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推薦2~3本講述世界經濟發展歷史的書。
偉大的博弈——S·戈登
向你娓娓道來華爾街的300年歷史,必讀。
市場演進的故事—版—麥克米蘭
以市場為載權體,從17世紀的荷蘭鬱金香市場一直說到當今
要是中國的,去看操盤手吧~~幾乎囊括了90年代資本市場興起之後的所有重大事件,不過人物都對不上,作者通通把這些事件安在幾個主人公身上,除了這點缺陷,這本小說很好的。
《貨幣戰爭》的話難登大雅之堂,陰謀論之輩,不推薦。
以上全部讀過。我看過的書中關於經濟史方面的好書就是這些了,其他的書應該還有,像英國這樣悠久的金融帝國會有一本好傳記的,我目前沒找到,不好妄言
Ⅱ 世界歷史上的重大戰爭
外交失敗,第三帝國興起
軍隊中沒有100名以上的年輕人,沒有總參謀長,沒有重炮或軍用飛機,沒有超過9840噸級的艦只,這些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凡爾賽條約給德國的規定,其目的是在德國將世界捲入災難而遭到懲罰後,永遠不能再對任何國家產生武裝威脅;隨著失敗帶來的經濟危機,以及馬克的下跌,大范圍的失業,德國也不能對任何國家產生經濟或貿易上的威脅。但 <廣告>
<廣告>在1932年的選舉中,德國國社黨贏得37%選票,阿道夫·希特勒被任命為總理。實際上在1924年出版的《我的奮斗》一書中他毫不隱晦自己的計劃,就已很清楚地闡明了奮斗目標:即要為德國人尋求生存的空間,以歐洲東部國家為代價,將領土擴展到烏拉爾山脈;獲得軍隊和政權;與猶太人展開殊死斗爭。
隨著權力的增加,希特勒廢除了民主。他擔任了國家元首,並將權力與總理結合,要求士兵對他本人表示忠誠。最重要的是,他違反凡爾賽條約的規定,重新武裝了國民保衛隊,並改為武裝部隊。到1936年,德國已擁有30萬人的正規軍,海軍也開始建巡洋艦和潛艇。空軍司令赫爾曼·戈林重新組建了納粹德國空軍。1935年,克虜伯工廠開始大量生產重武器,同年3月,希特勒重新實行強制性兵役。主要大國和國聯對希特勒的行為只有一個選擇:通過對德國的軍事干涉打敗希特勒。但法國和英國被第三帝國的炫耀武力所嚇倒,沒有表態,美國由於策劃了國際日內瓦公約,躲藏到其孤立主義政治背後。此外,1936年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爆發時,法國和英國投票贊成對義大利進行制裁,而義大利是惟一可能通過軍事手段挫敗希特勒的國家。1934年,當納粹暗殺奧地利總理陶爾斐斯時,義大利已經顯示出這方面的能力。不幸做出的制裁決定將義大利推向了希特勒的懷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奠定了基礎。希特勒發動戰爭時,擁有260萬名士兵、3200輛坦克、4000架飛機(其中一半為轟炸機)、3艘戰列艦、10艘巡洋艦、57艘潛艇。
從合並政策到戰爭爆發
1938—1939
凡爾賽和平條約中有一條禁止將奧地利與德國合並的條款。1937年,希特勒公開對該條約提出挑戰,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國提出挑釁,宣布德國要將歐洲所有講德語的地區加以合並,首先將德國與奧地利合並。奧地利是元首的家鄉,他於1889年4月29日出生在萊茵河畔布勞瑙。當希特勒發表這一消息時,時任奧地利總理的是反對合並的保守黨人庫爾特·馮·舒施尼格。1938年2月12日,希特勒召集舒施尼格到位於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的別墅貝格霍夫參加會議,他指責舒施尼格在奧—德邊境設防。希特勒一拳打在舒施尼格的嘴上,粗暴地命令他熄滅冒煙的煙頭,說道:「還從來沒有人敢在我面前抽煙。」
舒施尼格感到很沮喪,但也下定決心進行抵抗。他回到維也納,並於3月13日舉行公民投票,他想知道奧地利人民是否真的想要合並。但希特勒不願出任何偏差。他調動內政部長亞瑟·賽斯—因誇特領導的奧地利納粹黨,挑起了一系列叛亂。賽斯—因誇特迫使奧地利共和國總統威廉·米克拉斯取消了公決制度,並任命他為總理,取代舒施尼格。一經掌權,賽斯—因誇特便請德軍進入奧地利領土「平息叛亂」。1938年10月21日黎明時分,德國人入侵奧地利。為安撫墨索里尼,希特勒宣布不會觸動布倫納關邊境:講德語的南蒂羅爾仍由義大利人掌管。入侵初期,德國黨衛軍逮捕了7.9萬名反對希特勒和合並的反對者。兩天後,3月14日,希特勒在200萬狂熱的人群前,勝利進入維也納。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墨索里尼發一封電報:「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這一刻。」幾天後,奧地利內閣頒布了一道命令,奧地利成為德國東部邊境地區的一個省。4月10日,公決投票中,99%的奧地利人投了贊成合並票。4月18日在德國舉行了類似的公民投票,取得了相似的結果。庫爾特·馮·舒施尼格被捕,關在達豪集中營,直到1945年,他去了美國,成為紐約城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名教授。300萬講德語的市民居住在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1937年,希特勒曾許諾該地區與德國合並。1938年4月,德國蘇台德黨首領科納德·亨萊因否決了捷克政府的建議,承諾要保護少數德國人的權利。他要求蘇台德地區完全自治,德國在此居住者可以有自己的政府。布拉格拒絕了這一請求。柏林的反應十分迅速:希特勒召集軍隊,並指示軍隊准備「摧毀捷克斯洛伐克」。9月26日,德國發出最後通牒: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拒絕給予蘇台德自治權,將遭到軍事佔領。這一時刻應毀掉希特勒,並使其從政治和歷史舞台消失,但沒有一個國家有膽量作出行動。事實上,英國還秘密推動捷克政府接受蘇台德獨立的要求。法國因與捷克有協約關系,別無選擇,只能下令於1938年9月28日進行全民總動員。此時,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致電墨索里尼,請求他為了和平而進行干預。這時,所有人都知道希特勒已經計劃於10月1日發動進攻。墨索里尼毫不遲疑,幾個小時後,他決定於第二天在慕尼黑舉行最高級首腦會議。
Ⅲ 跪去一篇外國歷史小故事,2百多字,是歷史課前上台講的,最好有教育意義,不勝感激
斯巴達克起義羅馬共和時期最大的一次奴隸起義。斯巴達克是色雷斯人,曾在羅馬軍隊服役,逃走後又被俘,公元前73年被送到加普亞城的一個角鬥士學校,成為角斗奴隸。因不堪奴隸主虐待,密謀起義,率領70多名角鬥士逃往維蘇威火山。公元前71年在加普里亞展開決戰。在羅馬的優勢兵力下,起義軍戰敗。斯巴達克英勇犧牲,6000多名起義奴隸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這次起義打擊了羅馬奴隸主的統治,加速了羅馬共和國的滅亡。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也叫「清教徒革命」。17世紀英國確立資產階級統治的革命。17世紀初,英國資產階級、新貴族與封建專制王朝斯圖亞特王朝的矛盾尖銳。封建專制制度已成為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嚴重障礙。1685年查理二世去世,詹姆士二世繼位,企圖恢復天主教,危及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國會中資產階級、新貴族於 1688年發動政變(也稱「光榮革命」),推翻復辟王朝,迎立詹姆斯二世之女瑪麗及其夫荷蘭執政威廉為英和女王國國王,最終在英國確立君主立憲政體。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辟了資產階級世界革命的時代,通常把1640年作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工業革命又稱產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由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的轉變過程。這場革命最早發源於18世紀60年代的英國。它既是生產技術的革新,也是生產關系的變革。英國工業革命始於棉紡織業,逐步發展到採掘、冶金、機器製造等部門,到19世紀30年代末,英國工業革命基本完成。法、美、德、日、俄等國也在此後進行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為資本主義制度在19世紀最終戰勝封建制度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它也使得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工人運動不斷發展;工業革命也使得世界的聯系日益緊密。拿破崙戰爭19世紀初拿破崙統治下的法國與歐洲反法聯盟國家進行的一場國際戰爭。督政府統治法國期間,拿破崙受命遠征義大利,取得對第一次反法聯盟的重大勝利。霧月政變後,又贏得了對第二次反法聯盟的勝利,1804年稱帝後不久又取得了奧斯特利茨戰役的輝煌勝利,擊潰了第三次反法聯盟。1806年和1807年,通過耶拿戰役、弗里德蘭戰役打敗了第四次反法聯盟的重要成員國普魯士和俄國。1809年,法國擊退第五次反法聯盟,1812年拿破崙遠征俄國,但最終慘敗。1813年,拿破崙還未來得及喘息,以英、俄等國為主的第六次反法聯盟組成,在1814年3月的萊比錫會戰中大敗拿破崙。1815年3月拿破崙隻身率少數人在法國南部登陸,重返巴黎再登皇位。第七次反法聯盟立即組成,雙方大戰於滑鐵盧,拿破崙戰敗,被流放至大西洋的聖赫勒拿島。1814年反法聯盟國家與法國在維也納召開會議,法國作為戰敗國與反法聯盟簽訂和約。拿破崙戰爭給法國人民和被佔領民族帶來很大災難,但戰爭把法國革命思想傳遍歐洲各地,極大地摧毀了歐洲封建制度。巴黎公社革命1871年法國巴黎工人舉行的奪取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一次具有歷史首創精神的革命。法蘭西第二帝國末期,社會主義思想在工人中傳播很廣。 3月18日巴黎工人起義,奪取了政權。梯也爾政府逃往凡爾賽。26日進行了巴黎公社委員會的選舉,28日正式成立巴黎公社。5月21日,凡爾賽反革命軍在普魯士軍隊的幫助下,攻入巴黎。經過激烈的巷戰,28日公社失敗。巴黎公社在工人運動和共產主義運動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留下了極寶貴的經驗,它的革命原則是永存的。美國獨立戰爭也稱「北美獨立戰爭」。1775~1783年北美13個殖民地人民推翻英國殖民統治、爭取獨立的戰爭。1775年4月19日,波士頓郊區的來剋星頓打響了獨立戰爭的第一槍。5月10日,殖民地13個州代表在費城召開第二屆大陸會議,通過組織大陸軍的決議,任命喬治·華盛頓為總司令。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正式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成為獨立的美利堅合眾國。1781年英軍主力在約克鎮被擊潰,康華利率軍投降,戰爭結束。1783年9月英美簽訂《巴黎和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在美洲出現了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美國獨立戰爭是一次民族解放戰爭,也是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它推翻了英國殖民統治,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明治維新19世紀後半期日本明治政府推行的資產階級改革運動。1868年1月,倒幕派推翻了德川幕府,把政權交還給明治天皇。在倒幕派人物的主持下,新政府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革。史稱「明治維新」。通過明治維新,日本廢除了封建幕藩體制,擺脫了殖民地危機,建立起近代民族國家,保障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它是日本由封建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的轉折點。但是也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使帶有封建性、壟斷性的國家資本和特權財閥資本得到迅速發展,導致日本成為軍事封建帝國主義國家。並很快走上對外侵略的道路。俄國十月革命1917年11月俄國無產階級在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推翻資產階級統治的社會主義革命,因發生在俄歷十月份,故稱。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裝起義開始。11月7日起義獲得勝利。當晚,全俄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宣布全部政權歸蘇維埃。8日通過《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8日晚上組成了列寧為主席的第一屆蘇維埃政府—— 人民委員會。從1917年10月到1918年3月,全國各地相繼建立起蘇維埃政權。十月革命是20世紀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創建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開辟了人類歷史新紀元。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至1918年同盟國與協約國兩大帝國主義集團為瓜分世界而進行的戰爭。1914年6月28日的薩拉熱窩事件成為大戰的導火線。7月23日奧匈向塞爾維亞提出最後通牒,並於7月28日向塞宣戰。俄國為支持塞爾維亞於30日宣布總動員。8月1日及3日德軍以此為借口先後向俄、法宣戰。4日,英國對德宣戰。6日奧匈對俄宣戰。8月23日日本對德宣戰。1918年3 至7月,德國在西線發動4次攻勢全部受挫。8月,協約國全線反攻。9月29日保加利亞投降。10月31日土耳其退出戰爭。11月3日奧匈宣布投降。同時德國爆發革命,君主政體被推翻。11月11日,德國代表在法國貢比涅森林的雷通德車站,同協約國軍司令、法國元帥福煦簽署了停戰協定,第一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國際關系產生了重大影響。戰爭導致了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在俄國的勝利,進一步促進了殖民地解放運動的發展;與此同時,資本主義的歐洲各國卻走向了衰落。巴黎和會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和戰敗國在巴黎召開的和平會議。會議操縱在美、英、法的政府首腦中。會議簽訂了《凡爾賽和約》。協約國又同奧地利、保加利亞、匈牙利和土耳其分別簽訂了合約。《凡爾賽和約》連同這些條約,構成了所謂的「凡爾賽體系」。由此建立了帝國主義戰後的新秩序。1929年經濟大危機迄今為止世界歷史上最嚴重、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經濟危機。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紐約股票市場一開盤就出現價格狂跌,並很快波及世界各地,被人們稱為「黑色星期四」。這次危機涉及工、農、商、金融等各行各業,並一直持續到1933年,危機期間,農產品價格暴跌。危機期間,各國先後爆發金融危機,大批銀行倒閉。在美國, 1929~1933年共有10500家銀行破產,佔全國銀行的49%。這次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矛盾的集中爆發,它激化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引發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動盪。同時,這次經濟危機也成為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它宣告了自由放任資本主義時代的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人民和反法西斯國家反對德意日軸心國的反法西斯戰爭。1931年,日本侵佔中國東北。1936年義大利侵略衣索比亞,德、意武裝干涉西班牙。同一年德意日結成軸心國集團。1937年7月,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由於英、法、美推行綏靖政策,1938年至1939年3月,德國吞並奧地利,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1945年5月2日,蘇軍攻克柏林,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日本簽署投降書。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結束。戰爭沉重地打擊了國際帝國主義力量,促進了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使社會主義力量空前壯大,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推動了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太平洋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法西斯發動的侵略戰爭,這場戰爭以日本為一方,以美國、英國、荷蘭、澳大利亞、紐西蘭及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反法西斯盟國為一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蘇聯衛國戰爭1941~1945年,蘇聯人民為反對法西斯德國及其歐洲、亞洲盟國侵略而進行的正義戰爭。波茨坦會議1945年7月17日~8月2日蘇、美、英三國政府首腦在柏林郊外的波茨坦舉行的國際會議。參加者有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斯大林、美國總統杜魯門、英國首相丘吉爾。會議確定佔領德國的政治原則是:非軍國主義化、民主化和肅清納粹主義,逮捕並審判戰犯;處理德國的經濟原則是:消滅德國作戰潛力,禁止軍事生產,發展和平經濟;蘇美英向德國所提賠償要求,將以德國境內的物資來滿足;劃定波蘭的國界。會議還達成了對意、羅、保、匈、芬政策的協議。會議還簽署了《波茨坦會議議定書》等文件。波茨坦會議對戰後國際關系格局的發展有重大影響。原子彈的問世1945年7月16日,美國研製的原子彈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斯地區爆炸成功,宣告原子彈誕生。整個研製過程被命名為曼哈頓工程。從1942年8月至1945年上半年,科學家們經過3年的時間終於研製出一顆實驗用原子彈,並於1945年7月16日5時30分在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的沙漠地帶爆炸成功。原子彈所顯示的巨大殺傷力使世界震驚,它成為擁有國對弱小國家進行威懾的政治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超級大國為爭奪世界霸權,展開了以核武器研製為主要內容的軍備競賽,為核戰爭做准備,嚴重威脅著世界的和平與安全。冷戰二戰後以蘇、美為首的東、西兩大集團之間,主要是美、蘇之間所進行的除直接戰爭之外的經濟、軍事、外交、文化、意識形態等各個領域的對抗爭奪。「冷戰」一詞是美國政論家赫伯特·斯沃普最早提出的。冷戰從丘吉爾富爾敦演說發出信號、杜魯門主義出籠興起到1990年11月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第二次首腦會議宣告結束,持續時間達40多年。從某種意義上說世界當代史就是一部冷戰。
還有《凡爾賽條約》等等
Ⅳ 推薦幾本關於世界史的書
日本式方面:
1、《日本歷史(上、中、下全三冊) 》 作者:(日)井上清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日本人自己寫的日本通史)
2、《日本史》 作者:吳廷璆 出版社:南開大學出版社
(國內目前介紹日本歷史比較全面的一本書,非常厚,適合歷史專業人士)
3、《大國通史——日本通史》 作者: :馮瑋 出版社: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相對通俗易了解,適合非專業想了解日本歷史的人士)
4、《這才是日本史》 作者:何畏岩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戲謔口吻講史,適合快餐般對日本歷史有大致了解的人士)
《歐洲文藝復興史》一書是「民國學術文化名著系列」之一的「歐洲文藝復興史」專著,是中國近代著名軍事理論家、軍事教育家蔣百里所撰,梁啟超為之作序。全書共九章:總論、義大利之文藝復興、法國之文藝復興、北歐之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文藝復興之結束。其核心思想在於:文藝復興者,由復古得解放也。所謂復古者,斷非恢復古制也,乃是找尋文藝所以存在發展之根本也。
歐洲史
((英)諾曼·戴維斯所著書籍)
《歐洲史(上下)》是2007年由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諾曼·戴維斯。
《歐洲史(上下)》以時間為主線由快到慢逐漸推進,第1章覆蓋了長達百萬年的史前時期,而在最後一章討論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歐洲史(上下)》出版當年為止的46年間的歷史。
中國歷史方面的書籍可謂汗牛充棟,如果拿「值得一看」來做標准,也是數不勝數
通史教材類(可用於入門)
王伯祥、宋雲彬:《開明中國歷史講義》(民國時期的暢銷教材,大略相當於高中歷史課水平)
張帆:《中國古代簡史》(北大通識課教材,經過多年課堂提煉而成,屬於中規中矩的中式教材,全面鳥瞰中國歷史的不錯選擇,受「唯物史觀」影響也還算小)
樊樹志:《國史十六講》(復旦的通識教材,觀點新穎有趣,簡明易懂,很好的入門書,值得一讀)
翦伯贊(主編):《中國史綱要》(全二冊)(我國的大學中國歷史標准教材,編者都是北大歷史系的大牛,雖然受「唯物史觀」影響很大,有很多時代局限,但也不失為一部好書)
傅樂成:《中國通史》(台灣比較有名的教材,傅斯年之侄的作品,材料和觀點都比較新穎,整合了很多史學的新成果,算是一本集大成的著作)
卜正明(主編):《哈佛中國史》(全六冊)
自《劍橋中國史》之後西方漢學界又一部通史名著,視野很開闊,不像國內同類著作過於重視政治史,很能反映近年來的西方漢學新進展,稍顯遺憾的是對近年來國內歷史學界的成果引用不多,但也不必苛責,作為教科書式的通史著作已經很贊了。 比《劍橋中國史》簡明,翻譯質量也好很多,近年來的同類著作《講談社中國的歷史》各本之間質量參差不齊,統一性很不好,感覺像是找了一系列類通史作品拼成的,而《哈佛中國史》屬於統編約稿,前三卷還是成於一人之手,統一性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呂思勉:《白話本國史》、《中國通史》(《白話》是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中國通史,雖是一部學術性的專著,但預設的讀者對象卻是青年學生,史識豐富,筆調流暢,數年內不斷重印再版,是二三十年代發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國通史,呂先生的敘事往往都是有橫向態勢的展開,由大到小,由遠至近,將所敘述的事件置於一個寬闊的時空范圍,高屋建瓴,四方周贍,以獲「通方之見」。《通史》可與之同看)
張蔭麟:《中國史綱》(可惜張蔭麟先生只寫到西漢就英年早逝了,「文筆流暢優美,運思遣事之情深意遠,舉重若輕,在通史著作中當時稱絕,後也罕見」——王家范語)
夏曾佑:《中國古代史》(在中國近代史學史上有相當大的影響,開創了以新的章節體載撰寫通史的先例,可惜也只寫到南北朝)
錢穆:《國史大綱》(錢穆先生的巨著,各大書單的常客,裡面埋著七八十個博士論文題目。本書以政治、經濟、文化為切入點,基本走的都是大脈路,充分發揮了作為史學家條理清晰邏輯嚴密的特長,對各時期的政經文變化和原因都有所歸納和總結,嚴謹而全面,而對歷史書籍一般著墨最多的戰爭方面倒是內容很少。書中對政治制度變化的研究最為完備和成熟,於政治史中見文化史)
鄧之誠:《中華兩千年史》(裡面直接引用了很多大段的原始史料,對於想進階的讀者來說,讀讀還是不錯)
Ⅳ 哪個節目講歷代歷史或者歷史人物,類似的
1、《百家講壇》
《百家講壇》是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2001年7月9日開播的講座式欄目,欄目宗旨為建構時代常識,享受智慧人生。選擇觀眾最感興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選題。
追求學術創新,鼓勵思想個性,強調雅俗共賞,重視傳播互動。欄目選材廣泛,曾涉及文化、生物、醫學、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現多以文化題材為主,並較多涉及中國歷史、中國文化。
具有科普歷史知識及深入點評講解的作用。
2、《經典傳奇》
《經典傳奇》是一檔大型的歷史人文故事節目,開播於2010年2月1日,由大陸橋文化傳媒集團傾心打造,在江西衛視首播。
故事選題集中在重大歷史問題,時代人物,動人心魄的政治軍事斗爭,以及離奇事件。
該節目將繼承《傳奇故事》的人性化講述,同時力求新的突破。內容具有《傳奇故事》加美國《探索》紀實的新鮮風格。
3、《大揭秘》
《大揭秘》,是一檔旨在提升湖北衛視品質而特別打造的講述式揭秘類人文專題節目。旨在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另眼」去看大人物、大事件、大歷史,帶給觀眾一個個震撼的發現。
4、《歷史那些事》
《歷史那些事》是由徐晉非執導,鍾文斌、胡藝瀟、母焌成、楊澍主演的歷史文化紀錄。
《歷史那些事》以八個獨立的歷史故事展現,涉及歷史人物、歷史典故、冷兵器等諸多方面,全方位展示中國歷史的浩瀚鮮活。
5、《你好!歷史君》
《你好!歷史君》是山東衛視與亞歌文化聯合出品於2016年3月推出的一檔歷史文化類喜劇季播節目。
每期節目趣味解讀一個歷史朝代,通過情景喜劇等形式對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或者歷史事件,做細節上的解讀和補充,展現一個個更為立體、鮮活的歷史形象。
Ⅵ 誰可以推薦一些有關歷史方面的書(包括世界各國)
威爾斯《世界史綱》,費孝通、冰心、吳文藻譯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20329/?i=1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25643/
全球通史
世界文明史 與威爾杜蘭的同名
全球通史,電騾上有
http://find.verycd.com/folders/%E5%85%A8%E7%90%83%E9%80%9A%E5%8F%B2
簡明世界歷史大全,PDF格式電子書:
http://www.eshuba.com/soft/9205.htm
Ⅶ 中外歷史對照表
中世紀後期,歐亞世界有了一個不尋常的重大發展。一方面,伊斯蘭教帝國和儒家帝國閉關自守,愈來愈僵化;另一方面,歐亞大陸西端正經歷著一場空前的、徹底的變革。西歐人生活的各個方面幾乎都在發生深遠的變化。向海外的大規模擴張就是西歐所具有的新動力的一個表現。
這一擴張給整個世界後來的歷史以極其重要的影響。它使西歐人控制了外洋航線,能夠抵達、征服南北美洲和澳大利西亞的人跡稀少的廣闊地區,並移居那裡;從而,改變了世界各種族傳統的地區分布。最後,通過擴張,西歐財富迅速增加、力量大大加強的19世紀時,已能滲入並控制位於中東、印度和中國的古老的歐亞文明中心。
所有這一切確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世界的一個地區成功地控制其餘地區,以前從未有過;因之,其影響必然深遠。世界達到了新的、獨特的統一。到世界歷史上的歐亞階段結束、全球性階段開始以前,地區間的聯系——經濟的、思想的和政治的聯系——已經形成;這種形成最初雖頗緩慢,然是平穩的、不可阻擋的。
這些重大發展有一個似乎有悻常理的特點,即它們是由歐亞大陸上一向最不發達、最默默無聞的地區引起並完成的。中世紀末以前,西歐大部分領域都很落後。在文化上,它從外界得到的多於它所能給予的;在經濟上,某些方面也很落後,它極想求得南亞的香料和中國的絲綢,自己卻沒有什麼可用以交換;在軍事上,可以肯定地說,東方對西方的入侵遠遠多於西方對東方的入侵。
那麼,如何解釋這一出乎意料的驚人轉變呢?為什麼西歐會突然成為世界事務中的一種原動力呢?僅從任何單獨的因素或事件——如哥倫布登上美洲大陸——中,是不可能得到解釋的。11世紀時,維金人偶然發現北美洲;他們花了約一百年時間,試圖保持在那裡的拓居地,但失敗了。與此相反,哥倫布發現美洲後,歐洲各國的人步其後塵,大批地、勢不可擋地侵入南北美洲。兩次事件的結局全然不同;這表明:在11世紀至15世紀的500年中,歐洲有了某些使它要求並能夠向海外擴張的發展。這些發展的性質及其進行的方式是我們現在要探討的題目。
一、好戰的基督教世界
歐洲的擴張在某種程度上可用歐洲基督教的擴張主義來解釋。與歐洲其他大宗教完全不同,基督教浸透了普濟主義、改變異端信仰的熱情和好戰精神。從一開始起,基督教就強調四海一家,宣稱自己是世界宗教;從使徒時代到現在,積極傳教一直是基督教會的主要特點。而且,為了使異端和不信教的人皈依基督教,基督教會總是毫不猶豫地使用武力。基督教的好戰性源自猶太游牧民所崇拜的復仇和懲罰之神。基督教作家常用戰爭作比喻,將人間世界看作上帝與撒旦交戰的戰場。因之,絲毫不奇怪:基督教首領在執行"到世界各地去,將福音傳播給每一個人"(《馬可福音》16:15)的命令時,時常採用種種強有力的方法。
基督教世界的好戰也是對東方在較早幾個時期里頻頻入侵歐洲的一種反應。歐洲是歐亞大陸的邊遠地區,落後、人口稀少,早先常遭到野蠻的、信異教的印歐人、日耳曼人、匈奴人、馬扎爾人和阿拉伯人的蹂躪。因此,中世紀時居住在這一大塊邊遠地區的歐洲人東臨信異教的斯拉夫和波羅的海諸民族、南迎穆斯林阿拉伯人。歐洲人的反應是發動接二連三的十字軍東侵;其中,矛頭指向"聖地"的幾次十字軍東侵最雄心勃勃、最舉世聞名,但是,也最不成功。13世紀時,基督教在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的立足點相繼淪於穆斯林手中,不過,其他幾次十字軍東侵取得了較持久的成果。約1100年前後,諾曼底人將阿拉伯人逐出西西里島。伊比利亞的基督教徒進行了長達二個世紀的反穆斯林的"再征服"運動;到1250年,已收復了除局促於半島南部一隅的格拉納達王國以外的整個半島。條頓騎士團在12和13世紀時,用利劍將基督教傳播到普魯士和波羅的海諸國家。
因此,歐洲有歷時很久的遠征傳統,海外擴張在某種意義上是這一傳統的繼續。早期的探險者及其支持者之所以要東征,部分地是出於宗教上的考慮。他們想到達印度和中國;自13世紀馬可·波羅東游以來,歐洲人已知道那裡有一些大國。歐洲人還知道,這些國家不屬於穆斯林,所以希望它們能同基督教徒聯合起來。此外,中世紀時有關約翰牧師的傳說也在人們中間長期流傳;人們傳說,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塊地方的人民信仰基督教,約翰牧師是他們的強有力的統治者。因此,好幾個世紀里,基督教首領一直嚮往能同約翰牧師建立聯系,從東、西兩方大舉夾攻穆斯林世界。歐洲人沒有找到約翰牧師,但是,他們確在非洲和南北美洲仍然碰見了一些奇怪的新民族——這些民族還未開化、不信教,因此,是適於征服、拯救、使他們歸依的合格臣民。
促使歐洲人開始海外冒險事業的動機很多,為上帝服務和尋求黃金可能是其中最強烈的動機。達·伽馬抵達卡利庫達時,曾向當地驚訝不己的印度人解釋說,他來這里是為了尋找基督教徒和香料。同樣,征服者伯納爾·迪亞斯在回憶錄中寫道,他和他的同伴去美洲大陸,"是為了象所有男子漢都欲做到的那樣,為上帝和陛下服務、將光明帶給那些尚處於黑暗中的人們和發財致富。"北歐的新教徒之所以從事海外冒險活動,也是出於宗教上的考慮,只是程度上比起伊比利亞人稍微差一些。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在為美洲的殖民地進行宣傳時這樣寫道:
他們將得到的是有關我們宗教信仰的知識,
而我們將得到的是這一地區所擁有的那種財富。
這種好戰性和努力改變異端信仰的精神顯然是歐亞其他民族所缺乏的。確實,穆斯林用刀劍征服了遼闊的地區;在這一意義上說,他們也是好戰的。但總的來說,他們對自己臣民的宗教信仰漠然置之。通常,他們更感興趣的不是自己的臣民是否信奉伊斯蘭教,而是向自己納貢了沒有。穆斯林缺乏基督教徒那種必須將異教徒的靈魂從地獄中拯救出來的壓倒一切的熱情。同樣,佛教為印度以外地區所接受,與其說是因為僧人盡心竭力地從事傳教活動,不如說是由於愛好和平的旅行者和移民使印度文化逐漸傳播開來的緣故。佛教的傳播不是倚仗武力,而是憑借其教義和儀式的吸引力。
中國人在宗教上可能是最不教條主義的。早期去中國的基督教傳教士對他們在那裡所遇見的人們互相容忍的態度,都有著極深的印象。他們對中國人允許他們自由地傳播福音這一點,又驚又喜。1326年,佩魯賈的安德魯主教曾這樣寫道:"實際上,在這幅員廣大的帝國,普天之下所有的人,包括每個民族、每個教派的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信念自由自在地生活;因為他們持有這樣一種看法,或者更確切地說,持有這樣一種錯誤觀點:人人都能夠在他自己的宗教中得到靈魂的拯救。不過,盡管如此,我們仍可自由地、毫無阻礙地傳經講道。"傑出的義大利耶穌會會上利瑪竇曾在1582至1610年間居住中國,他對中國人的不好戰、不尚侵略和宗教信仰自由也同樣大為驚異。他寫道:
現在,我們對話宗教教派的探討即將結束。中國人中真正受過教育的那些人最一致公認的見解是,這些…信仰其實可以合並為一,所有這些信仰都是可以而且應該信奉的。當然,在作如此判斷時,他們也正在使自己和其他人陷於一個令人魂不守舍的錯誤,即相信談論宗教問題的不同方式愈多,對公眾利益就愈有好處。
……如果我們停下來細想一下,這一點似乎很出人意外,在一個幾乎可以說其疆域廣闊無邊、人口不計其數、物產多種多樣且極其豐富的王國里,盡管他們擁有裝備精良、可輕而易舉地征服鄰近國家的陸軍和海軍,但不論國王還是他的人民,竟然都從未想到去進行一場侵略戰爭。他們完全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東西,並不熱望著征服。在這方面,他們截然不同於歐洲人;歐洲人常常對自己的政府不滿,垂涎其他人所享有的東西。現在,西方諸國家似乎已被稱霸世界的念頭消磨得精疲力竭,它們甚至不能象中國人在長達數千年的時期里所做的那樣,保持其祖先留下的遺產。
世界諸宗教改變異端信仰的熱情,有著程度上的不同;這一點至今仍顯而易見。1958年,密西西比州首府傑克遜市的衛理公會主教馬文·A·富蘭克林在論述控制宇宙的問題時也闡明了自己的立場;很難想像,這種立場是除基督教教牧人員以外的其他任何人所能採取的。他說:
假定其他某些星球上也有居住者,那麼,我們將不得不先去查明上帝是如何向這些"別的羔羊"彰顯自己,然後才能確定基督教會對他們負有什麼責任。猜想出他們對上帝的觀念如何、是否對上帝贊美得不夠、走否需要我們所知道的那種對靈魂的拯救,是件頗有吸引力的事。由此,也許會發現:基督教會必須將我們所知道的神、人相逢的經驗告訴他們,並向他們介紹能引導他們贖罪的基督的福音。不管所發現的外界狀況需要什麼,基督教會將一馬當先,非常勇敢地迎上前去。
二、新的智力水平
西歐擴張的智力背景比起其宗教背景要模糊不清得多。所謂"文藝復興時期的騷動"使個人主義和現世主義增長。神學和基督教會對現實生活的控制受到當時由個人探究得出的新的道德准則和社會准則的挑戰,並最終為後者所取代。有關人類本身的一種新概念已逐漸形成——它體現了對人類的尊嚴和創造力的一種新的信心。人類無須一心想著神對來世會作何判決,而只須發展自己生來俱有的潛力,尤其是思考能力。荷蘭的司鐸兼學者伊拉斯謨曾得意洋洋地發表了人類既非野獸又非野蠻人這一認識。他說:
現在,人之所以為人,就因為人具有理性。如果樹木或者野獸在成長,那麼真的,人當然會發展成現在這個模樣。從前的人生活在森林之中,他們的所作所為沒有法律作指導,僅僅受其自然的需求和慾望的支配,其群體內部絕無秩序可言;因此,與其將他們看成人,不如把他們當做野獸。
對人類及其能力的新的強調,顯然比早先中世紀的觀點更有助於海外擴張。另一方面,這一點很易被誇大,故需認真糾正。實際上,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並不著重科學。當時一些最主要的人物看待事物,往往是從哲學和美學的角度出發,而不是持懷疑和客觀的態度。他們程度不同地保留了某些中世紀的思想方式。他們堅持相信和贊美那些怪誕的和令人難以置信的東西。他們繼續尋找哲學家的點金石。他們仍然相信星占學,並將它誤作天文學。宗教改革運動也沒有改變這種反人文主義者的傾向。16世紀時,路德和加爾文認為人類孤弱無助和腐敗墮落的觀點,正如人文主義者對人類的頌揚,是一種新的見解,而且其影響較後者要大得多。實際上,宗教改革運動代表一種只是在16世紀變得更強烈的反觀世主義和反求實主義的傾向。
從事海外擴張的伊比利亞的先驅者肯定不是人文主義者。例如,航海家亨利王子被他同時代的人描繪成是一個剛直、虔誠、勇武的禁慾主義者而非人文主義者。雖然他總是慷慨地資助海員和測繪人員,但是,對於學問和各種技藝並不感興趣。人們傳說,他曾在薩格里什興辦一所教授天文學和數學的學校,那僅是一則虛構的故事。有位研究歐洲擴張的著名歷史學家說:"不管對文藝復興作何解釋,……地理大發現的早期的進行是在中世紀的種種動機和設想的伴隨下,獨自開始的。亨利王子和他手下的船長們基本上都是中世紀的人。甚至哥倫布……從事他那舉世聞名的冒險事業時的思想大體上也是中世紀的,傳統的。"
因此,用"新的智力水平"所能解釋的與其說是1500年以前歐洲擴張的起因,不如說是1600年以後歐洲擴張的動力和具有不可抵擋的力量的緣由。不過。對後者加以解釋,其本身也非常重要。事實依然是,在西歐,曾有過一場思想騷動,而在歐亞其他地區則沒有。這一根本的不同之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在中國,儒教繼續在社會中居支配地位。它尊崇老年人,輕視年輕人;尊崇過去,輕視現在;尊崇已確認的權威,輕視變革;從而,使它成為保持各方面現狀的極好工具。最終,導致了處處順從、事事以正統觀念為依據的氣氛,排除了思想繼續發展的可能;這一點有助於說明為什麼中國盡管最初在發明造紙、印刷、火葯和指南針方面取得了輝煌成就,但後來卻在技術上落後於西方。中國人在作出這些早期的發明之後,未能提出一系列科學原理。
歐亞其他國家的情況基本上與中國相同。例如,在奧斯曼帝國,穆斯林的學院為了強調神學、法學和修辭學而不惜舍棄天文學、數學和醫學。這些學院的畢業生對西方正在做些什麼一無所知,而且也毫無興趣去弄清楚。沒有一個穆斯林土耳其人會相信,一個信基督教的異教徒能教給他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雖然有時也會出現某個富有遠見的人,警告人們要注意這種將奧斯曼帝國與鄰近的基督教世界隔開的思想的鐵幕所帶來的種種危險,但這樣的人極為難得。土耳其著名的歷史學家、文獻學家和網路全書編纂者卡蒂布·切萊比是其中的一個。他生活在17世紀上半世紀。因出身於貧困家庭,他未能受到正規的高等教育。不過,結果是塞翁失馬。他可不必對穆斯林的聖學進行表面的、析理過細的專門研究,而這種研究當時已成為土耳其教育的主要特點。他靠自學成材,這一事實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他何以會對西方的學問毫無偏見。
切萊比一生著述頗多。在土耳其艦隊於1656年遭到慘敗後,他編了一本簡明的海軍手冊。在該書序言中,他強調了掌握地理學和地圖測繪學的必要性。他寫道:
對於負責國家大事的人來說,地理學是一門必須掌握的學科。他們可以不清楚地球的全貌,但他們至少應當熟悉奧斯曼帝國及其鄰國的地圖。這樣,當他們必須派軍隊作戰時,就可以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入侵敵國和守衛邊疆也就會成為一件較容易的事。與那些對地理學一無所知的人商議,是決不會取得令人滿意的取代地圖的效果的,即使他們是當地富有經驗的人。這類富有經驗的人大多不能粗略地繪出自己家鄉地區的地圖。
異教徒們因尊重地理學一類學科並加以應用,故而發現了美洲大陸,並能橫行於印度市場;這一事實,足以令人信服地證明學習地理學的必要性。
切萊比抓住了歐洲在思想方面的進步和其海外擴張之間的聯系。切萊比死於1657年,在去世前的最後一部著作里,他警告他的同胞們說,如果他們不放棄自己的教條主義,那麼,他們很快就會"在觀察這一世界時瞪起猶如牛眼一般的大眼睛"。他的預言頗有先見之明。土耳其人仍然沉浸在自己的宗教迷信中,並同其他非西方民族一樣,為此付出了昂貴的代價。基督教異教徒憑借自己的新學問,最終不僅成為美洲的主人,而且成為古老的伊斯蘭教帝國和德教帝國的主人。
三、擴展中的經濟
中世紀時西歐地區經濟的顯著發展是促使西歐向海外擴張的一個無可爭辯、顯而易見的因素。西歐地區迅速增長的經濟資源和生氣勃勃的活力使西歐能對哥倫布發現美洲作出巨大反響。這種反響全然不同於早先對維餘人探險所作出的反應,因為後者是微不足道、毫無成效的。這里應該指出,中世紀時期,歐洲經濟的發展並不是連續不斷的。從900至1300年,經濟穩步增長,但14世紀時,出現衰退,這由多種因素結合所致。這些因素包括:連年的糧食歉收和飢荒——1315年和1316年時,糧食歉收和飢荒的程度尤為嚴重;黑死病——它首次發生於1348至1349年,奪去了城市居民中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人的生命,以後它又周期性地發生,持續了好幾個世代;英法兩國間的百年戰爭和德、意國內的其他沖突。不過,1400年後不久。經濟開始復甦,從那時起,經濟發展的趨勢通常是向上。
因此,西歐經濟除了在14世紀曾衰退外,在中世紀早期幾個世紀以後,一直保持相當穩定的增長。其原因之一是,1000年以後,外來入侵隨著馬扎爾人和維金人終止進攻而告停止。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它使西歐免遭東歐那種因接二連三的外來猛攻所致的破壞;這種外來猛攻在東歐一直持續到17世紀末土耳其人慘遭失敗時為止。在那些世紀里,東歐對西方起著減震器的作用,從而大大幫助了後者的發展,這一點至今未得到充分認識。
這一點也部分地說明了在10至14世紀間中歐和西歐的人口顯著增長的原因。當時,那裡的人口約增長了50%;這一增長率在今天看來似乎微不足道,但在當時,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面積大體相當的地區所無法與之相比的。人口的激增促使人們努力改進災業技術以支持人口的增長,而糧食的增長轉而又使人口的進一步增長成為可能。
歐洲提高農業產量的途徑有兩條。一條是發展細耕農業,即改進耕作方法。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是,從8世紀起,逐漸採用三輪制的耕作方法。這種方法使休耕的土地由佔耕地總面積的二分之一減至三分之一,放大大提高了生產率。更有效地使用馬力也幫助了農業的發展。在古代,馬在農田裡派不上什麼用以因為那時所使用的軛在馬使勁拉東西時,會將馬脖子扼得透不過氣來。此外,由於沒有釘固蹄鐵,馬常常折斷蹄子,成為廢物。不過,到10世紀時,歐洲發明了架在馬肩上、不會扼住馬脖子的馬頸圈。另外,還發明了馬蹄鐵和串聯式馬具;後者可用來使一對以上的馬共同拉一車貨物。最後結果是,速度較牛快、能力較牛強的馬從此以後成為農業經營中必不可少的動力之源。
歐洲提高農業產量的另一條途徑是發展大面積耕種,即開發以前未耕種過的地區。12世紀時,法、德、英三國得到耕種的土地僅分別占各自全部土地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和五分之一左右;這一事實頗令人吃驚,然而,是千真萬確的。當時,其餘的地方都是森林、沼澤和荒地。在小片已得到耕種的地區的周圍是大片尚未開墾、有待拓居的區域。歐洲的農民絡繹不絕地進入這些空無人跡的區域,清除森林、燒掉灌叢、排干沼澤,為犁和鋤頭開路。農民們不僅耕作他們所在地區中的處女地,而且還向東遷移,進入東歐和南歐的人口稀少的廣大地區。正如美國曾有過西抵太平洋的西進運動那樣,歐洲也有過東達俄國邊界的東進運動。例如,到1350年,在西里西亞已有1500塊新拓居地,由15至20萬名殖民者耕種。
新開闢地的召喚力鬆弛了農奴制的束縛。過去的種種勒索和限制已不能無限期地強加於人們,因為他們已知道,往東去,可得到個人自由和廉價土地。農奴主必須減少自己的要求,否則,就要冒農奴們紛紛逃跑的危險。確實,後來在15和16世紀時,農奴制曾被強加給易北河以東一向自由啟在的移民們。那時,糧食和林產品價格上漲、市場擴大,農奴主要趁此機會牟利,就必須確保勞動力的供應,為此,他們強制推行農奴制。但是,在此期間,西方的農民們大體上已自由起來,並保持了自由,只是種種約束的最終解除須待到 18世紀末即法國大革命開始後。農奴制的削弱是歐洲擴張的先決條件。它造成了一種更易變動的社會,這種社會能積聚起資本,為探險、征服和殖民提供所需的組織和自由的勞動力。因此,歐洲諸國從事海外冒險事業的成功的程度與其擺脫封建束縛的程度成正比,並非偶然。
人口的增長和農業的發展相應地促進了商業和城市的發展。剩餘糧食由船從新農田運回人口更稠密的西部地區,而西部地區則向新開闢地區提供其所需的各種工具和製成品作為回報。於是,商業繁榮,城鎮興起,尤其是在波羅的海沿海一帶。經濟的這種發展極其重要。它表示西北歐開始崛起;這一趨向後來幫助英國人和荷蘭人在全世界使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黯然失色。
不僅歐洲內部的貿易在發展,而且歐洲和外部世界之間的貿易也在發展。這時的國際貿易的發展也是隨著維金人終止劫掠活動而開始;維餘人多次侵襲歐洲的恐怖曾在9和10世紀籠罩從北極區到西西里島的歐洲沿海地帶。國際貿易發展的另一動力來自從11世紀起的十字軍東侵。成千上萬的歐洲人參加了這一次次的遠征;他們回國後仍垂涎於自己在東方所見到和享受到的種種奇妙的奢侈品。此外,十字軍東侵還使歐洲人從穆斯林手中奪得地中海,使地中海如在古代那樣,再一次成為東、西方之間的商船的大通道。國際貿易發展的第三個原因是,13世紀時,蒙古帝國建立,它把前所未有的統一強加給遼闊的歐亞大陸的大部分地區。歐洲的商人,尤其是義大利人,利用當時的和平、安全和妥善護養的道路,幾乎直接與東方進行貿易。
貿易關系的擴大和加強產生了重大影響。歐洲經濟適應國際貿易的程度開始遠遠超過東方諸較為自給自足的帝國的經濟。歐洲的消費者和生產者變得習慣於並依賴於外國的商品和市場。隨著人口的增長,交易的規模也增大。人口壓力加之諸國家和城市國家之間的競爭的促進力,驅使商人們去尋找新的產地、新的路線和新的市場。他們的競爭態度截然不同於同時代的中國人;中國人雖曾航海數千哩,但完全是出於非經濟方面的原因(見本章第七節)。他們對貿易毫無興趣,只是將諸如長頸鹿一類的奇珍異獸帶回自給自足的祖國,以取悅他們的皇上。由於明顯的地理方面的原因,歐洲完全做不到自給自足,它迫切需要香料和其他外國產品。這一需要與迅速發展的經濟活動及蓬勃的經濟活力一起,最終使歐洲人航行於各大洋,使歐洲商人遍布每一個港口。
四、技術的發展
與經濟的擴展有密切聯系的是技術的發展,它是歐洲擴張的先決條件,因為歐洲人如果沒有適當的海船和航海設備,原本是不可能抵達印度和南北美洲的。歐洲人在發展航海裝備方面之所以能成功地取得技術上的重大進展,原因在於,中世紀時期,他們在改進各種工具和技術方面穩步地取得了雖並不驚人但極其重要的進步。
美國著名歷史學家林恩.懷特教授評論說:"中世紀後期最可誇耀的不是那時的大教堂、史詩或經院哲學,而是有史以來首次建立的一種復雜文明。這種文明並非建立在揮污苦乾的奴隸或苦力的背脊上,而主要以非人力的動力為基礎。"為碾谷、伐木、排干沼澤和礦井而發明並使用的水車和風車,可代表這種"非人力"的動力之源。其他有用的發明包括木匠用的創、曲柄、獨輪小車、紡車和運河閘門等。確實,希臘人和羅馬人盡管在哲學和藝術上成就極高,但在以機器力量減輕人類的辛苦勞作方面,在長達千年的時間里所取得的成績卻還不及中世紀的歐洲人在短短數世紀里所取得的。這大概是因為歐洲較缺乏人力,而那種不發達的新開闢地的社會也頗需勞力,從而促進了發明的緣故。由於中世紀的歐洲人從奴隸或農奴經濟開始轉入由機器力量推動的經濟,西方的文化發展獲得了一種新的動力。
希臘語學者兼天主教樞機主教貝薩里翁曾在1444年寫過一封信,對中世紀時西歐人在技術上所取得的進步作了有趣的說明。這位學者原先在羅馬住過多年,義大利手工業的先進水平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他給拜占庭摩里亞自治省當時的統治者君主坦丁·帕萊奧洛古斯去信,建議悄悄地派"四或八名男青年"前往義大利學習手工業技術,並學習義大利語"以熟悉他信上所說的東西"。貝薩里翁對排除手工勞動的水力鋸機的印象尤為深刻。他提到了"鋸木頭用的自動鋸機和運轉得極快、極整齊的水車"。他對水力風箱也念念不忘,他寫道,"在冶煉和分離金屬時,他們用的是皮風箱,這種風箱無須用手操作,便能膨脹和鬆弛,將金屬從原先泥土似的無用物質中分離出來"。貝薩里翁還談到,在義大利,"任何人都可以輕而易舉地學到煉鐵知識,這種知識對於人類極為有用且必不可少"。這封信作為一個證據,其意義十分明顯:中世紀時,西歐在技術上所取得的進步是如此巨大,以致一個東方人首次建議應派學生去西方學習"各種實用的技藝"。
就歐洲擴張來說,最重大的技術進步表現在造船、航海設備、航海術和海軍裝備方面。在1200至1500年間,歐洲普通船舶的噸位增加了一倍或二倍。載重量為150至200噸的狹長槳帆船讓位於600至800噸的圓體帆船。13世紀時採用的艉舵迅速取代了舊時效率較低的側向操舵裝置。另外,同樣重要的是,14世紀時,葡萄牙人改制了阿拉伯人的三角帆索具,使船能夠更直接地逆風航行。船的構造和索具方面的這些進步表示原先在北歐、地中海和中東發展起來的船的一些優點已結合成一體。最後結果是,船的規模更大、速度更快、操縱更靈便。此外,經濟效益也更高,因為這時的船排除了100至200名劃手及其口糧和裝備,從而大大增加了載貨容積。
與造船方面的進步緊相連的是航海術的進步。在航海水方面,最重要的貢獻來自地中海地區。那時,中國人似乎已擁有磁羅盤,但是,至今不能確定,歐洲人是從中國人還是從作為中間人的阿拉伯人那裡獲得磁羅盤。也許歐洲人的磁羅盤是12世紀時由他們自己獨力研製成的,地點可能在義大利的阿馬爾菲城。無論如何,雖然羅盤對航海者來說,是一種最有用的儀器,但使用時,須得到其他幾種儀器的配合。星盤,即一種用以觀測天體高度的銅制刻度盤,早在800年以前便已為世人所知,但直到1485年前後,才首先由葡萄牙人在西方的航海中予以使用。這種儀器頗為昂貴,故很快被結構較簡單、造價較低廉的象限儀所取代。經度測定引起的問題不只一個。雖然用砂漏可大致地估計時間,但要精確地計算時間,只有待到17世紀伽利略發現擺動原理時。
航海者也得到了航海情報匯編和地圖的幫助。中世紀地中海水手的一些航海因是最早額准確的地圖,圖上清楚地標明了精確的羅盤方位及關於海岸線和港口的詳細情況。到14世紀時,繪制地圖的技術已有了相當的發展,發展的主要中心地在熱那亞和馬霍卡。中世紀時,一些博學的教條主義者老是爭論著人能否在赤道經受住致命的日光和翻騰的海水;與這些教條主義者的著作相比,中世紀的航海圖注重事實、客觀,使人耳目一新。以下這兩段話引自15世紀的航海圖,可作為圖上那些如實、精確的文字說明的例證:
Ⅷ 推薦幾本關於世界歷史的書
特別推薦《全球通史》作者是斯塔夫里阿諾斯,分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回1500年以後的世界》兩冊。答作者採用全新的史學觀點和方法,將整個世界看做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的統一體,從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國家或某一地區的角度來考察世界各地區人類文明的產生和發展,把研究的重點放在對人類歷史事件和它們之間的相互關聯和相互影響上,努力反映局部與整體的對抗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全書材料新、范圍廣,除了政治、經濟外,還涉及軍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學技術等各個方面,並吸收了20年來世界歷史學研究諸領域的新成就,讀來頗覺新穎,有強烈的現實感。所以,本書在20世紀中期一問世便立即被譯成多種文字,頗受好評。
《世界通史》作者是崔連仲。本書分古代、中世紀、近代上、近代下、現代、當代六卷,所述歷史始於原始社會止於1996年初,全書用豐富翔實的文字敘述,全方位介紹世界歷史的基礎知識,內容涵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藝術、民俗等領域。
Ⅸ 有沒有適合高中生學歷史,講西方資本主義的歷史紀錄片
央視紀錄片《世界歷史》,全100集,慢慢看吧
目錄如下:
01 人類歷史的開端-石器時代的人們
02 文明的曙光
03 古代文字的起源
04 古代兩河流域文明(1)
05 古代兩河流域文明(2)
06 古代埃及文明(1)
07 古代埃及文明(2)
08 印度河文明之謎
09 克里特-邁錫尼文明
10 古代希臘文明的回聲
11 古代希臘文化
12 古希臘化時代
13 羅馬共和國
14 羅馬帝國
15 古代羅馬文化
16 歐亞民族大遷徙與中世紀的開端
17 西歐封建國家
18 拜占庭帝國
19 基輔羅斯和俄羅斯統一國家的建立
20 歷史上的伊斯蘭世界
21 中世紀西歐的社會生活
22 十字軍東侵
23 文藝復興 (1)
24 文藝復興 (2)
25 古代印度
26 古代日本
27 古代非洲黑人文明
28 美洲古代文明(上)
29 美洲古代文明(下)
30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上)
31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下)
32 歐洲人的新航路開辟與早期殖民
33 英國資本主義的起源
34 尼德蘭革命
35 三十年戰爭
36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37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
38 七年戰爭
39 英國工業革命
40 西歐北美工業革命
41 美國獨立戰爭
42 法國啟蒙運動
43 法國大革命
44 拿破崙時代
45 神聖同盟
46 非洲奴隸貿易
47 十九世紀初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48 俄國彼得一世改革
49 俄國十二月黨人起義
50 英國議會改革
51 英國文官制度改革
52 歐洲1848年革命
53 德意志統一
54 俄國農奴制改革
55 美國西進運動
56 美國內戰
57 日本明治維新
58 英國對印度的征服
59 列強對亞洲的殖民侵略
60 列強瓜分非洲
61 奧斯曼帝國的興衰
62 資本主義向壟斷過渡
63 三次早期帝國主義戰爭
64 墨西哥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65 馬克思主義誕生
66 第一國際
67 巴黎公社
68 英帝國的興衰
69 美國的崛起
70 歐美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71 近代文化和藝術(1)
72 近代文化和藝術(2)
73 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74 從威斯特伐利亞體繫到維也納體系
75 第一次世界大戰(1)
76 第一次世界大戰(2)
77 俄國十月社會主革命
78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79 蘇聯的成立
80 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
81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82 土耳其凱末爾改革
83 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
84 羅斯福新政
85 德意法西斯主義
86 日本法西斯主義
87 西班牙內戰
88 第二次世界大戰(1)
89 第二次世界大戰(2)
90 第二次世界大戰(3)
91 第二次世界大戰(4)
92 紐倫堡審判和東京審判
93 聯合國的建立
94 衣索比亞抗意戰爭
95 冷戰的形成
96 猶太復國主義與以色列建國
97 古巴革命
98 蘇伊士運河開通
99 埃及七月革命
100 萬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