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母系氏族公社的歷史時期
在大約距今 20—30 萬年前至距今 1 萬年前左右,中國歷史便由舊石器時代早期的直立人階段順序進入舊石器中、晚期的智人(亦稱古人、尼人)、新人階段,血緣家族公社組織也漸變為母系氏族公社組織。
血緣家族公社組織向母系氏族公社組織的演變,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它標志著原始社會史由此進入一個極為重要的嶄新階段。母系氏族組織從血緣家族組織中的裂變或分化,即母系氏族組織的萌芽或初現,學者或認為是在距今約 20—30 萬年前至 5 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而從距今 5萬年前至距今 1 萬年前左右,母系氏族公社組織獲得了初步的發展,考古學文化也從舊石器中期進入晚期階段,對從舊石器中期至晚期誕生並有所發展的母系氏族組織,學者或稱作早期母系氏族公社。
早期母系氏族組織的形態或形式大致有兩種:一是兩個相鄰而居的血緣家族,受自然選擇原則的支配,通過相互間的族外群婚,構成了原始的母系氏族組織雛型;二是從一個血緣家族中分裂出兩個小集團,即兩個半邊或稱兩分組織,通過兩個集團間實行集團外的群婚,從而構成具有真正意義的母系氏族形態。以上兩種組織形態,是當時生產和生活活動的基本單位,他們所共有的明顯標志是:有共同的女系(母系)祖先,子女從母居,世系按女系計算,財產按母系繼承,共同勞動和分配享受勞動產品,女子在生產和經濟活動中占據主導地位,組織形態亦基本能保持其穩定性。
據考古資料,中國境內實行過早期母系氏族制度或流行這種社團習俗的古人類或古文化遺址,迄今所知已為數不少,粗略統計已達數十處,如廣東馬壩人、湖北長陽人、山西丁村人、廣西柳江人、北京山頂洞人等等。 母系氏族公社從距今 1 萬年左右的中石器、新石器早期始至距今 5000—6000 年的新石器時代中期止,母系氏族公社組織進入了大發展的繁榮期,到了距今 5000年至 4000 年期間,隨著新的氏族形態父系氏族公社組織的誕生,母系氏族公社組織便逐漸走向衰落和解體。
發展繁榮期的母系氏族公社組織形態,除保持早期的有共同女系祖先、母居制,世系為母系、財產按女系繼承,共同勞動、分配、女子在生產經濟上擁有絕對的主導地位等等基本特徵外,並發展出在婚姻制度上的對偶婚,在喪葬上的族墓地等新特色和新內容。 衰落期的母系氏族組織,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和新的組織形態出現所帶來的沖擊,其組織形態的部分特徵除了轉移、溶合到新的形態中外,絕大部分特徵均已名存實亡,為新的父系組織形態所削弱並取代。
考古發掘和研究的成果表明,發展繁榮期至衰落期的母系氏族組織規模,已不是早期的、簡單的兩鄰或兩分組織,它們在兩鄰、兩分組織的基礎上,通過自然選擇原則,已進一步分化發展出若乾的母系家族大、小集團,又逐漸發展成規模更大的氏族集團。就中國的情況而言,其規模可謂是盛況空前,呈現出在全國范圍內到處開花結果和星羅棋布的流行發達態勢,並以此構成了規模宏大的母系氏族社會。
迄今為止,經考古發掘揭露和研究證實的屬此階段的中國古文化遺址,其總數已逾千處,因篇幅關系,在此無法一一列舉,其中重要者主要有: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寧夏、西藏、新疆和廣東等地發現的細石器文化,以河北磁山、河南裴李崗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以陝西半坡、河南廟底溝等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中期仰韶文化,以及其它地區同一時期的原始文化等等,也都是屬於流行此期母系氏族組織習俗的主要文化遺址。尤其是遼寧凌源牛河梁紅山文化「女神」廟、「女神」像的出土更突出地說明了母系氏族制的問題。
關於母系氏族組織的存在和流行,在中國古文獻中有不少傳說。《莊子?盜跖》:「神農之世,卧則居居,起則於於,民知其母,不知其父。」類似的記述,亦見於《繹史》、《白虎通》、《呂氏春秋》、《春秋公羊傳》、《路史》注、《漢書人表考》、《帝王世紀》、《史記》、《三代世表》諸書中,這些傳說,為研究認定中國古代母系氏族公社組織的存在提供了重要的旁證。
從社會發展史的總體情況看,在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母系氏族制逐漸被父系氏族制所取代。但從個別現象觀察,這種制度並未完全消亡。據史籍記載,從殷周時期直到近現代,在中國的少數民族中,仍可見到母系制習俗流行的殘余。
母系氏族公社的發展,導致了母系氏族社會的出現和發達繁榮,而社會生產力的大發展,則是其發達繁榮的催化劑。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為適應原始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發展的時代需求,男子逐漸在各經濟生產部門顯示出其重要作用並占據主導地位。這樣便使原來的母系制與生產力發展產生不相適應的矛盾,故當務之急,改善原始社會傳統的組織結構和社會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便成為一種勢不可擋的歷史發展潮流。歷史潮流,浩浩盪盪,其結果便是舊有的母系氏族制度迅速解體,走向衰亡,而新興的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父系氏族公社制度嶄露頭角,逐漸走入發展的坦途。
㈡ 母系社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的,
氏族社會的早、中期為母系氏族,即建立在母系血緣關繫上的社會組織,是按母回系計算世系血統答和繼承財產的氏族制度,是氏族社會的第一階段。
母系社會是一種原始的社會制度。在漫長的原始時期,大多數民族都經歷了若干萬年的母系氏族的歷史。直到今天,世界上還有一些民族尚未完全擺脫母系社會的影響。
在當今的非洲,「中央班圖」各族的分布地區,是保留母系制色彩最濃厚的地方。亞洲現今仍存有不少母系區域,如阿美族、四川西部、西雙版納等地區。
(2)中國母糸歷史擴展閱讀:
母系社會的特徵
始終以母系血緣關系為紐帶。婚姻形式在早期是群婚。由於實行外婚制,夫妻分居在各自的母系氏族中,婚姻生活採取丈夫走訪妻子的形式,子女從母居,屬母方氏族,世系和財產繼承從母系計。
到了母系氏族繁榮期,由於對偶婚的出現和逐步鞏固,丈夫遷到妻方氏族從妻居。母系氏族社會的形成
距今約十至二三萬年的舊石器時代中、晚期,遠古社會由原始人群階段進入母系氏族社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母系社會
㈢ 中國的母系氏族是在那個時期
自中石器時代開始,母系氏族社會進入發展時期。中石器時代是舊石器時代向專新石器屬時代的過渡階段.新石器時代母系氏族社會進入繁盛時期。母系氏族社會的結構和制度日臻成熟。磁山——裴李崗文化距今約8000年,仰韶文化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大汶口文化早期距今約6300年至5500年,河姆渡文化距今約7O00年至5300年,上述黃河、長江流域的考古學文化大體處於這一歷史發展階段。
㈣ 中國歷史上母系氏族在什麼時候 詳細點
距今約十至二三萬年的舊石器時代中、晚期,遠古社會由原始人群階段進入母系氏族社會。現已發現的舊石器時代中期主要人類化石和文化遺存有:陝西大荔人、山西襄汾丁村人、山西陽高許家窯人、廣東曲江馬壩人、貴州桐梓人、湖北長陽人、北京周口店新洞人,以及遼寧喀左鴿子洞等文化遺存。
舊石器時代晚期重要的人類化石和文化遺存有:山西朔縣峙峪人、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遼寧建平人、廣西柳江人,以及寧夏靈武水洞溝、河南安陽小南海、河北陽原虎頭梁等文化遺存。
山頂洞人使用的勞動工具中有骨針,裝飾品有鑽孔的小石珠、礫石和青魚上眼骨等,這說明山頂洞人開始掌握了鑽孔技術,因而很可能使用了比前人進步的石制工具。山頂洞人除在居住地區附近採集和漁獵外,活動范圍又有所擴大。他們獲取的食物中有海蚶,這說明山頂洞人的足跡已達渤海灣一帶,與大自然的斗爭能力有所提高。
原始人群階段過渡為母系氏族社會,是在生產力水平提高的推動下完成的。血緣內婚制向氏族外婚制的轉化是社會性質變革的關鍵因素。
原始人的血緣家族,經過幾代繁衍之後,由於人口不斷增加,引起食物來源匱乏,生活受到影響,因而必然分裂出新的血緣家族。新的血緣家族依然施行內部的血緣婚。內婚制雖然能保持原始人群的相對穩定,但婚配的男女之間血緣關系太近,致使繁育的後代易患先天性疾病,或體質不良,智力低下,與自然界抗衡的能力因而減弱。誠如《左傳》所言:「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內婚制在人類歷史上延續的時間甚長,這正是原始人群階段生產力發展緩慢的症結所在。
內婚制對人類進化的危害極大,其嚴重後果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血緣家族的分裂,不斷產生新的血緣家族。這些血緣家族之間仍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各血緣家族的男女之間也難免發生婚配現象。人們逐漸發現,各血緣家族之間男女通婚所生子女,無論在體能和智力上多優於同一血緣家族男女婚配所生子女。人們終於覺悟到,婚配男女的血緣關系越遠,生育的子女越強健。由於傳統觀念強大的影響,內婚制向族外婚的轉變是十分緩慢的。開始,只排除血緣最近的同胞兄弟姊妹間的婚配,以後又排除血緣較近的旁系兄弟姊妹間的婚配。最後,血緣家族內的男女,不論是否同輩皆禁止婚配。這樣,一個內部不能婚配的血緣親屬集團——氏族便產生了。
族外婚,就是一個氏族的一群兄弟和另一個氏族的一群姊妹之間的交互群婚。男子外婚到另一氏族,死後埋在本氏族的公共墓地里。這種婚姻關系雖然還不穩固,但畢竟使氏族明顯有別於過去的血緣家族。在這種群婚的形態下,子女仍然是只能確認生母而不能確認生父,氏族成員的世系也只能根據母系的血統來決定。同一始母祖生下的若干後代,便形成為一個氏族。母系血統是維系氏族存在的紐帶。氏族擴大之後,再分離開來,另建立新氏族。彼此通婚的氏族則組成部落。
古代的風俗中仍殘留母系氏族社會初期的族外群婚痕跡。這種群婚多是以野合形式進行的。《周禮·地官司徒下》:「中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貴州通志》卷七:「花苗每歲孟春,會男女於野,謂之跳月。擇平壤地為月場,鮮花艷裝男吹蘆笙,女振響鈴,旋躍歌舞,謔浪終日,暮挈所私以歸,比曉乃散。」
壯族的「歌圩」、布依族的「趕表」、黎族的「放寮」、仫老族的「走坡」、傣族的「潑水節」、侗族的「行歌坐月」等等,存留了古老的群婚制和外婚制的遺風①。「歌圩」是文獻記載的稱謂,壯語則稱為「窩坡」、「埠坡」、「埠峒」等。每逢圩日,青年男女,身著盛裝,女子以甲村為一個單位,男子以乙村為另一個單位,用唱歌的方式尋找對象。當某對男女唱得情投意合之時,便離開集體,私下幽會,盟誓終身。明代岳和聲在《後驂鸞錄》中,談及萬曆年間柳州城外的「搭歌」時,曾說:「遙望松下,搭歌成群。數十人一聚。其俗女歌與男歌相答。男歌勝,而女歌不勝,則父母以為恥。又必使女先而男後。其答亦相當,則男女相挽而去,遁走山隘中相合,或信宿,或浹旬,而後各歸其家,取牛酒財物,滿志而後為之室。不則寧異時再行搭歌耳」。「歌圩」實際上是青年男女自由戀愛和婚配的場所。
拉祜族在農閑時,甲寨男青年同乙寨女青年,白天唱歌,夜晚在乙寨附近燃火集體過夜。有時甲寨青年男女與乙寨青年男女混合一堂,甲寨男人對乙寨女人,乙寨男人對甲寨女人集體過夜。
廣東某些瑤族,在舊歷除夕至正月初二的三天中,凡是成年男女,無論已婚與否,均可「在山峒間,山崗樹林底下互相酬唱民歌,自朝至暮,唱至情投意合,互相依偎發生性關系」。
群婚在華夏民族也曾盛行。春秋時期,上至天子後妃,下至庶民百姓,仍保留群婚之遺風。據《月令·仲春之月》記載:「仲春通淫」之時,人們停止工作,紛紛前往大牢祠祭祀求子之神「高禖」,天子、後妃也須參加。入夜,男女皆寢於廟後。
以上例證充分反映,族外群婚制曾普遍存在,使我們得以窺知母系氏族社會初期的婚配形態。這種婚配的特點是,以集體方式進行,沒有一定的場所,多在野外結合,亦無固定的配偶,年齡和輩份的限制也不嚴格。但是氏族成員之間的婚配則是嚴格禁止的。
族外婚是人類婚姻關系史上的重大進步,較之內婚制下的同輩婚配具有更深遠的意義。自然界萬物的演化規律是物競天擇,優勝劣汰。實行族外婚的氏族,其成員的智商高,體質強,整體實力明顯優於依然實行內婚制的血緣家族。在當時的社會發展進程中,起著無可置辨的主導作用。母系氏族社會的初期,生產力水平仍然十分低下。自然界為人類提供生活的資源,同時也使他們面臨嚴峻的環境。氏族是人類向自然界謀求生存的依靠。人類的生產活動——採集、狩獵和捕魚依然必須集體進行,否則就不能有效地抵禦野獸、飢餓和疾病的威脅。他們還沒有私有財產觀念,共同勞動,平均分配,是氏族的宗旨。
母系氏族社會里,存在著按性別和年齡區別的簡單的不穩定分工。青壯年男子外出狩獵、捕魚。婦女則從事採集果實,看守住所,加工食物,縫制衣服,管理雜務,養護老幼等公益勞動。因為當時的採集經濟比漁獵經濟收獲穩定,成為氏族成員生活資料的重要來源,所以是維系氏族生活的基本保證。婦女在生育上的特殊作用,以及氏族成員的世系均按母系計算,更使婦女在氏族中具有崇高的威望,居於主導的地位。中國古代關於女媧氏煉石補天,積灰止水的傳說,生動地反映了母系氏族社會受人尊敬的婦女領袖帶領先民對自然界進行艱苦卓絕斗爭的情景,歌頌了婦女在社會活動中的重要作用。
考古發現揭示了母系氏族社會初期人類活動的遺跡。山頂洞人過著母系氏族社會的生活。他們居住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山頂東北部,海拔170米的一個天然山洞裡,因而被稱為山頂洞人。洞長約12米,寬約8米,面積為90多平方米,可容數十人生活。洞里自然分成「上室」和「下室」。上室在洞口處,是他們的公共居室。下室在洞的深處,是他們的公共墓室。
山頂洞人的成員都是平等的,遵守共同的習俗。他們生前互相保護,死後也埋葬在一起。山頂洞的下室里,埋葬著一個青年婦女、一個中年婦女和一個老年男子。他們的屍骨上撒布赤鐵礦粉粒,隨葬有燧石石器和穿孔獸牙等裝飾品。對於去世的老年人,尤其是婦女,將其生前使用的裝飾品隨葬,反映氏族成員對婦女及老年人的愛戴。
㈤ 歷史上有哪些母系氏族部落
許多人相信,奴隸制是人類歷史社會制度演變的必經階段,還有許多人相信,在近代之前的兩千多年裡,中國始終是封建社會。
這些來自教科書的認識,由於和現代歷史研究背離得太遠,在正經學界已少有人問津。然而還有一個觀點,即便在學界仍有相當影響:「母系階段論」。
易洛魁人
實際上,兩者沒有他們所認為的固定聯系或因果關系,人類學考察發現的大多數母系社會,要麼是平等主義的,要麼是男權占優,由男性充當酋長、族長或頭人角色的。
即便是被摩根作為典型例子的易洛魁人,雖然女性在內部事務上握有支配權,但在政治、軍事的實權仍操於男性之手,男女地位大致平等,並不存在女性統治男性。
迄今沒有任何社會被人類學家普遍承認是實行母權制的,盡管曾有個別社會尚有爭議。
當神話傍上大款
缺陷如此明顯的摩根理論,還能產生持續至今的影響,要歸功於另一位重量級人物——恩格斯。
在整理馬克思遺物時,恩格斯發現馬克思就該書寫了許多筆記,頓時如獲至寶,迅速將自己的唯物史觀揉進其中,於次年出版了《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其中,摩根是重要的理論支持。
馬恩青睞摩根理論,因為後者很適合為他們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骨架添加血肉: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類社會註定會從原始狀態開始,在階級斗爭推動下,經歷一系列特定階段,最終進入共產主義;摩根理論主要被用於描繪上述過程的第一步。
㈥ 中國最早的母系社會是什麼_
母系社會又稱母系氏族制。在母系氏族制前期,人類體質上的原始性基本消失,被稱作「新人」,屬於考古學上的舊石器晚期。到母系氏族制後期,現代人形成,屬於新石器早期。
中國境內的新人化石和文化遺存遍及各地,其主要代表有河套人、柳江人、峙峪人和山頂洞人等等。這一階段的打制工具有較大改進,並發明了弓箭。其生產部門主要是採集和狩獵。人們學會縫制獸皮衣服,產生了原始的審美觀念和宗教。同時,出現了族外婚,形成以一個老祖母為核心的氏族制。由於女子在採集生產中的重要地位,決定了以女性為中心的母系氏族制。
分布及進步性
母系社會繁榮時期的文化遺存遍布南北各地,主要代表有裴李崗文化、磁山文化、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馬家窯文化、屈家嶺文化及細石器文化等等。此時,生產力水平有明顯進步,磨製、穿孔石器取代打制石器;原始農業產生;家畜飼養、原始手工業及副業出現等等。人們開始了定居的生活。原始審美和宗教觀念繼續發展,並產生了最早的文字元號。
什麼叫母系氏族社會
因為實行族外婚,子女跟隨母親,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在極端低下的生產力水平下,氏族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礎,血緣關系是維系氏族成員的紐帶,他以人人平等,互相保護,性別和年齡進行分工,青壯年男子擔任狩獵、捕魚和防禦野獸等任務,婦女擔任採集食物、燒烤食品、縫制衣服,養育老幼等繁重任務,老人和小孩從事輔助性的勞動。從簡單的分工中,不難看出,婦女從事的採集比男子從事的狩獵有比較穩定的性質,是可靠的生活來源,具有重要的意義。她們是氏族組織中的重要成員,她們的活動是為了氏族集體的利益,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對維系氏族的生存和繁殖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婦女在氏族公社裡佔有重要的地位,普遍受到重視,這樣的社會就叫做母系氏族社會。
時期
大約在四、五萬年前,當由古人進化為新人時,中國原始社會就進入了母系氏族社會,在考古學上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到距今大約一萬年左右時,在考古學上屬於中石器時代或屬於新石器時代初期,母系氏族公社向前邁進了一步,到了距現在大約六七千年時,達到了繁榮時期。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㈦ 中國那個時候是母系時代
中國古代的河姆渡和半坡居民都處於母系氏族公社時代,歷史學家認為:距今約五千年以前為母系氏族公社,距今約五千年至四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中期,才開始進入父系氏族公社。
㈧ 中國歷史上出現母系時代是什麼時候,為什麼會出現女人勝過男人的時代
氏族社會的早、抄中期為母系氏族,即建立在母系血緣關繫上的社會組織,是按母系計算世系血統和繼承財產的氏族制度,是氏族社會的第一階段。
從事的採集比男子從事的狩獵有比較穩定的性質,是可靠的生活來源,具有重要的意義。
因為石器時代還沒有到來,打獵是很危險的事,所以採集植物使用比男子狩獵更容易,所以母親當家做主。到石器時代到來後,武器的便利讓狩獵更容易,才進入父系時代的。
㈨ 中國的母系社會大概持續了多長時間
中國的母系社會大概持續了長達35,000年。
母系社會大約在舊石器時代晚期(約,000年前)形成,在新石器時代早期(約15,000年前)結束。母系社會是按母系計算世系血統和繼承財產的氏族制度,是氏族社會的第一階段。
在母系氏族制前期,人類體質上的原始性基本消失,被稱作「新人」,屬於考古學上的舊石器時代的晚期。到母系氏族制後期,現代人形成,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早期。
母系氏族實行原始共產制與平均分配勞動產品。早期母系氏族就有自己的語言、名稱。同一氏族有共同的血緣,崇拜共同的先始。
氏族成員生前共同生活,死後葬於共同的氏族墓地。隨著原始農業及家畜飼養的出現,作為其發明者的婦女在生產和經濟生活中、在社會上受到尊敬,取得主導地位和支配地位。
(9)中國母糸歷史擴展閱讀
最早提出母系社會概念的是瑞士學者約翰·巴霍芬,在他1861年出版的《母權論》著作中,首次認定在原始社會早期人們曾生活在無限制的亂交狀態中;在這種社會里,不可能建立父系制度,只有通過母親來追認後裔,因而存在著母親在社會中起支配作用、女性占統治地位的母權制時代。
之後,美國學者路易斯·亨利·摩爾根以加拿大土著民族易洛魁人存在母系社會為例,進一步論述並闡發了巴霍芬的主張,認為「原始的母權制氏族是一切文明民族的父權制氏族以前的階段」,從而提出了原始社會從母繫到父系的發展體系。
摩爾根的這一發現得到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支持,恩格斯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母系社會對於原始社會所具有的意義,正如達爾文的進化理論對於生物學和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對於政治經濟學的意義一樣。」
恩格斯將自己的唯物史觀與這一觀點相結合,出版了《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這一著作後來成了各共產主義國家的社會學經典,在西方一些國家中也頗有影響,也確立了母系社會存在於人們心中的牢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