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歷史(華東師大)總復習提綱
七年(上冊)歷史
第一單元 中華文明的起源
第1課 中國遠古人類
一、中國境內的原始人類
1、 元謀人:生存年代最早,迄今170萬年。
2、 北京人:遺留人類化石殘骸最多。
3、 共同點:
① 使用打制工具的天然材料,
② 過著採集和狩獵的生活,懂得使用火。
第2課 原始農耕文化
一、北方的農耕文化
1、 生活狀況及特點:
① 種植粟、黍等旱地作物,
② 學會了喂養家畜,(飼養豬、狗等家畜,用魚叉或魚鉤捕魚,用紡輪製作麻布,製造彩繪陶器)
③ 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屋。
2、 西安半坡的原始聚落遺址,是北方農耕文化的代表。
二、南方的農耕文化
3、 生活狀況及特點
① 種植水稻作物,說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國家之一,
② 建造干欄式房屋(對後世閣樓和樓房樣式的出現有所啟發)。
③ 飼養豬、狗等家畜,還能駕船和使用多種工具捕魚;他們已經掌握了一些原始的紡織技術。
三、南、北方農耕文化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4、 共同點:
① 都會製作磨製石器和陶器,都生活在「新石器時代」
② 都生活在「新石器時代」。
5、 不同點:
① 種植作物的不同,
② 居住方式的不同。
第3課 中華民族的祖先
一、炎帝和黃帝部落不斷發展壯大,逐漸成為後來華夏族的主幹。
二、炎帝和黃帝因此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第二單元 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
第4課 從「公天下」到「家天下」
一、禪讓的傳說
1、 堯、舜、禹,
2、 這種以原始民主方式推薦首領的慣例,史稱「禪讓」。
二、啟建立夏朝,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
第5課 夏商周時代的社會
一、 夏商周的更替
1、 夏、商、周,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朝代,史稱「上古三代」(BC21--BC771)
2、 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
3、 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出土文字證實的王朝——商朝
二、 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1、 分封制:
① 目的:為了加強對各地的統治,
② 方式:「授民授疆土」
③ 應盡義務:
A、鎮守疆土,
B、出兵勤王,
C、交納貢賦,
D、定期朝見周王述職。
④歷史作用:
對拓展周的統治,加強周王室的權力起了重要作用。
2、 宗法制:
① 含義: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核心是嫡長子的繼承製。
② 作用:起著維護西周政治等級制度和穩定社會秩序的作用。
第6課 商鞅變法與社會革新
一、 春秋時代
1、 時段:BC770——BC476
2、 春秋五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國、越國)
二、 戰國時代
1、 時段:BC475——BC221
2、 戰國七雄:韓、趙、魏、楚、燕、齊、秦
三、 變法革新
1、 最先進行變法的是魏國,收效最大的是秦國。
2、 商鞅變法
① 時間:BC356年(即BC4世紀)
② 主要內容:
A、 鼓勵農民開墾荒地,努力種田和織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賦稅,棄農經商或因懶惰而貧窮的,連同家屬罰作奴婢,
B、 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獎勵打仗有功的人,
C、 建立縣制,由國王直接派官吏治理。
D、 編定戶籍。
③ 作用:
E、 秦的國勢日趨強盛,成為七雄中最強的國家,為最終的統一大業奠定了基礎。
四、都江堰
1、秦國蜀守李冰為整治岷江而建,
2、都江堰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的建成,使成都平原變成了肥沃的良田。
第三單元 統一國家的建立
第8課 秦的統一
一、 秦滅六國
1、 時間:BC230——BC221
2、 策略:遠交近攻,各個擊破
3、 順序:韓、趙、魏、楚、燕、齊
4、 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國家
二、 秦始皇如何建立中央集權制度?
1、 政治上:
① 宣布自己為統一國家的第一個皇帝,軍國大事,均由皇帝裁決,
② 在中央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三個主要官職,
A、 丞相掌管政事,
B、 太尉掌管軍事,
C、 御史大夫監察百官,
D、 他們都必須絕對服從和執行皇帝的命令。
③ 在地方實行郡縣制度,郡縣長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④ 這樣,皇帝就把統治全國各地的權力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2、 經濟文化上:
為了鞏固國家的統一,秦始皇以原來泰國使用的制度為基礎,對文字、貨幣、度量衡以及車軌等實行統一規范。(A、小篆――作為全國推廣的標准文字,日常文書來往通用的一種便於書寫的字體――隸書。B、半兩錢――秦朝貨幣,圓形方孔錢在我國通用了整整兩千多錢。)
3、軍事上:
①為了加強地區間的聯系,秦朝以咸陽為中心,修建了馳道和直道;
②為了抗禦匈奴,修築萬里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
第9課 第一次農民大起義
一、 秦的暴政
1、 為了加強專制統治,下令將秦國以外的史書以及民間收藏的諸子百家書籍燒毀,史稱「焚書坑儒」,
2、 秦始皇好大喜功,窮奢極欲,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為他建造宮殿和陵墓,(阿房宮和秦始皇陵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3、 秦朝的法律異常殘酷。
二、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
BC209, 大澤鄉陳勝、吳廣
三、秦的滅亡
3、 BC207年,項羽在巨鹿消滅了秦軍主力,
4、 BC206年,劉邦佔領咸陽,推翻秦朝。
第10課 「休養生息」與「文景之治」
一、 西漢建國
1、 楚漢戰爭(BC206——BC202)
2、 BC202年,劉邦建立漢朝,都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史稱「西漢」。
二、休養生息
① 漢初為何要實行「休養生息」政策?
西漢初年呈現一派殘破的景象,人口減少,經濟蕭條,糧食奇缺。對鞏固統治極為不利,須盡快恢復生產。
② 主要依據是什麼?
陸賈《新語》 主張行仁義、重教化,力求給老百姓一個安靜穩定環境。
③ 主要內容:
A、凡退役歸農的軍吏卒,按軍功大小,分配田宅或免除若干年徭役,
B、因戰亂逃亡山澤的民眾,歸還故里領取原有的田宅,
C、因飢餓而賣身為奴婢的釋放為平民,
D、減輕田租,定稅率為十五稅一。
④ 結果如何?
出現「文景之治」。
三、 文景之治
1、 輕徭薄賦(三十稅一、慎用民力)
2、 減輕刑罰
第11課 統一國家的鞏固(漢武帝劉徹)
一、穩固大一統局面
1、 漢武帝鞏固大一統措施的前提條件是什麼?
① 經過西漢前期的休養生息,到了漢武帝時期,人口增殖,經濟富庶,國家強盛,西漢王朝達到了空前繁榮的階段,
② 漢武帝奮發有為,積極開拓。
2、 穩固大一統局面的措施:
① (軍事上)北擊匈奴,解除了匈奴對長安的威脅,北部邊郡得以安靈,並開通了西漢聯系西域以至中亞各地的通道。
② (政治上)漢武帝在河西設郡,河西走廊被開通,遷徙內地的漢族人民前往河西屯田,開始了西漢王朝對西域的經營,也開發了河西地區的經濟。
③ (政治上)說服西南諸國歸屬西漢,接受朝廷的管轄。
④ (政治上)西漢王朝在東北地區設立了行政機構進行統治。
⑤ (經濟上)公元前118年,漢武帝下令廢除半兩錢,改鑄五銖錢,這是我國貨幣制度史上的重要改革。
⑥ (農業上)重視大規模水利興修(如六輔渠和白渠)治理黃河
⑦ (文化上)酌取董仲舒「獨尊儒術」的建議,大力發展儒學教育,設置五經博士,讓博士教授弟子,並在長安興辦太學。
二、年號和古代紀年方法
中國歷史上正式建立年號是從漢武帝開始的。
第12課 東漢的盛衰
一、 光武中興的具體措施:
1、釋放奴婢和禁止虐殺奴婢;
2、廢除王莽時期的苛捐雜稅,恢復西漢時期的三十稅一,減輕農民的負擔;
3、提倡節儉,裁並機構,裁撤冗員,減少了龐大的行政開支。
4、整頓吏治,嚴懲貪官污吏;
5、注重文治,在洛陽建立多個皇家圖書館,擴大了太學的規模,並在各地興辦地方官學――郡國學,形成重視教育的風氣。
第13課 漢朝的中外交流
一、張騫通西域
6、 西域的地理概念:
西漢時,把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蔥嶺以東,今新疆天山南北等地區統稱西域。
7、 張騫通西域
① 第一次:BC138年(通西域的根本目的是:――為聯絡大月氏,攻打匈奴)
② 第二次:BC119年
③ 結果:西漢與西域的聯系更加密切。漢宣帝時設立西域都護,進一步促進了漢族和西域各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
8、 班超通西域
二、絲綢之路
1、絲綢之路的路線:
從長安往西,經河西走廊,越過今新疆境內,運到安息(即古代波斯),再由安息轉運到西亞和歐洲大秦(即古代羅馬),這就是著名的「絲綢之路」。
2、西漢與西域經濟交流簡表:
輸出 輸入
鑿井技術、冶金技術、養蠶技術 汗血馬、胡蘿卜、苜蓿
絲綢、漆器、瓷器 葡萄、核桃、大蔥
桃、杏、梨 芝麻、黃瓜、蠶豆
3、絲綢之路的歷史作用:
① 開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加強了西漢與西域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② 「絲綢之路」把古老的中國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臘、古羅馬文化連接起來,促進了中西經濟文化的交流。
三、佛教東傳
漢明帝時派使臣去西域求法,迎回天竺高僧,並在洛陽建造中國內地第一座――白馬寺。
第四單元 政權的分立和民族大融合
本單元的主要特點:A、民族大融合、B、經濟的恢復發展,C、南方經濟地位的上升
第15課 三國鼎立
一、三分天下
1、200年,官渡之戰,曹操基本統一北方。
2、208年,赤壁之戰,三足鼎立局面最終形成:
①220年,曹丕建立魏國,定都洛陽,史稱「曹魏」。
②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史稱「蜀漢」。
③ 229年,孫權在建業(今江蘇南京)稱帝,史稱「孫吳」。
二、地區經濟的發展
1、蜀漢地區:
「七擒七縱」孟獲後,南中少數民族歸附,從此促進了少數民族與漢族的融合,對開發西南地區的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
2、孫吳與夷洲(即今台灣)
230年,孫權派將軍衛溫等率領萬人船隊到達夷洲。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明確記載的大陸與台灣大規模交往的史實。
第16課 南方經濟的發展
一、政權分立
此歷史階段,南方相繼建立過吳、東晉、宋、齊、梁、陳6個政權,因均建都於建康(今江蘇南京,孫吳時稱建業,西晉時改稱建鄴,西晉未年起改稱建康),歷史上統稱為「六朝」。
二、南方經濟的發展
1、南方地區經濟落後於中原經濟發達地區的原因:
①勞動力短缺是一個重要原因,
②當時南方地區沼澤遍地、榛莽叢生,開發的艱難程度也超過北方黃河流域。
2、人口大量南遷
⑴人口大量南遷的原因
為了逃避戰禍,許多北方官民陸續往南遷徙。
⑵時間:從東漢末年起
⑶規模:我國歷史上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動高峰。
⑷方向:
A. 西線進入巴蜀地區
B. 東線進入今江浙地區
C. 中線進入今兩湖和江西地區
⑸作用:
D. 改變了南方人少地廣的局面,長期勞動力不足的困難得到極大的改善,有利於墾辟荒地,
E. 北方官民大量湧入,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經驗,更刺激了南方地區的經濟增長,為農、工、商各業的發展帶來了活潑生機。
2、南方經濟發展的前提
F. ⑴相對於北方,江淮以南社會比較安定,
G. ⑵北方人口的大量南移,
3、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表現
⑴農業技術的進步
H. 水利的大量興修、
I. 犁耕的推廣和改進、
J. 改「火耕水褥」為糞肥精耕以及引入北方小麥、實施稻麥兩熟制,
K. 農產品商品化
⑵手工業發展
A、絲織業的重心由北向南轉移,
B、絲織業成為上升中的南方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農家養蠶繅絲漸成風氣。
⑶商業城市出現,商業繁盛
A、著名商業城市――建康、京口、吳郡(江蘇蘇州)、餘杭(浙江杭州),
B、著名海外貿易城市――廣州和貿縣(今浙江寧波)
⑷海上貿易發展
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源頭可以遠溯到六朝時期。
第17課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方政局
民族交往與民族斗爭交織在一起,民族大融合則是歷史發展的主流。
請熟悉課本中《北魏統一後北方政局示意圖》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的建立
A.386年,鮮卑拓撥部建立政權,國號為「魏」,史稱「北魏」。
B.439年,北魏先後吞滅北方各小國,一統北方。
2、北魏孝文帝改革
①主要內容:
A.政治上,集權中央,基層設置鄉官,實行「三長制」,完善地方行政管理,官員一律實行俸祿制,打擊貪污受賄,
B.經濟上,頒布耕地佔有制度,限制豪強占田過限,把國家控制的荒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耕種,稱「均田制」。
C.遷都洛陽,
D.改官制、禁胡服、學漢語、通婚姻、改姓氏。
②主要歷史作用:
孝文帝成功地承擔起當了促進「胡漢融合」的任務,成為順應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歷史潮流的傑出代表。
③民族大融合的表現:
漢人胡食、胡人漢服、漢人改變席地而坐的習俗
3、民族交往的典範史實:
A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B張騫出使西域、
C班超重開絲綢之路、 D蘇武牧羊、
E昭君出塞、F七擒孟獲、 G孝文帝改革
第五單元 古代科技與文化
一、文字類
1、(東漢)許慎 《說文解字》
2構字4種方法:象形、指事、會意、形聲
3、漢字演變: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4、漢字,是聯結和維系中華民族的根。
二、青銅鑄鼎類
青銅冶煉是商周手工業中最重要的部門。(注意一些重要的青銅器)
三、諸子百家
1、儒家
A.孔子與《論語》
B.孟子的主張與學說(主張民貴君輕;人心向背是政權興亡、戰爭成敗的關鍵。)
2、道家
老子與《老子》(又名《道德經》)
具有樸素辯證法思想,認為:對立的雙方彼此相互聯系,又能相互轉化。
3、法家
A.韓非與《韓非子》
B.韓非主張歷史是發展變化的,今世必然勝過前世,所以不必事事都固守古代的做法。
C.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理論。韓非的這些理論,被秦始皇所採用。
四、文化藝術類
1、屈原與《楚辭》
2、司馬遷與《史記》
A.是我國史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B.《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C..記載了傳說中的黃帝―――漢武帝3000多年的歷史,
D.被魯迅稱贊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五、書法與繪畫
1、(東晉)「書聖」王羲之 《蘭亭序》:「飄若浮雲,矯若驚龍」,後人將他的作品視為書法藝術的最高典範。
六、科學技術類
1、數學
①《九章算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數學名著。
②祖沖之與圓周率--首次將圓周率的計算精確到小數點後第7位。
2、天文歷法
①(戰國時期)《石氏星經》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
②(西漢武帝)《太初歷》以夏歷正月為歲首,確立了我國後世農歷的基本框架。
3、農學
①(北魏)賈思勰與《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網路全書式的農學名著。
4、地學
(北魏)酈道元與《水經注》,代表了當時地學著作的最高水平。
5、造紙術
①(西漢)前2世紀,我國已經使用了大麻造的紙。
②(東漢)105年,蔡倫改進了造紙術,造出紙。
6、地動儀
(東漢)132年,張衡發明了測定地震方位的地動儀,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動儀。
7、冶鐵技術
冶鐵技術的發明,是工具材料方面的一次技術革命,鐵器工具的出現,標志著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
8、醫學
①(春秋戰國)扁鵲與「四診法」
②中醫經典《黃帝內經》
③「醫聖」張仲景與《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
④華佗與「麻沸散」,麻醉手術,這是世界醫學史上的一大發明。
2. 歷史作業:古代到近代歐美和中國時間對照
隨便找了幾個,希望有你需要的
======================================
國史大事 國史朝代 西元 世界史分期 世界大事 備注
史前時代
前1500000年
前10000年
舊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
埃及歷法之始
黃帝 前3000年 上 金字塔時代(前3000-2500)
夏禹治水 夏(前2183) 前 2000年 1 巴比倫法典(前2100)
商代青銅器
甲骨文
商(前1751) 前1000年 +
周公制禮作樂
封建制度
井田制度
西周(前1111) 前900年 +
前800年
東周(前770) 前700年 古 建立羅馬城(前753)
前600年
孔子(前551-479) 前500年 佛陀誕生(前557-477)
前400年
孟子(前372-289)
屈原(343-277)
前300年
萬里長城 秦(前221) 前200年 時
張騫通西域(前136-126)
(前119-115)
佛教初傳中國(前2)
西漢(前206) 前100年 羅馬並希臘(前150)
蔡愔求經(65)
張衡(78-139)造地動儀
蔡倫造紙(105)
新(9年) 西元元年 羅馬帝國始(前27)
耶穌誕生(前4年)
東漢(25年) 100年
三國(220年) 200年
西晉(265年) 300年 日爾曼大遷徙
五胡亂華(311)
北朝(386-581)
東晉(317年) 400年 代 羅馬定基督教為國教(379-395)
西羅馬帝國亡(476)
南朝(420-589) 南北朝(420年) 500年 中 穆罕默德(570-623)
隋朝(589年) 600年
玄奘取經(596-664) 唐朝(618年) 700年
800年 古
遼興起(916) 五代十國(907年) 900年
北宋(960年) 1000年 I十字軍東征(1096-1099)
金興起(1115) 南宋(1127年) 1100年 時
成吉思汗興起(1206)
蒙古西征(1218-1224)
(1237-1242)
(1252-1258)
元 (1279年)
1200年 VII十字軍東征(1248-1254)
明(1368年) 1300年
鄭和下西洋(1405-1433) 1400年 代 哥倫布進入西印度群島(1492)
李時珍本草綱目(1518-1593) 1500年 近 麥哲倫繞航世界(1519-1522)
宗教改革(1517)
清(1644年) 1600年 宗教戰爭
1700年 工業革命(1769)
美國獨立革命(1776)
法國大革命(1789)
鴉片戰爭(1840)
甲午戰爭(1894)
1800年 代 維也納會議(1814)
明治維新(1868)
普法戰爭(1870-1871)
八國聯軍(1900)
七七事變(1937)
中華民國(1912年) 1900年 現 WWI(1914-1918)
WWII(1937-1945)
人類登陸月球(1969)
這里是中國與羅馬歷史大事對照年表(公元前8世紀 — 公元5世紀):
http://cache..com/c?m=&p=8b2a911e86cc41a41bbfd53f4d52&user=
這里是世界歷史對照年表:
http://cache..com/c?m=&p=c0769a418bdd18bc08e293795408&user=
3. BC476為什麼成為春秋與戰國的分界
《史記•六國年表序》:「田常殺簡公而相齊,諸侯晏然弗討,海內爭於戰功矣內。三國終之而卒分容晉,田和亦滅齊而有之。六國之盛,自此始。」又說:「秦既得志,燒天下詩書,諸侯《史記》尤甚,為其有所刺譏也……獨有《秦記》;又不載月日,其文略不具。然戰國之權變,亦有可頗采著……余於是因《秦記》、踵《春秋》之後,起周元王,表六國時事,訖二世。」
在那個「賊臣篡子滋起」(司馬遷語)的年代,顯然還有許多類似的事件。司馬遷所舉的是他認為的最嚴重、最重大的兩件事。這兩件事發生的時間段是公元前481年到前386年,那麼,他為何把春秋戰國的分界選在前476年和前475年之間呢?司馬遷是這樣說的:他是在天下史籍被秦始皇燒光的情況下,憑秦國的有年而無月無日的歷史記載,繼《春秋》所記歷史的時間之後,選擇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作為開始來記敘「六國時事」的。
其實沒有明確的時間記載,史馬遷也只是幫後人確定一個大致的時間范圍,後人是直接參考司馬公的時間。
4. 歐洲中世紀時期,中國處於什麼朝代
歐洲中世紀從公元5世紀持續到公元15世紀,即公元500年到公元1500年。在這期間中國處於南北朝,隋唐時期,五代十國,宋朝,元朝,一直到明朝初期。
1、三國兩晉南北朝
從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到公元589年隋統一,是中國歷史上封建國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時期。
2、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581年—907年),為隋朝(581—618年)和唐朝(618—907年)兩個朝代的合稱,
3、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這一稱謂出自《新五代史》,是對五代(907年—960年)與十國(902年—979年)的合稱。
4、宋朝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
5、元朝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
6、明朝
明朝(1368年[1]―1644年[2])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4)BC386年世界歷史擴展閱讀:
」黑暗的中世紀「,這是西方人對他們歷史,對其中約1000年歷史時期的評價。而燦爛輝煌的中國歷史,是中國人對自己3000年歷史的評價。一個是黑暗,一個是燦爛輝煌,很顯然西方人對自己歷史的評價更低,因為它採用了更苛刻的標准。
中世紀被評價為黑暗的一個主要的指標,就在於宗教裁判所殺了一些人。據統計,在1000年的黑暗時期里,宗教裁判所大概處死了幾千人。其中,大部分是神職人員,因為他不符合教會的規范,可能其中真的是做了一些欺男霸女的事,神職人員性侵案件現代社會都是不少的。而處死的科學家、學者,可能也就幾十個。
5. 世界歷史上有哪些王朝﹖
朝代 時間 都城 有名領袖
三皇 前?世紀-約前30世紀初 淮陽 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
五帝 約前30世紀初-前2029年 有熊 平陽 蒲阪 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夏朝 前2070-前1600 陽城、老丘、斟鄩、西河 禹、啟、少康、太康、仲康、桀、羿
商朝 前1600-前1046 亳、西毫、奄、殷 湯、太戊、盤庚、帝辛
周朝 前1046-前256 豐鎬、洛邑 周武王、周成王、周幽王
春秋 前770-前476 春秋五霸
戰國 前475-前221 戰國七熊
秦朝 前221-前206 咸陽 秦始皇嬴政、秦二世胡亥
西楚 前206-前202 彭城 西楚霸王項羽
西漢 前202-公元9年 長安、洛陽、櫟陽 劉邦、劉恆、劉啟、劉徹
新朝 公元8年12月-公元23年10月 長安、洛陽 建興帝王莽
玄漢 23-25 宛、洛陽、長安 更始帝劉玄
東漢 25-220 河南洛陽、陝西西安、河南許昌 光武帝劉秀、明帝劉庄、漢獻帝劉協
三國 220-280
魏 220-266 洛陽 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魏元帝曹奐
蜀漢 221-263 成都 漢昭烈帝劉備、後主劉禪
吳 222-280 建業、武昌 吳大帝孫權、吳景帝孫休吳末帝孫皓
晉朝 266-420
西晉 266-316 洛陽、長安 晉武帝司馬炎、晉惠帝司馬衷
東晉 317-420 建康 晉元帝司馬睿、晉明帝司馬紹、晉孝武帝司馬曜
十六國 306-439 平陽 趙明帝石勒、前秦宣昭帝苻堅、漢光文帝劉淵
南朝 420-589
宋 420-479 建康 宋武帝劉裕、宋文帝劉義隆、宋明帝劉彧
齊 479-502 建康 齊高帝蕭道成、齊武帝蕭賾、齊明帝蕭鸞
梁 502-557 建康、江陵 梁武帝蕭衍、梁元帝蕭繹
陳 557-589 建康 陳武帝陳霸先、陳後主陳叔寶
北魏 386-557 平城 洛陽 道武帝拓跋珪、孝文帝元宏
東魏 534-550 鄴城 東魏靜帝元善見
北齊 550-577 鄴城 齊文宣帝高洋
西魏 535-557 長安 西魏文帝元寶炬
北周 557-581 長安 周明帝宇文毓
隋朝 581-619 大興、洛陽 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
唐朝 618-907 長安、洛陽 李淵、李世民、李隆基
武周 690-705 神都、長安 周聖神帝武則天
五代 907-960 開封、洛陽
後梁 907-923 開封、洛陽 梁太祖朱溫、梁末帝朱友貞
後唐 923-937 洛陽 唐庄宗李存勖、唐明宗李嗣源
後晉 936-947 開封、洛陽 晉高祖石敬瑭、晉出帝石重貴
後漢 947-951 開封 漢高祖劉知遠、漢隱帝劉承佑
後周 951-960 開封 周太祖郭威、周世宗柴榮
十國 891-979 江寧、廣州、成都 南唐烈宗李昪、南唐後主李煜
宋朝 960-1279 開封、應天、臨安 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匡義
元朝 1206-1368 大都 元太祖鐵木真、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 1368-1644 南京應天府、北京順天府 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孝宗朱祐樘、明思宗朱由檢
清朝 1616-1912 奉天府、順天府 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乾隆、宣統
6. 歷史上386年發生的什麼事件
公元386年,拓跋圭創北魏皇朝,史稱道武帝。
公元386年 拓跋珪建北魏,淝水之戰後,前秦統治瓦解。鮮卑拓跋珪(什翼犍之孫)恢復代政權,後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
前秦滅代國後,代王什翼犍之孫拓跋珪先後流徙於獨孤部和賀蘭部。晉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正月,拓跋珪於牛川(今內蒙古錫拉木林河)召開部落大會,即代王位,建元登國。二月,拓跋珪遷徙到代國故都定襄郡的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北)。四月,拓跋珪改稱魏王,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拓跋珪即位後,先擊敗了庫莫奚和高車、柔然和庫莫奚,掃除了後顧之憂,然後聯合他的舅舅慕容垂所建的後燕,滅掉了賀蘭、結突鄰、紇奚、賀染干、賀訥等部,北魏自此兵力強盛,財力富饒。為求發展,拓跋珪決定與後燕爭奪中原之地。
(詳見:網路:http://ke..com/link?url=I3VarcTPh8CM64-CqB-OstNAKt69xIKHs-yN14uVMtsNaHvf3uvpGZ27vA-_)
7. 中國歷史年代排序列表
歷史年代排序表如下:
(7)BC386年世界歷史擴展閱讀:
根據歷史文獻和考古物證,可將中國歷史(炎黃文明)劃分為十個紀:
炎黃、虞夏、商周、齊楚、秦漢、魏晉、隋唐、宋元、明清、共和。
一、炎黃紀:以仰韶文化為代表,約兩千四百年(公元前五十至前二十六世紀)。以農業社會、母系社會末期、銅石並用時代、父系社會初期為准。炎黃紀已經出現私有制、商業、戰爭、奴隸。
二、虞夏紀:以龍山文化、齊家文化為代表,約一千年(公元前二十六至前十六世紀)。二里頭文化兜底:以青銅器時代初期、雙輪車、城市、文字等古文明標志為准。傳說時代的顓頊、帝嚳、堯、舜、禹或可研究納入本時代故事集。
三、商周紀:青銅器時代中期,分封制中期,以殷墟、甲骨文為典型代表。成湯滅夏、武王伐紂、國人暴動為本時代三部曲。約八百年。
四、齊楚紀:銅鐵並用時代,約六百年。以齊楚為代表的眾多周邊族群勢力(分別代表沿海地區、長江流域),大規模融入華夏,為最終形成漢族奠定了基礎。這個時代,分封制由鼎盛而崩潰、社會發生巨大變革、封建帝制萌芽。有西周共和、平王東遷,尊王攘夷、問鼎中原,商鞅變法、長平之戰等等重要歷史故事。
五、秦漢紀:鐵器時代初期,中國進入帝制時代。以大一統、書同文為時代口號,史記、漢書為時代標志,蔡倫改進造紙術更具有劃時代意義。有秦並六國、大澤鄉起義、楚漢相爭、張騫出使西域、霍去病封狼居胥、昭君出塞、班超投筆從戎等重要歷史故事。
六、魏晉紀。亢龍有悔,黃巾起義,三國兩晉,五胡亂華,十六國走馬,南北朝並立。
七、隋唐紀。鳳凰涅盤,盛世隋唐,隋文科舉,大乘玄奘,貞觀天可汗,則天女皇帝。
八、宋元紀。天下一家,地獄天堂,文明臻極,野蠻大成,華夏之殤無盡痛,上帝之鞭驚啟蒙。(借用歐洲文藝復興之意)
九、明清紀。黃粱石頭,南柯紅樓,千載遺夢,百年屈辱,金粉帝國,罪惡毒瘤,極權桎梏瓜藤獄,十萬成就皆嫁衣。
十、共和紀。太平天國,洋務運動,甲午辛亥,北伐長征,民國共和,抗戰翻身。
8.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
夏 前2070-1600年 安邑 山西夏縣 470年 商① 約前1600-1046年 亳 河南商丘554年 周:西周 前1046-771年② 鎬京 陝西西安 ?275年 東周 前770-256年 洛邑 河南洛陽 ?514年 秦 前221-207年 咸陽 陝西咸陽 漢:西漢③ 前202—公元25 長安 陝西西安 東漢 25—220 洛陽 河南洛陽 三國:魏 220-265 洛陽 河南洛陽 蜀 221-263 成都 四川成都 吳 222-280 建業 江蘇南京 西晉 265-317 洛陽 河南洛陽 東晉 317-420 建康 江蘇南京 十六國④ 304-439 — —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東晉之後建立於南方的四個朝代的總稱。 宋 420-479 建康 江蘇南京 齊 479-502 建康 江蘇南京 梁 502-557 建康 江蘇南京 陳 557-589 建康 江蘇南京 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81年)是我國歷史上與南朝同時代的北方王朝的總稱。 北魏 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東魏534-550 鄴 河北臨漳 北齊550-577 鄴 河北臨漳 西魏535-557 長安 陝西西安 北周557-581 長安 陝西西安 隋 581-618 大興 陝西西安 唐 618-907 長安 陝西西安289年 後梁 907-923 汴 河南開封 後唐 923-936 洛陽 河南洛陽 後晉 936-946 汴 河南開封 後漢 947-950 汴 河南開封 後周 951-960 汴 河南開封 十國⑤ 902-979 — — 北宋960-1127 開封 河南開封 南宋1127-1276 臨安浙江杭州 遼 907-1125 皇都 (上京) 遼寧巴林右旗 西夏1038-1227 興慶府 寧夏銀川 金 1115-1234 會寧阿城(黑龍江) 中都 北京 元 1206-1368 大都 北京 明 1368-1644 北京 北京 276年? 清 1644-1911 北京 北京267年 中華民國 1912-1949 南京 江蘇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
9. 請問公元386到534年是什麼朝代
公元386到534年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王朝---北魏朝代。北魏(公元386年—534年)是鮮卑族內拓跋珪容建立的政權,也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王朝。公元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際在牛川自稱代王,重建代國,定都盛樂(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同年四月,改稱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國號為魏″,史稱「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稱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大舉改革。永熙三年(534年),分裂為東魏與西魏。東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廢孝靜帝,代東魏自立,北齊建立。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禪位於宇文覺,北周建立,北魏歷史宣告結束。從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國至534年分裂為止,共歷20帝(列入正史本紀者12位),享國148年。
10. 中國歷史上還有世界歷史上年份尾數為6的歷史事件有哪些
前1046年復 西周建立制
386年 北魏建立
556年 西魏滅亡
936年 後唐滅亡,後晉建立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
1616年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1636年 皇太極改國號為清
1936年 西安事變
1946年 重慶談判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