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世界歷史教師教學用書

世界歷史教師教學用書

發布時間:2021-02-09 14:58:31

1. 歷史老師應該讀的書籍

課程論

聶幼犁:《歷史課程與教學論》,浙江教育出版社;

趙亞夫:《歷史課堂的有效教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李惠軍周飛:《篤學行思錄》,天津古籍出版社;

黃牧航:《歷史教學與學業評價》,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煜姚錦祥陳輝:《走進新課改》,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何成剛:《歷史課堂教學技能訓練》,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何成剛:《歷史教學設計》,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必修一

一、中國古代歷史

1、《中國史綱》張蔭麟 上海古籍出版社

2、《中國人史綱》柏楊 同心出版社

3、《中國史通論》王家范 華東師大出版社

4、《專制權力與中國社會》劉澤華等 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5、《中國政治制度史》白鋼 天津人民出版社

二、中國近代現代歷史

1、《中國近代社會的新陳代謝》陳旭麓 上海人民出版社

2、《天朝的崩潰》茅海建 三聯書店

3、《現代化新論》 羅榮渠 北京大學出版社

4、《從五四運動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胡繩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5、《開卷有疑》 楊奎松 江西人民出版社

三、世界歷史

1、《歷史》希羅多德 商務印書館

2、《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修昔底德 商務印書館

3、《希臘羅馬名人傳》 塔西佗 商務印書館

4、《希臘精神—西方文明的源泉》(德)伊迪絲·漢密爾頓 遼寧教育

5、《歐洲史》德尼茲·加亞爾等 海南出版社

6、《西洋史》陳衡哲 東方出版社

7、《千年一嘆》余秋雨 作家出版社

8、《人與世界》、《人與國家》夏中義主編 廣西師大出版社

9、《希臘城邦制度—讀希臘史筆記》 顧准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0、《全球通史》 斯塔夫理阿諾斯 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

11、《冷眼向洋——百年風雲啟示錄》(四卷本)陳樂民、資中筠三聯書店

12、《文明史綱》 布羅代爾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必修二

《簡明中國經濟通史》人民出版社,鄭學蒙

《中國經濟史》新星出版社,侯家駒

《大分流》江蘇人民出版社,彭慕蘭

《白銀資本》中央編譯出版社,弗蘭克

《中國現代化歷程》江蘇人民出版社,虞和平

《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許滌新、吳新明

《百年中國社會圖譜》(十卷本)四川人民出版社,白雲濤

《世界體系: 500年還是5000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弗蘭克

《世界經濟史綱》人民日報出版社,馬克斯·韋伯

《光榮與夢想》海南出版社,威廉·曼徹斯特

《牛奶可樂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弗蘭克

《大國的興衰》國際文化出版公司,保羅·肯尼迪

《資本主義不是什麼》上海人民出版社,許寶強

《現代世界史》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R.R.帕爾默等

《大國的崛起》(三卷本)中央電視台《大國崛起》節目組

《激盪的百年史》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吉田茂

《中國社會通史》山西教育出版社,朱漢國

2. 教師資格考試《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用什麼書

教師資格考試《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用教師資格證考試初級中學《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試大綱。

一、考試目標
1.化學學科知識運用能力。掌握化學專業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具備化學學科的實驗技能和方法,了解化學所提供的獨特的認識世界的視角、領域、層次及思維方法;掌握化學教學的基本理論,並能在教學中靈活運用;了解化學學科發展的歷史和現狀,把握化學學科最新發展動態;准確理解《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實驗)》規定的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和實施建議,用以指導自己的教學。具有運用化學學科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化學教學設計能力。能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實驗)》規定的課程目標,針對初中學生的認知特徵、知識水平及學習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能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學生個體差異確定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學會依據課程標准和教材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根據不同主題內容的特點,合理選擇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合理利用化學教學資源,設計多樣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所選教學內容的方案設計。具有基於課程標准、教材和教學設計知識進行教學設計的能力。
3.化學教學實施能力。掌握初中化學教學實施的基本步驟,能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優化教學環節;掌握化學教學的組織形式和策略;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注意貼近學生的生活,聯系社會實際,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和技能;理解初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習方式及其影響因素,認識初中學生建構化學知識和獲得技能的過程;注重科學方法教育,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引導學生在學習體驗中獲得化學學習的方法;具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合理發揮多種媒體在化學教學上的功能。具有較強的教學實施能力。
4.化學教學評價能力。了解化學教學評價的基本類型及特點,掌握基本的評價方式;積極倡導評價目標的多元化和評價方式的多樣化,發揮教學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能夠運用教學反思的基本方法改進教學。具有初步的教學評價能力。
二、考試內容模塊與要求
(一)學科知識運用
1. 化學專業知識
(1)掌握與中學化學密切相關的大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高中化學知識與技能。
(2)掌握初中化學知識和技能,具備化學學科的實驗技能和方法,能夠運用化學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決有關問題。
(3)了解化學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化學研究的專門性方法,化學學科認識世界的視角及思維方法;了解化學發展史及化學發展動態。
2. 化學課程知識
(1)理解初中化學課程性質、基本理念、設計思路和課程目標。
(2)熟悉《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實驗)》所規定主題內容的標准和要求。
(3)理解初中化學教材的編寫理念、編排特點及知識呈現形式,能夠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使用教材。
3. 化學教學知識
(1)了解化學教學理念、教學原則、教學策略及教學方法等一般知識。
(2)認識化學教學過程的基本特點及其規律,掌握中學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等核心知識教學的基本要求及教學方法。
(3)知道化學教學活動包括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作業批改與考試、課外活動、教學評價等基本環節,能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組織化學教學活動。
(二)教學設計
1. 化學教材分析能力
(1)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實驗)》及教材的編寫思路和特點,理解初中化學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確定課時內容在教材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化學教學內容與化學課程內容、化學教材內容和化學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能對化學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選擇和組織。
(3)通過教材內容分析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分析確立教學重點與難點,並闡述相應的教學解決方案。
2. 確定化學教學目標
(1)領會「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教學目標的含義。
(2)能夠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實驗)》、教材和學生的認知特徵,確定具體課程內容的教學目標並准確表述。
3. 選擇教學策略和方法
(1)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和初中學生認知特點,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確定學生的學習起點,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
(2)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起點,明確教學內容與學生已有知識之間的關系,確定教學內容的相互關系和呈現順序。
(3)了解化學資源的多樣性,能根據所選教學內容合理開發、選擇和利用教學資源。
4. 設計化學教學程序
(1)理解化學教學內容組織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夠設計合理的教學流程。
(2)通過研究典型的化學教學設計案例,掌握教學設計的方法,評價教學案例的合理性。
(3)能夠在規定時間內應用化學課時教學設計的一般步驟,完成所選教學內容的教案設計。
(三)教學實施
1. 課堂學習指導能力
(1)了解化學情境創設、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培養的方法,掌握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幫助學生有效學習。
(2)掌握初中學生化學學習的基本特點,能夠根據化學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特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
2. 課堂組織調控能力
(1)掌握化學教學組織的形式和策略,具有初步解決化學教學過程中各種沖突的能力。
(2)了解對化學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教學活動因素進行調控的方法。
3. 實施有效教學能力
(1)能依據化學學科特點和學生的認知特徵,恰當地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有效地進行化學課堂教學。
(2)掌握化學實驗教學的功能、特點和方法,強化科學探究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能恰當選用教學媒體輔助化學教學,整合多種教學資源,提高化學教學效率。
(四)教學評價
1. 化學學習評價
(1)了解化學教學評價的知識和方法,具有正確的評價觀,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正確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能夠結合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教師評價,幫助學生了解自身化學學習的狀況,調整學習策略和方法。
2. 化學教學評價
(1)能夠依據《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准(實驗)》倡導的評價理念,發揮教學評價的檢查、診斷、反饋、激勵、甄別等功能。
(2)了解教學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能夠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和評價,提出改進的思路。

3. 能不能推薦一下一些關於世界歷史的書啊

沒必要來,分科後高二一年就把歷史自地理學完了,高三一年差不多都在復習高一高二的課本。

如果真要看的話,建議看全球通史,可以下TXT的。

全球通史:全書材料新、范圍廣,除了政治、經濟外,還涉及軍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學技術等各個方面,並吸收了20年來世界歷史學研究諸領域的新成就,有強烈的現實感。自問世以來,贊譽如潮,被譯成多種語言流傳於世,可謂經典之中的經典。作者文筆雋永、筆力深厚、才思橫溢,整部著作前後一貫。這部通史被認為是第一部由歷史學家運用全球觀點囊括全球文明而編寫的世界歷史。

4. 考教師資格證要什麼輔導書嗎

非師范類學生要取得教師資格,必須加試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所以你准備復習參加教育部門舉辦的考試獲者去考自學考試相關的科目。
2.教師證全國通用,不管你哪裡任教,這個都沒有問題

3。教師資格證只是從業證書,只要你能通過三門考試,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專業資格證書。具體的申報要求: 1、普通話水平應當達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頒布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准》二級乙等以上標准。2、各級各類學校非師范專業畢業生申請教師資格應按省教育廳部署補修教育學、心理學課程,並由省教育廳統一組織考試合格。(申請學歷為師范專業畢業人員免於教育學、心理學考試)3、各級各類學校非師范專業畢業生申請教師資格應參加教師資格認定機構組織的面試、試講。(申請學歷為師范專業畢業人員免於面試、試講)4、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無傳染性疾病,無精神病史,按《申請認定教師資格人員體檢標准及辦法》,在教師資格認定機構指定的縣級以上醫院體檢合格。
4報名需要學歷證、身份證、照片。
5.沒有教師資格證的是肯定無法取得正式編制的。

具體的報名時間和地點你可以去問一下你們當地的教育局、或者報名教師資格證的地方

考教師資格證的流程是:
1.考普通話證(語文老師要二級甲等以上;其他科目要二級乙等以上)
一般3月到6月,9月到12月好像沒個月可以考一次。
2.考心理學以及教育學(一般報名點有輔導班,交點錢參加,老師會幫你劃重點,但是你一定要背,因為這些重點只能保證你在及格的邊緣而已;該考試半年一次,通常在3月和10月,成績可以保留三年,因此最好一次性通關;在考心裡學和教育學時,就要報名好考試的等級——幼兒教師/小學/初中/高中(高職)/大學,你的學歷一定要高你報名等級一級,EG如果你要教高中就一定要大專以上學歷,另外大學教師證時提供給大學在職教師考的的)

3.拿上你的以上三個證外加畢業證、身份證、體檢,就可以去報名試講——也就是「說課」。這個時候你要選好科目拉(就是要選好數學、語文之類的)
說課一般是15分鍾,考之前上網下一下模板,就可以拉。
說課是在每年6月和11月好像,通過說課就可以拿證拉。
考試科目
申請高等(包括大學、大專、高職)學校教師資格人員:
高等教育學概論、心理學概論、高等教育方法概論
申請非高等(包括高中、中專、中職、初中、小學、幼兒園)學校教師資格人員:
教育學概論、心理學概論、教育方法概論。

關於參考教材,要看你所在的省份,比如遼寧省的教育學教材是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的,教育心理學的教材是遼寧大學出版社的。雖然是省級出版社出題,但是考下來的教師資格證是國家級的。
報考教師資格證首先要找到一個授權考點(一般是師范院校),報名時要報上所選科目和所選級別,然後是准備考試分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兩科,9月中旬考試(筆試),通過後第二年的4月份參加相應的市級教育局組織的試講(講課內容是你所報的科目),通過後同年6月份帶著教育心理學和教育學合格證復印件,普通話證書復印件,體檢表及畢業證書的復印件到相應市級教育局領取教師資格證。
注意:普通話要二級乙級以上含二乙(報科目為語文要在二級甲級以上),科目可在報名時自選(數學,語文,英語,計算機等),本科生是可以報高中、初中、小學中的一個級別,專科生可以報初中、小學中的一個級別,最重要的是只有應屆的畢業生可以報(如果是大一大二的學生是不可以報的)

5. 四川教育出版社 九年級世界歷史下冊

http://221.237.164.105:8089/scpubjy/shuku_detail.jsp?bookid=1142496779420
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教師教學用書(回配光碟)答

6. 教師如何進行個性教育

說新課程為教師提供了一個創新的平台,提供了一個可以施展示個人才華的大舞台,說新課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走過的一段生命歷程,是師生共同創造的天地。這些理想的境界怎樣來抵達呢?要靠個性化教學設計。

一、個性化教學設計是適應教師創造性勞動的需要

教師上課是一種獨立支配的運動過程,所以,它必然受下列因素的制約:

教師性格氣質、教師思維意識、教師實踐體驗、教師知識結構、能力水平、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這些因素在教師教學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顯現,發揮作用,天長日久,一班學生便都染上了教師的個性特徵。這個現象在基礎教育啟蒙階段是顯而易見的。

所以,備課要提倡個性化,這是尊重教師,尊重教育過程的表現。

二、個性化教學設計是新課程教學理念的體現

下面我圍繞著課堂教學設計的一個大理念和四個小理念,談談,教學設計的個性化。

一個大理念是:教師、學生、專家、教材等所有課程資源相互適應。

四個小理念是:

1、課堂教學設計主體的多元性;

2、教學過程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相統一;

3、為不同的學習設計不同的課堂教學;

4、教學設計貫穿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教學設計的個性:

第一是指教師的價值選擇和價值預設,教學風格等;

第二是指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能力,個性特徵等;

第三是指師生關系。

個性是相對共性來說的,教學設計既然是個性化的,為什麼又不放開了讓教師隨意去備課,還要有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課程標准,還要有教案檢查的標准,還要有統一的教學目標、教學要求、呢?這是因為教學同時要遵循一個共性。這個共性的東西是什麼呢?

首先應該是新課程必須遵循的一個大理念:教師、學生、專家、教材等所有課程資源相互適應。

也就是說,教師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考慮,新課程的教學標准,新課標實驗教材的編排目的,以求與新課程設計專家適應,目標一致完成新課程改革的大業,還要考慮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學生觀,以求與學生相適應。

這些共性的東西教師必須遵循。不然就會流於無目的,無政府狀態。

新課程關於如何處理課程與教學的關系曾經有過三個隱喻,分別是:

設計圖紙與工程實施的關系;

球賽方案和比賽過程的關系;

一曲樂譜和演奏過程的關系。

這三個隱喻詮釋了新課程教學設計的內涵,告訴我們,正如演奏家根據自己對樂譜的理解體會去演奏,運動員根據自己對賽場動態的判斷把握來踢球,建築工人根據建築材料的特性質量來合理搭配一樣
,在教師進入具體的教學設計過程中後,教師的育人觀念,價值選擇,價值預設,教師的興趣、需要,個性特徵,教學風格都參與進來,在整個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得到實質性的體現。而且,學生也開始在教學設計實施中開始參與再設計,在與教師進行直接的交互作用中,與專家,教材進行間接的交互作用中。表現自己的學習個性、學習意志和學習愛好。這一切都是個性化設計的客觀體現。

所以說,相互適應取向的教學設計是基於教師實踐智慧的,同時也是基於學生實踐智慧的,是一種師生、專家、教材互動生成的動態發展的設計過程。這個過程絕對是個性化的。但是個性化並不崇尚個性,藐視專家,而是以一種辨證唯物主義哲學思想去看待教學設計,個性裡麵包含共性,共性必須潛藏滲透在個性里得到表現。因為共性是規律的、原理的、宗旨的東西,是個性化必須遵循的東西,失去了共性的支撐,個性的東西就會走向異端,走向偏頗,甚至走向謬誤。這是我們講個性化的前提認識。

教學設計中的個性和共性是相輔相成的,辯證統一的。

下面具體談談教學前、中、後全過程中設計的個性化。

(一)前設計中的個性化

前設計就是教師在對學生實施教學任務之前進行的方案式的設計。這個設計是教師根據教育資源所進行的教學設想,是相對主觀的東西。在這主觀的方案里活躍著教師個人的知識觀、價值觀、教育觀、學生觀、活躍著教師的教學風格、興趣、需要、情感、態度等等個性化的東西。《教育學原理》告訴我們:說教育是一種價值引導,即是指教育是投射著、蘊涵著教育者的主觀意趣的引導活動;這種主觀意趣內含著教育者的價值選擇和價值預設——諸如:什麼是高尚的?什麼是美好的?什麼有價值的?怎樣做才是正確的?等等。價值引導體現著社會的意志,體現著教育者的人生追求和教育意向。價值引導只有建立在對人類歷史發展軌跡深切的了悟上,對人類社會發展趨勢高屋建瓴的洞察上,對學生成長的潛能和對他們充滿期待的內心世界的關注和激勵上,才能真正以教師的個性引導學生走向真善美的境界,才能為主體性人格的確立提供基石。

前設計中的個性化,基於教師對新課程的深刻理解,基於教師知識、能力、態度三維整合的教學目標意識,整合意識,也基於教師的文化底蘊,人生觀和世界觀。

因此,要實現教學前設計中個性與共性的統一,展示個性化的魅力,教師個人必須要有教育學理論的修養。必須要有接納新課程的寬闊的胸懷,必須要有從理智到感情都能夠樹立起來的嶄新的教學理念。也就是說,你要有專業的素養和文化的積淀。

(二)中設計中的個性化

中設計是指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需要、情境的需要,課程資源各因素相互適應的需要,對前設計方案所做的調整和改變,為課堂創新和教學生成所設計的的臨場應變的策略。教學中設計不僅包含著教師的個性化創造,而且包含著學生的個性化創造。

中設計中的個性化。師生互動,生成了一個又一個出乎預料的學習成果,真正體現新課標三維目標設計中過程與方法的創造性,體現了師生智慧的交互點燃,生命的碰撞成長。這基於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基於教學相長的課堂積淀;基於教師創新思維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影響。

教學中設計考驗著教師的個人經驗、知識積淀,考驗著教師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考驗教師觀念轉變了沒有,新課程的教學觀念在你的意識里穩固不穩固,堅定不堅定?是不是已經從思想落實到行動,是否真正矯正了自己的教育習慣,改變了自己的教學行為?也考驗著學生的知識積累、個人經驗,學習的興趣愛好、個性化傾向等學習所必備的內在因素,最重要的是考驗師生關系。因為只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構建富有彈性的課堂,才能發生互動和創新。

(三)後設計中的個性化

後設計是指教學過程結束後,教師對於自己教學方案實施有效程度,受挫程度,改造程度,創新程度,一句話,就是對教學過程中課程各因素相互適應的程度做一個回顧、反思。這個回顧與反思是為了下一步的教學怎樣跟本次教學承接、遞進,下一堂課怎樣能夠比這一次上得更成功。

後設計中的個性化,體現在教師在每一課時,每一個教學環節之後積極的反思,進行再設計,對教學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使得整個教學過程高潮迭起。這基於教師對學生的了解,基於教師的職業熱情。同時,後設計中還存在一個彌補的問題,盡管從理論上不提倡,但是實際教學中是存在的,也就是教師對課堂上失策,失誤的地方進行補救方案的再設計。這也是教師個性化的體現。因為個性化不全是優勢,總有自己的弱勢,在課後與同伴交流的過程中發現了,就要趕快進行後設計以補救。這基於教師的責任心,基於教師的專業發展願望。

後設計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發現問題,留待自己再思考,再實踐。曾經在福州師范大學附小學習時,人家的校長講過一句話:「我不知道新課程是個什麼樣子的,但我相信,我們每解決一個問題,就是離新課程靠近了一步。」這話是真理啊!新的教師培訓資源包里,提出了新的教學設計理念,倡導我們要把教學設計貫穿到教學過程的始終。就是要我們重實踐,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教學後設計是要我們教師經營一個教學過程之後,沉靜下來反思的港灣。在這個港灣里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用科研的態度去面對問題,去把問題醞釀成課題,進行研究。逐漸朝著專業化方向去發展。

(四) 怎樣來反思呢?

1、反思自己的觀念轉變和行為習慣問題

新課標的一個基本理念就是要建構自主的、開放的,有活力的課程,這是我們每堂課後都應該反思的問題,今天的課堂夠不夠自主,夠不夠開放,有沒有活力。另外,我們還要根據具體的教學狀況進行反思:

精心設計的教案沒有實施下去,什麼問題?

提出的問題學生不會答,什麼問題?

設計的作業學生不好好做,什麼問題?

思維與學生發生了偏差,什麼問題?

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有的時候,是自己的問題,就要翻過來,倒過去地反思,直把自己從行為到意識翻個底朝天。有的時候可能不是自己的問題,如:是這個班歷史遺留的問題,那就想,怎樣去改善。是考試出題的問題,那就給自己一個評價,做一個長遠的打算。總之,反思,不僅要找出自己的問題,還要發現客觀的問題,最終該怎樣做,該怎樣對待,真正的反思是會讓自己經歷痛苦之後平和下來,自信起來,沉穩起來。

面對新課改,無論我們是剛入門的新教師,還是有了一些經驗的中老年教師,都要反思,反思自己過去的教育行為,教學方法中,科學的含量能站幾成;反思自己苦心孤詣的准備與行動是否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從長遠利益來看,是否頭重腳輕耗費了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資源;審視自己所處的教育環境和生員實際,是否忽略了特殊而違背了實事求是;歸根結底,就是反思自己出落於傳統教育之後還剩下什麼;哪些可以作為經典繼承下來,哪些在與現代學生的碰撞中需要改造。

只有反思,能夠超越過去,只有反思,能夠賦予我們理性的思維,賦予我們做教師大氣的胸懷,讓自己從容。

2、反思自己的教學體驗

今天的教學很成功,課上得很快慰,很舒服,這就是一個良好的體驗,這個體驗讓它高興一陣就過去嗎?怎樣才能真正積淀在自己的教師生命了,變成教學的智慧,也需要反思,反思成功背後科學的進步的東西是什麼,反思這種教學的價值意義是什麼。放大幸福,給自己成就感,促進智慧的自我內化。

我們做教師的,只要經歷過課堂,經歷過學生,那就是踩著經驗在走自己的教師之路,這些經驗有別人的,也有自己的,但是歸根結底還是自己的,因為,即便是從別人那裡學來的經驗,也得通過自己的加工內化,變成自己個性化的東西,才能有效使用。而每一次的使用,都凝聚成了一個切身的體驗留在了自己的教師生命里。體驗不同於經驗,體驗是主體把握和理解事物從本意到引申意升華的心理過程,它超越經驗,是經驗中見出深意、詩意和個性色彩的高級認識。是十分有價值的。這些有價值的體驗怎樣轉化為自己的教學智慧?就靠反思。

3、反思自己的專業化程度:

今天的課堂上有一個意外,有一個節外枝,有一個預料之外的生成,我處理得怎樣,夠不夠專業,僅僅是應變能力強與弱的問題嗎?支持我解決這個問題的思想意識是什麼?制約我臨場發揮的因素是什麼?我究竟還缺少什麼?還有什麼因素我沒有考慮到,今後再遇到類似的問題該怎樣來做。

教師作為專業技術人才,應該有他無可替代的專業地位。如:教師能夠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心理問題,以及許許多多成長問題,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這就是我們的專業地位。就像給病人動手術一樣,只有醫生行,其他人都不可以。在教育領域內,許多家長對於自己孩子的問題,困惑,無奈,教師只要有一定的專業素養都能夠解決,至少可以改善。這就叫專業水平。這種專業水平是在不斷實踐,不斷反思中提高的。

綜上所述,新課程需要個性化教學設計,個性化教學設計能夠成就教師的風格,成就教師的個人價值,而反思則能夠成就教師的思想和境界。

7. 我想報考自考歷史學專業,求助

1、根據個人經驗,一般自考是沒有歷史學這個專業的,與歷史相關的專業一般有歷史教版育學專業權,即一般師范類學校主考的。
2、自考是全國自考辦統一規劃,各省自考辦單獨安排考試計劃的,所以不同的省份開設的專業可能都不一樣。所以可能需要你把自己的自考報考省份補充清楚才能幫你查詢到。
3、一般自考的考試用書在每次考試之前考辦會發布當地考試的指定教材,其中包括課程名稱、主編、出版社、出版年號等相關信息,一般都可以在當地教育考試院或者招生考試中心網站上查詢到。
關於自考報名,可以去那局當地的教育考試院或者大學繼續教育中心,或者在社會上找有資質的培訓機構都可以,然後根據自身的條件是報考本科還是專科。專業根據自己的愛好和以後的就業來選擇。還要注意有些專業是不能自考,
報考自考本科的前提要提供國家承認的大專學歷才可以報考。

8. 心理學入門必看的書籍

如果只是為了了解心理學基礎知識,推薦如下:
基礎:《心理學與生活》(第16版,人民郵電出版社) 或者《心理學導論--思想與行為的認識之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然後輔助的看看《三種心理學》(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如果還像深造,就要看看分化的更細致的心理學書籍了:
《教育心理學》(張春興的那本,我的書在同學那裡所以沒辦法給您提供更詳細的信息,建議您參考以下其他大陸版本的教育心理學,因為台灣那邊有些名次和大陸翻譯不一樣)這個系列的《發展心理學》(林崇德主編)也很好
《人格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中國輕工業出版社)都不錯,尤其發展心理學的體系和國內的不一樣,很有參考價值;
《社會心理學》建議您找本國外的看,因為國內的社會心理學大體呈3個流派不便與您從了解的角度把握,我個人覺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的那本不錯~
《生理心理學》(北師大那本就好了),因為身心是相互作用的,所以心理和生理的都要了解,而且是作為基礎性知識,如果你有精力還可以看看人體解剖生理學中神經、內分泌等章節的知識;
如果想對心理學實驗有點了解,可以參看《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如果您發現你對精神分析有興趣,參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論》《精神分析引論新編》《釋夢》;
如果您還想深造,那麼就要稍微刻苦一下了:
《實驗心理學》(楊志良)《教育與心理統計》(張厚粲 徐建平)《心理測量》(記不清作者了。。。書在宿舍,不好意思)《認知心理學》(和上述實驗心理學還有教育心理學那一個系列的,黑皮的),當然還要有一定的英語基礎;不過說實話測量和統計實在看不懂的話建議直接學習SPSS軟體的教程好了。
至於心理咨詢嘛。。。。這個。。。萬千心理的那套不錯(《心理咨詢與治療的理論及實踐》《心理咨詢師的問診策略》《心理咨詢與治療的經典案例》《危機干預與創傷治療》),不過這些要求您對普通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心理測量與統計等都有很熟悉的程度不然只能看看內容而已,而且還看不懂。。。
主題內容大概就這些了,零零碎碎內容的等您真正接觸心理學以後自然就了解了

9. 誰有好的初中歷史教案,給一份來做個參考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引導學生掌握主宰巴黎和會的三巨頭、《凡爾賽和約》的簽訂和內容、凡爾賽體系的構成和作用。國際聯盟的建立、華盛頓會議的背景。《九國公約》的簽訂、主要內容和作用。
能力目標:
1.通過揭示美、英、法等國在巴黎和會上為重新瓜分世界而相互爭奪的情況,培養學生從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地位分析帝國主義外交政策的能力。
2.通過對凡爾賽體系不牢固的分析,培養學生綜合辨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3.揭示美國在《九國公約》宣稱的「尊重中國的獨立和領土、主權的完整」的旗號下,向中國擴張的企圖,培養學生透過社會現象來認識事物本質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使學生認識到《凡爾賽和約》是在犧牲戰敗國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礎上簽訂的掠奪性條約。凡爾賽體系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
2.華盛頓會議確立了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美國通過這次會議擴大了自己的勢力。
3.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說明強權外交的後盾是綜合國力的競爭。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①《凡爾賽和約》。②《九國公約》。
難點:「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矛盾。
教學方法
講述法,輔以討論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同學們看到的這張圖片(屏幕顯示)是福煦車廂,這節火車雖然不在了,但非常著名,它曾經是一戰德國簽訂停戰協定、正式投降的地方,是一戰重要的見證物,說起「一戰」,我們先復習一下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幾個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止時間?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戰爭的性質?戰爭的結果?

一戰德國投降
學生爭先恐後地舉手發言。時間:1914年—1918年;根本原因:帝國主義爭奪世界矛盾斗爭的結果;性質:帝國主義戰爭;結果: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失敗而結束。
學生回答後教師指出:一戰是結束了,但帝國主義的矛盾解決了嗎?戰後由於德奧成為戰敗國,英法雖然實力削弱但仍是歐洲強國,美日經濟實力得到增強,它們企圖依據變化的各國實力來重新分割世界,所以他們的矛盾斗爭又從戰場上轉移到會議桌上。就這樣一場會議上、談判桌前的唇槍舌戰開幕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第3課《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講授新課:
一、戰後的「新秩序」(板書)
1919年1月,戰勝國協約國集團在巴黎召開和會。
27個國家參加會議,面對即將到來的和會,他們都有了各自的如意算盤。但是爭奪總是要憑資本,按實力去較量的。
教師問:那麼經過了這一場時達4年多之久的世界大戰,列強的實力對比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集團戰敗,暫時退出了爭霸的行列,並淪為被宰割的對象;(2)作為戰勝國,英法實力也遭到削弱,但它們還分別在海軍和陸軍方面保持優勢。(3)美日成為一戰最大的受益者。美國在一戰期間共賺380億美元,黃金儲備佔世界的40%,掌握世界經濟霸權,經濟實力急劇膨脹。日本在亞洲奪取了新的霸權利益。
戰後列強的實力發生了變化,那麼這就要按新的實力對比去重新建立戰後的新秩序,於是便有了巴黎和會。各國懷著各自的私心。
[教師引導]現在請同學們看課本第一段的內容,看後敘述巴黎和會召開的概況。
[學生看書]……
[學生敘述]1919年1月,戰勝的協約國集團為了締結和約,對戰後的世界作出安排,在巴黎召開了會議,這就是巴黎和會。參加會議的有27個國家,會議被法國總理克里孟梭、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和美國總統威爾遜操縱。作為戰勝國的中國和其他弱國在和會上處於完全無權的地位。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重重,使和會持續了五個月。(用投影界示巴黎和會的三巨頭)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中國是否參加協約國一方?1917年段琪瑞北洋軍閥政府在日本的慫恿下,也對德宣戰,現在當然應列入戰勝國的行列。北洋軍閥政府的代表也趕到了巴黎。那麼戰敗國代表來了沒有?
[學生回答]沒有。
[教師引導]這么多國家,是否部有發言權?
[學生回答]不是,有權對和會決策的,真正起操縱作用的只是英、美、法三個大國。
[教師引導]為什麼?
[學生回答]因為這三國力量最強大,外交的後盾是國家的實力。
[教師講解]美國總統威爾遜,此人原是大學教授,後來當了校長,又當了總統,人稱「百靈鳥」。他帶來了非常漂亮的被稱為「世界和平綱領」的「十四點原則」。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被稱為「狡猾的狐狸」,這個圓滑而狡黠的政治家,完全代表英國這個老牌帝國主義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他最輕視已發生十月革命的俄國。既主張處分德國,又不主張過分削弱,即實行大陸勢力均衡政策,讓歐洲大陸的各國家之間互相牽制,誰也別太強,好讓英國控制歐洲大陸。一戰前就是由於德國發展太快,不但嚴重威脅了英國在歐洲的地位,還提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要求,英德矛盾才急劇尖銳。現在呢,情況變了,德國戰敗,只要能削弱它,使之既不能與英國抗衡,又能牽製法國,那麼恢復英國控制歐洲大陸的局面就可以形成了。法國總理克里孟梭,他已78歲高齡,說話聲音沙啞,外號「老虎總理」。他曾以18次倒閣成功而著稱。克里孟梭是個典型的復仇主義者。他的野心是重建歐洲大陸霸權,為此法國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國。他曾經說過:「我是如此喜歡德國,所以我希望有兩個德國。」針對當時巴黎和會這種情況,在和會開幕時,有識之士就曾預言:「和會組織並不復雜,無非是說克里孟梭當主席,勞合·喬治為總顧問,威爾遜為秘書長,如此而已!」折中局面終於成了現實。另外,義大利曾加入同盟國,1915年同英法簽訂了倫敦密約,得到了戰後滿足其領土要求的承諾,參加到了協約國一邊作戰。盡管一戰中,沒打過幾場勝仗,但其野心卻不小,不僅希望英法實現其承諾,而且含有新的領土要求。日本在巴黎和會上被稱為是「沉默的小夥伴」,日本對歐洲事務不感興趣,只想保證在亞太地區的既得利益。就這樣,經過近半年的爭吵,1919年6月28日,在凡爾賽宮舉行了對德和約的簽字儀式,故稱《凡爾賽和約》。
[板書]2.《凡爾賽和約》的簽訂
[教師引導]現在我們共同來看一下《凡爾賽和約》的內容。
[投影顯示]
領土 由法國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
軍事 禁止德國實行義務兵役制;不許擁有空軍,陸軍人數不得超過10萬;萊茵河東岸50千米內,德國不得設防
政治 德國承認並尊重奧地利的獨立
賠款 由協約國設立「賠款委員會」,決定德國戰爭賠款的總數
殖民地 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
[教師講解]關於領土問題,第一,法國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第二,薩爾區由國聯代管15年,期滿後經公民投票表決,決定歸屬。薩爾煤礦由法國開采15年。這個薩爾煤礦,其煤炭蘊藏量相當於法國全國煤炭蘊藏量的40%。第三,規定萊茵河西岸地區由協約國軍隊佔領15年;東岸50千米以內地區為不設防區(指圖強調萊茵河非軍事區的空間概念)。第四,承認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的獨立,尤其是大波蘭的建立(看圖)。波蘭得到波茲南、西普魯士和東普魯士及上西里西亞的部分領土,還得到穿過西普魯士的所謂「波蘭走廊」的狹窄出海口,但澤被宣布為國聯管理下的「自由市」,從而使德國的領土被分割為兩部分。
關於德國的海外殖民地,被戰勝國加以瓜分。用的名義是「委任統治」,實質就是重新瓜分,而且使列強對殖民地的瓜分和佔領披上「合法」外衣。那麼德國原在山東的一切特權和膠州灣的租借地讓給誰了呢?
[學生回答]日本。
[教師提問]對此,中國人民有什麼反應?結果如何?
[學生回答]爆發了五四運動,北洋軍閥政府沒有在和約上簽字。
[教師講解]關於軍事問題,禁止德國實行義務兵役制;不許擁有空軍,陸軍人數不得超過10萬;萊茵河東岸50千米內,德國不得設防。
關於賠款問題,在巴黎和會上並沒有完全解決。決定由協約國成立的「賠款委員會」決定其賠款總數。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根據條約的內容來說明該條約的實質。
[學生回答]《凡爾賽和約》的規定實際上是對戰敗國德國的一場掠奪。
[教師說明]和約使德國喪失歐洲本土上1/8的領土,1/10的人口,還壓上巨額賠款。列寧一針見血地指出:「《凡爾賽和約》是駭人聽聞的掠奪性和約。」毫無疑問,《凡爾賽和約》極大地傷害了德意志民族的感情。這為以後希特勒、法西斯復仇主義者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難怪當時就有人說:「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20年後的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人們不得不承認:《凡爾賽和約》種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禍根!
[教師引導]同學們,根據和約的規定,我們能否由小見大,一起來分析出巴黎和會的實質。
[教師明確](師生共同分析)從條約規定來看,尤其是關於殖民地的處理,我們再次證實,巴黎和會是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此外,從軍備限制的內容上,我們又可以看出其反蘇的性質。列強們在和會上就如何對付蘇俄達成了協議,即實行經濟封鎖,制定武裝干涉的計劃。從1919年春到1920年,協約國對蘇俄進行的三次武裝干涉的計劃就是在此時制定的。所以,我們說這次會議又是指揮反蘇戰爭的司令部。
[教師引導]除德國以外,還有哪些戰敗國呢?
[學生回答]還有奧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亞和土耳其等。
[教師說明]確實如此,因此在1919~1920年,協約國還分別同以上各國簽訂了一系列條約,這些條約同《凡爾賽和約》一起,構成了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北非的新秩序。
[板書]3.凡爾賽體系的形成
[教師引導]總而言之,凡爾賽體系調整的是帝國主義在西方的關系,那麼這個體系靠什麼來維持?
[學生回答]國際聯盟。
[板書]4.國際聯盟的成立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根據課本上的相關內容,提煉出有關國際聯盟的有效信息。
[學生看書]……
[學生回答](1)國聯是根據和約規定在1920年1月成立的;(2)美國沒有參加國際聯盟,所以它被英國和法國控制。
[教師講解]美國領導人自認為,以自己掌握世界經濟霸權的實力,可以「領導世界」,但是由於美國在海軍方面實力不如英國,陸軍方面實力不如法國,因此在戰後的第一輪較量中,「溫文爾雅」的教授總統最終敗給了「老奸巨猾」的資產階級政客。這再次說明外交的後盾是國家的綜合實力。由此可見,表面上看,戰勝國達到了目的,德國被押上了審判席,戰敗國和弱小國家遭到了隨心所欲的瓜分,維持國際秩序的國際聯盟也成立了,但是,由於戰勝國強迫戰敗國承擔了全部戰爭責任,對戰敗國而言,這種和約是無法接受的,之所以接受了,是形勢使然。因此,和約雖然簽字了,但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並沒有消除,再次發生戰爭,重訂和約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幾乎所有的人都看到,《凡爾賽和約》所構築的國際安全體系孕育著極大的不穩定性。沒有資格參加和會的列寧評價說:「靠《凡爾賽和約》來約束維系的整個國家體系、國際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之上的。」參與主宰和會進程的法國人、戰時的聯軍統帥福煦說:「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和會期間的另一位巨擘、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說:「你們可以奪走德國的殖民地,把它的軍隊減到僅夠建立一支警察部隊的力量,把它的海軍減到五等國家的地位,這一切終究毫無意義。如果德國認為1919年的和約不公平,那麼它將會找到對戰勝國進行報復的手段。」曾任英國海軍大臣的溫斯頓·丘吉爾說:「這是勝利者所做的蠢事。」事實證明,他們的評價可謂切中要害。和會剛剛結束,德國人就喊出了「打倒《凡爾賽和約》」的口號。
即便如此,有權主宰和會的戰勝國卻並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來進行補救。法國人沉醉在虛假的和平之中,英國人也以為歐洲大陸的均勢已經恢復,而威爾遜則喜滋滋地回到華盛頓,向國會販賣他的國際聯盟體系。他要求美國人民大膽地參加國聯,「接受領導世界的責任」,可美國人卻不領情。參議員威廉·波拉對威爾遜說:「你的和約不會帶來和平,它離和平很遠、很遠,我們如果根據過去判斷未來,(那麼,可以肯定)它將帶來戰爭。」美國參議院拒絕批准和約,戰勝國苦心經營的凡爾賽體系剛剛開張就被撕開了一個口子。
由此可見,巴黎和會的結束,並不意味著列強之間的矛盾得到解決。凡爾賽體系的建立,是在英法取得優勢地位的基礎上,重建了資本主義世界在西方的新秩序。它反映了幾個主要戰勝國按新的實力對比取得了暫時的妥協。但是它不但不能消除矛盾,而且加劇了很多矛盾,同時又產生了很多新矛盾。尤其是美國在巴黎和會上未取得預期目的,而且遠東亞太地區帝國主義還未按實力對比進行新的調整。不久,他們再次坐到談判桌旁,展開舌戰,這就是華盛頓會議的召開。
[板書]
[教師引導]根據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請大家回答:一戰期間,哪一個帝國主義國家獨霸中國?
[學生回答]日本。
[教師引導]當時在中國,哪兩個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最為尖銳?
[學生回答]美國和日本。
[教師講解]1902年《英日同盟》簽訂,在英國的扶植下,日本成為東亞的霸主。一戰期間,日本在遠東的勢力急劇膨脹,幾乎獨霸中國,並佔領了德屬太平洋群島。巴黎和會,更加強了它在這一地區的優勢地位。而美國隨經濟實力的增強,必然要打破日本的獨霸。再加上巴拿馬運河的通航,使美國到太平洋的航程縮短,所以戰略重心轉移到遠東亞太地區。日本的擴張不僅與戰後第一經濟強國美國發生嚴重的沖突,同時也威脅到英國在東亞的利益。為爭奪霸權,三國掀起海軍軍備競爭。日本將國民收入的50%造無畏艦,直接影響英國海上霸權地位。在這種情況下,由美國倡議,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國九國代表在華盛頓舉行會議。
[教師引導]下面請同學們看書,看完之後,概述華盛頓會議的內容。
[板書]2.華盛頓會議的內容
[學生看書]……
[學生回答]在這次會議上,英、法、日、美簽訂了《四國條約》,相約相互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屬地的權益。接著,美、英、日、法、意簽訂了《五國條約》,規定五國海軍主力艦的噸位比例為5∶5∶3∶1.75∶1.75。1922年,九國代表簽署了關於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這個公約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的完整,遵守各國在中國的「門戶開放」和「機會均等」原則。這實際上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方便。
[板書]3.華盛頓體系的形成
[教師分析]《四國條約》的簽訂體面地埋葬了《英日同盟》,解除了英日聯合與美國對抗的威脅,為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擴張掃除了障礙。根據《五國條約》,美、英、日、法、意五國主力艦的噸位比例是5∶5∶3∶1.75∶1.75。請同學們思考,《五國條約》的簽訂,最大的獲益者是誰?(學生回答:美國)使美國獲得與英國同等的制海權,英國的海上霸權地位受到挑戰。對日本來講「3」已經不少了。《九國公約》的簽訂對中國產生了嚴重的影響。美國代表在解釋「尊重中國之主權與獨立」時說:「中國為一有主權獨立之國家,在有效條約所限制之內,中國有行政之自由。」就是說,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一切不平等條約仍然有效,中國的半殖民地地位絲毫沒有改變。可見華盛頓會議上的遠東霸權之爭,最重要的是對中國的爭奪。關於中國山東的問題,由於中國爆發五四運動,中國代表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此問題在會外得以解決。(閱讀材料小字,進行了解)
華盛頓會議上簽訂的三個主要條約構成了華盛頓體系。華盛頓會議,在美國居主導地位,中國被宰割,日本受抑制的基礎上確立了帝國主義國家在遠東亞太地區的統治秩序。可見,華盛頓會議上,美國獲利最多,日本受的限制最厲害,中國受的傷害最重。因此華盛頓體系隱含著戰勝國之間的矛盾:美日矛盾加劇;英日分歧擴大;中國與帝國主義的矛盾尖銳。這些矛盾的發展必然導致華盛頓體系的崩潰。
[教師小結]華盛頓會議是凡爾賽會議的繼續,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通過這兩次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起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板書]4.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教師分析]下面我們就此體系的形成作一簡單的分析。經過華盛頓會議,資本主義世界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秩序也得到了安排。它同凡爾賽體系一起,構成了戰後資本主義國際新秩序,即通常所說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這種新秩序,代表著資本主義世界在國際關系領域的重建。
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之時,是資本主義列強對世界領土的再一次爭奪。當這場大戰已經嚴重影響到資本主義本身的穩定性時,對資本主義世界體系進行重新安排,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從巴黎和會到華盛頓會議,各大國都是帶著各自的計劃,來到談判桌前的,經過激烈的交鋒和妥協讓步,它們又不得不部分放棄自己的計劃,接受這兩次會議對世界新秩序的整體安排。從《凡爾賽和約》到《四國條約》《九國公約》,都是首先具有這種資本主義世界整體性安排的特點;而國際聯盟和《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的規定,又是20世紀政治整體化趨勢的一種最初的反映。
這種情況說明,戰爭和相對的聯合,都是現代資本主義國家採取的不同政策。而它們採取哪一種政策,取決於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發展的特定形勢。當涉及到不同利益國家或國家集團間的矛盾和沖突變得不可調解時,戰爭就不可避免了。而當戰爭危及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基礎時,不同國家或國家集團間的相對聯合就會取代戰爭。在另一方面,資本主義國家為了穩定各自國內的經濟政治秩序,避免革命,也會加強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聯合。在世界現代史上,這種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聯合趨勢,將越來越多地表現出來。但在第一次大戰後的國際環境下,這種資本主義的聯合還僅僅是開始,因而是不成熟和極不穩定的。
第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並沒有改變世界的基本格局,仍然是資本主義列強剝削和壓迫廣大落後國家和地區。因此,資本主義大國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依然存在。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獨立斗爭更加成熟,在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建立之初,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主獨立運動已經開始沖擊這種資本主義的新秩序。而處於資本主義包圍下的蘇聯,卻能打破外來干涉和顛覆,也說明了社會主義所具有的生命力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不穩定性。
第三,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最大問題是,它不但沒有消除各大國之間的矛盾,而又還埋下了更大沖突的種子。特別是激起了德國人的復仇心理,20世紀30年代法西斯分子正是利用人們的這種心理取得統治和對外擴張。在戰勝國中,對勢力范圍的再分配也造成了各大國間的深刻矛盾。這使得資本主義的新秩序從一開始就引起了種種的不滿,20世紀20年代這個新秩序逐漸瓦解,到30年代又為新的國際危機所替代。正如福煦所預言的:「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
[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第二單元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的世界
第3課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活動與探究
1.根據過去學過的內容,敘述山東問題的由來。
(參考資料看課後「自由閱讀卡」)
2.觀看歷史題材影片《我的1919》,簡要談一下你的觀後感

閱讀全文

與世界歷史教師教學用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