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方便麵歷史
古代
早在方便麵發明以前,在古代東西方就有人將煮熟的面條油炸後佐以湯汁做為料理。在中國已經有類似的麵食稱為「伊面」或「伊府麵」(即台灣所稱之「意麵」)。相傳清朝有個地方官在家宴客,廚師誤將煮熟的雞蛋面放入沸油鍋,只好撈起後佐以高湯上桌。由於賓客吃過後贊不絕口,這道菜就流傳了下來。 至於非油炸的方便麵,則可追溯至中國西漢漢高祖三年(前205年)韓信軍隊發明的踅面。當韓信在黃河邊的合陽領軍10萬,准備進攻河東西魏王魏豹時,為解決行軍糧的問題,發明將蕎麥粉與麥粉開糊,煮成八成熟的大面餅,並切成寬條。這種面餅既方便隨身攜帶,也可以只要加水一煮便可食用,因此也可被視為方便麵最早的形態。 成為速食產品的近代方便麵,是由1958年日籍台灣人安藤百福(原名吳百福)有鑒於當時吃一碗面要排隊排很長,所以在大阪府池田市發明的。安藤百福並在發明方便麵後,創立日清食品公司,販售「雞湯拉麵」口味,最初的售價為35日圓,但仿製產品隨即出現,導致產生削價競爭。
近代
日清公司在發明方便麵後,便積極向國外發展。1963年先與韓國三養食品合作,1968年再與台灣的國際食品公司合作推出雞湯口味的生力麵。最初的生力麵因為沿用日本配方,在台灣銷路並不好。在調整過調味與面條的口感之後,成為台灣的暢銷產品,顧客多半買回家當宵夜食用,或者是加蛋煮食。曾有一段時期,「生力麵」幾乎成為這類產品的代名詞。然而由於經營不善,生力麵最後黯然退出市場。截至2005年,過去的國際食品公司僅剩一家生力麵店在高雄市新興區繼續營業,但早已退出方便麵市場。 雖然方便麵在亞洲頗受好評,1960年代末期在美國卻無法順利打開市場。因為一般美國人沒有燒開水的習慣,而且家中的餐具也以餐盤為主。為了讓不習慣用碗的民族消費方便麵,日清公司發明以發泡聚苯乙烯為容器的杯麵,於1971年在日本上市,售價為100日圓(0.25美元),為當時袋裝方便麵售價的三倍以上。 杯麵試賣期間在球場與賽馬場等地點銷售,因價格過高而不受歡迎,最後只能在某些必須夜間值勤的單位例如消防隊與日本自衛隊販賣。為求打開市場,安藤百福在東京鬧區與三越百貨公司合作促銷,創下四個鍾頭賣出兩萬份的紀錄,才奠定日本人接受杯麵的基礎。由於杯麵走高價路線,所以配料包括冷凍乾燥法製成的乾燥蝦,同時也改以叉子作為餐具。東京街頭促銷讓杯麵在關東得以立足。1972年二月日本發生赤軍連挾持人質與警察對抗的淺間山莊事件。由於警察吃杯麵裹腹的鏡頭上了電視現場轉播,杯麵因此一炮而紅。
B. 方便麵誰發明的
安藤百福。
1957年的一個冬夜,安藤百福經過一家拉麵攤,看到穿著簡陋的人群頂著寒風排長隊,為吃一碗拉麵竟然能這樣不辭辛苦,不由使他產生極大興趣。
他決定研製一種注入開水就能立刻食用的拉麵,他相信,對於工作忙碌的人們來說,這可以提供極大的方便。
由於面條不易保存,烹調又麻煩,安藤將自己的住房改成小研究室,試用各種方法,如日光曬干法和熏製法等,結果保存問題解決了,卻不能使乾燥的面條迅速復原成可食麵。
後來還是安藤夫人的油炸菜餚啟發了他,他把面條放到油鍋里煎炸,把水分炸干,同時又製作了專門的鐵框,在煎炸的同時讓方便麵呈現出規則的容易包裝的形狀。「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方便麵終於問世了。
食用注意事項
1、第一碗水要倒掉
因為會有一部分油脂和食鹽析出來,所以倒掉可以減少二者的攝入量。
2、加點青菜和瘦肉
因為方便麵很少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足夠的蛋白質,所以加一些蔬菜和瘦肉可以改善這個問題,使營養更均衡。
3、料包醬包要減半
放料包的時候盡量放一半即可,為了增強口感,料包的含鹽量都比較高,所以一般情況下放一半就足夠滿足我們的需求了。
4、面湯味美但別喝
煮完泡完的面湯雖然味道鮮美,但是你要知道大量的鹽和油都在裡面,所以把面湯都倒掉比較好。
C. 方便麵的發展史是什麼
早在方便麵發明以前,在中國已經有類似的麵食稱為「伊面」或「回伊府麵」。安藤百福結答合了傳統的面條和拉麵,再加入一些食用油,經過了脫水處理,變成了方便麵。方便麵在90年代初的日本流行非常之廣。1958年8月25日,日清食品公司的創始人安藤百福(1910——2007 原名吳百福,日籍華裔)銷售了全球第一袋方便麵——袋裝 「雞湯拉麵」。其後,日清公司又逐步推出調料單獨包裝的方便麵,並於1971年增加了杯裝方便麵。
由來
相傳清朝伊秉綬在家為自己母親祝壽,由於客人多,廚師手忙腳亂下誤將煮熟的雞蛋面放入沸油鍋,只好撈起後佐以高湯上桌。由於賓客吃過後贊不絕口,這道菜就流傳了下來。早期方便麵包裝上依然寫有伊面、伊府麵。
方便麵的選購方法
1.看色澤:凡是面餅呈均勻乳白色或淡黃色,無焦、生現象即為合格方便麵。
2.聞氣味:好的方便麵氣味正常,無霉味、哈喇味及其他異味。
3.看外觀:好的方便麵外形整齊,花紋均勻。
4.看復水:面條復水後無明顯斷條、並條,口感不夾生、不粘牙的為合格方便麵。
D. 中國最早的「方便麵」叫什麼,是什麼朝代什麼人發明的啊
根據真實報導,發明方便麵的是一位日本人!叫安藤百福
方便麵———這個「20世紀的偉大發明」風靡全球,但你並不一定知道方便麵是誰發明的。
方便麵的發明者是日本人安藤百福,今年他已94歲高齡。被飢餓催生的靈感
「二戰」後日本食品嚴重不足,一般人餓得連薯秧都吃。安藤百福偶爾經過一家拉麵攤
,看到穿著簡陋的人群頂著寒風排起了幾十米的長隊,他不由得對拉麵產生了極大的興趣。1958年春天,安藤百福在大阪府池田市的住宅後院建起了一個10平方米的研究室,找來了一台舊制面機,然後買了一個直徑1米的中華炒鍋、一袋18公斤的麵粉、食用油等潛心研究方便麵。由重復開發悟出的道理
安藤百福設想的方便麵是一種只要加入熱水立刻就能食用的速食麵,食用起來非常簡便。
對面類這一行,他完全是一個門外漢,面條的原料配合非常微妙,有很大學問。經過一番努力他終於解決了保存問題。
後來夫人做油炸菜餚的方法又啟發了他,油炸食品的面衣上有無數的洞眼,就像海綿一樣,這是因為面衣是用水調和的,其中的水分在油炸過程中會發散掉了,形成「洞眼」,加入開水很快就會變軟。這樣將面條浸在湯汁中使之著味,然後油炸使之乾燥,就能同時解決保存和烹調的問題。他興奮異常把這種製作方法叫做「瞬間熱油乾燥法」,且拿到了方便麵製法的專利。
當時後院的研究小屋旁養著雞,經常用來殺了上餐桌。有一天岳母用雞骨頭熬的雞湯放在拉麵里,兒子居然吃得很香。就在那時安藤決定方便麵也用雞湯。
打開國內銷路前就已出口
安藤把試製品分發給各處的熟人,得到的評價是「具有和現有的拉麵不一樣的美味,而且非常方便,能成為新商品」。
安藤又委託在貿易公司工作的朋友把樣品送到美國試探一下反應,結果美國那邊立刻來了回信要求再訂500箱。安藤體會到食品真的沒有國界,並且隱隱地有一種預感,這個商品將來會成為世界性的商品
E. 方便麵有多久的歷史了呢!
有40幾年的歷史了
方便麵,又稱泡麵、快熟面、速食麵、即食麵,香港則稱之為公仔麵,是一種可在短時間之內煮熟食用的面制食品。
2000年日本的一個民意調查顯示,方便麵被認為是日本上個世紀最重要的發明,卡拉OK次之。2002年全球共消費方便麵550億袋。
二戰後,日本面臨嚴重的食品不足情況,人們餓得連薯秧都吃。就在這一時期,安藤百福(台灣裔日本人,本名吳百福)開始深信「有了充足的食物,世界才會和平」。即所謂「食足世平」,從而決定投身到食品行業。
有一天早上,安藤路過一個拉麵攤。時間雖然還早,但是攤前卻已經排起了二三十米的長隊,人們在寒風中眼巴巴地等待著拉麵出鍋。站在拉麵攤對面,安藤心裡想,要是有一種面,只要用開水沖一下就能吃,估計大家都會喜歡。想歸想,安藤當時並沒有立刻去研製方便麵。
1948年,安藤創立中交總社食品公司,開始從事營養食品的研究。他利用高溫、高壓將燉熟的牛、雞骨頭中的濃汁抽出,製成了一種營養補劑。產品剛上市,就深得日本人的喜愛,安藤也因此成為日本食品界的知名人士。營養補劑的生產,為日後方便麵調料的研製奠定了基礎。
天有不測風雲,50年代一場變故使得安藤幾乎賠光了所有的財產,不得不從零開始創業。這時生產方便麵的想法再一次從他的大腦中閃現,從此,他開始了與方便麵幾十年的不解之緣。
1958年春天,安藤在大阪自家住宅的後院建了一個不足10平方米的簡陋小屋,當作方便麵研究室。他找來一台舊的制面機,買了一個直徑1米的炒鍋以及麵粉、食用油等原料,一頭扎進木屋,起早貪黑地開始了方便麵問世前的種種實驗。
面條看似做法簡單,實際上原料配合卻非常微妙,偏巧安藤又是一個十足的外行,這就給他的實驗平添了不少的困難。他把自己能想到的東西全部都拿到制面機上試驗,結果做出來的面有的鬆鬆垮垮,有的粘成一團。他就做了扔,扔了又做。一次次不厭其煩地重復著。
試驗讓安藤有點痴迷,有一次在飯桌上,夫人做了一道可口的油炸菜,他猛然間從中領悟了做方便麵的一個訣竅:油炸。面是用水調和的,而在油炸過程中水分會散發,所以油炸面制食品的表層會有無數的洞眼,加入開水後,就像海綿吸水一樣,面能夠很快變軟。如此一來,將面條浸在湯汁中使之入味,然後油炸使之乾燥,就制出了又能保存又可開水沖泡的面了。這種做法被他稱作「瞬間熱油乾燥法」,很快便拿到了方便麵製法的專利。
安藤百福並在發明方便麵後,創立日清食品公司,販售「雞湯拉麵」口味,最初的售價為35日圓,但仿製產品隨即出現,導致產生削價競爭。
日清公司在發明方便麵後,便積極向國外發展。1963年先與韓國三養食品合作,1968年再與台灣的國際食品公司合作推出雞湯口味的方便麵。最初的生力麵因為沿用日本配方,在台灣銷路並不好。在調整過調味與面條的口感之後,成為台灣的暢銷產品,顧客多半買回家當宵夜食用,或者是加蛋煮食。曾有一段時期,這種面幾乎成為這類產品的代名詞。
雖然方便麵在亞洲頗受好評,1960 年代末期在美國卻無法順利打開市場。因為一般美國人沒有燒開水的習慣,而且家中的餐具也以餐盤為主。為了讓不習慣用碗的民族消費方便麵,日清公司發明以發泡聚苯乙烯為容器的杯麵,於1971年在日本上市,售價為100日圓(0.25美元),為當時袋裝方便麵售價的三倍以上。
杯麵試賣期間在球場與賽馬場等地點銷售,因價格過高而不受歡迎,最後只能在某些必須夜間值勤的單位例如消防隊與日本自衛隊販賣。為求打開市場,安藤百福在東京鬧區與三越百貨公司合作促銷,創下四個鍾頭賣出兩萬份的紀錄,才奠定日本人接受杯麵的基礎。由於杯麵走高價路線,所以配料包括冷凍乾燥法製成的乾燥蝦,同時也改以叉子作為餐具。東京街頭促銷讓杯麵在關東得以立足。1972年二月日本發生赤軍連挾持人質與警察對抗事件。由於警察吃杯麵裹腹的鏡頭上了電視現場轉播,杯麵因此一炮而紅。
早在方便麵發明以前,中國已有類似的麵食稱為「伊面」或「伊府麵」(即台灣所稱之「意麵」)。(相傳清代大書法家伊秉綬在家中辦壽宴時,廚子誤將油當成水,將面條放入滾油炸熟了,無奈中只能將錯就錯,將已炸熟的面條煮一下,在澆上雞、豬骨及海鮮燉制的濃湯。沒想到客人們食用後紛紛稱贊面條爽滑筋道,湯味鮮美。從此這種炸過的面就被稱為[伊面]而流傳下來。因其加工方法與現代方便麵很相似,後人就把[伊面]看作是現代方便麵的始祖。
方便麵除了是可以速食食用外,在某些地區也有人以烹調的方式食用方便麵,例如以一般煮麵條的方式煮方便麵。在台灣的金門等地區流行一種炒方便麵,就是將方便麵先煮過後,然後下鍋炒,搭配菜葉或肉絲一同食用。還有的人們直接壓碎後混合調味粉(或再搖勻)當作零食食用。據說這種吃法很有可能是小學生發明的。這就是乾脆面。
我相信方便麵將會是受人類始終愛戴的一種速食食品。隨著科技的發展,方便麵一定會更美味,更健康。
F. 方便麵的發展歷史
據說,最早製作方便麵的,是我國揚州一位姓伊的知府家中的廚子。他把麵粉中加入雞蛋,擀成薄片,切成細絲,放水中煮過,立刻再放入油中炸過晾乾。這樣處理過的面條放在熱水中隨時可以泡軟,食用非常方便。這個發明可惜未獲專利,方便麵的大規模生產被外國人搶了先,首先在日本大行其道。
1 方便麵的誕生及在日本的發展
面條是日本人的傳統食品。日本人雖然以愛惜時間聞名於世,但即使是在上班的時候,為了能吃到一碗熱面條,他們寧願在飯館前排成一條長龍。這個現象被一家公司的經理安藤百福注意到了。他想:"做面條太費時間,為什麼不可以讓它更簡便呢?那樣人們就不用排隊了。"有了這樣的想法,安藤百福馬上開始試制方便麵。
他在開發之際設定了五個條件:1必須簡便;2必須可口、有營養;3必須能在常溫下長期存放;4必須衛生;5必須廉價。
但是,這種面條並不是一般的面條。安藤百福製造的是一種可以由工廠批量生產的可保存的食品。他買了一台軋面機,開始了試制工作。隨著軋面機軋出的不是一根根面條,而是像泡沫般的團塊。經過復試驗弄清了原因:麵粉中的蛋白質遇到鹽分失去了粘力。於是他先把沒鹽的麵粉製成普通的面條,蒸熟後,浸到醬湯里過一下,面條於是帶上了鹹味。這一雕蟲小技,無異於麵食技術的一場革命。接下來就是如何將面條烘乾,以便長期保存。最初,他曾採取原始的利用太陽光曬乾麵條的辦法,但這太費時間且需手工操作,不適於工廠化的大規模生產。 他試用過油的辦法,效果良好。油炸後,水分立即蒸發,面條上出現許多細孔,這使面條在 熱水浸泡時吸水很多,很快變松軟,而且過油的面條更富有彈性,味道之好,非普通面條可比。第一批方便麵條便是今日老幼皆知"雞肉方便麵",1958年8月第一次上市銷售。
正如安藤百福所預想的那樣立即引起轟動,爆發性暢銷,僅1959年4月,"雞肉方便麵"就出售了1300萬包。這引起日本其他乾麵條製造商也來介入方便麵行業的競爭。乾麵條製造商奧井清澄在1960年1月,用外添調料袋的辦法,製造出食客可以隨心所欲調味的方便麵,擠入了這一新興的市場。於是市場上出現了兩種方便麵:一種是不用調料袋的方便麵,一種是外添調料袋的方便麵。起初,安滕百福的方便麵因為擁有專利權而暢銷無阻,但不久後消費者開始青睞外添調料袋的方便麵。因為它能適應眾多消費者對味道濃淡的不同需要,從而受到市場的歡迎。然而,大批量生產外添調料是一個難題,有興趣向這一領域發展的一家東京食品公司攻克了這一難題。1962年開始,他們利用製造速溶咖啡的噴霧乾燥法製作調料粉末,獲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從此,外添調料方式的方便麵占據了市場上的主要地位。鑒於方便麵條已由多家公司大規模製造,日本農林省制定了方便麵條的JAS規格,頒行於日本食品工業界。這樣方便麵條就從早期的幼稚產品成長為一種大眾化的據有穩定市場的規范產品。
2 方便麵在我國的發展歷史
方便麵在我國的發展始於1970年,中國第一袋方便麵"誕生"在上海益民食品四廠。製造這方便麵的機器是中國自己製造的土設備,年產量僅200噸。進入80年代,從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引進的100餘條生產線在全國迅速"開花"。到1989年,全國方便麵生產線已達280條,年生產能力達70萬噸。時隔6年後的1995年,生產能力猛增到700萬噸。由於前幾年生產盲目擴張,近年方便麵產量增速緩慢
G. 方便麵的起源
據說,最早製作方抄便面的,是中國揚州一位姓伊的知府家中的廚子。他把麵粉中加入雞蛋,擀成薄片,切成細絲,放水中煮過,立刻再放入油中炸過晾乾。這樣處理過的面條放在熱水中隨時可以泡軟,食用非常方便。
至於非油炸的方便麵,則可追溯至中國西漢漢高祖三年(前205年)韓信軍隊發明的踅面。當韓信在黃河邊的合陽領軍10萬,准備進攻河東西魏王魏豹時,為解決行軍糧的問題,發明將蕎麥粉與麥粉開糊,煮成八成熟的大面餅,並切成寬條。
成為速食產品的現代方便麵,是由1910年出生於中國台灣的華裔日本人安藤百福有鑒於當時吃一碗拉麵要排隊排很長,很久,所以在大阪府池田市發明的。
(7)中國方便麵歷史擴展閱讀:
選購方法
1、看色澤:凡是面餅呈均勻乳白色或淡黃色,無焦、生現象即為合格方便麵。
2、聞氣味:好的方便麵氣味正常,無霉味、哈喇味及其他異味。
3、看外觀:好的方便麵外形整齊,花紋均勻。
4、看復水:面條復水後無明顯斷條、並條,口感不夾生、不粘牙的為合格方便麵。
H. 康師傅方便麵的歷史
方便麵:掘到第一桶金
1959年,魏家父親魏德和在台灣彰化鄉村辦起了一家小油坊,起名「鼎新」。這個作坊式的小企業後由魏家的四兄弟和三姐妹繼承,維持著中小企業的規模。
1989年,四兄弟中的老幺魏應行身負家人重託,從香港轉道來到大陸。他在各省之間輾轉考慮,足跡幾乎踏遍全家。因為家庭企業是油坊,他自然而然地想到,要在大陸開發一種食用油。當時大陸市場幾乎全是散裝油,談不上優質和品牌。魏應行決心開發「頂好清香油」,創立「來自台灣的食用油」形象。
許多人可能還記得20世紀80年代末中央電視台播出的這條廣告。當時正在大陸熱播的台灣電視劇《星星知我心》女主角吳敬嫻一句「用頂好清香油,頂有面子」在電視上反復播放,廣告語深入人心。可惜名聲雖好,買賣卻不好,以大多數老百姓在80年代末的消費水平,還沒達到「要面子」的程度。大家用慣了廉價的散裝油,而十幾塊錢瓶的「清香油」質量雖好,價格卻遠遠超過百姓的心理底線,滯銷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最後甚至不得不全面回收。
後來康師傅又先後試推「康萊蛋酥卷」和另外一種蓖麻油,兩種產品雖然廣告都很出色,但同樣犯下了高估市場的錯誤,一直未能獲得理想的銷售。至1991年的三年間,魏應行已賠掉了所攜來的1.5億台幣的半數以上,幾乎要打道回府。恰好在這時他嗅到了方便麵的市場機會。
當年他經常乘坐火車,並食用從台灣帶來的方便麵。後來漸漸發現,一同搭車的人們對他的方便麵常常十分好奇,經常有人圍觀甚至詢問何處能買到。康師傅敏銳的捕捉到了這個市場的巨大需求,決定主攻方便麵市場。
由於過去在台灣,魏氏四兄弟在方便麵這個領域可以說是一片空白,就像幼稚園的學生一半。因此在推出新產品事便小心翼翼,邊做邊學。當時為了了解大陸的口味,便通過試吃的方式來改進佐料配方。同時在定價方面,發現當時的大陸市場上只能買到兩種方便麵:一種是進口的「高價面」,在機場飯店等地有售,卻因價格偏高而難於推廣,另外一價格極其低廉的袋裝面,價格雖然低廉,但口味非常的差。康師傅考慮到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最後把售價定在一點九八元。
1991年適逢天津科技開發區招標,康師傅便在區內注冊了頂益食品公司,把所有家當押進去,准備投產味道很濃的「康師傅」紅燒牛肉麵,這是經過詳細的市場調查後確定的最適合大陸人的口味。
與此同時,康師傅的廣告宣傳已全面鋪開。康師傅一改前兩次用真人作廣告的作法,頂益決定採用一個相對比較易記憶的動畫人物,在稱呼上,為適合北方人的思維方式,頂益決定用「師傅」這個詞以顯得較為專業,而姓氏則取用「健康」的「康」字,以塑造「講究健康美味的健康食品專家」形象。當時台灣對大陸觀眾還很有吸引力,為迎合觀眾心理,這位「康師傅」當是來自台灣!這配合紅燒牛肉麵口味濃、份量足的特點,廣告詞則設計為「香噴噴,好吃看的見」。
1991年的電視廣告費用相當便宜,在中央電視台的黃金時段插播條廣告只需500元人民幣,幾乎等於不花錢做廣告!康師傅決定展開「康師傅」的大規模廣告攻勢,選在中央電視台台灣電視劇前的黃金時段播出。當畫面非常漂亮的「康師傅」廣告一經推出,立刻打響,各地開始紛紛注目「康師傅」,掀起一股搶購狂潮。老百姓的熱情即刻傳染給批發商,甚至一度出現了頂益門前排長隊,批發商提著一麻袋一麻袋錢要訂貨的場面。
為應付供不應求的熱銷局面,頂益不得不投入大量現金至流通領域,同時用提前收來的訂金購入國外的先進機器設備,招收培訓人員。1992年,第一碗面出籠。6個月內,頂益生產線上的工人即從300多人猛增到三四千,將生產線擴大至天津之外的多個城市,「康師傅」暢銷全國。
「最重要的是我們抓住了先機,搶到了『第一品牌』形象,」頂新集團副總裁李家群多年後曾說過,「若是換在今天,任何一個品牌也不可能做到這樣。」
難得的時機和獨到的營銷策劃造就了「康師傅」。從此,「康師傅」盤踞大陸方便麵市場龍頭位置達十餘年之久。
多樣化:拓展事業
自1992年「康師傅」方便麵暢銷以來,天津頂益的資本總額由初期的800萬美元迅速增加到2億美元,整個資產翻了25倍。至1995年,年營業額已由當年報0.27億發展到24.5億元。而此時集團的生產規模又供給不足,不得不在各地繼續設廠,搭鋪生產線。盡管到1996年,新成立的廣州頂益、杭州頂益已分佔了華南、華東市場,但天津頂益的營業額還是達到了23億元。整個公司的業務幾乎處在瘋狂發展當中。
企業建立初期,內地生產配套設施尚不完備,康師傅當年就曾著手建立一個生產包裝配件的「頂正」公司,除承擔內部業務外,還對外承攬業務。自此公司開始多元化發展。
1996年,頂益開曼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與此相呼應的是,「康師傅」作為一個全國性的品牌,1996年便投入了茶飲料的生產,當時推出的是檸檬茶和菊花茶,1997、1998年,康師傅又相繼推出了冰紅茶、綠茶和烏龍茶。隨著2000年-2001年茶飲料市場的升溫,如今,康師傅已處於中國包裝茶飲料市場的領導地位,包裝茶的銷量及銷售額市場佔有率已分別達到50.6%和52.3%。
1997年,康師傅的注意力又轉移到了物流上。1998年,康師傅在上海正式成立了第一家樂購生活購物中心,目前已擁有15家營運店,2001年的營收達到了2.25億美元。康師傅有關人士表示,目前正積極發展物流業,未來有可能進入便利超商的經營行列。但由於過去統一在台灣發展7-11曾連續虧損7年,康師傅會謹慎投資便利超市。
另外,康師傅還在1996年並購了德克士炸雞連鎖店,2001年已達到200家。2002年,德克士正朝著370家餐廳的目標邁進,營業額也要突破13億元。
面對入世:穩坐釣魚台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跨國巨頭紛至沓來,康師傅是否能安坐釣魚台?頂益副董事長滕鴻年認為顧客只就記住的前兩名品牌來消費。方便麵,消費者會想到康師傅、統一;純凈水,消費者會想到娃哈哈、樂百氏。對於跨國公司的沖擊,以食品來講全世界設點最多的是日清,全世界方便麵生產線最多、銷量最大的卻是康師傅,在單一國家市場佔有率最高的是韓國的農心,這些品牌都已經到中國集合完畢了,還有誰會來?再來就是小的了。營多方便麵在印尼是老大,而在中國,4年前就不做方便麵了。美廚來自新加坡,但去年在其最後的據點北京,也難發現其產品。但是康師傅也不會放任排名第三、第四的企業擴大市場份額,康師傅雖然是第一品牌,但時刻在想著拉大與第二品牌的差距,又怎麼會讓第三、第四名來搶走康師傅第一的位子?
康師傅在鞏固已有市場優勢品牌的同時,也會主動與跨國公司較量。康師傅的德克士炸雞在未來肯定要挑戰麥當勞、肯德基在中國的地位。目前中國每年有4000億元的外食市場,麥當勞、肯德基、德克士相加才剛剛達到2.2%,「還有多少商機可以被開發?」頂益副董事長滕鴻年說,「中國的市場實在太誘人了,只要你真用心就有比別人多的機會。」「同樣的隨著中國對流通服務方面政策的逐步放寬,象樂購這樣的大賣場在國內的許多城市或地區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如天津塘沽,有35萬人口,絕對可以成立4至5家大賣場。
I. 方便麵有多久的歷史了
現代方便麵,是1958年由台灣裔日本人安藤百福發明的,至今已經58年了。
安藤百福內(1910年3月5日—2007年1月6日)華裔容日本人,出生於台灣,本名吳百福。
如果說廣義的方便麵,那由來已久。
非油炸的方便麵,可追溯至中國西漢漢高祖三年(西元前205年)韓信軍隊發明的踅面。
油炸類的方便麵,據說是清朝時期,時任揚州知府的伊秉綬家中廚子發明的,稱為「伊面」或著「伊府麵」。早期方便麵包裝上依然寫有伊面、伊府麵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