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關系

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關系

發布時間:2021-02-02 23:18:13

A. 中國近代社會的兩大歷史任務是什麼,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何

鴉片戰爭後,中華民族面對著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

中國人民在民族壓迫下的痛苦以及爭取民族獨立的願望,是鴉片戰爭以來最重要的事實。近代中國人民的斗爭,主要的是以挽救中華民族的危亡為出發點的。

因此,必須改變帝國主義、封建主義聯合統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制度,爭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里,世界上的帝國主義國家,不論大小,幾乎都曾經欺負過中國,而近代中國的反侵略戰爭,也無不以中國失敗、被迫接受喪權辱國的條約而告結束,「其原因,一是社會制度腐敗,二是經濟技術落後。」

就是說,為了使中國在世界上站立起來,而且站的牢固,為了使中國擺脫貧窮落後的境遇,使人民過上自由、幸福、富裕的生活,就必須改變中國經濟技術的落後面貌,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即實現中國的現代化。

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的相互關系: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兩個歷史任務,是互相區別又互相緊密聯系的。

兩大歷史任務的主題、內容與實現方式都不一樣,前一個任務是從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統治秩序,主要是解決生產關系的問題。

後一個任務是要改變近代中國經濟、文化落後的地位和狀況,只要解決生產力發展的問題,實現中國的現代化。前一個任務為後一個任務掃除障礙,創造必要的前提;後一個任務是前一個任務的最終目的和必然要求。

兩大歷史任務的實現是無數愛國志士和革命先驅者為之獻身的理想,是中華民族不懈追求、為之奮斗的目標。

(1)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關系擴展閱讀

區別:主體、內容不一樣

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兩者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

前者要改變民族受壓迫、人民受剝削的地位和狀況,要從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統治秩序,解決生產關系問題;後者是要改變近代中國經濟文化和社會落後的地位和狀態,是要充分發展近代民族工商業,解決生產力問題。

B. 怎樣理解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相互關系

中國近代社會的兩大歷史任務是:
1、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2、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回富裕。
這兩大歷史任務是互答相區別又緊密聯系的。

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是要改變民族受壓迫、人民受剝削的地位和狀況,是要從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統治秩序,解決生產關系的問題,是要通過革命才能實現的。

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
是要改變近代中國經濟、文化落後的地位和狀況,是要通過現代化、發展生產力才能實現的。

前者為後者掃清障礙,創造必要的前提,後者是前者的延續和追求的目標,二者共同服務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主題。

C. 如何理解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關系

江澤民在十五大報告中指出,近代中國在鴉片戰爭後,在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條件下,中國人民的民主主義革命任務主要有兩項,即:
(1)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2)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 .
如何理解這兩大任務之間的關系呢?這兩大任務既存在著區別,又相互聯系.
第一,這兩大歷史任務的主題、內容與實現方式都不一樣,不能相互替代.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變民族遭壓迫、人民受剝削的地位和狀況,是要從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統治秩序,主要是解決生產關系的問題;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要改變近代中國經濟、文化落後的地位和狀況,是要充分發展以近代工業為主的社會生產力,主要解決生產力發展的問題,實現中國的現代化.
第二,這兩大歷史任務又息息相關,不能分割.前一個任務為後一個任務掃清障礙,創造必要的前提;後一個任務是前一個任務的最終目的與必然要求.

這兩大歷史任務也可從革命與現代化的關系角度作闡述.目前,在史學界的一些人中有一種較為流行的觀點,即以「現代化範式」代替「革命範式」,在有的中國近代史著作中說:「一百年來的中國近代史其實是一場現代化史」.將現代化作為中國近代史的主線,以現代化代替革命,或者將兩者割裂開來,對立起來,有的人則更為直截了當地鼓吹「告別革命」,這是錯誤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離開了反帝反封建斗爭,離開了革命,就不可能取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現代化也是化不起來的.現代化既不能作為中國近代史的主線,以之代替革命,也不能和革命對立起來、割裂開來.革命或反帝反封建斗爭是為了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也即現代化)掃清障礙,創造必要的前提.二者是統一的,不是對立的.
前者為後者掃清障礙,後者是前者的歸宿.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兩個任務,是互相區別又互相緊密聯系的.由於腐朽的社會制度束縛著生產力的發展,阻礙著經濟技術的進步,必須首先改變這種社會制度,爭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才能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創造前提,開辟道路.因為不經過反帝反封建的斗爭,爭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反動統治,改變它們控制中國經濟財政命脈,利用特權向中國大量傾銷商品和資本輸出,壓迫中國民族工商業發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專制政治制度,解放農村生產力,改善農民的生活,擴大民族工商業的國內市場;就不可能達到民族的團結,社會的穩定,從而集中力量進行經濟、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現代化建設,以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富裕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D. 如何理解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相互關系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就是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兩個任務確實有很大不同但是又密切結合。

兩大歷史任務的主題、內容與實現方式都不一樣,前一個任務是從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統治秩序,改變落後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

後一個任務是要改變近代中國社會極度落後狀況,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中國的現代化。前一個任務為後一個任務掃除障礙,創造必要的前提;後一個任務是前一個任務的最終目的和必然要求。

(4)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關系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從一誕生起就肩負起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庄嚴使命。具體地說,就是肩負起了兩大歷史任務,即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

1912年全國曾出現過大大小小300多個政黨和政治團體,但最終大都曇花一現,很快在中國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到1930年代抗戰前後,資產階級中間派再度活躍,紛紛組黨,在中國又形成了一個除國民黨和共產黨之外的第三大政治力量,它們希望走建立英美式資產階級共和國的第三條道路。

由於國民黨的專制統治,不允許它們合法存在,最終它們轉變態度,加入到了中國共產黨的陣營。而國共兩黨及其領導下的兩大軍事力量較量的結果是國民黨和國民黨軍在大陸的徹底失敗。

E. 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相互關系

一、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
第一,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第二,實內現國家富強容,人民富裕。
二、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的相互關系:
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兩個歷史任務,是互相區別又互相緊密聯系的。
第一,由於腐朽的社會制度束縛著生產力的發展,阻礙著經濟技術的進步,必須首先改變這種制度,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才能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創造前提,開辟道路。近代以來的歷史表明,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必須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最終目的和必然要求。
中華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務,在現代主要是完成後一任務。兩大任務是統一的,統一於解放和發展中國的社會生產力。

F. 如何理解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相互關系

一、兩大歷史任務:

1、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2、二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

二、兩大歷史任務的聯系: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務,才能為第二大任務的完成創造條件。

1、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條件,只有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才能廢除列強同中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才能推翻封建專制制度,改變買辦的和封建的生產關系,解放生產力,開辟走向現代化的道路。

2、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總目的是使中國走上現代化,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使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6)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關系擴展閱讀:

兩大歷史任務的區別:二者的主體、內容是不一樣的。

1、前者要改變民族遭壓迫 人民受剝削的地位和狀況,是要從根本上推翻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統治秩序,解決生產關系的問題。

2、後者是要改變近代中國經濟,文化和社會落後的地位和狀況,是要充分發展近代民族工商業,解決生產力的問題。

參考資料來源:知網——對中國近代史主題的幾點認識

G. 簡述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相互關系

1.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

2.相互關系: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兩個歷史任務,是互相區別又互相緊密聯系的。

拓展資料:

1.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

近代中國的時代特點以及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決定了近代中國人民始終面臨著兩大歷史任務。

在兩大歷史任務中,首先必須完成的歷史任務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反對外國列強的侵略,擺脫封建專制的統治,這個歷史任務決定了近代中國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要改變民族壓迫和人民受剝削的狀況,必須首先進行民族和民主革命,結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解決上層建築和生產關系問題,才能為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創造前提與基礎,為進一步解放生產力、展生產力開辟道路,才能使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成為可能。

歷史表明,現代中國社會的兩大歷史任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聯系的。前一個任務為後一個任務掃清障礙,創造必要的前提;後一個任務是前一個任務的最終目的與必然要求。

中華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務,在現代主要是完成後一任務。兩大任務是統一的,統一於解放和發展中國的社會生產力。

2.相互關系: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兩個歷史任務,是互相區別又互相緊密聯系的。

區別:主體、內容不一樣。前者要改變民族受壓迫、人民受剝削的地位和狀況,要從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統治秩序,解決生產關系問題;後者是要改變 近代中國經濟文化和社會落後的地位和狀態,是要充分發展近代民族工商業,解決生產力問題。

聯系:完成第一大任務是為第二大任務完成創造條件。

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條件,只有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才能廢除列強強加的不平等條約,才能推翻封建專制制度,改變買辦和封建生產關系,解放生產力,開辟走向現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終目的是使中國走向現代化,實現國家繁榮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H. 如何理解近現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關系

一: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
1、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2、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
二: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的相互關系:
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兩個歷史任務,是互相區別又互相緊密聯系的。
1、由於腐朽的社會制度束縛著生產力的發展,阻礙著經濟技術的進步,必須首先改變這種制度,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才能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創造前提,開辟道路。近代以來的歷史表明,爭得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必須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2、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最終目的和必然要求。
中國近代史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到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覆亡為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充滿災難、落後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國人民探索救國之路,實現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國主義以實現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人民富強的斗爭史。
中國近代史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閱讀全文

與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