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各國歷史發展的進程
看看大國崛起,還有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吧
Ⅱ 世界史與全球史的區別
在我國世界史是相對於中國史而言的,學歷史都是學完中國史再學世界史。全球史一般是包括中國歷史在內的。另外,在中國本國以外的歷史一般似乎稱作世界史,而西方國家似乎喜歡稱本國以外的歷史為全球史。
Ⅲ 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
如果說歷來史上單一的國家政權存在時自間最長的就是東羅馬帝國了,從羅馬分裂算起有1000多年歷史,如果從羅馬帝國時代算起將近1500年
Ⅳ 世界歷史簡介
世界歷史是歷來史學的一門重要分源支學科,內容為對人類歷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發展為全世界成一密切聯系整體的過程進行系統探討和闡述。世界歷史學科的主要任務是以世界全局的觀點,綜合考察各地區、各國、各民族的歷史,運用相關學科如文化人類學、考古學的成果,研究和闡明人類歷史的演變,揭示演變的規律和趨向。
在中國,約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主要由於歷史專業的分工,人們習慣於把中國史和世界史對舉,幾乎把世界歷史作為外國歷史的代稱。實際上,世界歷史絕非把中國歷史排除在外的域外史,而中國歷史也和所有其他國家歷史一樣。
這是詳細http://ke..com/view/10182.htm
Ⅳ 世界歷史
《夾縫中的六國(維也納會議以來的中東歐歷史) 》本書是一本中文東歐地區史。書中詳細地敘述了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客、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六國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以來的戰後1968年的歷史,由於作者是這個地區各國各民族人民歷來遭受鄰近大國德、意、奧、俄的侵略,兼並、凌辱,到起而反抗,爭取民族獨立為主題來寫作的,因而本書也涉及了這些「夾在中間的國家」與鄰近大國的關系史,其中包括蘇聯與東歐之間的內幕情況,書中的主要內容有:東歐各國民族復興運動的發展;擺脫異族統治、大國控制,建立民族國家,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及各國所作出的反應,反法西斯斗爭的勝利到建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對歐歐各國的影響,作者在敘述歷史事件的同時對重要的歷史人物也作了扼要的介紹。本書所提供的史料,對我們了解和研究東歐的歷史與現狀,以及蘇聯與東歐的關系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東歐現代史》東歐人民民主國家建立和發展的歷史。1918 年秋,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波蘭、匈牙利人民開展民族民主革命,先後擺脫了奧匈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建立了獨立的民族國家。1919 年,匈牙利無產階級建立了蘇維埃共和國,但被國內外反動勢力所扼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波蘭、阿爾巴尼亞被法西斯國家佔領;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是法西斯德國的附庸。隨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這些國家和東德先後脫離了資本主義體系,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權,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其途徑大致可分為三類:①主要依靠本國人民的革命力量獲得解放的國家,如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南斯拉夫人民在南共領導下,於1943 年11 月23 日成立了具有臨時政府性質的民族解放委員會。這一天後來被定為國慶節。1945 年5 月15 日解放全國。同年11 月29 日宣布廢除君主政體,成立共產黨領導的聯邦人民共和國,鐵托任部長會議主席。阿爾巴尼亞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於1944 年5 月成立了反法西斯民族解放委員會,10 月改稱臨時民主政府。同年11 月29 日解放全國,這一天後來成為國慶日。1946 年1 月11 日,宣布成立人民共和國,霍查任部長會議主席。②既依靠本國革命力量,又得到蘇軍支持建立人民民主政權的國家,如羅、保、匈、波、捷等國。羅馬尼亞各愛國力量和軍隊在蘇軍入境的大好形勢下,於1944 年8 月23 日發動起義,推翻安東斯庫法西斯政權。這一天後來定為解放日。翌年3 月,農民陣線領導人格羅查組成新政府。1947 年12月30 日,廢黜國王,成立人民共和國。保加利亞人民在蘇軍入境的形勢下,於1944 年9 月8 日發動起義,次日推翻反動政權,建立祖國陣線政府。1946年9 月15 日廢除君主政體,成立人民共和國。10 月,季米特洛夫任部長會議主席。1945 年4 月14 日,蘇軍解放匈牙利全境,這一天後來定為解放節。翌年2 月1 日,匈牙利廢除帝制,成立人民共和國。小農黨領導人納吉·費倫茨任政府總理。波蘭人民在工人黨領導下於1944 年在盧布林成立臨時政府。翌年6 月,根據雅爾塔會議協議,吸收倫敦流亡政府和社會知名人士參加,在盧布林政府的基礎上,組成臨時民族統一政府。社會黨人莫拉夫斯基任總理。1947 年初,宣布成立人民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於1945 年4 月4日在科希策成立民族陣線聯合政府。同年5 月5 日,布拉格爆發起義。9 日,蘇軍坦克部隊開進布拉格,消滅了德軍。這一天後來定為國慶日。翌年5 月,成立以捷共領導人哥特瓦爾德為總理的新的聯合政府,貝奈斯任總統。③在蘇軍事管制下組織革命力量建立民主政權的國家,如民主德國。德國無條件投降後,由蘇、美、英、法四國分區佔領。1949 年9 月20 日,西佔區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於是蘇占區在同年10 月7 日宣布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威廉·皮克任總統,格羅提渥組成多黨聯合政府。東歐各國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基礎上建立的政權大多是多黨制的民主聯合政府,資產階級政黨擁有相當勢力。隨著國際冷戰的加劇,各國內部的斗爭日益激化。各國共產黨在蘇聯的支持下,經過1947—1948 年的激烈斗爭,才最終確立起自己在政權中的絕對領導地位。
東歐人民民主國家普遍進行了民主改革和對城鄉私人經濟的社會主義改造,展開了大規模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它們一般都仿效蘇聯模式,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隨著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深入發展,這種體制越來越不能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蘇南沖突發生後,南斯拉夫首先向傳統的蘇聯模式提出挑戰,探索自己的建設道路,從1950 年起開始實行自治社會主義制度,掀起了社會主義體制改革的第一次浪潮。在此前後,波、匈、捷等國的一些領導人也曾提出過按照本國特點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並對傳統的斯大林模式提出疑問,但都被視為反馬列主義的異端,遭到批判討伐。1956 年蘇共「二十大」給東歐國家以猛烈沖擊,這年相繼發生波茲南事件和匈牙利事件。此後,又有一些東歐國家走上了改革之路,在60 年代掀起了第二次改革浪潮。1968 年匈牙利開始全面推行新的經濟體制,建立了一種既不同於蘇聯也不同於南斯拉夫的改革模式,如取消指令性計劃,實行經濟調節制度,使計劃調節與市場調節結合等。其他東歐國家也先後進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由於世界新科技革命以及70 年代中後期以來東歐國家嚴峻的經濟形勢等多種因素的推動,從70 年代末80 年代初開始,東歐國家又掀起了第三次改革浪潮。東歐國家的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其發展很不平衡,阿爾巴尼亞一直堅持原有模式,羅馬尼亞等國很少進行改革。
Ⅵ 說說世界各國的各自歷史
英國史簡述
公元前地中海伊比利亞人,比克人,凱爾特人,先後來到不列顛。公元1-5世紀大不列顛島東南部為羅馬帝國統治。羅馬人撤走後,歐洲北部的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相繼入侵並定居。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並成七個王國,爭雄達200年之久,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
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1016年至1042年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其後經英王短期統治,1066年諾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蘭。1215年約翰王被迫簽署大憲章,王權遭抑制。
1338年至1453年英法進行「百年戰爭」,英國先勝後敗。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1640年英國在全球第一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驅。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國。1660年王朝復辟,166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並。
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衰敗。英國於1920年設立北愛蘭郡,並於1921年至1922年允許愛爾蘭南部脫離其統治,成立獨立國家。1931年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大英帝國殖民體系從此動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經濟實力大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到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瓦解。1973年1月加入歐共體。
法國:
西元前十世紀起,法國是塞爾特人聚居地(Celtes),古羅馬人稱他們為高盧人,西元前二世紀, 羅馬人二度侵入,西元前51年凱薩大帝佔領全高盧,西元四世紀,羅馬教皇承認基督教高盧成主教區,西元四世紀蠻族南侵羅馬帝國其中一支為法蘭克人擊敗羅馬的高盧總督取得統治, 建立法蘭克王國,由克絡維掌權,克氏死後,國七分給 4個兒子,8世紀初國土四分五裂,西元751年丕平Pepin即位為佳洛林王朝的第一位國王,西元800年查理曼擴大國土至昔日羅馬帝國下的全西歐,查理曼大帝死後,至九世紀帝國分裂,他的孫子禿子查理Charles the bald佔有西部領土,稱西法蘭克王國,此乃今日法國起源,西元 987年,加洛林家族中斷,卡佩王朝繼起,1337年英王愛德華3世為爭王位渡海征法,引發了英法百年戰爭,西法蘭克國王存亡之秋聖女貞德奮勇抗英以死喚起法人民族意識,1453終於趕走英軍完成統一。
1562到1594,法國發生30年長的宗教戰爭,路易14專制王權發展至極,長年征戰,又建凡爾賽宮國庫耗竭,至路易16國家已臨崩潰,終於釀成1789年法國大革命,而廢封建,1792.9.21國民公會宣布共和,並定9. 22為共和元年元旦1795.8月國民公會規定立法機構分上下兩院推選五位領袖議員組織督導政府,但多年之物價經濟問題政治仍未能平衡,此時傑出人物拿破崙出現改革稅法、製法律並拓展武力野心極大,但1812年遭俄軍戰敗,1814 年3月被迫退位,1815年6月滑鐵盧之役更使之永劫不復1848發生二日革命成立第二共和,1870普法戰爭法敗除割讓亞爾薩斯和洛林外尚支付大筆賠款給普魯士1871年9.4.第三次共和,但因黨派林立, 政居不穩,歷70年一次大戰,法恢復了亞爾薩斯及洛林,但國立亦虛二次大戰,爆發後,德國長驅直入佔領巴黎,法宣告投降時戴高樂在LO NDON成立法蘭西民族委員會,聯和國內外力量與同盟國並肩作戰,1945 年大戰結束收復失土,其後任國家政府主席及總統,在位時力排U.S.A控制歐洲事務之地位,1962年還清向美國借之債務,1969戴高樂引退由龐畢度總統繼位,1981年密特朗代總統率領法國。
德國:
德意志國家位於北海、波羅的海和阿爾卑斯山(東段)之間,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早在青銅時代晚期(公元前500年),日耳曼民族就已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日德蘭半島、威悉河和奧德和之間的北德低地平原定居。公元前2世紀末,日耳曼各部族已推進到德國中部和南部,趕走了生活在那裡的凱爾特人,並開始與高盧的羅馬人有了接觸。
公元4世紀,匈奴人入侵哥特王國。東日耳曼人中的汪達爾人、勃垠第人和哥特人於是背井離鄉向西、向南遷移;而西日耳曼人則在北海和阿爾卑斯山之間給自己開辟了生存領域。其間生活著6個大的部落群,即佛里斯人、薩克森人、法蘭克人、圖林根人阿雷曼人和巴伐利亞人。法蘭克墨洛溫王朝的軍事首領克洛維及其繼任者於公元500左右統一了法蘭克人居住的地區,打敗了羅馬駐高盧的最後一任總督,政府勒阿雷曼人並把西日耳曼其餘各族的大部分統一在一個王國中。由於克洛維皈依了基督教,基督教變得以在整個法蘭克王國傳布。法蘭克國王中最重要的一位君主是查理大帝。公元800年,他由羅馬教皇加冕稱帝,號為「羅馬人的皇帝」。從此他就成了古羅馬世界的皇帝和基督教會的保護人。
查理帝國幾乎包括了現今的整個法國、義大利和以艾德爾河、易北河、薩勒河、多瑙河及德拉瓦河為界的歐洲中部地區。這個強大的帝國在它的繼任者統治時期多次分裂,分裂後的每個國家有各自走上了自己的發展道路。這樣,在一個世紀內,加洛林王朝達帝國便分為西法蘭克王國、東法蘭克王國和勃垠第——普羅旺斯——義大利中部王國,從而在政治上完成了歐洲的重新劃分。這一新秩序為中世紀和近代諸國分立的格局奠定了基礎。
加洛林王朝的最後一位君主於公元911年去世。東法蘭克王國的公爵們推選康德拉為國王。康德拉一世的當選意味著完整的法蘭克王國的分裂和德意志歷史的開始。東法蘭克居民使用的語言是「德語」(這個詞源於古高地德語的diot,意即人民),從10世紀中葉起,人們便把使用這種語言的人所在的國家稱為「德意志帝國」。
康德拉一世並沒有建立起實際上的王權來對付其他部落的公爵。年輕的德意志帝國的統一與鞏固是在由他推薦並經公爵們推選的繼任者、薩克森公爵亨利和他的兒子奧托手中完成的。因此也有人認為,德國歷史開始於橫利益是取得東法蘭克王國王位、建立德意志王國的919年。公元926年,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加冕稱帝。作為所有基督教徒的世俗首腦和西方教會的保護人,奧托一世統治者原查理帝國的東部和義大利的絕大部分地區。這個地區後來取名為「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持續存在了8個世紀之久。
中世紀的德意志皇權崩潰之後,在義大利,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價值被重新發現。通過對古代世界古典作品的研究,人與上帝、自然界和藝術之間建立了新的關系。文藝復信從根本上動搖了封建統治和教會神權的基礎,使新思想文化大為發展並廣泛傳播。在這思想、政治、社會和宗教的動盪時期,具有批判和理性主義思想的人文主義者率先起來反對日益暴露出來的腐敗現象。也正是在這時,馬丁·路德懷著對宗教的一片虔誠向教會發起了進攻。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導言》中指出:宗教改革和文藝復興「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得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馬丁·路德正是這樣一位巨人,是一位為德國的獨立自由而戰的英勇鬥士。1534年,路德把全部《聖經》譯成了德文,「是它成了人民大眾的書,成為真正的、有生活意義的書,普及整個社會的書。」(戚美爾曼語)從而給廣大民眾提供了一件反對剝削壓迫的有用武器。
德國文化史上最輝煌的時期當是古典人文主義時期,即從萊辛誕生(1729)到歌德逝世(1832)的一百年間。緣起於法國的啟蒙運動,用理性反對信仰,用科學反對宗教,成了資產階級政治革命的先導,最終把歐洲各民族的所有學者都卷了進來。18世紀下半葉,啟蒙運動也在德國興起,只是由於當時沒有一個全體德意志人民共同為之奮斗的政治和經濟目標,這一運動的思想也便沒能變為政治現實。暴君當道,林立的小邦把德國弄得支離破碎,德國的思想和政治生活中的深刻矛盾依然起著決定性作用。也正是在這種情勢下,德國古典人文主義才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傳統。
德國啟蒙運動時期的主要思想家是萊辛。他為建立德意志民族的現實主義文學和戲劇,為清除宮廷貴族的影響和盲目崇拜法國古典主義傾向進行了長期的斗爭。他的美學論著《拉奧孔》和《漢堡劇評》奠定了德國現實主義文藝理論的基礎。它的理論和創作體現了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精神,對德意志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18世紀60年代,作為啟蒙運動的繼續和發展,德國文學界興起狂飆突進運動。詩人歌德是這場運動的旗手,哲學家赫爾德則是這場運動的精神領袖。狂飆突進運動的主要特點是:一、主張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個性的解放;二、崇尚「天才」,認為「天才」體現了個性得到了充分發展的、完美的人的形象;三、提倡「回歸自然」,與大自然一起生活。所有這些,無疑都是具有反封建的進步傾向。這一時期,青年格的創作了使他蜚聲世界的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青年席勒創作了將狂飆突進運動的戲劇推到一個新階段的劇本《強盜》、《陰謀與愛情》。這兩位天才當時及後來創作的偉大作品,成了德國各點文學的主體和靈魂。
緊跟在狂飆突進之後,德國古典哲學也誕生了。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康德、費希特和黑格爾。康德把自己的哲學定義為「批判哲學」。在某種程度上,他的哲學概括了人類歷史的積極成果,從根本上推翻了統治歐洲達三百年之久的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為德國古典哲學發展認識的辯證法開辟了道路。費希特從康德哲學出發,清洗了康德哲學中的唯物主義成分,即「自在之物」,抓住了康德哲學中的「自我意識」或「自我」(即「我思」),把它發展成「知識學」的主觀唯心主義體系。因此黑格爾說「費希特的哲學是康德哲學的完成。」合格二是德國古典唯心主義辯證法的集大成者。其哲學是直接從康德、費希特、謝林等人的哲學出發,並在對他們哲學的批判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他關於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的辯證發展的思想,是他的「絕對唯心主義」體系的合理內核。恩格斯因此評價說「黑格爾第一次——這是它的巨大功績——把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一個過程,即把它描寫為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轉變和發展過程中,並企圖揭示這種運動和發展的內在聯系。」
德國古典哲學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來源之一。馬克斯、恩格斯批判的改造了德國古典哲學,尤其是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的哲學,吸取了黑格爾哲學的「合理內核」核費爾巴哈哲學的「基本內核」,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學說,即馬克思主義哲學,使哲學思想發生了革命性變革。他們把自己歷史哲學的、社會分析性的和政治方面的思想,先後寫進了《共產黨宣言》和《僱傭勞動與資本》,進而在《資本論》中大大充實並發展了這些思想。
德國古典人文主義還創造了德意志音樂這一及其寶貴的世界財富。巴洛克音樂的代表人物巴赫、韓德爾,古典音樂的代表人物格魯克、貝多芬等都是世界級的音樂大師。
從1970年起,浪漫主義開始滲入德國的精神生活。在文學和藝術方面,浪漫主義使對古典主義人文主義的反叛。當然,德國浪漫主義上級上遠遠超越了文學和美學領域的范疇,波及科學、語言、經濟乃至政治等幾乎所有領域,對後來的德意志歷史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德國浪漫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施萊格爾兄弟、蒂克、諾瓦立斯、霍夫曼、克萊斯特、艾興多夫以及格林兄弟等等,當然還有詩人海涅。1833年,海涅出版了他的美學巨著《論浪漫派》,為其實已經走向衰微德浪漫主義做了總結。
普法戰爭結束之後,普魯士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並於1871年建立了德意志帝國。這是「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傑作,也是19世紀下半葉具有重大意義的歷史史實。帝國創建之時,德意志的絕大部分居民還在農村及中、小城市中生活和工作。隨著工農業的飛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居民的職業結構和社會結構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在工業生產方面已經趕上了英國的領先地位,工農業生產總量已超過英國,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俾斯麥的專橫終於導致了他1890年被年輕的皇帝解職。他執政的最後幾年,德國國內的政治生活陷於僵化;科學和工業的日益發達也要求社會走民主主義和議會主義道路。1896年,年逾八旬的俾斯麥參觀了漢堡港,那裡桅牆林立,數不清的其中機的巨筆在盡情揮舞,面對眼前的一派繁忙景象,老人驚嘆:「這是一個新的、改變了的世界,是一個新的時代!」
從19世紀後半葉起的這一百多年間,德意志國家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了越來越引人注目的角色。繼承著一個偉大民族的精神和傳統,在德意志那塊豐饒的土地上,又產生了許多令人仰慕的哲學家、政治家、工業家、科學家和藝術家。他們用自己的不懈奮斗和不凡成就,為整個人類歷史的進步做出了卓越貢獻。
Ⅶ 哪個國家全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國家
是中國。中國的文來化一直延續源下來。
我們的祖國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與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並稱為「四大文明古國」。
這四大文明古國中,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都由於外族的入侵而失去了獨立,中斷了古代文明。如公元前525年古埃及被波斯帝國滅亡;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倫被赫梯滅亡;古印度長期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北部遭到外族入侵,近代又長期淪為英國的殖民地。我們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文明傳統未曾中斷的古國。
Ⅷ 全球歷史百科全書
人類歷史就像一幅宏大的畫卷,在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各個民族依靠內勤勞和智慧,紛紛在這容張畫卷上留下了自己個性鮮明的一筆,《世界歷史網路全書(金卷)》著力展開這幅偉大的畫作,以重大歷史事件的「點」串聯起歷史脈絡,以近千幅珍貴的圖片「復活」歷史真顏,將人類歷史上的里程碑和轉折點、沖突和戰爭、創造和發現、崛起和衰落等,一一呈現在讀者面前。
Ⅸ 世界歷史上最長的哪個國家
中國、印度是世界歷史最長的現代民族國家之一。
在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國家回出現得比較早,且形式答少有變化。秦王朝(公元前200年)便已經奠定了中國現代國家的基礎。在西方,現代民族國家的建立大約首先從13世紀的英國、法國開始。
(9)全球世界歷史擴展閱讀:
歷史悠久的國家:
1、印度: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印度就包括了今天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主要位於今巴基斯坦境內)。前前後後,總共擁有4300年歷史。
2、伊朗:是一個文明古國。公元前550年,這里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領土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波斯帝國。再往上溯源,伊朗總共擁有4700年歷史。
3、希臘:歷史可一直上溯到古希臘文明,被視為西方文明的發源地,上下總共擁有4900年歷史。
4、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上下5000年歷史,上古時期的歷史沒有人記錄,只有傳說了,所以詳細的歷史是從公元前21世紀夏朝建立開始。
5、埃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埃及就在這里,是世界上最早的王國,早在公元前3100年就出現統一的奴隸制國家,上下總共擁有5100年歷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家 (政治地理學名詞)
Ⅹ 全球來說。世界歷史
去看美著名世界史作家--斯塔夫理阿諾斯[美]--《全球通史》--這是史上最著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