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歷史常識讀書筆記
(1)世界最早的奴隸制國家埃及
約從公元前3500年開始,在非洲的尼羅河兩岸陸續出現了幾十個奴隸制小國。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統一的古代埃及國家建立起來。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墓金字塔是權力的象徵,它們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標志之一,是人類文明的傑出成就。國王胡夫的金字塔最大,其中獅身人面像金字塔是國王哈佛拉的陵墓。
(2)四大文明古國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國,有非洲的古埃及和亞洲的古巴比倫、古印度和古中國。這四個古國被稱為世界文明的搖籃,因為這四個國家最先由原始社會進入奴隸社會。
(3)古巴比倫王國
在亞洲西部,有一條狹長地帶,它形似一彎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新月沃地 」之稱。公元前3500年出現國家。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今伊拉克一帶),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制定了一部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的法典,《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現存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空中花園」是古巴比倫國的傑作)
(4)居魯士、大流士、雅利安人、阿育王
居魯士:古代波斯帝國的締造者,(公元前550—529年在位)是波斯皇帝。今天,伊朗人將居魯士尊稱為「國父」。
大流士:波斯帝國國王(前522~前486),不僅是波斯帝國的偉大君主,也是世界歷史上的著名政治家之一。
雅利安人:是歐洲19世紀文獻中對印歐語系各族的總稱。公元前2000至前1000年間,一支南下定居印度河上游流域,一支向西南進入波斯,另一支遷入小亞細亞。
阿育王:(約前304~前232)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賓頭娑羅王之子,是印度歷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君王。
(5)印度「種姓」制度、阿拉伯數字、邁錫尼文明
①古代印度發祥於亞洲南部的印度河,約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開始出現奴隸制小國。中亞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後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歷史上稱「種姓制度」,分為四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②阿拉伯數字,現今國際通用數字。最初由印度人發明,後由阿拉伯人傳向歐洲,之後再經歐洲人將其現代化。
③邁錫尼文明(前1600年~前1100年)是希臘青銅時代晚期的文明,它由伯羅奔尼撒半島的邁錫尼城而得名,這是古希臘青銅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
(6)《伊利亞特》、《奧德賽》
《荷馬史詩》是古希臘著名的英雄史詩。相傳,它是在民間口頭創作的基礎上,由盲詩人荷馬加工整理而成的。包括《伊利亞特》、《奧德賽》。
(7)議事會、人民大會
①五百人議事會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產物,取代了原來的四百人議事會,主要是為了打擊氏族貴族,是古希臘城邦雅典的民主政制的核心,他的職責是落實公民大會的決策,是一個總司一切事務的行政組織。包括五百人議事會的很多機構的產生是抽簽決定的。
②古希臘的公民大會是直接民主,也就是全體男性公民都可以參加,是城邦的最高權力機構。
(8)斯巴達國家、雅典國家、亞歷山大帝國
①斯巴達國家:居民分為三個階層,國家機構由國王(實行雙王制)、長老會議、公民大會和監察官會議組成;經濟上以農業為主,工商業極不發達;軍事上實行嚴格的軍事制度和教育制度,全民皆兵,忽視文化建設;伯羅奔尼撒同盟的核心和領袖。
②雅典國家:平民政體,小國寡民,實行直接民主制;法律至上、公民意識強,經濟上以工商業為主。雅典是提羅同盟的核心和領袖。
③亞歷山大帝國(前336年~前323年),公元前4世紀,希臘北部的馬其頓國強大起來,後來控制了希臘。馬其頓國的亞歷山大繼承王位後,出兵東征,足跡遠達印度,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定都巴比倫。腓力二世最終征服希臘的時間是公元前338年,前337年成立「希臘聯盟」,即「科林斯聯盟」。
(9)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畢達哥拉斯、阿那克薩哥拉、阿基米德、阿里斯托庫、厄拉托斯提尼、屋大維
蘇格拉底研究的主題是認識人,重視人的倫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諦。他認為,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提倡知德合一,認為善是人的內在靈魂,美德即知識,教育與美德同樣重要。蘇格拉底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
柏拉圖提出了「理想國」的學說。他鼓勵人們獨立思考,為理性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亞里士多德強調在整個自然界中,人類是最高級的。他還創建了邏輯學。其名言有:「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
畢達哥拉斯(前572 ?~前497 ?)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定律即勾股定律。
阿那克薩哥拉,古希臘哲學家、原子唯物論的思想先驅。
阿基米德(前287~前212),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
阿里斯托芬( 約前446~前385)古希臘早期喜劇代表作家,恩格斯曾經稱阿里斯托芬為「喜劇之父」和「有強烈傾向的詩人」。
厄拉托斯提尼,曾任亞歷山大里亞圖書館長,不僅精於數學、天文、地理,而且長於歷史、語言、文學、哲學,是一位網路全書式的學者,他在《論大地測量》中首次相當准確的算出地球的周長,並大體測出太陽和月亮的大小和距離。
蓋烏斯?屋大維,羅馬帝國的開國君主,元首政制的創始人,統治羅馬長達43年,是世界歷史上最為重要的人物之一。
(10)斯巴達克起義
斯巴達克起義(前73~前71),是在斯巴達克領導下,羅馬共和國爆發的一次最大的奴隸起義。這次起義是古羅馬最大的一次起義,也是古代社會大規模奴隸反抗事件,在世界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11)基督教
1世紀,產生於巴勒斯坦一帶,傳道者宣傳說耶穌為「救世主」,現在通用的公元紀年,就是以傳說中的「耶穌出生」之年算起,這一年就是公元元年。12月25日為「聖誕節」。他們的經典是《聖經》。11世紀,基督教分為天主教和東正教,分別以羅馬和君士坦丁堡為中心。
(12)西羅馬帝國滅亡、羅馬法
公元前27年,屋大維開始獨攬大權,羅馬帝國建立。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分裂),和中國的秦朝與西漢一樣是強大的帝國。後來羅馬帝國分裂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的滅亡(476年)標志著西歐奴隸社會的結束。
(13)阿庇亞大道
阿庇亞大道,古羅馬道路,第一條從羅馬通往坎帕尼亞和義大利南部的道路,同時也是最著名的羅馬大道。
(14)克洛維、查理曼、「神聖羅馬帝國」、英吉利王國
克洛維(465或466——511年)法蘭克王國創立者。中世紀早期曾統治西歐大片領土。圖爾內的法蘭克國王希爾德里克一世之子。
查理曼大帝(742-814年),或稱為查理,卡爾大帝,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的奠基人。
神聖羅馬帝國,全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或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歐和中歐的一個封建帝國。
英吉利王國,封建社會時期的英國。5 世紀中葉,居住在易北河、威悉河和日德蘭半島的盎格魯人、薩克森人和裘特人,渡海進入不列顛,沿泰晤士河和漢伯爾河向內地推進,趕走當地居民,建立七個小王國,史稱「七王國時代」。829 年,在反對丹麥人的斗爭中統一七王國,建立統一的英吉利王國。
(15)日本統一、「大化革新」
①亞洲東部的日本在公元前1世紀出現奴隸制國家,到5世紀,奴隸制國家大和統一日本本土,最高統治者稱天皇。
②日本大化改新:
背景:7世紀,日本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大奴隸主勢力強大,政局混亂。 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仿照隋唐制度改革。
內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經濟上,土地收歸國有,國家定期分給農民耕種,收取賦稅。
意義: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制向封建制度過渡的標志。此後,大和國正式改名為日本。
(16)穆罕默德、伊斯蘭教、《古蘭經》
①穆罕默德是伊斯蘭教的創立者,也是伊斯蘭教徒(穆斯林)公認的伊斯蘭教先知。
②伊斯蘭教:7世紀,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創立了伊斯蘭教。他們信奉唯一真神「真主安拉」,伊斯蘭教的信徒為「穆斯林」,經典是《古蘭經》,有開宰節和宰牲節。伊斯蘭教三大聖地:麥加、麥地那、耶路撒冷。
③《古蘭經》是伊斯蘭教唯一的根本經典。它是穆罕默德在23年的傳教過程中陸續宣布的「安拉啟示」的匯集。「
(17)拉齊斯、《醫典》、穆罕默德?伊本?穆薩、奧斯曼
拉齊斯(865~925)穆斯林哲學家,醫學家,物理學家。
中世紀阿拉伯醫學網路全書式的著作。著名醫學家伊本?西那(阿維森納)(980~1037年)所著。
花剌子密(約780~850)阿拉伯阿拔斯王朝著名數學家、天文學家、地理學家。全名穆罕默德?本?穆薩?花刺子密。
奧斯曼是伊斯蘭教歷史上的第三代哈里發。麥加貴族和富商。曾以巨大財力支持穆罕默德傳教,歐麥爾遇刺後,被推為哈里發,在位期間(644~656年),曾明令規定《古蘭經》的標准本。征服亞美尼亞和北非,鎮壓波斯和羅珊等地的反抗,擴大了哈里發國家的版圖,656年為反對派所殺。
(18)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東征(1096~1291年)是一系列在羅馬天主教教皇的准許下,由西歐的封建領主和騎士對地中海東岸的國家發動的持續了近200年的宗教性戰爭。由於羅馬天主教聖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蘭教徒手中,十字軍東征大多數是針對伊斯蘭教國家的,主要的目的是從伊斯蘭教手中奪回耶路撒冷。十字軍東征使西歐直接接觸到了當時更為先進的拜占庭文明和伊斯蘭文明,為歐洲的文藝復興開辟了道路。
(19)文藝復興
①14世紀前後義大利出現手工工場,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產生。以(資本主義經濟的萌芽)為前提,其在義大利最早興起的先決條件是(由於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義大利發展起來)。歐洲封建教會對思想文化的摧殘和對人們進行精神世界的神制。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發展,新興資產階級產生,他們要求擺脫封建制度束縛,自由地發展資本主義,從而掀起了這場思想解放運動。
②指導思想:人文主義。含義: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提倡發場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實生活的幸福。評價:人文主義是資產階級反封建反救會的思想武器,是文藝復興運動的指導思想,具有鮮明的革命性和進步性,但它強調個人意志,其物質基礎為私有制,有一定的局限性。性質:不是古典文化復興,而是資產階級文化興起,是一次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
③人物:義大利詩人但丁是先驅,創作的長詩《神曲》。率先對教會提出批評,體現了文藝復興運動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因此被譽為「舊時代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義大利的達?芬奇代表作有《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等。其藝術風格:把藝術的創作和科學探索結合起來,創作了許多完美生動的人物形象,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的精神。15——16世紀,文藝復興向西歐擴展時的英國文學巨匠是莎士比亞,代表作有《羅密歡與朱麗葉》、《哈姆雷特》等。
④影響:文藝復興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尤其認識對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所起的作用。)
(20)圈地運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導火線、克倫威爾獨裁統治、光榮革命、《權力法案》、君主立憲制
①在14、15世紀農奴制解體過程中,英國新興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通過暴力把農民從土地上趕走,強占農民份地及公有地,剝奪農民的土地使用權和所有權,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權和畜牧權,把強占的土地圈佔起來,變成私有的大牧場、大農場。這就是英國歷史上的「圈地運動」。
②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導火線:蘇格蘭人民起義
③1649年處死國王,英國宣布為共和國,克倫威爾就任「護國主」。
④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統治、防止天主教復辟的非暴力政變。這場革命未有流血,因此歷史學家將其稱之為「光榮革命」。說明君主立憲制政體即起源於這次光榮革命。
⑤1688年政變,資產階級、新貴族統治確立。 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
⑥以法律形式對國王的權利進行了明確的限制,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統治在英國確立起來了。
(21)英國工業革命前提條件、瓦特、富爾敦、史蒂芬孫
英國工業革命發生的條件:政治前提條件是資產階級政權在英確立。經濟條件為有雄厚的資本,充足勞動力,豐富資源、原料;海外市場需求。
英國機械師瓦特改進了蒸汽機。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首先在紡織部門投入使用。人們利用蒸汽機提供的動力帶動機器,進行生產,極大地促進了大工廠生產的發展。從此,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
英國工程師史蒂芬孫利用蒸汽機作動力製成了「旅行者號」蒸汽機車。此後,鐵路交通迅速發展,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擴大了人類活動范圍。
美國人富爾頓首先造出了蒸汽機作動力的輪船「克萊蒙號」。
(22)美國獨立戰爭原因、來剋星頓槍聲、喬治?華盛頓、《獨立宣言》、美利堅合眾國獨立、美國內戰、林肯、《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①爆發的原因:經過一百多年的開拓,北美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起來了,美利堅民族日益形成。英國為使北美殖民地永遠作為它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竭力壓制北美經濟的發展。根本原因是英國的殖民統治嚴重阻礙了北美經濟的發展。
②時間和人物:1775 年——1783年,華盛頓(資產階級和種植園主階級代表)
③過程:1775年4 月來剋星頓槍聲標志北美獨立戰爭的開始。1775年召開大陸會議,組建大陸軍,任命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宣告了北美脫離英國而獨立,標志著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獨立宣言》的進步性,表現在它反映了殖民地人民擺脫民族壓迫的要求,包含了資產階級對民族獨立、民主自由的主張。轉折: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勝利:約克鎮英軍投降。
④結束:1783 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⑤787年憲法:獨立戰爭後,美國制定了一部憲法,史稱1787憲法,根據憲法規定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享有行政權;國會和最高法院分別掌握立法權和司法權。第一任總統是華盛頓。
⑥美國獨立戰爭的性質
從雙方的作戰目的和戰爭的全過程來分析,它是一次民族解放戰爭;從戰爭的表現形式來看,它代表資產階級利益,而且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初步掃清了障礙;所以美國獨立戰爭又是一次資產階級革命。
⑦美國獨立戰爭的意義: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以後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動作用。
⑧美國獨立戰爭勝利的原因:戰爭的正義性(起決定作用),人民群眾的積極參戰;得到法國、荷蘭等國的國際支援。
⑨評價華盛頓:
著名的資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美國的開國元勛。北美獨立戰爭期間受命為大陸軍總司令,領導北美人民取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開創美國民主政治的先河。獨立戰爭結束後,他主動交出軍權。在他的主持下美國制訂了1787年憲法,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在連任兩屆總統後主動放棄擔任第三屆總統的機會。由於華盛頓在獨立戰爭中的卓越功勛和開創的民主政治,使他贏得了美國人民的愛戴,成為美國歷史上的著名總統之一,被尊為美國國父。
美國南北戰爭
①背景(原因):南北經濟制度(北方資本主義經濟和南方種植園經濟)的矛盾非常尖銳,奴隸制的存廢問題成為矛盾的焦點。美國南北矛盾的主要表現在:關稅問題:北方要求提高關稅,南方要求降低關稅。勞動力問題:奴隸制的擴張問題,焦點是奴隸制的廢除問題。
②時間:1861年4月~1865年。領導者:林肯。
③過程:
導火線:1861年主張廢除奴隸制的林肯就任美國總統。內戰爆發;1861年,南方軍隊挑起內戰,美國南北戰爭爆發。轉折:戰爭初期,北方軍事上一再失利。1862年,林肯頒布頒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滿足了人民對土地的要求,調動的黑人奴隸的革命熱情,踴躍參軍,使戰爭形勢有利於北方。
④結果:1865年北方獲得勝利,維護了國家的統一。
⑤性質:資產階級革命
⑥意義:美國廢除了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障礙,為以後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⑦評價林肯:美國歷史上的著名總統,傑出的資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領導南北戰爭,維護國家統一,解放黑人奴隸,為廢除奴隸制而獻身。從美國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來看,林肯政府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上的又一障礙,為美國經濟騰飛奠定基礎。林肯為維護國家統一和解放黑人奴隸作出了重大貢獻,一百多年來,深受美國人民的愛戴和懷念。但是林肯對待奴隸制的態度不是立即廢除,而是希望逐步限制發展直到消除,他的猶豫不決的態度,是戰爭初北方失利的原因之一,這體現了他作為資產階級政治家的軟弱性。
(23)法國三個等級、三級會議、《人權宣言》、霧月政變、七月革命
①法國三個等級:封建等級森嚴,社會成員分為三個等級,教士第一等級,貴族第二等級,第三等級包括農民,工人,城市平民和資產階級.法國的第三等級,特別是其中的資產階級迫切希望改變現狀。
②導火線:三級會議的召開,召開原因為法國面臨嚴重的財政危機,欲對第三等級增加稅收。開始的標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
④革命綱領:1789年頒布《人權宣言》。背景:1789年法國在革命後,革命飛速發展,資產階級掌握了政權。內容:人們生來是自由的,權利是平等的;私有財產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評價:是法國革命史上的重要文獻,體現了啟蒙思想學家提出的「自由」、「平等」的口號,也體現了反對君主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的思想,具有進步意義。同時,它又明確保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體現了資產階級的本質。
⑤1792年,法國廢除君主制度,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建立,路易十六被推上斷頭台。雅各賓派領導人羅伯斯庇爾掌權,雅各賓派專政,把法國大革命推向高潮。
1794年羅伯斯庇爾等人在政變中被送上斷頭台,法國大革命高潮結束。雅各賓派統治被推翻,只是代表法國資產階級高潮過去,而不是資產階級的失敗。
⑥法國大革命的歷史意義:
國內意義: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封建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初步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政治體制,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世界意義:沉重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制度,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為以後各國樹立了榜樣,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⑦在法國大革命後的動盪年代,拿破崙憑借非凡的軍事才能,登上法國歷史舞台,成為著名的資產階級軍事家、革命家、政治家。1799年發動霧月政變,奪取政權。1804年,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
⑧1830年的七月革命是法國人民推翻波旁復辟王朝的革命。起因是法王查理十世大力加強天主教勢力,1830年7月25日公布《七月敕令》。
(24)莫斯科公國莫斯科建城於1147年。在蒙古帝國、欽察汗國統治時期,莫斯科公國偏安一隅,又得交通和商業之利,逐漸強盛起來,成為羅斯東北的中心和日後逐步侵吞欽察汗國各分支的主幹。
2. 大話世界歷史叢書適合多大的孩子閱讀
6~11歲左右有一定識字量的孩子就可以看了。我女兒現在7歲,已經看完了大話世界歷史系列全部的書,而且非常喜歡。書中生動風趣的語言,天馬行空的想像,把歷史寫的詼諧幽默,對開發孩子的想像力,拓展寫作能力應該是很有幫助的。希望你的孩子也喜歡。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_^#
3. 山東教育出版社、八年級上冊、《世界歷史》、閱讀提綱、急求!
第四單元步入近代
世界近代史:是資本主義確立和發展的歷史(14世紀資本主義興起—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
第10課 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資本主義興起)
文藝復興 為資本主義興起奠定思想文化基礎;新航路開辟 為資本主義興起奠定經濟基礎
文 藝 復 興
發展過程 14世紀開始義大利(最早出現資產階級)15—16世紀 擴展到歐洲各國
思潮 人文主義思潮
性質 資產階級文化運動
代表 詩歌 義大利 但丁 文藝復興先驅,「舊時代最後一位詩人,新時代第一位詩人」《神曲》
美術 義大利 達•芬奇 《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
戲劇 英國 莎士比亞 《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
影響 推動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產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礎。
新 航 路 開 辟
原
因 (1)主觀:追求財富,《馬可•波羅行紀》;經濟根源:商品經濟發展
(2)客觀:地圓學說流行;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先進;指南針廣泛應用。
經
過 1492年,西班牙資助義大利人哥倫布橫渡大西洋,到達古巴、海地,,把當地居民稱為印第安人,發現美洲新大陸
葡萄牙航海家開辟繞非洲大陸前往印度的航路
麥哲倫環球航行
影響 ①各大洲聯系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整體
②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知識鏈接:
1、14—16世紀是「世界」和「人」發現的時期;「世界」的發現是通過 新航路的開辟 ;「人」的發現是通過文藝復興 。
2、世界大陸最早連為一體是通過新航路的開辟實現的;
今天世界連為一體是通過 經濟全球化 實現的。
3、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 。
4、最早踏入美洲大陸的是哥倫布 。
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的途徑或方式
國家 障 礙 解 決 方式/途徑
英 封建專制統治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資產階級革命
法 法國大革命
美 英國殖民統治 美國獨立戰爭 民族獨立戰爭
俄 封建農奴制 1861年改革 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日 幕府封建統治 明治維新
共同作用 掃清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
, 促進資本主義發展, 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
近代史上歐洲掀起的思想解放運動:
14世紀——16世紀的文藝復興,
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代表人物:伏爾泰
觀點(主張):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強調自由平等;
意義: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促進了歐洲的社會進步。
兩次運動的共同點:都代表了資產階級的利益,都是思想解放運動
知識鏈接:
1、首先提出資產階級自由民主平等思想的是:法國的伏爾泰
2、法國的啟蒙思想為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奠定了思想基礎
3、法國的《人權宣言》和美國的《獨立宣言》中提出了自由平等的思想
4、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傳播了資產階級的自由民主的思想
5、拿破崙通過戰爭把資產階級的自由民主的思想傳到歐洲,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勢力
17—18世紀 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17-18世紀,世界上發生哪些資產階級革命?其共同原因和意義分別是什麼?
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
共同原因: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受到嚴重的阻礙
共同作用:①掃清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促進資本主義發展;
②確立資產階級統治,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時間 1640年-1688年
原因 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領導 克倫威爾(共和國時期擔任「護國主」)
開始 1640年,查理一世召開議會
結束 1688年,宮廷政變
文件 1689年 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以法律形式限制了國王的權利,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
影響 ①推翻封建君主專制,確立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②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經過說明了:一種新制度代替一種舊制度需要長期的曲折的反復的過程
美 國 獨 立 戰 爭
時間 1775年-1783年
原因 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發展
領導 華盛頓(領導機構:大陸會議)
開始 1775年 來剋星頓的槍聲
轉折 1777年 薩拉托加大捷
結束 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文件 1776 大陸會議—《獨立宣言》(美國誕生);《1787年憲法》(聯邦制、總統制)
影
響 ①結束英國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
②確立比較民主資產階級政治體制,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③對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推動作用。
法 國 大 革 命
時間 1789年-1794年
原因 封建專制統治阻礙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領導 羅伯斯庇爾
開始 1789.7.14 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
文件 革命中頒布了:1789年《人權宣言》人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革命後頒布了拿破崙《法典》鞏固資產階級統治,成為資產階級立法規范
影響 ①摧毀了法國封建統治,確立資產階級統治②傳播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
③對世界歷史發展有很大影響
法 國 資 產 階 級 統 治 的 鞏 固
評價拿破崙:
貢獻:拿破崙頒布了《法典》(最大貢獻) 維護了資產階級的利益;
通過戰爭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平等的思想; 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勢力
不足:拿破崙戰爭損害了被侵略國家人民的利益。
德國偉大的作曲家貝多芬為拿破崙寫了《英雄交響曲 》標志著他在思想和藝術上的成熟
英、法、美資產階級 革命後 頒布的文件
國家 革命後文件 共同作用 確立的政體
英 《權利法案》 用法律形式維護資產階級革命的
勝利果實,鞏固資產階級統治。 君主立憲制
美 《1787年憲法》 聯邦制、總統制
法 《法典》 民主共和制
5、三個文件:
材料1、未經議會同意,國王無權廢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執行………
材料2、以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義和權利,謹庄嚴宣告:這些聯合殖民地從此成為、而且名正言順地應當成為自由獨立的合眾國,它們解除對於英王的一切隸屬關系。
材料3、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材料一、1689年英國《權利法案》標志著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
材料二、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美國誕生
材料三、法國的《人權宣言》體現了反對君主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的思想
17-19世紀英國在政治、經濟領域進行的兩次革命
名 稱 影 響
政治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君主立憲的資產階級統治,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
經濟 工業革命 創造巨大生產力,促進經濟迅速發展
19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國家
兩者的關系 資產階級革命確立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前提;
工業革命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鞏固了資產階級統治
材料1、不經議會同意,國王無權廢除法律或停止法律執行……
材料2、1764年,英國棉花加工量是380萬噸,到1789年英國的棉花加工量增加3240萬鎊;1740年英國的生鐵產量是1.7萬噸,到1800年生鐵產量增加到25萬噸
請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個國家頒布的什麼文件?它的頒布起了什麼作用?
英國的《權利法案》作用: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麼時期的什麼情況?說明了什麼?
英國工業革命時期,英國經濟的迅速發展; 說明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3)兩個材料之間有什麼關系?(見上面表格)
19世紀 資本主義制度的進一步確立和鞏固
18─19世紀中期,歐美的發展趨勢是什麼?歐美在科技領域內發生的變化?
發展趨勢:資本主義制度的進一步確立和鞏固:
美國通過南北戰爭鞏固資產階級統治; 俄國通過資產階級改革確立資本主義制度
科技領域:相繼完成工業革命,進入「蒸汽時代
美 國 南 北 戰 爭
時間 1861年-1865年
原因 南方種植園奴隸制阻礙北方資本主義發展
領導 林肯(1861年3月就任美國總統)
開始 1861年4月 南方軍隊挑起內戰
轉折 1862年《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提高人民和黑人奴隸革命熱情,戰爭形勢開始有利於北方
結束 1865 年北方勝利
影響 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性質)廢除了奴隸制度,維護國家統一, 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障礙,為以後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美國資產階級革命中頒布的文件
革 命 名 稱 作 用
獨立戰爭 1776 《獨立宣言》 宣告英屬北美殖民地獨立,美國誕生
南北戰爭 1862 《解放黑人奴隸言》 提高人民和黑人奴隸革命熱情戰爭形勢開始有利於北方
美國的兩次資產階級革命
獨立戰爭(華盛頓) 南北戰爭(林肯)
原因 英國殖民統治阻礙北美資本主義發展 南方種植園奴隸制阻礙北方資本主義發展
時間 1775-1783 1861-1865
轉折 1777 薩拉托加大捷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文件 《獨立宣言》《憲法》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意義 結束英國殖民統治,實現國家獨立,確立比較民主資產階級政治體制,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對歐洲和拉丁美洲以後革命起推動作用。 廢除奴隸制度,維護國家統一,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又一障礙,為以後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共同 掃清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
18——19世紀美國的資產階級發展
障礙 英國殖民統治 南方 黑人奴隸制度
解決 獨立戰爭 南北戰爭
領導 華盛頓 林肯
特點 民族獨立戰爭 維護國家統一的內戰
成果 擺脫英國統治獨立 廢除黑人奴隸制維護國家統一
共同作用 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促進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學習精神 愛國,奉獻,勇於承擔責任
啟示 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前提
林肯、華盛頓、羅斯福被評為美國最偉大三位總統
華盛頓——:領導美國獨立戰爭,實現了國家的獨立,建立美國。
林肯:領導——南北戰爭,維護國家統一,解放黑人奴隸. 羅斯福——實行新政,美國經濟緩慢恢復,資本主義制度得到鞏固。
俄國 日本的歷史轉折點
俄國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維新
人物 亞歷山大二世 明治天皇
原因 封建農奴制阻礙資本主義發展 幕府封建統治和外國的入侵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的發展
內容 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農民出錢贖買份地 政治: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
經濟: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先進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社會生活:文明開化,發展教育
影響 俄國廢除了農奴制,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保留大量封建殘余 使日本由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轉變成為資本主義國家,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的危機;強大起來後走上多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
日本的對外政策:
明治維新前:閉關鎖國 明治維新中:對外開放 明治維新後:對外開放、侵略擴張
俄國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共同點:
都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都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
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
俄國的1861年改革、日本的明治維新是怎樣解決土地問題?
俄國1861年改革:農民用錢贖買份地 日本明治維新:允許土地自由買賣
俄國、美國是分別是怎樣解決資本主義發展所需要的自由勞動力問題?
俄國:通過1861年改革,廢除農奴制; 美國:通過南北戰爭,解放黑人奴隸
改變社會性質的改革:俄國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維新;中國:商鞅變法
17到19世紀中期世界政治發展的主要潮流是什麼?有何表現?
主要潮流: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表現:英、法——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推翻封建專制統治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美國——通過獨立戰爭,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獨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通過南北戰爭,廢除奴隸制度,鞏固了資產階級統治
俄國——通過1861年改革,廢除了封建農奴制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
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
無產階級運動發展歷程
實踐:19世紀三四十年代 工人運動興起於歐洲
英國憲章運動是世界上第一次群眾性、政治性無產階級革命運動
理論 :馬克思主義誕生——1848《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實踐: 巴黎公社:——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第一次嘗試
成功:俄國十月革命——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第一個社會主義 國家蘇俄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和運用
1、 中國最早接受馬克思主義的是李大釗
2、毛澤東等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對馬克思主義的運用:
找到了一條從城市轉入農村,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最後形成毛澤東思想
3、 鄧小平等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對馬克思主義的運用:
實行改革開放,找到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
思想解放運動
歐洲 :
1、14-16世紀—文藝復興,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產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礎。
2、18世紀—法國思想啟蒙運動,促進人們的思想解放,促進歐洲社會進步
中國:1.百日維新:為資產階級思想傳播奠定基礎
2、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嚴復:啟發知識界向西方學習,打擊封建頑固勢力
3、新文化運動,啟發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4.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為十一屆三中全會和改革開放奠定了思想基礎
5、鄧小平南巡講話,進一步解放人們思想,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
近代科技——兩 次 科技革命
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
時間 18世紀60年代 19世紀70年代
發明 珍妮紡紗機、蒸汽機(瓦特)
汽船(美)火車(史蒂芬孫) 耐用電燈泡(愛迪生「發明大王」)
內燃機(卡爾.本次)、汽車、飛機
標志 蒸汽機發明和應用 電力的廣泛使用
特徵 蒸汽時代 電氣時代
影響 ①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促進經濟的迅速發展②改變了社會面貌 ③改善了人們生活
說明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近 代自然 科 學 成 就
國別 領域 成 就 稱號
牛頓 英 天文 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近代自然科學奠基人
數學 創建微積分
力學 建立完整力學理論體系。(力學三定律稱為「牛頓三定律」)
達爾文 英 生物 寫了《物種起源》「進化論」思想,第一次把生物學建立在完全科學基礎上,推翻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沉重打擊神權統治根基
愛因
斯坦 德 物理 20世紀初,提出相對論
推動物理學理論的革命,為原子彈的發明和原子能的應用提供理論基礎,打開原子時代大門。 20世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世界的文化傑作(近代文學、藝術成就)
領域 國籍 人物 作 品
文學 俄 列夫•托爾斯泰 《戰爭與和平》《復活》《安娜•卡列尼娜》俄國革命的鏡子
美術 荷蘭 梵•高 《向日葵》熱愛生活
音樂 德 貝多芬 第三交響曲《英雄交響曲》標著思想、藝術成熟
4. 哪裡可以免費閱讀初中教材的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的全部課本
哪裡可以免費閱讀初中教材的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全部課本?app就沒有,你是想看初一到初三的嗎,只有在新華書店,和舊書市場了。
5. 最應該閱讀的人類歷史上的經典著作有哪些
推薦你看讀書指津——(青年版·社科卷),介紹了一百本書,都是著名學者執筆,對它們的介紹很全面,照顧到青年學子的實際需要,簡明扼要,短小精悍,可以說是一篇篇美文
6. 求一篇關於世界歷史讀書筆記範文
我的讀書筆記 隨便寫的 如果需要可以發個word給你
「絕對主義」分析與英國絕對主義
西方政治文化史上的變化, 經歷了由古羅馬時代的「暴君」和「獨裁」與專制有聯系,但前者是對統治方式的批判,而後者是應對危機的合法授權統治形式。教皇絕對主義是西方擺脫中世紀早期分散軟弱的社會政治狀態、集中權力的政治形式,為世俗的絕對主義提供了模本。世俗的絕對主義相比教皇絕對主義擁有常備軍、稅收和官僚系統,集中了更大的權力。18世紀的「開明專制」實質上是「開明絕對主義」,是絕對主義接受啟蒙主義的改進形態。在對這個變化過程中「絕對主義」的研究上中西方學術界產生了概念上的分歧。「西方馬克思主義者」或稱「新馬克思主義者」的佩里•安德森著的《絕對主義國家的系譜》,作者寫作的宗旨是試圖比較考察歐洲絕對主義國家(Absolutist state)的性質與發展。並深入的分析了「絕對主義」體現了西方學術研究在這一問題上的同時得到中國學者支持的觀點和看法。
絕對主義原本特指歐洲近代歷史上繼等級君主制之後發展起來的中央集權的「新君主國」。在西方學術界,這種政治體制的另一個名字是absolute monarchy,直譯成中文就是「絕對君主制」即中文譯著常常出現的「專制君主制」或「專制君主國」(英語中Absolut-ism與Despotism之間的巨大差別在漢語中消失了,引起了很多誤解。)同時『absolutism』的貶義色彩已經基本蛻去,這個詞基本是作為一個特定的稱謂,指代15-18世紀西歐君主制國家關於君權以及國家權力的學說。它的基本含義是主張君主用絕對權力實現社會秩序的穩定,但是這種絕對權力不是君主個人恣意專斷的權力;雖然沒有具體的機構和成文法對這種絕對權力實行有效地約束,但是道德傳統和宗教觀念依然發揮效力;在國家利益需要時,君主可以採取非常手段,而這種手段不被認為是邪惡的。 雖均為中央集權的君主制但兩者與封建主義的關系式完全不同的。封建主義的概念最初是對中世紀西歐軍事分封制和等級所有制的概括,凡是典型的、純粹的封建主義,必然是「等級的所有制」其統治權時分裂的、分散的,那就不可能有專制主義,東方社會沒有「封建主義」,只有「東方專制主義」,在西歐中世紀末期和近代早期發展起來的王權,因其權力集中形成絕對君主專制,也破壞了原有的「封建主義」。
同時「絕對主義」也是區別於「專制主義」。「專制」是主人對奴隸的統治,「絕對主義」則完全沒有這種意思。「專制權力」的目的在於一己之私,「絕對權力」則受到某種超越權力之上的目的論約束(國家理由、國家利益、國家強大)。「專制」意味著統治者權力的恣意任性,「絕對權力」則受到道德傳統、宗教觀念的約束。「專制」屬於亞洲蠻族,不屬於西方人,帶有強烈的歐洲中心主義偏見,「絕對主義」就屬於西方人自己。「專制」在道德價值和政治價值上是貶義的,受到強烈的批判,「絕對」(Abso-lute)在歷史上則是在褒義上使用的,甚至帶有神聖的味道,只是在後世反專制的浪潮中被設定為批判目標的「絕對主義」(Absolutism)才在貶義上使用。況且啟蒙時代的激進色彩已經逐漸淡去,當代西方政治學、歷史學研究都以一種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屬於特定歷史時期的「絕對主義」。
值得注意的是,國外學術界從沒有把「專制主義」與「絕對主義」混為一談。而並非中國學術界出現的越「封建」就越「專制」的理解,並創造了「封建專制主義」的概念。並且亞里士多德認為「專制」特指東方國家君主一人對所有臣民實行的主人對奴隸式的政治統治形式,其根源在於東方人的奴性。「專制主義」一詞是西方政治學的產物,是西方語境下產生的命題。中國傳統中即便存在這樣的字眼,存在類似的政治現象和理論反思,但其歷史語境、基本思路和關注重心與一般意義上的「專制主義」存在較大差距。《絕對主義國家的系譜》以書採取了分國別分析的寫作方式,在書中涉及的國家中又尤以英國較為典型,擁有區別於其他歐洲國家的特徵。其「絕對主義」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國會、司法、軍事、外交等方面。
中世紀英國封建君主政體的實力比法國強大許多,使其得以在大陸上進行損害法國利益的領土冒險,百年戰爭期間,幾任英王及其貴族跨越險阻重重的海上障礙,力圖控制並佔領法國大片地區。但是,當法國成為西歐最強大的絕對主義國家的發祥地時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英國都經歷了一種特殊的,日漸收縮的絕對主義統治。
英國中世紀君主政體從來未面臨法國、義大利、德意志統治者均遇到過的對一元化政府的反抗。其結果是王權與貴族代表權的同時集中化,表現在國會的產生和發展上,但中世紀等級會議永遠不可能直接與君權相對立,反之,它們往往是其存在的先決條件。君主個人權力產生之後,就有了封建統治階級早熟的,具有非常一元化性質的集體性結構——國會。自13世紀以後,議會必然並不是英國獨有的。中世紀英國國會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既是「獨一份」又屬「混合型」國會的存在獨一無二,而其成員來自全國各地集權化的君主政府帶來了一體化的國會。
英國早期封建政體確保了在絕對主義時代尤為重要的對王室立法權的否決權。由於英國王室在地理上與技術上的集權化進程的進步都早得多。在歐陸上,最為典型的是司法體制被分成王室裁判權和領主裁判權。而在英國,主持各郡法庭的行政司法權官由王室任命,而非世代相襲但他們是從當地鄉紳中遴選出來的,而非來自中央官僚機構,法院本身則保有原始的村民司法議會的痕跡,在這種議會中農村公社的自由民保持著平等的關系,貴族高級裁判權的全面發展也受到遏制,取而代之的是在各郡縣出現了義務性的貴族半自製行政機構,這機構在近代初期轉化成治安官吏體系。
與歐洲各國一樣中世紀的英國貴族是軍國主義化的,掠奪成性的階級。英國經歷了眾多遠離故土的戰爭。在百年戰爭大部分過程中英國的優勢並非來自海上霸主地位,因為在這樣的一場造成無數損失的持久戰爭中占支配地位的應當是法國方面。最終國內爆發了玫瑰戰爭,以都鐸王朝建立宣布結束,但期間亨利七世時代為英國「新君主政體」的產生鋪平了道路。英國在歐洲的地位也因其軍事結構的缺陷而發生變化、在16世紀上半葉,曾遭英國侵略的西班牙,法國均成為充滿活力的王權國家,英國被它們拋棄在後面。而對於文藝復興時代歐陸個君主政體來說,建立強大的軍隊是生存的先決田間,但對於英國卻並不十分迫切,英國雖在財力,人力,資源上處於劣勢,但海上入侵英國的威脅並不十分嚴重。使得在向「新君主政體」轉變的關鍵時期,都鐸王朝國家既不需要,也不可能建立與法國、西班牙絕對主義相匹敵的軍事機器,而且亨利八世及其同時代的英國貴族從主觀上尚不能跟上國際格局的變化,以至於在法國,西班牙等對義大利控制權的角逐中,英國已經坐了冷板凳。 由於它對羅馬教廷毫無興趣,因而在競爭中成為旁觀者。這是亨利八世時在外交政策上的災難性挫折。其時,英國君主政體失去了昔日在歐洲的軍事地位,卻還未意識到作為海上強國的前景正在向他揮手。在亨利八世統治的後期經伊麗莎白至17世紀內戰爆發前夕,貴族與中世紀社會秩序所規定的基本軍事職能相分離,轉向商業化活動的時代大大早於歐陸地主階段,同時王權被大大加強。絕對主義在英國有條不無奈的發展,但英國又不得不對本國絕對主義自身結構的缺陷付出代價。偏離了封建時代末期國家的通則以及宗教矛盾的升級等因素使得英國絕對主義在進入成熟期之前就被資產階級革命扼殺了。
「絕對主義」是西方近代初期普遍的政治形式,對於英國封建主義時代及絕對主義時代的了解,在《絕對主義國家的系譜》一書提供了一個框架,一個思路。體而言,絕對主義有其獨特的歷史涵義研究絕對主義的重要意義在於正確評價它在近代早期的歷史作用。正是它從分散的封建社會中凝聚起民族國家,它是西方從中世紀向近代轉變的關鍵。
7. 閱讀歷史先看全球通史還是中國歷史
如果是課業,那就隨便了,照本宣科的背吧。如果是愛好,還是看中國歷史吧,雖然已經被改的面目全非,你慢慢找找總歸能看到點不一樣的東西。
8. 想了解世界歷史讀什麼書比較好
世界通史!!!
9. 全球通史閱讀技巧
其實你思考的很多了已經,我買來堆在書架上一直沒看,因此也不是很了解.我個人認為如何劃分這個問題不必過於糾結,中心思想大概是全球人類文明的演進吧,以一種文明史觀去看待整個世界及其變化.我也不清楚啦
10. 世界史必讀書有哪些
教材:
吳於廑和齊世榮主編:《世界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年。該教材很多大學歷史學專業在用,目前每年再版。
楊慧玫翻譯 張郁蘭校訂:《錢伯斯世界歷史地圖》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1981年12月第1版。傑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編: 《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集》中文版翻譯組翻譯 1983年9月第1版。常用的工具書。
〔美〕斯塔夫里阿諾斯著,吳象嬰 梁赤民譯:《全球通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比較通俗的一本書,在中國很受歡迎,多次再版、重譯。
[美]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文明的傳承與交流》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0月版。全球史觀的真正代表作品,可讀性強。
還有就是《劍橋世界史》了,劍橋史系列的書多系匯集多位學者之力而成,每一領域都可請到最有名的專家撰稿,但相比通史寫作而言也有難以匯通的劣勢。
研究著作:
(美)伊曼紐爾•沃勒斯坦著、孫立田等譯:《現代世界體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000年。世界體系理論的奠基之作。
布羅代爾:《地中海和菲利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世界》、《十五到十八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都是年鑒學派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