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化學歷史

中國化學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02 20:31:53

A. 中國化學史對世界化學史的影響

1.公元前年中國發明造紙術。公元105年東漢蔡倫總結並推廣了紙技術,而歐洲人還在用羊皮抄書呢!

2.公元700…800年唐朝孫思邈在《伏硫磺法》中歸早記載了黑火葯的三組分(硝酸鉀、硫磺和木炭)。火葯於13 世紀傳入阿拉伯,14世紀才傳入歐洲。

3.公元前200…後400年中國煉丹術興起。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和葛洪的《抱撲子》記錄了汞、鉛、金、硫等元素和數十葯物的性狀與配製。公元750年中國煉丹太傳入阿拉伯。

4.公元800年唐朝茅華是世界上第一們發現氧氣的人。他比英國的普利斯特里(1774年)和瑞典的舍勒(1773年)氧氣約早1000年。

5.我國是「纖維之王」…蠶絲的故鄉。公元前2000年 中國己經養蠶。公元200年養蠶技術傳入日本。

6.公元前600年中國已掌握冶鐵技術,比歐洲早1900多年。公元前200年,中國煉出了球墨鑄鐵,比英美領先2000年。

7.1000多年前中國就能煉鋅,早於歐洲400年。

8.公元前2000年中國已會熔鑄紅銅 。公元前1700年中國已開始冶鑄青銅。公元900多年我國的膽水浸銅 法是世界上最早的濕法冶金技術(置換法)。

9.1700多年前,中國已能煉鉛及銅鉛合金。

10.公元前8000…6000年中國已製造陶器。公元200年中國比較成熟地掌握了制瓷技術 。

11.3000多年前我國已利用天然染料染色。

12.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漆料和製作漆器的國家,約有7000年歷史。

13.公元前4000…3000年中國已會釀造酒。公元前1000年我國已掌握制曲技術,比歐洲的「澱粉發酵法」製造酒精早2000多年。

14.3000多年前,我們祖先發現石油。古書載「澤中有火」即指地下流出石油溢到水面而燃燒。宋朝沈括 所著《夢溪筆談》第一次記載石油的用途,並預言:「此物必大行於世」。

15.世界上最早開發和利用天然氣的是中國的四川省邛和陝西省鴻門兩地。

16.我國祖先很早冰肝使用木炭和石炭(又叫黑炭,即煤),而歐洲人16世紀才開始利用煤。

17.1939年,中國化工專家侯德榜提出「聯合制鹼法」,1939年侯德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純鹼工業專著《制鹼》。

18.1965年,我國在世界 上第一個用人工的方法合成活性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由於署名原因,諾貝爾化學獎與國人擦肩而過)

19.七十年代,中國獨創無氰電鍍新工藝取代有毒的氰法電鍍,是世界電鍍史上的創舉。

20.1977年我國在山東發現了迄今為止的世界上最大的金剛石…常林鑽石。

21.全世界海鹽產量5000萬噸,其中我國生產1300多萬噸,居世界第一。早在3000多年前,我國就採用海水煮鹽了,是世界上制 鹽最早的國家。

22.世界上已知的140多種有用礦,我國都有。是世界上冶煉礦產最早的國家。

B. 化學的歷史

從遠古到公元前1500年,人類學會在熊熊的烈火中由黏土製出陶器、由礦石燒出金屬,學會從穀物釀造出酒、給絲麻等織物染上顏色,這些都是在實踐經驗的直接啟發下經過長期摸索而來的最早的化學工藝,但還沒有形成化學知識,只是化學的萌芽時期。古時候,原始人類為了他們的生存,在與自然界的種種災難進行抗爭中,發現和利用了火。原始人類從用火之時開始,由野蠻進入文明,同時也就開始了用化學方法認識和改造天然物質。燃燒就是一種化學現象。(火的發現和利用,改善了人類生存的條件,並使人類變得聰明而強大。)
掌握了火以後,人類開始食用熟食;繼而人類又陸續發現了一些物質的變化,如發現在翠綠色的孔雀石等銅礦石上面燃燒炭火,會有紅色的銅生成。在中國,春秋戰國由青銅社會開始轉型,鐵器牛耕引發的社會變革推動了化學的發展。 這樣,人類在逐步了解和利用這些物質的變化的過程中,製得了對人類具有使用價值的產品。人類逐步學會了制陶、冶煉;以後又懂得了釀造、染色等等。這些由天然物質加工改造而成的製品,成為古代文明的標志。在這些生產實踐的基礎上,萌發了古代化學知識。 約從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化學被煉丹術、煉金術所控制。為求得長生不老的仙丹或象徵富貴的黃金,煉丹家和煉金術士們開始了最早的化學實驗,而後記載、總結煉丹術的書籍也相繼出現。雖然煉丹家、煉金術士們都以失敗而告終,但他們在煉制長生不老葯的過程中,在探索「點石成金」的方法中實現了物質間用人工方法進行的相互轉變,積累了許多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條件和現象,為化學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當時出現的「化學」一詞,其含義便是「煉金術」。但隨著煉丹術、煉金術的衰落,人們更多地看到它荒唐的一面,實際上,化學方法轉而在醫葯和冶金方面得到正當發揮,中、外葯物學和冶金學的發展為化學成為一門科學准備了豐富的素材。與此同時,進一步分類研究了各種物質的性質,特別是相互反應的性能。這些都為近代化學的產生奠定了基礎,許多器具和方法經過改進後,仍然在今天的化學實驗中沿用。煉丹家在實驗過程中發明了火葯,發現了若干元素,製成了某些合金,還制出和提純了許多化合物,這些成果我們至今仍在利用。 這個時期從1650年到1775年,是近代化學的孕育時期。隨著冶金工業和實驗室經驗的積累,人們總結感性知識,進行化學變化的理論研究,使化學成為自然科學的一個分支。這一階段開始的標志是英國化學家波義耳為化學元素指明科學的概念。繼之,化學又借燃素說從煉金術中解放出來。燃素說認為可燃物能夠燃燒是因為它含有燃素,燃燒過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過程,盡管這個理論是錯誤的,但它把大量的化學事實統一在一個概念之下,解釋了許多化學現象。
在燃素說流行的一百多年間,化學家為解釋各種現象,做了大量的實驗,發現多種氣體的存在,積累了更多關於物質轉化的新知識。特別是燃素說,認為化學反應是一種物質轉移到另一種物質的過程,化學反應中物質守恆,這些觀點奠定了近代化學思維的基礎。這一時期,不僅從科學實踐上,還從思想上為近代化學的發展做了准備,這一時期成為近代化學的孕育時期。
16世紀開始,歐洲工業生產蓬勃興起,推動了醫葯化學和冶金化學的創立和發展。使煉金術轉向生活和實際應用,繼而更加註意物質化學變化本身的研究。在元素的科學概念建立後,通過對燃燒現象的精密實驗研究,建立了科學的氧化理論和質量守恆定律,隨後又建立了定比定律、倍比定律和化合量定律,為化學進一步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這個時期從1775年到1900年,是近代化學發展的時期。1775年前後,拉瓦錫用定量化學實驗闡述了燃燒的氧化學說,開創了定量化學時期,使化學沿著正確的軌道發展。19世紀初,英國化學家道爾頓提出近代原子學說,突出地強調了各種元素的原子的質量為其最基本的特徵,其中量的概念的引入,是與古代原子論的一個主要區別。近代原子論使當時的化學知識和理論得到了合理的解釋,成為說明化學現象的統一理論。接著義大利科學家阿伏加德羅提出分子概念。自從用原子-分子論來研究化學,化學才真正被確立為一門科學。這一時期,建立了不少化學基本定律。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德國化學家李比希和維勒發展了有機結構理論,這些都使化學成為一門系統的科學,也為現代化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世紀下半葉,熱力學等物理學理論引入化學之後,不僅澄清了化學平衡和反應速率的概念,而且可以定量地判斷化學反應中物質轉化的方向和條件。相繼建立了溶液理論、電離理論、電化學和化學動力學的理論基礎。物理化學的誕生,把化學從理論上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通過對礦物的分析,發現了許多新元素,加上對原子分子學說的實驗驗證,經典性的化學分析方法也有了自己的體系。草酸和尿素的合成、原子價概念的產生、苯的六環結構和碳價鍵四面體等學說的創立、酒石酸拆分成旋光異構體,以及分子的不對稱性等等的發現,導致有機化學結構理論的建立,使人們對分子本質的認識更加深入,並奠定了有機化學的基礎。 二十世紀的化學是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科學,實驗與理論一直是化學研究中相互依賴、彼此促進的兩個方面。進入20世紀以後,由於受到自然科學其他學科發展的影響,並廣泛地應用了當代科學的理論、技術和方法,化學在認識物質的組成、結構、合成和測試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展,而且在理論方面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在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和物理化學四大分支學科的基礎上產生了新的化學分支學科。
近代物理的理論和技術、數學方法及計算機技術在化學中的應用,對現代化學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19世紀末,電子、X射線和放射性的發現為化學在20世紀的重大進展創造了條件。
在結構化學方面,由於電子的發現開始並確立的現代的有核原子模型,不僅豐富和深化了對元素周期表的認識,而且發展了分子理論。應用量子力學研究分子結構。
從氫分子結構的研究開始,逐步揭示了化學鍵的本質,先後創立了價鍵理論、分子軌道理論和配位場理論。化學反應理論也隨著深入到微觀境界。應用X射線作為研究物質結構的新分析手段,可以洞察物質的晶體化學結構。測定化學立體結構的衍射方法,有X射線衍射、電子衍射和中子衍射等方法。其中以X射線衍射法的應用所積累的精密分子立體結構信息最多。
研究物質結構的譜學方法也由可見光譜、紫外光譜、紅外光譜擴展到核磁共振譜、電子自選共振譜、光電子能譜、射線共振光譜、穆斯堡爾譜等,與計算機聯用後,積累大量物質結構與性能相關的資料,正由經驗向理論發展。電子顯微鏡放大倍數不斷提高,人們可以直接觀察分子的結構。
經典的元素學說由於放射性的發現而產生深刻的變革。從放射性衰變理論的創立、同位素的發現到人工核反應和核裂變的實現、氘的發現、中子和正電子及其它基本粒子的發現,不僅是人類的認識深入到亞原子層次,而且創立了相應的實驗方法和理論;不僅實現了古代煉丹家轉變元素的思想,而且改變了人的宇宙觀。
作為20世紀的時代標志,人類開始掌握和使用核能。放射化學和核化學等分支學科相繼產生,並迅速發展;同位素地質學、同位素宇宙化學等交叉學科接踵誕生。元素周期表擴充了,已有109號元素,並且正在探索超重元素以驗證元素「穩定島假說」。與現代宇宙學相依存的元素起源學說和與演化學說密切相關的核素年齡測定等工作,都在不斷補充和更新元素的觀念。
酚醛樹脂的合成,開辟了高分子科學領域。20世紀30年代聚醯胺纖維的合成,使高分子的概念得到廣泛的確認。後來,高分子的合成、結構和性能研究、應用三方面保持互相配合和促進,使高分子化學得以迅速發展。
各種高分子材料合成和應用,為現代工農業、交通運輸、醫療衛生、軍事技術,以及人們衣食住行各方面,提供了多種性能優異而成本較低的重要材料,成為現代物質文明的重要標志。高分子工業發展為化學工業的重要支柱。20世紀是有機合成的黃金時代。化學的分離手段和結構分析方法已經有了很大發展,許多天然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問題紛紛獲得圓滿解決,還發現了許多新的重要的有機反應和專一性有機試劑,在此基礎上,精細有機合成,特別是在不對稱合成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
一方面,合成了各種有特種結構和特種性能的有機化合物;另一方面,合成了從不穩定的自由基到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核酸等生命基礎物質。有機化學家還合成了有復雜結構的天然有機化合物和有特效的葯物。這些成就對促進科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為合成有高度生物活性的物質,並與其他學科協同解決有生命物質的合成問題及解決前生命物質的化學問題等,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20世紀以來,化學發展的趨勢可以歸納為:由宏觀向微觀、由定性向定量、由穩定態向亞穩定態發展,由經驗逐漸上升到理論,再用於指導設計和開拓創新的研究。一方面,為生產和技術部門提供盡可能多的新物質、新材料;另一方面,在與其它自然科學相互滲透的進程中不斷產生新學科,並向探索生命科學和宇宙起源的方向發展。

C. 歷史上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化學家有哪些以及簡要說明他們的貢獻,最好能條理一點。謝謝

中國傑出的化學家唐敖慶
唐敖慶,1915年生於江蘇宜興.1940年畢業於西南聯大,1949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專博士學位屬,1950-1952年任北京大學教授,1952-1986年任吉林大學教授、校長,1986年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名譽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量子分子科學研究院院士.
唐敖慶教授是中國傑出的化學家,數十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科學成就.他創造性地發展和完善了配位場理論及研究方法,獲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提出和發展分子軌道圖形理論的一系列新的數學方法和模型,深化了對化學拓樸規律的認識,獲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唐敖慶教授還對高分子反應,即縮聚、交聯與固化、加聚、共聚與裂解等領域進行了系統研究,獲1989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91年以後,他重點從事高碳原子簇的研究工作,在對稱性、電子結構及穩定性規律方面取得成果.

D. 中國化學的發展史

確實,中國系統的研究化學應該追溯到清代徐壽,後面都不知道了,希望有一點點幫助。

E. 化學的發展史

根據一些化學史的記載,我們可以把化學史分成五個時期:

1.史前期

從遠古到公元前1500年,化學作為一種技術,實際上已經開始出現了。盡管在此期間,並沒有文字記載,但是在中國、埃及、印度、巴比倫和後來的古希臘、古羅馬,都可以找到人類利用化學的遺跡。早期人類就知道用火,知道用火煮東西和燒制陶器,這可以說是最早期化學的開始。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2煉丹術和醫葯化學時期

大體說來是從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這個時期中國在化學方面的著作最多,例如《參同契》《道藏》以及重要的本草書,都對我國古代化學成就作了詳細的記載。至於在歐洲,這方面的書籍也有不少,例如希臘,在1572年就有一部書,書名是《煉金的化學方法》。在歐洲,已經開始有「化學」這個名詞了,並在1572年出版了《化學原理》(Artis Chemiae Principes)一書。許多希臘、阿拉伯、羅馬的有名學者,例如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阿維森納,都寫了有關化學方面的書,在這方面最有力的證據是這些學者開始認識到實驗是開展化學科學工作的重要工具。

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出版了很多化學著作,例如德國化學家格勞貝爾於1684年寫的《新哲學的爐》;德國化學家孔柯爾寫的《化學實驗》;德國冶金學家阿格里柯拉寫過一本名為《《DeReMetaiacd,《》的書,中國明崇禎十六年李天經和湯若望將此書翻譯出版,中文書名《坤輿格致》,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翻譯的化學書籍。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3燃素化學時期

即從1650年到1775年,在這個時期出現了很多化學家,例如德國化學家施塔爾,他寫過《化學基礎》一書,是1723年出版的。還有德國化學家貝歇爾,他寫過《冶金術》和很多其他著作。盡管他們的理論是不正確的,可是他們做了很多實驗,積累了許多知識。一直到1661年,英國化學家波義耳寫了《懷疑派化學家》一書,才開始對元素理論有了基本的認識。

4定量化學時期

即從1775年至1900年,這一時期化學研究的目的是利用化學知識解決工農業上的許多問題,並利用定量的化學實驗建立了不少化學基本定律。這個時期又稱為近代化學發展時期,很多科學家寫了許多著名的書籍和論文,特別是英國化學家道爾頓在1808年所寫的《化學哲學新體系》一書,提出了原子學說;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於1777年發表論文,提出了科學的燃燒學說——氧化學說

F. 中國化學發展近代史

給您列舉一些著名的人物吧:
王璡,分析化學家、教育家。是我國近代分析化學和中國科學史研究的先驅者之一。他畢生致力於理科和師范大學的教育和科學研究,培育了
中國幾代科學技術人才。他還長期從事化學史的研究工作,是用分析實驗結果為依據並與歷史考證相結合的方法研究化學史的開拓者之一。

候德榜,著名化工專家,字致本。1890年8月9日生於福建省閩候縣坡尾鄉一農民家庭,1974年8月26日卒於北京。1907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美國教會辦的福州英華書院,1910年考取清華留學預備學堂高等科,1913年以全部功課十科均滿分完成預科學業並公費派往美國留學,1917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工專業、1919年獲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1921年獲該校博士學位。1921年10月回國後出任中國化工工業開拓者范旭東開辦的天津塘沽鹼廠總工程師。
建國後,1951年任中國化學會理事長,1955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今中科院院士),1958年9月任中國科協副主席。1963年任中國化工學會理事長。
候德榜一生功績卓越,為中國化學工業發展做出卓越貢獻,是中國近代化工工業的奠基人,世界制鹼權威。他一生共獲20多項榮譽。撰寫過《manufacture of soda》、《從化學家觀點談原子能》、《制鹼工學》等10餘部著作,發表過60多篇論文,被范旭東稱為「國寶」,其塑像立於北京化工大學院內,為後人共仰。

邱宗岳,化學教育家,南開大學化學系的創始人,理學院的奠基人之一。他將南開大學化學系辦出了特色,注重學生的基礎理論教育和實驗訓練,為國家培育出大批科技人才。

G. 中國近代化學史

近代化學的孕育過程
近代自然科學革命
化學元素概念
燃素說
重要氣體的發現
分析化學的進展
近代化學的創建
氧化學說
第一張元素表
最早的化學基本定律
原子-分子學說
電化學的興起
伏打電堆
電解
電化當量
19世紀的分析化學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重量分析
容量分析
光學分析
比色分析
光譜分析
有機化學的興起
有機化合物元素分析
有機合成
有機化學結構理論的探討
基團論
取代學說
類型說的產生
核團學說
類型說的發展
原子價概念
碳鏈學說
化學鍵概念
原子價學說
化學結構概念
碳四價等同性
環狀結構
立體化學
無機化學的系統化
三元素組
螺旋圖
元素表
八音律表
周期表
有機合成化學的興起
合成染料
其他有機合成
合成葯品
合成香料
糖精
合成炸葯
電石化學
物理化學的建立
熱化學
反應熱
蓋斯定律
基爾霍夫定律
化學熱力學
質量作用定律和化學平衡
勒夏忒列原理
吉布斯方程
相律
逸度和活度
溶液理論
溶液性質的依數性
電離理論
膠體和表面化學
化學動力學
反應速率濃度的關系
反應速率與溫度的關系
反應級數
催化
催化本質
催化機理
催化反應的吸附理論
催化的應用

H. 中國化學會的發展歷史

該會於1932年8月4日在南來京由王箴、王自進、戈福祥、吳承洛、李方訓、邵家麟、倪則塤、張江樹、張洪沉、陳裕光、曾昭掄、鄰保良、黃新彥、葉嬌、戴安邦等45人發起成立。1950年遷至北京。1986年選出第22屆理事會,理事長為唐有祺、田昭武、黃維垣、徐光憲。1986年共有會員和通訊會員5萬余名,團體會員50餘個。
自學會成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共改選了16屆理事會。陳裕光、曾昭掄、吳承洛、張洪沉、范旭東等人擔任過會長、理事長:吳承洛、高濟宇等人擔任或兼任過書記、總幹事。會員人數約3 000餘名,團體會員150餘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學會先屬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領導,現屬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領導。曾昭掄、侯德榜、楊石先、盧嘉錫、唐敖慶、錢人元、嚴東生、唐有祺等先後擔任過理事長。袁翰青、吳承洛、侯祥麟、華壽俊、白介夫、鮑奕珊擔任過總幹事、秘書長。
學會曾於1959年與中國化工學會合並,改稱中國化學化工學會,1963年又分為化學、化工兩個學會。

I. 談談中國化學發展的認識(從古至今)

十六世紀抄,化學從古典哲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新的科學學科的時候,也就是被現代人類公認的「第一次科技浪潮」澎湃的歷史時期。
中國錯過了人類科學史上的那次重要機遇!致使中國的科技思想與曾經輝煌的冶煉技術、造紙技術、陶瓷技術、釀造技術、紡織印染技術等喪失了科學升華、放眼千里的大踏步進步的能力。相反,上述技術傳到歐洲後,得到了新的科學思想的洗禮後,脫胎換骨成為了嶄新的工業技術。特別是化學理論給予的洗禮,奠基了歐洲第一次工業革命。
反觀當時的中國,人類科技文明的春風數百年沒有吹進這個內力澎湃、方向感喪失的泱泱大國。從此,落後了數百年,被列強欺負了數百年。
可喜的是國人的反省能力,自強能力、學習能力。新中國建立以後,政府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就提出了「向科學進軍!」的號召。化學科技在這個奮起直追西方的國家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短短的六十幾年,中國已經在化學科技領域走到了前沿。化學工業給國民經濟的各個工業領域注入了發展的動力。取得了輝煌的成果。
歷史證明了化學科技給予國家發展的貢獻。歷史也必將證明化學科技是全人類的文明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

J. 化學界的歷史大事

化 學 大 事 年 表
約50萬年前
「北京人」已知用火

公元前5000~前3000年
中國已開始製作陶器

公元前4000年
中國已知釀酒

公元前3000年
埃及人採集金、銀制飾物

公元前2000年
中國齊家文化遺址出土文物中有鑄紅銅器

公元前1400年
小亞細亞的赫梯人已知煉鐵

公元前10世紀
埃及人已開始製作玻璃器皿

公元前5世紀~前3世紀
中國提出五行(金、木、水、火、土)學說

公元前4世紀
希臘德謨克利特提出樸素的原子論

希臘亞里士多德提出四元素(火、氣、土、水)說

公元前2世紀
中國《神農本草經》成書

中國煉丹術興起

中國西漢時已有利用膽水煉銅的記載

公元60年左右
羅馬老普林尼提出分離金銀的火試金法

公元105年
中國蔡倫監造出良紙

公元2世紀
中國魏伯陽著《周易參同契》

約公元360年
中國葛洪著《抱朴子內篇》

公元656~666年
中國頒布葯典《新修本草》

公元808年
中國唐代出版的《太上聖祖金丹秘訣》所載「伏火礬法」乃是原始火葯的配方

公元10世紀
阿拉伯阿維森納著《醫典》

公元1163年
中國吳悞著《丹房須知》中有較完整的蒸餾器圖

公元1450年
德意志B.瓦倫丁發現鉍

公元16世紀
瑞士帕拉采爾蘇斯提出三要素說

公元1556年
德意志G.阿格里科拉的《坤輿格致》出版

公元1596年
中國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成書
比利時J. B.van海爾蒙特作「柳樹試驗」

公元1637年
中國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出版,記載了用爐甘石制「倭鉛」(金屬鋅)的方法

公元1661年
英國R.玻意耳的《懷疑派化學家》出版,提出化學元素的科學定義

公元1663年
英國R.玻意耳用植物色素作指示

公元1679年
德意志L.J. von孔克爾發明吹管分析

公元1703年
德意志G.E.施塔爾提出燃素說

公元1729年
法國C.J.日夫魯瓦最早使用容量分析法

公元1750年
法國V.G.弗朗索瓦用指示劑進行酸鹼滴定

公元1751年
瑞典A. F.克龍斯泰德發現鎳

公元1755年
英國J.布萊克發現「固定空氣」(即二氧化碳)

公元1766年
英國H.卡文迪什發現氫

公元1769~1785年
瑞典C.W.舍勒離析了多種有機酸

公元1772年
英國D.盧瑟福發現氮

公元1773年
瑞典C. W.舍勒發現氧
法國G. F.魯伊勒發現脲

公元1774年
瑞典C. W.舍勒發現錳,製得氯

公元1775年
瑞典T.O.貝格曼提出化學親合力論

公元1777年
法國 A.-L.拉瓦錫證明化學反應中的質量守恆定律,提出燃燒的氧化學說

公元1780年
瑞典T.O.貝格曼的《礦物的濕法分析》出版,提出重量分析法

公元1781年
瑞典C. W.舍勒發現鎢

公元1782年
瑞典P. J.耶爾姆發現鉬

公元1786年
法國A. -L.拉瓦錫發現酒精經氧化轉變成乙酸

公元1790年
英國W.格雷哥爾發現鈦

公元1797年
法國N. -L.沃克蘭發現鉻

公元1798年
法國N. -L.沃克蘭發現鈹

公元1799年
法國 J.-L.普魯斯特提出定比定律
法國 C.-L.貝托萊指出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與參與反應的物質的量有關;化學反應可達到平衡

公元1800年
義大利A.伏打製成電堆

公元1801年
西班牙A. M.Del里奧發現釩

英國C.哈切特發現鈮

公元1802年
瑞典A. G.厄克貝里發現鉭

公元1806年
瑞典J.J.貝采利烏斯發現同分異構現象

公元1803年
英國J.道爾頓提出原子學說和倍比定律

英國W.H.渥拉斯頓發現鈀和銠

英國W.亨利提出亨利定律

公元1807年
英國H.戴維製得金屬鉀和鈉

公元1808年
法國J.-L.蓋-呂薩克提出氣體化合體積定律
法國J.-L.蓋-呂薩克和L.-J.泰納爾分別製得單質硼
英國H.戴維製得金屬鈣、鎂、鍶、鋇

公元1811年
義大利A.阿伏伽德羅提出分子假說

法國B.庫圖瓦發現碘

公元1812年
法國A. -M.安培發現氟

公元1814年
瑞典J.J.貝采利烏斯提出化學符號和化學方程式書寫規則

公元1817年
瑞典J.J.貝采利烏斯發現硒

瑞典J.A.阿弗韋聰發現鋰

公元1819年
法國 P.-L.杜隆和A.T.珀替提出原子熱容定律

法國P.-J.佩爾蒂埃和J.-B.卡芳杜發現萘

公元1820年
法國P.-J.佩爾蒂埃分離出奎寧

公元1824年
英國M.波拉尼提出催化反應的吸附理論

瑞典J.J.貝采利烏斯製得單質硅

法國A.J.巴拉爾發現溴

法國J.-L.蓋-呂薩克用容量分析法測定銀

法國S.卡諾提出卡諾定理

公元1825年
英國M.法拉第發現苯

丹麥H.C.奧斯特發現鋁

公元1826年
法國J.-B.-A.杜馬根據蒸氣密度測定原子量

公元1827年
俄國Г.В.奧贊發現釕

公元1828年
德意志F.維勒合成脲
瑞典J.J.貝采利烏斯發現釷

公元1829年
德意志J.W.德貝萊納提出「三元素組」的元素分類法

公元1830年
德意志 J.von李比希建立有機物中碳氫定量分析法和提出取代學說

公元1832年
德意志 J.von李比希和F.維勒提出基的概念

公元1833年
英國M.法拉第提出電解定律

法國J.-B.-A.杜馬建立有機物中氮的定量分析法

德意志E.米切利希從苯甲酸脫羧製得苯

公元1834年
德意志F.F.龍格從煤焦油分離出苯胺、喹啉、苯酚

公元1835年
瑞典J.J.貝采利烏斯提出催化概念

公元1839年
美國C.古德伊爾發明橡膠硫化法

法國J.-B.-A.杜馬提出有機化合物分類的類型論

公元1840年
俄國G.H.蓋斯發現熱總量守恆定律

公元1841年
瑞典J.J.貝采利烏斯的《化學教程》出版

德意志C.R.弗雷澤紐斯的《定性化學分析導論》出版,提出簡明的陽離子系統定性分析法

公元1843年
法國 C.-F.熱拉爾提出同系列概念

公元1845年
德意志C.F.舍恩拜因製得纖維素硝酸酯

公元1847年
德意志 H.von亥姆霍茲提出「力之守恆」,後發展為熱力學第一定律

美國J.W.吉布斯提出熱力學勢概念,後經美國G.N.路易斯改稱自由能

公元1848年
法國L.巴斯德發現酒石酸鹽結晶的旋光性,提出光學活性是由於分子不對稱產生的

英國開爾文提出熱力學溫標和絕對零度是溫度的下限

公元1850年
德意志L.F.威廉密提出動態平衡概念。開創了化學動力學的定量研究

德意志R.克勞修斯根據法國S.卡諾研究成果提出熱力學第二定律

公元1852年
英國E.弗蘭克蘭提出原子價概念

德意志A.比爾提出光的吸收定律

公元1853年
法國 C.-F.熱拉爾把有機化合物分為水型、氫型、氯化氫型、氨型四大類型

公元1854年
法國M.貝特洛從甘油和脂肪酸合成脂肪

公元1856年
法國M.貝特洛合成甲烷和乙烯

英國W.H.Jr.珀金合成苯胺紫

公元1857年
德意志F.A.凱庫勒提出碳原子的四價學說

德意志E.施魏策爾發明銅銨纖維

公元1858年
德意志F.A.凱庫勒和英國A.S.庫珀分別提出原子價鍵概念

公元1859年
法國G.普朗忒研製出鉛酸蓄電池

德意志R.W.本生和G.R.基爾霍夫發明光譜分析儀

公元1860年
國際化學會議在德國卡爾斯魯厄召開

義大利S.坎尼扎羅確證分子學說

德意志R.W.本生和G.R.基爾霍夫發現銫

公元1861年
英國W.克魯克斯發現鉈

德意志R.W.本生和G.R.基爾霍夫發現銣

俄國А.M.布特列洛夫提出化學結構理論

英國T.格雷姆提出膠體概念

公元1862年
法國M.貝特洛合成乙炔

公元1864年
挪威C.M.古爾德貝格和P.瓦格提出質量作用定律

美國J.W.吉布斯用電解分析法測定銅

公元1865年
英國J.A.R.紐蘭茲提出元素八音律

德意志F.A.凱庫勒提出苯的環狀結構學說

德意志P.許岑貝格爾製得纖維素乙酸酯

法國G.勒克朗謝研製出第一隻實用干電池

德意志R.克勞修斯提出熵概念

公元1867年
瑞典A.B.諾貝爾發明達納炸葯

公元1869年
俄國Д.И.門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

德意志C.格雷貝等合成茜素

美國J.W.海厄特製成賽璐珞

瑞士J.F.米舍爾發現核酸

公元1873年
俄國А.M.布特列洛夫發現異丁烯的聚合反應

公元1874年
荷蘭J.H.范托夫和法國 J.-A.勒貝爾分別提出立體化學概念和碳的四面體構型學說

公元1875年
德國F.W.G.科爾勞施提出當量電導概念

法國 P.-E.L.de布瓦博德朗發現鎵

公元1876年
美國J.W.布吉斯發現相律

公元1880年
瑞士J.C.G.de馬里尼亞克發現釓

德國A.von拜耳合成靛藍

公元1881年
英國J.J.湯姆孫提出陰極射線是帶負電的粒子流,1897年測定了它的質荷比,並命名為電子

公元1884年
荷蘭J.H.范托夫的《化學動力學研究》出版

公元1886年
德國C.溫克勒爾發現鍺

法國H.穆瓦桑製得單質氟

荷蘭J.H.范托夫建立稀溶液理論

公元1887年
瑞典S.A.阿倫尼烏斯提出電離理論

德國W.奧斯特瓦爾德與荷蘭J.H.范托夫創辦德文《物理化學》雜志

法國 F.-M.拉烏爾提出拉烏爾定律

公元1888年
德國 A.von拜耳提出幾何異構概念

法國 H.-L.勒夏忒列提出勒夏忒列原理

公元1889年
德國W.H.能斯脫提出電極電勢與溶液濃度的關系式

瑞典S.A.阿倫尼烏斯提出活化分子和活化熱概念

公元1890年
德國E.費歇爾合成果糖和葡萄糖

公元1892年
日內瓦國際化學會議確定有機化合物系統命名法

英國C.F.克羅斯和E.J.比萬製成粘膠纖維

公元1893年
瑞士A.韋爾納提出絡合物的配位理論

公元1894年
英國W.拉姆齊和瑞利發現氬

公元1895年
德國W.奧斯特瓦爾德提出催化劑概念

英國W.拉姆齊發現氦

公元1896年
法國H.貝可勒爾發現鈾的放射性

法國P.薩巴蒂埃用鎳為催化劑進行催化氫化反應

公元1898年
法國M.居里和英國G.C.N.施密特分別發現釷鹽的放射性

法國M.居里和P.居里創建放射化學方法並發現釙和鐳

英國W.拉姆齊和M.W.特拉弗斯發現氖、氪、氙

公元1899年
英國R.B.歐文斯和E.盧瑟福發現氡220
法國A.-L.德比埃爾內發現錒

公元1900年
英國E.盧瑟福和法國M.居里發現鐳輻射由α、β、γ射線組成

德國F.E.多恩發現氡222

美國M.岡伯格發現三苯甲基自由基

公元1901年
美國G.N.路易斯提出逸度概念

法國 F.-A.V.格利雅發明格利雅試劑

公元1902年
法國M.居里和P.居里分離出90毫克氯化鐳

德國W.奧斯特瓦爾德對催化下了確切的定義

公元1903年
英國E.盧瑟福和F.索迪提出放射性嬗變理論

公元1906年
俄國M.С.茨維特發明色譜分析法

德國H.費歇爾提出蛋白質的多肽結構並合成分子量為1000的多肽

公元1907年
美國G.N.路易斯提出活度概念

公元1909年
美國L.H.貝克蘭製成酚醛樹脂

德國F.哈伯合成氨試驗成功

公元1910年
俄國C.B.列別捷夫製成丁鈉橡膠

公元1911年
英國E.盧瑟福提出原子的核模型

公元1912年
奧地利F.普雷格爾建立有機元素微量分析法

德國W.H.能斯脫提出熱力學第三定律

德國M.von勞厄發現晶體對X射線的衍射

瑞典G.C.de赫維西和德國F.A.帕內特創立放射性示蹤原子法

德國F.克拉特和A.羅萊特製成聚乙酸乙烯酯

公元1913年
丹麥N.玻爾提出量子力學的氫原子結構理論

英國W.L.布喇格和俄國Г.В.武爾夫分別得出布喇格-武爾夫方程

英國F.索迪提出同位素概念

美國K.法揚斯發現鏷234

英國H.G.J.莫塞萊證實原子序數與原子核內的正電荷數相等

德國M.博登施坦提出化學反應中的鏈反應概念

英國J.J.湯姆孫和F.W.阿斯頓發現氖有穩定同位素氖20和氖22

公元1916年
德國W.科塞爾提出電價鍵理論

美國G.N.路易斯提出共價鍵理論

美國I.朗繆爾導出吸附等溫方程

荷蘭P.德拜和瑞士P.謝樂發明 X射線粉末法

公元1919年
英國F.W.阿斯頓製成質譜儀

英國E.盧瑟福發現人工核反應

公元1920年
德國H.施陶丁格創立高分子線鏈型學說

公元1921年
德國O.哈恩發現同質異能素

公元1922年
捷克斯洛伐克J.海洛夫斯基發明極譜法

公元1923年
丹麥J.N.布倫斯惕提出酸鹼質子理論

美國G.N.路易斯提出路易斯酸鹼理論

英國P.德拜和德國E.休克爾提出強電解質稀溶液靜電理論

公元1924年
德國W.O.赫爾曼和W.黑內爾製成聚乙烯醇

法國 L.-V.德布羅意提出電子等微粒具有波粒二象性假說

公元1925年
美國H.S.泰勒提出催化的活性中心理論

公元1926年
奧地利E.薛定諤提出微粒運動的波動方程

丹麥N.J.布耶魯姆提出離子締合概念

公元1927年
蘇聯H.H.謝苗諾夫和英國C.N.欣謝爾伍德分別提出支鏈反應理論

德國H.戈爾德施米特提出結晶化學規律

公元1928年
印度C.V.喇曼發現喇曼光譜

英國W.H.海特勒、F.W.倫敦和奧

地利E.薛定諤創立分子軌道理論

德國O.P.H.狄爾斯和K.阿爾德發現雙烯合成

公元1929年
英國A.弗萊明發現青黴素

德國A.F.J.布特南特等分離並闡明性激素結構

公元1930年
英國C.N.欣謝爾伍德提出催化中間化合物理論

公元1931年
美國H.C.尤里發現氘(重氫)

美國L.C.鮑林和J.C.斯萊特提出雜化軌道理論

公元1932年
英國J.查德威克發現中子

中國化學會成立

公元1933年
美國L.C.鮑林提出共振論

E.春克爾製成丁苯橡膠

公元1934年
法國F.約里奧-居里和I.約里奧-居里發現人工放射性
英國E.W.福西特等製成高壓聚乙烯
英國E.盧瑟福發現氚
W.庫恩提出高分子鏈的統計理論

公元1935年
美國H.艾林、英國J.C.波拉尼和A.G.埃文斯提出反應速率的過渡態理論
美國W.H.卡羅瑟斯製成聚己二醯己二胺
英國B.A.亞當斯和E.L.霍姆斯合成離子交換樹脂

公元1937年
義大利C.佩列爾和美國E.G.塞格雷人工製得鍀
德國O.拜爾製成聚氨酯
英國帝國化學工業公司生產軟質聚氯乙烯

公元1938年
德國P.施拉克製成聚己內醯胺
德國O.哈恩等發現鈾的核裂變現象

公元1939年
法國M.佩雷發現鈁
美國P.J.弗洛里提出縮聚反應動力學方程

公元1940年
美國E.M.麥克米倫和P.H.艾貝爾森人工製得鎿
美國G.T.西博格和E.M.麥克米倫等人工製得鈈
美國D.R.科森和E.G.塞格雷等發現砹

蘇聯Г.Н.弗廖羅夫和К.А.彼得扎克發現自發裂變

公元1941年
英國J.R.溫菲爾德和J.T.迪克森製成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公元1942年
義大利E.費密等在美國建成核反應堆
美國P.J.弗洛里和M.L.哈金斯提出高分子溶液理論

公元1943年
美國S.A.瓦克斯曼從鏈黴菌中析離出鏈黴素

公元1944年
美國G.T.西博格、R.A.詹姆斯和L.O.摩根人工製得鎇
美國G.T.西博格、R.A.詹姆斯和A.吉奧索人工製得鋦
美國R.B.伍德沃德合成奎寧鹼
美國G.T.西博格建立錒系理論

公元1945年
瑞士G.K.施瓦岑巴赫利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進行絡合滴定
S.魯賓研究出扣式電池
美國J.A.馬林斯基和L.E.格倫丁寧等分離出鉕

公元1949年
美國S.G.湯普森、A.吉奧索和G.T.西博格人工製得錇

公元1950年
美國 S.G.湯普森、K.Jr.斯特里特、A.吉奧索和G.T.西博格人工製得鐦
蘇聯В.А.卡爾金提出非晶態高聚物的三個物理狀態(玻璃態、高彈態、粘流態)

公元1952年
美國A.吉奧索等從氫彈試驗後的沉降物中發現鎄和鐨
日本福井謙一提出前線軌道理論
英國A.T.詹姆斯和A.J.P.馬丁發明氣相色譜法
美國L.E.奧格爾提出配位場理論

公元1953年
美國J.D.沃森和英國F.H.C.克里克提出脫氧核糖核酸的雙螺旋結構模型
聯邦德國K.齊格勒發現烷基鋁和四氯化鈦可在常溫常壓下催化乙烯聚合

公元1953~1954年
聯邦德國K.齊格勒和義大利G.納塔發明齊格勒-納塔催化劑

公元1954年
聯邦德國E.G.維蒂希發現維蒂希試劑
美國R.B.伍德沃德合成番木鱉鹼
義大利 G.納塔等用齊格勒-納塔催化劑製成等規聚丙烯

公元1955年
美國A.吉奧索、S.G.湯普森、G.T.西博格等人工製得鍆
英國F.桑格測定了胰島素的一級結構
美國杜邦公司製成聚醯亞胺
澳大利亞A.沃爾什發明原子吸收光譜法

公元1956年
英國帝國化學工業公司生產活性染料

公元1957年
英國J.C.肯德魯測定了鯨肌紅蛋白的晶體結構
英國A.凱勒製得聚乙烯單晶並提出高分子鏈的折疊理論

公元1958年
美國A.吉奧索等和蘇聯Г.Н.弗廖洛夫等分別人工製得鍩
聯邦德國R.L.穆斯堡爾發現穆斯堡爾譜
美國古德里奇公司製成順式-聚異戊二烯

公元1950~1959年
美國R.B.伍德沃德、英國R.羅賓森、英國J.W.康福思和美國W.S.約翰森等完成膽甾醇、可的松、表雄酮和睾丸酮等的全合成

公元1960年
美國R.B.伍德沃德合成葉綠素
美國R.S.耶洛等提出放射免疫分析法
P.B魏斯用分子篩做擇形催化劑·P.B.哈密頓用液相色譜法分離氨基酸

公元1961年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通過12C=12的原子量基準
美國A.吉奧索等人工製得鐒
美國C.S.馬維爾等製成聚苯並咪唑

公元1962年
英國N.巴利特合成六氟合鉑酸氙
美國R.B.梅里菲爾德發明多肽固相合成法

公元1963年
美國R.G.皮爾孫提出軟硬酸鹼理論

公元1964年
蘇聯Г. Н. 弗廖洛夫等人工製得104號元素

公元1965年
美國R.B.伍德沃德和R.霍夫曼提出分子軌道對稱守恆原理
中國全合成結晶牛胰島素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製成聚苯醚

公元1967年
美國菲利普斯公司製成聚苯硫醚

公元1968年
美國A.吉奧索等人工製得104 號元素
蘇聯Г. Н. 弗廖洛夫等人工製得105號元素

公元1969年
比利時I.普里戈金提出耗散結構理論

公元1970年
美國A.吉奧索等人工製得105 號元素

公元1973年
美國R.B.伍德沃德全合成維生素B12
美國杜邦公司合成聚對苯二甲醯對苯二胺

公元1974年
蘇聯Г.Н.弗廖洛夫等和美國A.吉奧索等分別人工製得 106號元素

公元1976年
蘇聯Г. Н. 弗廖洛夫等人工製得107號元素

公元1981年
聯邦德國G.明岑貝格等人工製得107號元素

公元1982年
聯邦德國G.明岑貝格等人工製得109號元素

公元1984年
聯邦德國G.明岑貝格等人工製得108號元素

閱讀全文

與中國化學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