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錢穆老先生的《中國歷史精神》讀後感~~
《中國大歷史》讀後感
假期里讀了黃仁宇先生的《中國大歷史》,我受益很大。我只是一個歷史的初學者,對此書的理解難免有些淺薄,歷史就如香茗,需經歷時間的磨礪和歲月的積淀而細細品味,我只願日後知識豐富後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首先,我認為這是一本十分有意義的書,作者在自序中闡述了為什麼叫「中國大歷史」,即重在綜合,作者是站在世界歷史的高度,用縱橫交錯的方法,不拘泥於細枝末節,對中國歷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進行簡約的分析。和中國的許多歷史學家不同,他不是從階級斗爭的角度分析歷史,而從地理人文環境,從生產力發展的角度,平靜客觀地評說歷史,梳理出歷史的發展脈絡。全書的文字很平白,引用的史料也不煩瑣,但闡述得十分深刻,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興衰榮辱。
第一章開篇作者由西安,這個中國歷史的大舞台,引領我們探尋中國文化的起源。作者對商朝的介紹大大的豐滿了我對商朝的想像。商代社會雖屬父系,但貴族婦女已經享有相當大的自由,甚至幾千年後,中國婦女仍不能望其項背;他們能夠派遣3000人的軍隊,作百日行軍的遠征;商民族雖已從事農業,卻仍保持著漁獵的傳統,農業的操作有奴工執行,在一處坑內所置放的石制鐮刀有好幾千把;甲骨文的書法與中國文化一脈相傳等等,這些史料使我能夠發揮自己的想像,了解商朝人民的生活方式及文明發展的程度,商朝因而變得更加的真切!
在第三章土壤、風向和雨量中作者提出易於耕種的纖細黃土、能帶來豐沛雨量的季風,和時而潤澤大地、時而泛濫成災的黃河,是影響中國命運的三大因素。作者將中國所處的自然因素與中國的中央集權式、農業形態的官僚體系及秦的統一中國聯系在一起,從而說明了地理條件與歷史發展極有關系。 書中也有許多很有趣的材料。比如,漢朝的王莽篡權以後推行了一整套的經濟改革的辦法,如降低稅收,建立貨幣,開展銀行業務等。這使西方的歷史學家大吃一驚,他們以為中國在這樣洪荒之古代,競有如此"自由主義"經濟政策,不免嘆為奇跡。還有,這本書中披露,中國以國家為主提倡教育,始自漢朝。當時辦的太學,實為國立大學,為漢武帝創立。迄至基督出生的年間,漢武帝創辦的國立大學里已有學生3000人。當王莽攝政時,據說所建的太學有宿舍萬間,足以容納同數的學生。這也堪稱奇跡。讀過這些史料,使我感慨頗多,為什麼歷史上為人類創造過輝煌文明的中國在近代落後了呢?
我個人對明史非常感興趣,明朝居中國歷史上一個即將轉型的關鍵時代,發生了一系列錯綜復雜的歷史事件,使明朝歷史具有了縱橫曲折的多面性格。作者用兩章寫這段歷史,以獨特的觀點分析了明朝的財政與稅收政策。
讀完此書,我對歷史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歷史並不是像我原來想的那樣,沒有道理的發生,任意的發展,而是一步一步依據發展規律,與自然、人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作者的引領下,將復雜瑣碎的歷史事件歸納濃縮,我發現了它們之間的一些聯系,也對學習歷史有了信心。中華民族的發展如此源遠流長,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為其而驕傲自豪。
如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謝謝。O(∩_∩)O~
B. 中國歷史精神的內容簡介
《中國歷史精神(新校本)》內容簡介: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其間治亂更巷,波譎雲內詭,容常令治史者望洋興嘆,有無從下手之憾,而初讀史者,亦每苦於重點之難以把握,以故望而卻步。錢先生以其淵博之史學涵養、敏銳之剖析能力分別講述史學精神和史學方法、中國歷史上的政治、經濟、國防、教育、地理與人物、道德精神等七大塊內容,讓讀者得窺中國歷史文化之堂奧,深入了解五千年來歷史精神之所在,從而認清此一代中國人所背負之歷史使命及應當努力之方向。
C. 為什麼今天的中國人應該讀歷史
不只是今天應該讀歷史,每一代人,每一個時期都應該讀歷史。以史為鑒可以專知興替,讀史使人明智。可能屬今天,中國處於高速發展中,更快的節奏讓一部分人迷失了自己,不知道未來的方向,需要在歷史中借鑒,找到前進的方向,所以相對立來講讀歷史的呼聲更高。
D. 中國當代十大歷史學家
呂思勉(1884.2.27—1957.10.9),字誠之,筆名駑牛、程芸、芸等。漢族,江蘇常州人。中國近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與錢穆、陳垣、陳寅恪並稱為「現代中國四大史學家」(嚴耕望語)。畢生致力於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工作,先後在常州府中學堂、南通國文專修科、上海私立甲種商業學校、沈陽高等師范學校、蘇州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滬江大學、光華大學等校任教,曾擔任光華大學歷史系主任、代校長。早年還曾在上海中華書局、上海商務印書館任編輯。1951年入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任教,被評為歷史學一級教授。呂思勉史學代表作品有《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秦漢史》《先秦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呂思勉讀史札記》《宋代文學》《先秦學術概論》《中國民族史》《中國制度史》《文字學四種》《呂思勉讀史札記》等。
翦伯贊
翦伯贊(1898年4月14日-1968年12月18日),湖南常德桃源縣人。中國著名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著名馬克思主義史學家,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科學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傑出的教育家。翦伯贊先生早年參加過「五四運動」,北伐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翦伯贊歷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燕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長,以及中央民族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翦伯贊是馬列主義新史學「五名家」(郭沫若、範文瀾、翦伯贊、呂振羽、侯外廬)之一。他治學嚴謹,著作宏富,為史學界所推崇和頌揚,主要著作有《歷史哲學教程》《中國史綱》(第一、二卷)《中國史論集》《歷史問題論叢》等,並主編了《中國史綱要》。文革中遭受迫害,1968年12月18日,中央專案組以交代「有關劉少奇的問題」為名對翦伯贊進行逼供,時年70歲的翦伯贊與夫人戴淑婉服用安眠葯自殺,以死抗爭。
E. 我們怎樣看待中國歷史和中國歷史精神
我們回眸歷史,最主要的是以史為鑒。歷史上的每一個朝代,都有其為版中國歷史發展所作出權的貢獻;同樣每一個朝代也都存在這諸多弊端。我們應當以公正、客觀的眼光去評判。實在是不應該過分的去貶低或頌揚特定的歷史朝代。對於歷史人物,我們應當公正的對其功過進行評價,不應肆意的詆毀和辱罵!
F. 中國史學四大家是誰
4 歷史學一級教授—— 呂思勉
呂思勉(1884.2.27—1957.10.9),字誠之,筆名駑牛、程芸、芸等。漢族,江蘇常州人。中國近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與錢穆、陳垣、陳寅恪並稱為「現代中國四大史學家」(嚴耕望語)。畢生致力於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工作,先後在常州府中學堂、南通國文專修科、上海私立甲種商業學校、沈陽高等師范學校、蘇州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滬江大學、光華大學等校任教,曾擔任光華大學歷史系主任、代校長。早年還曾在上海中華書局、上海商務印書館任編輯。1951年入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任教,被評為歷史學一級教授。
呂思勉史學代表作品有《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秦漢史》《先秦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呂思勉讀史札記》《宋代文學》《先秦學術概論》《中國民族史》《中國制度史》《文字學四種》《呂思勉讀史札記》等。
3 「國寶」—— 陳垣
陳垣(1880.11.12-1971.6.21),漢族,廣東新會人。字援庵,又字圓庵,出身葯商家庭。中國歷史學家、宗教史學家、教育家。陳垣先後創建廣州光華醫學專門學校、北京孤兒工讀園、北京平民中學。曾任國立北京大學、北平師范大學、輔仁大學的教授、導師。 1926-1952年,任輔仁大學校長。1952-1971年,任北京師范大學校長。1949年以前,他還擔任過京師圖書館館長、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館長。1949年後,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長。歷任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主要著述有《元西域人華化考》《校勘學釋例》《史諱舉例》及《通鑒胡注表微》等,另有《陳垣學術論文集》行世。與陳寅恪並稱為「史學二陳」,二陳又與呂思勉、錢穆並稱為「史學四大家」。他的許多著作成為史學領域的經典,有些被翻譯為英、日文,在美國、德國、日本出版,毛澤東主席稱他是「國寶」。
2 中國學術界「一代宗師」—— 錢穆
錢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 ,享年95歲),男,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晚號素書老人、七房橋人,齋號素書堂、素書樓 。江蘇無錫人,吳越太祖武肅王錢鏐之後 。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 中國學術界尊之為「一代宗師」,更有學者謂其為中國最後一位士大夫、國學宗師 ,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為「史學四大家」。
1930年因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成名,被顧頡剛推薦,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後歷任北京大學、北平師范大學、西南聯大、齊魯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江南大學教授。 1949年南赴香港,創辦新亞書院(香港中文大學前身)。 1967年遷居台北,任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史學教授。1990年在台北逝世,1992年歸葬蘇州太湖之濱。
錢穆著述頗豐,專著多達80種以上 。他畢生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高舉現代新儒家的旗幟,在大陸、香港、台灣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代表作有《先秦諸子系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中國文化史導論》、《文化學大義》、《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國歷史精神》、《中國思想史》、《宋明理學概述》、《中國學術通義》等。此外還有結集出版論文集多種,如《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中國文化叢談》等。
1 百年博學人才—— 陳寅恪
陳寅恪(1890.7.3—1969.10.7),字鶴壽,江西修水人。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 。先後任職任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大、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等。
陳寅恪之父陳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詩人。祖父陳寶箴,曾任湖南巡撫。夫人唐篔,是台灣巡撫唐景崧的孫女。因其身出名門,而又學識過人,在清華任教時被稱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著有《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金明館叢稿》《柳如是別傳》《寒柳堂記夢》等。
G. 在錢穆先生的《中國歷史精神》里看到一個詞,因為全書是用繁體字書寫的,所以我時常會查。「究往窮來」
追究到底的意思。如:復前往,欲窮其林《桃花源記》
H. 簡要概述中國精神的發展歷程
《中國歷史精神(新校本)》內容簡介: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其間治亂更巷,波譎雲詭,常令內治史者望容洋興嘆,有無從下手之憾,而初讀史者,亦每苦於重點之難以把握,以故望而卻步。錢先生以其淵博之史學涵養、敏銳之剖析能力分別講述史學精神和史學方法、中國歷史上的政治、經濟、國防、教育、地理與人物、道德精神等七大塊內容,讓讀者得窺中國歷史文化之堂奧,深入了解五千年來歷史精神之所在,從而認清此一代中國人所背負之歷史使命及應當努力之方向。
I. 中國若定都伊犁,便可能稱霸亞洲,什麼意思
1902年,孫中山先生在與章太炎等人談及建國(中華民國)後中國首都應該定於何處之時,其集思廣益得出:“謀本部則武昌,謀藩服則西安,謀大洲則伊犁”的結論。意思也就是說,如果僅僅只是想保證自身平安,就定都武昌;如果想統一中國,就建西安;但如果想征服亞洲,那麼就要定都在新疆伊犁。
其實除了孫中山先生之外,我國著名歷史學家在其著作《中國歷史精神》中也有提到定都伊犁的說法,其言曰:“我們革命的中心應在武漢,此乃內陸中心,一呼百應,建國時首都應該在西安,這是全國的中心,將來要做一個亞洲的中國,則應定都在伊犁。”
當然,錢穆先生作為“後來人”,提出此說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是受到了孫中山先生的影響。不過這也表明了錢穆先生對“定都伊犁而能稱霸亞洲”之言還是頗為相信的!
看到這里我們不禁會問:“這‘伊犁’究竟有何魅力?為何定都在此就能稱霸亞洲呢?”
小結
綜上所述便是我們對孫中山先生“定都伊犁就能稱霸亞洲”的設想做的一個簡單表示了。總的來說,一個國家的都城建立,最重要的是要結合當下實際情況,考量該地區是否是國家的樞紐地段,如果不是,那麼則不宜當做都城。孫中山先生設想伊犁作為都城就能稱霸亞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可能實現的,但是卻不符合當時的現狀。
J. 為啥會說四大文明古國中,古中國的傳承最難呢
1900年,梁啟超在《二十世紀太平洋歌》中,認為“地球上文明古國有四:中國、印度、埃及、小亞細亞是也”。
那麼,在四大文明古國中,為何唯獨中國傳承了下來?最常見的一個解釋是:中國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有著天然的國防線,東南是大海,西邊是崇山峻嶺和險惡的高原,有力地阻擋了外來入侵,保護了中華文明的薪火相傳。
然而事實真實如此嗎?學者駁斥一針見血,中國不僅缺乏天然國防線,而且還時刻面臨著其他任何文明古國都不曾遇到過了的強悍敵人,即古中國面臨的外敵最強大!
關於中國為何能成為唯一傳承下來的文明古國,學者錢穆有一評價一針見血:“
中國民族是一個和平的民族,中國文化也可說是一種和平的文化。但從歷史上看,中國民族也極有戰斗精神,中國民族和其文化之和平,是一種“強性的和平”,它賦有很堅強很優越的戰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