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一歷史必修一
其實要知道主要知識點只要看高中歷史新課程標准就知道了。老師上課基本參照上面,這是高考命題人參與編寫的。
歷史(Ⅰ)著重反映人類社會政治領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內容,共有9個專題。
政治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社會經濟、文化活動密切相關,相互作用。了解中外歷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討其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及其影響,汲取必要的歷史經驗教訓,是高中歷史學習的基本內容之一。
本模塊的學習要點:
1.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內容,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2)知道「始皇帝」的來歷和郡縣制建立的史實,了解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及其影響。
(3)列舉從漢到元政治制度演變的史實,說明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
(4)了解明朝內閣、清朝軍機處設置等史實,認識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2.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
(1)列舉1840年至1900年間西方列強的侵華史實,概述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斗爭的事跡,體會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
(2)列舉侵華日軍的罪行,簡述中國軍民抗日斗爭的主要史實,理解全民族團結抗戰的重要性,探討抗日戰爭勝利在中國反抗外來侵略斗爭中的歷史地位。
3.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
(1)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史實,認識農民起義在民主革命時期的作用與局限性。
(2)簡述辛亥革命的主要過程,認識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中華民國的歷史意義。
(3)概述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史實,認識其對中國社會變革的影響。
(4)概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史實,認識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偉大意義。
4.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1)概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史實,闡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認識我國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踐踏,說明民主法制建設的必要性和艱巨性。
(3)列舉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民主與法制建設的主要成就,認識實行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意義。
(4)簡述「一國兩制」的理論和實踐,認識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對中華民族復興的重大歷史意義。
5.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1)了解新中國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動,理解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處理國際關系方面的意義。
(2)簡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實,概括我國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關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實,探討其對國際關系產生的重要影響。
(4)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聯合國和地區性國際組織中的重要外交活動為例,認識我國為現代化建設爭取良好的國際環境、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共同發展所做出的努力。
6.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1)了解希臘自然地理環境和希臘城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生的歷史條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認識民主政治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意義。
(3)了解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及其在維系羅馬帝國統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
7.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與發展
(1)了解《權利法案》制定和責任制內閣形成的史實,理解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2)說出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和聯邦制的權力結構,比較美國總統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
(3)知道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和《德意志帝國憲法》的主要內容,比較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與法國共和制的異同。
(4)分析資產階級代議制在西方政治發展中的作用。
8.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1)簡述《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認識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重大意義。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實,認識其在建立無產階級政權上的經驗教訓。
(3)概述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史實,認識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歷史意義。
(4)概述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的史實,認識其歷史意義。
9.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1)了解美蘇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認識美蘇「冷戰」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關系發展的影響。
(2)簡述歐洲共同體的形成、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和中國的振興以及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了解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
(3)了解蘇聯解體後兩極格局瓦解和多極化趨勢加強的史實,認識多極化趨勢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
通過學習,了解人類歷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實,正確認識歷史上的階級、階級關系和階級斗爭,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學習搜集歷史上有關政治活動方面的資料,並能進行初步的歸納與分析;學會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產生、發展及其歷史影響,理解政治變革是社會歷史發展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並能對其進行科學的評價與解釋;理解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是人類社會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歷史過程,樹立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而奮斗的人生理想。
參照《高中歷史新課程標准》
『貳』 高一世界歷史大事年表
中國古代史重要大事年表
原始社會:
約170萬年前元謀人生活在雲南元謀一帶
約80萬年前藍田人生活在陝西藍田一帶
約20--70萬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帶
約18000年前山頂洞人開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約5000--7000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約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約4000多年前傳說中的黃帝堯舜禹時期
奴隸社會:
夏(約公元前21世紀到約公元前16世紀)
約公元前21世紀禹傳子啟夏朝建立
商(約公元前16世紀到約公元前11世紀)
約公元前16世紀商湯滅夏商朝建立
約公元前14世紀商王盤庚遷都殷
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771年)
約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商西周開始
公元前841年國人暴動共和元年我國歷史開始有明確紀年
公元前771年犬攻入鎬京西周結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
封建社會:
戰國(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開始變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秦始皇確立郡縣制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爆發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戰
公元前206年劉邦攻入咸陽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漢之爭
西漢(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漢建立
公元前138年119年張騫兩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奪取西漢政權改國號新
1718年綠林赤眉起義爆發
東漢(25年到220年)
25年東漢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倫改進造紙術
184年張角領導黃巾起義
200年官渡之戰
208年赤壁之戰
三國(220年到280年)
220年魏國建立
221年蜀國建立
222年吳國建立
263年魏滅蜀
265年西晉建立魏亡
西晉(265年到316年)
280年西晉滅吳
316年匈奴兵攻佔長安西晉結束
東晉(317年到420年)
317年東晉建立
383年淝水之戰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南朝宋建立南朝的開始
485年北魏實行均田制
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隋(581年到618年)
581年隋朝建立北朝結束
589年隋統一南北方南朝結束
605年開始開通大運河
唐(618年到907年)
627年--649年貞觀之治
7世紀前期松贊干布統一吐蕃
8世紀前期粟末秣褐建立的政權以渤海為號同一時期南詔首領皮羅閣合並六詔為南詔
8世紀中期骨力裴羅統一回紇
713年--741年開元盛世
755年--763年安史之亂
780年實行兩稅法
875年--884年唐末農民戰爭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後梁建立唐亡五代開始
916年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政權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北宋建立
979年北宋結束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
1005年宋遼澶淵之盟
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紀中期畢晟發明活字印刷術
1069年王安石變法
1115年完顏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金滅遼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金滅北宋南宋開始
1140年宋金郾城大戰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
1227年蒙古滅西夏
1234年蒙古滅金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元
1276年元滅南宋
1351年劉福通等領導紅巾軍大起義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明朝建立盟軍攻佔大都元亡
明初開始修建明長城
1405年--1433年鄭和七次"下西洋"
1421年明成祖遷都北京
明朝中後期資本主義萌芽在江南開 ... 展開全部>
天鳥海魚 | 2013-02-21
4
0
『叄』 高一上期歷史整理
人教版必修一歷史知識要點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第一課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可有選擇地提問,以填空的形式出現)。夏商早期政治制度的影響是什麼?
2.西周分封制的建立、目的、受封對象、內容、影響、解體(原因及時間,可提問簡單些)?
3.西周宗法制的起源及含義,宗法制的內容及影響?
4.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P7)
第二課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1.秦統一的原因、過程及意義
2.「始皇帝」的來歷
3.簡述秦中央集權制度形成的過程。明確其形成的標志。
4.郡縣制的形成、機構及職能、意義
5.中央集權制度形成的影響
第三課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1.從漢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變(要求要准確)
2.從漢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要求要准確)
3.從演變說明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P15)
第四課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1.明朝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重點是內閣的設置)
2.清朝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重點是軍機處的設置)
3.認識君主專制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P19)
第二單元 列強武裝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
第一課 從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
1.(通過戰爭爆發前的國內外背景)明確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對戰爭的直因、經過、性
質簡單提問,重點提問戰爭的結果(南京條約及後來的擴大)和影響(實驗班可補充)
2.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原因、經過(結合兩次戰爭圖)、結果、影響,重點是兩個條約的內容
3.甲午中日戰爭的背景、經過、結果、影響,重點是背景、條約的內容和危害,戰爭的影響
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背景、經過、結果和影響。重點是條約的內容、危害、影響
5.義和團運動爆發的背景、概況和結果(簡單了解)重點是義和團運動的意義。
6.鴉片戰爭中的愛國將領、三元里人民抗英;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直隸提督史榮椿;甲午戰爭
中的愛將領及台灣人民的反割台斗爭;義和團和愛國清軍抗擊八國聯軍。通過這些事跡體會
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理解列強始終不能滅亡中國的根本原因。
第二課 抗日戰爭
1.列舉侵華日軍的罪行
2.簡述中國軍民抗日斗爭的主要史實(分中共、國民政府、國外戰場三個角度)
3.從敵我形勢、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曲折建立,抗戰的經過和結果等理解全民族抗戰的重要性
4.掌握抗日戰爭的國內外意義;理解抗日戰爭是中國反帝斗爭的偉大轉折點。
第三單元 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
第一課 太平天國運動
1.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和條件、興起和發展、高潮(重點掌握《天朝田畝制度》的內容和
評價)、衰落(重點掌握《資政新篇》評價)、失敗、性質、(敗因)啟示
2.通過太平天國運動的功績和失敗的原因認識農民起義在民主革命時期的作用和局限性
第二課 辛亥革命
1.理解辛亥革命運動興起的原因和條件(掌握思想和組織基礎)、革命形勢的發展(理解三民
主義及評價)、爆發、高潮(重點掌握《臨時約法》的內容及意義)、結局及原因,評價(重
點提問)
2.可從辛亥革命的意義、中國的近代化、民主革命的進程等角度認識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中
華民國的歷史意義
第三、四課 新民主主革命的崛起和勝利
1.五四運動的背景、導火線、口號、過程、結果、性質、意義(通過性質、意義等認識其對中國社會變革的影響)
2.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中共一大的(時、地、代表)內容和意義,中共的性質、特點和誕生的意義(以此認識其對中國社會變革的影響),中共二大的(時、地)中心任務、內容和評價
3.國民革命運動的興起、高潮、失敗、性質;理解其敗因及教訓(重點國民黨一大的內容、意義,北伐戰爭的成果)
4.南昌起義、八七會議、秋收起義、土地革命的基本概況;「工農武裝割據」理論的內容和意義;紅色政權的建立
5.紅軍長征的背景、經過(可結合圖適當補充)、結果、意義(重點遵義會議的內容和意義,可補充「長征精神」)
6.概述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戰爭的主要史實(分三階段)
7.概述中國共產黨領導解放戰爭的主要史實(可補充新民主主革命取得勝利的基本經驗)
8.認識新民主主革命勝利的意義
第四單元 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和祖國統一
第一課 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
1.概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條件、過程、意義(重點掌握政協會議的內容特別是《共同綱領》
的內容)
2.闡述人民代表大會制確立的背景、確立、發展(重點54年憲法的內容、原則、性質、意義)
3.闡述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確立的背景、初步建立、正式確立和發展
4.闡述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確立的背景、建立、意義
5.認識我國民主政治的特色
第二課 民主政治建設的曲折發展
1.了解文革發生的原因和對民主法制踐踏的史實,以此說明民主法制建設的必要性和艱巨性
2.列舉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法制建設的主要措施和成就
3.列舉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民主建設的主要成就
4.認識實行以法治國方略的重要意義
第三課 祖國統一大業
1.簡述「一國兩制」構想提出的目的、含義、形成過程和意義
2.簡述「一國兩制」構想的成功實踐(香港、澳門回歸的概況)
3.海峽兩岸關系發展的條件、概況(可補充台灣問題的由來、現狀、當前阻礙台灣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
4.認識實現祖國統一對中華民族復興的重大歷史意義
第五單元 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第一課 新中國初期的外交建樹
1.獨立自主外交制訂的背景、內容、新中國成立時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的背景、提出、內容、意義(重點理解其在處理國際關系方面的意義)
3.日內瓦會議召開的背景(理解即可)、時地、議題、結果、意義
4.亞非會議召開的背景、時地、議題、中國的方針、意義
第二課
1.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背景、恢復、意義
2.中美關系正常化的背景條件、進程、發展
3.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背景條件、進程
4.概括中國七十年代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理解其意義
5.探討中美關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對國際關系的影響(P89)
第三課 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外交
1.新時期外交政策調整的背景和調整(注意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2.列舉中國在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中所取得的成就
3.列舉中國在地區性國際組織中所取得的成就
4.通過新時期的外交活動認識我國為現代化建設爭取良好國際環境、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共同發展所作出的努力
第六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第一課 古代希臘民主政治
1.了解希臘文明起源的條件(自然地理環境和城邦制度),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生的歷史條件
2.概述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和發展(通過三個改革特別是伯利克里改革的內容明確其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
3.如何評價雅典民主政治
4.認識民主政治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意義
第二課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1.羅馬法的含義、起源、發展
2.羅馬法的內容和影響
3.通過羅馬法的內容在維系羅馬帝國統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
第七單元 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與發展
第一課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1.了解《權利法案》制定的背景(議會制度的形成、光榮革命)、制定、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2.責任內閣制的形成(時間、產生、許可權)、發展
3.理解英國君主立憲法制的特點及作用
第二課 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
1.美國1787年憲法制定的背景、制訂、內容、特點、評價(重點是內容和評價)
2.美國聯邦制的權力機構(組成及許可權)
3.比較美國總統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P113)
第三課 資產階級代議制在歐洲大陸的發展
1.《法蘭西共和國憲法》頒布的背景、頒布、內容、意義(重點是內容)
2.德意志的統一及意義、《德意志德國憲法》的內容(重點)
3.比較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與法國共和制的異同
4.分析資產階級代議制在西方政治發展中作用
第八單元 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第一課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條件、《共產黨宣言》的內容、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重大意義
2.巴黎公社建立的背景、建立、公社的措施、結果、原因、意義(要理解和認識巴黎公社運動在建立無產階級政權上的經驗教訓)
第二課 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
1.概述俄國十月革命的背景、過程、結果、意義,
2.通過其國際意義認識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歷史意義
第三課 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建立
1.概述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的背景(政權的鞏固、經濟的恢復)
2.概述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的過程(總路線和一五計劃、憲法制定、三大改造)
3.認識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的意義
第九單元 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第一課 兩極世界的形成
1.美國「冷戰政策」出台的背景和表現各是什麼?
2.社會主義力量壯大的表現是什麼?戰後東歐建立人民民主政權的條件有哪些?
3.為回應美國的冷戰,蘇聯採取了哪些措施?雙方對峙局面出現的標志是什麼?
4.「冷戰」(兩極格局)對國際關系的影響有哪些?古巴導彈危機的結果說明了什麼?
第二課 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
1.歐共體形成的背景、進程、內外政策、影響?
2.日本成為經濟大國的原因?表現?影響?
3.不結盟運動興起的背景(可提問簡單點)、標志、特點、作用和影響?
4.中國振興的進程及與不結盟運動的關系?
5.理解世界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以理解為主)
第三課 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加強
1.簡單了解東歐劇變的概況和蘇東劇變的原因
2.蘇聯解體的過程(以填空形式提問)和影響
3.多極化趨勢加強的背景和表現?
4.多極化趨勢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
『肆』 高一的歷史是中國歷史還是世界歷史比初中的歷史更細,更深嗎舉個例子(看看都上什麼內容的)
高一是中國近現代史,從鴉片戰爭開始。
比初中更細,更深。
比如說除了學南京條約還會學習他的附件及其他兩個條約。
『伍』 高一歷史
D美國
依據信息1947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1946年中國政府與美國政府簽訂的一個包括內通商航海設領等內容容的條約。簡稱《中美商約》
條約表面上雙方享有對等權利,而實際上由於當時中國的遠洋運輸不發達及生產落後,根本無法與美國平等地實現其中規定的權利。通過條約,全中國領土均向美國開放。美國企業在華享有種種特許的待遇,使中國部分地喪失了關稅自主權、沿海及內河航行
『陸』 高中世界史總結
世界現代史知識體系 世界現代史從1917年十月社會主義革命至今,世界現代史是壟斷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曲折前進,兩種社會制度長期並存,互相對境,世界人民爭取獨立、民主、和平與發展的歷史。是現代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
世界現代史是世界近代史的延續和發展,近仍史的矛盾仍存在,但也有了發展。其矛盾有,資本主義國家內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社會主義國家同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同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民族獨立國家之間的矛盾等。這些基本矛盾和斗爭交織在一起,互為消長,成為不同時期的主要矛盾,形成十分復雜的局面。當前來說,和平與發展是最主要的兩大主題。
按世界現代史的發展和主要矛盾的變化,分為兩大時期,1917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第一時期,這是戰爭與革命的階段;1945年至20世紀90年代,為第二時期,這是革命與戰爭逐漸轉向爭取和平與發展的階段。每個時期又可分為不同階段。
第一階段(1917平至20年代末),這一時期的總的特點是革命高漲和國際關系的調整。帝國主義與蘇俄之間的矛盾是這一階段的主要矛盾。
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爆發,使社會主義的理論變為現實,建立了新的社會制度。隨著蘇維埃政權的鞏固,從而形成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中心。在此影響下,戰後西方各國爆發了無產階級革命高潮;國際共產主義有了新發展,各國共產黨紛紛建立,共產國際誕生。
第一次世界大戰,大大削弱了帝國主義,造成了帝國主義的新的不平衡。歐洲各國的無產階級革命相繼失敗,資產階級統治進一步穩定。英、法遭到削弱,美、日勢力大長,美國掌握著世界經濟霸權。進入20世紀後,各國處於相對穩定時期,經濟出現了恢復和發展,美國還出現了柯立芝繁榮局面。
民族解放運動出現了新高漲,亞洲及非洲的民族民主運動蓬勃發展,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民族解放運動成為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從而進入新階段。
在國際關系方面,圍繞著德國賠款和歐洲安全問題,戰勝國之間、戰敗國之間充滿了矛盾和斗爭。戰後形成了新的國際關系格局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重新調整了戰後帝國主義在東西方的關系。這種調整是暫時的,隱含著不少新矛盾。英、法利用凡爾賽會議和國聯,維護歐洲對世界的霸主地位;而美國則利用在太平洋的優勢和對西方經濟上的控制,挑戰歐洲的霸主地位。但總的來說,歐洲仍保持著國際關系的中心地位。
第二階段(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爆發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這一階段總的特點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蘇聯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法西斯主義和反法西斯主義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矛盾。
蘇聯克服了帝國主義的經濟封鎖和政治包圍,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鞏固了無產階級專政,開展了社會主義建設,基本實現了國家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在1936年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但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出現了國民經濟比例失調等問題。共產國際作為世界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中心,在指導各國共產黨的活動,推動各國革命發展等方面起過重要作用;特別是在法西斯威脅面前,提出了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策略,推動了各國的反法西斯斗爭。但也出現了不少失誤,給各國的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造成了一定影響。
這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災難時期。30年代所爆發的空前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沉重打擊了資本主義制度,資產階級民主政體受到嚴重沖擊。為擺脫危機,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義大利強化了法西斯專政。羅斯福新政為戰後國家干預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開了先河。英、美、法等有民主傳統的國家,採用國家干預政策。兩者的目的都是維護壟斷資本主義的統治。法西斯國家挑起世界大戰後,英、法、美等國被迫投入戰爭,各國進入戰時體制。大戰對資本主義經濟造成了嚴重破壞,摧毀了法西斯主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
民族解放運動和世界反法西斯運動結合起來,中國、朝鮮、西班牙、衣索比亞等國人民進行了英勇的反法西斯斗爭,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戰對帝國主義的打擊,促進了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發展。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革命力量得到壯大,為戰後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由於經濟危機的爆發和戰爭策源地的形成,導致了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在30年代中期的解體。圍繞主要矛盾的變化和法西斯的威脅,各國形成了錯綜復雜的關系。在大戰前,美、英、法推行綏靖政策;蘇聯出於自保,與英、美、德等國進行周旋;法西斯國家則加快了聯合的步伐。在法西斯與反法西斯這一主要矛盾的制約下,法西斯國家結成了軸心國法西斯集團;而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也暫時放棄了意識形態上的對抗,結成同盟關系,建立起廣泛的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抗擊法西斯。二戰中,通過一系列國家會議,進一步協調了反法西斯同盟的關系,從而為反法西斯戰爭提供了保障,也為二戰後更加錯綜復雜的關系埋下了伏筆。
第三階段(20世紀40年代至70年代)。這一階段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社會制度冷戰共處和激烈競爭的和平共處時期;也是當代資本主義和當代社會主義曲折發展時期;同時,也是民族解放運動向縱深發展時期;還是雅爾塔體系下美蘇爭霸格局的形成時期。
二戰後,歐亞出現了一系列社會主義國家,出現了社會主義陣營,國際社會主義力量空前壯大。各目都仿照蘇聯,建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這種體制,對各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一度起過積極作用。但後來,其弊端日益暴露,各國相繼開始了探索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改革。由於受政治、經濟的體制的制約,各國的改革歷經曲折的過程。由於蘇聯推行大國沙文主義和霸權主義,蘇聯控制與反對控制的斗爭日益激烈,蘇聯與南斯拉夫關系惡化,中蘇反目,社會主義陣營出現了分裂。
這一時期,壟斷資本主義有了進一步發展,羅斯福新政奠定的國家干預經濟的模式被廣泛借鑒,資本主義發展到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經過戰後短暫恢復後,藉助於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在50年代到70年代初,進入相對穩定的高速發展時期,被稱為「黃金時期」。美國憑借其最雄厚的工業實力和貨幣制度的優勢,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頭號強國。日本和聯邦德國在50年代至70年代中,經濟發展尤為突出。西歐國家加快合作步伐,逐漸開始了向美國霸主地位的挑戰。
這也是民族解放運動大發展和第三世界興起的時期。戰後,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有幾十個國家宜布獨立,出現了民族獨立運動的高潮。在此基礎上,面對美蘇爭霸格局的形成,一大批新興獨立的國家加強了團結和聯合,開始了聯合反殖、反霸的斗爭,不結盟運動在1961年誕生。第三世界崛起後作為一支獨立力量登上了國際政治舞台。
在國際關系方面,全球性的特徵更加突出,聯合國成為國際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組織。以歐洲為中心的傳統格局被打破,形成了美蘇兩極格局的雅爾塔體系。這也是資本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冷戰」對峙時期。在兩大陣營內部,也充滿了矛盾和斗爭。社會主義陣營內有控制與反控制的斗爭;在帝國主義陣營內,隨著西歐共同體成立,日本的帽起,也形成了與美抗衡的力量,在更大的范圍內,則是美蘇爭霸,第三世界崛起後的復雜斗爭。
第四階段(1970年至90年代),這是新舊世界格局交替時期。
這一階段,是社會主義運動出現重大麴折和新探索時期。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蘇聯和東歐各國在改革過程中出現了重大挫折,出現了嚴峻的政治、經濟局勢,進而導致了連續的政治動盪。各種矛盾進一步激化,終於導致了蘇東劇變,出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的轉型,社會主義運動受到重大挫折。而中國開始了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道路,社會主義運動統一的模式被打破,從而開始了適應本國國情模式的探索。
以1973年中東石油危機為起點,資本主義各國進入長達10年的「滯脹」時期。西方國家的右翼勢力得勢,他們藉助於新的經濟理論,採取了一系列發展經濟的措施,到80年代中期,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走出了經濟「滯脹」階段。到90年代後,西方各國經濟發展出現了新變化,但除美國以外,各國經濟增長並不明顯。由於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作用和新舊政治格局的影響,美國控制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瓦解,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動搖,進而形成了美國、日本、西歐三足鼎立的資本主義發展新格局。同時,經濟區域化加強,北美、西歐、東亞三個工業發達地區成為當今資本主義世界格局的主體。但美國仍是有維持其超級大國的經濟實力,資本主義世界中「一超多強」的局面仍維持著。
民族解放運動進入新時期,在20世紀90年代,帝國主義殖民體系最後崩潰。與此同時,第三世界力量有了發展,建立了有影響的國際組織,為爭取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進行斗爭,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在此期間,亞洲新獨立的國家和海灣國家的民族經濟迅速發展起來。
在國際關系方面,出現了由美蘇兩極格局向世界多極化演變的趨勢。在美蘇爭霸斗爭中,互有攻守,但總的趨勢是蘇聯處於守勢和劣勢。蘇東劇變後,美蘇兩極格局和冷戰結束,雅爾塔體系瓦解。美國成為唯一大國,美、日、西歐、中、俄間相互競爭、依存,成為一強多極狀態。在經濟方面,區域集團化向全球一體化方向發展。綜合國力的競爭成為國際競爭的中心,和平與發展是國際生活的重大問題。
『柒』 人教版歷史高一上學期學中國史還是世界史
必修一講政治,先前五課是中國的,後面是世界史
必修二講經濟,同上,課時似乎不同
『捌』 高一歷史——世界史
議會是立法機構,內閣是行政機構。職能不一樣,行使權力范圍也不一樣。議會選取產生內閣,內閣對議會負責。
『玖』 誰有一張詳細的高中世界歷史的時間表
第一部分:遠古復歷史
古埃及:前制4500—前343
波斯帝國:前550—前330年
古巴比倫:前30世紀—前729年
新巴比倫:前626——前538
亞述:前2500—前612
赫梯:前1750—前1180
埃蘭王國:前3000—前629
米底王國:前728—前550
第二部分:古典歷史
亞歷山大帝國:前336—前323
賽琉西王朝:前312—前64
托勒密王朝:前323—前30
安息王朝:前247—公元224年
羅馬帝國:前27——公元476年
貴霜帝國:105年——250年
薩珊王朝:226—651年
拜占庭帝國:395—1453年;
第三部分:中世紀歷史
阿拉伯帝國:630—1258年
奧斯曼帝國:1299—1922年
蒙古帝國:1206—1635年
帖木兒帝國:1370—1507年
黑羊王朝:1375—1468年
白羊王朝:1378—1502年
薩菲王朝:1501—1736年
阿夫肖立耶王朝:1736—1803
曾迪耶王朝:1750—1794
卡扎爾王朝:1786—1924
巴列維王朝:1925—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