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美國學生世界歷史pdf

美國學生世界歷史pdf

發布時間:2021-02-09 14:12:43

『壹』 AP是學美國歷史好,還是學世界歷史

你是希望用AP申請學校還是用來換學分?如果換學分的話建議你別考了,換過去也省不了多少錢,而且從基礎課學比較容易適應,一上學就跳過基礎可能適應不好,如果你要申請用的話還是學美國歷史吧

『貳』 美國中學生的課程表 急急

嗯。好。第一堂課:ESL第二堂課:數學(根據每個人不同會安排不同等級的數學課)第三節課:SOC HELP/Study Skill(隔一天上一次,這是幫助主科的副課)第四節課:歷史(分別學習2年的世界史和美國歷史)第五節課:英文(每個年級讀的書不一樣。讀書為主,很少寫作文)第六節課:吃飯(我沒怎麼選擇一些興趣課)第七節課:English HELP(英文幫助)/GYM(體育課)第八節課:science HELP(科學課幫助)/Science LAB(科學實驗課)第九節課:科學課註:那些HELP的課程都是自己選擇的,可以換。你覺得需要就可以申請。當然,只對ESL的學生開放(ESL: English as the Second Language)科學課根據每個年級的不同是不一樣的。一般(我們學校)九年級:生物Bio十年級:Earth Science十一年級:化學十二年級:物理(註:十年級的Earth Secince是根據你在Middle School有沒有學過或者是數學好不好來決定的,一般只是一部分學生會上。)這就是我們學校的我的課表。我們學校還有一些比如說:家政課、商業課,就是說對經商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去上、服裝製作、音樂製作、網頁製作、報紙製作、印刷、發行、電腦修理很多很多。希望我的資料可以幫到你^w^

『叄』 世界歷史上除了中國還有哪些著名的學生運動

1964年,美國加州柏克利大學的學生在「公民參與的民主」的口號下,反對校方家長式的管理及陳舊的校規,發起「言論自由運動」,拉開了學生運動的序幕;

1965年,美國密根歇大學發起反對越戰的運動,哥倫比亞、哈佛、耶魯等名校學生積極響應,形成遍及全國的學生反戰運動;

1966年,在西德、法國、英國等國也出現反對越戰的學生運動;

1967年,西德學生運動廣泛開展,出現高潮;

1968年4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佔領學校的幾座大樓,抗議學校為越戰服務的研究項目和種族主義政策,學生與軍警發生沖突,引發全國性的抗議運動;

1968年5月,法國爆發波瀾壯闊的「五月事件」,一千萬學生、專業人士還有工人走上街頭,引發全國性的罷課、罷工,巴黎街頭出現像1789年大革命和1871巴黎公社那樣的街壘和巷戰,整個社會達到了革命的臨界點;

1968年3-10月,英吉利海峽對岸的英國學生罷課、上街,抗議越戰;

1968-1969年,義大利的學生和工人運動掀起高潮,出現「火熱的秋天」(Hot Autumn)

1968-1969年,北愛爾蘭學生要求民主,導致內戰;

1970年5月,以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入侵柬埔寨為導火索,美國學生反戰運動達到高潮,全國罷課學校900餘所,一半以上的高校教師和學生參加這一運動,學生運動達到頂峰……

這場幾乎是突如其來的、席捲西方各國的學生運動的風暴,雖然是由「自由言論」、「公民參與民主」、反對越戰、反對舊的教育制度等具體原因所引發的,但是運動本身帶有十分鮮明的反對現代文明的色彩。學生運動的狂飆掠到之處,原有的社會倫理道德、行為准則、生活態度、生活內容,甚至舉止行為和基本價值觀都受到強烈的沖擊和批判。傳統意義上的西方生活方式(westen way of life), 傳承於古代希臘、羅馬文明,深得基督教精神的熏陶,在近代又歷經人文主義精神的浸染和啟蒙運動、法國大革命的洗禮才熔煉成型,但是在20世紀60年代,構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受到如此強烈的沖擊,這本身就昭示著一個社會變革和文化變遷時代的來臨。為了深刻理解20世紀60年代西方學生運動,給這場學生運動一個准確的歷史定位,讓我們首先把歷史的鏡頭拉開、放大,聚焦於它所發生的那段歷史,鳥瞰整個20世紀60年代。

「60年代」(The Sixties)在西方是一個特殊的詞彙,它代表了一個特定的時代。雖然已經過去30多年,但至今一提起「60年代」,還會在許多西方人心中激起強烈的感情沖動。對於那些當年曾是學生運動的參與人,現在已成為他所反對過的那個制度的維護者的成年人來說,「60年代」是一個激盪的歲月,不僅給他留下一片與其青春融為一體的抹不去的回憶,也留下了背負一生的沉重思考;而對於「60年代」後出生的一代人來說,60年代也並不遙遠,因為他們今天生活的許多內容、許多方面就源自於那個時代。

歷史意義上的年代並不一定完全按時間的紀年劃分。歷史含義上的「60年代」始於50年代末,以新左派運動的興起為起點,止於70年代初,以「黃金時代」終結、各種社會運動取得階段性成果為標志,在西方有「漫長的60年代(long sixties)之說。 在這里「漫長」的含義不僅是因為它在時間上超過了10年,更主要的是在這短短的十幾年的時間里,西方國家發生了許多在內在邏輯上相通,但色彩繽紛、表現各異的事情,包括新左派運動、反戰運動、黑人民權運動、青年反主流文化運動、學生運動、女權運動、環境保護運動、流行音樂興起、家庭和社會關系變化、性觀念革命、社會價值觀的改變、後現代思潮崛起等等,林林總總,五光十色,不僅給這個時代留下了社會變革和文化變革的深深的印記,而且,它們作為60年代的一份精神遺產,超越時間的界限,隨著歷史的發展而不斷地擴展、延伸,直接影響著我們現在生活的時代。

『肆』 在哪裡可以找到或是下載到,如何跨入美國名校這本書我找了老半天都還沒找著,請各位幫幫忙!

哦,他們的論壇關閉啦,在大更新呢,到時好了你就可以看到啦

不過我這里有第一章,給你看看吧。

第一作者送給讀者的話:你不需要找任何中介或者留學咨詢公司幫助你辦理申請。
如果你認真看完了本書,你覺得你已經理解了其中所有內容,並且覺得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源完成所有的工作,那麼你已經成為這個世界上最能幫助你達成留學夢想的人,你不需要找任何中介或者留學咨詢公司幫助你辦理申請。

前言
第一章 從失敗談起 第二章 決定留學前的思考
第三章 如何收集,判斷,分析留學信息
第四章 申請環境和趨勢分析
第五章 提升背景競爭力
第六章 留學申請自我定位、選校
第七章 什麼是最優秀的申請文書 第八章 如何與教授和目標學校溝通和自我推薦
第九章 如何以策略性方法跨入世界名校之門
第十章 新的開始

前言
閱讀准備本書適合已經對申請手續工作有初步了解的讀者。如果讀者對申請手續和基本要求一無所知建議讀者先游覽相關學校有關「admission」的網頁或者下載「飛躍手冊」。本書主要介紹美國名校申請一些從學校網頁,留學申請步驟基礎介紹書籍,留學中介那裡無法獲得的信息,方法,和技巧。讀者通過閱讀本書後,如按照相關的核心技術要點規劃自己的申請准備工作,申請成功的可能性將大大提高。
資料和信息來源
本書的案例,數據信息主要來自於美國高等院校,美國教育咨詢機構,美國教育出版機構,美國教育部門等權威機構,和之前成功/失敗申請者的經驗。(註:DiySmart 寫作小組並沒有發現任何出國中介能提供任何有技術價值的信息,因此,本書製作不涉及任何中介或者偽中介公司服務的宣傳。
何謂 「美國名校」
名校的定義一般指 美國US. NEWS TOP 100以內大學。部分條件很好的學生, 更可以把「名校」定義為排名更高的大學。筆者並不很肯定排名本身的價值,因為實際上「學校排名」已經成為媒體抄作和圈錢的途徑。筆者相信,「名校」一定不是與中介合作或者以商業利益為招生理由的學校,因此本書不涉及大部分教育出口國家的大學和部分美國大學(一般在top 100之外)的申請的介紹。本書多數的申請案例來之於美國名校申請者。
適用范圍
美國的研究生教育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但其他國家也有一些不錯的大學如英國的牛津,劍橋, 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和滑鐵盧大學,香港中
文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澳洲國立大學等, 他們雖然並不在美國, 但都是在她們所在區域最優秀的學校,因此這些名校的錄取和OFFER競爭激烈程度最起碼能達到美國top50的水平,所以本書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在申請其他國家的名校也同樣適用。
本書寫作小組:
Edwin Chen
Delfino Lin
Allan He
MIROSLAVA REICHMAN
Meipin Shen DiySmart Certified Student Mentor

第一章
從失敗談起
中國從來都不缺乏優秀的學生,如果學生的IBT(新TOEFL)成績和GT成績不理想,他們自然會埋頭苦讀把這些數字做到好看為止。如果GPA不夠高,學生自然發明去各種各樣的演算法,或者通過其他途徑(如從讀,改成績,排名證明等方法)把自己的GPA弄到讓申請目標學校滿意。為了不浪費讀者時間,本書先從留學申請中常見的誤區談起,如果你是一名成績和背景都是非常優秀的學生,那麼只要你避免犯本章節中提到的錯誤,你的留學申請是一定可以達到你的條件本來應該得到的結果的。中國學生在申請美國名校過程中有以下常見錯誤

誤區一:在美國做中國的申請
中國和美國存在不同的文化和系統,很多看上去在中國事理所當然的東西在美國卻不適用。但由於認識的局限,很多中國學生使用中國的一套去理解和申請進入美國的教育系統,結果當然是不理想的。申請人需要解放自己的思想去認識美國的教育系統和錄取委員會的工作方式。我們看看幾個例子:

案例1a:
在中國金融和經濟學是不分的,在國內金融課程的學生畢業拿的是經濟學士,而在美國,金融本科一般是很少有的,而且畢業多數是拿管理學學士或者商學士;而在美國,經濟學是屬於社會科學系,甚少屬於商科。由於中國的大學並沒有嚴格分開金融和經濟學導致部分學生以為美國也是如此:

AMichael,廣州外語外貿大學,國際金融學生(畢業拿經濟學學士)GPA 85 - 90(B+ - A-的概念),GMAT 700+ , TOEFL 620+ 外資銀行實習經歷,教科書助編經驗。Michael一開始是希望申請金融碩士,但後來發現美國商學院學費昂貴,於是改變主意申請經濟學,由於美國經濟學以博士課程居多,Michael希望找到一個好老闆拿工資,後期還補了一個1300+ 的GRE成績,申請了一些包括,George Washington,UCSD, UCLA, UNC等幾間top50的名校經濟學博士和碩士課程。

由於Michael畢業拿的是經濟學學士,按照學校的招生要求, Michael是夠資格申請的。然而結果卻出乎Michael意料,大部分Michael申請的學校都很冷漠地拒絕或者無視Michael的申請。Michael不服, 發信和打電話去追問原因,其中一個比較有責任心的教授在信中這樣回答:

Dear Michael:
Your academic record does not appear to show us that you have acquired enough background for carrying out further researches in advance economics theories.

Michael的申請失敗主要是因為沒有注意到美國教育系統經濟學和金融之間的區別。Michael的大學課程,沒有準備如美國經濟學本科學生那樣有一系列的中、高級宏觀和微觀經濟學理論課程。因此美國大學的教授看了Michael的成績單就覺得Michael的經濟學理論基礎不行。 同時,Michael在申請文書中大談他如何熱愛抄股,說自己從小就下股海,到現在已經積累了價值10W RMB 的股票投資。這些經歷如果用來申請MBA或者金融碩士(MSF)都是很好的,但問題是,經濟學的教授並不在乎Michael的「抄股經歷」,因為美國經濟學教授很少研究個股的問題。

我們的顧問在和學生的溝通中發現,在中國多數好像Michael那樣拿經濟學學士的金融學生表面上都不具備直升美國經濟學博士的資格,我們建議好像Michael這樣背景的學生應先申請Applied Economics(應用經濟學學生)碩士之後再圖攻讀博士,或者如果有足夠時間,申請前用自己項目背景說服教授自己對於經濟學的研究並不是成績單可以表達清楚的。但如果什麼都不做,Michael很難單靠成績單上幾門經濟學的課程說服教授從眾多的真正經濟學本科學生中挑選自己的。
還有一種常見的「在美國做中國申請」的錯誤是:部分學生認為找一個知名或者社會形象好的人寫自己的推薦信會很有幫助;因此部分學生千方百計通過關系去找一些國外的親戚教授或者CEO,議員,律師去幫自己寫推薦信。

實際上,這種做法可能會導致一個本來條件很好的學生錯過拿名校錄取的機會。
美國的社會文化,和中國的社會文化有所不同,在中國,做事情講求人際關系,這是很正常的;但美國是一個講求表面(注意!是表面!下面會提及實際上,申請美國學校,某種關系實際上有幫助的)公平和追求自我價值的社會。利用「關系」去申請學校,美國教授會覺得申請者並不是一個想「fair play」的人。

一些教授,為了顯示自己時如何的公平公正,更會在錄取委員會討論上, 痛批那些利用不公平手段申請學校的申請人。

GPA的演算法問題同樣是一個很大的「美國做中國申請」的錯誤。
很多學生經常疊疊不休地追問我們究竟那種演算法正確-「清華演算法」 「加權平均」「學院演算法」「核心課演算法」究竟學生應該用那種演算法算自己的GPA呢?

究竟我們能否把政治課的成績去掉? 我們相信,在國外學習經驗比較豐富的顧問,都會覺得回答學生這一類問題是很郁悶的事情,因為我們在國外學習的過程中從來不需要,也不可能用自己算出來的GPA去申請學校。事實上,美國人不用我們的系統也很少會去關心我們用什麼演算法去計算我們的GPA。

在美國大學GPA一般是按照「標准化排名」的課程得分然後以課程學分為比重算出的加權平均。由於在中國學校很少用「標准化排名」制度,因此中國學生的大學成績並不能直接轉換為美國的以4.0為A的標准GPA制度。很多不了解中國給分制度的大學,對於中國的部分大學的學分是採取「不參考」態度的。

例如,Harvard一般只會認中國名校的成績單,如果是普通大學的學生申請Harvard很可能在這個學生的內部申請檔案中GPA一項寫的是「NA」 = Not Applicable。那麼清華北大類的學生為什麼就不是NA呢,因為這些學校的學生出國成風,美國很多大學的錄取委會都認得這些學校得成績單。

他們知道,在清華拿90+必然是個了不起得學生;因此,如果申請者得學校不是什麼國際知名的學校,申請者不需要去管自己應該用那種演算法去算自己的GPA. 注意,我們這里不是說非名校學生GPA不重要,實際上這一類學生可以更自由地去應用某些申請技巧。現在一些論壇流行的一種說法: 低GPA+名校比不上高GPA爛校在個別情況中是正確的。具體如何操作請參考第九章「如何以策略性方法跨入世界名校之門」。

以上介紹了三個「在美國做中國的申請」的錯誤的例子,其實這種錯誤的例子還有很多。中國留學申請圈子很大,信息過雜。有些論壇的版主或者所謂的「申請專家」自己都沒出過國門卻告訴學生該如何如何准備申請。

在中國的申請群體,很多流行的留學信息實際上是在我們的申請群體中大部分人想成為事實的信息,而不是真正的信息。例如,有不少學生相信「去了美國再說」(爛學校沒關系,以後可以轉學,因此去了美國再說)的看法 - 實際上這是有部分無良中介用來哄學生去劣質合作項目的說法;還有類似於美國簽證需要「保證金」(其實應該叫「准備金」)的說法和「商科不好拿獎學金」等說法,這些說法雖然不能說都是錯誤的,只是對於准備申請留學的DIY學生,都是毫無價值的。學生做自己的申請前最好多了解美國那邊的實際情況。

問一些做過申請並且已經成功出去的前輩參考意見。最重要是學會如何去找第一手有價值的申請信息(具體方法請看第3章 如何收集,判斷,分析留學信息)

誤區二:考試,選校,文書,郵寄材料
很多學生覺得申請美國學校無非是「考試,選校,文書,郵寄材料」其他就沒什麼好做了。實際上,這種說法對於申請美國名校,90%是錯的。什麼叫 90%錯呢?下面介紹一下美國名校的競爭環境。(更詳細內容請參閱第4章:申請環境和趨勢分析2007)。

9.11事件之後,美國簽證非常難拿,加上留學信息普及還不完善,中介也很少去開發美國留學市場,很多學生並沒有把自己的留學目標定在美國。而且始終還是有一部分人看到了美國大學的好,即使簽證不容易過,還是義務反顧申請,最後都拿到了很好的錄取結果。在那個時候,因為申請人數很少,美國的教授看到勤勞而沒有什麼要求的中國學生都當是寶一樣留用。後來,英國,澳洲,紐西蘭等留學熱門國家都紛紛向「教育出口化」發展 - 獎學金越來越少,錄取要求越來越低」-導致非北美留學的含金量越來越低。幾年後,早期去美國名校成功拿全獎的師兄師姐的故事,在中國校園已經慢慢傳開,因此申請美國的中國學生逐年增多。加上美國簽證,隨著9.11的陰影被淡化,
對於中國學生也逐年寬松。現在只要錄取學校不是什麼爛學校、家裡資金比較充裕、簽證面見簽證官時候表現的老實大方一點,簽證是99%能拿到的(剩下的1%只能說是不可抗力因素了,如簽證官賭錢輸了,那麼你只能認命了)。發展到現在,2007年,申請美國學生的人數已經很多,部分知名「獎學大戶」專業如:生物,數學,EE,商科的PhD更是人滿為患。例如,幾年前生物的學生都知道,留學美國讀生物拿全獎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但是這種情況已經過去。 DiySmart的研究人員分析過往數據,預測2007-2008申請年,生物拿全獎的發放率不會超過20%, 那就是說,今年10個申請生物的中國學生, 只有2人能拿到全獎的錄取。EE,CS這些既熱門又可以拿錢的專業申請的競爭激烈程度就更加可怕了。那就是說,美國名校的申請競爭實際上是非常激烈的。

美國一些頂尖名校的熱門課程教授現在招收學生的實際情況基本上是 300-500個學生里頭挑一個,而即使是如歷史,政治這以一類專業,教授也很有可能在50個中國學生中挑一個。我們相信,每年有90%的中國學生需要在這種競爭環境中爭取錄取結果。但是,實際操作過程中,「捷徑」或者「機會」是經常會發生。例如,Columbia 的公共政策學院新開了幾個課程,由於學校沒做好宣傳,沒什麼學生知道這些新課程的存在,筆者就認識一個廣州大學的普通學生用普通的申請方法成功的「混」了進去。又如, 很多人或許以為南加大排名高,一定很難進,實際上DiySmart的一個高級顧問就認識一個toefl只有520分的學生自己獨立弄到了南加大CS Master的錄取(這個學生簽證遇到困難,後來我們這位高級顧問幫助學生拿到了簽證,因此了解申請人的基本條件)。

類似這種看上去覺得既不公平又不合理的情況,我們見過很多,雖然他們存在但並不常見。我們估計一般申請美國名校的學生其中有10%能撞上這種大運。
如果你覺得自己運氣不一定那麼好,那麼當你做自己的申請的時候最好忘掉那條簡單的申請公式:
考試 + 選校 + 文書 +郵寄材料 = 申請成功。
在90%的情況下,這都是錯的。 正確的公式應該是:
背景和申請准備 + 溝通 + LOG(考試 + 選校 + 文書 +郵寄材料) = 申請成功

這個公式什麼意思呢?這里的意思是說,常規工作:

考試+ 選校 + 文書 +郵寄材料對於最終成功的貢獻到了某一程度就會沒有作用。

例如, 學生花更多的時間, 去把自己的IBT分數從 100 提升到 110, 但這個新的成績比起舊的成績很可能沒有給學生很大的幫助;因為在美國教授眼中,IBT 100 已經足夠證明學生的英文能力,110是更好,但學生滿足了學校英文能力的要求後,學校反而希望了解學生有其他方面的優勢。因此IBT加10分在100分以上的分數 「從投入與產出」 或者「邊際效應」角度分析是沒有什麼實際效果的。關於選校,部分人努力地、認真地去挑;

實際上經驗比較豐富的美國學校申請顧問都清楚,只要客戶能分散並且大量的選校,所謂的「選校服務」只不過是忽悠客戶的工作,「選校」本身不能幫學生什麼實質的東西。又如 「文書」問題,很多學生認為一篇高質量的文書是考試工作已經完成之後最重要的工作, 然而如果脫離了「背景」或者實際的「素材」 內容(對於這些名詞具體的含義請參考第八章「什麼是最優秀的申請文書」),即使你花再多的時間,金錢在文書的問題上也不過提升了文書的文字水平。在關於介紹如何寫申請文書的章節中,我們將提供切實的證據證明和推導出過於注重文字包裝的「散文」實際上是最低級的文書。相反,「背景和申請准備」和「溝通」工作與「申請成功的可能性」是成線性正比關系的,那就是說,學生投入越多的時間在這些准備工作中,他們的申請就越有可能成功,或者結果就必然會越好。

(對於「背景和申請准備」和「溝通」工作的詳細定義,我們會本書第5章「提升背景競爭力」和第九章「如何以策略性方法跨入世界名校之門」中更詳細地介紹),在本章我們先給一些比較心急的讀者提供一個大概的印象:為什麼美國留學申請要做的那麼「復雜」。

美國不搞「教育出口」,因此對於招生的評審是比較嚴格的,因為他們必須從眾多的申請人中挑選出自己覺得最適合的申請人。因為錄取名額有限,對於招收學生美國教授一般比較謹慎,而且他們考慮的因素一般很多,甚至有時候會超出學生想像。例如,現在有一個常見的問題:同班同學, A 比 B 成績要好很多,他們都申請同一間學校, 最後為什麼B被錄取了A卻沒有。這個問題的答案實際上可以很多, 我們可以相信:

1. B比A有更多的研究背景如論文發表類的東西,或者有更強的推薦人。
2. B比A文書寫得更好,更符合學校得口味。
3. B比A 更積極聯系學校, 學校里頭有幾個教授都被她套住了。
4. B比A 在面試得時候發揮得更好。
5.B比A 有更充裕得資金,學校覺得B不會為學校帶額外得經濟負擔 。
6.B把自己得材料包裝得更真實,導致學校覺得A得材料是假的。
不夠嗎?還有更多:
7. B很狡猾,她騙學校說她只申請了一間學校,而A由於條件好,學校擔心即使錄取給A了,A也不一定會來。因此給B。
8. B是個美女,A是個男生,他們申請的專業是男多女少的(如CS,EE),學校怕被別人說他們歧視女性,因此優先錄取女生。反之,B是男的,A是女的,他們申請女性心理學也一樣,不過美國暫時還沒有男性歧視的概念,雖然性別歧視是男,女適用的,但男生一般拿不到什麼好處)
9.B利用美國的「多樣性」(diversification)招生概念,把自己包裝成為特殊小數民族或者某種在中國受到不公平待遇的群體,博取同情。

如果要把所有可能性列出來,筆者恐怕還可以想出上百個可能性,但我們這里只需要知道,成績優秀者申請落敗是有很多理由,因此可能性是很高的。上面列出的9個可能性,有些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工作和經歷做出來的(如前4項);有些是通過「耍花招」或者我們說得好聽一點「技術性申請」完成得。但無論申請人用什麼方法,都必須要經過周密地准備功夫,我們把這些准備功夫綜合起來叫做:「背景和申請准備」和「溝通」方面的工作。這些工作的特點是,可操作性很廣,學生認真分析自己的情況之後可以弄出很多可行得辦法。而且, 只要方法正確,基本上可以做到招招見效,因此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錄取機會,前提是申請人要有足夠的時間和,再次強調,方法正確。時間是全人類最寶貴的資源,但很多學生卻不懂得如何去分配自己的申請准備時間。

誤區三:時間分配
美國學校最早的申請最後限期大部分都在10月,因此很多學生相信前期工作主要是考試。
案例1b:
有這樣一個學生:Rain某國家重點大學金融類全英班。GPA很高, GMAT 700+,GRE1300+,TOEFL 640+ 希望申請金融類碩士,希望有獎。Rain申請商學院過程中遇到很多個性化的小Essays例如申請Vanderbilt 被問到自己的文化背景特點,有些學校喜歡問「Research Background」之類的。Rain不知道如何回答。從rain提供的背景中我們發現rain前期除了考試就什麼都沒有做了。如果什麼都沒有做,要回答關於經歷類的小論文問題只有兩個方法:1虛構故事;2 寫散文。實際上無論是用那種方法都是下下之策,最好的方法是之前已經有準備,即使沒有完全真實的經歷,最起碼也有一些沾邊的用來說,否則等時機過去了,才發現問題就太晚了。Rain在申請過程中舉步維艱,因為基本上學校提出問題,她都無法回答(商學院最喜歡問學生過去和將來)。最後,學生只能申請一些對經歷和背景比較輕視反而重點考察學生考試成績的加拿大學校。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實際上,申請美國名校得學生一定要合理安排自己得時間,這一點對於那些學校不是那麼出名(非清華北大之列)得學生更重要,因為這些學生背景一般很難「牛」起來(缺乏有價值得項目經驗,缺乏知名的導師),而他們畢業的條件多數是些基本的成績和一些空洞得發表(不可以用來做經歷的),或者在自己的簡歷上填充一些在被用得泛濫的「學生社團經歷」。對比於名校學生, 除了名氣和別人有更規范的成績單,非名校的學生主要輸在背景和經歷方面。因此背景薄弱的學生尤其注意要提前准備做背景提升功夫, 否則成績考得再好也是註定失敗的。(如果讀者希望知道具體如何做才能提升自己的背景,請參閱第六章「如何提升背景競爭力」)另外,
申請早期- 申請年一月到六月期間,很多學生都不知道做什麼好;或者很多學生覺得沒什麼好做。實際上,對於部分專業,這個時期得工作能決定生死

案例1d:
Geography某國家重點大學地質學優秀學生,大三4月的時候已經開始做出國准備,那時候GT也還沒有考。Geography從四月就定立了「地球化學」的專業發展方向。並且開始和美國top30的地質學教授開始接觸。地質學這個專業本身申請人數比較少,教授有比較多的時間去了解學生的能力。Geography在他的同學提交材料通過正規的途徑申請之前,Geography已經得到2間大學教授的口頭Offer。之後還爭取拿到Lehigh的書面Offer。Geography 溝通和推銷工作是做的不錯的,但他的成功很重要一點是因為他抓住了時機。美國研究生在4月開始准備畢業論文答辯和為前程奔波,都紛紛向老闆辭職,因此教授們都在准備招收助手。實際上,教授是希望找正在申請的學生做助手的,因為一方面這些學生會長時間投入,不會做幾個月就走人;另一方面他們對於工資方面的要求也會比較低。很多學生抱怨說,自己發了Email甚至打了電話過去美國學校,對方根本就不理會。這是很正常,用美國人的口音這是「nothing personal」,因為現在喜歡找學校瞎談的學生很多,美國的教授無法照顧。當然,作為申請人,我們應該去遷就學校而不是等學校遷就我們。例如,多數學生會選擇在考試完,郵寄了申請材料才開始找教授溝通,尋找潛在導師,然後詢問招生狀況。問題是,多數學生包括在中國的和國外的都在做同樣事情,名校教授的郵箱塞滿了這些詢問郵件,因此他們也不能都給回復。 無論這些學生多麼有心思設計自己的自薦信,多麼有心思去研究教授的背景,很可能由於時間的錯誤,導致所有這些工作都是徒勞的。相反,Geography趕在競爭對手之前和教授溝通,即使背景相對來講還是薄弱,而且成績還是不清楚,但他能抓主教授希望找到一個可以為他的項目全心全意投入的助手的心理,最後得到了很滿意的錄取結果。(如果希望詳細了解如何與目標學校教授溝通和自我推銷請參閱第八章- 「如何與教授和目標學校溝通和自我推薦」)。

『伍』 在美國歷史教材中,又是如何記載中國歷史

對於歷史,我們從小就開始接觸,先是大人們以口述的方式而進行的總括引導,其次就是從初中開始一直陪伴我們走過高中甚至大學的歷史課。從中國的古代文明經過層層江山易主直至現代文明,我們在這個學習的道路上不知重復了多少個回合,其中的繁榮衰敗,跌宕起伏,我們都已文字的方式把它看的明明白白。

而我們學到和看到的都是以我們自己的視角觀察到的我們的歷史上發生過的事情,那麼,在外國人看來,是如何寫中國的歷史的呢?那咱們就從美國和日本的歷史課本中來瞅瞅他們是如何寫中國歷史的。

這本書在介紹中國的歷史方面雖然相對較少,但是其發生的基本重要事件也在本書中以比較客觀且公正的態度都進行了描述了。

『陸』 美國中學生課程

1、美國小學課程:
英語(English Languages Arts,即ELA)、科學(Science)、數學(Mathematics)、社會學習(版Social Studies)、藝術人文(Arts and Humanities)、體育權(Physical Ecation,即PE)。
2、美國中學課程:
英語(英語課還分普通英語課和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數學、社會交際(學一些關於各國習俗及傳統的知識)、體育。

(6)美國學生世界歷史pdf擴展閱讀:

中美得到中小學教育的差異:
1、美國教育偏重廣而博,中國教育偏重窄而深。
2、美國教育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信、自主、自立精神,中國教育注意培養學生嚴格、嚴密、嚴謹精神。
3、從發展創新能力的角度來看,中國的學生容易偏於自我約束、自我控制,還有因害怕出錯而習慣於固守規范。

『柒』 美國歷史 《glencoe woeld history》 ( 如下圖) 。是美國的歷史教材么如果是,是哪個區的教材

這本書及其系列來是由國家地理源頻道即《National Geographyic》與McGraw-Hill公司旗下Glencoe合作出版的Glencoe Science Moles系列教材。該系列教材面向中學生,是中學教材,涵蓋Life Science Earth Science以及Physical Science三類共計15本,由Mole A至Mole O組成。

『捌』 在美國留學生常用社群和公號都有哪些

1.Sparknotes:Today』sMost Popular Study Guides
http://www.sparknotes.com/
讀不懂文學?英文文章看得暈頭轉向?快來sparknotes!
這是美國著名的文學網,提供了海量優質的文學指南學習資料,包括作家簡介,作品介紹,寫作特色,人物分析,關鍵問題解析等等,其中的sparklife深受美國學生的歡迎,更被網友稱為神一般的存在!
Sparknotes內文章資源豐富,大家可以多逛逛,首頁的TOP 5 STORIES可以作為每日的閱讀練習,有考SAT的同學也可以多利用站內的SAT
NOVELS。
2. The Atlantic
http://www.theatlantic.com/world/
美國一個有著很長歷史的雜志,就如同The New York Times和the
Economist一樣的操作模式,文章分成許多類型,也是一個可以當作每日讀物的好地方。
The Atlantic不像一些新聞網一樣字體太小或是排版擁擠容易有看錯行的情況發生,它的網頁整體看起來蠻舒服的。
3. Solve For X
http://www.solveforx.com/
Google旗下類似TED的極具前瞻性的站點,主要談未來的技術。
內容難度跟其他比起來稍微高了些,比較適合對於科技有興趣的同學實用。
4. Elllo
http://www.elllo.org/
Ello網是英語聽力在線實驗室,有來自世界各地說英語的人的聽力素材,主要聚焦在練習聽力技能。有各種不同的話題,比如體育、旅遊、游戲等,更棒的是每個音頻播放器下都會有相關的聽力文本,讓你可以邊聽邊對照。
有各式各樣貼近生活的話題,
是可以聽到各國不同英文口音的好地方,甚至有MP3和PDF文檔提供下載,想要搜尋主題的時候可以用國家、程度和話題來檢索。
5. Feedly
www.feedly.com/
有用Flipboard的朋友應該很容易就能上手,可以通過訂閱喜歡的頻道來隨時接受新聞和文章(有APP)。
推薦幾個頻道{ABC NEWS,CNN,BBC,TOP STORIES,YAHOO
NEWS},透過Feedly你可以隨時接受新知,閱讀文章,搭配APP後可以讓你輕松地接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訊息。
6. BBC Learning English
http://www.bbc.co.uk/learningenglish/
免費又好用的英語學習網站,從BBC
Learning你可以學習英文聽力和閱讀能力,並訓練英語口說能力,累計增加英文單字片語,以及熟練英文文法與聯系正確的發音。
這在國內似乎有不少人在使用,裡面資源豐富、內容多元,又是個免費的網站,當然要拿來好好提升自己的英文能力!對於比較沒有時間的學習者,實用站內的
7. Minute English專欄
網站的瀏覽旨在讓大家形成英文閱讀習慣,通過生活中片段化的點滴積累獲取更豐富的知識,只能起到一個錦上添花的提升作用。
就像備考托福,不是僅僅依靠論壇網路上的資料就能考到理想分數。托福與其他考試不同,考察的更為細致全面,要求大家聽說讀寫每個方面都很優秀,所以需要因人而異制定備考計劃。

『玖』 美國的歷史教科書是怎麼寫中國和世界歷史的

美國許多中學都採用一本題為《世界歷史與當今世界的關聯》的教材,供10~12年級(相當於我國的高中一、二、三年級)的學生閱讀。課本是彩色精裝書,洋洋灑灑1000頁內容里有60頁是有關中國的,中國歷史穿插在不同時期的世界歷史發展中敘述。可以說,美國人從小就是從這本書開始認識中國的。
首先,看看美國中學歷史書是怎麼寫台灣的。雖然美國政府稱其遵守「一個中國」原則,但美國公眾在談到台灣時,很多時候仍將「台灣」和「中國」錯解成了相對應的概念,他們不會把「台灣」和「中國大陸」對應,也不會補充一句「中國台灣」。
何以如此呢?在美國教科書中,數次出現的「中國疆域地圖」,商代的、秦漢時期的、元代的,一直把台灣模糊化。在書後的世界地圖里,中國大陸和台灣是用深綠和淺綠兩種顏色標示的。
其次,中國與西方的貿易問題。書中說,早在中國漢代,東西通商的重要通道「絲綢之路」逐漸形成,漢朝把大量昂貴的絲綢輸出到西亞。為了保護絲綢貿易,中國人一直保守絲綢製作過程的秘密。
中國的統治者歷來嚴格限制外國商人,只允許他們在廣州活動。
中國賣給他們絲綢、茶葉、瓷器,換來的卻是大把大把的黃金和白銀,造成巨大貿易順差。1793年,英國人要求增加貿易權利,被乾隆皇帝拒絕,他說:「西方的東西找不出一件中國用得著的。
再次,有關民主和人權問題。美國課本把新中國成立的政府劃歸「集權政府」一類,對中國的民主和人權狀況橫加指責。
在其他方面的基本事實上,美國歷史教科書可能借鑒了中國歷史教科書的內容。書中除了沒提傳說中的黃帝、炎帝,把唐朝大詩人李白的名字寫成「李伯」之外,主要歷史事件和年代都與中國歷史教科書相一致。

閱讀全文

與美國學生世界歷史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