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古代說什麼語言
現代人各說各的方言,如果需要互相溝通,就要說普通話;古代人也各有各的方言。
方言的分歧是因為人群受到地理的阻隔而形成的。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因為地勢平坦,東西部交往比較方便且又頻繁,所以整個北方雖有方言的分歧,但仍然可以歸為一個系統,即北方話系統,而江南地形復雜,山嶺河流造成的隔閡比北方要大得多,所以可以劃分為吳語、贛語、湘語、閩語、粵語和客家話六個方言區,但使用這些方言的人口還不足漢族的30%。
中國傳統的經濟方式是農業,農民安土重遷,不肯輕易背井離鄉;中國傳統的社會組織是宗族,人們聚族而居,「死徙無出鄉」。在家鄉生活只須講方言就行,即使當個村長鄉官,也只要用方言就可以了,可是,如果有人被推薦選拔或考取進士到朝廷去做官,那末用方言就無法與人交談了,那就必須學說官話。
官話是官場上講的話,朝廷設在哪裡、皇帝講哪種方言,那種方言就成了官話。中國古代的都城,周秦漢唐主要是在長安(西安),東漢魏晉遷到洛陽,所以,長期以來黃河流域的方言便成了通行全國的語言。東晉南朝遷建康(南京),大量北方人移居江南,不僅把寧鎮一帶的方言改造成為屬於北方話系統的下江官話,而且洛陽方言也成為當時朝廷上的工作語言,南方士人入朝為官無不爭相學之。河南方言對官話的影響極其深刻,直至後來徽班進京形成京劇後,京劇的道白仍用中州韻而不用北京話,只有丑角才講京片子,即北京方言。南宋遷臨安(杭州),大批官員和士兵湧入杭州,把杭州話改造成為一種以吳語腔說北方話的特殊的方言,使杭州成為吳語區中的一個官話島。元明清三代都以北京為都城,於是北京話又成為當官必須通曉的語言,以至於現在我們的普通話也成為既不同於河南話、又不同於北京話,而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准語音的一種語言。普通話是從古代的官話演變而來的,所以,南方人如果在自己的方言區里說官話,民間俗稱「打官腔」。
現在的普通話並不是漢代的漢語,也不是唐代的唐語和宋代的宋語,它和元代以後的官話最為接近。由於歷代因戰亂或移民而南遷的漢人不斷地把當時的北方方言帶到南方,並沉澱在南方的方言之中,所以我們現在可以在南方各種方言中找到多少不等的古漢語語音。同時,由於北方自漢代以來不斷地有胡人南下入居塞內或入主中原,胡人和漢人雜居在黃河流域,也使得北方的華夏古音逐漸胡化,變成了今天的北方話。
② 中國古代講什麼話
講古代白話。方言為主,而且都是文言文。
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因為地勢平坦,東西部交往比較方便且又頻繁,所以整個北方雖有方言的分歧,但仍然可以歸為一個系統,即北方話系統,而江南地形復雜,山嶺河流造成的隔閡比北方要大得多,所以可以劃分為吳語、贛語、湘語、閩語、粵語和客家話六個方言區,但使用這些方言的人口還不足漢族的30%。
時代的距離感,也讓我們對古人的語言生活充滿想像。經過歷史淘洗留存下來的文獻,本來已經少之又少,圖片、實物資料更是寥寥無幾,更不用說聲音和視頻了。長期以來,中國的語文重文言,輕白話,讓人產生了古人說話都滿口之乎者也的誤會。
可是,蘇軾給朋友寫信,會在結尾突然冒出一句「呵呵」。朱熹寫書育人,要把「不曉得底,我說在這里,教你曉得」。古人的書籍中出現幾句大白話,本來是說話的常態,反而成了讓現代人吃驚的事情。
(2)中國歷史語言擴展閱讀:
我國古代語言學只是由於社會發展不同、語言特點不同,有著自己的發展道路。我國古代語言學家是以漢語漢字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研究出漢語漢字的一些客觀規律的。
秦漢時語言學研究逐步興起,西漢時有《爾雅》和揚雄《方言》,東漢時有許慎《說文解字》和劉熙《釋名》,從而興起了古代的「訓詁學」和「文字學」。
又漢末魏晉時代,佛教傳入、梵文影響下語言學家能聯系漢語實際,進行對比研究,創造性分析研究出漢語的聲、韻、調系統,從而又興起了古代的「音韻學」。可以說,漢代語言學的成就,標志著我國古代語言科學的建立。
中國古代語言學,其研究成果能自成體系,並有其特色。現僅就其治學方法,談一點體會。
③ 中國古代人們用的什麼語言
1官話:北方方言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基礎方言,即官話方言,以北京話為代表,內部一致性較強。在漢語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廣,使用人口約占漢族總人口的73%。
2贛語:贛語是江右民系使用的主要語言,主要通行於江西大部、湖南東部、湖北東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的西北部等地區,是該些地區事實上的公用語。使用贛語的人口在5300萬。加上外省分散贛語人群,使用贛語的人口在6000萬,約佔中國人口的5%左右。贛語通行於江西省中部和北部,湘東和閩西北;鄂東南和皖西南一些縣市通行的方言,其特點近似贛語,有的學者認為也可以劃入贛語。
3客家語:以廣東梅州地區的梅州話為代表。客家人分布在廣東、福建、台灣、江西、廣西
、湖南、四川、浙江等省,其中以廣東東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廣西東南部為主。客家人從中原遷徙到南方,雖然居住分散,但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統,內部差別不太大。四川客家人與廣東客家人;浙江客家人與福建客家人相隔千山萬水,彼此可以交談。使用人口約占漢族總人口的4.5%。客家方言也算龐大,世界總人口超7000萬人。
4湘語:又稱湘語或湖南話,是漢語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較小的一種方言。湖南省有多種不同的方言,湘方言是其中最有影響的一種。由於社會、歷史、地理以及政制變革等各方面的因素,古老湘語南、北、西三面長期以來處於官話方言包圍之中,東部又受客、贛系方言的影響,以致語音系統不斷產生變化,逐漸形成了新湘語和老湘語兩種明顯有別卻又並存並用的特殊局面。使用人口估計在2500萬以上。
5吳語:吳語,又稱江東話、江南話、吳越語。商周春秋至今有三千多年歷史變遷,底蘊深厚。在中國分布於今浙江、江蘇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東部、福建北一角,使用人口一億多。吳語是中國官方定義的中國八大方言之一,擁有國際語言代碼。從歷史、文風、語言特性分析,吳語極近中古華夏雅言,吳語的整齊八聲調是為古漢語正統嫡傳。和官話相比,現代吳語具有更多古音因素,諸多字音與古代韻書吻合。
6粵語:又稱粵語,俗稱廣東話、廣府話,當地人稱白話,是漢語七大方言中語言現象較為復雜、保留古音特點和古詞語較多、內部分歧較小的一種方言。粵方言通行於廣東、廣西境內,以廣州話為中心。使用人口約4000萬。此外,海外華僑及華裔中以粵方言為母語的也很多,他們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南北美洲、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美洲華僑和華裔幾乎百分之90%以上的祖籍都是粵方言區。
7閩語:又稱閩語,俗稱"福佬話",是漢語七大方言中語言現象最復雜,內部分歧最大的一個方言。閩方言主要通行於福建、廣東、台灣三省和浙江省南部以及江西、廣西、江蘇三省的個別地區。使用人口約4000萬。台灣省的21個縣市中,除約占人口2%的高山族地區說高山語,台北、彰化之間的中壢、竹東、苗栗、新竹等地和南部屏東、高雄等縣市,以及東部花蓮、台東的部分地區通行客家方言外,其餘各地的漢族居民都說閩方言,約佔全省人口的3/4以上。散居南洋群島、中南半島的華僑和華裔中,數百萬人祖祖輩輩也以閩方言作為"母語"。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緬甸以及印度支那各國的華裔社區中,閩方言也是主要的社會交際語之一。
④ 中國古代有官話嗎各個朝代都講的什麼語言
一:先秦時期
周以前漢語的具體形式已無可考,據傳當時的標准語是周時期標准語的前身。周期的漢語標准語,一般認為就是《詩經》的語言,即雅言。雅言主要流行於黃河流域中原地區。
古代的雅言(我國最早的古代通用語,相當於現在的普通話)就是夏言。夏建都在洛陽,殷代建都也在洛陽周邊。所以歷代雅言標准音的基礎就是在洛陽一帶,可以說古代的普通話是以古洛陽話為標准音的。
二:秦漢兩朝
秦朝具體用什麼語言無法考證。漢代國語為「洛語」,洛語承襲先秦時代的雅言。漢朝的漢語標准語稱「正音」、「雅言」,也稱「通語」。
三:兩晉與南北朝
西晉承襲漢代,以洛語為國語。永嘉之亂,洛京傾覆,東晉遷都建康,洛語與中古吳語結合形成金陵雅音,又稱吳音,為南朝沿襲。
四:隋唐時期
隋朝統一中國,以金陵雅音和洛陽雅音為基礎正音,南北朝官音融合形成長安官音(秦音)。唐承隋制。隋、唐國語為「漢音」,或「秦音」。隋唐都長安,並以洛陽為東都,此時中原及關中漢音在與各民族交融後已有所演變。
五:宋朝
宋代國語稱「正音」、「雅音」。
六:元朝
元朝法定蒙古語為國語,後以元大都的漢語語音為標准音,稱為「天下通語」。
七:明朝
明以中原雅音為正,明前中原地區經多個北方民族融入,江淮地區的「中原之音」相對純正,官話遂以南京音為基礎,南京官話為漢語標准語。永樂年間遷都北京,從各地移民北京,其中南京移民約40萬佔北京人口一半,南京音成為當時北京語音的基礎,而南京官話則通行於整個明朝。
八:清朝
清初開始以滿語為國語,隨後漢語官話成為國語。清代早期,南京官話仍為漢語主流標准語,雍正八年清設立正音館,推廣以北京音為標準的北京官話;而北京音是在元時舊北平話與南京官話相融的基礎上,融入滿族語音的一些要素而成。
到清代中後期,北京官話逐漸取代南京官話。1909年清設立「國語編審委員會」,即清末的國語。
⑤ 中國歷朝歷代的官方語言都是哪些
我來回答;在我國歷史上沒有官方語言這個說法.一般在全國比較流行的都是首都的語言. 跟現在是一樣的。
而且語言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中的,各地方言、各民族語言相互融合相互吸收相互影響,所以說古代各地方言和現代差別是很大的。
具體歷朝歷代說的是什麼樣的官方語言,很難去做一個統一界定,只能說個大概
春秋戰國時期的華夏語言是以現在的「吳語」為根基的,因為吳文化是周泰伯從中原帶來的,比較正統,叫做「雅音」,而且由於長江天塹,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較少受外來影響,所以比較的純正,當然古吳語也是從楚語演變過來的。另外古吳語和現在的吳語區別同樣很大(現在的蘇州、上海一帶人很可能是聽不懂古吳語的),有研究說,古吳語可能跟現在浙南閩北一帶的方言比較相似。
秦漢一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南北大融合時期,這一時期由於胡人和漢人戰爭、聯姻、通商日益頻繁,所以中原的華夏正統語言已經開始不純正了,出現了大量的捲舌音,兒化音(正統中華語言是沒有捲舌的),但長江沿岸和以南的廣大地區依然是保持古老的華夏語言,當然也開始發生變化了
到了隋唐時期,北方的語言已經基本為胡族同化了,大量的古漢語所特有的音韻消失了,不過這時候的官方語言依然是南方吳音,這個可以從大量的唐詩韻腳中得以驗證,在隋唐時期,現在的長江中下游的北岸一帶(南京、揚州、鎮江)還是在講吳語的,這一塊區域是北方話和吳音的分界
從宋朝開始,江淮一帶的吳語也為北方話所侵蝕,成為了江淮官話,當然在明代,由於朱元璋首先定都南京,所以江淮官話是中國當時的官方語言
從清代開始,以北京話為基礎的語言成為了中國的強勢方言,繼而奠定了現在的普通話為國語的基礎,但是從語言學角度講,北京話是非常不純正的一種語言,是古漢語和胡語大量融合同化的結果,她失去了漢語本身的韻味,只保留了四個音韻,但由於自從明代以來中國政治中心長期在北京,所以北京方言為基礎的普通話成為了現在的國語。 16795
⑥ 中國古代語言發展史
1、原始社會基本來沒有文化可言。自
2、原始社會末期,開始出現了早期的文化:近似文字的刻劃符號;舞蹈和音樂(包括樂器);城市建築;禮儀;美術等
3、奴隸社會(夏商西周),神權至上,青銅器文化高度發展,成熟的文字出現了
4、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華文化體系形成。
5、秦漢時期,佛教、道教出現,儒家學說確立統治地位,法家學說成為帝王專制統治的實際工具,國立教育體系在全國建立起來,文字統一,紙發明,中華文化大發展。
6、三國兩晉南北朝,文化受戰火摧殘,但也出現了新文化,如玄學。
7、隋唐時期,中華文化達到繁盛的巔峰,傲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8、宋朝時中華文化最發達、由盛轉衰的時期。理學出現,後來確立了其統治地位。
9、元朝中華文化本身受嚴重摧殘,但對外交流大大加強。
10、明清時期,中華文化固步自封,再難有發展。
11、清末以來,中華文化受西方文化強烈影響,思想活躍,但破壞嚴重,思潮奔涌
⑦ 中國歷代語言文字的歷史
中國文字——漢字的產生,有據可查的,是在約公元前世紀的殷商後期,這時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漢字中仍有一些和圖畫一樣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動。
到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范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後來秦朝丞相李斯對大篆加以去繁就簡,改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體簡化之外,並把線條化和規范化達到了完善的程度,幾乎完全脫離了圖畫文字,成為整齊和諧、十分美觀的基本上是長方形的方塊字體。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點,那就是它的線條用筆書寫起來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幾乎在同時也產生了形體向兩邊撐開成為扁方形的隸書。
至漢代,隸書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漢字的易讀性和書寫速度都大大提高。隸書之後又演變為章草,而後今草,至唐朝有了抒發書者胸臆,寄情於筆端表現的狂草。隨後,糅和了隸書和草書而自成一體的楷書(又稱真書)在唐朝開始盛行。我們今天所用的印刷體,即由楷書變化而來。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是行書,它書寫流暢,用筆靈活,據傳是漢代劉德升所制,傳至今日,仍是我們日常書寫所習慣使用的字體。
到了宋代,隨著印刷術的發展,雕版印刷被廣泛使用,漢字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產生了一種新型書體——宋體印刷字體。印刷術發明後,刻字用的雕刻刀對漢字的形體發生了深刻的影響,產生了一種橫細豎粗、醒目易讀的印刷字體,後世稱為宋體。當時所刻的字體有肥瘦兩種,肥的仿顏體、柳體,瘦的仿歐體、虞體。其中顏體和柳體的筆頓高聳,已經略具橫細豎粗的一些特徵。到了明代隆慶、萬曆年間,又從宋體演變為筆畫橫細豎粗、字形方正的明體。原來那時民間流行一種橫劃很細而豎劃特別粗壯、字形扁扁的洪武體,像職官的銜牌、燈籠、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採用這種字體。以後,一些刻書工人在模仿洪武體刻書的過程中創造出一種非顏非歐的膚廓體。特別是由於這種字體的筆形橫平豎直,雕刻起來的確感到容易,它與篆、隸、真、草四體有所不同,別創一格,讀起來清新悅目,因此被日益廣泛地使用,成為16世紀以來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體,仍稱宋體,也叫鉛字體。
在中國文字中,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著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富有裝飾性,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且風格多樣,個性各異。
漢字的演變是從象形的圖畫到線條的符號和適應毛筆書寫的筆畫以及便於雕刻的印刷字體,它的演進歷史為我們進行中文字體設計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在文字設計中,如能充分發揮漢字各種字體的特點及風采,運用巧妙,構思獨到,定能設計出精美的作品來。
·
參考資料:http://col.njtu.e.cn/zskj/5027/b/b_1/b_1_1/b_1_1_01/b_1_1_01_02.htm
⑧ 中國古代語言
1、商代:據記載當時均持中原雅音,直至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之所需,這也表示在很早以前人們都已經有了「雅音入市」共同的心願。
2、隋朝:由於當時中國北方地區長期在北方游牧民族統治之下,漢族習俗文化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一心想恢復漢族禮樂的隋文帝做了很多恢復漢族文化的舉措,其中包括命陸法言等編著《切韻》,審定比較經典、純正的漢語。
3、唐代在《切韻》的基礎上,制定《唐韻》作為唐朝標准音,規定官員和科舉考試必須使用唐韻。
4、宋代在《唐韻》的基礎上,制定《廣韻》。而在北宋亡國後,南宋時代的劉淵又基於《廣韻》著《平水韻》。
5、元代定都在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元代朝廷規定學校教學要使用以大都語音為標準的天下通語。
6、明朝以南京官話為官方語言。清朝定都北京,南京官話仍然是清代官場和知識分子階層的主流官話。雍正年間(1728年)清設正音館,確立以北京官話為國語正音,北京官話的地位迅速抬升。
清末已出現「普通話」一詞,清廷1909年規定北京官話為「國語」,民國時期多次制定國語讀音,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規定國家通用語言為普通話。國語的前身是明清官話,更早之前則稱為雅言。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以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為普通話標准音的主要採集地,1955年,確定現代標准漢語名稱由國語改稱普通話,作為國家通用語言寫入憲法,制定標准後於1956年2月6日由國務院發布《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向全國推廣。
⑨ 中國古代用的是什麼語言
在古代官話的性質類似於現在的普通話。
漢族的先民開始時人數很少,使用的漢語也比較單純。後來由於社會的發展,居民逐漸向四周擴展,或者集體向遠方遷移,或者跟異族人發生接觸,漢語就逐漸地發生分化,產生了分布在不同地域上的方言。漢語方言分布區域遼闊,使用人口在9億以上。
官話方言
通稱北方方言,即廣義的北方話,一般所謂"大北方話"。在漢語各大方言中,官話方言有它突出的地位和影響。近1000年來,中國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從唐宋白話到元曲到明清小說,都是在北方話的基礎上創作的,再加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話通行地區從元代以來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高度集中的心臟地帶,向來官場上辦事交際,都使用北方話,因而有"官話"的名稱。實際上它是漢語各方言區的人共同使用的交際語言,現在全國推行的普通話,就是在"官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
通行地域 官話方言通行於長江以北各省全部漢族地區;長江下游鎮江以上、九江以下沿江地帶;湖北省除東南角以外的全部地區;廣西省北部和湖南省西北角地區;雲南、四川、貴州三省少數民族區域以外的全部漢族地區。此外,在非官話方言區中。還有少數由於歷史原因而形成的官話方言島。如海南島崖縣、儋縣的"軍話",福建南平城關的"土官話",長樂洋嶼的"京都話"等。使用人口 7億以上。
分區 官話方言內部按其語言特點一般可以分為 4個支系,即4個方言片(或稱 4個次方言):華北官話、西北官話、西南官話和江淮官話。
華北官話 即狹義的北方話,它通行於北京、天津兩市,河北、河南、山東、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以及內蒙古自治區的一部分。其中東北三省和河北省的方言最接近民族共同語——普通話。山東、河南的官話各有特色,近來有的語言學者認為可以另立膠遼官話和中原官話兩支。其中中原官話包括山東、河南部分地區以及長江以北的徐州、阜陽、陝西的西安、山西的運城等地區。
西北官話 通行於山西、陝西、甘肅等省以及青海、寧夏、內蒙古的一部分地區。新疆漢族使用的語言也屬西北官話。山西及其毗鄰陝北部分地區、河南省黃河以北地區保留古入聲字,自成入聲調,不同於一般西北官話,也不同於華北官話,近來有學者認為可根據"有入聲"這一特點另立"晉語",從官話方言中獨立出來。與此同時,有學者提出西北官話作為官話方言的一支,范圍宜縮小到只包括甘肅蘭州、寧夏銀川等地的方言,改稱"蘭銀官話"。
西南官話 通行於湖北省大部分地區(東南部、東部除外)、雲南、貴州、四川三省漢族地區以及湖南、廣西兩省北緣地帶。西南官話地域遼闊,但內部比較一致。
江淮官話 俗稱下江官話,通行於安徽省長江兩岸地區,江蘇省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徐州一帶除外),長江南岸鎮江以上、南京以下地區,以及江西省沿江地帶。江淮官話是官話方言中內部分歧較大、語言現象較為復雜的一支。其中皖南徽州一帶方言,有許多與眾不同的特點,歷來不少語言學家認為可以從官話方言中分出,獨立為皖南方言或徽州方言。
主要語言特徵
語音方面 ①塞音和塞擦音聲母大都有清聲送氣與清聲不送氣之分,而沒有清聲與濁聲的對立,反映出清聲母多而濁聲母少的特點。古全濁聲母字在現代官話方言各支系中幾乎都念為清聲母字,很少例外。一般古全濁平聲念送氣清聲母,古全濁仄聲念不送氣清聲母。
②韻母方面最突出的特點是輔音韻尾比較少。
③聲調方面最突出的特點是調類的數目比較少。除江淮官話、華北官話中河南黃河以北地區、西北官話中山西南端、陝西的陝北及內蒙古西部部分地區有入聲調外,其餘各地官話大都沒有入聲調。整個官話方言區的聲調以4~5個為最多,尤以4個聲調最普遍,少於4個或多於 5個的都比較少。古四聲中,平、上、去三聲在各地官話中的分化、發展情況大體相似,即:古平聲清聲母字各官話大都念為陰平,如包、周、基、夫、甘、尊、當、江、光等;古平聲濁聲母字各地官話大都念為陽平,如爬、徒、鋤、奇、條、林、沉、群、同、紅等;古上聲清聲母和次濁聲母字各地官話大都念為上聲,如補、早、膽、粉、黨、井、榜、選、暖、染、老等;古上聲全濁聲母字和古去聲字,各地官話多念去聲,如古上聲全濁聲母字部、父、道、憤、盪和古去聲字過、怕、步、帶、共、耀等。古入聲字在官話方言中的念法比較復雜,除江淮官話及西北官話中山西、陝西部分地區、華北官話中黃河以北河南省部分地區保留入聲自成調類外,其餘入聲調消失的各地官話,古入聲字的歸屬各不相同。大致說來,華北官話跟北京話一樣,入聲消失後入聲調的字分派平、上、去各聲,即所謂"入派三聲":全濁聲母入聲字歸陽平,次濁聲母入聲字歸去聲,清聲母入聲字分派到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各調中去;少數地方(如濟南、大連)與北京略有不同:古入聲清聲母字或全歸 陰平(如濟南),或全歸上聲(如大連)。西北官話沒有入聲的地方古入聲調字的分派有兩種情況:或是古全濁聲母入聲字歸陽平,其餘歸陰平,如西安;或是古全濁聲母入聲字歸陽平,其餘歸去聲,如蘭州。西南官話古入聲字的分派最為劃一:只要是古入聲字,不論聲母是什麼,一律念陽平調,幾乎沒有例外。
詞彙方面 官話方言的詞彙和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普通話的詞彙大同小異。官話方言中通行范圍比較廣的語詞,大都已進入共同語,作為基本詞彙,沒能為共同語吸收的官話方言詞,大都只流行於某一個官話方言片或方言小片,南北各地官話在詞彙上的差異,比官話和其他各大方言之間的差異小。但官話方言通行范圍如此遼闊,有的地方也有與眾不同的方言詞語。例如北京土話"二乎"意為"猶疑","咋呼"意為"囂張","沖道"意為"敢做敢說";天津話"廣"意為"打","老公"意為"烏鴉","罷了"意為"了不起";西安話"瞎了"意為"浪費"、"糟踏";山東聊城話"毀"意為"打";河南洛陽話"連連兒"意為"趕快"。新鄉話用"亂"表示"住",用"紅"表示"賣力氣";成都、昆明等地"聊天"說成"擺龍門陣",武漢、重慶等地"倒霉"說成"背時","可憐"說成"造孽";……如此等等,都各具一格。"太陽"一詞在官話方言區有各種不同的稱呼:北京、保定稱"老爺兒"(北京也稱"太陽"),沈陽、西安稱"日頭",太原、呼和浩特稱"陽婆",合肥稱"熱頭",成都、武漢、昆明稱"太陽";光是河北一省,對"太陽"的稱呼就有"老爺兒、爺爺兒、爺爺、日頭、日頭爺、日頭影兒、陽婆兒、陽婆、前天爺、佛爺兒"等等,可見詞彙上的分歧,即使是在官話方言內部,仍然不容忽視。官話方言的詞彙跟其他方言比較,還顯示出以下一些特色:
①雙音節詞特別占優勢。雙音節詞在漢語中是整個詞彙里佔比重最大的一部分,在官話方言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如許多在官話方言中加"子"而成為雙音節詞的,在其他方言中往往是沒有"子"的單音節詞,如"稻子"在南方方言或叫"稻"(吳方言、閩方言),或叫"禾"(客家方言、湘方言、贛方言、粵方言);"穀子"在南方方言或叫"谷"(吳、湘、贛、客家、粵等方言),或收"栗"(閩方言);"相片"一詞官話方言區各地大都叫"相片"或"相片兒",而南方各方言,除客、贛方言仍用雙音節"相片"外,吳方言、粵方言、閩方言都是單音節詞,或叫"照"(吳方言蘇州話),或叫"相"(粵方言、閩方言)。
②古代語詞保留得比較少。盡管每個漢語方言都繼承了不少古代漢語的語詞,但是相對而言,官話方言區各地方言保留古語詞的現象比較少。例如"眼睛"一詞,官話方言區各地大都說"眼睛",而閩方言至今仍叫"目",粵方言仍叫"眼",保留了古代漢語對這一人體器官的名稱;又如"站立"一詞,除官話方言區及湘方言外,吳方言叫"立",閩、粵、客家、贛等方言叫"企",都沿用了古代漢語的說法;此外,還有一批極常見的生活用詞,南方各方言保留了古代的說法,而官話方言則採用了跟現代漢語普通話一致的說法。如"看"是官話方言普遍通用的;而粵方言、閩方言(部分地區)卻用古代的語詞"睇"。
③外來借詞比較少。和南方諸方言比較,官話方言中外來的借詞比較少。南方閩、粵等地向來為出海門戶,與外國接觸多,方言中較易借入外語語詞,如閩方言中借入不少印度尼西亞 -馬來語詞,粵方言中借入不少英語語詞。有時候同一個事物,官話方言與南方各方言卻採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顯示出"舶來"詞與"土產"詞的差別。例如"水泥"一詞,粵方言區有人叫"士敏土",吳方言叫"水門汀",都是英語cement的譯音;閩方言叫"番家灰"、"紅毛灰"之類,也顯示出外來的色彩,而官話方言大多數和共同語一樣用"水泥"(部分地方叫"洋灰")則是地道的漢語語詞。又如照相用的"膠卷",官話方言各地都叫"膠卷",而粵方言、閩方言、客家方言卻都採用英語film的譯音詞"菲林"。
④語氣詞比較少,用法比較概括。和南方各方言比較,官話方言的語氣詞比較少,用法更加概括,分工不那麼細。例如常見的語氣詞"呢、嗎、啊"之類,官話方言跟共同語是一致的,而南方吳、粵等方言的語氣詞則豐富得多。
⑩ 中國古代用什麼語言交流
曾為過全國通行語的方言
概述:
周 至 西晉
古代雅言(時洛陽話)官方通行
和今天洛陽話差別較大。
東晉 至 南北朝
北方雅言(時洛陽雅言)官方通行
永嘉之亂,衣冠南渡,中國官方話開始分為兩種:北方雅言和南方雅言。北方雅言是北朝標准音,和今天洛陽話差別較大。
南方雅言(時建康雅言)官方通行
建康今為南京。南朝以南方雅言為官方標准音。南方雅言以當時建康話為標准,但是和今天南京話不同源。當時建康話屬於吳語,和今天蘇州話同源,但是差別仍然很大。
隋
北方雅言(時洛陽雅言)官方通行
隋朝統一,北方雅言重新獲得唯一的官方地位,北方雅言和今天洛陽話差別較大。
南方雅言(時金陵雅言、揚州吳音)官方通行
金陵今為南京。由於揚州經濟的繁榮,原南方雅言分化為兩支,一支以金陵話為代表,一支以揚州話為代表,他們都屬於吳語,比較接近。吳音和今天的蘇州話同源。上層社會一般通曉揚州吳音。隋煬帝也學習過吳音。吳音和今天的蘇州話差別較大。今天的南京話和揚州話屬於江淮官話。一般認為江淮官話是北方雅言和吳語的結合,和吳音不同源但是受到吳音影響。
唐
北方雅言(時洛陽雅言、長安雅言)官方通行
長安官話是長安化的北方雅言,和今天西安話差別較大,有專家稱接近今天的粵語。
南方雅言(時蘇州吳音、金陵雅言、揚州吳音)官方通行
唐初揚州話也是吳音的代表,但是後來揚州由於戰爭,經濟地位讓位於蘇州。由於唐朝蘇州經濟的大發展,蘇州吳音一開始流行於沿江和江南,後重新轉為全國大部分地區通行,通行主要人群是知識分子,當時的藝術工作者,歌妓等中間一般也流行使用吳音。和今天蘇州話差別較大。
金陵今為南京。和今天的南京話不同源。今天的南京話屬於江淮官話。
北宋
北方雅言(時洛陽雅言、開封雅言)官方通行
和今開封話差別很大。
南方雅言(時平江吳音、金陵雅言)官方通行
平江即今天的蘇州。北宋的江南文化承襲了唐代的強勢地位。吳音繼續流行於當時的知識分子和文藝工作者。和今天的蘇州話差別較大。
金陵今為南京。和今天的南京話不同源。今天的南京話屬於江淮官話。
南宋
南方雅言(時臨安雅言、平江吳音、金陵雅言)官方通行
南宋的三大有通行地位的語言(臨安話、平江話、金陵話)都屬於吳音。從南宋開始,南北雅言合並為一種,結束了1000多年的標准語言分裂。
臨安即今天的杭州,臨安雅言是受到北方雅言影響的吳音。今天的杭州話仍然帶有北方口音。和今杭州話差別很大。
平江即今天的蘇州。和今天的蘇州話差別較大。
金陵今為南京。和今天的南京話不同源。今天的南京話屬於江淮官話。
元
蒙古語 官方通行
大都話 官方通行
元代漢語沒有標准音,官方語言一般沿革宋朝的南方雅言,但大都話亦有通行度
南方雅言(時臨安雅言、平江吳音、金陵雅言)官方通行
臨安即今天的杭州,臨安雅言是受到北方雅言影響的吳音。今天的杭州話仍然帶有北方口音。和今杭州話差別很大。
平江即今天的蘇州。和今天的蘇州話差別較大。
金陵今為南京。南方雅言在北宋仍然為官方語言。和今天的南京話不同源。今天的南京話屬於江淮官話。
明
南方官話(時南京官話)官方通行
南京方言從吳音轉為江淮官話,當時南京話類似今老南京話,當時外國人學習漢語較多以南京官話為主。遷都北京後,仍然以南京官話為主。
北方官話(時北京官話)官方通行
類似今北京話,開始為土話,後來隨著遷都北京,開始有一定影響力。官方語言重新開始分為南北兩支。
吳音(時蘇州白話)民間通行
繼承宋代南方雅言。明代開始,南方雅言轉為民間。明代江南承襲了歷代的經濟文化中心地位。當時有人雲:「善操海內上下進退之權,蘇人以為雅者,則四方隨之而雅,俗者,則隨而俗之。」。蘇州白話對各個劇種有很大的影響。百戲只祖崑曲也是使用蘇州白話。蘇州白話發音類似今蘇州話。
清
南方官話(時南京官話)官方通行
類似今老南京話,清初流行於官方,雍正年間(1728年)清設正音館,取消南京官話的標准音地位。
北方官話(時北京官話)官方通行
雍正年間(1728年)清設正音館,確立北京官話為官方地位。類似今北京話。
吳語(時蘇州白話、上海蘇白)民間通行
類似今蘇州話,清末由於戰爭,蘇州經濟地位下降,讓位於上海。蘇州的文化影響力開始減小。
上海式蘇州白話,是蘇州話和上海話的結合,蘇州經濟文化地位讓位於上海之後,上海文化開始影響中國。
粵語(時廣州白話)民間通行
類似今廣州話,由於廣東經濟迅速發展,清末開始流行,影響力慢慢擴大。
民國
老國語(北京話)官方通行
類似今北京話,兼顧南北官話,帶有入聲。
新國語(北京話)官方通行
和今天普通話相差不大,無入聲。
吳語(蘇州話、上海話)民間通行
今天的上海話在民國形成。影響力在華東地區較大,在全國也有一定影響。但相比歷代蘇州話的地位就遜色多了。
粵語(廣州話)民間通行
影響力在華南和海外較大,在全國也有一定影響。
現在
普通話(北京話)官方通行
見上欄目。
上海話(上海話)民間通行
上海話屬於吳語,在江南影響力較大,全國也有一定影響。
閩南語(廈門話)民間通行
隨著福建和台灣經濟的發展和放開了方言使用,閩南語的地位正在上升。目前在福建和台灣影響力較大,在全國也有一定影響力。
粵語(廣州話)民間通行
隨著改革開放和廣東地區的經濟發展,加上香港的地位。粵語的地位僅次於普通話。目前在廣東影響力較大,在海外的影響力也很大,在全國也有一定影響力。
四川話 (成都話)民間通行
四川話屬於西南官話。隨著四川經濟的發展和較大的人口底數,四川話的地位正在上升,在全國也有一定影響力。目前僅次於普通話和粵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