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古典舞發展史
古典舞的起源 舞蹈的萌芽和形成時間可以遠溯到人類發展的洪荒時內期,遠遠超出了人類的記容憶范圍。中國古典舞作為我國舞蹈藝術中的一個類別,是在民族民間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經過歷代專業工作者提煉、整理、加工、創造,並經過較長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具有一定典範意義的古典風格的特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於戲曲與舞蹈之間的混合物,也就是說還未完全從戲曲中蛻變出來,稱它為戲曲,它已去掉了戲曲中最重要的唱與念;說它是舞蹈,它還大量保持著戲曲的原態。戲曲中的歌也好,舞也好,是為了讀故事服務的。即便是不唱不白的武戲也還是戲,其舞對角色行當的從屬性也是十分鮮明的。 古典舞從其源來說,是古代舞蹈的一次復甦,是戲曲舞蹈的復甦,是幾千年中國舞蹈傳統的復興。十分明顯,它的審美原則不是什麼新發明,而是幾千年中華文化的流傳和延續,是用一根長線從古串到今的,這些原則非但在戲曲中可見,在唐宋樂舞中,在漢魏「舞戲「中,甚至在商周禮樂中,都能見其蛛絲馬跡它的文化特徵,就其流來講,它是在原生物上生成的一個嶄新的藝術品類,這是一個可以和芭蕾舞、現代舞相媲美的新的舞蹈種類,這個衍舞種是地道的中國貨。
⑵ 中國現代舞的發展歷史是什麼呢
20世紀30年代中國新來舞蹈自藝術奠基人之一的吳曉邦先生,從日本引進了現代舞,並在上海搞作品發布會,傳播現代舞。後來由於局勢的動盪,戰爭的紛擾,現代舞在中國良好的基礎失去子,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新中國成立以後的前30年,由於種種原因,現代舞只有個別舞蹈家的艱苦實驗,仍然沒有獲得躍上中國舞台的藝術環境,一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改革開放政策的鼓舞下,現代舞在中國才有了正規的發展基礎。1993年北京舞蹈學院編導系成立了現代舞導演、表演專業,由留學香港演藝學院的張老師和在廣東現代舞專業畢業的王老師任教。他們創作的《秋水伊人》、《潮汐》在各次舞蹈比賽中都獲得了獎勵。
⑶ 中國舞蹈發展歷程
1、中華民族的舞蹈文化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記錄中華民族舞蹈發展軌跡的文物圖像和文字,連綿不斷,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罕見的。
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舞蹈紋陶盆的出土,向世人展示了原始舞蹈整齊的隊勢及其群體性、自娛性的特點。從遠古傳說:「帝俊有子八人,始為歌舞」,說明了歌舞的創造者是群體。
2、夏禹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啟,結束了「選賢與能」的時代,領袖世襲,成為「家天下」的局面,奴隸制建立,夏以後的殷商時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是一個神權統治的奴隸時代,事無巨細都要佔卜問卦,在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大批甲骨文(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是記錄宗教活動的檔案。
3、出身下層的漢高祖劉邦,推翻了秦朝暴政,建立漢朝,國家統一,人民生活安定,經濟發達,包括舞蹈在的文化藝術也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秦漢時代建立的「樂府」制度,大量整理民間樂舞,一方面可供統治者作施政參考,另外亦可供宮廷欣賞享樂,客觀上推動了舞蹈的發展。
4、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民族遷徙雜居,文化交流頻繁,出現了各民族樂舞的大交流時代。隨著西北地少數民族內遷,大量西域樂舞傳入中原,如影響頗大的龜茲(今新疆庫車一帶)樂舞,大約是在公元384年傳入中原的。
5、1271年,元世祖忽必列建立元朝,以蒙古族為主體。蒙古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而且篤信佛教,他們的舞蹈因而帶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宗教色彩,例如名舞《十六天魔》。
(3)中國舞歷史擴展閱讀:
著名舞蹈——巫舞
宗教舞蹈直接淵源於原始社會的巫舞。基於原始信仰的巫,從它誕生之日起,就和舞蹈結下了不解之緣。《說文解字》解釋「巫」字的原型,就是模擬一個人兩袖作舞的樣子,意思就是以舞蹈溝通人神的人。
隨著人類宗教意識的成熟,原始巫術逐步衍化為有較固定儀軌的原始宗教,舞蹈就成為宗教儀軌的組成因素,這在我國各族傳統宗教發展過程中是一種普遍現象。
⑷ 中國舞蹈表演的歷史悠久體現在哪裡
中國的舞蹈表演藝術可謂歷史悠久,杜甫筆下的《劍器舞》「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內龍翔,來容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青光」;白居易毫端的《霓裳羽衣舞》「飄然轉旋迴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小垂手後柳無力,鈄曳裾時雲欲生」;李群玉箋中的《綠腰舞》「低回蓮破浪,凌亂雪縈風……唯愁捉不住,飛去逐驚鴻」。不僅在古代詩句的描繪中,而且在舞蹈的史記中、在畫像和雕塑中都形象地記載了歷史舞蹈表演形態的遺跡,當我們追尋古代舞蹈家的舞影,「西施的響屐舞」、「楊貴妃的霓裳羽衣舞」、「戚夫人的翹袖折腰舞」、「趙飛燕的掌上舞」、「公孫大娘的劍器舞」等,她們便像一幅幅燦爛輝煌的舞蹈畫卷,一顆顆晶瑩的明珠,從滾滾的歷史長河中閃現出瑰麗的光彩。正是這些舞蹈家的表演技藝將藝術的形式與內容變成了如此生動的形象。
⑸ 中國舞蹈史的認識
對舞蹈藝術作全面、系統、歷史的研究的一門科學。舞蹈學包括舞蹈理論、舞蹈歷史和舞蹈鑒賞 3個主要部分。
舞蹈理論 重點研究舞蹈藝術和社會現實生活的關系、舞蹈藝術的特徵、舞蹈藝術的發展規律等問題。舞蹈和其他藝術一樣,都是反映人類社會生活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舞蹈和其他藝術的主要區別在於藝術表現工具和表現手段的不同。舞蹈藝術的主要表現工具是人的身體,主要表現手段是人體的舞蹈動作。舞蹈是一種以人體的動態形象反映人類社會生活的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舞蹈起源於對生產勞動、戰斗、社會生活動作的模擬再現,圖騰崇拜和表現、交流思想感情的內在沖動。從簡單的模擬再現,到復雜的概括表現,是舞蹈藝術發展的必然進程。從群眾自娛性、社交性、禮儀性的抒發單一情緒的生活舞蹈,到表現繁復多樣的社會生活內容,形成多種舞蹈形式和體裁的藝術舞蹈,是舞蹈藝術從初級到高級的發展歷程。在舞蹈藝術的歷史發展中,舞蹈家們為了擴大表現生活題材的范圍和豐富舞蹈藝術的表現能力,不斷從文學、戲劇、音樂、美術等藝術形式中汲取滋養,逐步形成高度發展的綜合性舞台表演藝術。舞蹈源於生活,又對生活予以積極的作用和影響。舞蹈藝術具有認識、教育、審美、娛樂、交誼、健身等功能和作用。
舞蹈理論的研究又分為基本理論和應用理論兩個主要門類。舞蹈基本理論主要包括:舞蹈和生活的關系及其相互作用,舞蹈藝術的本質和特性、舞蹈的起源和發展、舞蹈的內容和形式、舞蹈的種類和體裁、舞蹈和其他藝術的關系等基本問題。舞蹈應用理論主要包括:舞蹈創作理論(或稱舞蹈編導理論)、舞蹈表演理論和舞蹈教育理論等。舞蹈創作理論主要研究舞蹈創作的一般規律和創作各類體裁舞蹈的特殊規律、舞蹈創作的過程、舞蹈的創作方法,以及舞蹈編導所應具備的專業知識、能力和技巧。舞蹈表演理論主要研究舞蹈演員如何以自己身體為工具和手段,塑造出鮮明、生動的舞蹈形象,深刻地反映和表現廣闊和豐富的社會生活內容,以使觀眾在舞蹈的審美活動中思想上受到強烈的感染和鼓舞、情感上受到陶冶和凈化;以及舞蹈演員所應具備的條件、掌握的專業知識和技巧能力。舞蹈教育理論主要研究訓練和培養創作、表演、教學、理論研究等各種專業舞蹈人才的方法,必修的主要專業課程的設置和教學大綱制定的原則等,通過對各種舞蹈人才的培養,以期達到在繼承、保存、創造、發展、提高和普及舞蹈文化方面保持其科學性和系統性。
由於舞蹈藝術的豐富性和復雜性,也由於各人研究方法和側重面的不同,舞蹈理論的研究必然要向多方面發展,產生各種不同的新科目。如從社會學(包括民俗學、倫理學)、美學、心理學、生理學的角度來對舞蹈進行研究,就形成和發展起舞蹈社會學、舞蹈美學、舞蹈心理學、舞蹈解剖生理學等一些新的學科。進入80年代以來,中國有些舞蹈理論家已經開始從事這些學科的研究和探索工作,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發表了一些學術論著,目前仍處於開創建設階段。
舞蹈歷史 這門學科既屬於歷史學的范疇,又是舞蹈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舞蹈藝術的歷史發展過程和歷史發展規律,並對歷史上促進舞蹈藝術前進和發展的一些著名舞蹈家和舞蹈作品作出客觀的歷史的評價。任何時代的舞蹈藝術的存在和發展都受其社會的經濟基礎的制約,同時還受其社會政治、思想、倫理道德、審美意識、文化藝術思潮等的影響。研究各個歷史時期、各個民族舞蹈藝術從內容到形式的發展和當時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關系,以及各個國家各個民族舞蹈文化的交流活動,對促進舞蹈藝術的繁榮發展也是舞蹈歷史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舞蹈歷史,從歷史學的角度來研究,就要從舞蹈的歷史現象出發,理出舞蹈的歷史發展線索,展示出舞蹈歷史的發展過程;從舞蹈學的角度來研究,就要求通過舞蹈歷史的發展進程,進一步探索舞蹈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對其作出理論的說明,從而達到歷史的研究和邏輯的研究相結合。研究過去舞蹈藝術的歷史進程及其發展規律,就能更好地了解和認識今天舞蹈發展的現狀,並從舞蹈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中,預示出未來舞蹈藝術發展的方向。
舞蹈藝術是人類極為豐富多樣的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們研究它的歷史,必須分類來進行。如以國家和地區來劃分,就有國家、地區和整個世界的舞蹈史。例如中國舞蹈史、歐洲舞蹈史;世界舞蹈史等。如以舞蹈藝術的形式和體裁來劃分,就有中國舞劇史、中國民間舞蹈史、世界芭蕾史、歐美現代派舞蹈史等。如以時代來劃分,就有舞蹈通史、舞蹈斷代史;中國舞蹈史則可分為中國舞蹈通史、中國古代舞蹈史、中國近現代舞蹈史等;再細分,中國古代舞蹈史還可分為唐代舞蹈史、宋代舞蹈史等。
舞蹈鑒賞 是舞蹈學中最活躍、最有群眾性和社會性的一個方面,是研究舞蹈欣賞、舞蹈評論和舞蹈作品如何取得和加強其社會效果的一門科學,它和舞蹈編導、舞蹈演員的創作、表演以及廣大群眾舞蹈審美藝術實踐有著最為密切的聯系。舞蹈欣賞主要研究舞蹈欣賞的性質和作用,舞蹈欣賞和舞蹈創作、舞蹈評論的關系,舞蹈欣賞活動所應具備的主客觀條件,舞蹈欣賞中的共鳴現象以及心理特徵等。舞蹈評論是對具體的舞蹈作品的創作和演出的評價活動。它的研究對象雖然應當以當代舞蹈藝術實踐為重點,但同時也要對過去的舞蹈藝術給予歷史的評價,總結它們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並給以理論上的說明。每個時代的舞蹈評論,都受那個時代人們的舞蹈歷史觀和舞蹈審美趣味的制約,因此舞蹈評論活動必然以一定的舞蹈理論和舞蹈歷史觀為基礎,同時舞蹈評論又反過來影響舞蹈理論和舞蹈歷史觀的發展。舞蹈評論的主要任務是對具體的舞蹈作品(某個作品、幾個性質相同或近似的作品、某個舞蹈家創作和表演的作品等)進行思想和藝術分析,作出客觀的評價,指出成就與不足,從而影響觀眾,提高觀眾對舞蹈藝術的欣賞和鑒別能力;同時又反映出觀眾的要求和呼聲,使舞蹈編導和演員了解觀眾的愛憎、好惡、重視客觀的社會效果,對以後的舞蹈藝術實踐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舞蹈評論是舞蹈工作者和廣大觀眾之間的橋梁,是發展和繁榮舞蹈創作重要的一環。
⑹ 中國舞蹈歷史發展的幾個特徵
內容摘要:中國舞蹈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隨著社會制度的交替進步和人們審美需求的提高,經歷了不同時期的各種歷史轉型,從這些歷史轉型中,我們可以窺探中國舞蹈發展歷史上的幾個明顯的特徵。從原始娛神與娛人的宗教性、雅俗共賞的歌舞性、戲曲表演的程式性和當代舞蹈的專業性等幾個漸次的變化,我們可以獲知中國舞蹈發展的一些規律。
關 鍵 詞:中國舞蹈 歷史發展 娛人 娛神
作為古老文明的多民族國家,中國舞蹈的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舞蹈的起源以人類社會之初的原始社會為濫觴,其生成和發展經歷了從圖騰舞蹈文化到巫術舞蹈文化、百戲舞蹈文化,再到獨立的舞蹈藝術文化幾個不同的歷史階段。舞蹈作為一種文化的表現形式,其歷史發展和社會發展有著深厚的淵源關系,歷史發展的社會形態意識從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我國舞蹈文化的發展狀況和舞蹈藝術的形態。本文在梳理中國舞蹈各個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過程中,對中國舞蹈歷史發展中的一些特徵加以闡釋。
一、中國舞蹈早期的「娛神」特徵
任何藝術的起源和發展都具有不同的歷史軌跡和規律,中國戲曲作為中國藝術領域最為輝煌的藝術形式之一,在最初的形態就具備「娛人」與「娛神」的雙重功能,與中國戲曲不同的是,中國舞蹈最初的形態只具備了「娛神」的單項功能,其原形結構則為原始的「宗教禮俗」。這些特徵從我國目前發現的古代崖畫舞蹈圖中可以略見一斑。
原始社會時期,舞蹈是原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並不是出於審美的目的,而是出於原始生活的需要,那時的舞蹈主要表現在「圖騰崇拜」「祭祀祈神」「生殖崇拜」「狩獵儀式」等領域。圖騰是原始先民氏族神的標記,每個氏族都有自己的圖騰崇拜和圖騰信仰,圖騰崇拜滲透到原始先民生活的各個領域,生活在圖騰崇拜下的原始先民,用舞蹈的形式來表現圖騰儀式中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如彝族「十二獸神」的舞蹈記載:「舞蹈伊始,男女巫列為一行,各執一柄扇形羊皮鼓,為首女巫擊鼓起舞時,笙樂吹奏虎嘯聲,群巫按笙樂節拍舞蹈,舞蹈的主要情節是由為首的女巫帶頭表演仿效十二獸的聲音和動作,以象徵祭日十二獸的降臨……」我國各民族之所以有眾多的模擬鳥獸的舞蹈,與原始圖騰崇拜的文化基因是密切聯系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也是從這里開始起步的,從這里可以尋求到其文化原形結構。
二、詩、樂、舞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形態
遠古時期,音樂和舞蹈是相伴而生、相輔相成、並肩發展的,樂和舞密不可分,「樂」時必有「舞」,「舞」時必奏「樂」。在《詩經》時代,隨著民間詩歌的興起,樂、舞又和詩歌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了詩、樂、舞三位一體的文化特徵和文化傳統。對於這類中國舞蹈題材來講,發展到唐代以至頂峰,主要有《陰康氏之樂》《葛天氏之樂》《雲門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鑊》和《大武》、唐代的《立部伎》《坐部伎》《十部樂》等古代大型的綜合性藝術。
據《呂氏春秋》記載,《葛天氏之樂》就是遠古時期一個部落的樂舞,該樂舞共分為《載民》《玄鳥》《遂草木》《奮五穀》《敬天常》《達帝功》《依地德》《總禽獸之極》八個樂段,每段都表現鮮活的主題,表現了先民們對豐收的祈求、對天地祖先的崇拜以及對人類的贊美。
三、既「娛神」又「娛人」的雙重發展特徵
隨著人類社會歷史的不斷前進,奴隸社會制度和封建社會制度的相繼建立,舞蹈也逐漸地告別了它的原始形態,如果說原始社會先民們的最初舞蹈是生命形態的原始記錄的話,那麼,到了奴隸社會,先民們不自覺地從原始時期的那種神秘崇高的生命形態中走出來,並從全民性的活動逐漸演變為一部分人的藝術活動和宗教政治活動。至此,中國舞蹈就在「娛神」與「娛人」的雙重縱深發展。這類舞蹈主要表現在周代的巫術舞蹈、儺舞蹈和漢代的百戲類舞蹈。
巫術舞蹈是巫術祭祀儀式中的舞蹈,是原始宗教信仰的產物,舞者和祭祀者希望通過祈禱、獻祭等行為,求得與神靈的相通,達到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如商代的《隸舞》,就是為求雨而作的一種祭祀行為。儺舞也是一種以驅鬼逐役為目的的祭祀儀式,歷經歷史的洗禮至今也盛行在我國民間,後來逐漸發展成今天的「儺戲」。
在漢代,「百戲」是一種包含音樂、舞蹈、雜技、武術、滑稽戲等多種民間技藝的綜合性的演出形式,民間舞蹈成為宮廷樂舞的主要內容,舞蹈通常融於「百戲」中表演。主要有《巾袖舞》《劍舞》《刀舞》《棍舞》《建鼓舞》《巴渝舞》等。舞蹈過程中的以舞說戲、依戲作舞的表演,成為了中國早期戲曲藝術形式的源頭。
四、舞蹈發展的程式性與專業性特徵
唐代舞蹈在整個中國古代舞蹈發展史中具有很高的歷史成就,以其宏大的演出規模,納多國、多民族的舞蹈演出模式,以及雅俗共賞的姿態贏得了世人的喜愛,從宮廷的最高統治者到民間的老百姓無不好之,達到了一種頂峰時代。宋代舞蹈在歷史的轉折面前,獨辟蹊徑,以其獨特的方式創造出新的舞蹈的劃時代歷史,那就是具有程式性特徵的「隊舞」,繪制了一個新的舞蹈形式。王建《宮詞》有雲:「青樓小婦砑裙長,總被抄名入教坊,春設殿前多隊舞,朋頭各自請衣裳。」就是有關隊舞的歷史文獻記載。由於明清時期戲曲藝術的發展,舞蹈作為戲曲藝術表現的手段之一,戲曲表演的程式性特徵決定了舞蹈表現的舞姿身段的固定性,形成了宋代戲曲舞蹈的高度程式性和綜合性的美學特點。
自遠古到明清,中國舞蹈在新舊世紀交替的過程中,承傳著舞蹈的精髓和內涵,融合在當代的社會火爐之中,中國舞蹈從明清戲曲舞蹈綜合性的形式中走了出來,直接憑借人體身段去表現現實生活和人們的精神情感,將中國舞蹈推向了新世紀的輝煌。中國當代舞蹈是以專業性的舞蹈作品和專業舞蹈表演而著寫舞蹈歷史的,先後出現了裕容齡、黎錦輝、吳曉邦、戴愛蓮、賈作光等著名舞蹈家和一系列的舞蹈精品。專業型的舞蹈家和專業性的舞蹈作品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發展並壯大的,專業性的舞蹈教育也是從新中國成立以後開始蓬勃發展的,以1954年北京舞蹈學校(現北京舞蹈學院的前身1978年改大學)的成立為標志。
總之,中國舞蹈自先秦以來,歷經幾千年的變化,先後經歷了先秦詩樂舞三位一體的女樂舞蹈和雅舞、漢代的道具舞和舞象、唐代的燕樂舞蹈、宋代的「隊舞」、明清時期的戲曲舞蹈、當代的專業舞蹈和舞蹈教育。所有這些在表現形式的演變上,都是一個漸次演進、符合藝術發展規律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李北達.民間舞蹈[M].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年9月版.
[2]袁禾.中國舞蹈[M].上海外語出版社,2004年9月版.
[3]劉琴.舞蹈的起源與中國舞蹈的發展[J].文史博覽(理論),2007.09.
[4]陳鴻.論巫術儀式中的中國民間舞蹈[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7.06. 轉
⑺ 中國古代舞蹈的歷史沿革
其主要形式是有關狩獵、勞動的舞蹈。在內蒙古陰山地區新石器時代的岩畫上,刻畫著狩獵舞的形象。人扮成飛鳥、山羊、狐狸等動物。有的頭飾鹿角、羽毛,有的帶尾飾。這種舞蹈的產生,與狩獵密切相關。 由於原始社會的人們對大自然現象的理解不足,產生了畏懼感,逐漸形成了原始的宗教信仰──圖騰崇拜。把動物、植物或自然物作為圈騰,認為圖騰能為人賜福或降災,把圖騰奉為祖先和保護神從出土文物和古代岩畫上見到的人面蛇身、鳥身人面、人面獸身的形象,就是氏族圖騰的形象。傳說中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媧,是以「龍」為圖騰的華夏族先祖。伏羲氏舞名《鳳來》,唱《網罟》之歌;女媧舞名《充樂》,是頌揚伏羲氏發明網罟,教民捕捉鳥獸和女媧制定婚配、教民嫁娶的業績的。傳說中牛首人身的炎帝,是以「羊」為圖騰的羌族的先祖,炎帝的樂舞《扶犁》,唱《豐年》之歌,是歌頌炎帝教民播種五穀,發明農業的功績,尊稱他為神農氏。陰康氏舞名《大舞》,教民體育鍛煉,以抗陰濕之病。葛天氏舞名《廣樂》,三人操牛尾而歌八闕(段),祈求五穀豐登,鳥獸繁殖。黃帝以「雲」為圖騰,《雲門》是黃帝氏族的圖騰舞蹈;「鳳鳥天翟」舞是帝嚳時的圖騰舞;「擊石拊石,百獸率舞」,是帝堯時各氏族的圖騰樂舞。這些遠古氏族的樂舞,充滿著青春與力量的斗爭生活,也反映了原始宗教的祈求幻想和巫術禮儀。
集古舞之大成的周代禮樂自夏禹傳子於啟進入了奴隸社會。經過夏、商兩朝(公元前21~前11世紀)到西周建國,奴隸制達到鼎盛時期,周代的統治階級已經充分地認識到樂舞用於政治的社會作用,而制定出禮樂制度。為了貫徹這種禮樂制度的實施,周王室整理了前代遺存的樂舞,包括黃帝的樂舞《雲門》唐堯的樂舞《大咸》、虞舜的樂舞《大韶》、夏禹的樂舞《大夏》、商湯的樂舞《大濩》及周武王的樂舞《大武》,總稱為六代舞,用於祭祀。並設立了龐大的樂舞機構「大司樂」,貴族子弟要受嚴格的六藝(禮、 樂、 射、御、書、數)教育。13歲入學,循序漸進,先學習音樂、朗誦詩和小舞。15歲開始學習射箭、駕車和舞《象》(《象》傳說是一種武舞,也有人認為是一種魚蝦等圖騰的舞蹈)。20歲時學習各種儀禮和大舞。
在舉行大祭時,由大司樂率領著貴族子弟跳六代舞。不同的場合演奏不同的樂舞,勝利凱旋時奏《凱樂》;燕享賓客,表演《四裔樂》、《散樂》;舉行射儀時跳《弓矢舞》。在所有的祭儀場合中,一方面強調受命於天的神聖性,另一方面強調等級區分的尊嚴。西周的禮樂制度是奴隸社會政治文明的重大創造,集周以前古代舞蹈之大成。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日漸衰落,諸侯爭作霸主,禮樂制度已無法維護,奴隸社會的歷史大廈已面臨土崩瓦解之勢。 巫舞及民俗祭祀舞蹈在原始社會由於人們崇拜圖騰和迷信神鬼,逐漸產生了溝通人神之間的「巫」。由「巫」掌管祭祀占卜,求神福佐或祓除不祥。「巫」原是由氏族領袖兼任的。傳說中的夏禹不僅是治水的英雄,又是一個大巫。他在治水中兩腿受病,走路邁不開步,只能碎步向前挪移,這種步法稱為「禹步」,成了後世巫覡效法的舞步,又稱「巫步」。晉代葛洪《抱朴子》記載了兩種「禹步」的跳法。商代開國的成湯也是一位大巫,商代初年大旱不雨,成湯以自身為犧牲,禱雨於桑林,降下了大雨。這種禱雨祭,在春秋戰國時代還有遺留。漢代春旱求雨,暴巫祭共工,小兒舞8丈青龍。夏旱求雨,祭蚩尤,壯者舞7丈赤龍。秋旱求雨,暴巫祭少昊,鰥者舞9丈白龍。冬旱求雪,祭玄冥神。舞6丈黑龍。天澇淫雨不止,伐鼓而攻之以止雨。龍舞已變成民間歡慶節日的舞蹈。
源於巫術的蠟祭,傳說開始於伊耆氏時代,是一種在年終舉行的祈祝豐收、酬謝神的祭典。蠟祭的神有8位:①先嗇(神農氏);②司嗇(後稷);③農(農夫神);④郵、表、(茅棚、地頭、井神);⑤貓、虎(貓、虎神);⑥坊(堤神);⑦水庸(河道神);⑧百種(百穀神),蠟祭時穿著黃衣黃冠的巫唱祭歌,樂隊吹《幽頌》,打土鼓,跳《兵舞》和《舞》。舉行蠟祭的這一天,成為農民休息娛樂的日子。蠟祭中的貓神、虎神都以神屍的具體形象出現,在楚國祭神歌舞《九歌》中神的形象是由巫覡扮演的。從《九歌》的詩篇可以看出這個大型巫舞表演情況:祭壇上布置著瓊花芳草,桂酒椒漿;主祭者身佩美玉,手持長劍;樂隊五音合奏,拊鼓安歌;「神靈」穿著綵衣翩翩起舞。 漢代初年巫風仍很盛,漢高祖常以巫祭祠天地山川。晉代著名的巫女有章丹陳珠等。傳說他們姿容秀麗,善於輕步回舞,靈談鬼笑,又會拔刀破舌、隱形匿影。《古今樂錄》記《神弦歌》11首,是巫的降神樂歌。 巫舞流傳在廣大的地域。漢高祖祭祠天地山川就用了北方的秦巫、晉巫和南方的荊巫、漢巫等。巫教的流傳在很大程度上是運用歌舞娛人,利用巫女的美色,用雜技、幻術、戲曲、繪畫種種藝術手段,為人佑福、驅邪、醫病,有眩人耳目的色彩。「巫」、「舞」同音,「巫,以舞降神者也」。至今殘存在各地各民族的巫師,如:漢族的神巫、神婆,羌族的端公,滿族的薩滿,壯族的師公,納西族的東巴,景頗族的董薩,藏族的羌姆,蒙古族的查瑪,雖然所降的神靈不同,風俗各異,但活動都不外乎祈福禳災、降神驅鬼,與原始巫教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漢高祖曾令天下立靈星祠,祭祀靈星成為全國性祭祀活動。靈星是天田星,主谷。祭祀時跳靈星舞。舞者為童男16人,舞蹈動作是教民種田的勞動過程:除草、耕種、耘田、驅雀、舂??》中尚存「靈星小舞譜」。
俗樂舞興盛的兩漢時代秦漢時代民間俗舞有顯著的發展。秦代已有了樂府,秦二世曾在甘泉宮「作角抵俳優之觀」。漢代初年,高祖劉邦喜好民間的楚聲、楚舞,並把俗樂舞用於宮廷祭祀。漢武帝擴大了「樂府」機構,任命李延年為協律督尉,大力採集民間樂舞,記錄了吳、楚、燕、代、齊、鄭各地歌詩 314篇,樂府中的樂工舞人有800餘名。為了政治上的需要,還演出大角抵招待外國賓客。角抵年年增變,內容日趨豐富,因而又稱為百戲。百戲中包括的項目有:①雜技──尋、跳丸、走索、沖狹等。②幻術──吞刀、吐火、易牛馬頭等。③武打──棍舞、劍舞、刀舞、對打等。④假形舞蹈──鳳舞、魚舞、龍舞等。⑤舞蹈──巾舞、舞、鐸舞、舞、長袖舞、盤鼓舞、《巴渝舞》、建鼓舞、雙人對舞。⑥歌舞戲──東海黃公,總會仙倡。由此可知舞蹈在百戲中的比重是很大的。
漢代樂舞是一個廣收並蓄,融合眾技的時代,舞蹈受雜技、幻術、角抵、俳優的影響向高難度發展,豐富了傳情達意的手段,擴大了舞蹈的表現能力,從《盤鼓舞》這一節目體現出來。它既有「羅衣從風,長袖交橫」,飄逸美妙的舞姿,又有「浮騰累跪,跗蹋摩跌」高超復雜的技巧。《盤鼓舞》不僅注重舞蹈形式的提高,而且講求以外在的舞容表現內在的詩意,對舞蹈的意境有所追求。融合眾技的另一成果,是歌舞戲的出現。《東海黃公》中有人物,有假形;巫師黃公厭服白虎,表演人與獸斗是角抵戲的典型套路。黃公的法術不靈,終為白虎所殺,富於諷刺喜劇色彩。另一出《總會仙倡》有虎、豹假形,有神人、仙女,是圖騰舞蹈和巫舞的進一步發展。 兩漢時代由於封建制度趨於鞏固,經濟繁榮,人民生活有了提高,各地樂舞有了相應發展。各地著名的歌舞有:《東歌》、《東舞》、《趙謳》、《趙舞》、《荊艷》《楚舞》吳《越吟》《鄭聲》《鄭舞》。 各民族樂舞文化的交流中華民族古老的樂舞文化,是在各族樂舞文化不斷地交流融合中形成的。這種交流,夏代已有了,《竹書紀年》載:「少康即位,方夷來賓,獻其樂舞」。「後發即位,元年,再保庸會於上池,諸夷入舞」。周代的六代舞也是各族樂舞的集中和交流。西域樂舞的傳入,約在秦漢之際,漢初宮中已有《於闐樂》。漢武帝派張騫通西域,傳入《摩訶兜勒》之曲,協律都尉李延年因胡樂更造新聲二十八解,在接受外來樂舞影響下,加以創造發展。班固《東都賦》描寫了漢代四夷樂舞齊集洛陽表演的盛況,有東夷的《矛舞》,西南夷的《羽舞》,西夷的《戟舞》和北夷的《干舞》。東漢靈帝好胡樂胡舞,京都貴戚皆相效尤。在漢畫像石上有胡人表演雜技、幻術和鼓舞的形象。漢代的《盤鼓舞》,把中原的優美典雅和西域的熱烈奔放相交融,形成了漢代舞蹈審美的特徵。這個舞蹈在六朝時期就已湮沒無聞,直到21世紀才發現在安徽、陝西的民間尚有流傳。
中原和西域樂舞交流的另一成果,產生於北朝的征戰時代。西晉喪亂,關中人士紛紛避難涼州,帶去了漢魏傳統樂舞。氐族呂光和匈奴族沮渠蒙遜把平西域獲得的《龜茲樂》與傳於涼州的中原舊樂相合,產生了新型樂舞《西涼樂》,甘肅敦煌是西涼國都,敦煌石窟壁畫記錄了《西涼樂舞》的韻律神采。
自南北朝以來北方最重胡舞,隋大業年間的九部伎中,西域樂部佔有6部,至唐貞觀十六年(642)十部伎中又增《高昌樂》。盛唐健舞《胡騰舞》和來自康居的《胡旋舞》更是風靡一時。出自中亞石國的《柘枝舞》,流傳到宋還盛行不衰。宋代的《柘枝舞》與中原的大麴歌舞形式相融合,改變了胡舞的原貌,發展成一種新的民族舞蹈形式。《柘枝舞》可算是繼漢代《盤鼓舞》、北朝《西涼樂》之後又一中西樂舞結合的典型產兒,豐富了中國傳統舞蹈的寶庫。 鼎盛發展的唐代燕樂自周代開始,宮廷設立專門的樂舞機構,集中和培養專業樂舞人員,重視繼承傳統和吸收外來影響。
至唐代,樂舞機構有太常寺、教坊、梨園、宜春院等,集中了大量技藝高超的樂舞伎人,重視舞蹈技巧的培養和訓練。唐代繼承了隋朝大一統的成果,既有南朝的清商樂舞,又有北朝的西涼、龜茲、高麗、天竺、康國、安國、疏勒等東、西方樂舞,特別是接受了西域各族樂舞的影響,舊樂新聲,漢胡交融,促進了唐代樂舞的發展。
[隋代的樂舞俑:長袖舞及伴奏樂隊]
從九部伎、十部伎發展到坐部伎、立部伎,以規模宏大的三大舞──《破陣樂》《慶善樂》《上元樂》為代表,有的氣勢雄偉,有的安徐嫻雅,有的充滿幻想色彩。三大舞可算唐代史詩型舞蹈的創造。真正代表唐代舞蹈藝術風格的,是小型娛樂性舞蹈健舞和軟舞。健舞中以《劍器》、《柘枝》、《胡旋》、《胡騰》為代表。軟舞中以《綠腰》《涼州》《春鶯囀》、《烏夜啼》為代表。代表唐代樂舞藝術高峰的是歌舞大麴。唐代大麴是集縱向的繼承和橫向的借鑒二者之大成。漢代大麴在結構上有「艷」(引子)「解」(樂段)「趨」、「亂」(結束部分)等部分。大麴形式在唐代受了西域樂舞的影響,變得更加豐富完美,在結構上有「散序」(慢板不舞)「中序」(有拍起舞包含「排遍」若干段)、「入破」(繁弦急節的高潮;包括「虛催」、「實催」、「袞遍」)、「歇拍」(結束前的緩板)、「煞」(急促的結束樂段)等,形成完整的表演藝術形態。《教坊記》記載,唐代有46種大麴,其節奏復雜、曲調豐富,結構嚴密,具有大型歌舞的高級形式。
大麴中有一部分名為「法曲」,富於《清商樂》的優雅情調。法曲中的《霓裳羽衣》被譽為唐代舞蹈之冠。 宋代舞蹈及其戲劇因素宋代舞蹈主要有 3個方面:宮廷隊舞、民間隊舞和百戲中的舞蹈。 宋代在唐代隊舞的基礎上發展為小兒隊舞和女弟子隊舞(見宋代宮廷隊舞)。
宋代的民間舞蹈十分興盛。每逢新年、元宵燈節、清明節天寧節(皇帝的生日),民間舞隊非常活躍。《武林舊事》所記的元夕舞隊有70種,這70種舞隊有許多節目至今尚在民間流傳(見宋代民間舞隊)。
宋代百戲中的舞蹈,在軍旅中常有演出。《東京夢華錄》「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條載,軍士化裝成假面披發的神鬼、判官等,在鼓笛齊奏,煙火彌漫,爆竹、喝喊聲中,表演《抱鑼》、《硬鬼》、《舞判》、《啞雜劇》、《七聖刀》、《歇帳》、《抹蹌》等,表演者從一兩個人到百餘人,有的戴面具,有的用青、綠、黃、白各色塗面,金睛異服,兩兩格鬥擊刺,擺陣對壘。這些扮演了各種人物的舞蹈,各成一出,又似有一定的戲劇情節的聯系。
中國舞蹈中的戲劇因素並非始源於宋代。春秋時的《大武》是表現武王伐紂的故事,漢代的歌舞戲《東海黃公》已具有戲劇的雛形。唐代歌舞戲劇有《蘭陵王》、《撥頭》、《踏搖娘》。《踏搖娘》已具備了舞蹈、音樂、表演、歌唱、說白等表演手段,由演員裝扮人物,表現故事情節。宋代宮廷隊舞和大麴中增加了戲劇因素。如隊舞中的參軍色,又名竹竿子,擔任勾隊、放隊、致辭、與領舞人對話,不但起了報幕人的作用還是節目中有機的一員,對推動劇情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宋代大麴也增加了故事性,如大麴《綠腰》,宋代有《崔護六么》、《鶯鶯六么》。大麴《熙州》,有《迓鼓兒熙州》《二郎熙州》。大麴《劍器》,有《霸王劍器》。《峰真隱大麴》中的《劍舞》,包括了兩個內容,前半部表現鴻門宴項庄舞劍意在沛公的故事;後半部表現張旭觀公孫大娘舞劍,草書大進的故事。這些大麴都有了較強的戲劇性。
從北宋開始有了雜劇以後,在春秋聖節三大宴的娛樂節目中,仍然是以百戲、隊舞、雜劇相間演出,一直到明代中葉,還保持著這種組合形式。它們長期並行發展,相互影響,相互吸收。中國戲曲中包含的載歌載舞、武術雜技種種要素,與中國古代的歌舞大麴、參軍戲、歌舞戲等,有著一脈相承的聯系。 元代的戲曲舞蹈和宗教舞蹈元代的戲曲藝術稱元雜劇。元雜劇中的「唱」、「雲」、「科」是它的藝術表演手段。三者之中的「科」,主要是做工,包括表情、舞蹈和武功。其中舞蹈有插入性的,如《鐵拐李度金童玉女》第4折:「可看俺八仙舞一回你看(八仙上,歌舞科)。」此外,《劉玄德醉起黃鶴樓》中用了民間舞隊舞《村田樂》,《追韓信》中用了跑竹馬等。元雜劇中這種插入性舞蹈還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中安祿山的《胡旋》舞和楊貴妃的《霓裳羽衣》舞等。元雜劇中的武功技巧,也包含著許多舞蹈因素,如各種器械舞、對打、翻跟斗、撲旗踏蹺等。另有一些劇如《小尉遲》中有「做調陣子科」、《馬陵道》中有「卒子擺陣科」,這是一種隊形舞蹈。元雜劇中其他做工,逐漸演變為程式化的舞蹈動作,用以表現人物情態,如《拜月亭》中的「正旦做害羞科」,「正旦做慌折慘打悲蹈動作起了名字,如「撲紅旗」、「拖白練」、「踏蹺」等。 中國古代的宗教舞蹈,主要是巫教、道教和佛教舞蹈。巫教和道教是中國固有的宗教,自東漢以來,由印度傳入的佛教大興,至南北朝以及隋唐五代一直不衰。東漢桓帝等,祠佛「做倡樂,以求福祥」;北魏洛陽的景樂寺,設女樂,「歌聲繞梁、舞袖徐轉」;南朝梁武帝制「善哉」、「大樂」等,名為正樂,是宣傳佛法的。唐代十部樂之一的《西涼樂》中,有《於闐佛曲》,宋代宮廷隊舞中有菩薩獻香花隊,也都是宣揚佛教的樂舞。
元代以信仰薩滿教(巫教)和嘛教(佛教)為主,在元朝的宮廷隊舞充滿了宗教迷信色彩。元代宮廷隊舞,共分4隊,元旦用《樂音王隊》,天壽節用《壽星隊》,朝會用《禮樂隊》,宣揚佛法用《說法隊》。每隊分10個小隊。在《樂音王隊》的10個小隊中,引隊是樂隊,有兩個婦女隊,一奏長春柳之曲,一執牡丹花舞,在第10小隊中還有婦女作花稍子鼓舞,其餘都是男子隊舞,扮成神鬼相。在《說法隊》中還有扮成八大金剛相的舞蹈。此外,還有《寶蓋舞 》《日月扇舞》《幢舞》、《傘蓋舞》、《金翅鵬舞》,都是具有宗教色彩的舞蹈。
元朝最著名的贊佛舞蹈,是元順帝時創制的《十六天魔舞》,名為贊佛,實為娛人,在宮中演出時只有受過秘戒的宦官才准觀看,並嚴禁民間演出。 明清時代的舞蹈這一時期的舞蹈,大致可分為3類:宮廷隊舞、戲曲舞蹈和民間舞蹈。 明代宮廷舞,大祀慶成大宴用《萬國來朝隊舞》、《纓鞭得勝隊舞》。萬壽聖節大宴用《九夷進寶隊舞》、《壽星隊舞》。冬至大宴用《贊聖喜隊舞》、《百花朝聖隊舞》。正旦大宴用《百戲蓮花盆隊舞》、《勝鼓采蓮隊舞》。
清代宮廷宴樂隊舞的總名為《慶隆舞》,其中包括介胄騎射的《揚烈舞》和大臣對舞的《喜起舞》。舞的內容是有寓意的,開始樂隊站兩翼,歌者13人,奏《慶隆》樂章,表演《揚烈舞》,有穿黃畫布套者16人,穿黑羊皮套者16人,各戴面具,跳躍撲跌,像奇異的野獸。又上騎竹馬的8人,周旋馳逐,像八旗兵。一人射中一獸,群獸隨而懾服。這時,《喜起舞》舞隊上場,大臣朝服18人,對舞歡慶。
明、清的戲曲舞蹈,是戲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分為5類:①插入性的舞蹈,如明刊本《目蓮救母》劇中的《跳和合》、《跳鍾馗》、《啞子背風》。②程式化的舞蹈段子,如:「起霸」、「趟馬」、「走邊」。③程式化的舞蹈動作,如水袖、翎子、甩發、髯口、扇子、手絹、長綢等多種。④刀槍把子。⑤跟斗。戲曲舞蹈是在中國古代舞蹈的基礎上,又根據劇情和人物的需要發展而形成的。它不僅具有中國古典舞蹈的特色,並且保存了中國古代舞蹈的精萃,這對打開中國古典舞蹈的寶庫,研究古代舞蹈的發展規律,有著啟示性的作用。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共有56個民族。因為各民族的生活、歷史、宗教、文化和風俗不同,產生了豐富多採的民族民間舞。從流傳至今的各民族民間舞蹈來看,這些舞蹈絕大多數在明清時期已定型成熟(見明清舞蹈、漢族民間舞蹈、中國民間舞蹈)。
⑻ 誰知道中國舞蹈的起源和發展歷史嗎
舞蹈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上古時代,它就充當原始人們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它的起源是隨著人類生產勞動而產生的。動作和節奏與勞動是密切相關的,不管是哪一種勞動,人的手腳總是要活動的,手用以拍打,腳用以踩踏,在某種動作連續重復過程中,就產生有規律的節奏,再伴以呼喊或打擊石塊和木棍,最原始的舞蹈就出現了。
在人類原始部落里,舞蹈具有全社會性,在他們組織散漫和生活不安定的狀況下,需要有一種社會感應力使他們團結在一起,舞蹈就是產生這種感應力的重要手段。不論是獰獵還是戰爭,都是整個部落一起行動,所以原始舞蹈總是集體性的。部落為了有個共同標志,這就出現了圖騰。圖騰不僅作為部落區別的標志,同時亦是一種最原始的宗教信仰。每逢禱告或慶賀,都對著圖騰跳舞,這叫圖騰舞蹈。圖騰舞蹈在世界各地原始民族中都是一樣存在的。北美洲印第安部落跳的野牛舞,他們迷信野牛和自己部族有血緣關系,跳這種舞野牛就會出現並讓他們獰獵:澳洲土人跳他們的圖騰蛇舞時,舞者紋臉紋身,作為對自己部落祖先的紀念。龍和風是中國古代民族的圖騰。由於各個部族互相歸並,一個圖騰已經不能代表整個部落敢盟的共同祖先,於是把兒種圖騰特徵,如以鹿的角、蛇的身、魚的鱗、鷹的爪綜合成龍的形象,以孔雀、山雞等特徵綜合成鳳的形象,用它們代表最高統治者一姓的祖先,作為"帝德"與"天成"的標識。後來才把龍和風當作中華民族發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徵。
原始社會解體,人類進入奴隸社會,從此,圖騰崇拜開始和巫術迷信相結合。因而就產生了巫舞。圖騰崇拜和巫術雖然都是原始宗教信仰,但兩者性質不同,活動形式也不相同。圖騰是原始人類崇拜的偶像,而巫師則是作為人與神之間的橋梁;圖騰舞蹈是社會性的集體舞蹈,而巫舞則是巫師的表演。在巫術中,歌和舞被利用為巫術的手段,製造出一種神秘的氣氛,以保證巫術的成功。從舞蹈發展的角度上看,巫舞比原始的圖騰舞蹈前進了一大步,它從比較粗糙的集體舞蹈轉向專業的、個人的舞蹈表演,而且還表現出神話中的人物和故事。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巫舞十分盛行,規模宏大,形式和內容都相當豐富。
奴隸社會末期,巫舞逐漸向娛君娛種的方向發展。男巫已開始改為女巫。從此巫就失去了原來受崇拜的地位。到了封建社會,宮廷舞蹈大規模地發展;分為祭祖性質的樂舞和宴飲助興的樂舞。中國的漢魏和隋唐時代,是宮廷舞蹈發展的兩個高峰。宮廷內設有專門管理收集樂舞的樂府、太常寺、梨園等機構,訓練和培養宮廷樂舞演員和樂員。唐玄親和南唐李後主等皇帝還親自參加編制樂舞。東方國家如印度、日本、朝鮮等,同樣也有專供皇室享用的樂舞和舞伎。在歐洲,古希臘、羅馬的宮廷舞蹈原來也是很興盛的,自酉羅馬滅亡後,整個歐洲為教權所統治,娛樂性舞蹈被中世紀教會認為是不道德的而加以禁止,但帶有世俗性質的民間舞蹈仍獨立於宗教舞蹈之外而發展,直到文藝復興以後,宮廷舞蹈才重新恢復。
西方17世紀後的宮廷舞蹈,是以社交性質為主的娛樂舞蹈,皇帝也一樣參加跳舞。這種舞蹈是向民間吸收了若千種舞蹈形式,由舞師加以改造和傳授,以適應宮廷中的社交儀式,這是西方社交舞蹈的起源。
芭蕾是從歐洲宮廷舞蹈發展而來的,首先是屬於宮廷中專有的表演,後來轉移到劇場中去演出。它制訂出一整套技術規范和要求,所以稱之為古典芭膏。古典芭蕾是表演性舞蹈中技巧要求最高和最講究形式規范的舞蹈,它傳播面很廣。20世紀初,現代舞在酉方興起,這種舞蹈形式最初是受浪漫主義思潮影響產生的,後來又在現代主義的思想影響下產生出許多舞蹈派別。它總的傾向是反對傳統的藝術觀念,提倡創新、自由,建立了一套它們自己的表演體系和理論體系。現代舞在德國、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較為流行。
在舞蹈發展史上,民間舞蹈常常被人忽視,其實只有民間舞蹈才是舞蹈發展的主流。民間舞蹈是人民群眾智慧的結晶,它是一條永遠不會枯竭的舞蹈源泉。歷代統治者都懂得向民間舞蹈吸取營養,但他們叉千方百計去禁止民間舞蹈的活動。民間舞蹈源遠流長,它並不因為被禁止而停止發展,也不因為被宮廷吸收而改變其固有的鄉土特色,它始終是以絢麗多姿的風貌
⑼ 中國古代舞蹈的三個重要歷史時期,以及各時期舞蹈的形式
從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時期的中國舞蹈,統稱為中國古代舞蹈。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它經歷了若干階段的發展、演變,逐漸形成具有中國獨特形態和神韻的東方舞蹈藝術。
中華民族古老的樂舞文化,是在各族樂舞文化不斷地交流融合中形成的。這種交流,夏代已有了,《竹書紀年》載:「少康即位,方夷來賓,獻其樂舞」。「後發即位,元年,再保庸會於上池,諸夷入舞」。周代的六代舞也是各族樂舞的集中和交流。西域樂舞的傳入,約在秦漢之際,漢初宮中已有《於闐樂》。漢武帝派張騫通西域,傳入《摩訶兜勒》之曲,協律都尉李延年因胡樂更造新聲二十八解,在接受外來樂舞影響下,加以創造發展。班固《東都賦》描寫了漢代四夷樂舞齊集洛陽表演的盛況,有東夷的《矛舞》,西南夷的《羽舞》,西夷的《戟舞》和北夷的《干舞》。東漢靈帝好胡樂胡舞,京都貴戚皆相效尤。在漢畫像石上有胡人表演雜技、幻術和鼓舞的形象。漢代的《盤鼓舞》,把中原的優美典雅和西域的熱烈奔放相交融,形成了漢代舞蹈審美的特徵。這個舞蹈在六朝時期就已湮沒無聞,直到近年才發現在安徽、陝西的民間尚有流傳。
中原和西域樂舞交流的另一成果,產生於北朝的征戰時代。西晉喪亂,關中人士紛紛避難涼州,帶去了漢魏傳統樂舞。氐族呂光和匈奴族沮渠蒙遜把平西域獲得的《龜茲樂》與傳於涼州的中原舊樂相合,產生了新型樂舞《西涼樂》,甘肅敦煌是西涼國都,敦煌石窟壁畫記錄了《西涼樂舞》的韻律神采。
自南北朝以來北方最重胡舞,隋大業年間的九部伎中,西域樂部佔有6部,至唐貞觀十六年(642)十部伎中又增《高昌樂》。盛唐健舞《胡騰舞》和來自康居的《胡旋舞》更是風靡一時。出自中亞石國的《柘枝舞》,流傳到宋還盛行不衰。宋代的《柘枝舞》與中原的大麴歌舞形式相融合,改變了胡舞的原貌,發展成一種新的民族舞蹈形式。《柘枝舞》可算是繼漢代《盤鼓舞》、北朝《西涼樂》之後又一中西樂舞結合的典型產兒,豐富了中國傳統舞蹈的寶庫。
六、鼎盛發展的唐代燕樂
自周代開始,宮廷設立專門的樂舞機構,集中和培養專業樂舞人員,重視繼承傳統和吸收外來影響。
至唐代,樂舞機構有太常寺、教坊、梨園、宜春院等,集中了大量技藝高超的樂舞伎人,重視舞蹈技巧的培養和訓練。唐代繼承了隋朝大一統的成果,既有南朝的清商樂舞,又有北朝的西涼、龜茲、高麗、天竺、康國、安國、疏勒等東、西方樂舞,特別是接受了西域各族樂舞的影響,舊樂新聲,漢胡交融,促進了唐代樂舞的發展。
從九部伎、十部伎發展到坐部伎、立部伎,以規模宏大的三大舞——《破陣樂》、《慶善樂》、《上元樂》為代表,有的氣勢雄偉,有的安徐嫻雅,有的充滿幻想色彩。三大舞可算唐代史詩型舞蹈的創造。真正代表唐代舞蹈藝術風格的,是小型娛樂性舞蹈健舞和軟舞。健舞中以《劍器》、《柘枝》、《胡旋》、《胡騰》為代表。軟舞中以《綠腰》、《涼州》、《春鶯囀》、《烏夜啼》為代表。代表唐代樂舞藝術高峰的是歌舞大麴。唐代大麴是集縱向的繼承和橫向的借鑒二者之大成。漢代大麴在結構上有「艷」(引子)、「解」(樂段)、「趨」、「亂」(結束部分)等部分。大麴形式在唐代受了西域樂舞的影響,變得更加豐富完美,在結構上有「散序」(慢板不舞)、「中序」(有拍起舞、包含「排遍」若干段)、「入破」(繁弦急節的高潮;包括「虛催」、「實催」、「袞遍」)、「歇拍」(結束前的緩板)、「煞」(急促的結束樂段)等,形成完整的表演藝術形態。《教坊記》記載,唐代有46種大麴,其節奏復雜、曲調豐富,結構嚴密,具有大型歌舞的高級形式。
大麴中有一部分名為「法曲」,富於《清商樂》的優雅情調。法曲中的《霓裳羽衣》被譽為唐代舞蹈之冠。
七、宋代舞蹈及其戲劇因素
宋代舞蹈主要有 3個方面:宮廷隊舞、民間隊舞和百戲中的舞蹈。
宋代在唐代隊舞的基礎上發展為小兒隊舞和女弟子隊舞。
宋代的民間舞蹈十分興盛。每逢新年、元宵燈節、清明節、天寧節(皇帝的生日),民間舞隊非常活躍。《武林舊事》所記的元夕舞隊有70種,這70種舞隊有許多節目至今尚在民間流傳。
宋代百戲中的舞蹈,在軍旅中常有演出。《東京夢華錄》「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條載,軍士化裝成假面披發的神鬼、判官等,在鼓笛齊奏,煙火彌漫,爆竹、喝喊聲中,表演《抱鑼》、《硬鬼》、《舞判》、《啞雜劇》、《七聖刀》、《歇帳》、《抹蹌》等,表演者從一兩個人到百餘人,有的戴面具,有的用青、綠、黃、白各色塗面,金睛異服,兩兩格鬥擊刺,擺陣對壘。這些扮演了各種人物的舞蹈,各成一出,又似有一定的戲劇情節的聯系。
中國舞蹈中的戲劇因素並非始源於宋代。春秋時的《大武》是表現武王伐紂的故事,漢代的歌舞戲《東海黃公》已具有戲劇的雛形。唐代歌舞戲劇有《蘭陵王》、《撥頭》、《踏搖娘》。《踏搖娘》已具備了舞蹈、音樂、表演、歌唱、說白等表演手段,由演員裝扮人物,表現故事情節。宋代宮廷隊舞和大麴中增加了戲劇因素。如隊舞中的參軍色,又名竹竿子,擔任勾隊、放隊、致辭、與領舞人對話,不但起了報幕人的作用還是節目中有機的一員,對推動劇情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宋代大麴也增加了故事性,如大麴《綠腰》,宋代有《崔護六么》、《鶯鶯六么》。大麴《熙州》,有《迓鼓兒熙州》、《二郎熙州》。大麴《劍器》,有《霸王劍器》。《鄮峰真隱大麴》中的《劍舞》,包括了兩個內容,前半部表現鴻門宴項庄舞劍意在沛公的故事;後半部表現張旭觀公孫大娘舞劍,草書大進的故事。這些大麴都有了較強的戲劇性。
從北宋開始有了雜劇以後,在春秋聖節三大宴的娛樂節目中,仍然是以百戲、隊舞、雜劇相間演出,一直到明代中葉,還保持著這種組合形式。它們長期並行發展,相互影響,相互吸收。中國戲曲中包含的載歌載舞、武術雜技種種要素,與中國古代的歌舞大麴、參軍戲、歌舞戲等,有著一脈相承的聯系。
八、元代的戲曲舞蹈和宗教舞蹈
元代的戲曲藝術稱元雜劇。元雜劇中的「唱」、「雲」、「科」是它的藝術表演手段。三者之中的「科」,主要是做工,包括表情、舞蹈和武功。其中舞蹈有插入性的,如《鐵拐李度金童玉女》第4折:「可看俺八仙舞一回你看(八仙上,歌舞科)。」此外,《劉玄德醉起黃鶴樓》中用了民間舞隊舞《村田樂》,《追韓信》中用了跑竹馬等。元雜劇中這種插入性舞蹈還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中安祿山的《胡旋》舞和楊貴妃的《霓裳羽衣》舞等。元雜劇中的武功技巧,也包含著許多舞蹈因素,如各種器械舞、對打、翻跟斗、撲旗踏蹺等。另有一些劇如《小尉遲》中有「做調陣子科」、《馬陵道》中有「卒子擺陣科」,這是一種隊形舞蹈。元雜劇中其他做工,逐漸演變為程式化的舞蹈動作,用以表現人物情態,如《拜月亭》中的「正旦做害羞科」,「正旦做慌折慘打悲的科」等。當時的雜劇藝人,還給一些技巧性的舞蹈動作起了名字,如「撲紅旗」、「拖白練」、「踏蹺」等。
中國古代的宗教舞蹈,主要是巫教、道教和佛教舞蹈。巫教和道教是中國固有的宗教,自東漢以來,由印度傳入的佛教大興,至南北朝以及隋唐五代一直不衰。東漢桓帝等,祠佛「做倡樂,以求福祥」;北魏洛陽的景樂寺,設女樂,「歌聲繞梁、舞袖徐轉」;南朝梁武帝制「善哉」、「大樂」等,名為正樂,是宣傳佛法的。唐代十部樂之一的《西涼樂》中,有《於闐佛曲》,宋代宮廷隊舞中有菩薩獻香花隊,也都是宣揚佛教的樂舞。元代以信仰薩滿教(巫教)和喇嘛教(佛教)為主,在元朝的宮廷隊舞充滿了宗教迷信色彩。元代宮廷隊舞,共分4隊,元旦用《樂音王隊》,天壽節用《壽星隊》,朝會用《禮樂隊》,宣揚佛法用《說法隊》。每隊分10個小隊。在《樂音王隊》的10個小隊中,引隊是樂隊,有兩個婦女隊,一奏長春柳之曲,一執牡丹花舞,在第10小隊中還有婦女作花鞚稍子鼓舞,其餘都是男子隊舞,扮成神鬼相。在《說法隊》中還有扮成八大金剛相的舞蹈。此外,還有《寶蓋舞 》、《日月扇舞》、《幢舞》、《傘蓋舞》、《金翅鵬舞》,都是具有宗教色彩的舞蹈。
元朝最著名的贊佛舞蹈,是元順帝時創制的《十六天魔舞》,名為贊佛,實為娛人,在宮中演出時只有受過秘戒的宦官才准觀看,並嚴禁民間演出。
九、明清時代的舞蹈
這一時期的舞蹈,大致可分為3類:宮廷隊舞、戲曲舞蹈和民間舞蹈。
明代宮廷舞,大祀慶成大宴用《萬國來朝隊舞》、《纓鞭得勝隊舞》。萬壽聖節大宴用《九夷進寶隊舞》、《壽星隊舞》。冬至大宴用《贊聖喜隊舞》、《百花朝聖隊舞》。正旦大宴用《百戲蓮花盆隊舞》、《勝鼓采蓮隊舞》。
清代宮廷宴樂隊舞的總名為《慶隆舞》,其中包括介胄騎射的《揚烈舞》和大臣對舞的《喜起舞》。舞的內容是有寓意的,開始樂隊站兩翼,歌者13人,奏《慶隆》樂章,表演《揚烈舞》,有穿黃畫布套者16人,穿黑羊皮套者16人,各戴面具,跳躍撲跌,像奇異的野獸。又上騎竹馬的8人,周旋馳逐,像八旗兵。一人射中一獸,群獸隨而懾服。這時,《喜起舞》舞隊上場,大臣朝服18人,對舞歡慶。
明、清的戲曲舞蹈,是戲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分為5類:
①插入性的舞蹈,如明刊本《目蓮救母》劇中的《跳和合》、《跳鍾馗》、《啞子背風》。
②程式化的舞蹈段子,如:「起霸」、「趟馬」、「走邊」。
③程式化的舞蹈動作,如水袖、翎子、甩發、髯口、扇子、手絹、長綢等多種。
④刀槍把子。
⑤跟斗。
戲曲舞蹈是在中國古代舞蹈的基礎上,又根據劇情和人物的需要發展而形成的。它不僅具有中國古典舞蹈的特色,並且保存了中國古代舞蹈的精萃,這對打開中國古典舞蹈的寶庫,研究古代舞蹈的發展規律,有著啟示性的作用。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共有56個民族。因為各民族的生活、歷史、宗教、文化和風俗不同,產生了豐富多採的民族民間舞。從流傳至今的各民族民間舞蹈來看,這些舞蹈絕大多數在明清時期已定型成熟。
⑽ 中國舞蹈的歷史有哪些
中國舞蹈
中國舞蹈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藝術積累,在五千年以前,中國就已經出現了舞蹈。
舞蹈是我國古代所稱「樂」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樂則是一種綜合藝術形態。古人認為:「所謂詩表述思想感情,歌唱出它的聲音,舞蹈表現它的外在形象。三者都根源於人的內心,然後樂器隨之演奏。」樂就包含著詩歌舞樂這些基素。這門古老的藝術在它誕生之初,原是渾然一體,混沌不可分的。今人所稱之詩歌、音樂、舞蹈,只是在經歷了相當長一段發展過程之後,才逐步演化形成的。
這種原始的藝術形態產生之後,就成為人類在漫長發展道路上的忠實旅伴,陪同人類從幼年到成人,從蒙昧進入文明。其間,不同的社會文化環境,不同的時間流程,無不或深或淺地在樂舞藝術中留下了痕跡。因此,不僅是對藝術史的研究,作為對人類生產勞動、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民情民風、倫理觀念、道德規范、審美情趣……乃至政治文化的考察和探索,古老的舞蹈文化無疑提供了廣闊的領域和視野。
樂舞中蘊含著民族精神的深層意識。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復雜多樣的生態環境和文化傳統,不平衡的歷史發展進程,為我國樂舞文化渲染出一幅色彩斑斕、內容繁富的壯麗畫卷。中國舞蹈是中華民族全體智慧和心靈的結晶。
我國古代舞蹈在原始社會中渡過了萌芽、形成期,大致在青銅時代已臻於成熟,然後在封建社會中進一步發展,歷漢至唐,在唐代達到了鼎盛期,自宋以後,隨藝術領域的整體變動而進入轉型期。
中國舞蹈的歷史
在原始時代,舞蹈是文化的基本形態。舉凡狩獵、戰爭,或者性愛、生殖,以及祭祀或祈禱等活動,都是通過舞蹈來進行的。
周代舞蹈是中華樂舞文化中的第一個高峰,其樂教思想在先秦儒家著述中得到了系統的發展,形成身心一元論的明確的樂舞美學思想。
兩漢舞蹈百技紛呈,是俗樂舞文化的高峰。
魏晉南北朝時代,各民族共同創造的舞蹈文明在這個時期顯示了其藝術的自覺,為隋唐樂舞文化的新高峰奠定了基礎。
唐代舞蹈文化燦爛輝煌,達到了藝術巔峰。唐代繼承隋代的設置進一步完善和豐富宮廷各種樂舞機構,使唐代舞蹈成為吸收異域優秀文化和傳播東方文明精華的博大載體。
宋元以來,民族民間舞蹈興盛,許多前朝有名的古典舞蹈逐漸被新興的戲曲中的舞蹈所代替。
明清時代,戲曲舞蹈漸趨成熟,其豐富的特技表現手段,大大增強了戲劇的藝術表現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作為獨立的劇場藝術的舞蹈日益完善和成熟起來。現在,中國舞蹈空前繁盛,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
中國舞蹈的主要內容
中國舞蹈品類繁多,異彩紛呈,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舞種都具有各各不同的性格和色調。但也不難發現,中國舞蹈是一個整體,有著共通的神韻和風貌,且不說民族之間、地域之間的頻繁交流,相互融匯,就是娛人和自娛、專業和業余、宗教和世俗、宮廷和民間……也無不呈現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錯綜糾結的狀態。其間,無論是祭祀舞蹈、表演舞蹈,還是社交舞蹈、教育舞蹈、宗族舞蹈、行業舞蹈……在舞蹈百花園中均佔有一席之地,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而雅樂舞蹈、伎樂舞蹈、民俗舞蹈、宗教舞蹈則是中華舞蹈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方面。
中國舞蹈表現的內容歸納起來有三種:
第一種是反映各種勞動生產和生活類的舞蹈。
第二種是與民俗有關系的舞蹈。
第三種是祭祀的舞蹈。
中國舞蹈的藝術特徵
第一,載歌載舞。中國的民間藝術自古以來就有載歌載舞的傳統,如漢族北方的秧歌,南方的「採茶燈」、「花燈」,滿族的「莽式」,維吾爾族的「麥西來普」,藏族的「弦子」,這些都是載歌載舞的民間舞蹈。
第二,廣泛利用道具。這些道具有:手絹、扇子、花綢、頭上戴的帽子、面具、腰裡綁的腰鼓、腰鈴、腳踏的高蹺,以及各種道具如:傘、燈、刀、劍、棍等。
第三,形象鮮明、情節生動。中國的民族舞蹈一般都以一個故事為依據,舞蹈刻畫的人物形象生動,活靈活現。
第四,自娛與表演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