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5000年前中國人是怎麼吃飯的有餐具嗎
眾所周知,中西方進食工具涇渭分明,以至讓我們產生固定化思維,中國人一直使用筷子,西方人一直使用刀叉。甚至,這種進食工具更被上升到哲學范疇,中國筷子有道家思想,西方刀叉征服思想,如今這種差別還成了中西方文明的象徵,不少好事者還由此破析兩個文明的異同。
那麼,古代中國人的進食工具一直是筷子,而與刀叉一直絕緣?青海挖出一座5000年前的遺址,出土文物揭開了真相!
一個中國人廢棄的進食工具刀叉,如今卻被西方視為文明象徵之一,甚至反過來鄙視中國人的筷子,實在令人嘆為觀止。更為可笑的是,中國人發明的刀叉,典型的中式餐具,卻堂而皇之的成了西式餐具,部分國人還以吃西餐、使用西式餐具為榮,不知道老祖宗知道後棺材板能不能壓得住。
值得一提的是,西方普遍使用餐叉是從16世紀開始,距今不過500餘年,而之前多數使用手抓,與我們的鄰居印度一樣。總之,到了中國人進化到用筷子幾千年後,西方人才開始擺脫印度人的手,嘗試用刀叉吃飯……
B. 餐具革命的背後反映了中國人社會文化的哪些變革
中國古時候用刀叉,現在用筷子,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轉變,很簡單!現代人主食大米饅頭,很早的古代則更多的是吃肉。
其實在我國遠古時代,習慣使用刀叉進食的時間還真不短。
石器時期的北京山頂洞人、雲南元謀人、陝西半坡人,日常過的基本都是集體狩獵、茹毛飲血的生活,幾十上百號人集體放倒一頭體量很大的野豬、野牛、大象,難道像狼那樣用指甲摳、用牙齒咬啊?當然是用鋒利的石片、石刀切削劃割成小塊的肉,才能一口口經牙關咀嚼吞進肚子里嘛。
狩獵吃肉的歷史,無論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前半段基本相同,所以當時全人類幾乎都是用的刀子割肉吃。
至於美洲大陸的印第安人,大多數食物是打獵得來的野生動物,以及玉米、土豆、番薯等塊莖果實,基本用手就能解決問題,最多拿根木頭當燒火棍,用不到兩根細棍的筷子。
非洲地界上的黑人也差不多。廣袤的熱帶大陸有的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游的活物,拿弓箭射只下了架起火就能對付一頓。
再說到植物類果實,那就更是豐富極了。隨便找棵猴麵包樹,就夠全家人吃好些年,圍著樹安家算了。所以直到現在非洲人都懶得種地,根源就在大自然無止境的饋贈,即便不勞而獲也能活下去。
C. 中國古代餐具歷史有刀叉為什麼現代只承認刀叉是西式餐具啊
筷子在三千多年前出現的,這之前一直是刀叉,一直到春秋戰國還是版筷子和刀叉並行的,有人權用筷子有人用刀叉,筷子完全取代刀叉是秦漢以後,筷子從出現到完全取代刀叉的位置經歷了一千多年,
歐洲使用刀叉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了,十三世紀就開始有人使用刀叉吃飯了,而這個時候距離中國筷子完全取代刀叉也已經過了一千多年了,所以也沒人跟他們掙吧,畢竟我們自己不用的,
雖然歐洲成了刀叉的代表,但普及刀叉的過程很艱難,十五世紀之前歐洲人吃飯都是用手抓,中世紀一位德國傳教士將叉子斥之為「魔鬼的奢侈品」認為如果使用叉子,上帝就沒必要賜予人類手指,將餐叉看作頹廢甚至是邪惡的東西。一直到十七世紀末刀叉才完全普及。
D. 碗的歷史演變過程
碗的歷史演變過程:碗作為人們日常必需的飲食器皿,碗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泥質陶制的碗,其形狀與當今無多大區別,即口大底小,碗口寬而碗底窄,下有碗足。高度一般為口沿直徑的二分之一,多為圓形,極少為方形。
不斷變化的只有質料,工藝水平和裝飾手段。一般用途是盛裝食物,碗因為其體積較鍋、盂小而可用手端盛。上闊下窄的形態,放在平地上是不穩定的,考古學家推測,古人對碗的使用,可能是最初放在地上挖出的坑之內的。
考古發現和史料記載,最早的瓷碗是原始的青瓷製品,基本形狀為大口深腹平底,使用於商周至春秋戰國時期。
以後隨著時代的演進,制瓷工藝的逐步改善以及人們的審美和實用要求的提高,碗的形狀、紋飾、質量也越來越精巧,使用分工也越來越具體多樣,如飯碗、湯碗、菜碗、茶碗等。不同時期的瓷碗,其形狀、釉水、紋飾是有著明顯差別的。
(4)中國餐具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碗的進化史:
在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人們獲得食物的方式主要是狩獵。但狩獵也要看運氣,運氣好時,出門就能遇見野兔撞死在樹樁上;運氣差時,一整天甚至好幾天都捕不到任何飛禽走獸。於是,所有人不得不飢一頓飽一頓、有上餐沒下餐地過日子。
直到智慧的先民成功地種植繁育了粟等穀物,人們才逐漸告別了不穩定的狩獵生活,開始了相對穩定的以種植為主的農業生活。
對於穀物的烹飪,就不能像肉一樣用火烤,人們一點點摸索、一次次嘗試,終於發現可以加水煮著吃。當然,水加得少了,煮出來的是米飯;水加得多了,煮出來的是稀飯。但不論是米飯還是稀飯,總得拿個容器盛著吃——於是,碗應運而生。
考古研究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就已經有了陶制碗的雛形,而在新石器時代的中期至晚期,灰陶、黑陶、彩陶制的陶碗已屢見不鮮,甚至在河姆渡遺址還出土過木製的碗。在我市金台區金陵河西岸的北首嶺遺址,就出土過幾件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陶碗。
北首嶺遺址是仰韶文化早期的代表,共出土包括石器、陶器、骨器在內的生活器具 5000餘件,其中跟飲食相關的,除了碗,還有鼎、甑、盆、壺、瓶、缽等。出土的碗與今天的碗造型相似,普遍開口較大、足底較小,有的碗內外壁略帶紋飾。
在夏、商、周三代,隨著文明的發展,飲食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形式越來越講究,而碗已成為人們主要的餐具之一。即使在青銅文明高度發達的商周時期,陶碗仍是老百姓吃飯必備家什。
E. 誰知道有關餐具的歷史~~~~~~~
您引用的內容來自西方餐具出現的歷史[大河論壇]
http://bbs.dahew.com/dhbbs/dispbbs.asp?boardid=194&id=342551
餐具的出現
餐具是逐步發展起來的。各種禮儀活動中使用的酒杯,類似湯匙的東西,在相當早期就出現了。中國人早在公元前就使用筷子了。但餐叉在英國出現卻只是三四世紀前的事。當餐叉剛傳入英國時,曾遭到傳教士們的反對。他們認為肉和其他食物都是上帝為造福人類而恩賜的,避免用手指接觸食物,是對上帝的傲慢無禮和侮辱。
伊麗莎白女王一世也是用手指進餐的,但這有—套極嚴格的規矩。據斯塔肯記載,食物「應該用三隻指頭拿起」,「舔吮或是在衣服上擦油膩的手指是不雅的舉止」。
毛巾和洗手碟是必備之物,在
羅馬時代,每位客人都帶著自己的毛巾。餐巾的使用只有二三百年的歷史,但當時很快就成為餐桌布置的一部分。查利王二世的御廚蓋爾·羅斯在他的著作《烹調指導大全》—書中,曾敘述了多種折疊餐巾的方法。
供個人使用的餐盤出現在「墊盤」之後。「墊盤」實則是一片麵包。先讓它吸透放在其上的肉的汁水,然後吃掉。
F. 中國是瓷器起源,那國外用什麼餐具
湘綉是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帶有鮮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綉產品。湘綉是起源於專湖南的民間刺綉,吸取了屬蘇綉和粵綉的優點而發展起來。
從1958年長沙楚墓中出土的綉品看,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湖南地方刺綉就已有一定的發展。1972年又在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墓中出土了四十件刺綉衣物,說明遠在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漢時代,湖南地方刺綉已發展到了較高的水平。
湘綉的起源,據資料記載,是從農村婦女用來裝飾衣服、荷包、煙袋的製作開始的。後來有一些畫家參與湘綉的設計,把中國的一些技法移植到刺綉上,從而逐漸形成了湘綉的獨特風格。
湘綉是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帶有鮮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綉產品的總稱,是勤勞智慧的湖南人民在漫長的人類文明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精心創造的一種具有湘楚文化特色的民間工藝。其歷史源遠流長,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
G. 西餐餐具的西餐餐具發展史
大約在13世紀以前,歐洲人在吃東西時還都全用手指頭。在使用手指頭進食時,還有一定的規矩:羅馬人以用手指頭的多寡來區分身份,平民是五指齊下,有教養的貴族只用三個手指,無名指和小指是不能沾到食物的。這一進餐規則一直延續到16世紀,仍為歐洲人所奉行。
進食用的叉子最早出現在11世紀的義大利塔斯卡地區,只有兩個叉齒。當時的神職人員對叉子並無好評,他們認為人類只能用手去碰觸上帝所賜予的食物。有錢的塔斯卡尼人創造餐具是受到撒旦的誘惑,是一種褻瀆神靈的行為。義大利史料記載:一個威尼斯貴婦人在用叉子進餐後,數日內死去,其實很可能是感染瘟疫而死去;而神職人員則說,她是遭到天譴,警告大家不要用叉子吃東西。
12世紀,英格蘭的坎特伯爵大主教把叉子介紹給盎格魯一撒克遜王國的人民,據說,當時貴族們並不喜歡用叉子進餐,但卻常常把叉子拿在手裡。當作決斗的武器。對於14世紀的盎格魯一撒克遜人來說,叉子仍只是舶來品,像愛德華一世就有7把用金、銀打造成的叉子。
當時的大部分歐洲人,都喜歡用刀把食物切成塊,然後用手指頭抓住放進嘴裡;如果一個男人用叉子進食,那就表示,如果他不是個挑剔鬼,便是一個娘娘腔。
18世紀法國因革命戰爭爆發,由於法國的貴族偏愛用四個叉齒的叉子進餐,這種叉子的使用者的隱含寓意,幾乎可以和與眾不同的意義畫上等號。於是叉子變成了地位、奢侈、講究的象徵,隨後逐漸變成必備的餐具。
現在西餐流行全球,西餐餐具也是推陳出新。目前,開發可以抗菌的西餐餐具成為廠商研發和市場需求的主流,我國的生產企業也頗有建樹。其中,天津石泰集團的朗維品牌系列餐具就已經全部採用了全材料不銹鋼原材料打造,具有持久、優良的抗菌性能,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殺滅率均在99%以上,即使磨損也能保持良好抗菌性能。 西方餐具中至今仍保留丁刀子,其原因是許多食物在烹調時都切成大塊,而在吃的時候再由享用者根據個人的意願,把它分切成大小不同的小塊。這一點與東方人特別是中國人在烹調開始前,將食物切成小塊的肉絲、肉片等然後再進行加工的方法不同,也許這便是西方烹調技術一直落後於東方特別是中國的重要原因之一。
餐刀很早便在人類的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在1.5億年前,人類的祖先就開始用石刀作為工具,刀子掛在他們的腰上,一會兒用來割烤肉,一會兒用來御敵防身;只有有地位、身分的頭領們,才能有多種不同用途的刀子。
法國皇帝路易十三在位期間(公元1610年——公元1643年),深諳政治謀略的黎塞留大公,不僅在使法國躋身於歐洲的主要強國之列作出了貢獻;即便是對於一般生活細節,這位樞機主教也很注意。當時餐刀的頂部並不是我們今天所熟悉的那樣呈橢圓形狀,而是具有鋒利的刀尖。很多法國的官僚政要,在用餐之餘,把餐刀當牙簽使用,用它來剔牙。黎塞留大公因而命令家中的僕人把餐刀的刀尖磨成橢圓形,不準客人當著他的面用餐刀剔牙,影響所及,法國也吹起了一陣將餐刀刀尖磨鈍的旋風。 湯匙的歷史更是源遠流長。早在舊石器時代,亞洲地區就出現過湯匙。古埃及的墓穴中曾經發現過木、石、象牙、金等材料製成的湯匙。
希臘和羅馬的貴族則使用銅、銀製成的湯匙。15世紀的義大利,在為孩童舉行洗禮時,最流行的禮物便是送洗禮湯匙,也就是把孩子的守護天使做成湯匙的柄,送給接受洗禮的兒童。 餐巾希臘和羅馬人一直保持用手指進食的習慣,所以在用餐完畢後用一條好毛巾大小的餐巾來擦手。更講究一點的則在擦完手之後捧出洗指缽來洗手,洗指缽里除了盛著水之外,還飄浮著點點玫瑰的花瓣;埃及人則在缽里放上杏仁、肉桂和桔花。
將餐巾放在胸前,其目的是為了不把衣服弄臟,西餐中常有先喝湯的習慣,一旦喝湯時弄臟了衣服,便常會讓人整個的一餐都吃得很不愉快。
餐巾發展到17世紀,除了實用意義之外,還更注意觀賞。公元1680年,義大利已有26種餐巾的折法,如教士僧侶的諾亞方舟形,貴婦人用的母雞形,以及一般人喜歡用的小雞、鯉魚、烏龜、公牛、熊、兔子等形狀,令人美不勝收。
H. 餐具歷史與現在比較
新石器時代的烹飪:炊具是陶制的鼎、甑、鬲、釜、罐和地灶、磚灶、石灶;燃料仍系柴草;還有粗製的缽、碗、盤、盆作為食具,烹調方法是火炙、石燔、汽蒸並重,較為粗放。 夏商周三代的烹飪:炊飲器皿革新,輕薄精巧的青銅食具登上了烹飪舞台。我國現已出土的商周青銅器物有4000餘件,其中多為炊餐具。青銅食器的問世, 不僅抻於傳熱,提高了烹飪工效和菜品質量,還顯示禮儀,裝飾筵席,展現出奴隸主貴族飲食文化的特殊氣質。 春秋戰國的烹飪: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 鐵質鍋釜(古炊具,斂口圜底帶二耳,置於灶上,上放蒸籠,用於蒸或煮)嶄露頭角。它較之青銅炊具更為先進,為油烹法的問世准備了條件。與此同 時,動物性油脂(豬油、牛油、羊油、狗油、雞油、魚油等)和調味品,(主要是肉醬和米醋)也日風增多,花椒、生薑、桂皮、小蒜運用普遍,菜餚製法和味型也有新的變化,並且出現了簡單的冷飲製品和蜜漬、油炸點心。 秦漢魏六朝時期炊飲器皿的鼎新 :炊飲器皿的鼎新突出表現是,鍋釜由厚重趨向輕薄。戰國以來,鐵的開采和冶煉技術逐步推廣,鐵制工具應用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西漢實行鹽鐵專賣,說明鹽與鐵同國計民生關系密切。鐵比銅價賤,耐燒,傳熱快,更便函於制菜,因此,鐵制鍋釜此時推廣開來,如可供煎炒的小釜,多種用途的"五熟釜",大口寬腹的銅 ,以及"造飯少傾即熟"的"諸葛亮鍋"(類似後來的行軍灶,相傳是諸葛亮發明的),都系鍋具中的新秀,深受好評。與此同時,還廣泛使用鋒利輕巧的鐵質刀具,改進了刀工刀法,使菜形日趨美觀。 中國烹飪發展的第三階段是隋唐五代宋金元:在餐具中,最主要的是風姿特異的瓷質餐具逐步取代了陶質、銅牆鐵壁質和漆質餐具。唐代。有邢窯白瓷和越窯青瓷。宋代,北方有定窯刻花印花白瓷,官窯紋片青釉細瓷。釣窯黑釉白花斑瓷,海棠紅瓷,以及獨樹一幟的汝窯瓷、耀州瓷磁州瓷;南方有越窯和龍泉窯刻花印花青瓷,景德鎮窯影青瓷,哥窯水裂紋黑胎青瓷,以及吉州窯和建窯黑釉瓷。元代,式樣新穎的釉里紅瓷馳譽中原,釉下彩瓷和青花瓷名播江南。其中,青花瓷700多年來一直被當作高級餐具使用;1949年後國宴上使用的"建國瓷",就是在它基礎上改進的。宋代的高級酒樓--"正店",還習慣於使用全套的銀質餐具;而帝王之家和官宦富豪,仍是看金玉製品
求採納
I. 炊具的發展演變歷史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658312/
新石器時代的烹飪
新石器時代由於沒有文字,烹飪演變的概況,只能依靠出土文物、神話傳說以及後世史籍的追記進行推斷。它的大致輪廓是:
1、 食物原料多系漁獵的水鮮和野獸,間有馴化的禽畜、採集的草果的試種的五穀,不很充裕。調味品主要是粗鹽,也用梅子、苦果、香草和野蜜,各地食源不同。
2、炊具是陶制的鼎、甑、鬲、釜、罐和地灶、磚灶、石灶;燃料仍系柴草;還有粗製的缽、碗、盤、盆作為食具,烹調方法是火炙、石燔、汽蒸並重,較為粗放。至於菜品,也相當簡陋,最好的美味也不過是傳說中的彭祖(彭鏗)為堯帝燒制的"雉羹"(野雞湯)。
3、此時先民進行烹調,僅僅出自求生需要;關於食飲和健康的關系,他們的認識是朦朧的。但是,從燧人氏教民用火、有巢氏教民築房、伏羲氏教民馴獸、神農氏教民務農、軒轅氏教民文化等神話傳說來看,先民烹飪活動具有文明啟迪的性質。
4、 在食禮方面,祭祀頻繁,常常以飲食取悅於鬼神,求其蔭庇。開始有了原始的飲食審美意識,如食器的美化,歡宴時的歌呼跳躍等。這是後世筵宴的前驅,也是他們社交娛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之,新石器時代的烹飪好似初出娘胎的嬰兒,既虛弱、幼稚,又充滿生命活力,為夏商周三代飲食文明的興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夏商周三代的烹飪
夏商周在社會發展史中屬於奴隸制社會,也系中國烹飪發展史上的"初潮"。它在許多方面都有突破,對後世影響深遠。
1、 烹調原料顯著增加,習慣於以"五"命名。如"五穀"(稷、黍、麥、菽、麻籽), "五菜"(葵、藿、 頭、蔥、韭), "五畜"(牛、羊、豬、犬、雞),"五果"(棗、李、栗、杏、桃),"五味"(米醋、米酒、飴糖、姜、鹽)之類。"五穀"有時又寫成"六穀"、"百穀"、總之,原料能夠以"五"命名,說明了當時食物資源已比較豐富,人工栽培的原料成了主體,這些原料是其中的佼佼者,以及選料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
2、 炊飲器皿革新,輕薄精巧的青銅食具登上了烹飪舞台。我國現已出土的商周青銅器物有4000餘件,其中多為炊餐具。青銅食器的問世, 不僅抻於傳熱,提高了烹飪工效和菜品質量,還顯示禮儀,裝飾筵席,展現出奴隸主貴族飲食文化的特殊氣質。
3、菜品質量飛速提高,推出著名的"周代八珍"。由於原料充實和炊具改進,這時的烹調技術有了長足進步。一方面,飯、粥、糕、點等飯食品種初風雛型,肉醬製品和羹湯菜品多達百種,花色品種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可以較好運用烘、煨、烤、燒、煮、蒸、漬糟等10多種方法,烹出熊掌、乳豬、大龜、天鵝之類高檔菜式,產生影響深遠的"周代八珍"。"周代八珍"又叫"珍用八物",是專為周天子准備的宴飲美食。它由2飯6菜組成,具體名稱是:"淳熬"(肉醬油澆大米飯)、"淳母"(肉醬油澆黍米飯)、""炮豚"(煨烤炸燉乳豬)、"炮牂"(煨烤炸燉母羊羔)、"搗珍"(合燒牛、羊、鹿的裡脊肉)、"漬 "(酒糟牛羊肉)、"熬"(類似五香牛肉乾)、"肝 "(燒烤肉油包狗肝)。"周代八珍"推出後,歷代爭相仿效。元代的"迤北(即塞北)八珍"和"天廚八珍",明清的"參翅八珍"和"燒烤八珍",還有"山八珍"、"水八珍"、"禽八珍"、"草八珍"(主要是指名貴的食用菌)、"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素八珍"、"清真八真"、"瓊林八珍"(科舉考試中的美宴)、"如意八珍"等等,都由此而來。
4、 在飲食制度等方面也有新的建樹。如從夏朝起,宮中首設食官,配置御廚,邁出食醫結合的第一步,重視帝後的飲食保健,這一制度一直沿續到清末。再如筵宴,也按尊箅分級劃類。 此外,在民間,屠宰、釀造、炊制相結合的早期飲食業也應運而生,大粱、燕城、邯鄣、咸陽、臨淄、郢都等都邑的酒肆興盛。
所以,夏商周三代在中國烹飪史上開了一個好頭,後人有"百世相傳三代藝,烹壇奠基開新篇"的評語。
春秋戰國的烹飪
春秋戰國是我國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過渡的動盪時期。連年征戰,群雄並立。戰爭造成人口頻繁遷徒,刺激農業生產技術迅速發展,學術思想異常活躍。此時烹飪中也出現了許多新的因素,為後世所矚目。
1、 以人工培育的農產品為主要食源。這時由於大量墾荒, 興修水利,使用牛耕和鐵制農具,農產品的數量增多,質量也提高了。不僅家畜野味共登盤餐,蔬果五穀俱列食譜,而且注意水產資源的開發,在南方的許多地區魚蝦龜蚌與豬狗牛羊同處於重要的位置,這是前所未有的。
2、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 鐵質鍋釜(古炊具,斂口圜底帶二耳,置於灶上,上放蒸籠,用於蒸或煮)嶄露頭角。它較之青銅炊具更為先進,為油烹法的問世准備了條件。與此同 時,動物性油脂(豬油、牛油、羊油、狗油、雞油、魚油等)和調味品,(主要是肉醬和米醋)也日風增多,花椒、生薑、桂皮、小蒜運用普遍,菜餚製法和味型也有新的變化,並且出現了簡單的冷飲製品和蜜漬、油炸點心。
炊飲器皿的鼎新
炊飲器皿的鼎新突出表現是,鍋釜由厚重趨向輕薄。戰國以來,鐵的開采和冶煉技術逐步推廣,鐵制工具應用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西漢實行鹽鐵專賣,說明鹽與鐵同國計民生關系密切。鐵比銅價賤,耐燒,傳熱快,更便函於制菜,因此,鐵制鍋釜此時推廣開來,如可供煎炒的小釜,多種用途的"五熟釜",大口寬腹的銅 ,以及"造飯少傾即熟"的"諸葛亮鍋"(類似後來的行軍灶,相傳是諸葛亮發明的),都系鍋具中的新秀,深受好評。與此同時,還廣泛使用鋒利輕巧的鐵質刀具,改進了刀工刀法,使菜形日趨美觀。
漢魏的爐灶我系台灶,煙囪已由垂直向上改為"深曲(即煙道曲長)通火"。並逐步使用煤炭窯,有得利於掌握火候。河南唐縣石灰窯畫像石墓中的陶灶,河南洛陽烘溝出土的"鐵炭爐",以及內蒙古新店子漢墓壁畫中的6 個廚灶,都有較大改進,有"一灶五突,分煙者眾,烹飪十倍"(意思是一台爐灶有5 個火眼和許多排煙孔,可以提高烹飪工效十倍的褒詞。
這時的廚師還有緊身的"禳衣","犢鼻 "式的圍裙(即現今廚師所用的圍裙,因形似牛鼻而得名),以及名為"青 "的護袖,勞動保護觀念增強了。
J. 西餐具歷史的歷史
餐具中無論是刀子、叉子、湯匙還是盤子,都是手的延伸。
例如盤子,它是整個手掌的擴大和延伸;而叉子則更是代表了整個手上的手指。由於文明進步,這許多像形的餐具逐步合並簡單化,例如,在中國最後就只剩下筷子和湯匙。有時還有小碟子。而在西方,到現在為止,在進餐時仍然擺了滿桌的餐具,例如大盤子、小盤子、淺碟、深碟、吃沙拉用的叉子、叉肉用的叉子、喝湯用的湯匙、吃甜點用的湯匙等。說明在飲食文化上,西方不僅起步較晚,進展也十分遲緩。
大約在13世紀以前,歐洲人在吃東西時還都全用手指頭。在使用手指頭進食時,還有一定的規矩:羅馬人以用手指頭的多寡來區分身份,平民是五指齊下,有教養的貴族只用三個手指,無名指和小指是不能沾到食物的。這一進餐規則一直延續到16世紀,仍為歐洲人所奉行。 進食用的叉子最早出現在11世紀的義大利塔斯卡地區,只有兩個叉齒。當時的神職人員對叉子並無好評,他們認為人類只能用手去碰觸上帝所賜予的食物。有錢的塔斯卡尼人創造餐具是受到撒旦的誘惑,是一種褻瀆神靈的行為。義大利史料記載:一個威尼斯責歸人在用叉子進餐後,數日內死去,其實很可能是感染瘟疫而死去;而神職人員則說,她是遭到天譴,警告大家不要用叉子吃東西。
餐叉在英國出現卻只是三四世紀前的事。當餐叉剛傳入英國時,曾遭到傳教士們的反對。他們認為肉和其他食物都是上帝為造福人類而恩賜的,避免用手指接觸食物,是對上帝的傲慢無禮和侮辱。
伊麗莎白女王一世也是用手指進餐的,但這有—套極嚴格的規矩。據斯塔肯記載,食物「應該用三隻指頭拿起」,「舔吮或是在衣服上擦油膩的手指是不雅的舉止」。
12世紀,英格蘭的坎特伯爵大主教把叉子介紹給盎格魯一撒克遜王國的人民,據說,當時貴族們並不喜歡用叉子進餐,但卻常常把叉子拿在手裡。當作決斗的武器。對於14世紀的盎格魯一撒克遜人來說,叉子仍只是舶來品,像愛德華一世就有7把用金、銀打造成的叉子。當時的大部分歐洲人,都喜歡用刀把食物切成塊,然後用手指頭抓住放進嘴裡;如果一個男人用叉子進食,那就表示,如果他不是個挑剔鬼,便是一個「娘娘腔」。
18世紀法國因革命戰爭爆發,由於法國的貴族偏愛用四個叉齒的叉子進餐,這種「叉子的使用者」的隱含寓意,幾乎可以和「與眾不同」的意義畫上等號。於是叉子變成了地位、奢侈、講究的象徵,隨後逐漸變成必備的餐具。
當時的餐具都是貴族定做的,因此相當的精美。很多貴族外出時也隨身帶著自己的餐具。既顯得衛生,講究,又能講自己喜愛的餐具顯擺給四方友人。
現在的餐具由於是流水線作業,因此相對來說簡單得多了。 西方餐具中至今仍保留丁刀子,其原因是許多食物在烹調時都切成大塊,而在吃的時候再由享用者根據個人的意願,把它分切成大小不同的小塊。這一點與東方人特別是中國人在烹調開始前,將食物切成小塊的肉絲、肉片等然後再進行加工的方法不同,也許這便是西方烹調技術一直落後於東方特別是中國的重要原因之一。
餐刀很早便在人類的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在15億年前,人類的祖先就開始用石刀作為工具,刀子掛在他們的腰上,一會兒用來割烤肉,一會兒用來御敵防身;只有有地位、身分的頭領們,才能有多種不同用途的刀子。
法國皇帝路易十三在位期間(公元1610年—公元1643年),深諳政治謀略的黎塞留大公,不僅在使法國躋身於歐洲的主要強國之列作出了貢獻;即便是對於一般生活細節,這位樞機主教也很注意。當時餐刀的頂部並不是我們今天所熟悉的那樣呈橢圓形狀,而是具有鋒利的刀尖。很多法國的官僚政要,在用餐之餘,把餐刀當牙簽使用,用它來剔牙。黎塞留大公因而命令家中的僕人把餐刀的刀尖磨成橢圓形,不準客人當著他的面用餐刀剔牙,影響所及,法國也吹起了一陣將餐刀刀尖磨鈍的旋風。
刀子的歷史比叉和更要長得多,在古代的餐具中也主要是以刀子為主,叉和更非常少。 希臘和羅馬人一直保持用手指進食的習慣,所以在用餐完畢後用一條好毛巾大小的餐巾來擦手。更講究一點的則在擦完手之後捧出洗指缽來洗手,洗指缽里除了盛著水之外,還飄浮著點點玫瑰的花瓣;埃及人則在缽里放上杏仁、肉桂和桔花。將餐巾放在胸前,其目的是為了不把衣服弄臟,西餐中常有先喝湯的習慣,一旦喝湯時弄臟了衣服,便常會讓人整個的一餐都吃得很不愉快。公元1680年,義大利已有26種餐巾的折法,如教士僧侶的諾亞方舟形,貴婦人用的母雞形,以及一般人喜歡用的小雞、鯉魚、烏龜、公牛、熊、兔子等形狀,令人美不勝收。
鍛造機發明以前的餐具以平板居多,現在才發展到各種更加美觀的曲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