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面具的古代歷史名字
面具又稱假面;在民間則稱臉殼、臉子或鬼臉。考古學和文化人類學研究表明,面具是一種具有特殊表意性質的象徵符號。世界上的絕大多數民族,都曾產生過面具。
早期的面具一般用於喪葬與驅邪儀式或原始樂舞之中。遠古時代,人們對所處的世界所知有限,若遇到天災困,便認為是鬼怪在興風作浪,為了把惡魔趕走,他們戴上面目猙獰的面具,並舉行隆重庄嚴的宗教儀式。隨著時代的發展,面具不斷衍變,原有的鬼神崇拜宗教迷信內涵逐漸淡化,漸趨於兼具酬神與娛樂的雙重功能,用於祭祀、葬禮、戰爭、戲劇等,或是被當成純粹的裝飾與藝術品,其藝術性、娛樂性的審美價值日益增強。其隱喻與象徵的含義愈來愈豐富,形成了獨特的「面具文化」。至今,在中國、日本、印度、美洲、非洲等地仍保存著各種各樣的面具文化。
中國面具文化已有4000年的歷史,是世界上面具歷史最悠久、品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中國的面具資料,或記載於古代典籍,或刻制於高山峭壁,或製作於各種器物,或展現於儺儀、戲劇中,現在民間仍有大量面具流傳,遍及全國大多數民族和地區,如跳神面具、儺戲面具、社火面具、懸掛面具與戲曲舞蹈面具等。它們承傳有續,蘊含著相當豐富的以致未被人們完全認識的多種文化因素。
面具作為歷史、宗教、藝術及民俗等多種意義的復合體,雖經發展變化,我們仍可從中窺視到各民族不同歷史階段的文化與精神風貌。中國的面具藝術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和造型特點,在它形成和發展的漫長歲月里,與原始樂舞、巫術、圖騰崇拜以及民間歌舞、戲曲等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相互滲透,從一個角度形象而鮮明地反映了中華民族的觀念信仰、民俗文化、情感理想與審美趣味,並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心理特質和精神追求。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推出的《中國面具》是一部中國面具的集大成專著。較為詳盡地論述了中國面具產生、發展、演變的歷程,展示了中國各民族至今尚保存的風格各異的面具,並對600多幅精彩面具進行闡釋、比較、鑒賞,展現了近年來我國面具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
② 問下中國面具發展史急、、、望大家幫忙、
中國面具和面具藝術,歷史淵源久遠,藝術品種繁多,流布地域廣泛,製作材料多樣,繪制技巧精美,藝術構思奇特,歷史內涵深厚。
中國面具從製作材料角度分類有:金面具、青銅面具、鎏金面具、鐵面具、玉面具、木面具、竹面具、布板面具、紙胎面具、塑料面具等。
中國面具從功能角度分類主要有:一、儺神面具--調動神靈驅邪納吉、除災呈祥,以求人壽年豐、國泰民安。三千年前商周時代的儺儀中就出現了儺面具,如青銅面具、方相氏熊圖騰"黃金四目面具"等,是中國最古老、最具原生態的驅鬼逐疫面具,展示出原始美、猙獰美、野性美和特殊的神秘感,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二、祭祀面具--乞求神靈恩賜,保佑民眾幸福安康。三、鎮懾面具--掛在廟堂廊柱和民宅門楣的面具,稱為吞口,即一口吞吃魔鬼之意。四、喪葬面具--扣罩在死人面部的金面具、綴玉綴金面罩,嵌掛於陵墓牆壁和棺槨的玉石神虎面具等。五、戲劇面具、舞蹈面具、娛樂面具、工藝面具――如儺戲、儺舞、藏戲、戲曲等的藝術面具,兒童游戲的大頭娃娃面具。
隨著社會的進步,許多古老面具的原有功能已經消失或正在消失。當代觀眾對於面具更多地是從歷史文化遺產的角度,了解古人的文化心態和精神生活,從審美的角度去鑒賞、品味它們原生態或次生態的雕刻美、繪畫美、造型美和工藝美。
③ 中國臉譜距今有多少年
關於舞台臉譜的起源有幾種說法,一種是源於我國南北朝北齊,興盛各種內臉譜圖集 (20張) 於唐代容的歌舞戲,也叫大面或代面,是為了歌頌蘭陵王的戰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獨舞,說的是蘭陵王高長恭,勇猛善戰,貌若婦人,每次出戰,均戴兇猛假面,屢屢得勝。人們為了歌頌蘭陵王創造了男子獨舞,也帶面具。
④ 中國傳統面具有哪些
面具介紹:
http://wenku..com/view/51e1ffdbd15abe23482f4d61.html
圖片自己網路一下吧 很多內的!容
⑤ 面具的來源和作用
公元7世紀,吐蕃興起於青藏高原,並很快發展壯大,統一原來分散的各部建立起一個強盛吐蕃王朝,吐蕃金器以其美觀、珍奇以及精良的工藝著稱於世。
唐人杜佑在《遇典·邊防六》中描述了「大羊同」的喪葬習俗,這個臨近吐蕃的地方,如果酋豪去世,就要用黃金替代其五臟六腑,還要「假造金鼻銀齒」,多殺氂牛羊馬殉葬。
面具在世界不同地區、不同時代都曾出現過,通常都與禮儀、祭祀、喪葬等密切相關。其中,以黃金製成的面具十分罕見,在世界范圍內發現較少,反映出使用者地位的尊崇與神聖。
(5)中國面具歷史擴展閱讀:
面具的文化特色
面具被賦予了神秘的宗教與民俗含義。在儺文化圈子裡的人們的意識中,面具是神靈的象徵和載體;對待面具,往往要遵守絢定俗成的各種清規戒律。例如製作面具時要先舉行「開光」儀式,取用面具要事先舉行「開箱」儀式,存放面具要舉行「封箱」儀式。
面具是一種造型藝術,遵循著它自身的藝術規律與原則。其造型往往因角色的不同而有差異。其表現手法主要以五官的變化和裝飾來完成人物的緊悍、兇猛、猙獰、威武、嚴厲、穩重、深沉、冷靜、英氣、狂傲、奸詐、滑稽、忠誠、和藹、溫柔、妍麗、慈祥等等性格的形象塑造。
⑥ 面具在中國什麼時候出現的在傳統節日上會出現嗎一般古代男女皆可出門遊玩的節日是什麼
面具在距今9000年前的石器時代就有了,當時是祭祀用。男女皆可出門的元宵節就是啊。
⑦ 中國古代面具的由來
京劇中扮復演神鬼角色,有的制要戴面具(術語叫做「臉子「)。面具是一種誇張面部形貌的化裝手段。我國古代歌舞,面具的應用是非常普遍的。元雜劇和明清兩代的戲曲,神鬼角色戴面具的很多,後來大都改為勾臉。從前演劇,每逢年節或喜慶堂會,多跳加官,跳魁星,跳財神。加官、魁星、財神都要戴面具。按照從前戲班的規矩,加官由生、末兩行扮演;魁星和財神由凈、丑兩行扮演。扮演神話戲,像《鬧天宮》的雷神,戴雷公臉;《收大鵬》的十八羅漢,戴各種不同面貌的羅漢臉;《花果山》《百草山》的土地,戴土地臉;《紅梅閣》的李慧娘魂(救裴生出險一場)戴女鬼臉;《盜仙草》的南極仙翁戴壽星臉。
⑧ 中國臉譜的起源
關於舞台來臉譜的起源有自幾種說法,一種是源於我國南北朝北齊,興盛於唐代的歌舞戲,也叫大面或代面,是為了歌頌蘭陵王的戰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獨舞,說的是蘭陵王高長恭,勇猛善戰,貌若婦人,每次出戰,均戴兇猛假面,屢屢得勝。人們為了歌頌蘭陵王創造了男子獨舞,也帶面具。戲曲演員在舞台上勾畫臉譜是用來助增所扮演人物的性格特點,相貌特徵,身份地位,實現豐富的舞台色彩,美化舞台的效果,舞台臉譜是人們頭腦中理念與觀感的諧和統一。
臉譜的產生有悠久的歷史。臉譜起源於面具,臉譜將圖形直接畫在臉上,而面具把圖形畫在或鑄在別的東西上面後再戴在臉上,在中國的古代,祭祀活動中有巫舞和儺舞,舞者常帶面具。在四川成都以北,古蜀遺址"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有幾十個青銅面具,是距今4000年前的古蜀王魚鳧舉行祭祀禮儀的用品。北齊蘭陵王長恭,性情勇猛武功高強,但相貌俊美像個女子,他打仗時就帶上面具,以助其威。唐代歌舞《蘭陵王入陣曲》里,扮演高長恭的演員就要帶上面具。這可能就是戲劇中臉譜的起源。
⑨ 中國古代民間哪些地區的什麼活動和面具有關
薩滿信仰是一種原始的多神信仰,遠古時代的人們把各種自然物和變化莫測的自然現象,與人類生活本身聯系起來,賦予它們以主觀的意識,從而對它敬仰和祈求,形成最初的宗教觀念,即萬物有靈。宇宙由「天神」主宰,山有「山神」,火有「火神」,風有「風神」,雨有「雨神」,地上又有各種動物神、植物神和祖先神……形成普遍的自然崇拜(如風、雨、雷、電神等)、圖騰崇拜(如虎、鷹、鹿神等)祖先崇拜(如佛朵媽媽,又音譯為「佛托媽媽」)。
據介紹,舊時,寧古塔滿族的關、吳、趙、傅、楊、寧、閻、徐(滿語多音節姓氏簡化為單音節漢字姓氏)八大姓氏中,都有自己的薩滿。薩滿不是世襲,有的是族人推薦,有的是小時候向祖先神許願,但都必須經過培養訓練才能成為薩滿。
薩滿在舉行各種祭祀時都要祭祀,跳神是一種祭祀活動。代表人們對神靈進行祭祀頌揚。乾隆十二年以前的薩滿分兩類:一類為包衣察瑪(即家薩滿),一類為野祭察瑪(即滿族諸姓規范前的多種崇拜祭祀神)。
在薩滿舉行宗教活動的儀式上,所用的法器很多,如神案、腰鈴、銅鏡、抓鼓、鼓鞭等。在法器上都刻繪有各種神的圖案,尤其是在神案上和抓鼓上古時候都刻繪有色彩豐富的神靈面具。這些滿族面具,無論是藝術價值、學術價值、民俗價值、文化價值都彌足珍貴。由於滿族薩滿面具是宗教用品,一般只由薩滿傳世珍藏,外人很難見到。
滿族薩滿面具多在跳野神祭祀時使用。薩滿祭祀中,依照祭祀內容要求,模擬成各種動物或神怪。由於怕被死者或神靈認出,薩滿要戴上面具,並用神帽上的彩穗遮臉。身穿薩滿服,腰系腰鈴,左手抓鼓,右手執鼓鞭,在抬鼓和其他響器的配合下,邊敲神鼓,邊唱神歌,充滿神秘的色彩。
遠古時代,滿族面具以反映女神為主,其形成時間大約為原始母系社會的繁榮時期。滿族面具是薩滿信仰的活化石,其涉及歷史久遠,內涵豐富,神秘粗獷,色彩明快,稚美可掬。
面具作為一種純精神的萬能武器,等到原始先民的恐懼感、自卑感逐漸消失後,就慢慢演變成娛樂工具。滿族面具由莊重威嚴的薩滿祭奉逐漸轉為戲劇娛樂表演。
在清朝,宮廷和民間已廣為流傳著瑪虎戲。「瑪虎」為滿語,即假面舞,或稱面具舞。早年,面具多用草枇、獸革、龜蓋、貝殼製成。近世多用高麗紙、樺樹皮製成,再刻繪人、鳥、鬼怪臉面形象,或慈祥,或猙獰,千姿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