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上的六聖

中國歷史上的六聖

發布時間:2021-02-08 06:19:22

A. 求中國歷史所有聖。

1、大聖、老聖:老子

2、至聖、文聖:孔子

3、元聖:周公

4、酒聖:杜康

5、詩聖:杜甫

6、醫聖:張仲景、萬密齋(被康熙皇帝嘉封為「醫聖」)

7、書聖:王羲之、張芝、皇象、鍾繇、索靖

8、畫聖:吳道子

9、茶聖:陸羽

10、武聖:關羽

11、草聖:張旭、懷素

12、亞聖:孟子

13、科聖:張衡

14、商聖:范蠡

15、謀聖:鬼穀子

16、宗聖:曾子

17、復聖:顏回

18、述聖:子思

19、算聖:劉洪

20、史聖:司馬遷

21、樂聖:李龜年

22、棋聖:嚴子卿、馬綏明

23、詞聖:蘇軾

24、曲聖:關漢卿

25、葯聖:李時珍

26、兵聖:孫武

27、木聖:魯班、馬鈞

28、智聖:東方朔

29、劍聖:裴旻

30、塑聖(雕聖):楊惠之

31、字聖:倉頡

32、字(這里的字指解字)聖:許慎

33、鬼聖:蒲松齡

34、文(這里的文指散文)聖:歐陽修

(1)中國歷史上的六聖擴展閱讀:

聖人資料:

1、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他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

相傳孔子曾問禮於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2、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游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

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大歷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時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3、張仲景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

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

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4、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一說321—379),字逸少,東晉時期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

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

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李志敏評價:「王羲之的書法既表現以老莊哲學為基礎的簡淡玄遠,又表現以儒家的中庸之道為基礎的沖和。」

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5、吳道子

吳道子(約680年—759年),又名道玄,唐代著名畫家,畫史尊稱畫聖。漢族,陽翟(今河南禹州)人。約生於公元680年(永隆元年) ,卒於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前後。

少孤貧,年輕時即有畫名。曾任兗州瑕丘(今山東滋陽)縣尉,不久即辭職。後流落洛陽,從事壁畫創作。開元年間以善畫被召入宮廷,歷任供奉、內教博士、寧王友。

曾隨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通過觀賞公孫大娘舞劍,體會用筆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鳥獸、草木、樓閣等,尤精於佛道、人物,長於壁畫創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聖人

B. 中國歷史上有所謂六聖之稱,葯聖是誰

  1. 葯聖一般指李時珍(明朝醫葯學家)。孫思邈是葯王。

  2. 李時珍(1518—1593),回字東璧,晚年自答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葯學家。後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醫院判,去世後明朝廷敕封為「文林郎」。

    李時珍自1565年起,先後到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葯物標本和處方,並拜漁人、樵夫、農民、車夫、葯工、捕蛇者為師,參考歷代醫葯等方面書籍925種,考古證今、窮究物理」,記錄上千萬字札記,弄清許多疑難問題,歷經27個寒暑,三易其稿,於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此外對脈學及奇經八脈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等多種。

    1982年,其墓地李時珍陵園(李時珍墓)被國務院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C. 我國歷史上的「六聖」都是誰

在我國從西漢到盛唐的歷史長河中,曾經出現過“史聖”、“草聖”、“醫聖”、“畫聖”、“書聖”及“詩聖”,被後人稱之為中國歷史上的“六聖”。他們分別是:

史聖司馬遷。司馬遷是漢武帝時代的著名史學家,自幼讀書,博文強記,20歲後遍游我國名山大川,了解風俗、採集傳聞。歷盡艱辛的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我國第一部紀體通史《史記》。全書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多字,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

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人,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對後世影響極為巨大,被稱為“實錄、信史”,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位列前“二十五史”之首,與《資治通鑒》並稱為“史學雙璧”。司馬遷則被後人尊為“史聖”。

草聖張芝。張芝是我國東漢時期的書法家,出生於官宦世家,從小愛好書法,史傳他“凡家之衣帛,皆書而後練,尤善章草(舊隸的草體),出諸杜度”。七歲時父親就請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生教他識文習字,十歲送到敦煌郡學館讀書。學館內有個水池,張芝每天下午都要在水池邊習字。

當時的紙張還屬於奢侈品,十分昂貴,張芝主要用竹簡來練習書法。久而久之,張芝寫過字的竹簡就堆成了小山,每次練完字,他都要在水池裡沖洗毛筆、竹簡和涮洗硯台。過了五年,原先清澈見底的水池變成了墨水,被人稱之為“張芝洗墨池”。後人稱學習書法為“臨池”即來源於此。書聖王羲之就敬佩的說:“臨池學書,池水皆墨,好之絕倫,吾弗如也!”

有一天,唐玄宗忽然想起四川嘉陵江山青水秀,妙趣橫生,就命吳道子去嘉陵江寫生。吳道子公費游覽了一圈就跑了回來,連一幅草圖也畫下。唐玄宗問繪畫的情況時,他說:“臣無粉本,並記在心。”唐玄宗就讓他在大同殿的壁上將景色畫出來。吳道子凝神揮筆,只用了一天的功夫,嘉陵江三百里旖旋風光便躍然紙上。唐玄宗慨嘆:“李思訓數月之功,吳道子一日之跡,皆極其妙也!”

吳道子長於山水,他主畫的《金橋圖》、獨自完成的《嘉陵江山水三百里圖》令人拍案叫絕。他更擅長人物畫,代表作《地獄變相》、《送子天王圖》中,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他還大力弘揚繪畫藝術,悉心教授弟子,把自己高超的技藝傳給下一代,使繪畫藝術後繼有人,被後世尊為“畫聖”。

詩聖杜甫。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出身於北方的大士族。祖父就是唐初的詩人杜審言,很有才華,與李嶠、崔融、蘇味道合稱“文章四友”。青少年時期的杜甫家庭環境優越,過著安定富足的生活,使得他自小就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他本人也聰明好學,七歲就能作詩,“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杜甫早期的作品主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則表現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思想,期間很多作品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揭露統治者的丑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

杜甫的一生可以用顛沛流離來形容,隨著唐玄宗後期政治越來越腐敗,他的生活也一天天的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杜甫創作了《望春》、《北征》、《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名作。他的詩作在總體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轉衰的變化過程,因此被稱為“史詩”,他本人則被尊為“詩聖”,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兩位詩人李商隱和李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和李白又合稱為“大李杜”。

D. 細數中國歷史上的六聖,你都知道哪幾個

我國歷史上,從西漢到盛唐出現過「史聖」「草聖」「醫聖」「書聖」「畫聖」和「詩聖」。被後人稱為「六聖」。

史聖——司馬遷

草聖——張芝

醫聖——張仲景

書聖——王羲之

畫聖——吳道子

詩聖——杜甫

E. 歷史上的六聖指的是誰

史聖:司馬遷

草聖:漢朝書法家張芝

醫聖:漢朝張仲景

書聖:東晉王羲之

畫聖:唐代吳道之

詩聖:唐代杜甫。

F. 我國歷史上的六聖是誰

史聖——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或前135~?),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人。
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說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
司馬遷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史學家,「他因直言進諫而遭宮刑,卻因此更加發憤著書,創作了名震古今 中外的史學臣著《史記》。
草聖——張 芝
張芝(?——約190至193年),字伯英,敦煌酒泉人。
我國最早的一個今草大師,有草聖之稱。他敢於創新,省略章草的繁難之處,在運筆上使用了流利的筆鋒,顯示出的奮逸的力量,
打破了章草的常規,從而創造了「今草」這種書法體。
今草行筆自然,剛柔相濟,疏密相宜,後世將張芝列為「草聖」。連後世「書聖」王羲之也說自己的草書不如張芝
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名機,生於東漢桓帝元嘉、永興年間,(約公元150~154年),死於建安末年(約公元215~219年),被人稱為醫聖。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另說河南南陽市)人。
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
張仲景刻苦學習《黃帝內經》,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的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辯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G. 中國歷史上的「六聖」

「六來聖」就是史聖、草聖、醫自聖、畫聖、書聖、詩聖
史聖:西漢歷史學家司馬遷,自幼讀書,博文強識,著有《史記》,他被後人稱為「史聖」。

草聖:人稱漢朝書法家張芝是「草聖」,他擅長草書,對章草(舊隸的草體)造詣更深。

醫聖:漢末時期著名醫學家張仲景,勤奮學習古人治病經驗,寫出著名的《傷寒雜病論》一書,這本書被後代醫學家視為必讀經典,張仲景也就成了「醫聖」。

書聖:東晉王羲之的書法「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稱他為書聖,當之無愧。

畫聖:被尊稱為「畫聖」的吳道子,是唐代著名畫家,他最擅長人物畫,他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

詩聖:唐代偉大詩人杜甫,一生寫下了大量現實主義詩篇,代表作品是「三吏」、「三別」。他被世人稱為詩聖。

H. 歷史上的「六聖」,他們分別指誰

史聖:西漢歷史學家司馬遷,自幼讀書,博文強識,著有《史記》,他被後人稱為「史聖」專。屬

草聖:人稱漢朝書法家張芝是「草聖」,他擅長草書,對章草(舊隸的草體)造詣更深。

醫聖:漢末時期著名醫學家張仲景,勤奮學習古人治病經驗,寫出著名的《傷寒雜病論》一書,這本書被後代醫學家視為必讀經典,張仲景也就成了「醫聖」。

書聖:東晉王羲之的書法「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稱他為書聖,當之無愧。

畫聖:被尊稱為「畫聖」的吳道子,是唐代著名畫家,他最擅長人物畫,他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

詩聖:唐代偉大詩人杜甫,一生寫下了大量現實主義詩篇,代表作品是「三吏」、「三別」。他被世人稱為詩聖。

I. 歷史上的六聖是誰

六聖指的是司馬遷,張芝,張仲景,王羲之,吳道子,杜甫。

1、史聖: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 。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2、草聖:張 芝

張芝(?—約192年),生年不詳,約卒於漢獻帝初平三年(約公元192年),字伯英,漢族,瓜州縣(今屬甘肅酒泉市)人,東漢著名書法家,被譽為「草聖」、「草書之祖」,其書法被譽為「一筆書」。

3、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

4、書聖: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

5、畫聖:吳道子

吳道子(約公元680~759年),唐代著名畫家,畫史尊稱畫聖,又名道玄。漢族,陽翟(今河南禹州)人。約生於公元680(永隆元年) ,卒於公元758(乾元元年)前後。少孤貧,年輕時即有畫名。

6、詩聖:杜 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9)中國歷史上的六聖擴展閱讀:

杜甫詳細介紹: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准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

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

杜甫流傳下來的詩篇是唐詩里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作。

J. 中國古代的「六聖」是指那六個

六聖指的是司馬遷,張芝,張仲景,王羲之,吳道子,杜甫。
史聖——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或前135~?),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人。
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說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
司馬遷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史學家,「他因直言進諫而遭宮刑,卻因此更加發憤著書,創作了名震古今 中外的史學臣著《史記》。
草聖——張 芝:
張芝(?——約190至193年),字伯英,敦煌酒泉人。
我國最早的一個今草大師,有草聖之稱。他敢於創新,省略章草的繁難之處,在運筆上使用了流利的筆鋒,顯示出的奮逸的力量,
打破了章草的常規,從而創造了「今草」這種書法體。
今草行筆自然,剛柔相濟,疏密相宜,後世將張芝列為「草聖」。連後世「書聖」王羲之也說自己的草書不如張芝。
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名機,生於東漢桓帝元嘉、永興年間,(約公元150~154年),死於建安末年(約公元215~219年),被人稱為醫聖。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另說河南南陽市)人。
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
張仲景刻苦學習《內經》,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的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辯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書聖——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字逸少,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徙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故世稱王右軍、王會稽。
王羲之楷書師法鍾繇,草書學張芝,亦學李斯、蔡邕等,博採眾長。他的書法被譽為「龍跳天門,虎卧鳳闕」,給人以靜美之感,恰與鍾繇書形成對比。他的書法圓轉凝重,易翻為曲,用筆內厭,全然突破了隸書的筆意,創立了妍美流便的今體書風,被後代尊為「書聖」。
王羲之作品的真跡已難得見,我們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飛白等體皆能,如楷書《樂毅論》、《黃庭經》、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等。他所書的行楷《蘭亭序》最具有代表性。
畫聖——吳道子:
吳道子(680-759年),河南陽翟(今河南省禹州)人,大約生於唐高宗朝(約685年左右),卒於唐肅宗朝(約758年左右),是中國唐代第一大畫家,被後世(唐宣宗847年)尊稱為「畫聖」,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畫史尊稱吳生,唐玄宗賜名道玄。
吳道子的《天王送子圖》,是他的代表作,遺存的是宋人李公麟的臨摹本。這幅畫的內容是描寫佛教始祖釋迦牟尼降生以後,他的父親凈飯王和摩耶夫人抱著他(悉達太子)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廟,諸神向他禮拜的故事。
詩聖——杜 甫:
杜甫(公元712--770),漢族,字子美,唐代詩人,河南鞏縣(今鄭州鞏義)人,世稱杜工部、杜拾遺,自號少陵野老,是我國唐末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為國為民,人稱:詩聖,世界文化名人,與李白並稱「大李杜」。
杜甫祖籍襄陽(今湖北襄樊市),遠祖為晉代功名顯赫的杜預,乃祖為初唐詩人杜審言,杜甫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因此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被譽為「詩史」。
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後世尊稱為「詩聖」。杜甫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並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的詩對後世影響深遠。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上的六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