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年6月,奧匈帝國皇儲在薩拉熱窩被刺,這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一個月後,奧匈以薩拉熱窩事件為借口向塞爾維亞宣戰。接著,德、俄、法、英相繼投入戰爭。
交戰的一方為同盟國的德國和奧匈帝國,以及支持它們的土耳其、保加利亞;另一方為協約國的英國、法國和俄國,以及支持它們的塞爾維亞、比利時、義大利、日本等國。原屬同盟國的義大利,考慮到利害關系,加入協約國方面作戰。日本在東亞擴張勢力和侵略中國,以1902年締結的「英日同盟」為借口,在1914年對德宣戰,並迅速佔領了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勢力范圍。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帝國主義戰爭,對交戰雙方來說都是非正義的戰爭。盡管塞爾維亞是為了保衛自己的主權和獨立而戰,它所從事的戰爭具有正義的民族解放的性質,這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整個戰爭的非正義性。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戰爭主要在歐洲戰場上進行。英、法、比軍隊同德軍對抗的西線,俄國軍隊同奧匈、德國軍隊對抗的東線,是主要戰線,其中西線的戰爭具有決定作用。這次大戰可分為三個階段:
1914年為戰爭的第一階段。在這一年裡,德軍根據戰前制定的計劃,首先在西線發動進攻。馬恩河等戰役中法、英、比軍隊的抵抗和俄軍在東線的進攻,使德軍速決戰的計劃破產。西線的交戰雙方接著就修築戰壕,長期對峙,轉入陣地戰。
1915-1916年為戰爭的第二階段。交戰雙方都把1916年看作決定性的一年,在這一年裡出現了三次大型戰役:西線的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和東線的俄軍的夏季攻勢。在海上戰場,日德蘭海戰後英國人牢牢控制著制海權。這一階段的末期大戰的戰略主動權轉移到協約國一方。日德蘭海戰是第一次世界大佔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戰。1916年,德國企圖突破英國的海上封鎖,出動了北海艦隊。5月底,英德艦隊在丹麥日德蘭半島西北海面遭遇,發生激戰,雙方都受到嚴重損失。結果,德國沒有打破英國的海上封鎖,直到大戰結束,德國艦隊始終不敢再度冒險出戰。
1917年-1918年為戰爭的第三階段。1917年,美國參加對德作戰;俄國爆發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了帝國主義戰爭;中國等國也相繼投入戰爭,協約國的陣營增加到27個國家。
1918年11月11日,德國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
第一次世界大戰歷時四年多,30多個國家、15億人口被牽扯到戰爭中,對人類造成了巨大的物質和精神損害。它產生了兩方面的結果:一方面,這次大戰大大削弱了帝國主義的力量,俄羅斯帝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垮台;英國、法國和義大利等也被削弱。另一方面,俄國無產階級在帝國主義的鏈條上打開了薄弱的一環,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這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同時,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亞、非、拉的民族解放運動也出現了高漲的新局面。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1939-1945年期間以德國、義大利、日本軸心國為主的法西斯力量與以中國、蘇聯、美國、英國等同盟國為主的反法西斯力量之間在世界范圍內進行的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戰爭(中國學術界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止時間為1931年9月至1945年9月,而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至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為「大戰的序幕與爆發」階段)。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蔓延到亞洲、歐洲和非洲,參戰國家多達61個,捲入戰爭的人口達17億,動員的武裝力量總人數超過1.1億。參戰國軍隊傷亡總數為5000萬人以上,再加上平民,傷亡總數達9000萬。參戰國軍費消耗總額為13520萬美元,再加上財政消耗和物資損失,損失總數達40000億美元。
直接參戰的反法西斯國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財力方面的代價。戰爭期間,蘇聯、美國、英國軍隊傷亡總人數達1860萬人,蘇聯軍民傷亡達2000萬人,中國軍民傷亡達2000萬人以上;美國財產損失3500億美元,蘇聯財產損失2000億美元,英國財產損失1500億美元,中國財產損失1000億美元以上。
法西斯國家本身在大戰中也遭受重創。戰爭期間,德國動員的總兵力為1700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21.5%,軍隊傷亡總數達1170萬人,經濟損失達3000億美元;日本動員的最大兵力為970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12.8%軍隊傷亡總數達216.1萬人,經濟損失達1000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通常分為軸心國的戰略進攻與同盟國的戰略防禦,戰略相持與戰略轉折,以及同盟國的戰略進攻與軸心國的戰敗三個階段。
1939年9月至1942年夏秋,德國、義大利、日本軸心國先後在各自的戰場上展開全面戰略進攻,在遭到同盟國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抵抗後,其進攻銳勢逐漸減弱,終於在蘇德戰場的斯大林格勒地區、非洲戰場的阿拉曼地區和太平洋戰場的中途島海域到達戰略進攻的終點。
在戰爭形勢發生根本轉折之前,各主要戰場均有著各自的戰略相持階段。1942年11月前後,盟軍在三個主要戰場先後進行的斯林格勒會戰、阿拉曼戰役和瓜達卡拉爾島戰役,標志著大戰戰略轉折的實現。
1944年,同盟國在歐亞戰場先後轉入全面戰略進攻。歐洲戰場方面,蘇軍率先在東線發動強大攻勢,美英等國盟軍隨後在法國登陸,形成對德國的東西夾擊。亞洲與太平洋戰場方面,盟軍通過島嶼登陸作戰和海空作戰對日軍展開戰略進攻。歐亞各國的抵抗運動和游擊戰爭則配合著盟軍的進攻,加快了民族解放的步伐。
1945年2月,蘇聯、美國、英國首腦舉行雅爾塔會議,共商最後打敗德日法西斯和建立戰後國際新秩序的大計。1945年4月1日,盟軍在魯爾地區合圍西線德軍主力,下旬即進抵易北河一線。蘇軍於4月16日發起柏林戰役,25日與美軍會師在易北河畔的托爾高,27日突入柏林市中心,29日強攻國會大廈。30日,希特勒自殺身亡。5月8日,德國最高統帥部代表正式簽署德國無條件投降書。
德國投降後,蘇、美、英三國首腦於7月17日至8月2日舉行波茨坦會議,商討如何處置德國、對日作戰和戰後處置日本等問題。會議期間,中國、美國、英國簽署並發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政府立即無條件投降。但是,公告內容遭到日本政府的拒絕。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先後在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蘇聯於8月8日對日宣戰,9日兵分三路向中國東北境內的日本關東軍發起進攻。在中國軍民協助下,蘇軍解除關東軍武裝,11日進入朝鮮北部地區,25日佔領南薩哈林島,9月1日進佔千島群島。8月9日,毛澤東號召中國一切抗日力量舉行全面反攻。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各抗日游擊隊立即向華北、華中、華南敵占區發動進攻,並抽調大量兵力進軍東北,會同東北抗日聯軍配合蘇軍作戰,取得反攻的重大勝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發表投降詔書。28日,盟軍開始在東京附近和其他地區登陸,實現對日本的佔領。9月2日,日本代表在駐泊東京灣的美國「密蘇里號」戰列艦上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9月9日,侵華日軍代表在南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即宣告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現代化的戰爭。交戰雙方大量使用坦克、裝甲車、飛機、火炮、軍艦等現代武器裝備,並首次使用雷達、火箭炮、導彈、原子彈等新式武器和技術,導致作戰形式和方法的重大變革,出現了閃擊戰、大縱深作戰、登陸與抗登陸作戰、潛艇戰與反潛戰、航空母艦編隊作戰、戰略轟炸與防空作戰、空降與反空降作戰等新的作戰形式和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參戰國在戰爭中取得的經驗教訓,對軍事思想和戰略理論的影響深遠,為各國國防建設提供了歷史借鑒。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是人類歷史的又一個偉大的轉折點。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及其奠定的「雅爾塔體制」,為戰後世界的相對和平創造了條件。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削弱了資本主義世界,改變了資本主義世界諸強並立、相互爭霸的格局,出現了美國獨霸的一統天下。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為亞歐一系列國家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創造了前提。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為亞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開辟了道路。
Ⅱ 世界近代史,從一戰開始到二戰結束的整個過程
一戰
(2002-11-28 12:10:50)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由於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而導致的一場爭霸戰爭,它是人類歷史上一場空前的劫難。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為了爭取和平,促進發展,人們力圖從歷史的災難中汲取教訓,以之作為前車之鑒,這促使史學家們加強了對戰爭史的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戰史即是學者們研究的重要內容。本文擬就國內「一戰」史的研究概況作一簡介。
一、關於戰爭緣起與戰爭責任
1.戰爭緣起:
(1)「英德矛盾主要說」:司徒琳認為,英德在重分世界問題上的矛盾,是20世紀初期資本主義國家的主要矛盾,這是導致一戰爆發的主要原因之一〔1〕。趙輝傑認為,18世紀70年代以來英德關系的演變過程表明,英德沖突對於一戰爆發所起的作用雖然不是唯一重要的,但不能低估。海軍競爭和協約國的形成與發展是英德矛盾的兩個主要表現形式,二者互相關聯,互相影響,終於成為導致一戰爆發的主要因素。〔2〕
(2)「法德矛盾主要說」:陳漢時認為,從實際情況考察,「英德矛盾主要說」並不全面。英國把德國作為主要對手,而德國沒有從國策方面把英國作為主要敵人,只是在具體政策和海軍競賽上把英國作為主要對手,因此,兩國之間的矛盾構不成主要矛盾。德國最大的敵人是法國,無論從歐陸的霸權地位或德國的發展來看都是如此。〔3〕
(3)「俄德矛盾主要說」:張含英認為,「英德矛盾主要說」是完全不符合歷史事實的。一戰前英德之間在殖民地問題上並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也不存在嚴重的沖突,俄德矛盾遠比英德矛盾尖銳、突出。如果說一戰是由於爭奪殖民地和勢力范圍的斗爭引起的,那麼顯然俄德矛盾是更直接的原因〔4〕。
2.戰爭責任:
羅天煥認為,兩大集團中各國所應承擔的責任是不盡相同的。法國雖不能說是「無辜」的,但至少是被動的;俄英兩國對戰爭的爆發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義大利對於一戰的爆發不應承擔什麼責任;奧匈帝國對於戰爭發生的近因要比上述國家負更多的責任;德國是最熱衷於發動戰爭的國家,德皇威廉二世是一戰的罪魁禍首。〔5〕
潘人傑、李巨廉認為,應從「時代」、「格局」和「人」三個層次來看待戰爭緣起和戰爭責任。從「時代」看,現代條件下的大國霸權主義,主要資本主義大國經濟和技術的迅猛提高,是20世紀初可能發生世界大戰的條件;從「格局」看,20世紀初兩大對立的同盟體系和軍事集團的新格局的形成,為從局部戰爭演化為全面戰爭埋下了禍根;從「人」看,通向一戰的道路有很大的自發性特點,這與大國當權人物的決策行動和對危機的處理有關。政策和行動僵硬,缺少必要的妥協和綏靖,促成了兩大集團迅速迎頭相撞。〔6〕
二、關於一戰和美國
1.美國的中立與參戰:史煦光認為,美國在一戰中是中立還是參戰、何時參戰、以何種形式參戰,取決於能否保持其「利益線」。即在戰時利用戰爭形勢,以中立的地位牟取超額利潤,並趁機向世界擴張;在戰後能收回戰爭貸款,進而以仲裁員身份取得國際事務的支配權。美國參戰的直接原因是保持中立的利益線被突破,於是只能以參戰去獲取中立國不再能有的利益。〔7〕
2.美國的調停外交:吳瑞、楊春龍認為,調停外交是一戰時期美國對歐政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美國以調停促成妥協,將兩大集團互相對峙和牽制的格局繼續維持到戰後,自身則因勢乘便為稱霸世界鋪平道路。〔8〕
三、關於中國參戰和參加巴黎和會
1.關於中國參戰問題
(1)「日本影響說」:吳瑞認為,一戰期間北洋軍閥內部在中國參戰問題上的爭執即「府院之爭」,其實質是美日兩國爭奪對中國控制權斗爭的反映,其結果是以段祺瑞為代表的參戰派取得了勝利,即日本侵華勢力取得了勝利。〔9〕
(2)「美日共同影響說」:李子雄認為,中國參戰是美日兩國共同影響的結果。美國的外交活動打破了中國在參戰問題上的外交僵局,美國參戰給中國參戰打下了客觀基礎;日本則通過政治上操縱中國軍閥和經濟上收買中國軍閥使之同意參戰。美日兩國在中國參戰問題上都起了重大作用。〔10〕
2.對中國參加一戰和參加巴黎和會的評價
在此問題上,史學界多持否定態度。袁繼成、王海林則認為對此不能一概否定,冷靜地把中國參加一戰和巴黎和會這兩件事放到中國近代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狀態、爭取國家獨立的歷史長河裡考察,就會覺得中國參戰不是沒有道理的。中國在巴黎和會上有失亦有得:第一,收回了德、奧在華特權;第二,簽訂了對奧、對匈、對保條約,成為國際聯盟成員;第三,中國代表在和會上的抗爭,既是中華民族義憤的反映,也反過來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新覺醒和新抗爭。〔11〕
四、關於戰爭與革命的關系
「戰爭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戰爭」的公式能否用來解釋一戰與革命的關系問題,史學界存在不同意見。
1.肯定意見:石森認為,不能否定革命斗爭對制止戰爭的重要作用。戰爭與革命都是階級斗爭的形式,戰爭雖不是產生革命的根本原因,但戰爭往往是加速革命的一個重要條件。革命力量強大時,就有可能推遲和制止戰爭的爆發,德國和其他國家的革命運動雖未能制止一戰,但對加速大戰的結束起了重要作用。〔12〕姚海認為,十月革命道路的最基本特點是由一戰造成的〔13〕。潘黎明認為,一戰是俄國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得以順利實現的首要因素,兩次革命均發生於一戰期間,國際帝國主義無暇他顧,因而使革命獲得成功。〔14〕
2.否定意見:茅海建認為,革命和戰爭之間沒有直接的、必然的因果關系,一戰並非是被革命制止的,而是在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各國革命運動高漲的情況下結束的,這些革命對加速戰爭的結束起了一定作用,但不是主要因素,更不是唯一因素,大戰主要是以軍事上的勝負而告終的。〔15〕夏季亭認為,十月革命後蘇俄退出一戰,這對蘇俄來說是正確的,但其客觀後果之一不是加速而是推遲了戰爭的結束。一方面蘇俄為換取德國停止進攻而作出許多讓步,使德國在軍事、政治和經濟等方面大受優惠,協約國的處境則艱難起來,延緩了德國的投降;另一方面,致使德國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德國軍隊戰場上的失敗,十月革命只是對德國人民的反戰斗爭產生了一定影響,它與蘇俄退出戰爭給德國帶來的惠益相比只佔第二位。〔16〕
五、關於一戰的影響和地位
1.一戰的世界性
龔敏認為,一戰是世界規模的戰爭,戰爭對國際政治格局和經濟格局具有世界性的深刻影響。〔17〕李植枬認為有四個原因使一戰成為世界性的戰爭:第一,統治世界的幾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各控制著一批殖民地和附屬國,一國參戰也意味著其殖民地和附屬國的參戰;第二,一戰是為了重新瓜分世界,交戰雙方在世界范圍內展開爭奪;第三,為了戰勝對手,交戰雙方都極力拉擾別國入伙;第四,世界已從經濟上聯成一氣,資本輸出和經濟利益必然影響各國對待戰爭的態度。〔18〕
2.一戰的影響:
盧文璞認為,一戰對世界現代歷史進程的影響決不亞於十月革命,而且十月革命與之緊密相聯,因此,這兩個事件可同視為世界歷史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即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標志。〔19〕夏季亭、張欽賢認為,一戰對世界現代史的影響是深遠的、廣泛的,應該將一戰列入世界現代史的范圍之內。〔20〕
除上述幾個問題外,一些學者還對一戰參戰國的數目進行了考證。有人認為參加一戰的國家是39個〔21〕,有人認為是36個〔22〕,還有人認為應為37個〔23〕。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1945年,德國、義大利、日本法西斯國家發動了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規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軍民死亡5120餘萬人,最後以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的徹底失敗而告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有一系列政治、經濟、軍事和歷史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帝國主義時代所固有的各種基本矛盾一個也未解決,而又增加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矛盾,戰勝國與戰敗國的矛盾以及帝國主義戰勝國之間的矛盾。隨著帝國主義國家間經濟、政治和軍事發展不平衡的加劇,軍事實力發展較快的德、意、日三國要求重新劃分世界勢力范圍,使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尖銳起來。
1929—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又使這一矛盾進一步加劇。
為擺脫危機而走上軍國主義道路的德、意、日三國,相繼發動了局部侵略戰爭,最後終於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首先揭開這次戰爭序幕的是日本帝國主義。1931年9月18日,盤踞在中國沈陽地區的日本關東軍向當地中國駐軍發起進攻。1933年1月,日軍開始向華北進犯。1937年7月7日,日軍又向駐守北平西南郊蘆溝橋的中國軍隊發起進攻,中國人民從此全面開展了歷時8年的抗日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開始是德軍入侵波蘭以至西歐各國。戰爭分五個階段。
戰爭第一階段(1939年9月1日至1941年6月21日),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國進犯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從此全面爆發。9月3日,英、法對德國宣戰,不列顛帝國的自治領和殖民地加入了英、法同盟(9月3日,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加入;9月6日,南非聯邦加入;9月10日,加拿大等加入)。由於波蘭幾乎沒有戰爭准備,雙方實力又極為懸殊,波蘭很快就被德軍佔領,國家滅亡。9月17日,蘇聯軍隊開進了波蘭,佔領了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等地區。9月28日,德蘇簽訂了「定界」條約,確定了雙方各自在波蘭的佔領地區。
從戰爭爆發到1940年5月前,英法推行戰前外交方針,企圖將德國侵略禍水引向蘇聯。而法西斯德國則利用戰略間歇,積極准備進攻西歐各國。
1940年4月9日,法西斯德軍兵團未經宣戰即侵入丹麥並佔領該國領土。同時,開始入侵挪威。在以吉斯林為首的親法西斯分子(所謂「第五縱隊」)的協助下,法西斯德軍在挪威的戰斗行動經兩個月便以佔領全境而告結束。
法西斯德國軍政頭目早在結束挪威戰役之前,就已著手實施「黃色計劃」,這計劃規定經盧森堡、比利時、荷蘭對法國實施閃電突擊。進攻於1940年5月10日拂曉開始,首先對機場進行了密集的空中突擊,並實施了空降。法西斯德軍的主要突擊經阿登山從北面迂迴「馬奇諾防線」,橫貫法國北部,抱定防禦戰略的法軍統帥部將重兵配置在「馬奇諾防線」,而未在縱深建立戰略預備隊。法西斯德軍坦克兵團在突破色當地區的防禦之後,於5月20日進抵英吉利海峽。5月14日,荷蘭武裝力量投降。比軍、英國遠征軍和一部法軍,在弗蘭德平原被分割。5月28日,比軍投降。英軍和一部法軍被封鎖於敦刻爾克地區,在丟棄全部重型軍事技術裝備後,撤至英國。6月初,法西斯德軍突破了法軍在索姆河、埃納河倉促建立的防線。6月10日,法國政府放棄巴黎。1940年6月22日,軍事行動以簽署法國投降書即所謂《貢比涅停戰協定(1940年)》而告結束。
1940年6月10日,義大利加入反對英、法的戰爭。8月,意軍侵佔英屬索馬里和肯亞、蘇丹各一部,9月中,又從利比亞侵入埃及,企圖進逼蘇伊士。希臘軍隊打破了意軍由阿爾巴尼亞向希臘發展進攻的企圖。1941年1—5月,不列顛帝國軍隊將意軍逐出英屬索馬里、肯亞、蘇丹、衣索比亞、意屬索馬里、厄利垂亞,義大利艦隊在地中海遭受很大損失。1941年初,德軍組成一個「非洲軍」,由隆美爾將軍指揮開到北非。德、意聯軍於3月31日轉入進攻,4月下半月進抵利比亞、埃及邊界。
在歐戰同時,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也進一步擴大了。日軍向中國內地進攻,開始佔領華南地區,侵佔了法屬印度支那北部。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發出了關於入侵英國的訓令(「海獅」戰役)。1940年8月,德國航空兵開始對英國城市進行密集突擊。
德在侵英的同時,注意力已轉向東方。與進犯蘇聯的計劃密切相關的是德、意、日侵略同盟的加強。法西斯德國在准備侵蘇戰爭過程中,先後入侵巴爾干半島、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和希臘,奪佔了克里特島。
法西斯德國在戰爭第一階段的軍事勝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的對手未能聯合自己的力量,建立統一的軍事領導體系。到戰爭第一階段末,幾乎全部西歐和中歐國家都已被法西斯德國和義大利佔領或淪為附庸,其經濟和資源被用於准備侵蘇戰爭。
戰爭第二階段(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11月18日),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國背信棄義地進犯蘇聯。22日、24日,丘吉爾、羅斯福分別代表英國和美國政府發表聲明和通過締結協定,支持蘇聯反對法西斯侵略的斗爭。
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主戰場的蘇德戰場,從軍事行動一開始就異常激烈。頭幾個月里德軍侵佔了大片俄國領土。蘇軍在莫斯科附近的反攻和1941—1942年間的冬季總攻的結果,使法西斯的「閃擊戰」計劃遭到了徹底破產。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襲擊美國在太平洋的軍事基地珍珠港,挑起了對美戰爭。12月8日,美、英等一系列國家對日宣戰;12月11日,法西斯德國和義大利對美宣戰。
法西斯德軍統帥部經過廣泛的准備,於1942年7月中,開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大的會戰之一斯大林格勒會戰(1942—1943年)。在太平洋,日本奪取了制海權,佔領了香港、緬甸、馬來西亞連同新加坡要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各重要島嶼及其他地區。重創英、美、荷聯合艦隊,日本在太平洋戰區的地位得到了加強,使美、英失去了太平洋西部所有海、空軍事基地。從1942年上半年起,美國在太平洋的力量開始增加,日本艦隊在珊瑚海海戰(5月7—8日)和中途島海戰(6月)中受到了相當大的損失,於1942年底在太平洋轉入防禦。日本帝國主義者被迫放棄了對蘇作戰的打算。
戰爭第三階段(1942年11月19日至1943年12月31日),1942年11月19日,蘇軍在斯大林格勒附近開始反攻,合圍和粉碎了敵軍33萬人的集團。蘇軍奪取主動權後,於1942年冬、1943年春在北高加索、頓巴斯、列寧格勒附近和戰場其他地區對敵實施了毀滅性突擊,將敵人打退500—1300公里,解放了戰前居住過4000餘萬人口的大片國土。敵軍218個師被擊潰,約5000門火炮、7000輛坦克、1.4萬余架飛機被擊毀,法西斯德國已無力補充這些慘重損失。這些勝利,從根本上破壞了德國的軍事實力,改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所有戰場的軍事政治形勢。從1941年6月至1943年12月,對德宣戰的國家由15個增加到36個。
從1942年秋開始,英、美的戰斗行動積極了一些。盟國較大兵力的戰略航空兵被調整來轟炸德國的城市、工業目標和軍事目標。在大西洋交通線上與德國潛艇斗爭的效率也有提高。盟軍統帥部在艾森豪威爾將軍統一指揮下,在北非的軍事行動表現了相當大的積極性。1943年7月10日,美英軍(13個師)在西西里島登陸,並攻佔該島,9月初又派登陸兵在亞平寧半島登陸,均未遭意軍重大抵抗。英美軍在義大利的進攻,適逢墨索里尼制度由於以意共為首的廣大人民群眾的反法西斯斗爭而陷於嚴重危機。7月25日,墨索里尼政府被推翻。巴多格里奧元帥成為新政府首腦,於9月3日與美、英簽訂了停戰協定。法西斯集團開始瓦解。
戰爭第四階段(1944年1月1日至1945年5月9日),美英武裝力量在太平洋和亞洲的較大范圍內展開了進攻。1944年夏秋蘇軍進行了數個較大的進攻戰役。芬蘭政府於1944年9月19日與蘇聯簽訂停戰協定,退出法西斯集團,並於1945年3月4日對德宣戰。由於進行了白俄羅斯戰役(1944年),白俄羅斯全境、立陶宛大部獲得解放。蘇軍以及波蘭第一集團軍部隊7月下旬解放波蘭。1944年中,摩爾達維亞全境、羅馬尼亞大部獲得解放。蘇軍進入保加利亞加速了該國正在醞釀的人民起義,9月9日,起義爆發,推翻了君主法西斯制度,成立了祖國陣線政府,也對德宣戰。8月29日,斯洛伐克武裝起義爆發。與此同時,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部隊在蘇軍參加下,解放了貝爾格萊德。1944年10月,法西斯德軍在巴拉頓湖地區的反攻被擊退後,布達佩斯獲得了解放。蘇軍援助了挪威人民,從法西斯德國侵略者手中解放了挪威東北地區。
蘇軍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於1945年1月12—14日在維斯瓦河及東普魯士發起進攻,粉碎了維斯瓦河、奧得河之間的法西斯德軍集團,解放了波蘭大部領土。強攻奪取了柯尼斯堡,消滅了敵軍澤姆蘭德集團。4月上半月,德軍在東波美拉尼亞和西里西亞的重兵集團相繼被殲,但澤至奧得河之間的波羅的海沿岸獲得解放。為了協調反法西斯德國的行動和解決戰後歐洲安排問題,2月4—11日在雅爾塔舉行了蘇、美、英三國首腦會議。4月初,盟軍在魯爾合圍法西斯德軍約20個師。西線德軍實際上停止了抵抗。4月下半月至5月初,盟軍進抵易北河,佔領了埃爾富特、紐倫堡,進入捷克斯洛伐克和奧地利西部。英軍進抵什未林、呂貝克、漢堡。5月2日,駐義大利的德軍C集團軍群投降。4月16日,蘇軍3個方面軍發動了規模巨大而極其緊張的柏林戰役,德軍柏林集團在這一戰役
中遭到圍殲。
柏林被攻克後,西線出現了成批的投降。希特勒自殺(4月30日)後拼湊的鄧尼茨政府,在不停止對蘇作戰的情況下與美、英締結局部投降協定。5月8日午夜,凱特爾元帥為首的德軍最高統帥部代表,在蘇軍佔領的柏林近郊卡爾斯霍斯特簽署了法西斯德國武裝力量無條件投降書。蘇聯元帥朱可夫受蘇聯政府委託,同美、英、法代表一起接受了無條件投降。
戰爭第五階段(1945年5月9日至9月2日),1944、1945年間,盟國武裝力量在太平洋戰區進行了粉碎日本艦隊和解放日佔島嶼的海上戰役和登陸戰役。1945年5月,在發動戰爭的侵略國家同盟中,只剩下日本還在繼續作戰。8月9日,蘇聯武裝力量開始對集結於滿洲的日本關東軍採取軍事行動。8月10日,蒙古人民共和國參加對日作戰。關東軍在短時間內即被完全擊潰。中國東北、朝鮮北部、南薩哈林島(南庫頁島)和千島群島均獲得解放。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在各戰場對日作戰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義的勝利。美國於8月6日和9日對廣島、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加速了日本侵略戰爭的失敗。1945年9月2日,舉行了日本投降書的簽字儀式。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人類的命運產生了巨大影響,是人類歷史的重大轉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德、日、意法西斯國家集團發動的,它們的目的,不僅在於爭奪殖民地,而且在於確立自己的世界霸權,奴役世界各國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拯救了各國免於法西斯的奴役,挽救了世界文明的毀滅。這是不幸中的幸事。
國際法西斯力量的潰敗,從根本上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分布,決定了世界的整個戰後發展。許多民族和國家贏得了獨立和解放,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越南民主共和國、中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波蘭、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國人民,在共產黨和工人黨領導下,推翻了資產階級和地主的統治,完成了本國生活中深刻的社會政治變革和經濟變革,走上了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世界社會主義體系的建立,成了偉大十月革命勝利後最大的、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武裝斗爭,具有軍事行動規模巨大、軍事生產空前發展、人員物資損失慘重的特點。全面戰爭持續了2194天(6年);軍事行動遍及歐、亞、非洲陸地和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廣闊水域;
被征入伍者達1.1億人。在戰爭年代,僅反希特勒同盟各國就生產飛機58.8萬架,坦克23.6萬輛,火炮147.6萬門;
德國生產飛機約10.9萬架,坦克4.6萬輛,火炮和迫擊炮43.5萬余門以及其他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歷史上破壞性最大的一次戰爭。僅在歐洲,戰爭破壞造成的物資損失(據不完全統計)即達2600億美元(按1938年價值);各交戰國的直接軍費支出占其國民總收入的60—70%。軍隊死亡1690餘萬人,居民死亡3430餘萬人,合計死亡5120餘萬人,僅蘇聯就達2000餘萬人。這對人類物質文明是一次巨大摧殘。
第二次世界大戰首次使用了雷達和其他無線電電子器材、火箭炮、第一批噴氣式飛機、飛航式導彈和彈道火箭,在戰爭的最後階段使用了核武器和雷達等。空軍、國土防空軍、潛水艦隊、空降兵兵團、工程兵和技術兵的作用增大了。這些對戰後各國的軍事思想、戰爭思想和軍隊建設都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Ⅲ 歷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都有哪些大國被滅了
歷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都有哪些大國被滅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全球范圍內打響的第一場全球式戰役,戰役范圍波及歐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東、亞洲等地區,成為人類歷史上首場最慘烈、最浩大的全球戰役。世界大戰的發生,導致近3000萬人死亡,波及近二十個國家,其中,就有小國被列強瓜分,國家不復存在。甚至某些大國也難逃敵手,那麼都有哪些大國被滅了呢?
04,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一戰結束之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里的人民對於國家十分不滿,連續的抗議和遊行。再加上歐洲國家施加的壓力,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舉步維艱,《色佛爾條約》的條約簽訂之後,國家內地區開始紛紛宣布獨立,直到1922年,影響幾代人的蘇丹制,迫於無奈被廢除,當時最後的一任君主也被迫離開了國家,至此,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解體。陸續分解成40多個國家。
從數量上來看,上面四個大國解體後,分裂出來的國家大約在70個左右,仔細算下,已經占現在全球國家的三分之一了。一代王朝隕落,迎來的是更輝煌更燦爛的國家,但如果當時這些國家仍舊保持生存,現在的地球是什麼局面,誰也想像不到。
以上僅是筆者觀點,歡迎留言區評論補充。
Ⅳ 世界歷史上最慘烈的戰爭有哪些
世界歷史上,最慘烈的戰爭有哪些呢?
筆者認為,從世界范圍內來看,第2次世界大戰無疑是至今最大的一場戰爭,而在第2次世界大戰的過程當中,又以蘇德戰爭和太平洋戰爭最為激烈,下面就來了解一下這兩場戰爭的一些情況吧。
眾所周知的是,蘇德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當中的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規模最為龐大,戰況最為激烈,傷亡最為慘重的戰場之一。 1941年6月22日開始至1945年5月9日結束,前後共經歷了1414個晝夜。其作戰區域之廣、參戰人數之多、破壞力之大,都是堪稱是人類戰爭史之最。德國當時為了這場戰爭前後共徵招了近1800萬人參戰,打到戰爭結束時,僅剩下了不到760萬人,也就是說,這場戰爭至少消耗了1000萬兵力。
雖然美軍成功的拿下了這兩個地方,但美軍也付出了重大的傷亡,10多萬日軍被徹底消滅,而沖繩島上數10萬平民也成為了太平洋戰爭的犧牲品。打到戰爭尾聲時,美軍開始對日本進行全面的海空封鎖,同時向日本本土發動了史無前例的大轟炸,僅在1945年3~5月期間,美軍先後向日本本土投放了1萬多噸燃燒彈,當然,這場戰爭最終還是以美軍向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兩顆原子彈之後才最終結束。
Ⅳ 簡述一戰對世界歷史發展產生了那些重大影響
一戰改變了資本主義世界的力量對比,一些新興的國家開始主導世界,比如說美國內,同時老牌強國英國法國容的地位卻有所下降。一戰促成了國聯,各戰勝國組成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國家組織——國聯,早期的世界體系初露端倪,但並不穩固。一戰使世界獲得了暫時的和平,但也存在著極大的隱患,主要表現為各國的在對戰敗國的懲罰和殖民利益上存在著沖突。
Ⅵ 世界歷史: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哪一個國家最強(軍備競賽)
英國的地位顯然抄被德國的統一和襲崛起挑戰,而德國在統一過程中,對大陸傳統強國的法國也削弱了不少,普法戰爭割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德法間的矛盾很深,民族上要爭回故土,政治上要保住自己大陸強國的地位,但是法國從拿破崙戰爭以後,好像已經慢慢失去了這些地位了,普法戰爭打擊尤大。。英,法,德這三個國家之間比較下,政治上還是英法佔些優勢,經濟和工業上德國已經趕超英國。。。。。 ,俄國本身為農奴制的經濟體系,經不起持續的戰事,
歐洲1戰前的綜合實力,考慮政治和工業,一下排名:德國,英國,法國,俄國
Ⅶ 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爭是在什麼情況下爆發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19世紀70年代以後,由於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各國實力發生了版重大變化權。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和德國,已經趕上並超過了老牌的資本主義英、法兩國。到了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帝國主義時期,世界已被諸列強基本瓜分。英國佔有的殖民地最多,面積是俄國的2倍、法國的3倍、德國的11倍。德國經濟迅速增長,它要求按照新的實力對比重新瓜分世界。對世界的重新瓜分,只有通過帝國主義戰爭才能實現。戰爭是帝國主義的必然產物。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爭,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爆發的。
Ⅷ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介
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開始,標志一戰爆發,至1918年11月11日德國投降結束。
Ⅸ 歷史是怎麼定義第一次世界大戰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版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權捲入了這場戰爭。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斗。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是同盟國,英國、法國、沙俄和塞爾維亞是協約國。在1914年至1918年期間,很多在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家都加入了協約國。戰場主要在歐洲。值得注意的是,義大利雖是同盟國,但是後來英國、法國及沙俄與義大利簽訂密約,承諾給予義大利某些土地,結果義大利加入了協約國對抗同盟國。
戰爭的導火索是1914年6月的薩拉熱窩事件,戰線主要分為東線(沙俄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又稱巴爾干戰線,塞爾維亞對奧匈帝國作戰)。其中西線最慘烈,著名的戰役有馬恩河戰役、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萬人失去了生命,2000萬人受傷。
Ⅹ 歷史:第一次世界大戰
300字無法描述清楚,起碼要3000字。以下是本人整理。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The Great War)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爭霸性質的掠奪戰爭,歷時4年3個月,戰火席捲歐、亞、非三大洲,參戰國家地區達34個,受戰禍波及的人口達15億以上,約佔世界人口總數的75%。雙方動員的兵力達889個師,共計7400萬人,共有840萬人陣亡,另有2100萬人受傷。按當時的美元計算,(lssdjt.com)參戰國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805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也達1516億美元。戰爭主要發生在歐洲,有人估計,歐洲的工業生產水平至少倒退了8年。
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於是在1870年 - 1871年與法國爆發普法戰爭。這場戰爭以法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而普法停戰的和約極其苛刻,(歷史上的今天.cn)和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結果使德法兩國結怨,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1914年6月28日巴爾干半島的波士尼亞發生薩拉熱窩事件,(lssdjt.cn)此日為塞爾維亞之國慶日,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費迪南大公(Archke Franz Ferdinand)夫婦被塞爾維亞族青年普林西普(一名隸屬塞爾維亞的恐怖組織「黑手社」的波斯尼亞學生)槍殺。這次事件使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1914年8月2日,德軍出兵中立國盧森堡,以取得盧森堡的鐵路網。8月3日,德軍對比利時不宣而戰。
1917年2月24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齊默曼電報,稱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把美國西南部還給墨西哥,於是美國以此為借口,在該年4月6日向德國宣戰。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因為德國向其開出「空頭支票」,因此信心大增,與塞爾維亞斷交並對其宣戰。8月1日,德國以俄國拒絕停止全國總動員為借口向俄國宣戰,並同時在西線進侵比利時。8月4日,(Lsjt.org)英國因比利時為其自身安全的關鍵,因此對德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德國為了牽制俄國,於是答應向奧斯曼土耳其提供一億法郎的貸款,以換取其參戰。於是土耳其於10月29日正式參戰。並與俄國在高加索發生戰斗。
俄國本身為農奴制的經濟體系,經不起東線持續的戰事,結果其國內經濟崩潰,工廠倒閉,失業率驟增,軍火補給極度困難,士兵極度厭戰。1916年冬,俄國內部各種矛盾加劇,首都莫斯科的罷工人數更達至百萬人以上,結果在1917年3月(俄歷2月)二月革命爆發,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新組成的克倫斯基臨時政府仍然繼續戰爭,但又再被德奧聯軍擊敗。結果俄國工人及農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俄歷10月),由布爾什維克黨領袖列寧領導了一場武裝起義,推翻了臨時政府的資產階級政權,建立了蘇維埃政府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史稱「十月革命」。列寧其後與德國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並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它擁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因為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勝的社會主義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它的勝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標志著世界現代史的開始。
雖然俄國退出戰爭,但德國的各盟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保加利亞帝國和奧匈帝國卻因持續作戰,致使經濟崩潰,國內各民族發生起義,結果無力再戰,相繼向協約國求和。最後德國內部亦發生政變,並向協約國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第一次世界大戰大事過程:
1914年6月:斐迪南王子被殺。
1914年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發起戰爭。(lssjt.cn)
1914年8月:德國向俄、法宣戰並入侵比利時。英國向奧匈帝國和德國宣戰。(LSJT.ORG)
1914年9月:馬恩河戰役。
1914年11月:土耳其加入同盟國
1915年5月:義大利加入協約國。
1915年10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
1916年3月:葡萄牙加入協約國。
1917年11月7日: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新生的蘇維埃俄國宣布退出大戰。
1917年4月:美國參戰。(lssjt.com)
1918年3月:俄、德國簽約停戰。
1918年9月:協約國開始最後的進攻。
1918年11月:德國簽約停火,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第一次世界大戰主要戰役:
馬爾等戰役,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加里波利戰役,日德蘭海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兩個對立派:
協約國
英國、法國、沙皇俄國、塞爾維亞、美國、比利時、中國北洋政府、日本、義大利(1915年5月,義大利望風使舵,退出同盟國,加入協約國) 羅馬尼亞、希臘、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紐西蘭、南非、葡萄牙
同盟國
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亞第一次世界大戰從1914年8月開始到1918年11月,歷時4年3個月,戰火席捲歐、亞、非三大洲,參戰國家地區達34個,受戰禍波及的人口達15億以上,約占當時世界人口總數的75%。雙方動員的兵力達889個師,共計7400萬人,共有840萬人陣亡,另有2100萬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