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雕塑的歷史
石窟寺分布地區很廣,早期石窟集中於新疆地區,重要的有克孜爾石窟、庫木吐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吐峪溝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等;晉朝以後,在河西走廊和華北地區興建的石窟有莫高窟、榆林窟、天梯山石窟、炳靈寺石窟、麥積山石窟、須彌山石窟、南北石窟寺、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鞏縣石窟、響堂山石窟、天龍山石窟、萬佛堂石窟、廣元千佛崖、廣元皇澤寺石刻、陝北石窟等。南方地區有南京棲霞山石窟。隋唐以後新開鑿的石窟有彬縣大佛寺、駝山石窟、雲門山石窟、柳埠千佛崖石刻、峽江千佛崖、安岳石刻、大足石窟,以及雲南南詔國開鑿的劍川石窟等,五代至元代在杭州開鑿了飛來峰石刻。在近代,石窟雕塑遺存曾受到外國人的嚴重破壞和掠奪。中國雕塑在題材內容和雕塑技法上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並在長期發展中,不斷吸收、融匯了很多外來藝術成分。其發展的高峰是秦漢、南北朝、隋唐時期,五代以後,大規模的雕造活動日益減少,而中小型雕塑則有新的發展。20世紀以後,受歐洲雕塑影響,出現一些西方雕塑樣式的紀念碑雕塑和大量架上雕塑。80年代以後,城市環境雕塑興起,中國雕塑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由於受到傳統觀念的制約,中國美術史上留下姓名的雕塑家不多,也缺少雕塑理論著作。對於中國雕塑史的研究和創作經驗的總結,主要開始於近代。
B. 中國雕刻藝術的變遷
雕塑的歷史
雕塑的產生和發展與人類的生產活動 緊密相聯,同時又受各個時代宗教 、哲學等社會意識形態的直接影響。如法國舊石器時代的圓雕裸女和牝馬、野豬等浮雕,中國陝西何家灣和遼寧凌源、建平等地發現的5000~6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石雕、骨雕、人像和女神彩塑頭像等,反映了人類對自然力的崇拜和對動物的崇拜以及認識人本身、認識世界的過程。秦始皇陵兵馬俑再現了2000多年前的帝國大軍的威勢。雕塑是時代、思想、感情、審美觀念的結晶,是社會發展形象化的記錄。
德國美學家黑格爾曾將藝術風格的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嚴峻的風格,它堅守描寫的客觀簡朴性;其次是理想的風格,這一般是藝術發展成熟、完美、繁盛時期的風格;再次是愉快的風格,它往往是一門藝術衰落時期的風格,目的是為「取悅於人」,追求形式的華美與雕琢。(《美學》第三卷)用黑格爾的觀點分析中國雕塑風格的發展,發現大致上是吻合的。如果從中國雕塑的成熟期一秦漢時期開始,秦漢雕塑正是嚴峻風格的典型,而隋唐雕塑則是理想風格的典型,明清雕塑則是愉快風格的典型,至於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宋則分別是從秦漢到隋唐,隋唐到明清之間的過渡風格。
藝術風格從不同層次上可以有不同的概括,為了考察藝術風格的演變與民族文化精神的關系,這里從中國傳統的陰柔之美和陽剛之美的風格理論出發來把握中國雕塑的發展。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曾說:「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這里的清指的就是俊爽超邁的陽剛之氣,濁是凝重沉鬱的陰柔之氣。其後劉勰在《文心雕龍》里說到「氣有剛柔」、「風趣剛柔」;沈約在《宋書》中講「剛柔迭用,喜慍分情」,就是與這種風格論一脈相承的。清代著名古文家姚來更是明確提出了「陽剛之美」和「陰柔之美」的風格論。
關於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盡管學術界有不同看法,但基本上都是從傳統的陰陽剛柔的觀念來立論的。有人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是貴柔、守雌、尚靜;有人則認為是剛健有為,自強不息;另有人認為是二者之間一「中庸」。應該說,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是發展的,靜態的描述難免顧此失彼,以偏概全,而動態的追蹤則可以更接近歷史的原貌。中國雕塑正好可以成為我們動態地把握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參證。相對於文獻資料,它可以更直觀、更不加掩飾地將我們民族的文化精神以形象的方式展現出來,從這個意義講,一部中國雕塑風格的發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一部民族文化精神的嬗變史。這樣,就使人們找到了將雕塑風格與民族文化精神聯系起來的聯接點。
一、秦漢時代
秦漢時代的雕塑風格是嚴峻的風格,是陽剛之美的風格。秦漢俑馬、墓前石雕從整體上看,也許遠不及後世那樣精巧、細膩,而以拙重、粗獷為特色,然而正是這種「客觀簡朴性」,成為了秦漢時代文化精神的象徵。
秦漢時期的文化精神是積極進取、剛健有為的。這種精神也正是《周易》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以及《荀子》里「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現實中的表現。秦漢雕塑的風格不是偶然的,它正是這一時期中華民族頑強的生命力、強烈的開拓、征服慾望的形象寫照。它繼承了遠古以來,華夏民族所表現出來的注重人力,與自然抗爭的崇高精神。有一種流行的說法,認為西方民族注重對自然的征服、改造,中華民族則表現為與自然的順應、融合。這種說法也許適合某些時代,但至少不適合先秦和秦漢時代的中華民族。如果沿著秦漢文化精神中的陽剛之氣追溯下去,就會發現早在遠古神話里就體現出了我們民族在早期的那種大氣磅礴,與自然抗爭以求生存的文化精神,如「精衛填海」、「女媧補天」、「誇父追日」、「愚公移山」、「後羿射日」,「共工怒觸不周山」等等就是最好的說明。
秦漢文化精神,就是先秦這種自強不息、奮斗不已的頑強精神的延續。據說秦始皇南巡衡山,舟行至湘山遭遇大風,秦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斫樹成光山,向湘神顯示皇帝的威力,秦始皇這種不畏天命、敢於向神靈挑戰的精神正是雄偉的萬里長城、阿房宮、十二金銅巨像、力士孟賁像的思想基礎,也就是排列齊整、聲威雄壯的秦陵俑馬所要表現的精神。
漢高祖「大風起兮雲飛揚」的豪邁、蒼勁的詩句表明漢代文化精神就是在這種激越、高亢的基調里行進的。漢初曾一度流行所謂「黃老之學」,但這種主柔守雌的思想並非漢代統治者的真意,而是為了適應當時形勢的權宜之計,「無為」是策略,為的是大有所為。漢武帝開始,羽翼豐滿、國力強盛於是便抗擊匈奴、交通西域,創立了不朽業績。
「秦皇漢武,略輸文采」,秦漢的文化精神與雕塑風格達到了高度和諧,二者相得益彰。雕塑藝術以力量、氣勢、體積恰當地表現了這個征服自然、征服物質世界、開拓空間、占據空間的時代。這種合諧是中國歷史上再也沒有出現過的。
二、魏晉南北朝時代
魏晉南北朝時代的雕塑由秦漢時代統一的陽剛之美的風格分裂為兩大風格,這兩大風格如果從地域著眼可以分為南方風格與北方風格,其文化內涵則是陰柔之美與陽剛之美的風格,表現在當時最主要的佛教雕塑上是「秀骨清相」與「大丈夫之相」的分別。探索這一時期風格分裂的原因還必須聯繫到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在這一時期所發生的變化來看。
這是一個動盪的時代,西晉王朝覆滅後,中國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北部中國成了游牧部族爭逐、混戰的場所,南部中國則由逃亡到江南的貴族官僚建立起偏安南方的王朝,大批有高才實學、博通經史的文人學士避亂江南,對南朝文化起了重要作用。這一時期魏晉玄學對南朝人產生了很大影響。如果說秦漢時期人們在文化精神上表現出來的是慷慨激昂、努力奮發、以圖有所作為的話,那麼南朝時期則以任其自然、隱匿山林、蔑視禮教法度、崇尚虛靜無為、講玄清談為時尚。值得注意的是,莊子哲學在以征服外界環境,以發展生產,重視世俗生活為特點的秦漢時期顯不出多少影響,而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卻受到了特別的重視。
在這種背景下,中華民族原有的剛健有為的精神在南朝減弱了,顯得陰柔有餘而剛健不足。顏之推在《顏氏家訓》里談到,南朝士大夫搽粉塗胭脂,香料熏衣,肉柔骨脆,景侯作亂時,著羅綺,抱金玉,伏床邊等死。縣官老爺看見驢子也心驚肉跳,說是老虎,這與《史記•游俠列傳》中秦漢時代的英武剛健的儒生形象形成了多麼鮮明的對比!
這一時期在雕塑中出現的「秀骨清相」的風格從藝術上看並不是沒有積極意義的。它意味著民族感性心理的豐富。在形式上,也較之前代的雕塑顯得細致和講究,這也是藝術發展的必然階段。也正是由於風格上的分化,為中國雕塑在下一個階段形成新的統一風格奠定了基礎。其實不限於雕塑,當時在文化藝術上,南北朝時期普遍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文化風格。佛學家談到南北佛教的差異;學者注意到南人與北人在學風、學問方法上的不同;文學
史家談到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迥然相異的風格;書法家注意到南、北書法的不同風格……總的說來,在藝術方面,南方風格一般是婉約的、細膩的、秀美的;北方風格一般是豪邁的、粗獷的、壯美的;所謂「鐵馬秋風冀北,杏花春雨江南」,就是這兩大風格的寫照。
歷史的發展常常是充滿了戲劇性的。按說南朝在學術、文藝、典章制度方面堪稱華夏正統,加之禮樂之盛,富饒的山林物產之利,都是北朝所無法比擬的;十六國以及北朝統治者自己也不敢以華夏正統自居,按說,統一中國的應是南朝人而不是北朝人,然而結果正好相反,蠻勇強悍的北朝人最後征服了南朝,統一了中國,這應該是引人深思的。
C. 中國玉雕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中華民族早在遠古時代便開創了製作和使用玉器的歷史。國人製作玉器歷史悠久、工藝精良,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禮儀、商貿、圖騰、宗教、信仰乃至生活習俗、審美情趣等方面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具有東方特色、舉世無雙的中國玉器代表著中國燦爛輝煌的玉石文明。
新石器時代中晚期,人們就開始使用玉器。在良渚文明遺址,就出土過數以萬計件玉器製品。在遺址上挖掘出土的玉器有璧、琮、鉞、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鐲、玉管、玉珠、玉墜、柱形玉器、錐形玉器、玉帶及環等,可見當時玉器的使用已經進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位於北方的紅山文明遺址,出土過豬、龜、鳥、蟬、魚等動物形象的玉器近百件之多,其中最知名的一件紅山玉龍,雕琢精細,造型古樸雄渾,極富動感,代表了那個時代玉雕工藝的最高水平。
到了商周時期,玉制的生產工具明顯減少,其用做裝飾的玉器種類增加,更多的玉器上雕刻了龍紋、風紋、雲紋、弦紋等各種紋樣,這一時期的玉器造型與紋飾豐富優美,標新立異,多彩紛呈。
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工藝技術更加完善。同樣是造型簡單的玉玦、玉環,與商周時期相比較,可以明顯感覺到其製作更加精美、精緻,對於型的把握愈加熟練了。工藝的提高還使得紋樣的種類進一步增加,出現了繩紋環,谷文環和雷紋環。
兩漢魏晉時期由於社會動盪,玉器的生產製作受到了限制。這個時期的玉器逐漸以裝飾玉、實用鑒賞玉為主,玉器也開始走向民間,其雕刻風格特點是簡單,用途簡化,裝飾簡。
唐宋時期是封建社會文化最繁榮的一個時期,也是玉器發展史中的又一個輝煌時期。唐代絲綢之路陶瓷之路的再度鑿通和繁榮,不僅確保隋唐五代玉料的輸入而且使玉器的風格染上了異域文化的情調。自唐朝開始,玉料大多使用和田玉。這個時期的玉器更具圖案的完整性,雕刻紋路非常細膩鮮明。唐朝開始,有玉器上開始使用花卉圖案,雕刻的花卉非常完整,花蕾、花葉、花莖一應俱全。
在元代,官方在大都(今北京)、杭州等地設有官辦的玉器作坊,專門向皇室提供宮廷用玉,從事玉雕的匠人有數千人。有了這樣的基礎,元代開創了大型玉器的製作。元代玉器在加工工藝上最具代表性的是多層鏤空。除了在平面上雕出雙圖案外,還可以在玉料上多層雕琢,起花多達五六層,每層都層次分明,具有強烈的透視效果。
明清時期是中國玉器的鼎盛時期,其玉質之美,琢工之精,器形之豐,作品之多,使用之廣,都是前所未有的。明清皇室都愛玉成風,產自緬甸的翡翠得到了皇室的親睞,由此漸漸走向民間。此時,南北派玉雕的風格也逐漸形成,南派玉雕以蘇州、揚州為中心,北派玉雕以北京為中心,南派玉雕造型優美、工藝精湛,北派玉雕古樸莊重。
改@革@開@放以來,玉雕業發展欣欣向榮。隨著工藝的發展和進步,電動雕刻工具的普及,翡翠雕刻的工藝及技法都有了巨大的提升,玉雕作品越來越精美,玉雕師的想像力不再受到限制。同時,一批醉心於玉雕的藝術家,在傳承傳統玉雕技法的基礎上不斷摸索創新,發展了全新的雕刻技法,使得玉雕成了可以用心品味的藝術~
D. 中國玉雕的歷史有哪些
玉雕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刻品種之一。
商周時期 ,制玉成為一種專業,玉器成了禮儀用具和裝飾佩件。玉石歷來被人們當作珍寶,在中國古代,玉被當作美好品物的標志和君子風范的象徵。 玉雕的品種很多,主要有人物、器具、鳥獸、花卉等大件作品,也有別針、戒指、印章、飾物等小件作品。中國的玉雕作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玉雕是中國獨有的技藝,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和鮮明的時代特徵,不同的朝代,玉雕有著不同的造型與特色。
(一)新石器時代
簡單玉雕時期鄭州大河村仰韶文化距今5000年,出土文物有兩枚綠松石魚形飾物;新沂市出土有綠松墜、綠松石蟬與蛙等工藝品;河南安陽殷墟出土有硝玉、綠松石、瑪瑙等飾品,在鄭州有一枚陰雕弦紋骨質指環是最古老、最完美的戒指。較多的玉雕有玉斧、玉鏟、玉刀,以生產工具為主;形態簡單的玉壁、玉璜、玉珏、玉珠,以岫玉為主。
(二)商、周、春秋、戰國--玉石工藝時期
出現了祭天玉壁、祭地玉琮、傳今玉圭、封官爵玉佩等,以玉佩出上較多,它屬隨身佩戴裝飾玉品,亦屬禮品。從新石器晚期的良諸文化河姆渡遺址中出土的種類較多。商代出現了玉鳥佩、人首佩、人洛佩等。玉璜是一種弓形弧狀玉器,春秋戰國時期,瑣的造型優美,如春秋白玉龍紋璜、戰國黃玉龍首璜。
(三)漢、唐時代--玉雕裝飾盛行期
河南獨山玉始采於西漢,土地文物證實遼寧峭岩玉屬於裝飾品的主要玉料。西漢的金縷玉衣是2000片岫岩玉聯綴而成,漢代咸陽出土的"漢玉馬"也是一件珍品。今安徽無長市出土的漢代環狀玉龍首尾相連捲曲如環,徑x厚=5x0.5cm,還有大小各異的玉壁,其中較大者有青玉壁,徑 x厚 =23 x0. 5 c m,雕工精湛;牙壁乳白色,徑x厚=9 xo.5 c m,玲巧可愛。唐代佛教盛行,玉石多用於裝飾佛像,唐代"幼學瓊林"中有瑪瑙盤較有名。19 70年,陝西何家村出土了唐代一千多種珍貴文物,其中獸場瑙杯就是一件貴重之寶(現藏陝西歷史博物館),醬紅色,高自.5cm,長15.6 cm,造型獨特,令中外人士心馳神往。
(四)宋、元時代--玉雕飛躍發展期
玉雕工藝已達到質的飛躍,宮廷中設有"玉院",已有淺磨深琢,浮雕圓刻。元朝開國元勛忽必烈在開國大典宴請群臣盛酒用的"瀆山大玉海",就是一件巨型玉雕品。用南陽獨山玉經5年雕琢而成,重 1750kg,可儲酒 3 0餘擔。除大型玉雕外,中小型玉雕很多,如元朝青石玉虎鹿鷹佩等。福建壽山石1500年前被作為雕刻石,南宋時,已大規模開采,到元朝價值倍增,屬玉雕主材料。
(五)明、清時代--玉雕鼎盛期
明末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記載,有良玉雖集京城,工巧則推蘇州。明代蘇州玉雕藝人陸子岡最有名,發展了"刀刻法以及"連環會"製作工藝,創造了各種陰陽浮雕於一體的玉雕工藝製品,得到朝廷的賞識,至今仿者不斷,是收藏家夢寐以求的珍品。清代玉雕工藝已達到高峰,宮廷設有玉器造辦處,督辦玉料,宮廷中御用玉器極多。最有代表性"大禹治水圖玉山子"巨作,是世界上最大玉件之一,是我國古代玉雕之王,高 2.24米,徑長帕厘米,重8噸。小型玉件不勝枚舉,如明代的青玉蓬生貴子佩、清代的嵌寶石點翠管,民間廣為流傳。
(六)近代--玉雕最盛時期
近代玉雕集歷史文化之大成,在北京"珍寶館"不僅收集了中國玉雕"四大國寶"一岱嶽奇觀、群芳攬勝、含香聚內與四海騰歡,還有各種出類拔萃的玉器,其中有著名的一代玉器宗師潘秉衡(1912-1970)的玉雕作品,品種繁多,作工精湛,被譽為"東方瑰寶"。潘老佳作有"珊瑚黛玉戲鸚鵡","俏色瑪瑙嵌寶蚌佛","珊瑚六臂佛鎖蛟龍".潘老的創作不僅列為國寶,而且被法國巴黎盧浮宮、美國費城博物館、日本名古屋博物館珍藏,為世界藝壇所矚目。玉雕"怪傑"王樹森(1919-1989)的玉雕有三絕:一絕是藝術精品,料、工、藝三合一;二絕是善用俏色;三絕是思路廣泛,做工精湛。
【作者:劉伽伽】
E. 雕刻由來、種類、發展等......
1、木雕的來源
據《中國雕塑史》記載,南朝著名雕刻家戴逵在會稽靈室寺用整棵樹雕刻了一尊一丈六尺高的「無量壽佛」,為木雕佛像中國化開創了先河。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從杜牧的詩中可以看出南朝佛寺的興盛,寺廟建築和木雕佛像的大量需求,促進木雕工藝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唐宋時期的木雕,建築木雕裝飾華美雄渾,雍容華麗,反映了農業文明鼎盛時期的氣象,人體木雕風格飽滿豐腴,儀態端莊,衣紋流暢。現存的實物有新疆吐魯番唐墓出土的彩繪木俑,江蘇蔡庄五代墓出土的木雕俑,佛像,金剛力士等。被後人稱為「雕聖」的木雕高手楊惠之,專事雕像,技藝神巧,著有雕刻專著《聖訣》,可惜已失傳。
唐朝木雕走向繁榮的另一個原因是傀儡子戲的流行,傀儡戲即木偶戲。
宋代木雕,除繼承了唐代木雕的造型特點外,在題材內容和表現手法上有所拓展,出現了浮雕,圓雕等多種技法。除木雕藝人外,文人雅士也參與其間握刀創作。小件木雕極為流行,造型精美雅緻,技藝高超。
宋代木雕存世極少,市場價格較高,1994年佳士得香港公司拍出一件宋代木雕彩繪觀音坐像,成交價高達321萬港幣,創造了近年來中國古代木雕藝術品拍賣的最高記錄。
明清是中國木雕發展的輝煌時期,木雕技藝愈來愈成熟,工藝也愈來愈精細。藝人們以刀代筆,以木代紙,涌現了一大批精品。
北京雍和宮萬福閣的木雕彌勒佛像,高26米,用一根直徑3米的巨型檀香木雕成,形態端莊,雕木精湛。蘇州西園寺木雕「千手觀音」,一千隻手拿著各種法器的手各不相同。這些佛像都是國寶級的木雕珍品,是很難用價格來衡量的。
2、木雕的技術
鑿粗坯:粗坯是整個作品的基礎,它以簡練的幾何形體概括全部構思中的造型細節,要求做到有層次、有動勢,比例協調,重心穩定,整體感強,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輪廓與內輪廓。
鑿粗坯的基本要領是,從上到下,從前至後,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從上到下,就是從頭部開始做到腳跟;從前至後,就是先鑿前身,再鑿後背;由表及裡,就是從木料表面開始,一層層向內剝進;由淺入深,就是先鑿好淺的地方,再鑿深的地方。鑿粗坯時還需注意留有餘地,如同裁剪衣服,要適當的放寬。民間行話說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唯愁脊薄難復肥」,「內距宜小不宜大、切記雕刻是減法」。
掘細坯:先從整體著眼,調整比例和各種布局,然後將人物等具體形態及五官、四肢、服飾、道具等逐步落實並形成,要為修光留有餘地。這個階段,作品的體積和線條己趨明朗,因此要求刀法圓熟流暢,要有充分的表現力。掘細坯中的鏤空技巧,要求以縱纖維組合鏤空,鏤去多餘的部分。要運用帶筋法,即在作品的擎空易斷的部位留下一小塊料使其與臨近的部位牽附,待作品完成後再用薄刀密片法把牽附之筋去掉。
修光:運用精雕細刻及薄刀密片法修去細坯中的刀痕鑿垢,使作品表面細致完美是修光的目的。要求刀跡清楚細密,或是圓轉,或是板直,力求把各部分的細微末節及其質感表現出來。
打磨:根據有些作品需要,將白坯木雕用粗細不同的木工砂紙搓磨成細潤光滑。要求先用粗砂紙,後用細砂紙。要順著木纖維方向反復打磨,直至刀痕砂路消失,顯示美麗的木紋,要注意保持作品輪廓清晰、線條流暢。
刻毛發、飾紋:用三角刀刻畫毛發、飾紋,要求運刀爽快、肯定,粗細均勻,一絲不苟。
著色上光:著色不僅僅是為了彌補某些材料的不足或缺陷,而且還能起到加強豐富材料質感美和作品形式美的作用。因此在作品著色上要酌情而定,要求盡量體現出木紋的美。色澤要深沉明快,符合天然木質的種種美感。 上光的目的是滋潤木質,使作品錦上生輝,同時也起到防污作用以便長期保存,因此要求均勻滲透,亮而不俗。
配置底座:底座不僅是主體的依託,也是雕刻造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要求底座的形狀尺度要與作品的內容形式相輔相成。充滿曲線與生動活潑的作品,可借簡潔樸素的底座襯托,而造型簡潔或肅穆的作品則可以在底座上稍事雕飾。總之要注意互相之間的比例協調,注意色調上的相互烘托,切勿喧賓奪主,本末倒置。
F. 人類最早的雕塑和中國雕刻雕塑的形成和發展歷史謝謝急
1. 論中西方雕塑的發展歷史 特別全面
http://www.docin.com/p-313822.html
2.中國雕塑發展史
一、史前雕塑(公元前6500年-公元前1600年)
中國迄今發現最古老的雕塑,屬新石器時代氏族公社繁盛階段的遺物。原始社會雕塑對探討社會發展進程、研究造型藝術與意識形態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所以歷來深受人們的重視。這一時期雕塑的造型還都是依附整體器物上的飾物,均為粗略的,誇張式的,具有極強裝飾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陶塑人像。(見圖1)石雕與骨雕人像僅有少量出土。
二、商周雕塑(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21年)
這個時代雕塑作品側重於動物外形的器皿、飾物和人物的捏塑,形體小巧,造型粗略,帶有濃厚的人情味。青銅器藝術代表了商周雕塑的最高水平。此時的青銅作品雖然多具實用目的,但已初步具備了雕塑藝術的特性。一些誇張、變形、奇特的紋飾,渲染了威嚴神秘的氣氛,形成了端莊、華麗、氣質偉岸、形象乖張的藝術特性,突出反映了商周時期人們的審美觀和對自然環境的理解。鼎是這一時期典型的雕塑作品。而《司母戊大方鼎》就是此期間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見圖2)
司母戊大方鼎身呈長方形,口沿很厚,輪廓方直,顯現出不可動搖的氣勢。鼎的周圍則布滿商代典型的獸面花紋和夔龍花紋。它憑借庄嚴的造型,龐大的體積和神秘的花紋,成為商朝貴族王權與神權藝術的最典型代表,同時也是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的重要史料。
三、秦代雕塑(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建立專制統治國家,即利用雕塑藝術為宣揚統一功業、顯示王權威嚴的政治目的服務,在建築裝飾雕塑、青銅紀念雕塑、墓葬明器雕塑等方面,都取得了劃時代的輝煌成就。
秦代是中國封建社會上升期,在雕塑作品上,秦追求寫實逼真。雕塑在建築裝飾、陵墓裝飾和「明器」中發展,形成雕塑史上的第一個高峰。秦建築裝飾表現在宮室、苑囿、亭閣樓榭和陵墓神道建築上。最為壯觀的是被稱為世界 「第八奇觀」的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馬俑。(見圖3)
兵馬俑的發掘,給世人展示了秦代雕塑藝術的輝煌成就。其兵俑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其馬俑身材矯健、活靈活現。人物雕塑更注重面部的形象刻畫,神態萬千、精細逼真,秦俑坑發掘的銅馬車更是雕塑藝術史上的奇跡。充分體現了主導那個時代的高大、雄健的風尚。
從總體看,秦代雕塑的風格特點是渾厚雄健,朴實厚重,龐大強壯,氣魄宏大,體現出封建社會的上升期的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具有崇高的力和數的巨大、超常的審美特徵。
四、漢代雕塑(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漢代雕塑在繼承秦代恢弘莊重的基礎上,更突出了雄渾剛健的藝術個性。這一時期的墓葬雕塑特別發達,已從秦陵地下墓葬的雕塑的形式發展到地上的陵墓表飾。在形式上突出了石雕作品的雄渾之勢和整體之美。
漢代雕塑作品的品種和數量相當豐富,呈現出的主體面貌渾厚簡練、生動完整。這個時期雕塑藝術成就,突出表現在大型紀念性石刻和園林的裝飾性雕刻上,其中漢朝驃騎將軍霍去病墓石刻就是留存至今的一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石雕作品。
霍去病墓石刻群雕在中國雕塑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打破了漢代以前舊的雕刻模式,建立了更加成熟的中國式紀念碑雕刻風格,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些作品以其簡潔的造型,粗獷的風格,宏大的氣勢,不僅寄託了對英雄的歌頌和哀思,也反映了正處於上升時期的漢朝統治階級那生機勃勃的精神面貌。霍去病墓的石刻群雕,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對後世陵墓雕刻的藝術風格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是漢代以後中國古代大型紀念碑雕刻的典範之作。
而《馬踏匈奴》(見圖4)是整個群雕作品的主體,同時也是這些雕塑所謳歌的主題。 整個作品風格莊重雄勁,深沉渾厚,寓意深刻,耐人尋味,既是古代戰場的縮影,也是霍去病赫赫戰功的象徵。雕塑的外輪廓准確有力,形象生動傳神,刀法朴實明快,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和高度的藝術概括力,是我國陵墓雕刻作品的典範之作。
五、魏晉南北朝雕塑(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魏晉南北朝是一個佛教思想與儒學思想碰撞、交融時期。因此,統治者利用宗教大建寺廟,鑿窟造像,利用直觀的造型藝術宣傳統治者思想和教義。代表性的石窟為:敦煌石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等。(見圖5)
石窟內雕塑大量的佛像,有石雕、木雕、泥塑、鑄銅等,佛像雕塑遂成為當時中國雕塑的主體。這些石窟在發展中不斷增加新的雕塑作品,歷代都對石窟進行重修、擴建、新增和補充。
石窟藝術在中國雕塑中很有代表性,如東晉時期的戴逵,擅長雕刻和鑄造佛像,他在建康瓦棺寺所作的玉軀佛像,與顧愷之的壁畫《維摩詰圖》和獅子園的玉像被稱為「瓦棺寺三絕」。這個時期的雕塑特點為較注重細部的刻畫,技術更圓轉達純熟,雕塑形象和題材大都為宗教題材,因而雕塑形象具有神化傾向和誇張的特徵。宗教使雕塑藝術的題材單一化,但宗教精神的內在動力卻也促進了大量精品的誕生。
六、隋唐雕塑(公元581年-公元907年)
中國隋唐時代在經歷了延續約 3個半世紀的分裂和動盪以後,重新得到統一和安定,進入一個政治經濟空前繁榮的歷史時期,從而促使雕塑藝術的發展出現新高峰。經過隋和初唐的過渡階段,融會了南北朝時北方和南方雕塑藝術的成就,又通過絲綢之路汲取了域外藝術的養分,使雕塑藝術大放異彩,創造出具有時代風格的不朽傑作。
隋唐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期,也是文學藝術發展的鼎盛期。宗教造像藝術、陵墓的裝飾雕刻藝術、陪葬的陶瓷雕塑藝術、肖像造型藝術等都進入一個空前繁榮時期。宗教造像藝術在唐代有長足發展,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敦煌石窟,龍門石窟等。
龍門石窟在經歷魏晉唐多個朝代的開鑿後,隨歷經千年歲月的風霜,仍不失其神秘華麗之彩。龍門奉先寺群雕更顯示出大唐帝國的強盛。其中奉先寺大盧舍那佛龕是最為輝煌的傑作。(見圖6)其九尊一鋪的形式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還有二尊供養人雕像。是一個有主有賓、層次井然的有機整體。這也是意想造型中強調人是審美主體的觀念。
此時的佛雕作品既博大凝重之態,又不失典雅鮮活之美。其雕塑風格的多樣化與技巧的純熟已達到了史無前例的水平。
七、宋及金雕塑(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宋代以城市為中心的商品經濟空前繁榮,市民階層壯大起來,代表市民趣味的審美觀念隨之興起。與此同時,理學的興盛使人們更關心現世生活,關注來世的佛教日趨衰落。因此,宋代的佛教雕塑無論內容還是風格都明顯世俗化,那些神聖不可及的面貌漸漸模糊了,代之而起的是更接近現實生活的形象。造像藝術集中轉入南方,如廣元、大足、安岳、杭州、贛州都是摩岩造像較集中之地。(見圖7)
大足石刻是我國石刻藝術的精品。盡管它的開鑿有著宣揚佛法說教的主旨,但雕塑匠師的高超手段,至今仍使人們為造像之精妙而贊嘆不絕,從而受到無上的精神享受。大足石刻無愧為中國雕塑史上的一大奇觀。
在世俗題材方面,宋的陵墓石刻多沿襲唐之傳統,但氣勢漸弱。繼中晚唐之後的宋代雕塑進一步生活化、世俗化,創作手法上趨於寫實風格,材料使用上則更加廣泛。宋代的彩塑較為發達,在佛雕造像上較唐代有了較大變化,此時的佛雕造像以觀音菩薩居多。
遼、西夏、金等少數民族的雕塑作品主流風格仍多受宋影響,但在不同程度上呈現出了其民族的特色。
八、元明清雕塑(公元1279年-公元1911年)
中國蒙古族統治者早在建立元朝之前,便先後仿照漢族建築樣式,營建上都及大都兩個都城。而分布各地的寺廟塑像、石窟造像等亦展示了元代雕塑藝術的概貌。進入元代,統治者重視手工業,雕塑作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明清兩代,宗教觀念進一步淡薄,此時的宗教雕塑在缺少內在信仰的狀態下,顯現出缺乏創造性和生命力的程式化傾向。而明清的世俗雕塑藝術多趨於裝飾化和工藝化。這些雕塑大多更強調實用性與玩賞性功能,體現出工藝品的特色,而早期雕塑那種強烈的精神性功能則大大削弱了。但是,這些裝飾性、玩賞性的作品往往不受陳規限制,面貌各異,這也可以算是明清時期雕塑藝術的一個亮點。其作品造型一般小巧玲瓏、精緻剔透、精雕細鑿,缺乏大氣之作和大型之作,藝術上逐漸轉向個人化、內聚性的風格。
而一些與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市民群眾及知識階層有著較密切關系的各種小型的案頭陳設雕塑和工藝品裝飾雕刻,則有顯著的發展,出現了生機勃勃的景象,代表著這一歷史時期雕塑藝術的新成就。
明清帝陵的陵墓表飾較前代規模更大,像設更多,布置講究、技術嫻熟,但其既缺乏唐代的超然、也缺乏漢代的雄渾,此時的作品更能滿足人們的賞心悅目之功能,失去了前代的創造活力。 明清雕塑有明顯追隨唐宋風格的痕跡,在名目繁多的寺廟里,供奉著各式各樣的神像,其造像多為彩塑,即泥塑彩繪。從題材到表現手法日趨世俗化、民間化,形成了工巧繁縟、萎靡纖細、色彩亮麗的藝術風格。如泥彩塑千手觀音。(見圖8)
九、現代雕塑(公元1911年後)
進入20世紀後,中國傳統的宗教雕塑已處於衰落時期,民間小型雕塑雖很繁榮,但未能成為主流。辛亥革命及五•四運動前後到30年代,許多青年赴英國、美國、日本等國學習雕塑。他們歸國以後,大多從事藝術教育,成為中國近現代雕塑藝術的開拓者,促進了中國各種形式雕塑的發展。這個時期比較大的創作有為紀念孫中山和其他民主革命家塑制的紀念像和設計抗日戰爭英雄紀念碑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國的架上雕塑、大型紀念性雕塑、園林雕塑、城市環境雕塑民間雕塑與大型泥塑群像等雕塑藝術都有了長足發展。如江小鶼作的《孫中山立像》、王丙召作的《金田起義》等。(見圖9)標志著中國雕塑藝術又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西方雕塑發展史
一、史前雕塑
新石器時代開始後,人類被迫放棄狩獵成為牧人、農民,各種手工藝術得到了充分發展。外國最早的雕塑是在人類為勞動和生活需要創造生產力極低的勞動工具--石器工具的同時創造的雕塑藝術。其經歷的時間漫長,演變反映了史前人類文化逐漸豐富的過程,在這一時期沒有明顯的地域性分別,所以它標志這整個人類文明的最初探索,而不是單一的代表某一民族。
比較著名的史前雕塑是距今25000年前的威倫道夫的維納斯。(見圖10)他塑造的滾圓豐滿的婦人形象,表達了原始人對豐產的象徵性渴望。
二、古典雕塑
1、原始時期
西方雕塑的傳統發源於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但古希臘雕塑卻又曾經被古埃及雕塑深深的影響過。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與原始公社的瓦解,世界上先後出現了最早的奴隸制國家,古埃及就是其中之一。埃及的雕塑藝術大約始於公元前4000年,建築業的誕生,孕育了藝術裝飾的萌芽。它長期保存了原始社會的殘余,埃及的神話與宗教信仰支配了雕塑的形成和發展過程。神話、宗教信仰的保守性是決定埃及雕刻發展遲緩的主要原因。
埃及雕刻是為法老政權和少數奴隸主貴族服務的。由於受宗教思想意識支配,嚴格服從上層社會的審美觀點和需要。古埃及雕刻除陵墓中一部分作品外,最有影響的還是陵前和神廟的裝飾雕刻及紀念性雕刻。金字塔就是最著名的雕塑。其中最高的是胡夫金字塔,金字塔前的巨大獅身人面像採用一整塊巨大岩石雕成,是古代最龐大、最著名的雕刻。(見圖11)
埃及雕刻達到如此卓越的成就,是埃及雕刻家經過長期的探索得來的。它的雕塑藝術在古代世界美術史留下了燦爛的一頁。
古埃及雕塑的審美理想是追求永恆,而古希臘雕塑的審美理想是追求真實的美。
希臘雕刻的題材大部分取自神話或體育競技。當時,一些開明的統治者除致力於內政武力外,還提倡發展美術和文藝,在公元前6世紀以後的幾百年中,古希臘科學、文學、藝術的名家輩出成就輝煌,雕塑藝術是這個時期燦爛的文化成果的一個重要方面。
愛琴海上有許多小島嶼,其中巴羅斯島盛產大理石,為雕刻提供了最好的材料。希臘雕刻就藝術風格的變化、發展而言,可分為古風時期、古典時期和希臘化時期。
古風時期是雕刻家的訓練階段。這個時期經過雕刻家的長期探索,為後來的雕刻家開辟了道路。其中最著名雕刻家是米隆。《擲鐵餅者》是他的代表作品。(見圖12) 古典時期,希臘人的社會思想和宗教觀念起了很大的變化,雕刻藝術逐漸趨向強調人物性格情感的刻畫。希臘化時期,雕刻家繼承了傳統的技法,賦予作品以新的生命力和新的特色。
古希臘的雕刻家們對人體有豐富的知識和高度的寫實技巧。處理衣紋線條生動流暢而有變化,不僅表現出衣服的質感,而且通過衣服表現人體的優美。希臘雕刻創造了崇高、典雅、完美的人物形象。
古羅馬雕刻很大程度上是在繼承了希臘雕刻遺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且在肖像雕刻方面卻有獨特的貢獻,這與羅馬人崇拜祖先遺容的傳統風俗是分不開的。
由於僧侶風俗和祭祀禮節的流行,古羅馬雕刻家較多刻畫著衣人物形象。羅馬早期雕刻被少數奴隸主、貴族所壟斷,當時的雕刻家們雕刻的不少羅馬皇帝的形象,是把羅馬皇帝當做英雄的統帥來表現的。如梵蒂岡博物館收藏的一尊《奧古斯都》,(見圖13)表現了羅馬皇帝手執權杖,正在向部下訓話傳令的瞬間動作。
這段時間的肖像雕塑以寫實的風格見長。雕刻家們善於運用誇張、概括的藝術手法,細致地刻畫人物,捨去繁瑣的東西,加強運動感。除此之外,古羅馬雕刻家還在羅馬的建築、廣場、紀念柱等上面裝飾了許多圓雕和浮雕。三世紀較有名的建築為塞普提米烏斯、謝維路斯凱旋門和卡拉卡拉的公共浴室。
古羅馬雕塑是西方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西方現實主義雕刻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2.歐洲中世紀時期
歷史上一般稱歐洲的封建社會為「中世紀」,藝術史上把古羅馬以後到文藝復興前這段時間的西方藝術稱為「中古世紀的藝術」,它延續了1200年左右。在中世紀的歐洲,基督教成為封建統治的有力支柱。因此,歐洲中世紀的雕塑主要為基督教服務。
中世紀盛期的文化藝術,經歷了羅馬式時期和哥特式時期。教堂建築成為當時主要藝術載體,許多優秀雕刻家從事教堂建築的裝飾雕塑和內部陳列的圓雕工作。羅馬式教堂以其堅厚、敦實的形體顯示教會的威力,哥特式教堂以其靈巧、尖挺的上升力量控制觀者的精神感情。哥特式教堂代表了中世紀建築藝術的最高成就,如著名的巴黎聖母院等。(見圖14)
3.文藝復興時期
14世紀的法國雕塑中,哥特式藝術反映現實傾向增強,對人物姿態、表情、形體等方面開始誇張強調,為宗教服務的哥特式雕塑開始出現了新興資產階級藝術的萌芽。中世紀的雕塑有精華有糟粕,許多作品中充滿迷信、荒誕的宗教內容,但從藝術遺產的角度來看,當時的雕塑家們也創造了不少屬於人民的、有積極因素的好作品,在世界美術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
從15世紀後半葉開始一直16世紀,文藝復興文化在歐洲許多國家產生和形成。在歐洲的許多先進國家裡,文化藝術達到了高度繁榮,文藝復興掀起了歐洲文化藝術發展的一個高峰。文藝復興文化是反對封建宗教的文化,提倡復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起領導作用的是正在形成中的資產階級。
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刻,繼承並發展了希臘、羅馬雕刻藝術的傳統,使雕刻藝術達到了高度繁榮,最先出現的雕刻大師是季培爾蒂,佛羅倫薩洗禮堂的兩扇青銅大門上的裝飾浮雕是他的代表作。(見圖15)
而偉大的雕刻家米開朗基羅的出現,則標志著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刻藝術發展到了最高峰。他們以寫實的手法,用准確的人體解剖學,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的形態有很強的力度感,以雕刻的藝術語言塑造傳神的形象和高度的技巧手法。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刻藝術對後期的雕刻家有極大的影響。
4.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時期
1520年左右到十六世紀末出現了風格主義,此後羅馬出現了巴洛克風格的藝術,它通過繪畫、建築構成了一種潮流,推進了歐洲的文明。這時最重要的雕塑家是貝尼尼,他的作品在表達激情或宗教狂熱時所使用的人體語言更加復雜,誇張的表情,起伏的形體和流暢的線條,使作為華麗的宮廷雕塑以其戲劇性的效果和紀念碑的氣勢,煥發出強烈的藝術魅力。
在十七世紀與巴洛克平行發展的還有法國的古典主義雕塑,它追求宏偉及平直的線條,與巴洛克以曲線為主的風格正好相反。十八世紀,法國宮廷中最先出現了羅可可美術。它是從巴洛克背景中演變出來的,並脫離了巴洛克風格,代表人物為法爾孔奈。
1790年至1840年新古典主義雕刻開始盛行,其中烏東在肖像雕塑方面有很深的造詣,代表作為《伏爾泰像》。(見圖16)
之後又出現了浪漫主義、寫實主義和法國現實主義運動,其中以現實主義雕塑家羅丹的成就最高。他的創作和藝術思想對於後世的雕塑有著深遠的影響。他的代表作有《巴爾扎克像》、《思想者》等。(見圖17)
三、現代雕塑
西方雕塑在進入二十世紀後有了很大的變化,一方面自希臘羅馬的寫實雕刻傳統還在繼續,另一方面,實驗性藝術的興起轉而取代了學院派藝術,成為了主流。
立體主義的產生掀開了雕塑史的現代部分新篇章。1909年畢加索的作品《婦女頭像》。(見圖18)是一個重要標志,立體主義在雕塑語言內部建立了一種以幾何形體的構成為基礎的自身邏輯。它與傳統的雕塑觀念產生了決定性的斷裂。
未來主義以強調動力論為原則。其代表作家是波丘尼。俄國的構成主義以透明框架的形式去包圍和界定空間,徹底背離了以體量為基礎的傳統雕塑概念。他們積極地運用新材料去探索構成主義雕塑關於空間、時間和運動的觀念。
達達主義的杜尚把小便器作為藝術品展出,(見圖19)是對傳統意義上的倫理、道德、美學提出的因的挑戰。達達主義的美學思想廣泛影響了以後的現代派藝術。之後的超現實主義也深受達達主義的影響。
20世紀50年代後,新達達、集合藝術、廢品雕刻、波普藝術、超寫實主義藝術都有著受達達主義影響的血緣關系。
抽象構成雕塑和活動雕塑在戰後走向了室外,成為了大尺度紀念性藝術。雕塑中對光因素的利用,在戰後與新科技能源觀念進一步的結合了。身體藝術、行為藝術是受達達主義影響的另一種發展。
西方現代雕塑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
G. 中國有多少千年的雕塑歷史
在原始社會末期,居住抄在黃河和長江流域的原始人,已經開始製作泥塑和陶塑了。1.1975年,在陝西華縣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墓葬中發掘出一件陶制鷹鼎。2.在湖北屈家嶺文化、浙江河姆渡文化中,出土了一些手捏的只有數厘米大小的動物雕塑。3.秦兵馬俑,秦俑的設計者為了再現2000年前的秦軍「奮擊百萬」氣吞山河的磅礴氣勢,他們不僅僅在於追求單個陶俑的形體高大,而且是精心設計了一個由8000餘件形體高大的俑群構成一組規模龐大的軍陣體系。這些都是中國雕塑的歷史見證。
H. 中國雕花歷史
中國的雕花藝術板作為常年見證的中國工匠的精湛技藝,木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版早在新石器時代,大約在七千年權前。已知最早的木雕是木雕魚在遼寧省和浙江省的木雕鳥,有許多不同的品種,分為三大類:建築雕刻、傢具雕刻品和藝術品雕刻的木頭板,同時大家也稱之為雕花藝術板。傳統上,木工板在中國的廟宇、宮殿和神殿,因此許多木材板是佛教在設計和裝修。他們是、用於建築、門、橫梁、床、衣櫃、櫥櫃、桌子、椅子、推拉門、房間隔斷和屏幕。許多人都在藝術板上刻有浮雕和裝飾雕花,宗教符號、花卉、鳥類和各種動物的描繪。
I. 簡述中國古代雕塑的發展歷程
三國-兩晉-南北朝雕塑
產品推介:
三國兩晉南北朝雕塑主要有陵墓雕刻、俑、宗教造像,還有些供玩賞的小型雕塑品,用於建築或器皿上的工藝雕塑也很普遍。由於處於長期分裂動盪的階段,各民族不斷接觸、斗爭、融合,又大量從異國的藝術特別是宗教藝術中汲取了養分,因此雕塑呈現出豐富多採的新面貌,為其後隋唐雕塑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基礎,並對鄰國特別是朝鮮、日本的雕塑產生了影響。
陵墓雕刻 帝王陵墓地表上的石刻群雕,以南朝保存較好,分布在南京附近,現存31處,有宋、齊、梁、陳諸代的作品,以齊、梁兩代為多。從保存較完整的梁文帝蕭順之建陵及梁安成康王蕭秀墓前石刻觀察,南朝陵墓石刻群雕一般由成對的石獸、神道石柱和石碑所組成。石獸有翼,一般呈蹲伏狀,勁健有力,造型雄偉,是以整石雕成的立體圓雕,體長和高度多在3米以上。若與漢代陵墓前石刻,如霍去病墓石刻相比,可以明顯地看出雕造技藝的長足進步和完全不同的時代風格,即由凝重古樸轉向優美生動。神道石柱是在雙螭盤曲的底座上樹起多楞的柱體,有的是24面體,有的多達28面,楞面刻成下凹的瓦楞形狀,因而避免了直立造型的呆板,柱體上都是有銘刻的方形石額,柱端托一刻仰蓮紋的圓蓋,蓋頂中央蹲一小型石獸,整體造型秀美挺拔,端莊而又富有變化。石碑體形巨大,圓額有穿,座於龜趺之上,穩重有力。這3種石雕組合在一起,顯得頗為庄嚴宏偉,但又生動多變,表現出南朝大型紀念碑性質的雕刻藝術的高度水平。
南朝陵墓石天祿
在北方,帝王陵墓地表的石刻群雕沒有能夠完整地保存下來的實例,只有在洛陽邙山上砦發現有身高超過3米的石雕文吏殘像,可能是北魏孝庄帝靜陵前石雕群中的遺物。但是發現有帝王陵墓地下墓室中的精美浮雕作品,在山西省大同市方山清理了北魏文明皇太後馮氏永固陵的地下墓室,在石門拱券門楣兩側的龕柱上都有浮雕,題材是口銜寶珠的孔雀和手捧蓮蕾的赤足童子,刀法圓熟,造型生動,是罕見的北魏浮雕藝術精品。
俑 這一時期的立體圓雕作品中,以俑的數量最多,絕大部分是塗彩的陶塑,也有少量的釉陶俑、青瓷俑以及石雕作品。從西晉時開始,出現了以鎮墓獸、甲胄武士、鞍馬、牛車和男僕女婢組合成的俑群。以後南朝的俑群大致沿襲西晉舊制,數量較少。北方有所不同,從十六國時期起,就在繼承西晉舊制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發展,俑群內容增多、數量增大,一般包括以下4組內容:①驅邪鎮墓的鎮墓獸和全裝甲胄執銳按□的鎮墓俑;②模擬墓內死者生前出行的儀衛,以牛車和鞍馬為中心,包括人和馬均披鎧甲的甲騎具裝俑、身負箭□的步兵、騎馬的鼓吹樂隊、騎馬和步行的屬吏,以及儀仗、仆從等;③模擬墓內家居享樂的大量舞樂和男奴女婢;④模擬庖廚中執炊操作的奴婢,以及灶、碓、磨、井等模型,還有各種家禽、家畜的形象。其數量從西晉時的10餘件擴大到幾十件,乃至成百上千件。例如北魏司馬金龍墓中出土各類陶俑近400件,而東魏茹茹公主叱地蓮墓中出土陶俑多達1064件。陶俑的塑制也日漸精美,多為先制模具,然後合模成型,入窯焙燒後再貼金繪彩。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也日益提高,從西晉時的呆滯古拙,轉向生動自然;從僅具輪廓,轉向注意細部刻畫。人物的面相也隨時代的審美標准不同而變化,從西晉到北魏早期,面相寬方。北魏太和(477~499)以後,面相趨於清瘦,至晚期更加瘦削。東、西魏時,面相由瘦削又轉趨圓潤,直至北齊、北周,遂開唐代圓潤豐頤之先河。人像的體態也是神韻日增,出現不少生動傳神的作品。例如北齊庫狄迥洛墓中出土的胡裝舞蹈老人,面目傳神,姿態生動,頗具藝術特色。陶塑動物中以駿馬和駱駝的塑造最佳,駿馬多是鞍轡鮮明,挺立欲嘶,勁健異常,這可能與古代鮮卑族對駿馬的特殊喜愛有關。
西晉對坐書寫俑
西晉青瓷騎馬樂俑
宗教造像 宗教雕塑的發展,在南北朝時期是空前的,這與佛教在中國的興旺緊密聯系在一起。佛教造像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石窟寺的造像,另一類是一般放置於寺廟或宮室、民居的供養像。石窟寺造像主要分布在北方,著名的石窟寺如雲岡、龍門、敦煌莫高窟以及麥積山、炳靈寺、鞏縣、響堂山、天龍山等都有這一時期的雕塑作品。其中石質宜於雕刻的,造像採用石雕,一般主尊為立體圓雕或後背與後壁相連的圓雕,龕楣、寶床、壁面則為浮雕。石質不宜雕刻的,則採用泥塑敷彩的塑像,龕楣、壁面常有成組的小型影塑。石窟雕像中最宏偉的,當屬雲岡石窟第20窟的坐像,高13.7米,造型雄偉,氣魄渾厚,顯露出北魏石雕藝術的時代風格(見彩圖雲岡石窟第20窟石雕佛像(北魏))。彩塑中最受人推崇的是敦煌莫高窟第259窟的坐像,含蓄微笑的神態,給人以恬靜的美感。放置於寺廟或宮室等的供養像,主要材質有銅、石和泥塑等,均為立體圓雕,風格與石窟造像相同。泥塑多隨建築物的毀壞而不能完整保存。經考古發掘獲得的殘像中,以在洛陽永寧寺塔基出土的北魏泥塑殘像造型最為精美,塑工細致,面目傳神,是現存北朝雕塑中的精品(見洛陽永寧寺雕塑)。一般官民所造的佛像,形體較小,多為銅像和石像。在河北省曲陽縣修德寺廢址出土的2200多件石刻中,有年款的共247件,主要是這一時期的作品,這是研究北魏、東魏、北齊乃至隋唐雕刻藝術發展的重要資料(見曲陽修德寺雕刻)。河北省藁城縣發現的一批北齊石像,漢白玉石質,刻工精細,像上仍保留著原來的彩繪和貼金,可窺知當時石像敷彩後的本來面貌。在南方,石窟的開鑿不盛,僅存南京棲霞山一處,且已被後人損毀,難窺原貌。在四川省成都市萬佛寺廢址出土的紅砂岩造像中,發現有紀年明確的南朝造像,使人從而了解到南朝石造像的一些特點,與北方比較,其表現手法細膩,衣著裝飾繁縟,顯示出纖巧華美的風格(見成都萬佛寺石刻)。除一般造像外,北朝時又流行造像碑,在碑石上開龕造像,其造像風格與同時的石窟造像相同(見北朝造像碑)。這時期的道教造像,也有少量遺留,除衣飾面相稍有不同外,造型手法與佛教造像相同,無甚特色,缺乏藝術價值。
小型雕塑 供佩戴、玩賞的小型雕塑品,使用的材料主要是玉石、琥珀等,上面多有穿孔,可與珠飾串聯在一起。小的僅長2~4厘米,大的也不超過10厘米,除習見的璜、□等物外,最具時代特點的是一些小型圓雕的神獸像。神獸為獸首人體,肩附飛翼,四足有利爪,均蹲坐狀,在南朝和北朝墓中都有發現,形體雖小,但造型呈現出小中見大的氣勢。如南京甘家巷南朝墓中出土的滑石像,全身肌肉凸張,巨乳碩腹,雙手按膝,兩肩上聳,頭微下縮,如頂負重物,造型渾厚有力,整體輪廓呈立方體,態勢極為穩重,形體雖不大,看來似能力負千鈞。此外,六朝墓中經常出土石雕的伏豬,多成雙放置,即東晉墓出土衣物券中所記的「玉□」。東晉墓中出土的石豬,生動寫實,以後日漸抽象化,至南朝晚期有的僅把石材修治成長條狀,再施加簡練的幾條刻線以代表豬形,反而顯得別具情趣。
南朝畫像磚浮雕神獸
裝飾雕塑 大量施用於各種器物上面,以銅鏡和陶瓷的裝飾雕塑最具有藝術價值。東漢晚期在南方開始出現的神獸鏡和畫像鏡,至三國孫吳時有了很大發展。鏡背紋飾呈高浮雕狀,極為精美,多為人物、車馬、鳥獸及神仙、神獸等,神仙中多見東王公、西王母,而且在神仙中還出現了佛教造像。陶瓷器的雕塑裝飾,南方和北方在風格方面有些不同。這一時期正是青瓷器燒造的極盛時期,特別是在南方,有的青瓷器的造型極為優美。例如水注,常在圓碩的注腹前麵塑出蛙頭,後麵塑出蛙尾,兩側各塑二足,活現出一隻浮於水面的蛙,頗為生動。再如羊形水注,器呈卧羊形,體腔中空可儲液體,羊的姿態生動,加以釉色晶瑩,使人喜愛。也有的青瓷器皿造型奇偉,如江蘇省宜興縣西晉周氏家族墓群出土的神獸尊。此外,當時南方還流行一種陶瓷製的谷倉罐(也稱魂瓶),其上蓋常有許多小型人物塑像,多僅具輪廓,刻出鼻口耳,形象古樸生動,並塑有樓閣及鳥獸,罐腹則貼塑各種人物、神獸、鳳鳥、魚、鱉等,還有的谷倉罐上塑有趺坐的佛像。這些谷倉罐既反映出當時人們的宗教信仰和喪葬習俗,也是具有時代特徵的陶瓷雕塑藝術品。在北方,不見谷倉罐和南方那種造型較靈巧的青瓷藝術品,但一些陶瓷器上的貼塑或模印的圖案顯得更渾厚古樸。例如北齊婁睿墓出土的黃釉陶器上的貼塑花紋,由蓮花、忍冬、寶珠所組成,繁縟厚重。最具特色的是北齊范粹墓出土的黃釉扁壺,上面有凸起的模印圖像,是由樂隊伴奏下起舞的胡人,頗為生動傳神,反映出當時北方人民喜愛的舞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