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春秋戰國時期是什麼朝代
春秋戰國:春秋戰國(公元前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東周在戰國後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國所滅,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在時間上並不全然包含在東周王朝裡面。
西周時期,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共主的威權。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國也因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大國間爭奪霸主的局面出現了,各國的兼並與爭霸促成了各個地區的統一。
因此,東周時期的社會大動盪,為全國性的統一準備了條件。
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其分水嶺是在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為標志。
㈡ 介紹中國春秋戰國歷史的書
首推《史記》
再次《左傳》——描述戰爭比較精彩、《戰國策》——說辭策論比較厲害
再次《東周列國志》,是小說了
最近的書我首推《千古名將英雄夢——烈烈先秦》,看了很熱血
再推《大秦帝國》有6本哦,夠你看的
㈢ 春秋戰國的歷史真實嗎
春秋戰國的歷史必然是真實的,但是史書記載可能會有一些錯誤。
㈣ 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戰國的情況是什麼樣的
結論是國家如星斗,風俗個不同。大魚吃小魚,背叛與結盟。諸子百家爭鳴,各家學說發展。宗教道家學說獨大,佛教還沒傳到中國。最重要的歷史人物和事件就是秦始皇一統六國,統一文字度量衡等等功績。
㈤ 為何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時期
我國擁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其中經歷了各個朝代,有很多朝代其實並不為人所知,但如果提起春秋戰國時期那幾乎沒一個人不知道的。由此可見春秋戰國時期的影響力還是挺大的,很多人都會發出疑問,那麼多朝代為什麼只有春秋戰國時期顯得格外重要?其實這與它的歷史背景以及它所造成的各方面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所以說中國春秋時代被很多專家認為是中國最偉大的時代是有跡可循的,因為它不僅定型了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和傳統,而且打破了腐朽陳舊的封建制度,促進了我國古代文明的進步。
㈥ 了解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歷史的中國朋友幫助我!
戰國四公子:平原君,春申君,信陵君,孟嘗君。
春秋五霸:齊恆公,秦穆公,楚成王,楚莊王,晉文公。
名人:呂不韋,張儀,蘇秦,廉頗,藺相如,項燕,白起,王剪,屈原,趙植,趙盾,孫武,孫臏,五子婿…
㈦ 春秋戰國歷史各多少年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回代周王的勢力減弱,答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一說認為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戰國時期簡稱戰國,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東周後期至秦統一中原前,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東周在戰國後期(前256年)被秦國所滅,所以春秋戰國時代在時間上並不全然包含在東周王朝裡面。西周時期,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共主的威權。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國也因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大國間爭奪霸主的局面出現了,各國的兼並與爭霸促成了各個地區的統一。因此,東周時期的社會大動盪,為全國性的統一準備了條件。
㈧ 中國古代春秋戰國歷史簡介有哪些
春秋五霸,一般的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
齊桓公與葵丘之會: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在葵丘(今河南民權東北)大會諸侯,參加會盟的有齊、魯、宋、衛、鄭、許、曹等國的國君,周天子也派代表參加。會上訂立盟約,規定同盟之國要言歸於好,還不要亂築堤防,不要囤積糧食,不要擅自封邑給卿大夫而不報告天子,史稱「葵丘之會」。從此,齊桓公成為中原諸侯的霸主,得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史稱「齊桓公始霸」。
城濮之戰與踐土之盟:公元前632年,楚圍宋,宋向晉告急。晉文公率軍救宋。晉軍為避開楚軍的鋒芒,主動退軍「三舍」,至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晉文公會晉、宋、齊、秦軍,大破楚軍,這就是著名的城濮之戰。
城濮之戰後,晉文公大會諸侯於踐土(今河南原陽),與會的有魯、齊、宋、蔡、鄭、衛、莒等國,天子派代表參加了會盟。盟約規定:「皆獎王室,無相害也。」史稱「踐土之盟」。
楚莊王問鼎:楚莊王時,孫叔敖為宰,整飭內政,興修水利,國勢強大。公元前606年,楚莊王率軍至雒邑的郊外,周定王被迫舉行慰勞歡迎之禮。庄王「問鼎小大輕重」,鼎是王權的象徵,說明他有代周的野心。
郩之戰:公元前627年,秦襲鄭,在回軍至餚(今陝西潼關東)時,為晉軍截擊,秦軍的三個將軍被俘,全軍覆滅,史稱「餚之戰」。
弭兵之會:春秋中期,晉、楚爭霸,禍及鄭、宋等小國,小國普遍厭戰,而晉、楚也疲於攻戰,也想暫時休戰,這是「弭兵」運動的背景。弭兵之會是由宋大夫向戎倡議的。公元前546年,晉、楚、齊、秦、魯、宋、鄭、衛、曹、許、陳、蔡、滕、邾共十四諸侯會於宋,決定以晉、楚兩大國為盟主,除齊、秦不作為從屬國看待外,其他從屬於晉、楚的國家要互朝晉、楚,承擔晉、楚兩國給予的義務,史稱「弭兵之會」。弭兵之會是在晉、楚勢均力敵的情況下產生的,會盟後,晉、楚四十年沒有發生大的戰爭,這對於發展經濟、安定生活有很大好處。
2? 戰國七雄
經過春秋時期的長期戰爭,到戰國時形成了齊、魏、趙、韓、秦、楚、燕七國爭雄的局面,七個諸侯國國勢加強,兼並戰爭加劇,被稱為戰國七雄。
3? 春秋與戰國時期兼並戰爭的區別
武器的進步:戰國時期的兼並戰爭與春秋時期的大國爭霸相比,軍隊使用的武器有所進步。春秋時期的兵器多是銅制的,主要有矛、劍、戈、弓矢等,戰國時期隨著冶鐵技術的進步,矛、戟、劍等武器逐漸由銅制改為鐵制,比以前更加鋒利和堅韌。同時,一些大型兵器如用機械力量放射的弩機等比以前更加廣泛。
兵種的變化:西周春秋時期的主要兵種是戰車部隊,作戰方式主要是列陣作戰。戰國時期的兵種則有步兵、騎兵和車兵,步兵、騎兵較之車兵輕捷靈活,作戰方式也由列陣而戰改變為爭奪戰和運動戰。由於武器的先進和軍隊數量的增加,攻城戰和大規模野外作戰已是很普遍的現象。
兼並戰爭的性質: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各霸主以擴大勢力范圍及掠奪土地、人口、財富為目的。戰國時期的兼並戰爭,符合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具有統一戰爭的性質。
4? 魏國經略中原
魏國是變法最早的國家,封建政權建立較早,社會改革進行較快,所以魏國的經濟力量日益雄厚,成為戰國初期實力最強的國家。
桂陵之戰:魏國自恃強大,不斷進攻韓、趙,三國聯盟破裂。公元前354年,魏攻趙,齊國出兵相救,齊以田忌為將,孫臏為師,孫臏是著名的軍事家,他與田忌謀略,西攻魏國,魏軍在桂陵遭到齊軍阻截,大敗,主將龐涓被擒。這就是以「圍魏救趙」的戰法著稱於世的「桂陵之戰」。
馬陵之戰:公元前342年,魏攻韓,齊國又出兵相救,以田忌、田嬰為將,孫臏為師,魏以太子申為上將軍,與龐涓迎擊齊軍,齊軍用孫臏之計,詐敗,魏軍緊追,追至馬陵(今山東范縣西南),中齊軍埋伏。魏軍大亂,死者無數。龐涓自殺,太子申被虜,這就是著名的「馬陵之戰」。
「徐州相王」: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後,魏國元氣大傷,逐漸失去了雄居東方的地位,公元前361年魏國將都城由安邑(今山西夏縣)遷到大梁(今河南開封)。積極尋求同盟者共同對付秦國。在此種情況下,公元前334年,魏惠王與齊威王會於徐州(今山東滕州市東南),相互尊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
5? 「合縱」與「連橫」
所謂「合縱」,就是關東各國為了抗拒秦國,組成軍事聯盟;秦為了拆散各國的聯合,破壞「合縱」,以便於各個擊破,就在關東積極爭取與國,稱為「連橫」。由於各國的矛盾錯綜復雜,合縱和連橫並不十分穩固。公元前298年,齊與韓、魏合縱攻秦,一直攻入函谷關,相持三年,迫使秦國割地求和,韓、魏收回了被秦侵佔的一部分領土,齊在東方聲威大震。
6? 樂毅伐齊
公元前284年,秦、韓、趙、魏、燕五國聯軍在燕將樂毅的指揮下,在濟西大敗齊軍,樂毅指揮燕軍攻入齊都臨淄,連下七十餘城,史稱「樂毅伐齊」。後來齊人田單用「火牛陣」大破燕軍,才使齊國轉危為安,但齊國已無力與秦國相抗衡。
7? 秦「遠交近攻」
趙國經過武靈王的改革,成為北方大國,由於齊、楚等國的衰弱,趙國成為唯一能夠勉強與秦相抗衡的國家。秦昭王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一方面拉攏東方的齊、楚,一方面積極地對外用兵,不斷侵佔鄰國的土地。
8? 長平之戰
公元前262年,秦國攻韓國,韓向趙求救,趙派大將廉頗率兵進駐長平,廉頗採取堅壁固守、以逸待勞的策略,秦軍久攻不下,兩軍相持一年多。公元前260年,趙王中了秦的反間計,改用趙括代替廉頗。趙括只知紙上談兵,缺乏實戰經驗,他一到長平,就改守為攻,向秦全面出擊。秦將白起佯敗後退,另設兩支奇兵包抄趙軍後路,趙括被亂箭射死,趙軍40餘萬被俘,白起將其全部坑殺,趙國從此一蹶不振。這就是著名的「長平之戰」。
9? 秦統一六國的兼並戰爭
公元前238年,秦王親政後,幽禁太後,罷免呂不韋,以尉繚、李斯為輔,秦國為之一振。公元前230年,秦王政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統一六國的兼並戰爭。公元前230年,秦派內史騰攻韓,俘韓王安,韓亡。公元前229年,秦將王翦率軍攻趙,次年趙王被俘,趙公子嘉自立為王。公元前222年,代王嘉為秦將王賁所俘,趙亡。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派荊軻行刺秦王未遂,秦遂起兵攻燕。次年下燕都薊城,燕王喜逃到遼東,殺太子丹求和。公元前222年與代王嘉同時被俘,燕亡。公元前225年,秦將王賁攻魏,引河水灌大梁,魏王嘉出降,魏亡。公元前224年,秦王派王翦率軍60萬伐楚,次年,俘楚王負芻,平定楚地。公元前221年,秦將王賁攻齊,俘齊王建,齊亡。至此,秦以秋風掃落葉之勢統一了六國,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
秦統一的歷史必然性:
①從經濟上講,秦統一是經濟發展的需要。在割據的狀態下,各國關卡林立,強征勒索,給交通和商業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嚴重影響了經濟的發展。戰國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不斷加強,強烈要求政治上的統一,以為經濟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②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自西周滅亡以後,中國一直處於戰亂之中,長期的割據混戰,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人們強烈要求結束分裂割據的局面,嚮往「四海之內若一家」的前景,統一已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③從民族關繫上講,經過春秋、戰國長期的民族融合,華夏族在中國境內形成一個相當鞏固的民族共同體,且有較高的經濟、文化水平。
④秦國的強大決定了由秦國來完成統一全國的歷史使命。秦國的商鞅變法比較徹底,「軍功爵」制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獎勵農耕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嚴密的吏治和法制提高了工作效率。與秦相反,東方六國變法不徹底,內部又紛爭不已,國力一再削弱,由秦國完成統一也就成為必然。
⑤秦王嬴政在統一過程中表現了他的雄才大略。他除掉了呂不韋、嫪毐、太後集團,有利於政令的統一,注重網羅人才,任用尉繚、李斯、王翦、王綰、蒙恬等人,各盡其用;在軍事上,採取了「遠交近攻」的政策,逐步瓦解六國。秦王政的政治才能和軍事才能,在秦統一六國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㈨ 春秋戰國時期歷史人物
春秋戰國時期歷史人物有:老子、孔子、鬼穀子、莊子、齊桓公等等。
1、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國苦縣 。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與莊子並稱老莊。
2、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
3、鬼穀子姓王名詡,又名王禪,道號玄微子。戰國顯赫人物,華夏族,額前四顆肉痣,成鬼宿之象,創建鬼谷門派。一說是戰國魏國鄴地(河北臨漳)人;一說陳國鄲城(河南鄲城縣)人。著名謀略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縱橫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學問,因隱居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
4、莊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說子沐),宋國蒙人,先祖是宋國君主宋戴公。他是東周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庄學,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5、齊桓公(約前716年-前643年10月7日),姜姓,呂氏,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先秦五霸之一,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在齊僖公長子齊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孫無知相繼死於齊國內亂後,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即國君位 。
㈩ 春秋戰國的歷史
宋國 公元前286年,被齊國所滅。。歷史記載宋襄公在前638年,宋、楚泓水之戰中被楚軍擊敗,宋襄公也因傷重身亡。以後北方晉國和南方楚國爭霸時,宋國夾在中間,戰事連年不斷。80年間,遭遇了40次以上的戰爭。後來,宋國內部權力斗爭不斷,到戰國時期,宋國發生卿大夫奪取政權的事,子姓的宋桓侯由戴公後裔戴族的司城子罕所取代,成為了宋國國君。具體情況難考。公元前318年,宋君戴偃稱王,是為宋康王。史稱宋康王「行王政」,即實行政治改革,宋遂強盛起來。他東敗齊,南敗楚,受到齊、楚大國的忌恨,後國內亂。前286年,被齊國所滅。
魯國 公元前256年,為為楚考烈王所滅。魯頃公二年(前278年),秦國破楚國首都郢,楚頃王東遷至陳。頃公十九年(前261年),楚伐魯取徐州。頃公二十四年(前256年),魯國為楚考烈王所滅,遷頃公於下邑,封魯君於莒。後七年(前249年)魯頃公死於柯(今山東東阿),魯國絕祀。
鄭國 公元前375年,被韓哀侯所滅。楚國曾攻佔鄭國,鄭襄公忍辱存國。襄公下傳四代到簡公時,鄭國任用子產為相執政,鑄造刑鼎,發展經濟,救助百姓,因而鄭國重新富強。簡公下傳四代到哀公時,晉國韓、趙、魏三家強盛,鄭國再次衰弱。哀公之後的幽公時期,韓武子攻佔鄭國,殺害了幽公。後來幽公之弟繻公復國,多次與三晉發生戰爭。繻公之後的康公時,韓國再次強盛。康公二十一年(前375年)韓哀侯率軍再次攻佔鄭國,鄭國滅亡,國土並入韓國。立國432年,歷21君。
中山國 公元前407年,魏國大將吳起和樂羊經過三年血戰,滅亡了中山國。中山國的殘余退入太行山中。中山被滅後,中山國桓公經過20餘年的勵精圖治,積蓄力量,終於在公元前380年前後重新復興了中山國,定都靈壽。復興後的中山國位於趙國東北部,把趙國南北兩部分領土分割開來,因此成為趙國的心腹之患。公元前296年,趙滅中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