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古代神話中為什麼會出現惡龍
在中國古代最著名的神異書籍山海經中記載,體長、有鱗、頭上有角,有足能走,能游、能呼風喚雨,無所不能,這就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龍。龍的傳說並非中國特有,在西方國家一樣有龍的神話傳說存在。
不過區別是西方國家會把龍描述為邪惡的存在,比如廣為人知的勇者斗惡龍;而東方人則龍視為保護者,更自譽為龍的子孫或者傳人。打開歷史的畫卷我們可以發現,東西方的龍完全不是一個種類,中國的古人把龍看做為神靈,變化無常,能粗能細,能長能短,上可騰雲登天,下可潛淵入海。關於龍的傳說故事在很多古書中都有記載,經典的易經一書當中,不但給龍做了一個完整體系的論述,還賦予它哲學的意義。
即使八卦中的第一卦也是以龍為首,這就是我們所熟悉的第一卦「乾卦」,更難能可貴的是,在中國各地都有龍的傳說和神話故事,並以龍的名字命名當地的地名。黃帝乘龍升天,和應龍助戰黃帝打敗蚩尤,就連漢高祖劉邦都是他的母親夢到與赤龍交配才懷孕出生。最初的龍都具有非常高尚的道德情操,人們通常都會把世間最優秀的品質都賦予到龍的身上。更有許多救人民於水火的壯舉和傳說。
但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以後,民間對於龍王的好惡開始有了逐漸改變,這個時候不但有了行善的義龍,便是為禍一方的惡龍也開始興起,就連作為道教傳統之一的龍王,也開始出現了反面的角色。比如說黑龍江的命名,在傳說中過去黑龍江的這片土地上一條非常大的河流,名字叫做白龍江,裡面住著一條白龍。
這條白龍經常到處為禍肆虐,讓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民不聊生,後來有一天,江邊的一個村子中,有一對夫妻生下了一條小黑龍,在當地薩滿的指引下得知,這條黑龍是來幫助村民除掉白龍的,於是村民依照指示,偷偷地把這條黑龍撫養長大,待到黑龍成年以後,來到江邊與江中的白龍大戰一場,打得天昏地暗、驚天動地,最後終於把惡龍除掉,但是黑龍也深受重傷,被斷去了尾巴。人們為了紀念這條黑龍,便將這條江的名字改名為黑龍江。
❷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關於龍的傳說
海龍王:敖廣、敖欽、敖順、敖閏東海敖廣、南海敖欽、西海敖閏、北海敖順 青臉紅須為東,白發須為西,橘黃發須是南,黑發須者為北 中國人生活中的龍 龍並不是中國特有的,許多民族都有關於龍的神話傳說。但是像中國這樣,以龍為榮、為尊,而且各種事物都多少跟龍有點關系的國家卻是絕無僅有的。在中國,帶有龍名的地方數以千計,其中又有以數字為題的,如吉林省的二龍、江西省的三龍、遼寧省的四龍;有些以龍的身體為題,如江西省的龍頭、四川省的龍角、貴州省的龍額、黑龍江省的龍爪;有些以龍群為題,可以組成龍王、龍母、大龍、小龍、金龍、木龍、水龍、土龍等等。中國含「龍」字的江河,可查的就有四十多個,而我們熟識的黃、青、赤、白、黑龍,就分別在四川省(黃龍河)、河北省(青龍河和赤龍河)、天津(青龍灣河和黑龍港河)、甘肅省(白龍江)、上海(白龍港河)和黑龍江省(黑龍江),有以他們命名的江河。幾乎每一省都有龍江、龍湖、龍山、龍洞、龍泉、龍潭,還有數不清的龍王廟。 日常生活中也有龍的蹤跡。衣有龍袍、龍冠;食有龍蝦、龍眼、龍須面;建築有龍宮、龍亭;行有龍舟、龍車。傢具有龍椅、龍床。正月十五要舞龍燈,五月端午要賽龍船。動物有龍馬、龍蚤;植物有龍葵、龍舌蘭、龍須草、龍須菜、龍柏、龍爪槐。風水寶地叫龍穴,抽水的水車叫龍骨水車,大吊車叫龍門吊。天上有龍星,地下有龍脈。古代的類書中和龍有關的名詞不下數百。一千年前編輯的《太平廣記》搜集的龍的神話小說,就有八十一則。在中國,龍簡直無所不在。龍的文化,源遠流長。 龍的形象和圖騰 龍又是原始人的圖騰,是一種只存在於圖騰中而不存在於生物界的虛幻生物。今天所知道的龍的形象綜合了各種生物的特徵∶蛇身、獸腿、鷹爪、馬頭、蛇尾、鹿角、魚鱗。有研究指,龍的形象是經過不斷發展變化的,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經過戰爭和聯合,信奉龍圖騰的民族逐漸成為領導,龍的圖騰漸成為整個中華民族信奉的旗幟。其他民族原來信奉的圖騰的形象逐漸被吸收、被充實到龍的形象中去,因此龍的特徵愈來愈多,形象日益復雜和威武。 人們還把各種美德和優秀的品質都集中到龍的身上。我們從許多故事和傳說中看到∶龍是英勇善戰的,它什麼強暴也不怕;龍是聰明多智的,它甚至能預見未來;龍的本領高強,它能大能小,變化多端,興雲布雨,鳴雷閃電,開河移山,法力無邊;龍是富裕的,龍宮成了寶藏的集中地;龍又是正直的、能為人民著想的,為了解救人間乾旱之苦,它甚至不惜冒犯天條。在龍的身上集中了人們美好的願望,也常把世間的傑出人物稱為人中之龍,諸葛亮號稱卧龍先生就是大家熟識的例子。 龍帝與天帝 龍帝,亦即天帝,也叫玉皇大帝,傳說就是華夏民族的始祖——黃帝的化身。在《史記。封禪書》中記載,黃帝和老百姓在首山採掘銅礦,把開采出來的銅鑄成一隻很大的銅鼎,放在荊山腳下。銅鼎鑄成時,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升天。黃帝就騎到龍背上去,他手下的群臣還有妻兒也都紛紛往上爬,一共上了七十多人。這時,龍升上天去,剩下的小臣擠不上,一個個都抓著龍的胡須。龍髯受不了重量而斷了,黃帝帶著的弓也被拉落下來,臣僚們只得抱著龍髯和弓號哭。黃帝升了天後便成為了天帝。 在《史記。天官書》中亦說∶「軒轅(黃帝名軒轅),黃龍體」,簡單點說,就是說黃帝就是黃龍的化身。黃龍即是龍帝,五行屬土,位居中央,是龍族之首,也是道教的宗教觀中天庭的主宰。在漢代的典籍中亦有提及∶「黃龍者,四方之長,四方之正色,神靈之精也。能巨,能細,能幽,能明,能短,能長,乍存,乍亡。王者不濾池而漁,德達深淵,則應和氣而游於池沼。」,說明了黃龍的形象。 傳說中的龍 古人把龍看成神物、靈物,而且變化無常,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既能深入水底,亦能騰雲登天。關於龍的傳說,在中國古代經典著作中幾乎每一本書都有,而關於龍的傳說和神話亦不勝枚舉。經典如《易經》,便將龍作了一完整系統的論述,並賦以哲學的含義。八卦中整體用龍來說明的就是乾卦,也是《易經》的第一卦。 除這之外,歷朝歷代都不斷有龍的傳說和神話出現,不少以「龍」字命名的地方亦有其龍的傳說。上至黃帝的時代,便有黃帝乘龍升天、應龍助黃帝戰勝蚩尤的傳說;夏禹治水,傳說便有神龍以尾巴畫地成河道,疏導洪水;漢高祖劉邦,傳說便是其母夢見與赤龍交配而懷孕出生。從許多故事和傳說中看到人們常把各種美德和優秀的品質都集中到龍的身上。傳說中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傳統,就是紀念義龍為解人間乾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條。傳說玉龍因不忍人民受乾旱之苦,義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並立下規條,只有金豆開花才會予以釋放。人民因感激玉龍義舉而齊集一起炒玉米,因樣子像金豆開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錯,並釋放了玉龍。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傳統亦保留了下來。 當然,傳說里有義龍為善,便自然亦有惡龍為禍。隨著民智開啟,佛教信仰開始傳入等因素,民間對龍王的形象有了改變,作為道教傳統之一的龍王,亦開始出現反派的角色。在中國不少以「龍」字命名的地方亦有其龍的傳說,其中亦不乏惡龍肆虐的故事。就像黑龍江,傳說以前便有白龍為禍,後來江邊的一個村中,有一家人臨產,並誕下了一黑龍。原來黑龍是來幫助除掉白龍的,村民依照其指示支持,最後白龍被除,人們為紀念黑龍而將江取名黑龍江。四川省的九寨溝有一卧龍湖,湖底有一奶黃色石樑,傳說是白龍的化身。九寨溝附近有兩條大河,一條叫黑水河,傳說以前住著一條大黑龍;一條白龍江,住著一條小白龍。傳說黑龍因妒忌九寨溝的風光而將那裡的水吸乾,小白龍知道後,便將白龍江的水噴灑到九寨溝,回復其美景。黑龍知道後便跟白龍展開惡斗,黑龍在不敵時使計放毒,小白龍被逼逃到九寨溝其中一個湖泊中。黑龍為查白龍的下落而驚動了藏族的萬山之神,最後被山神所囚,不能再作惡。萬山之神為表彰白龍而給它一套金黃色的鎧甲,這就是卧龍湖的傳說由來。
❸ 中國古代神話中為什麼會出現惡龍
出現惡龍的是外國,中國神話中龍是代表高貴,尊貴,吉祥的神獸
❹ 中國歷史上屬龍的名人有哪些
1:鄧小平,(1904~1997),1904年8月22日生,農歷甲辰(龍)年,鄧小平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理論的創立者。
2: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1328年農歷戊辰(龍)年,朱元璋是政治家,戰略家,軍事統帥,明朝開國皇帝。
3:嘉慶(公元1760年至1820年),1760年農歷庚辰(龍)年,嘉慶是清朝第七位皇帝(入關後第五位),嘉慶帝在內亂頻仍、外患漸逼中,傾力企圖維護清王朝的穩定鞏固,然而不可逆轉的歷史發展趨勢,使清王朝的敗落於嘉慶末年已完全表面化,並從此日漸走向衰亡。
4:蒲松齡(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1640年農歷庚辰(龍)年,蒲松齡19歲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名震一時。補博士弟子員。以後屢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歲。創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5:紀曉嵐(1724年7月26日-1805年3月14日),1724年農歷甲辰(龍)年,紀曉嵐清代政治家、文學家,乾隆年間官員。歷官左都御史,兵部、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故卒後謚號文達,鄉里世稱文達公。
❺ 歷史上有哪些屠龍勇士變惡龍的人或事
很多
比如克倫威爾,這是我們中學歷史都會學的,但他的結果,歷史書里卻沒說。
克倫威爾,回代表資產階答級新貴族,推翻了大英帝國封建王朝,建立了英吉利共和國。英國王查理一世的軍隊被他擊敗,查理一世被他下令處死。
然而克倫威爾自己也沒有辦法給英國帶來一個合適的民主政體,為了維持穩定,他不得不自稱護國主,實際上依然是一個獨裁者。克倫威爾死後,他兒子的統治被推翻,自己的屍體被挖出來砍頭。
雖然最後最後,英國的政體,如克倫威爾想要的那樣,君主立憲,國王服從議會。但在克倫威爾統治期間,他因為沒有合適的辦法,不得不幾次解散議會,靠軍隊來維持獨裁。
❻ 中國歷史上真的有龍嗎,為何那麼多歷史文獻都記載著龍
俗話說,人中之龍,就是來贊揚一個人的謀略和才能,所給予的極大的肯定和贊揚。那麼,中國歷史上真的有龍嗎?自古中國與龍就有很深淵的意義,中國人被稱為龍的傳人,黃河、長江、萬里長城宛如一條條巨龍俯卧在中華大地上,保護著中華兒女!歷史上關於龍的傳說,龍的記載以及相關故事很多,龍的傳說故事老人們都可以說上幾個小故事。龍一直被現代科學家認為是想像中的吉祥之物。但從大量的記載和事件來看,龍這個動物在歷史上可能真的存在過!
❼ 中國歷史上有關龍的傳說有哪些
傳說一:
傳說,龍是一種神異生物。各地傳說豐富。龍是中華民族所敬奉的圖騰,是吉祥雄偉的象徵。龍的普通級別類型是有兩個杈角、蛇身、四足、鱗片、腥味濃烈,非標准類型還有獨角龍等。龍的原型有「新中國龍」化石里的美麗瓦窯龍,有雙角。
傳說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象徵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的一種習俗。中國歷代正史記載的龍事件大概有三百多起,傳說文獻更是龐大。古代最著名話題有三國時期魏明帝曹叡率群臣觀龍並令畫工當場繪像且令文臣對此吟詩作賦。有的地方還傳說天擊惡龍的故事。龍的傳說是中國民間一個文化倉庫。
二、龍的傳說——雪山龍:
大雪山的頂上有個龍池。據說,凡是向它祈求晴雨的,它總能滿足人們的要求、老人們說:當年,健馱邏國有個羅漢,常常到龍池的龍王那兒去做客。羅漢神通廣大,坐在床上,就騰雲駕霧地飛去了。他的徒弟小沙彌就躲在床底下,緊緊抓住床腳,跟著師父一起去。一直要等到了龍宮里,小沙彌才出來。
羅漢師徒兩人到了龍宮,龍王就請他們留下來吃飯。龍王拿出天上的甘露飯來招待羅漢,而拿給小沙彌的卻是人世間普普通通的飯菜。
羅漢吃完了甘露飯,坐下來為龍王講經。小沙彌呢,就到廚房間去替師父洗飯缽。飯缽里有師父吃剩下來的飯粒,噴香噴香的。小沙彌想:怎麼我剛才吃的飯菜一點也不香呢?喔,原來你這個龍王看我不起。好,今天要你知道我的厲害,我殺了你,自己來當龍王。
小沙彌這樣想的時候,龍王已覺得頭里疼得不得了。等到羅漢講經完畢,龍王就再三道歉,請求原諒。沙彌還是不答應,回到寺院里以後,就立誓要實現這個願望。
當天晚上,小沙彌死了,變成一條龍,騰空而起,飛到雪山頂上的龍池裡,和龍王狠狠地打了一場,終於把龍王殺死了,住進龍宮,發號施令,把龍王原先的部屬都收歸自己管轄。
沙彌還不滿足。他想,龍王不給我吃天上的甘露飯。你師父也是知道的,為啥也不開腔呢?所以,他連師父也怪上了,就颳起狂風來,把連片的樹木連根拔起,想要砸毀師父的寺院。
這時,迦膩色迦王知道了這件事,就來過問。羅漢把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告訴了迦膩色迦王。迦膩色迦王就給沙彌在雪山下專門造一個寺院,修一座佛塔,有一百來尺高。想給他們做做和事佬。可是沙彌不答應,老是呼風喚雨來搗亂,寺院和佛塔造了七次,被沙彌龍毀了六次。
迦膩色迦王也發火了,心想我堂堂一個國王,連小小的沙彌也制服不了,像話嗎?就點起了大批兵馬,來到雪山下,非要把龍池填平了不可。
沙彌龍害怕起來,搖身一變,變成個老波羅門,去對國王說:「你是個堂堂的國王,所向無敵,至高無上,怎麼無緣無故去和一條龍打起仗來呢,龍不過是一種動物,它力大無窮,騰雲駕霧,上天入地,也不是我們人類的對手。國王今天興師動眾,去跟一條龍打,實在不值得。打贏了)你也講不響;打輸了,你更加下不了台。我勸你還是趕快收兵回去吧。」
迦膩色迦王不聽他的話,堅持要打。沙彌龍回到龍池,發起威來,頓時雷聲隆隆,電光閃閃,狂風拔起了大樹,沙石像雨滴一般打過去。天昏地暗,國王的軍馬被打得狼狽不堪,四下逃散。
國王只好去請求如來佛來保護他,說道:「我這個國工從來沒有打過敗仗,今天卻輸在一條龍的手裡,我的命太不好了。祈求我祖如來,大慈大悲,保佑我打敗惡龍。」於是,國王的兩個肩膀上冒出了熊熊的火焰來,狂風平息了,雲霧散開時,沙彌龍再也施不出威,只好逃回龍池。
國王命令每個軍士挑一擔石頭來,發誓要填平龍池。沙彌龍又變成婆羅門,去對國王說:「我就是雪山龍池裡的龍王,被你打敗了,只好來請求饒恕。你要是真的殺了我,我懷恨在心,生生世世也要尋找機會報仇的,你看著辦吧。」迦膩色迦王就和沙彌龍講和了,跟它訂了誓約,如果以後再犯,就不再饒恕它。
沙彌龍說:「我是一條龍,龍性發作的時候,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請你再把寺院造起來,我一定不摧毀了。你可以常派一個人望著山頂上。如果發現山上湧起了黑雲,就趕緊敲響牛骨頭,我聽到了這聲音,就可以控制住自己了。」於是,迦膩色迦王就在那裡造了座寺院,建起了佛塔。派人看望山頂雲氣的習慣,一直流傳到現在。
三、龍生九子:
在明代,龍還被人們附會出了一個繁盛的家庭,龍的九子是:饕餮(tāo tiè),性喜水,被雕成橋柱上的獸形;嘲風,喜歡冒險,因而人鑄其像,置於殿角;睚眥(yá zì),平生好殺,喜血腥之氣,其形為刀柄上所刻之獸形;敝屣(bì xǐ),力大,其背亦負以重物,即令刻在門的鋪首上;鴟(chī)吻,平生好吞,即殿脊的獸頭之形;
蒲(pú)牢,平生好鳴,它的頭像被用做大鍾的鍾紐;狻猊(suān ní),喜歡蹲坐,佛像座下的獅子是其造型;囚牛,喜性音樂,故常立在琴頭。
龍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中想像出來的一個現在中不存在的事物,龍形象身體細長,似蛇形,身尾不分,末尾有鰭。頭部似鱷魚,整體較瘦長。分為有翼、無翼兩種。有的角似牛角,細長,前端略帶弧形。上下顎等長,上下唇分別向上下翻卷。分為有無兩種,翼為鳥翅形。獸腿,短粗。足部分為獸、鷹足兩種,三趾。
四、龍的傳說——龍王:
龍是中國古代神話的四靈之一。《太上洞淵神咒經》中有「龍王品」,列有以方位為區分的「五帝龍王」,以海洋為區分的「四海龍王」,以天地萬物為區分的54名龍王名字和62名神龍王名字。唐玄宗時,詔祠龍池,設壇官致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龍之制。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詔天下五龍皆封王爵。
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在《西遊記》中,龍王分別是:東海敖廣、西海敖欽、南海敖潤、北海敖順,稱為四海龍王。
五、黑龍傳說:
以前松花江不叫松花江,是沒有名字的,而且以前松樹是可以開花的。江兩岸生長著很多松樹,每當春天開花的時候都把江水映襯的特別的美,江的附近有個小村莊,村裡的人靠江吃江,生活過的十分富足。
可是有一天,一條黑色的惡龍闖進了這條江了,燒殺擄掠無惡不作,動不動就發大水,附近的居民無法生存下去,逃的逃散的散家破人亡。在江上游有隻小白龍,他很體恤人民的疾苦,於是和這條黑龍展開搏鬥,大戰了七七四十九天後,雙方都有點體力不支,由於江水已經被小黑龍混濁不堪一片惡臭,正好為黑龍提供了掩護。
而小白龍在黑色的江水中特別顯眼,眼看著形式越來越不利,村裡的居民急中生智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拚命的摘江兩岸的松花撒向江里,直到松花把江水都鋪滿,使江變成了白色。小白龍靠著松花的掩護終於打敗了小黑龍,拯救了村子可是,從此以後松樹就再也沒有開過花為了紀念這段歷史,從此這條江也取名為松花江。
❽ 歷史上的元載是怎麼從「屠龍勇士」到變成「惡龍」的
元載是歷史上確有其人的,曾官至宰相,協助唐代宗李豫鏟除了宦官李輔國和魚朝恩,封穎川郡公,晚年因為專權貪腐而被賜死。
李輔國
有人說是皇帝的寵信助長了元載的狂妄自大與自我膨脹,亦有人說惡龍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只有釋放出惡龍才能體現一個人的成就與恩寵,或許在元載心中,忠於皇帝的惡龍其實是一隻祥瑞之獸吧。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幫助皇帝鏟除惡龍的元載擔心沒有了權利的庇佑便會身首異處,所以他才專權,而要想絕對安全,就要結黨,結黨不能沒有錢,所以貪腐也就難以避免了,步向深淵的路,也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