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4世紀至20世紀世界發生的重大世界
新大陸發現、文藝復興、路易十四時代、拿破崙戰爭、俄羅斯彼得大帝改革、啟蒙運動、美國獨立、法國大革命、德意統一、一二戰……
2. 14世紀~18世紀,歐洲歷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有哪些
1).文藝復興最早產生於14至15世紀義大利的佛羅倫薩,從15世紀開始,文藝復興從佛羅倫薩傳到了羅馬、米蘭、威尼斯和阿嚇勒斯等城市,以後又從義大利傳到了法國、西班牙、德國和英國。紙張和印刷術的發明為文化思想的傳播打開了方便之門,大大加快了這一傳播進程。
2).從15世紀開始,在南歐和西歐的一些國家中,特別是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國,資本主義開始萌芽,通過地理大發現和對海外的冒險,足跡遍及了非洲、美洲和亞洲,荷蘭也在隨後的貿易中雄霸一時。由於西班牙、葡萄牙對資本的原始積累過剩,也由於缺乏進一步發展,反而使英國先一步獲得了更好的機會得到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在伊麗莎白時期,英國戰勝了西班牙的海軍。同一時期歐洲開始發生文化的大量精進,被稱為文藝復興,這也引發了宗教革命,許多國家脫離天主教教會的管轄而改奉新教,政教合一的各國常因教派不同而引發政爭,甚至有許多的宗教戰爭。在西歐的政教紛擾之際,東方信奉東正教的俄羅斯則在彼得大帝及隨後的幾位沙皇領導下逐漸強盛。
3).17世紀末,英國政治上發生了光榮革命,18世紀英國開始了工業革命,隨即影響了歐洲大陸,也促進了民族國家的興起,北美十三州從英國殖民地的地位獨立建國,歐陸上的法國則發生法國大革命及拿破崙稱帝;德國、義大利則在19世紀完成統一,隨著科技的進步、對外界的不斷探索及進化論的提出,歐洲成為帝國主義的搖籃,撂奪全世界的資源。
3. 14世紀前後西歐出現的重大歷史事件有哪些
14世紀前後西歐出現的重大歷史事件有:在思想文化領域中發生的文藝復興回和宗教改革運動,近代答科技革命,地理大發現導致全球航行的溝通(1487~1514年葡萄牙人開辟了從遠東經非洲南端好望角到西歐的漫長海上商路。此後,1492年義大利人哥倫布在西班牙國王的資助下率船隊西進時,意外地發現了美洲大陸。1520年西班牙人麥哲倫率船隊發現美洲最南端的海峽,由此駛入太平洋,到達菲律賓,再繼續西航,返抵西班牙,完成了世界首次環球航行),海外擴張(早期殖民),經濟結構由農本經濟向重商經濟的轉變,科學理性精神的覺醒和實證方法的出現,以及國家政治權利的集中化和民族文化的一體化聚合等等。
4. 14-16世紀歐洲歷史.
14-16世紀歐洲的社會發展特徵是封建社會逐漸瓦解,資本主義漸漸興起,以地理大發專現、文藝復屬興,宗教改革、民族國家的崛起為標志,歐洲進入近代時期。在政治.經濟.文化有表現有:
1、政治方面
在大部分歐洲地區封建社會、農奴制以及羅馬天主教會的權威的衰落與最終消失。這一時期也包括了新教改革、災難性的三十年戰爭、歐洲對美洲殖民和歐洲獵殺女巫活動。
2 、經濟方面
資本主義經濟從義大利北部諸共和政體如熱那亞等開始萌芽發展。近代也見證了重商主義經濟理論的發展及占據主導。
(4)14世紀世界歷史擴展閱讀:
文藝復興歷史背景:
基於中世紀後期義大利的獨特政治結構,部分學者推理說:當地與眾不同的社會氛圍為義大利出現罕見的文化繁榮提供了必要條件。
在近代早期,義大利並非一個統一的政治實體,而是由一些城邦和領地組成:控制著南部的拿波里王國,位於中部的佛羅倫薩共和國和教皇國,分別位於北部和西部的熱那亞與米蘭,以及位於東部的威尼斯。
15世紀的義大利是歐洲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區。許多義大利城市就建立在古羅馬建築的廢墟之上;從表面上看,這就將文藝復興的古典性及其發祥於羅馬帝國心臟地帶的事實聯系在了一起。
5. 世界歷史14世紀到十六世紀發生了什麼大事
兩個「發現」:指文藝復興和新航路的開辟.「人」的發現是指從義大利擴展至全歐洲的文藝復興對人性的追求研究解放了人的思想.「世界」是指從葡萄牙擴展至...
6. 西歐14世紀到19世紀重大歷史事件及其評價
文藝復興運動,宗教改革運動,啟蒙運動 文藝復興的實質:「文藝復興」一詞的原意是指「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再生」。但是,當時西歐各國新興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運動包括一系列重大的歷史事件,其中主要的是:「人文主義」的興起,藝術風格的更新,空想社會主義的出現,近代自然科學的開始發展,印刷術的應用和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等等。這一系列的重大事件,與其說是「古典文化的再生」,不如說是「近代文化的開端」;與其說是「復興」,不如說是「創新」。「文藝復興」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標志著一個偉大的轉折。它是新文化,是當時社會的新政治、新經濟要求的反映,是新興的資產階級在思想和文化領域里的反封建斗爭。簡單來說,文藝復興的實質就是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人文主義起源於14世紀下半葉的義大利,其後遍及西歐整個地區。人文主義者以「人性」反對「神性」,用「人權」反對「神權」。他們提出「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無所不有」的口號。他們非常不滿教會對精神世界的控制,他們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他們歌頌人的智慧和力量,贊美人性的完美與崇高,反對宗教的專橫統治和封建等級制度,主張個性解放和平等自由,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要求現世幸福和人間歡樂,提倡科學文化知識。所以,人文主義的理念,其重點是「人」,是「人」的本能的發揮,是「人」追求真、善、美的動力。文藝復興的歷史作用:恩格斯曾高度評價「文藝復興」在歷史上的進步作用。他寫道:「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首先,是人的發現。在中世紀,理想的人應該是自卑、消極、無所作為的,人在世界上的意義不足稱道。文藝復興發現了人和人的偉大,肯定了人的價值和創造力,提出人要獲得解放,個性應該自由。(1)重視人的價值,要求發揮人的聰明才智及創造性潛力,反對消極的無所作為的人生態度,提倡積極冒險精神。(2)重視現世生活,藐視關於來世或天堂的虛無飄渺的神話,因而追求物質幸福及肉慾上的滿足,反對宗教禁慾主義。在文學藝術上要求表達人的感情,反對虛偽和矯揉造作。如:彼特拉克的《歌集》,薄伽丘的《十日談》。(3)重視科學實驗,反對先驗論;強調運用人的理智,反對盲從;要求發展個性,反對禁錮人性;在道德觀念上要求放縱,反對自我剋制;提倡「公民道德」,認為事業成功及發家致富是道德行為。(4)提倡樂觀主義的人生態度。這些不可抑制的求知慾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精神,為創造現世的幸福而奮斗的樂觀進取精神,把人們從中世紀基督教神學的桎梏下解放出來,資產階級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指引下創造近代資本主義世界的。其次,文藝復興打破了宗教神秘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有力地推動和影響了宗教改革運動,並為這個運動提供了重要的助力。文藝復興提倡重視現世生活,反對權威,在當代人中間喚起了對天主教會及神學的懷疑和反感。文藝復興中的人文主義者通過文學、藝術等形式諷刺、揭露天主教會的腐敗和丑惡。第三,文藝復興打破了以神學為核心的經院哲學統一的局面,為以後的思想解放進步掃清了道路,使各種世俗哲學興起。其中有英國的經驗論唯物主義(培根)。它也推動了政治學說的發展,馬基雅維利為後來啟蒙運動奠定了基礎,霍布斯、洛克等一大批思想家,發展起「自然權利」、 「社會契約」、「人民主權」以及「三權分立」等理論。第四,否定了封建特權。在中世紀,封建特權是天經地義,門第觀念根深蒂固。文藝復興則使這些東西在衡量人的天平上喪失了過去的重量。人的高貴被賦予新的內涵。彼特拉克說:「真正的貴族並非天生,而是自為的。」在當時義大利的社會生活中,才幹、手段和金錢代替了出身門第,成為任何出身的人爬上社會高層的階梯。第五,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文藝復興恢復了理性、尊嚴和思索的價值。雖然文藝復興在哲學上成就不大,但是它摧毀了僵化死板的經院哲學體系,提倡科學方法和科學實驗,提出「知識就是力量」,開創了探索人和現實世界的新風氣。人們堅信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頭腦,相信實驗和經驗才是可靠的知識來源。這種求實態度、思維方式和科學方法為17到19世紀的自然科學的大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第六,文藝復興時期創造出大量富有魅力的精湛的藝術品及文學傑作,成為人類藝術寶庫中無價的瑰寶。
7. 14—16世紀發生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
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是指13世紀末在義大利各城市興起,以後擴展到西歐各國回,於16世紀在歐洲盛答行的一場思想文化運動,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革命時期,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馬克思主義史學家認為是封建主義時代和資本主義時代的分界。13世紀末期,在義大利商業發達的城市,新興的資產階級中的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藉助研究古希臘、古羅馬藝術文化,通過文藝創作,宣傳人文精神。
8. 14世紀末(15世紀初)世界發生了什麼大事
不知道,也許歐洲哪個大伯正在跟大媽吵架……
9. 14世紀初期——17世紀中期歐洲歷史
17世紀時歐洲正處在封建社會解體和資本主義興起的階段。 經濟方面,農業、手工業的技術進步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歐一些地區,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初期階段——工場手工業興起。航海貿易開始繁密。 (1)17世紀英國贏得了海上貿易和殖民霸權。當時的世界貿易分為太平洋和大西洋兩大貿易圈。太平洋的貿易主要集中於歐亞,歐洲明顯偏愛進口,而且進口商品的種類不斷大眾化。而與美洲殖民地的廣袤市場則更大程度上為英國工場手工業和對外貿易多元化提供了條件。大西洋貿易圈則在17世紀中期荷蘭的主導下發展成為「非洲——歐亞」貿易和世界經濟分工的一個重要附屬部分,人口貿易和殖民地貿易不僅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必要的資本積累,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以貿易為主要內容、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是工業革命能夠持久進行的原動力,「世界貿易和世界市場在16世紀揭開了資本的近代生活史」。 (2)農業革命,15世紀末羊毛產業的發展直接推動16世紀的英國宗教改革和圈地運動的過程中,公有地和份地成為最先被侵蝕的對象,大租佃制經營在英國農村中也逐漸居於統治地位。農業勞動力的釋放、農業技術的改良和應用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勞動力、消費品和原料,同時也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國內市場。 (3)歐洲大陸資本主義緩慢發展。法國專制制度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法國藉助由地中海到北歐的過境貿易中產生的大量商業資本的增加,而不主要是像英國那樣由根植於本國的商品生產的增長在歐洲較早發跡。大量游離於生產之外的商業資本較早和超量出現,使法國庄園經濟較早解體,庄園農奴和土地較早分離。商業資本增長進一步導致勞動力與土地生產資料的分離速度加快。由於當時法國資本主義工業非常脆弱以至不足以吸收大量游離於生產領域之外的貨幣資本和勞動力,這些剩餘勞動力便從農村流入城市並成為社會動盪的源頭 政治方面 新航路開辟後引起商業革命,商業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到大西洋沿岸,英國處於有利的位置,貿易發達,促使英國工場手工業發達,特別是制呢業(羊毛加工業:英當時民族工業),羊毛需求量大增,出現圈地運動(實質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農村中的擴展過程,變地主和農民土地所有制為資本主義大土地所有制,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原料、市場等),產生了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化的新貴族。都鐸王朝時期推行重商主義,對外爭奪海上霸權。英國出現清教徒運動。由於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的發展,引發了1640年—1688年的資產階級革命(新議會的召開:資產階級提出政治要求),內戰,建立共和國,護國主制,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說明革命不可能一帆風順,是曲折的,1688年「光榮革命」,資產階級革命完成:確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統治地位。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標志世界近代史的開端。1689年議會頒布《權議法案》為限制王權提供法律保障,在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資本主義制度確立(最終是在工業革命後)。 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也為歐洲文化復興和啟蒙提供了可能。歐洲資本主義處於萌芽狀態,資產階級正在形成之中,新興資產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經濟和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識形態上打破教會的神學觀,改變維護封建制度的各種傳統觀念。 (註:啟蒙運動發生在十八世紀的歐洲,最初產生在英國,而後發展到法國、德國與俄國,此外,荷蘭、比利時等國也有波及。)
10. 14世紀以來在世界歷史上有關「思想引領時代」的史實
首先是文藝復興引領西方世界走出黑暗的中世紀。再來是法國啟蒙運動動回搖了封建統治的思想答基礎,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引領了西方從封建社會走向資本主義社會。而後德國古典哲學(很大程度上受啟蒙運動思想的影響)更是加深鞏固了這個時期無數社會變革。之後馬克思主義的影響我就不用多說了吧。當年蘇聯和美國的冷戰其實究其根本也是兩大思想陣營的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