際局勢日趨緊張,最終爆發了帝國主義之間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在大戰中,列寧領導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取得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從此,世界歷史發展到新的時期,標志著世界近代史的結束和世界現代史的開始。
⑹ 世界歷史論文
伊斯蘭教是兩世並重的宗教。穆斯林在謀求基本生存條件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的過程中為有效地協調各種復雜的社會關系,實現自身價值,滿足心靈寄託,便以《古蘭經》、「聖訓」為思想准繩形成牢固的關於家庭關系、社會交往、從業思想等一系列重要的規范性要求,總結出閃爍著伊斯蘭思想光輝的道德風范和倫理准則。這一準則在日久年深的社會實踐中日臻完善,自成體系,成為一代又一代穆斯林的重要精神支柱,對提高穆斯林精神修養、道德素質,改善穆斯林地區的社會風氣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穆斯林把建立良好的社會秩序和溫馨和睦的家庭關系,以及以積極的態度合理的開發、利用、保護自然資源,創造一定的物質財富等,視為真主賦予人類社會的神聖義務和不可推卸的責任,因而人必須以一種敬畏的心態和信仰的誠意去身體力行加以實踐,而這其中無一不蘊涵著伊斯蘭纖而美好的道德倫理因素。不難想像,脫離這種道德約束的行為,必然會對社會的穩定安寧,人際關系和諧和健康等帶來極大的破壞,而且也與人類文明進步的潮流相違背。
伊斯蘭倫理道德觀的確立,源於經訓原則,並與人們的宗教信仰、物質和精神生活等關系十分密切,因而它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深厚的思想文化根基。中阿文化的交流融合,使伊斯蘭倫理道德的適應和影響范圍,從伊斯蘭世界向東方社會乃至人類活動的各個方面擴展和延伸,發展成為世界上大部分人們所普遍遵循的社會公德,如在中國,伊斯蘭教倡導的勤政廉潔、秉公辦事、尊師重友、尊老愛幼、扶若濟困、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等道德行為,不光在穆斯林民族中得到推崇,同時,也是穆斯林民族以外的其他兄弟民族所接受和遵從的,成為中華民族全體人民崇尚和洛守的美德就行,成為衡量一個優秀民族健康心理素質和美好精神情操及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
堅持愛國主義教育是伊斯蘭教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熱愛祖國,維護國家統一,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為人民的事業前赴後繼,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建功立業,是穆斯林優秀品質的精髓。在我國歷史上,每當國家,民族處於危急存亡的嚴峻時刻,穆斯林挺身而出,不怕流血犧牲,為國效命的英雄事跡不勝枚舉,這種壯舉正是他們所具有的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確人生觀的最好體現。在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的歷史時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是我國穆斯林倫理道德修養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之一。
伊斯蘭精神的顯著特點舊對現實生活持積極向上的態度,並且認為營造今世是為了後世,這樣這能夠使穆斯林站在神聖信仰和遵從主命的高度去認識自己對時代、對社會、對人類應有的義務和必須承擔的歷史使命,有一位宗教思想家曾寫下這樣的銘言:「名實兼收,不獨潤身還潤屋;經營俱到,真能成己更成人。」他要求人們的作為必須具有明顯的,公眾的社會目的及相應的效益,凡做事應名實相符,有益於大眾,有益於社會和國家,在 自己取得成功的時候,也要想到對他人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扶持。這一思想明顯的反映了伊斯蘭教的人世態度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它對於國家建設與富強,民族進步與振興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對於國計民生與人民利益的大事,伊斯蘭教總是從各方面動員和鼓勵人們予以關注並熱情的參與,以實際行動響應政府的號召,積極主動地投身其中,努力貢獻自己的力量和才智。如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國家實行的改革開放,經濟體制的轉型,西部大開發等許多重大的戰略決策,我國穆斯林是非常歡迎的,更何況這些重大戰略決策和舉措是與穆斯林自身的利益和長遠發展息息相關的,參與了它,也就是辦了有利於自己琢子孫後代的大事。
伊斯蘭倫理道德體系,不是短期內的應景產物,也不是只在某些特殊地域適用的生活制度,而是一種世界性的行為規范准則,它經歷了上千年的考驗和人類實踐的反復檢驗,長期不衰、歷久而彌堅,在伊斯蘭文化向世界傳播的整個過程中,始終發揮著影響和引導人們的價值取向及生活方式的作用。但是必須承認對於某一穆斯林群體或穆斯林個人而言,良好的道德意識的形成,倫理觀念的增強,不是與生俱來的。一個人從抓抓墜地到進人墳墓都需要不間斷,不停息地去學習、去汲取伊斯蘭思想文化的精華和先進的科學知識,才能跳上有倫理道德意義的人生道路,才會有提高精神修養水平的自覺行動。不論個人或民族,文化積淀愈深通能自覺的去下理性參悟功夫,也就愈會形成較高水準的道德品質。同一信仰的不同個人之間對倫理道德內容和意義的理解及其實踐上,不一定完全相同,對事物價值的衡量和判斷,也可能存在差異,這主要緣於接受教育的程度、文化涵養水平、生活環境的影響不同所致。有一位哲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居廣居、由正路,方能保合元氣;友良友、親明師,不啻坐於春風」。所以加強學習提高教育水平,堅持守正、自潔,修行養性是養成良好的倫理道德素質的前提,而良好的道德倫理行為則應是教育與學習長期熏陶的結果。早在伊斯蘭教初創時期先知穆罕默德就很重視文化知識的學習,他有兩段著名聖訓「求知是每個穆斯林的天職」、「學問雖遠在中國,也應當去尋求。」先知穆罕默德又說:「誰踏上求學的大道,真主已經使誰走上直達樂園的途。」這是他對求知者的高度評價和贊譽。先知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傳播伊斯蘭教的成功,就在於他用伊斯蘭文明的力量凝聚了人心,改變了四分五裂的部落割據狀況,形成一個統一的穆斯林整體世界,這也可以說是伊斯蘭倫理道德之光啟迪阿拉伯民族的心靈取得的重大勝利。伊斯蘭教在向阿拉伯半島以外的其他各地的傳播中,同樣沒有忽視和放鬆對信仰者在倫理道德方面耐心地教化,因而才有了不受疆域之限水陸之隔的空前發展,直到今天在世界范圍內仍保持著日盛一日的強勁勢頭。伊斯蘭教傳到那裡,便把作為宗教基石的精神文明和倫理道德原則帶到那裡,使人們的價值觀念、宗教意識、精神面貌和為人處事的方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促使人類文明的向前發展。
伊斯蘭倫理道德中融有的理性成份,從一個側面反映、揭示了宗教的本質功能,因為真正的宗教是崇尚理性,注重人們的道德修養,用教理教義去擦亮人們的心靈之窗,使他們對美好和善良的東西有深刻的感受,從而啟迪他們不斷追求上進,不斷完善自我,實現人生理想。而以散布和販賣低下灰色的精神垃圾為能事的所謂「宗教」,不是真正的宗教,是邪教,其歪理邪說只能扼殺理性,給人們的精神和生命造成痛苦甚至災難。所以我們宣揚正確的宗教倫理道德,也是讓人們知道如何去識別和抵制錯誤的、虛假的,是宗教學者們的一項嚴肅而光榮的工作任務,也是宗教倫理道德建設中的大事。
當前在商品經濟大潮中,伴隨著社會結構的變革和社會經濟關系的重新調整,勢必使原來傳統道德和行為規范中某些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部分受到沖擊。而一些新的道德標准為人們所認可和接受,給已有的倫理道德體系增添新的內容,從而使社會生活,人們的相互交往活動建立在更富有活力,更符合宗教教義和時代特點的良性、有序的健康運行軌道;同時,在市場經濟時代,由於受經濟利益的驅動,一些人當中也會出現倫理道德失衡,甚至道德敗壞、違法犯罪等現象,嚴重危害社會安寧,干擾破壞人們的正常生活。公民倫理道德素質的提高,可以促進國家的法制建設:而健全的法制環境,則為樹立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能夠營造必不可少的環境條件。這就要求我們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既要重視廣泛的倫理道德的宣傳教育,又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運用各種手段,多種方法,不同形式,全面提高人們的思想覺司和法制觀念。伊斯蘭倫理道德教育要在這場浩大的社會文明建設工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積極用道德的感召力量來喚醒人們的良知,使他們從思想深處產生震憾和道德約束力,使人們以美好的心靈,文明規范的舉止凈化社人環境,以積極主動的敬業精神建設我們生存的家園。
宗教道德規范還主張動機和效果的統一,既重視行為的動機,又強調行為的效果。教義指出:抱著愛心和奉獻精神去關心別人,幫助別人,成全別人就是一種好的動機,就是一種施捨,就會得到好的效果。若無動機,則無效果可言;效果是動機的兌現和轉化,若動機不純,其效果有可能會走向它的反面。伊斯蘭教倫理道德要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高尚和精神情操和誠實的敬業精神。既要勤奮工作,盡職盡責,又要為社會履行義務,為大眾謀求幸福。既享用通過勞動創造的成果,也反對揮霍浪費,暴殮天物。伊斯蘭教認為奢侈浪費是一種罪過,信仰不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柱,而且也應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既具有服務於社會的意識,又重視愛意識支配而產生實際行動。如果只有信仰而無實踐活動,則信仰的誠意得不到體現,其信仰也只能是空泛膚淺的,沒有什麼意義。也無社會價值。
真主明確的啟示:「信道的人們啊:你們要敬畏真主,要和誠實的人在一起」。(9:119—)先知穆罕默德曾說:「你們堅持誠實的美德。因為誠實會引導你們走向正義」。中國穆斯林先哲曾用「忠厚留有餘地步;和平養無限天機」來高度概括這一美德,它的核心內容是「忠厚」與「和平」,這是做人的基本准則,也是對道德修養起碼的要求,一個人只要作到「忠厚」、「和平」這兩點,他就是一個實踐了聖人曉諭的誠實的穆斯林,一個在行為上為人們樹立了榜樣的人。
《古蘭經》、「聖訓」中大力宣揚追求和平、安寧、倡導仁慈、博愛的宗教倫理觀,體現在人們的行動L就是誠實、忠厚與和平。
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出現各種矛盾和糾紛是在所難免的,這就要求人們本著誠實、忠厚與和平的精神態度去化解矛盾,平息紛爭,誠懇待人,達到團結一致和諧生活的目的,宗教還提倡人們在順境中不應趾高氣揚,忘乎所以,在逆境中不要畏縮仿惶,悲觀失望,凡是意志堅定目光遠大,有所追求的人即便在工作中遇到了失敗和挫折,也不應降低倫理道德要求的標准,因為在伊斯蘭倫理道德內涵中,大量存在著對人在遭逢困境時勸勉和鼓舞的成份,對有信仰的人來說,降低或拋棄倫理道德要求標准,就會導致失去前進和探索的勇氣,失去克服困難的精神動力,實際也是信念發生動搖的脆弱心理的反映。古人雲:「失敗是成功之母」成功是從失敗的挫折中孕育出來的,這中間信念的推動作用處處有所顯示。事業成功的碩果,是對耕耘者最好的報償。
綜上所述,在伊斯蘭倫理道德方面有著許多有利於社會發展,有利於人類進步,有利於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積極因素。我們應很好的加以提倡和弘揚,為西部大開發,為國家的繁榮昌盛和人類文明的發揚光大做出應有的貢獻。
⑺ 談談你對人類歷史的認識600字
人類社會經歷了五千多年的農業文明時代,又經歷了三百多年的工業文明時代。那麼,未來將向什麼新文明時代演進呢?
原始文明是完全接受自然控制的發展系統。人類生活完全依靠大自然賜予,獵狩採集是發展系統的主要活動,也是最重要的生產勞動,經驗累積的成果:石器、弓箭、火是原始文明的重要的發明。原始社會的物質生產活動是直接利用自然物作為人的生活資料,對自然的開發和支配能力極其有限。
農業文明是人類對自然進行探索的發展系統。人對自然進行初步開發(大約距今一萬年前),由原始文明進入到農業文明,開始出現科技成果:青銅器、鐵器、陶器、文字、造紙、印刷術等。主要的生產活動是農耕和畜牧,人類通過創造適當的條件,使自己所需要的物種得到生長和繁衍,不再依賴自然界提供的現成食物。對自然力的利用已經擴大到若干可再生能源(畜力、水力等),鐵器農具使人類勞動產品由「賜予接受」變成「主動索取」,經濟活動開始主動轉向生產力發展的領域,開始探索獲取最大勞動成果的途徑和方法。
工業文明是人類對自然進行征服的發展系統。隨著科技和社會生產力空前發展,從農業文明轉向工業文明。人類開始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對自然的超限度開發又造成深刻的環境危機。特別是科學探索活動中分析和實驗方法興起,開始對自然進行「審訊」與「拷問」,此時的科技和教育突出對經濟的促進和發展上,資本主義國家大力推行教育和科技,形成空前的經濟生產力。工業文明是人類運用科學技術的武器以控制和改造自然取得空前勝利的時代。蒸汽機、電動機、電腦和原子核反應堆,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建立了「人化自然」的新豐碑,並以工業武裝農業。工業文明的可持續發展活動主要表現在征服大自然的物質活動,此時,生態、資源、人口等問題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成為可持續發展系統的重要功能因子。
生態文明是人類與自然將實現協調發展的社會系統。生態文明是「社會記憶」中第四
階段的文明,是建築在知識、教育和科技高度發達基礎上的文明,強調自然界是人類生存與發
展的基石,明確人類社會必須在生態基礎上與自然界發生相互作用、共同發展,人類的經濟社
會才能持續發展。因而,人類與生存環境的共同進化就是生態文明,生態文明不再是純粹的發
展系統,而是一個和諧發展的社會系統。由於可持續發展系統是一個普遍的復雜復合系統,而
且是進化的開放系統,其進化的基礎是繼承先前文明的一切積極因素,所以生態文明也就涵括
人類以前一切文明成果,其理論與實踐基礎直接建立在工業文明之上,是對工業文明以犧牲環
境為代價獲取經濟效益進行反思的結果,是傳統工業文明發展觀向現代生態文明發展觀的深刻
變革。建設生態文明,要求人類通過積極的科學實踐活動,充分發揮自己的以理性為主的調節
控制能力,預見自身活動所必然帶來的自然影響和社會影響,隨時對自身行為作出控制和調節。
⑻ 世界歷史與文化論文有沒
供參考:
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由於國情不同,各國走向現代化的道路,遇到的問題、阻礙也各自不同,中國是一個的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在中國現代化的過程中,曾反復出現關於中國傳統文化能否走向現代化的爭論。這一歷史現象鮮明地揭示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能否走向現代化?如何走向現代化?是一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必須弄懂搞清問題。
一、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
許多歷史事實證明,一個國家走上民族振興,走向現代化,無不是從弘揚 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傳統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種認為中國現代化只能從異質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圖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國傳統文化模式的過程稱為西化派是錯誤的。
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主要體現在這樣幾方面:
1.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中國文化歷來關注現實人生,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並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正是這種入世的人生哲學,培育了中華民族敢於向一切自然與社會的危害和不平進行頑強抗爭。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強調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創造。要實現現代化,這種自信自尊的精神是決不可少的。
2、知行合一觀。中國儒家文化所講的「力行近於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行重知輕」的認識論思想,這與實踐品格具有某種一致性。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實現現代化,當然要努力學習外國的先進的東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會主義實踐。
3、重視人的精神生活。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人的內在修養與這精神世界,鄙視那種貪婪與粗俗的物慾。孟子提出「充實之謂美」,並認為「寶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對人格的根本要求,這種傳統美德,對現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貴的。
4、有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愛國主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古人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今天,一個國家只有走上現代化,國家才會繁榮富強。而實現現代化,全靠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共同奮斗。
5、追求真理,勇於奉獻的精神。中國傳統文化蔑視那種貪生怕死,忘恩負義、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談到對真理的追求時,認為「朝聞道 ,夕死可矣「。宣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這種對真理執著、獻身精神是推動現代化的強大動力。
6、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倫理規范。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個社會只有嚴於律已,寬以待人,形成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社會風氣,社會才能充滿溫馨與和諧,才能給人帶來希望與力量。上述種種僅是中華傳統文化精華地的一部分,僅此就足以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二、傳統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
傳統文化作為一種社會精神形態,是一定社會存在的反映,這種傳統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對社會長期發生作用。
二、由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是推動社會主義不斷發展的精神動力
區分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糟粕,拋棄其糟粕,吸收其精華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也就是使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才能更好地為社會報務。
第一發展市場經濟經濟的需要。過去,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這種經濟是人治經濟,一切由政府統管,政企不分,按長官意志辦事,亂放炮抱粗腿界
第二、它是建全社會主義法治的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法制意味著合法性、權威性、公正性。
第三,市場經濟是效益經濟,市場經濟要求對中國傳統文化那種「君子謀道不謀食」把「義」與「利」對立起來的舊的價值觀的否定,從而增強人們的務實精神與進取精神。
⑼ 關於現代世界的歷史小論文
英國曾憑借首先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優勢迅速發展,並且通過不斷完善君主立憲制使本國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英國還機智的搶佔先機,積極海外擴張,開辟了廣闊的海外市場,掠奪了大量的生產原料,為本國近代工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因而一度成為海上霸主。但由於其海外擴張的非正義性,以及後來崛起的資本主義國家的挑戰,使得其霸主地位動搖(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有,法西斯政權的建立,對其實力有進一步的削弱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另外,其對還外政策的不完善嚴重侵害了戰敗國和其海外殖民地人民的利益(美國就是一個例子),導致資本主義國際社會動盪,東歐各國在世界上一直以來保持的經濟政治上的優勢為美國、蘇聯所取代。
蘇聯曾憑借社會主義制度下經濟社會的穩定性,在十年內實現了工業化,經濟實力大大增強,於是為其成為世界五大國之一奠定了基礎。可其最終因為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又稱斯大林模式),嚴重侵害了廣大蘇聯人民的利益,最終解體。
最終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究其原因,我們可以看到,美國人遇到經濟危機時會及時頒布適當的經濟政策解決危機。而且其當局善於向人民及無產階級、中產階級妥協,從而避免了社會主義革命的發生。而且,美國在與蘇聯對抗時善於拉攏他國,對抗蘇聯(比如:與中國建交)。
中國的改革開放,正是政府向人民妥協的表現,因為政府一旦高度壓制人民就會導致政權覆滅(蘇聯就是一個例子)。所以,中國應當學習英國,抓住機遇;應當學習美國,不斷完善民主法制,改善人民生活,善於聯合海外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對抗那些反華勢力,為國家的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確保共同理想的實現,以至實現共產主義。
當然,適當的提高國防實力,也是必須的。這就要求高度重視科技發展,提高知識分子的社會地位和政治權利,以調動其對科學研究 熱情。發展科技還必須發展教育,這就要求教育部門不斷推進教育革新。中國教育重視理論基礎但不重視實踐學習,這有利也有弊,所以導致大量人才外流,這一點必須改革。一定要讓大學生有事做、有老師教。並且要改變教育觀念,要讓傳統的「教」,變成「服務」,以免一些學生對學習產生反感,從而沒有社會責任感。待這一切解決之後,科技必定有飛躍的發展。但事實上很難做到,而且政府不願這樣做。改革必定會觸犯貪污腐敗者的利益,改革者要不懼生死。
總之,現在的中國,要懂得忍耐,敢於受辱,忍一時的恥辱,得一世的尊重。
⑽ 關於歷史論文
我的意見是,你寫「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歷程中的地位與作用」。我這有一篇「洋務運動——中國近代化的起點」,你可以參考。
洋務運動——中國近代化的起點
摘 要
洋務運動是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推行的一場內容廣泛而且影響深的社會政治運動。內容包括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它為中國的經濟、軍事近代化創造了條件,開創了近代文化教育事業的先河,客觀上促進了中國人現代民族意識的增長。它雖然沒能救中國, 卻為中國的進步、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是中國近代化鏈條上的第一環。因此,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起點。
關鍵詞:洋務運動、近代化、起點
洋務,最初稱作夷務,「泛指與西方資本主義有關的一切事物,諸如外交、通商、傳教以及輸入西方資本主義的武器、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等等,幾乎是無所不包」。[1](p31)「但是,洋務運動中所興辦的洋務,狹義的說,主要是指清朝政府為強化中國軍事力量和工業力量,自上而下推行的一場以引進西方的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為主要內容,以富國強兵為目的的強國運動」。[2](p477)然而,就是這場運動,史學界對其的評價一直眾說紛紜,褒貶不一。牟安世、祁龍威等認為洋務運動「促進中國社會走上半殖民地的道路」。[3]但以李時岳、孔令仁、胡濱為代表的史家們卻認為洋務運動「延緩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進程」。[3]也有人認為洋務運動只不過是「清王朝投靠資本主義列強,並與之結合,以謀求穩定其反動統治的產物」,「運動的進程和後果並無積極意義」。[4](p29)但筆者認為,自從19世紀60年代初洋務運動的發軔,一直到90年代結束,持續了30多年。在這期間,洋務派引進了西方的生產工具和科學技術,發展了以機器生產為標志的近代生產力,造就了舊制度的掘墓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因此洋務運動充當了歷史不自覺的工具,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大門,可視為中國近代化的起點。本文將從洋務運動的歷史背景、「中體西用」的思想、洋務運動在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的近代化嘗試等方面來闡述。
一 洋務運動的歷史背景
洋務運動發生在19 世紀60 年代決非偶然,是和當時世界近代化運動的蓬勃發展密切相關的。其時,歐美各國都在進行近代化運動。所謂近代化,就是「在歐美各國就是資產階級通過反對封建勢力的斗爭,使社會擺脫中世紀的封建形態而資本主義化」。[5]近代化的主要標志是發展科學技術,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科技的產生和發展是由生產決定的,同時科學的進步又促進生產的發展。正如馬克思所說的那樣:「科學的力量也是不費資本家分文的另一種生產力。」[5]英國工業革命的發展推動了科技的發展,引發了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應用到生產中,又推動了各國工業革命的發展,加速了各國近代化運動的進程。世界近代化運動是隨著各國工業革命的勝利而開始的。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歷史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是資本主義工業化的開始,即從手工工場到大機器工廠的飛躍,這也是社會關系的一大變革。在各國當中,英國是最早發生工業革命的國家。英國工業革命的影響廣泛而深遠。隨著工業革命的完成,英國成為當時頭號資本主義強國。繼英國之後,法國和美國從19 世紀初開始了工業革命,隨之,各國的近代化運動也迅速開展起來。它表明西方近代文明已經產生,這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巨大飛躍。它顯示出前所未有的巨大強力,不僅從整體上改變了世界歷史的格局,而且向人們昭示了近代社會發展的趨向。
面對西方文明的挑戰,東方各國都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反應。日本對西方文明的沖擊反應強烈。19世紀中期,在傳統的農業社會和近代工業文明之間作出歷史性的選擇,是日本社會面臨的難題,最終日本選擇了近代工業文明,他們先是推翻幕府統治,廢除幕藩體制。繼之,在1868 年實行明治維新,推行「富國強兵」「殖產興業」和「文明開化」三大政策,最後使日本走上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實現了近代化,避免了亡國的厄運。日本近代化運動的實踐充分證明馬克思的論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不想滅亡的話——採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5]
面對這股近代化運動潮流的不斷沖擊,中國各階級各階層對西方文明的認識也不斷深化,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對西方資本主義的生產力都開始接受。鴉片戰爭的失敗使林則徐認識到了解西方之重要,同時又深深地刺激了有良心、有見識的士大夫們,他們沉痛地檢討了中國貧弱失敗的原因,並大聲疾呼要睜眼看世界。例如林則徐在廣東主持禁煙過程中,就組織人「采訪夷情」,翻譯外國報紙和書籍。戰後,中國出現了第一次學習西方的熱潮。在這方面,林則徐、魏源、姚瑩、徐繼畲最具建樹,如魏源完成了《海國圖志》一書,初版50卷,後增為100卷。1848年徐繼畲撰成《瀛環志略》10卷,「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世界近80個國家和地區的地理位置、歷史變遷、經濟文化和風土人情」。[6](p26)雖由於頑固守舊勢力的極力阻撓,這股學西方的熱潮慢慢冷卻,但通過學習西方,一些有志之士認識到:「善師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師外夷者,外夷治之」。[7](p1)這種意識到要救國就必須「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是可貴的。而且這種思想影響深遠。1860年前後中國社會出現的一股變革思潮就是對這種主張的繼承與發展。[5]洋務運動的倡導者和推行者們第一次把這種主張付諸了實踐。可見,洋務運動是世界資本主義近代化運動的潮流沖擊古老天朝的必然結果,它順應了世界近代化的潮流,是世界近代化運動的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
二 關於「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
19世紀中葉,清王朝遇到了嚴重的統治危機:太平天國運動如火如荼,蓬勃發展;英、法聯合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列強們憑借洋槍洋炮打敗了「天朝」軍隊。日趨衰落的清王朝處在風雨飄搖之中。政治統治的危機,促使統治集團發生了分化,出現了新的組合——洋務派。他們面對這一危機,提出了應變的思想,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中體西用」的思想,最早出現於19世紀60年代之初,那是1861年馮桂芬在《校邠廬抗議》:「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 [6](p61)這可以說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思想的最初框架。後來直到1898年張之洞發表《勸學篇》,他在《設學》篇中寫道:「新舊兼學,四書五經、中國史事、政書、地圖為舊學;西政、西藝、西史為新學,舊學為體,新學為用」。[4](p317)才將「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加以理論概括和系統闡發。在60年代至90年代洋務運動期間,「中體西用」的思想成為洋務派的基本政治綱領。
在這一理論中,洋務派把中學和西學的關系稱之為「體」與「用」的關系,即中學具有精神價值,西學具有物質價值。這就顯示了中學和西學的地位的高低之分,其實就是他們企圖要以「西」的軍火武器和科學技術,來達到維護維護古老封建王朝這個「體」的目的。
然而,洋務派主張「中體西用」也有它科學的一面。從理論上看,他們以這種思想模式將西學內容合法化,肯定其具有傳統倫理價值所不能替代的實際功用。這就等於承認中學還有所不足,還有待於西學補充,西學確有超越於中學的地方,從而動搖了「禮義至上」的傳統倫理價值觀的絕對、唯一的權威地位。這是鴉片戰爭後中國思想界的一大進步。從實踐上看,這一思想不再像經世派提出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主張那樣停留在書本上和口頭上,而是付諸於實踐,這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有效的影響,具有沖破傳統思想的禁錮,開闊人們視野,引導人們追求新知的積極作用。毫無疑問,「中體西用」思想是中國最早的現代化理論,[8](p144)它使中國人邁出了由「傳統」向「現代」轉變的腳步。
三 洋務運動的近代化嘗試
洋務運動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們在洋務運動期間進行的各項改革,使中國向近代化邁出了可貴的第一步。此前的中國社會,從未出現過近代化運動的實踐活動。因此,洋務運動在近代化運動史上的意義是不可抹殺的。
(一) 經濟的近代化
1、洋務運動在中國的封建大地上栽植了資本主義生產力的幼苗
短短幾年間,在李鴻章等洋務派領導人的主持下,中國的近代軍事工業體系基本建成,自1865年在上海創辦江南機器製造總局,一直到1890年代,洋務派在全國各地創辦的軍事工業共有20多個局廠,其中規模較大的還有金陵機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和湖北槍炮廠等。[6](p63)從此火槍、大炮、彈葯、蒸汽戰艦都已能夠在國內建造,這是近代中國歷史的一次大飛躍,從此中國大地上有了自己的資本主義工業。這就自覺或不自覺地揭開了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生產力的序幕,在客觀上順應了中國由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的歷史趨勢。19 世紀60 年代,洋務派普遍認識到中國必須謀求富強之道,且需從「練兵」「制器」開始。李鴻章曾說:「鴻章以為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9](p243)為此曾國藩設安慶軍械所,李鴻章先後設上海洋炮局、江南製造總局與金陵製造局。洋務運動由此進入以發展軍用工業為主要內容的「求強」階段。隨著軍用工業的發展和洋務派認識的深化,他們懂得了「夫欲自強,必先裕餉,欲浚餉源,莫如振興商務」。[1](p66)由此洋務運動進入「求強」與「求富」並重時期,即在繼續舉辦軍事工業的同時大力興辦民用工業。為了興辦並發展近代的軍事工業與民用工業,洋務派不僅大力引進西方科技與人才,購置西方先進的機器與設備,而且著意培養本國的科技人才,獨立自主地製造各種機器設備。這標志著新的生產力在中國的誕生,從而奏響了中國發展資本主義這一新樂章的序曲。
2、洋務運動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封建社會內部已孕育著微弱的資本主義萌芽,但隨著西方列強的入侵,中國封建社會內部的資本主義萌芽遭到了摧殘和破壞,從而使中國不可能從封建社會的母體內產生出資本主義的胎兒。[5]外國的入侵首先破壞了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而洋務運動的興起、洋務企業的興辦以及商品性產品的生產,進一步破壞了自然經濟,促使商品經濟發展,使傳統的剝削方式開始改變。洋務企業的利潤刺激了一些已經積累起了貨幣財富的地主、官僚和富商,他們開始投資於近代工礦企業,將貨幣轉化為資本,使民族資本主義開始在中國產生。「洋務派在清政府的支持下,採取西方股份公司的組織形式招集私人資本(商股),由官方借墊部分資金籌建企業,並由官方委派總辦(督辦)、會辦代表官方經營管理,這種經營管理形式的企業,稱作『官督商辦』企業。」[1](p98)洋務派是官督商辦企業的創辦者和保護者。「他們對這些企業的舉辦起了倡導作用,使這些企業得到清政府的批准,並能夠吸收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把資金投放進來。他們對官督商辦企業提供墊款或借款,給於減免稅厘以及專利等權。」[6](p69)輪船招商局於1872 - 1877 年間向清政府借款達1928 萬兩,電報局於1889 年向清政府借款達62 萬兩。此外,開平煤礦、漠河金礦、上海機器織布局等也有類似情況。這種企業有兩種前途:或轉化為官僚資本,如漢陽鐵廠等;或由開始的官督商辦或官商合辦發展為單純的商辦,如輪船招商局等。這些企業的轉化,擴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陣容。可見,洋務運動的興起,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開辟了道路。
3、洋務運動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延緩了中國半殖民化的進程
洋務派已認識到外國的經濟侵略對中國的危害,並提出發展本國的工礦交通電訊業以「分洋商之利」。如李鴻章曾說:「機器製造一事,為今日禦侮之資,自強之本」。[10](p349)又說:「與其以中國之銀易外洋之貨而銀日少;熟若以中國自有之物產,斟酌變通,可漸收外洋侵奪之利?」[1](p81)洋務派通過興辦近代民用企業,確也收到了一些實際的效果。輪船招商局於1872年開辦後,到1881年「長江生意,華商已佔十之六,南北洋亦居其半」。[4](p33)開平煤礦經營較好,從19世紀80年代起,產量迅速增長,顯著的抵制了天津市場上的洋煤入口,在1889年後的數年間,「洋煤幾乎在天津絕跡」。[4](p33)這表明洋務運動使中國市場不再是外國商品的一統天下,為中國經濟逐漸近代化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
(二) 政治的近代化
經濟近代化和政治近代化是相輔相成的,政治近代化是經濟近代化的反映和保證。近代企業的建立以及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使中國社會產生深刻的變化。
1、經濟近代化使中國社會的階級結構發生了變化。
首先表現在這中國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產生和成長。中國近代產業工人,最早的一批是通商口岸的碼頭工人和外國輪船公司的船員。隨著洋務運動的開展,中國的產業工人增多,據統計,「在19 世紀70 年代,全國產業工人大約不到1 萬人,80 年代增加到4.5萬人」。[6](p72)同時洋務運動中形成了中國資產階級。新的生產力的產生、新的階級力量的形成,不僅是對封建社會產生沖擊和破壞,也為向新的世界邁進奠定了初步的物質基礎,客觀上為後來的維新運動和辛亥革命准備了一些條件。
2、洋務派開始對傳統的對外關系進行反思,建立起近代外交。
中國傳統的對外關系,立足於從「夷夏之辯」出發的中國地理中心和文化中心的觀念上,又都是中國傳統的人倫秩序思想和封建等級制度在對外交往中的延伸和膨脹,其中心內容是:世界各個地區盡管文化發展程度不同,但都以中國為中心並臣服於中國的。在這種對外觀念影響下,中國傳統的外交思想不可能具有以國際社會的存在為前提,以國家間的相互平等關系為原則的近代因素。洋務派基於對中外關系現實的切實觀察和對傳統對外關系的深刻反思,已經開始沖出封建外交思想的樊籬,逐步萌生出近代的國際意識,並開始產生較為明確的國家主權觀念和維護主權爭取平等的思想,已具有某種程度的近代意識。在外交實踐中,第一,1861年1月,咸豐皇帝接受恭親王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