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民主革命的歷史
太平天國運動與以往農民起義相比,具有其突出的時代特點:①太平天國運動發生在鴉片回戰爭後,答外來的民族壓迫加劇了中國本身的階級壓迫,導致社會階級矛盾進一步激化,因此,太平天國在反對封建主義的同時,又擔負起反對外國侵略的任務,這是以往任何農民起義所沒有的。②太平天國運動在反侵略的同時,也繼承和發展了學習西方的新思潮。在鴉片戰爭以後,隨著西方列強的侵入,西方的思想文化也不斷湧入,形成了「西學東漸」的局面,在這個背景影響下,太平天國運動領導人洪秀全引入了基督教中的上帝來動員群眾,把西方基督教義、中國儒家大同思想和農民的平均主義結合起來,從事宗教理論建設。洪仁王於 還主張學習西方,提出了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探索方案棗《資政新篇》。同時太平天國政權還主張對外開放和獨立自主。③太平天國面臨的敵人是中外反動勢力,這也是前所未有的。④太平天國運動在國際上屬於「亞洲革命風暴」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都是近代社會所賦予它的新的時代內容,充分體現了殖民侵略的破壞性和建設性。
2. 中國革命歷史
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每個階段都有重要的事情。
舊民回主主義革命:答1840年雅片戰爭————1919年「五四」運動。
新民主主義革命:1919年「五四」運動————1949年中化人民共和國建立。
社會主義革命:建國後到現在。
重要事件有:太平天國、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共產黨建立、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等。
3. 關於中國革命歷史的故事有哪些
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涌現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時刻,他們跟父輩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擔起了沉重的抗爭。他們的傳奇事跡經過藝術家們的演繹,成了經典的歌曲、小說、電影,幾十年來被人們傳頌,經久不衰。
活在歌聲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這首名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敘事民歌傳唱了許多年,優美的旋律和動人的故事影響了幾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淶源的一個小山村。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把魔爪伸進了這個寧靜的村莊。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時碰上了打算進村「掃盪」的鬼子。鬼子讓他帶路,二小卻把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鬼子發現上當後,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村後的山坡上。《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介紹他英雄事跡的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跡深深地打動了,很快創作了這首流傳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國成立後,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了小學課本,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2003年,由共青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投資拍攝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兒童中又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銀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張嘎
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他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了。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鍾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電影《小兵張嘎》講述了一個小八路戰鬥成長的過程。
這部兒童軍事題材影片,通過寓意豐富的細節安排和少年兒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自然地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響了幾代小觀眾。
這部影片榮獲了1980年中國第2屆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後來,小兵張嘎的故事又被改編成了電視劇。
送雞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雞毛信》是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家喻戶曉的電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歲的兒童團團長海娃,他的任務是一邊放羊,一邊放哨,發現敵人,給村裡人打信號。海娃的父親是民兵中隊長。有一天,父親讓他送一封有關攻打敵人炮樓的「雞毛信」給八路軍。海娃以放羊作掩護,攜信上路。不料途中卻遭遇敵人……
故事的情節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廣大觀眾特別是孩子們的喜愛。
這部上世紀50年代拍攝的黑白片不僅在國內影響很大,而且在國際電影節上兩次獲獎。1955年,在英國第9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榮獲優勝獎,是新中國在國際上獲獎的第一部兒童故事片。
小說里的抗日小英雄———雨來
蘆花村裡有個叫雨來的男孩,他喜歡游泳,也喜歡讀書。有一天,村裡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進了雨來家,挪開了水缸,跳進了缸下面的地洞。雨來將水缸挪回了原位,這時,鬼子也到了……
這是小說《雨來沒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來是抗日戰爭年代冀東少年兒童的一個縮影,這其中也包括小說作者管樺本人在內。管樺從小就和村裡的兒童一起站崗放哨,給八路軍送雞毛信,上樹
4. 中國革命歷程是什麼
(一)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和舊民主主義革命
1.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
外國資本主義的侵華戰爭和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點。中華民族面對的兩大歷史任務。
2.近代中國探索國家出路的斗爭
太平天國農民運動及其歷史意義和教訓。 維新運動及其歷史意義與教訓。
3.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
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反清革命活動和三民主義。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是20世紀中國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辛亥革命的經驗與教訓。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和國民革命
1.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向新民主主義轉變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和中國工人階級的壯大。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
2.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與早期革命活動
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及其歷史意義。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綱領。
3.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
統一戰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基本策略路線。中共三大制定的國共合作方針。國共合作與統一戰線的形成。統一戰線中爭奪革命領導權的斗爭。北伐戰爭的勝利發展與工農運動的高漲。共產黨人關於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思想。毛澤東的《中國
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和《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毛澤東思想的萌芽。國民革命失敗的原因、歷史經驗與教訓。
(三)土地革命戰爭和抗日救亡運動
1.土地革命的開展和中國革命道路的新探索
國民黨新軍閥的獨裁統治及其對內對外政策。中共「八七」會議和黨領導的武裝起義。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特點和優點之一。中共六大。井岡山等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與發展。古田會議決議。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毛澤東的《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農村革命根據地存在與發展的原因和條件。土地革命、武裝斗爭和根據地建設三者的關系。中國必須走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反對本本主義》,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提出。土地革命的深入開展。工農紅軍第四次反軍事「圍剿」的勝利。紅軍作戰的基本方針和原則。
2.中國革命的危機與歷史性轉折
以教條主義為特徵的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與危害。遵義會議,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紅軍長征的勝利及其歷史意義。
3.抗日救亡運動
九一八事變。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華北事變。「一二·九」運動。中國共產黨瓦窯堡會議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策略的制定。毛澤東的《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西安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
(四)全民族抗日戰爭
1.全民族抗日戰爭的發動
七七事變。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形成及其特點。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的方針及其在中國的暴行。中國共產黨的全面抗戰路線。中國共產黨敵後戰場的開辟。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地位。毛澤東的《論持久戰》。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原則。
2.堅持團結抗戰與反對分裂投降的斗爭
抗日戰爭相持階段的到來。日本侵華戰爭政策的變化及其影響。「皖南事變」。中國共產黨關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總方針合同頑固派斗爭的原則。
3.中國共產黨關於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
毛澤東的《〈共產黨人〉發刊詞》、《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等著作。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資產民主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政治、經濟、文化綱領。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個主要法寶。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科學體系的構建,毛澤東思想得到系統總結和多方面展開而達到成熟。
4.敵後軍民克服抗日戰爭的嚴重困難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統一戰線的形成。抗日民主根據地的政權建設。抗日根據地在抗日戰爭中的戰略地位。整風運動,中國共產黨的建設理論與實踐的新發展。中共中央《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5.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中共七大,毛澤東思想確立為全黨指導思想。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及其歷史意義。
(五)全國解放戰爭
1.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
抗日戰爭勝利後的國際形勢和國內時局。重慶談判與政治協商會議。各派政治力量在建國問題上的較量。
2.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發展
全面內戰的爆發。中國共產黨打敗蔣介石的政治方針和軍事原則。毛澤東關於一切發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論斷。人民解放戰爭的戰略防禦與戰略進攻。中國革命的歷史性轉折。解放區的土地改革。第二條戰線的形成。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的破產。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壯大。毛澤東的《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中國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科學概括。人民解放軍戰略決戰的勝利。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奪取全國革命勝利的方針和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途徑。國民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政權的覆滅。
3.中國革命的勝利
毛澤東的《論人民民主專政》。中國共產黨關於新中國政權建設的基本構想。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中國人民革命勝利的基本原因、歷史經驗與意義。
5. 中國歷史上三次革命分別是什麼
1、前221年,秦始皇復統一全國,建立專制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2、1911-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君主制度,建立了近代亞洲第一個資產階級民...
3、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時期。
(5)中國革命的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人民自近代以來,為了民族的獨立與解放、國家的繁榮與富強,進行了長期的艱苦卓絕的斗爭,終於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完成了中國革命的任務,建立了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的歷史,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並取得巨大成就的歷史。
所以中國革命史是一部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史,是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勝利史,是進行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的教材。
6. 中國的革命歷史
從近代開始的話,應抄該是太襲平天國開始;
但太平天國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革命,只能算是舊的封建體質的一次改朝換代的企圖嘗試罷了雖然其加入了許多近現代的政治元素;
天平天國在中國近代革命史上真正的意義是沉重打擊了濃厚的封建色彩,極大地削弱了封建統治的力量,為後繼新式革命開了先河,通俗一點就是當了炮灰和鋪路石;
真正具有革命性的現代民主革命是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它的失敗原因一是革命理念只在社會上層少部分有革命要求的人之間傳播,並沒有宣傳到最廣大的民眾,所以沒有生存的土壤,很快就失敗了。二是,由於第一條原因的存在,它沒有力量抵擋外部勢力的干預和欺凌,最終被列強扼殺;但它的意義在於,它將民主共和的理念帶給了全中國人,尤其是知識分子和大部分本土的民主資產階層,為後繼革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前一次革命的高度和基礎之上,共產黨領導的民族獨立革命和民主革命疊加在了一起,並走向了成功。
7. 近現代中國革命的基本歷史進程是怎樣的
毛領導說的沒錯 革命尚未完成 同志們仍需努力啊 這就是事實
8. 中國革命史要詳細分為五個時期怎麼分呢
(一)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和舊民主主義革命
1.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
外國資本主義的侵華戰爭和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點。中華民族面對的兩大歷史任務。
2.近代中國探索國家出路的斗爭
太平天國農民運動及其歷史意義和教訓。 維新運動及其歷史意義與教訓。
3.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
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反清革命活動和三民主義。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是20世紀中國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辛亥革命的經驗與教訓。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和國民革命
1.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向新民主主義轉變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和中國工人階級的壯大。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
2.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與早期革命活動
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及其歷史意義。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綱領。
3.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
統一戰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基本策略路線。中共三大制定的國共合作方針。國共合作與統一戰線的形成。統一戰線中爭奪革命領導權的斗爭。北伐戰爭的勝利發展與工農運動的高漲。共產黨人關於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思想。毛澤東的《中國
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和《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毛澤東思想的萌芽。國民革命失敗的原因、歷史經驗與教訓。
(三)土地革命戰爭和抗日救亡運動
1.土地革命的開展和中國革命道路的新探索
國民黨新軍閥的獨裁統治及其對內對外政策。中共「八七」會議和黨領導的武裝起義。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特點和優點之一。中共六大。井岡山等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與發展。古田會議決議。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毛澤東的《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農村革命根據地存在與發展的原因和條件。土地革命、武裝斗爭和根據地建設三者的關系。中國必須走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反對本本主義》,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提出。土地革命的深入開展。工農紅軍第四次反軍事「圍剿」的勝利。紅軍作戰的基本方針和原則。
2.中國革命的危機與歷史性轉折
以教條主義為特徵的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與危害。遵義會議,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紅軍長征的勝利及其歷史意義。
3.抗日救亡運動
九一八事變。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華北事變。「一二·九」運動。中國共產黨瓦窯堡會議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策略的制定。毛澤東的《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西安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
(四)全民族抗日戰爭
1.全民族抗日戰爭的發動
七七事變。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形成及其特點。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的方針及其在中國的暴行。中國共產黨的全面抗戰路線。中國共產黨敵後戰場的開辟。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地位。毛澤東的《論持久戰》。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原則。
2.堅持團結抗戰與反對分裂投降的斗爭
抗日戰爭相持階段的到來。日本侵華戰爭政策的變化及其影響。「皖南事變」。中國共產黨關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總方針合同頑固派斗爭的原則。
3.中國共產黨關於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
毛澤東的《〈共產黨人〉發刊詞》、《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等著作。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資產民主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政治、經濟、文化綱領。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個主要法寶。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科學體系的構建,毛澤東思想得到系統總結和多方面展開而達到成熟。
4.敵後軍民克服抗日戰爭的嚴重困難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統一戰線的形成。抗日民主根據地的政權建設。抗日根據地在抗日戰爭中的戰略地位。整風運動,中國共產黨的建設理論與實踐的新發展。中共中央《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5.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中共七大,毛澤東思想確立為全黨指導思想。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及其歷史意義。
(五)全國解放戰爭
1.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
抗日戰爭勝利後的國際形勢和國內時局。重慶談判與政治協商會議。各派政治力量在建國問題上的較量。
2.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發展
全面內戰的爆發。中國共產黨打敗蔣介石的政治方針和軍事原則。毛澤東關於一切發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論斷。人民解放戰爭的戰略防禦與戰略進攻。中國革命的歷史性轉折。解放區的土地改革。第二條戰線的形成。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的破產。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壯大。毛澤東的《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中國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科學概括。人民解放軍戰略決戰的勝利。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奪取全國革命勝利的方針和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途徑。國民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政權的覆滅。
3.中國革命的勝利
毛澤東的《論人民民主專政》。中國共產黨關於新中國政權建設的基本構想。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中國人民革命勝利的基本原因、歷史經驗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