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中國歷史文化的書籍有哪些
南環瑾的《論語別裁》 《上下五千年》 《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 《狼圖騰》姜戎 《中國大歷史》《萬曆十五年》黃仁宇 《中國文化要義》 梁漱溟 《中國美術史百題》 譚天 《明朝那些事兒》 當時明月 《紅樓夢》 曹雪芹 《鄉土中國》 費孝通 余秋雨《文化苦旅》 易中天《帝國的惆悵》 夏堅勇《湮沒的輝煌》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看似平淡,實則回味無窮)、《放寬歷史的視界》、《中國大歷史》 錢穆:《國史大綱》(是繁體豎排的,可能會有點不習慣,不過是讀史必讀)、《中國史學史》、《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論語新解》 呂思勉:《呂思勉文集》 柏楊:《中國人史綱》、《醜陋的中國人》 、《柏楊版通鑒紀事本末》 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1~7(語言風趣幽默,但不失史實) 韋慶遠、柏樺 :《中國官制史》(了解中國的官制) 台灣十四院校六十教授:《白話史記》 (明)馮夢龍、(清)蔡元放 著:《東周列國志》 孫皓暉:《大秦帝國》(同上……) 黎東方:《細說歷朝》 邱樹森,陳振江:《新編中國通史》(1~4冊) 中華書局:《資治通鑒》 鑒高陽:《清朝的皇帝》 白壽彝:《中國通史》22卷 易中天:《帝國的終結》
2. 有關中國古代歷史的書,要詳細點的。易懂。
首先要看閣下喜歡什麼方面的歷史知識。歷史包括的內容有人物傳記、古代戰爭、古代經濟學、古代風俗、古代文化、朝代歷史、訓詁以及文字歷史。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記述,不同的書籍。另外也要看你是否有一定的文言文知識,要研究中國歷史,文言文知識必不可少,即使不精通也需要能理解基本的用語習慣。
如果你喜歡研究古代的人物傳記---那麼《史記》不得不看,史記的時間從軒轅黃帝到漢武帝,非常不錯的人物傳記大雜燴。很有意思。《三國志》陳壽出品,專注漢末三國,非常精彩。
如果你喜歡研究古代戰爭-----------推薦《資治通鑒》,《三國志》非常精彩。不過要想搞清楚古代戰爭,還需要其他知識,如《中國古代兵器發展簡史》、《孫子兵法》等等
古代經濟學是個大題目,推薦《資治通鑒》、《三國志》、《東周列國志》。裡面都有經濟學的應用案例。
古代風俗-----------推薦《楚辭》、《詩經》、《論語》、《春秋》裡面都有描寫,但是需要一個個挑出來。《詩經》中間的風俗描寫是最多的,尤其是各國的風,基本都是風俗。
古代文化-----------推薦《道德經》、《莊子》、《論語》、《大學》個人認為這四本書足夠了,在下比較喜歡道家的思想,尤其愛莊子。飄逸絕倫,不沾風塵,靈活變通,只在出世與入世之間很有意思。在下還以為莊子其實是中國佛家禪宗的思想源頭之一,若對宗教文化感興趣的,可以看看胡適有本書叫《說禪》,也很有意思。
朝代歷史-------各朝各代歷史要看就多了,最好是有選定的朝代。周代的歷史《東周列國志》是初級讀本,裡面很多故事,並非杜撰,很有道理。進階階段《春秋》,地方歷史《楚辭》可以一讀,漢代前歷史以《史記》為最。三國歷史以《三國志》為最。宋以前歷史以《資治通鑒》為最。明代歷史看看《明朝那些事兒》就行。清朝的看電視劇吧,另外在下不以為元朝及清朝是中國歷史。
訓詁--------------這個比較專業了,一般可以看各朝代的《食貨志》養成自己的知識根底,然後嘛,胡適的書,胡適的那個徒弟李敖的書,還有南懷瑾的書都還不錯。裡面的訓詁引經據典很有意思。
文字歷史--------必看書《說文解字》,有本書叫《中國人必知的3500個漢字知識》,在下地攤淘來的,非常不錯。裡面引用了很多《說文解字》的知識,讀來很有趣
3. 我想知道有哪些關於中國古代歷史的書
1.《史記》
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回中的黃帝時代,下至答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
2. 童書業的《春秋史》
3. 楊寬的《戰國史》
4. 細說中國歷史叢書
5. 《左傳》
6. 《資治通鑒》
4. 有關中國古代史的書籍
說真的我認為如果我還是覺得還是古書比較好。。。。。現在出品的內好多歷史讀物都是容按照西方的史學觀念來寫的。一下我推薦的幾本書雖然不多但基本都是我認為不錯的!
國別體:《國語》《戰國策》
紀傳體:《史記》
《漢書》《世說新語》
編年體:
《資治通鑒》
《左轉》
5. 關於中國歷史的書籍
《二十四史》:《史記》(漢·司馬遷)、《漢書》(漢·班固)、《後漢書》(版南朝宋·范曄)權、《三國志》(晉·陳壽)、《晉書》(唐·房玄齡等)、《宋書》(南朝梁·沈約)、《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梁書》(唐·姚思廉)、《陳書》(唐·姚思廉)、《魏書》(北齊·魏收)、《北齊書》(唐·李百葯)、《周書》(唐·令狐德棻等)、《隋書》(唐·魏徵等)、《南史》(唐·李延壽)、《北史》(唐·李延壽)、《舊唐書》(後晉·劉昫等)、《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歐陽修)、《宋史》(元·脫脫等)、《遼史》(元·脫脫等)、《金史》(元·脫脫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張廷玉等)。再加上《清史稿》
6. 中國古代歷史書籍
按歷史順序來:
孫皓暉《大秦帝國》六部:《黑色裂變》、《國命縱橫》、《金戈內鐵馬》、《陽謀春秋》、《鐵容血文明》、《帝國烽煙》,從商鞅變法到秦國滅亡。
月望東山《那時漢朝》1、2、3、4、5、6、7部
三國就看三國演義就行
隋唐演義
釣雪人《唐朝那些事》
《大宋風雲》
《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們》
《明朝那些事》
7. 請各位推薦幾本關於中國古代歷史的書籍,謝謝
哪個朝代的
秦朝的《大秦帝國》
隋唐的,酒徒的隋唐三部曲(穿越文,不過可以回參考歷史背景)答
宋的《兩宋風雲》
明的不用說了吧
還有東晉的可以參考《上品寒士》(穿越文,不過可以參考歷史背景)
歷史都是勝利者的軍功冊,信則是,不信則非
8. 求推薦幾本關於中國古代歷史的書
如果你古漢語學的還可以的話,可以讀《二十四史》、《資治通鑒》版等,尤其像《二十權四史》中的前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都堪稱「史家之絕唱」,寫的非常好,《資治通鑒》會教你一些從政做人的道理,正所謂「鑒於往事,以資於治道」。
現當代像範文瀾、馬一浮、錢穆的書也可以讀一下。
如果只是讀書休閑的話,我推薦你讀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等,還有吳思的《潛規則》《血酬定律》會讓你深入認識中國社會的本質,新生代以現代視角寫史的有一個張宏傑,他寫的《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還不錯。
9. 關於中國歷史最好的書
1、如果是正統的了解,《二十四史》和《中國通史》可以考慮。以購買紙質書籍為佳,即可閑時閱讀,也可收藏留念。
2、如果是普及的學習,《上下五千年》、《中國歷史通論》最好不過,電子紙質皆可,即可豐富生活,也可增加學識。
3、如果是休閑的閱讀,《明朝那些事兒》和《輕松幽默侃唐朝》強烈推薦。以電子書籍為佳,即可改變視角,也可陶冶情操。
中國歷史是指中國從中華文明產生到現在的歷史。中國歷史悠久,自黃帝王朝的姬軒轅(也稱公孫軒轅)時期算起約有5000年;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近4100年;從中國第一次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秦朝算起約有2240年。中國歷經多次政權演變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經濟、文化、科技世界矚目。中國史前時期炎黃二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公元前21世紀,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出現。東周推進了生產力發展和社會變革,思想上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帝國—秦朝,西漢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的局面。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中國陷入分裂割據局面,五胡亂華期間,異族融於中國趨勢加強,諸多民族在分立政權的沖突中逐漸匯聚。隋唐時期,中央與邊疆少數民族聯系更為密切,經濟繁榮、科技文化高度發展。宋元時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經濟、科技發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時期,社會經濟高度發展。
10. 有關中國古代歷史的書籍
《史記》、《資治通鑒》、《三國志》、《左傳》、《後漢書》等。
1、《史記》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
2、《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常簡作《通鑒》),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
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3、《三國志》
《三國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魏、蜀、吳紀傳體國別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三國志》也是二十五史中最為特殊的一部,因為其過於簡略,沒有記載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沒有記載經濟、地理、職官、禮樂、律歷等的「志」,不符合《史記》和《漢書》所確立下來的一般正史的規范。
4、《左傳》
《春秋左氏傳》(Zuo』s Commentary),原名《左氏春秋》,漢代時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內傳》,漢代以後才多稱《左傳》。
《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為《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同時也是傑出的歷史散文巨著。
5、《後漢書》
《後漢書》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由中國南朝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後漢書》中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取自司馬彪《續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